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檢查老年人是否患有心臟病,應有哪些檢查方法及手段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處於這個年齡階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下列情況,要及時就醫,盡早發現冠心病,以免延誤病情。
(1)勞累或精神緊張時出現胸骨後或心前區悶痛,或緊縮樣疼痛,並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續3~5分鍾,休息後自行緩解者。
(2)體力活動時出現胸悶、心悸、氣短,休息時自行緩解者。
(3)出現與運動有關的頭痛、牙痛、腿痛等。
(4)飽餐、寒冷或看驚險影片時出現胸痛、心悸者。
(5)夜晚睡眠枕頭低時,感到胸悶憋氣,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適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時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緩解者。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時出現心慌、胸悶、氣急或胸痛不適。
(7)聽到周圍的鑼鼓聲或其他雜訊便引起心慌、胸悶者。
(8)反復出現脈搏不齊不明原因心跳過速或過緩者
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有哪些?
隨著醫學科學工作者對冠心病廣泛而深入的研究表明,本病是多因素的疾病,為多種因素作用於不同環節所致。這些因素即為易患因素,或稱危險因素,主要包括:
(1)年齡:本病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49歲以後進展較快,心肌梗塞與冠心病猝死的發病與年齡成正比。近年來,冠心病的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2)性別:在美國多種族中,都是男性冠心病死亡率明顯高於女性。據1979年的統計資料,3 5~44歲男性白人冠心病的死亡率5.2倍於女性。在我國,男女比例約為2∶1。但女性絕經期後,由於雌激素水平明顯下降,而LDL則升高,此時,女性冠心病發病率明顯上升,有資料表明,60歲以後,女性發病率大於男性。
(3)職業:腦力勞動者大於體力勞動者,經常有緊迫感的工作較易患病。
(4)飲食:常進食較高熱量的飲食、較多的動物脂肪、膽固醇者易患本病。同時,食量大也易患本病,世界第一肥胖國——德國的研究人員認為,"吃的胖就是因為吃的多",所以,要控制冠心病的發病率,除了控制高脂飲食攝入外,也必須重視控制食量。
(5)血脂:由於遺傳因素,或脂肪攝入過多,或脂質代謝紊亂而致血脂異常。如總膽固醇、甘油三酯 、LDL、VLDL增高,而HDL下降,易患本病。
(6)血壓:血壓升高是冠心病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血壓升高所致動脈粥樣硬化所引起的危害,最常見者為冠狀動脈和腦動脈。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人60%~70%有高血壓,高血壓病人患本病者是血壓正常者的4倍。
(7)吸煙:吸煙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吸煙者與不吸煙者比較,本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高2~6倍,且與每日吸煙的支數成正比。
(8)肥胖:超標准體重的肥胖者(超重10%為輕、20%為中、30%為重度肥胖),易患本病,體重迅速增加者尤其如此。但目前認為,應該重視研究評價體重的方法。不能單看體重指數,而應測量皮下脂肪的厚度。已有前瞻性研究資料表明,向心性肥胖者具有較大的危險性。
(9)糖尿病:糖尿病易引起心血管病這一事實已被公認。有資料表明,糖尿病病人本病發病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倍。
(10)遺傳:家族中有在年輕時易患本病者,其近親患病的機會可5倍於無這種情況的家族。
在以上十大因素中,血壓過高、體重超標、膽固醇過高或過低是導致冠心病、腦卒中的最危險因素。這是由中國醫科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等17個單位協同完成的"八五"攻關課題,也是首次大樣本追蹤調查顯示的結果。研究還表明,舒張壓和體重均值增高導致腦卒中發病率升高,而收縮壓、體重及血清膽固醇均值增高則導致冠心病發病率增高。
