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人為什麼脾氣越來越差
老人為什麼脾氣越來越差
老年人來說,飲食、起居、精神正常是健康的標志,任何反常的情況往往是疾病的先兆,切不可掉以輕心。 飲食變 倘若飲食及生活環境沒有特殊變化,在短時間內飲食不佳,身體日漸消瘦,切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時到醫院檢查。身體過瘦,原因是血液中的蛋白質含量低、血色素和膽固醇值也不高,一旦患病,抵抗力就會很弱。為此,專家告誡:對少數超肥的老人來說,適當控制飲食,增加運動量是必要的。但對於並不肥胖又沒有疾病的老人來說,切莫過分減肥,也不要以胖瘦作為衡量健康的標准。老年人食慾過大也同樣要當心患病的可能,如果老年人突然食慾轉旺,飯量大增,這是一種不正常的表現,可能患上甲狀腺機能亢進症及糖尿病等。因此,無論在短期內出現食慾下降或食慾旺盛,都要高度警惕,及時看醫生。 脾氣變 老年人原因不明的脾氣變壞或異常之後,常隱藏著嚴重的疾病。 1 老年性痴呆 如果70歲以上的老年人,記憶力突然明顯減退,繼而發現性格變得主觀、固執、多疑、自私、喜怒無常、行為古怪,應首先想到老年人常見的疾病———老年性痴呆。 2 憂鬱症 一個人如果出現恐懼、極度緊張、悲觀甚至有自殺的念頭,或總認為自己得了某種怪病,這就得考慮是否患了憂鬱症。 3 某些慢性病 有些嚴重的慢性疾病,在病情進展過程中,可出現性格改變,常見的有:肺心病,出現幻覺、言語錯亂或行為反常等;肝硬化,出現煩躁、易怒。 步態變 人的大腦皮層支配著運動功能,一旦腦的一側傳導通路或大腦皮層因血液循環障礙,人就可能出現步態異常。但老年人出現步態異常,不一定就是得了腦血管病。常見的病因還有:脊髓功能障礙,如老年頸、腰的骨質增生,壓迫到脊髓後角,病人會出現下肢的痙攣反射、雙腿僵硬步態及疼痛。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脊髓病變表現為走路不穩。此外帕金森氏病、高血壓、小腦病變也可導致步態異常。
② 老人為什麼經常會生病
老年人不像年輕人一樣,身體機能逐漸老化,而且會日趨嚴重。寒冷天氣老年人應注意兩種疾病:1.呼吸道咽喉疾病,大多為感冒、發燒。 2. 心腦血管疾病,一般是受冷空氣刺激,腦內血液不流通,導致缺氧,嚴重的會導致腦出血。所以預防血壓上升,要注意保暖。還有,要多關愛老人,特別是晚年獨自居住的老人。心理調節也是老年人疾病誘發的的因素之一。
③ 老年人為什麼經常嘮叨
俗話說,「樹老根多,人老話多」,大多數老年人都有愛嘮叨的「毛病」。其實,話多是老年期常見的自然現象,既有心理上的原因,也有生理上的原因,絲毫不足為怪。然而,不少年紀輕一點的人不理解老年人的心態,對老年人的嘮叨、啰嗦厭煩,甚或出現矛盾。因此有必要了解老年期愛嘮叨的本質,消除由此而產生的不愉快。
首先,嘮叨是老年人排除孤獨感的一種方式,也是傾訴郁悶的一個手段。從心理學上看,人的健康心理需要經常接受豐富的環境刺激,而多數老年人已經離開工作或勞動崗位,原來從工作或勞動中所獲得的刺激不復存在,只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日常「小事」上;還有的老年人產生回歸心理,熱衷於回首往事,感慨良多,喜歡對晚輩進行「憶苦思甜」教育;也有的對自己別無所求,而對下一代、下下一代則寄予厚望,從而表現出過分關切,近乎啰嗦。
其次,從生理學上看,老年人的大腦有不同程度萎縮和血管硬化。控制能力減退,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講話和情緒,語言缺乏邏輯,主次不分,故易出現話題無中心、重復;另外,記憶力減退和思維偏執也是愛嘮叨的因素。老年人常對眼前的事情迅速遺忘,讀文章、看電視往往需要重復幾遍才能清楚;自己剛剛講過的話頃刻就忘記,只好重復同樣的話語。同時由於對遠期記憶保存較好,對陳年往事記憶猶新,於是津津樂道,變得喋喋不休。
