❶ 互聯網與老人的作文(2016湖北省高三語文聯考)
「互聯網+」如何服務老年群體
老年人本來就是一個特殊群體,特殊群體需要給予特殊的關愛,這種關愛應該是首先意識到他們身上難以改變的客觀條件,由社會各方面通過最適合他們的方式去實現。
網上購物、網上繳費、網上預約掛號……互聯網時代,生活愈發便利,動動手指就可享受服務。然而,在我們感受互聯網科技帶來的便利時,老年人群體卻逐漸與時代「脫節」。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原本便利的技術反而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不便。又逢一年重陽節,互聯網如何「+」上年邁的老人,值得思考。
當社會一往無前地進入互聯網時代,我們的生活也變得空前地高效和便捷,作為年輕人,不得不承認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數不清的好處。網上聊天、網上購物、網上預約、網上交費,甚至連看病都能通過網路進行。過去需要跑很遠的路,排很長時間的隊,現在動動手指,分分鍾就可以完成,這是高科技對人類的貢獻。然而,就像之前提到的,這也只是年輕人或者中青年人的感受,老年群體似乎一直沒有趕上互聯網技術這趟快車,面對功能日益強大的網路,他們幾乎成了被遺忘的一族。
重陽節到來之時,這個話題再次被提及,有媒體呼籲,互聯網社會的發展不應該遺忘老年群體,我們的高科技應該考慮到老年群體的需求,推出更多操作簡單的「傻瓜」軟體,開設專門針對老年人的電腦培訓機構,讓老年朋友也能享受高科技便捷和快樂,這是社會尊老敬老、關愛老人的重要表現。
的確,當年輕人能夠通過網路預約掛號縮短排隊時間,而老年人不得不拖著疲憊的身軀辛苦等待時;當年輕人按幾下鍵盤就可以交上水電費,卻需要老年人走很遠的路才能做到時;當年輕人通過時髦的團購軟體買到打折的商品,老年人卻需要花費更多的資金才能買到時,這個互聯網社會真的是有失公平。
可是,這真的全是互聯網和高科技的「罪過」嗎?舉個例子來說,筆者身邊相同年紀的老年人,有的可以玩轉微信,有的卻連簡訊都不會發,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很復雜,或者是受教育程度和觀念的差異,或者是視力退化的因素。基於網路服務的安全性還跟不上它的便捷性,有些老年人從內心就排斥網路交易,擔心遭遇資金安全問題;有些老人根本看不清電腦上的字,或者看一會兒眼睛就難受,身體條件阻礙了他們使用電腦和手機。而從現實情況來看,無論上網程序如何簡化,很多必要的能力還是無法忽略的,要想讓年過花甲的老年人從認識鍵盤和漢語拼音學起,接受自己並不感興趣的新鮮事物,或者一絲不差的記住各種各樣的網路密碼,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老年人本來就是一個特殊群體,特殊群體需要給予特殊的關愛,這種關愛應該是首先意識到他們身上難以改變的客觀條件,由社會各方面通過最適合他們的方式去實現。比如,筆者發現很多醫院不僅可以通過網路預約掛號,還開通了電話預約服務;一些提供繳費服務的窗口單位,在大廳里安裝了自助繳費機,還配有服務人員給予協助和指導;很多餐飲店也增設了電話送餐服務……只要老年人會打電話,同樣可以享受便捷,節省時間。對於老年群體,我們可以也應該從這個思路去努力,用他們願意接受且無需費勁的方式,為他們提供盡可能周到的服務。老年人其實沒必要盯著高科技,非得去趕互聯網這趟快車。
❷ 委員建議助老年群體融入數字時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首先,我認為幫助我們老年人融入數字生活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並且我認為這個委員提出的建議也是切實在為我們百姓著想。對於我們現在來說,我們老年人這個群體可以說這個群體是十分龐大的,但是在我們現在,很多老年人的生活可以說都是沒有和我們的互聯網打交道。對於我們社會來說,我們也應該去理解我們的老年人,在現在我們老年人不會使用我們的智能手機可以說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作為這個社會上的一員,在我們的老年人進入我們的公共場所的時候,不會使用我們的移動支付也是十分正常的,我們也需要去理解這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融入新的生活都是十分不容易的,我們也需要有足夠的耐心才能讓我們的老年人融入我們的數字時代。
❸ 雷軍建議幫助老年人融入數字生活,幫助老年人我們該怎麼做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小米董事長雷軍提交《關於運用智能技術幫助老年人更好融入數字生活的建議》。
建議指出,據預測,“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將以每年超過 1000 萬的速度快速增長,到 2025 年 60 歲及以上人口或將突破 3 億。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融入數字社會,是關繫到未來社會運轉治理、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全面提升智能技術、產品與服務的適老性已成社會熱點和行業共識。
幫助老年人我們該怎麼做?