診斷冠心病的方法包括哪些內容?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和醫學科研工作者對冠心病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則診斷冠心病的方法日臻完善。最早人們主要是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包括症狀和體征)、心肌酶學檢查和心電圖特徵來診斷冠心病心肌梗塞和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的。近年來,發展了許多新的檢查方法和技術,如放射性核素檢查、超聲心動圖、冠狀動脈造影、心血池顯像等運用於冠心病的診斷。
(1)臨床表現:主要包括症狀和體征。心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臨床症狀,根據心絞痛發作時的部位、性質、誘因、持續時間、緩解方式等特點和伴隨症狀及體征便可鑒別心絞痛和心肌梗塞,可以說,典型的症狀和體征對冠心病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的診斷至關重要。
(2)心電圖:心電圖是冠心病診斷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診斷方法。與其它診斷方法相比,心電圖使用方便,易於普及,當患者病情變化時便可及時捕捉其變化情況,並能連續動態觀察和進行各種負荷試驗,以提高其診斷敏感性。無論是心絞痛或心肌梗塞,都有其典型的心電圖變化,特別是對心律失常的診斷更有其臨床價值,當然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3)心電圖負荷試驗:主要包括運動負荷試驗和葯物試驗(如潘生丁、異丙腎試驗等)。心電圖是臨床觀察心肌缺血最常用的簡易方法。當心絞痛發作時,心電圖可以記錄到心肌缺血的心電圖異常表現。但許多冠心病患者盡管冠狀動脈擴張的最大儲備能力已經下降,通常靜息狀態下冠狀動脈血流量仍可維持正常,無心肌缺血表現,心電圖可以完全正常。為揭示減少或相對固定的血流量,可通過運動或其它方法,給心臟以負荷,誘發心肌缺血,進而證實心絞痛的存在。運動試驗對於缺血性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後的心功能評價也是必不可少的。
(4)動態心電圖:是一種可以長時間連續記錄並編集分析心臟在活動和安靜狀態下心電圖變化的方法。此技術於1947年由Holter首先運用於監測電活動的研究,所以又稱Holter監測。常規心電圖只能記錄靜息狀態短暫僅數十次心動周期的波形,而動態心電圖於24小時內可連續記錄多達10萬次左右的心電信號,可提高對非持續性異位心律、尤其是對一過性心律失常及短暫的心肌缺血發作的檢出率,因此擴大了心電圖臨床運用的范圍,並且出現時間可與病人的活動與症狀相對應。
(5)核素心肌顯像:根據病史,心電圖檢查不能排除心絞痛時可做此項檢查。核素心肌顯像可以顯示缺血區、明確缺血的部位和范圍大小。結合運動試驗再顯像,則可提高檢出率。
(6)冠狀動脈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診斷的"金標准"。可以明確冠狀動脈有無狹窄、狹窄的部位、程度、范圍等,並可據此指導進一步治療所應採取的措施。同時,進行左心室造影,可以對心功能進行評價。冠狀動脈造影的主要指征為:①對內科治療下心絞痛仍較重者,明確動脈病變情況以考慮旁路移植手術;②胸痛似心絞痛而不能確診者。
(7)超聲和血管內超聲:心臟超聲可以對心臟形態、室壁運動以及左心室功能進行檢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檢查手段之一。對室壁瘤、心腔內血栓、心臟破裂、乳頭肌功能等有重要的診斷價值。血管內超聲可以明確冠狀動脈內的管壁形態及狹窄程度,是一項很有發展前景的新技術。
(8)心肌酶學檢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診斷和鑒別診斷的重要手段之一。臨床上根據血清酶濃度的序列變化和特異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學改變便可明確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
(9)心血池顯像:可用於觀察心室壁收縮和舒張的動態影像,對於確定室壁運動及心功能有重要參考價值。
得了冠心病會有什麼樣的臨床表現?