由此可見,嘮叨是某些老年人在老化過程中的生理現象。作為老年人自身,應積極向心理和生理的改變進行挑戰,努力拓展自己興趣,盡力控制和克服過於嘮叨的「毛病」;而對晚輩來說,則應加深理解,多多寬待,消除因嘮叨帶來的矛盾,讓老年人生活在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氛圍和社會環境中。
④ 老人為什麼每過一段時間就會自言自語,說自己過去的往事
因為老人也是人,會感慨過去的美好時光,年輕畢竟是好的嗎,這個時候做晚輩的,必須多陪陪老人,但不要人太多太鬧,有的老人也會嫌人多麻煩的。自言自語的老人,多發生於老伴已經走了,剩一個的情況。說到這里,你該了解了吧。希望對你有幫助。事出必有因,多換位替老人思考思考,其實不難發現問題在哪。其他類似的情況也是一樣的。
⑤ 老人為什麼愛懷舊
人到老年,由於生理功能的衰退,近記憶能力減退,而遠記憶容易再現,所以老年人有「回首當年」的心理特點,甚至早已過去的青年時代的某些事件,還栩栩如生地裝在腦子里,老友相遇時,也愛在一起敘舊,過於沉湎於往日的喜樂或悲哀之中,於是產生一種懷舊心理。
(1)無限感慨有的老人,對昔日的崢嶸歲月、戎馬生涯,尤其那些捨生忘死、南征北戰的艱苦戰爭情景,以及一些感人的生活細節,追思不已,經常掛在嘴邊,當做輝煌的歷史和生平的驕傲。然而,想想過去,看看現在,滿頭白發,人老珠黃,如一片秋風里的落葉,於是便產生無限的感慨,甚至生發出許多傷感和悲觀的情緒。
(2)耿耿於懷有的老年人,或由於懷才不遇,一生中沒能如意地施展自己的宏圖大志;或由於身處逆境,遭到不少的打擊和折磨;或由於堅持真理,在某些政治運動中,無端遭到他人的陷害,等等,對過去的坎坷經歷和心靈的創傷一直耿耿於懷,一提起往事,就氣得發抖,甚至罵娘。
(3)深感內疚有的老年人,在年輕的時候,或犯過錯誤,或違法被判過徒刑,現在一回憶起來就不寒而慄,感到自責和內疚,覺得自己對不起自己,更對不起老伴和子女,也對不起國家和人民。
(4)自卑情緒有的老年人,一生中忙忙碌碌,事沒少於,汗沒少流,卻成績平平、碌碌無為,平平淡淡地到了老年,回想起來,深感抑鬱和自卑,常常陷入悲觀和痛苦之中。
(5)凄凄涼涼有些老年人,在回首往事的時候,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常將當年風華正茂的情景與眼前相比,於是便產生一種凄凄涼涼的感覺,甚至流下淚來。這種傷感心理,是有害身心健康的。
適當地回憶往事,並不是壞事,但過分沉湎往事,終日生活在往日的悲哀和不幸之中,繼而發展成為一種回歸心理,就會出現病態思維和負性情緒,就要影響健康,成為延年益壽的一大隱患。老年可以進行積極回憶,多想以往高興的事情,調整情緒,促進健康。
⑥ 老年人為什麼愛睡覺
老年人愛打瞌睡,說明睡眠是老年人的一種主要休息方式。有人認為,年老了,覺少了,睡眠時間比年輕人短,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老年人睡眠輕,易醒,每次睡眠的時間可能比年輕人要少,但每天總的睡眠時間決不可能比年輕人少。一般老年人晚間9—10點入睡,早晨5—6點起床,每天保證7—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中午飯後亦應安排一個小時的睡眠時間。睡眠同養生的關系也很密切,許多長壽老人睡眠時間都很充足。除了睡眠時間外還應注意睡眠的方法。睡眠姿勢與睡眠效果有很大關系。一般以右側卧睡姿比較科學。因為:俯卧壓迫胸部,使呼吸不暢;仰卧易使手臂置於胸前壓住心窩,造成夢囈;左側卧也容易壓迫心臟和胃,並可聽到心音,影響入睡。而人體右側卧時,全身肌肉放鬆,呼吸舒暢,心臟不受壓迫,胃也易於蠕動、排空,使睡眠安穩、舒適、自然。睡眠時室內空氣要新鮮、流通,使大腦皮層得到充分的氧氣供應,室內空氣污濁,就會影響睡眠效果。