每個人都有著美好的一天,甚至年輕人也無法想像他們的過去會是什麼樣,但是有些事情總是令人驚訝。
盡管老人有點草率,但您可以幫助您的祖父定期清理。小時候,您的祖父就照顧過您。當然,您也可以建議您的父母定期給老人照顧。
每個人都有內在的同情心,尤其是對他們的親戚。因此,這並不是說您沒有孝道,而是您無法說服自己。實際上,什麼都沒有。親戚只需要表達。等到老人走了。這將更加令人難過,因此為了不後悔,這時讓我們照顧老人!保持住這種感覺,你也可以做到。畢竟老人的壽命不是很多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常常陪伴一下老人家吧。
❹ 一篇教爺爺奶奶玩智能手機的作文不少於600字
《手機使用說明書》
現代化的設會有許多現代化工具。電話、手機、電視、電腦等電子工具越來普及,對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有了電話我們可以和任何人通話;有了手機我們可以把它放在口袋裡,隨時隨地的與別人交流,不受時間、地點等各種因素的限制;有了電視我們可以坐在家裡旅遊世界;有了電腦更是對我們有問必答。但今天我決定著重介紹一下手機和手機的利端與弊端。
手機大約在八幾年開始使用,但只是使用在一些大城市中比較富裕的有錢人家和一些有特別需要的人。到了九幾年手機開始普遍化、大重化、流行化,而不只是局限於個別的人。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手機,甚至手機在一些學生中都擁有一定的低位、受到一定的青睞。手機的功能也隨著時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而越來廣泛。一開始只能用於通電話、發簡訊,漸漸地我們可以用手機聽音樂、玩游戲。而現在的手機除了那些簡單的功能以外還加入了現代化元素,除了手機可以看電視以外還可以上網、上QQ還可以與別人視頻通話聊天。如此可見手機在人們日常中的地位與需求。
走在大街上,你會看到很多人都在使用手機,有了手機無論遙遠還是很近,無論內地還是海外交流都暢通無阻;有了手機通話變得越來越方便,世界變得越來越小;有了手機你在哪裡別人都可以找到你,與你通話;有了手機你不用坐在家裡等別人的電話,在外面照樣交流。手機讓我們的聯系更簡單,通話更方便,我們的交流需要也得到了更高標準的滿足。手機上網也實現了很多人的現實需求,手機隨著時代的進步所延伸出來的各種現代化功能給人們帶來了諸多益惠。手機雖然有這么多的優點但缺點也一定是固然存在的。有的學生過早的使用手機而引發了諸多的弊端。利如:長時間的玩手機中的游戲會始我們的眼睛因缺乏休息而酸累,甚至這會成為我們視力下降得元兇、長時間的玩手機中的游戲更有可能使我們忘記了學習,而導致我們的學習下降、手機中的電子書會使我們過早的成熟、不利於我們的身心發展更不利於我們的健康成長。如果這樣手機就不是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而是對更多人的成長帶來阻力。