由於冠心病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狀態、敏感程度、病情進展程度和側支循環建立情況的差異,使臨床表現千差萬別,多種多樣。最初病人可無任何症狀或不適,偶而在查體時發現,心電圖有缺血型改變,提示患者患有"隱匿型冠心病"、或存在"無症狀心肌缺血",應提高警惕,定期復查,並給予積極的防治。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進一步發展,管腔狹窄程度≥75%時,便可嚴重影響心肌供血而發生心絞痛。多數表現為發作性胸骨後或心前區的壓榨樣或緊縮樣疼痛,並向左肩、左臂、左手指內側放射。而有的心絞痛發生在胸部以外,或表現為頭痛、牙痛、咽痛,或表現為上腹部脹痛或不適,有的單獨表現為腿痛等等,常需要與相應器官所致的不適相鑒別。某些老年人,特別是合並糖尿病的患者,僅表現為胸悶或呼吸困難等症狀,而不發生胸痛,甚至發生了急性心肌梗塞卻無胸痛的症狀(即無痛性心梗) ,常以休克為主要臨床表現而就診。心絞痛最常見的誘發因素是體力活動和情緒激動。如走急路、上樓梯或上坡時出現的胸痛是最典型的勞力型心絞痛,而嚴重病例,淋浴後自己擦乾或修面之類的活動就可誘發心絞痛。情緒激動如憤怒、焦慮、觀看激烈的體育比賽等,均可引起心絞痛。然而,一些研究表明,情緒激動所誘發的心絞痛閾值常低於運動或體力勞動時的心絞痛閾值,故推測可能同時有交感神經介導的血管收縮因素參與。飽餐是誘發心絞痛的另一常見因素,該因素可單獨誘發,類似的情況還可見於便後。多數患者每次發作的誘因、症狀相似,但隨著病情的進展,有進行性加重趨勢。還有的病人,心絞痛發作與心肌耗氧量無關,常常發生於安靜平卧狀態,如患者在夜間睡眠中突然發作,被迫坐起以取得緩解,也可發生於午休或白天平卧時,此即卧位型心絞痛,預示患者有嚴重多支冠狀動脈阻塞性病變,易發生心肌梗塞。有些病人在心絞痛發作時還伴有呼吸困難、心悸、惡心、出汗、眩暈、面色蒼白,甚至意識喪失等。如冠狀動脈血流突然中斷所發生的急性心肌梗塞,胸痛更劇烈,持續時間更長,含化硝酸甘油無效。還有的冠心病患者,無胸痛發作,僅表現為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除非進行冠狀動脈造影證明冠狀動脈狹窄的存在,否則冠心病的診斷是臆測性的。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出現上述情況,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醫生會為您進行必要的檢查以明確診斷;已確診的冠心病患者,在進行危險因素干預的同時,要盡量避免誘發因素的產生,並定期到醫院復查,在醫生指導下制定合理的康復方案。
此外,越來越多的心臟性猝死患者,由一半以上是冠心病引起,西方國家的統計資料證明,可高達80%以上。這些患者年齡多不太大,病人過去可有或無心臟病病史,發病前也常無任何症狀或不適,很少能引起病人或醫生的注意。由此看來,要真正認識冠心病,醫生還面臨著許多急待解決的問題。
有典型心絞痛發作,但發作時心電圖無缺血性改變,是否診斷冠心病?
我們知道,冠心病心絞痛主要是一種症狀診斷。根據患者典型的臨床表現(症狀和體征),結合年齡和存在冠心病易患因素,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心絞痛,一般即可建立診斷。因此,只要病人有典型的心絞痛發作,無論心電圖是否有相應的缺血改變,即可診斷為冠心病。
雖然心電圖是檢查心肌缺血,診斷心絞痛最常用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其它還有冠狀動脈造影、放射性核素檢查等等。缺血性心電圖改變不是診斷冠心病的必要條件,並且心電圖檢查對冠心病的診斷也不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方法。臨床上常看到,冠心病心絞痛發作時,心電圖是正常的,即無缺血型ST—T改變或僅有非特異性T波改變。但為了估價冠狀動脈儲備能力,可作踏車或平板運動試驗。此外,運動試驗還有助於評價冠狀動脈狹窄的程度,了解心功能狀態和制定康復治療中的運動處方。