老年人失眠也是神經衰弱的一種表現,對身心健康有損。長期失眠會加速神經細胞的衰老、死亡,並可導致各器官系統的失調和代謝紊亂。因此,積極防治老年人失眠症,也是保證身體健康長壽所必須的。老年人在睡眠之前不要飲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晚飯宜清淡,不可過飽,過咸,這樣一是減少胃腸的負擔;二是可以控制飲水量。因為老年人膀胱壁伸展能力差,儲尿容量少,如果夜間排尿次數增多,勢必影響睡眠。老年人睡前喝杯牛奶,再以溫熱水泡泡腳,可以有助於入睡。有人習慣睡前做幾節保健按摩操或氣功的放鬆功,也可以很快誘導入睡。失眠者可以一試。此外,睡時應當寬衣、卧具宜要柔軟、舒適,冷天要有一條「壓腳被」,以保持下肢溫暖,以免影響睡眠。夏天老年人不能露宿,也不能在睡眠時吹電風扇,以免「受風」,引起其他疾病。
老年人也不能一味貪睡,因為人體久卧,會造成新陳代謝下降,氣血周流不暢。因此老年人在保證充足睡眠的同時,應當盡量使身體多活動,勤鍛煉,須知運動不足也往往是造成老年人失眠的一個重要因素。另外,有慢性病而久卧床的老年人,也不可整天昏睡,盡量多活動肢體,變換卧位,勤翻身,多按摩,預防褥瘡。睡眠宜有規律,掌握好一定的時間和次數。
對老年人進行良好睡眠的具體指導。
①注意睡姿以「卧如弓」為佳,尤以右側卧為好,可有利於肌肉組織鬆弛,消除疲勞,幫助胃中食物朝十二指腸方向蠕動,還能避免心臟受壓。右側卧過久,可調換為仰卧。舒展上下肢,將軀干伸直,勿將手壓在胸部,不宜抱頭枕肘,雙下肢避免交叉或彎曲,全身肌肉盡量放鬆,保持氣血通暢,呼吸自然平和。
②避免睡前興奮。睡前興奮,會招致失眠和多夢。因此睡前不要做過強的活動,不宜看緊張的電視節目和電影,不看深奧的書籍,勿牽掛家事,勿飲濃茶或咖啡。務求「精神內守」。
③睡前勿進食。睡前進食,特別是油膩食品,會增加胃腸的負擔,使橫膈肌向上抬,胸部受壓,腹部脹滿,易引起多夢、說夢話、發夢魘,應極力避免。
④睡前進行放鬆活動。睡前適當散步、熱水泡腳、按摩足下、練練太極拳、氣功,自我按摩一下腰背部肌肉,聽聽輕快的樂曲……讓心境寧靜,對睡眠甚有裨益。
⑤睡前少飲水,先小便。老年人腎氣虧虛,如果沒有心腦血管疾患,則應睡前少飲水,解小便後再上床。避免膀胱充盈,增加排便次數。
⑥調整卧室環境。老年人入睡較困難,極易受環境因素的影響。應有一個安靜、清潔舒適的環境。睡前要關燈或燈光柔和暗淡,停止噪音干擾,睡眠期間避免探訪,室內溫度不宜過高或過低。睡前開窗通氣,讓室內空氣清新,氧氣充足,但應預防感冒。
⑦調節睡眠時間。睡眠時間一般以醒來全身舒服、精力恢復、身心輕松為好。可視自己的體質、生活習慣自行調節。60~70歲一般睡7~8小時為宜,70~80歲睡6~7小時為宜,80歲以上睡6小時即可(包括午間休息1小時左右)。
http://..com/question/6762632.html?fr=qrl3
⑦ 老人為什麼愛生氣
通常人們會管老人,叫老小孩兒,就是因為他們的秉性和脾氣,就像小孩子一樣。
動不動就會挑理,就會生氣,其實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人到了一定年紀,就會造成小腦萎縮。
她的智商情商都會退步到以前,所以老人總是會生氣。
家中有一個老人,就猶如有一個寶貝,中國是以孝敬父母為優良的傳統。
我們平時在很多時候,都可以避免老人生氣,有空閑的時候多陪老人說說話。
孝敬父母,並不是養育他們,養育他們是我們應有的責任,孝敬是從每一個細節去出發。
以前奶奶老的時候,小腦萎縮就異常的誇張,甚至連人都不認識。
見到別人就會說,他的孫子要殺他,其實我作為一個六七歲的孩子,怎麼會能這樣呢?