我們如何讓手機的弊端轉化為利端呢?我想這就要靠人們的約束力了。如過我們合理的利用手機管理好自己,不做游戲的奴隸而做手機的主人,我想哪么手機一定會給我們帶來無窮的福利。
❺ 如何讓老人學會用智能手機700字作文
作文
2012年,我正坐在科技研究所工作,回想以前人們用的手機不僅功能單一,而且對人類身體會造成輻射傷害。
經過我的反復研究、實驗,終於發明出了一種新型智能手機。下面,讓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吧!這種手機從外形看和普通手機沒什麼兩樣,但是它背板有兩個十字按鈕。
不要小瞧這兩個按鈕,一按紅色十字按鈕可以使機身變得更加堅硬,不易摔壞;一按藍色十字按鈕可讓機身變成一塊晶元大小,攜帶更方便。一旦主人找尋手機時,它會發出聲音提醒主人。
此外,該手機還有太陽能晶元可隨時充電。機身內還帶有減音系統,可以將輻射降到最低。如果要找尋文件只要啟動手機自動搜索功能就立刻找得到。手機還帶有迷你空調,這樣即使再寒冷的地方也一樣正常使用。
怎麼樣?我的發明不錯吧。我相信,不遠的將來,我的發明夢一定會成為現實
❻ 給我發一篇教老人用的智能手機或電腦使用的作文。
用手機上網瀏覽新聞、將自己的生活心得通過微信分享到朋友圈、跟著地圖導航到處走走,用相機隨時記錄生活的美好片段……這些事情對經常使用智能手機的年輕人來說可能已經習以為常了,但是,如果這是發生在一位已經75歲高齡的老人身上呢?近日來自青島的陳大爺就通過外孫女送他的海爾智愛手機,享受到了智能手機帶來的多姿生活。
陳大爺有一個三代同堂的幸福大家庭。記者采訪得知,雖然兒子女兒都在外地工作,但是為了讓老人高興,孩子們經常組織家庭聚會,看望老人。陳大爺的外孫女小徐還特意建了個微信群,分享聚會時的照片以及交流其他家庭成員的近況等。但是問題來了,陳大爺沒有智能手機也不會用微信,看著家裡其他人都在玩手機,卻不知道他們在干什麼。
為了讓老人也加入到家庭的交流中來,體驗到智能手機的豐富功能,雙十一期間陳大爺的外孫女特地為他從網上訂購了一台海爾智愛手機。其配備的說明書採用了簡單有趣的漫畫形式,怎麼操作、怎麼使用一目瞭然,而且智愛手機深度定製的操作系統,大字體、大標識,讓陳大爺沒一會兒就上手了。
「手機設計的非常人性,還給我們老年人專門設置了一頁大頭像通訊錄,可以提前將經常使用的聯系電話、照片存進通訊錄中。只要滑動界面,輕松找到聯系人信息,省得以後找孩子電話都得找老半天。」陳大爺告訴記者。
現在陳大爺也加入了家族微信群,通過朋友圈了解孩子們在外面的情況。而且,陳大爺也經常用手機500萬的高清相機隨時記錄生活的片段,上傳到網上與子女分享最近的動態。「自從有了海爾智愛手機,生活就多了很多趣味,與孩子的聯系也更方便了,像是給我們老年人特意定製的一樣。」陳大爺說道。
如今,大街上、公交車站、地鐵上甚至飯桌前,年輕人低頭玩智能手機成為城市的一道固定風景線。但是與年輕人已經習慣智能手機所帶來的便捷生活相比,我們的父母卻彷彿被科技發展的快步甩在了身後,停留在了手機按鍵的舊時代中。何不懷著感恩的心情送給父母一部智愛手機,讓他們也像陳大爺一樣享受到智能手機帶來的樂趣呢!