② 對於中老年人而言,怎樣在家測血壓才是正確的
李艾迪診斷出高血壓2年。當我開始時,家裡沒有血壓計。每次我去醫院和血壓時。醫院和診所的血壓總是稍高,血壓不幸福。由於家裡有血壓計,血壓更方便,它不像以前那麼高。後來她了解到,家裡的血壓更接近真正的國家,更可靠。讓我們談談家用血壓的東西。對於家庭自我測試血壓,隨著電子血壓計的普及,血壓變得非常簡單,它不再需要嚴格的訓練。因此,可以從高血壓患者的高血壓患者中測量,或者患者家庭可以協同作用。
4.測量血壓時,應在1-2分鍾內重復測量,拍攝平均數。如果高壓或低壓階段為5mmHg或更高,則應測試一次,應採取3種讀數的平均值。
5,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和低血壓患者應加入車站。
6.測量血壓同時測量脈搏率。與此同時,您還應該提醒大家,對於那些精神高度緊張,不建議在家監測血壓。
③ 如何測試老人是否真的老人痴呆
手指上有很多的經脈,經常活動手指的話可以使自己有舒筋活絡,有益於腦部的發展和健康,所以無論對於孩子和老人們說,經常活動,手指可以起到很多的作用,比如說消除疲勞等等。甚至延緩腦部的衰老。小小手指操,給你大健康,我們一起看看手指操如何做吧。
手指操也屬於健美操,主要針對人們日常中的具體問題與具體對象而設計。民間醫學從多年的研究中發現,手指對於人的健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手指操能起到消除疲勞、減輕精神負擔、緩解緊張情緒的神奇功能。每個人的10個手指都對應著身體的某個部分,並起到調節和梳理的作用。因此手指操廣泛運用到幼兒智力開發和老年人身體保健中去,有研究發現手指操還有預防老年痴呆的作用。
第一巧:虎口平擊36次。
說明:打擊大腸經/合谷穴。
主治:預防及治療顏面部位的疾病。如視力模糊、鼻炎、口齒疼痛、頭痛及預防感冒。
第二巧:手掌側擊36次。
說明:打擊小腸經/後溪穴。
主治:頭項強痛、放鬆頸項肌肉群及預防骨刺、骨頭退化。
第三巧:手腕互擊36次。
說明:打擊心經及心包絡經/大陵穴。
主治:預防及治療心臟病、胸痛、胸悶、紓解緊張的情緒。
第四巧:虎口交叉互擊36次。
說明:穴位是八邪穴。
主治:預防及治療末梢循環,如手麻、腳麻等末梢循環疾病。
第五巧:十指交叉互擊36次。
第六巧:左拳擊右掌心36次。
說明:經絡是心經和心包絡經/勞合穴。
主治:消除疲勞及提神的作用。
第七巧:右拳擊左掌心36次。
第八巧:手背互相拍擊36次。
說明:打擊到的是三集經/陽池穴。
主治:調整內臟機能、預防及治療糖尿病。
第九巧:搓揉雙耳36次。
說明:耳垂的穴位很多。
主治:眼點、顏面部及腦部等部位的循環。
第十巧:手掌心互相摩擦6下至微熱,輕蓋雙眼,眼球向左右轉動6圈。
說明:運用氣功原理,調整眼睛的經氣。
主治:預防近視、老花及視力模糊。
在日常的活動中,經常勾勾小指,活動活動,小痣都會讓自己的手指更靈活,也可以讓自己的經絡疏通。看起來一套簡簡單單的小小手指操,給你大健康。我們不得不忽視,生命在於運動,只有經常運動,多鍛煉身體,身體才會更健康,然後我們才會遠離疾病帶來的煩惱。
④ 我們應該如何對老年人進行心理測試
如果一個老年人他是退休人員的話,他有一份穩定的收入,那這個老年人應該性格會比較開朗,會比較的外向,他會經常去跟老年人一起去參加旅遊,或者是去看看廣場舞,他會過得非常的開心,非常滋潤,而對於一個沒有退休金的人,他老了過後他除非子女孝順,如果子女不孝順的話,他的晚年應該是過得挺悲慘的,沒有子女的陪伴,然後生活又非常接近,又不能去買自己喜歡吃的東西。
⑤ 中老年人需要每年做的身體檢查有哪些日常應關注哪些指標