結果還被父親差不點打了一頓。
所以說,對於這樣的老人,我們就更要嚴加看管。
人歲數大了,腦袋裡想的事情也很單純,也會糊塗,也正是因為這種糊塗,會容易造成走失的情況。
⑧ 老年人為什麼會失眠
除了身體不斷變差外,導致老年人晚上失眠的原因還有其他諸多因素,比如健康狀況、環境、心理等。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這些因素是怎麼影響到老年人的睡眠質量的。
首先,人的年紀大了,體內的松果體素的分泌就會減少,而松果體素主要是用來控制和調節睡眠的。它的減少,不僅入睡困難,深睡的時間也會變少。
其次,身體健康狀況不好,睡眠質量也會下降。老年人容易出現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病等諸多疾病,這些疾病都會影響到睡眠。
接著,如果心裡壓力過大,睡覺時情緒比較緊張,或者老是想太多,也容易出現失眠的現象。
最後,睡覺的環境不好也容易導致失眠。通常,清凈的睡眠環境、柔和的光線都是促進睡眠的因素。如果睡眠環境中的光線、濕度、溫度都不合適,失眠的概率會提高很多。
⑨ 老人為什麼容易健忘
你好,年紀大了很容易忘東西是很平常的事情。
1、老人容易健忘是因為年齡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的大腦細胞都在不斷的死亡,而大腦的細胞是不能再生的,一旦死亡就不可逆轉,年齡越大,腦細胞的死亡就越多,因此,年齡越大記憶力就越差,所以,健忘症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
2、老人容易健忘是因為疾病因素
老年人易患的動脈硬化症、高血壓、糖尿病等,會影響大腦神經系統功能,影響到腦細胞營養的供給,使腦細胞活力不足,智力逐漸衰退。特別是人在中年時期若患上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症,進入老年後將成為老年痴呆的高發人群。而影響智力的這些疾病多由於不良生活因素所致。所以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預防疾病,是避免老年期發生智力下降的有效措施。
3、老人容易健忘是因為遺傳因素的作用
遺傳因素對人的影響是廣泛的,能導致多種疾病和生理異常現象,對智力的影響亦不例外。在同一家庭里,一些人往往進入某一年齡段後,甚至在中年時期就出現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等非正常現象,這大都是由家族遺傳性因素所造成。這種性質的老年性記憶力減退,在生活中並不多,但其往往是不可逆轉的。
4、老人容易健忘是因為情緒變化
心情也是影響老年人健忘的原因,您就要注意自己家人心情的波動起伏。老年健忘者,會為自己的健忘而擔憂、焦慮。而老年性痴呆患者,卻是身在病中不知病,情感變得冷漠、無動於衷,整天無憂無慮,一切順其自然。
5、老人容易健忘是因為自我意識
中年人到老了,就感覺腦袋瓜越來越不聽使喚,一切都不行了,平時懶得動腦用腦,致使大腦長期處於抑制狀態,腦細胞缺少刺激,腦功能得不到利用和強化,造成腦逐漸老化、衰變。再加上老人在生理和感官上發生一系列障礙,如腿腳不便,聽力、視力下降,因病長期卧床等,使得老人減少了與外界的接觸,加速了智力的衰退。
6、老人容易健忘是因為不好的生活習慣
很多人經常的熬夜、過度疲勞、思慮過度,都會加速大腦的衰老,引起健忘症。
⑩ 老人為什麼會痴呆
大家都知道老年人因為自身的抵抗力在不斷的下降,所以就很容易患上各種各樣的疾病,老年痴呆就是其中一種非常常見的老年病。現在已經有非常多的老年人都患上了這種疾病,患有老年痴呆的人不僅是自己的身心會受到傷害,而且會給整個家庭都帶來嚴重的打擊,所以每一個人都應該要了解導致人們患上老年痴呆的原因,這樣才能更好的預防老年人患上這種疾病。
第三,腦外傷或癲癇
如果老年人持續性的出現了腦外傷或者癲癇等情況,那麼就很有可能會出現老年痴呆。而且如果老年人長期情緒抑鬱、處於獨居的狀態、喪偶、文盲或者是缺乏體力和腦力的鍛煉,以上的各種因素也有可能會加快老人腦衰老的一個進程,從而也就導致了老年痴呆的出現。為了讓老年人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預防老年人患上老年痴呆,那麼就要讓老人擁有一個愉快的心情,要多關心老人,讓老人的身心都能夠變得更愉快,這樣才能夠降低患上老年痴呆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