❼ 你認為,我們應該如何幫助老人適應智能化時代
當代智能化時代不能把老人隔絕門外!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可謂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我們的生活一年跟一年不同,很多新事物每天都在產生,而當代年輕人對於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是非常厲害的,因為這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但是在科技高速發展的同時,我們似乎遺忘了一些用戶,那就是老年人。
我們身邊的老年人是非常多的,老年人不像年輕人,老年人的認知能力以及學習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減退,再反觀科技的進步,兩者可謂是背道而馳。科技發展的越來越好,可是老人的適應力卻越來越落後了。所以,作為當代年輕人,我們應該幫助老人更快的適應智能化時代。
❽ 幫老年人追上智能時代,我們可以怎麼做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但是因為科技的發展,很多老年人也遇到了新的問題,比如說追不上智能時代,很多東西不會用,我們如何幫老年人追上智能時代呢,我們可以怎麼做呢?我認為首先我們可以加大宣傳,教老年人應該怎麼做,其次,我們可以鼓勵年輕人教老年人怎麼做,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在特定的服務點對待老人更耐心一點,接下來跟大傢具體說明。3.在特定的服務點對老人耐心一點,教一下老人。
很多老年人不懂得使用智能時代的產品,所以導致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有的老年人不會用自動售貨機,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在自動售貨機服務點對老人耐心一點,教一下老人,這樣老人下一次就會使用了。
總而言之,我認為要想幫老年人追上智能時代,我們可以做很多東西,比如說我們可以加大宣傳力度,組織一些培訓,從而教會老年人,除此之外,也可以鼓勵年輕人教老年人,當然在特定的服務點我們更應該對老人耐心一點,教會他。
❾ 70歲老人無法掃碼被困火車站3天,老人該如何融入智能時代
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智能設備應用越來越廣泛。……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智能手機掃碼等操作越來越普遍,很多人已經對此習以為常。
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對於智能手機等智能設備的使用卻有著很多不便。
具體來說,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手機等智能設備時由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困難:
1,日常接觸智能手機等智能設備較少,對智能設備不熟悉。
老年人的生活習慣與年輕人有很大不同,日常基本上很少使用智能手機等智能設備,因此對於這些設備相對來說不熟悉。
2,自身知識結構老化,新知識掌握得比較少。
老年人因為從學校畢業多年,自身知識結構已經老化,所以對於智能手機等智能設備所代表的新技術掌握的比較少。
3,自身年齡大,學習能力下降。
老年人年齡比較大,反應能力變慢,學習能力也會隨之下降。
因為以上幾方面原因,老年人與面對掃碼等操作時,會感到不便。
對於這些問題,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解決:
1,主動學習智能手機操作。
智能手機的操作其實並不難。……只要老年人進行學習,雖然無法達到年輕人的熟練程度,但是至少在日常生活中掃碼等操作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這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有效方法。
2,相關部門給老年人發放相關證明。
有關部門可以給老年人發放相關證明,用來證明老年人的自身狀態,這樣就可以避免老年人掃碼不便的問題了。
3,開辟老年人專用通道。
可以在車站等處設置老年人專用通道,這樣也可以比較有效地解決老年人掃碼不便的問題。
以上幾種方法,都可以有效地解決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等智能設備不方便的問題……老年人自己應該主動學習,有關部門也應該提供相關便利措施,這樣就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了。
❿ 幫助老年人融入數字生活,你有什麼好建議
老年人究竟該如何融入數字化生活呢?遙想十幾年前,我們的生活距離現在來說還非常的遙遠。一個很明顯的例子,那個時候大家手裡的手機僅僅只有通訊的效果和作用。但是現在的手機也不僅僅只是一個手機了,他擁有非常多的功能可以滿足我們生活中的絕大部分需求,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我們進入了數字化生活時代。
而很多人都認為進入數字化生活時代是一本萬利,其實不然,在高速發展的時代中,有一些人和事確實被我們遺忘了。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想要非常方便的使用智能產品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因為我們的認知力都跟得上時代的潮流,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就不這樣了,這些人就是老年人,老年人對於數字化時代其實是一竅不通的。不少的人不談去使用這些智能化的產品,就連手機都沒有辦法使用的非常順滑。
如果我相信在社會各個方面一起共同努力的情況下。老年人一定可以盡快的步入到數字化生活裡面。將來的時代一定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以及大家都可以享受科技給我們生活帶來的福音。非常期待那一天的來臨,讓我們大家一起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