中老年人每年需要做的6項身體檢查,分別是血糖檢查,血常規檢查,心臟檢查,血壓檢查,血脂檢查和卵巢功能檢查,這幾項的指標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只有各項指標處於正常的狀態下,才能夠保持身體健康。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個機能都會處於下降的情況,所以在生活當中體檢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進行體檢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血脂方面的變化,很多中老年人都是非常容易患上血管疾病的,如果身體里的血脂偏高的話,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方法來降低身體里的血脂水平,這樣才能夠避免出現病變的情況。
血常規檢查能夠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如果存在貧血情況的話,也是能夠及時發現的,患者平時可能會出現乏力頭暈,四肢冰冷等現象,積極的採取治療措施,也能夠避免貧血對身體健康造成的影響。這6項身體檢查都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一定要定期去醫院進行體檢,這樣才能夠及時的發現。
⑥ 新措施確保老年人無健康碼也能通行,那如何檢測老年人是否健康
對於現階段我國的疫情來說,我國疫情還是非常嚴峻的,在一些地區不斷出現新增病例,所以對於疫情這件事情仍然不能放鬆,即使當地的疫情不嚴重,出入一些公共場合的時候,還是應該保護好自己,而且我們也會發現出入一些場合的時候都會出示健康碼,然後才讓通過。但是對於一些老人來說,他們沒有智能手機,所以不能及時出入健康碼,但是現在有新措施,確保老年人無健康碼也能通行。那麼如何檢測老年人是否健康呢?下面我們可以來具體說一下。
⑦ 老年人 靈敏性 如何測試
中老年人因為大腦功用退步,輕易呈現雙手哆嗦、拿不住器械等景象。假如平常多做手腕部的拍擊敲打、環旋搖動,不只可以增強腕力,靈敏腕關節,並且能影響大腦運動,延緩衰老。
此外,常做腕部活動還能防治腕關節慢性勞損、腕關節運動妨礙、手腕酸痛、腕指麻痹、生硬、顫抖等。常用手腕保健舉措如下:敲打大陵 用食、中指辨別敲打對側手的大陵穴(在腕橫紋掌側的中點),每次敲打50~100下,以手腕呈現酸痛為佳。叩打腕谷 兩手手指相互叩打腕谷穴(在手外側腕骨頭隆起處,小魚際上方),每次叩擊50~100下,以手腕呈現微痛為佳。叩打後溪 用食指辨別叩打兩側後溪穴(握拳時,在小指掌指關節後的橫紋頭處),每次50~100下。叉開虎口 兩手四指並攏,拇指分隔,兩手虎口(拇指與食指間中點處)相對而握緊,再放鬆復原,重復做50~100次。按壓八邪 兩手掌相對,五指分隔,十指穿插用力互握,再放鬆,按壓八邪穴(在十指指縫中),重復做50~100次。叩打勞宮 左手掌張開,右手握拳,用拳的堅固處叩打左手勞宮穴(屈指握拳時,中指指尖所點處);再換左手叩打右手勞宮穴,各做50~100次。環旋手腕 先將右臂伸直上舉,手腕放鬆,五指呈天然形態,朝右外側帶入手腕。留意不要用力,悄悄搖、轉,環旋30~50次;再換左手,環旋一樣次數。速搖手腕 左手握緊右手腕下部,借左手之力,疾速搖動右手腕30~50次;再換右手握緊左手腕下部,相同搖動30~50次。
一手拿尺子垂直於地面、另一隻手在下面准備接、上面手鬆開、看下面的手能接到尺子的哪裡。
這位網友的也是一種方法
⑧ 需要衡量一位老人的身體健康程度,哪些數據是需要檢測的
每個家庭都或多或少有一兩位老人家,有可能是你的爺爺奶奶,也有可能是你年邁的父母。而人到中老年,病痛就會增多,許多疾病都有可能悄然而至,因此,定期體檢顯得尤為重要。但是體檢項目這么多,怎麼挑選合適的體檢項目是許多人會面臨的問題。衡量一位老人的健康狀況有以下兩個方面——檢查與特殊生活習慣相關的疾病、監測中老年人易患的慢性疾病。而要檢查這兩方面的疾病需要檢測極多數據,比如:血壓數據、血糖數據、肺部影像等。
總而言之,上了年紀的人很容易患上各種疾病,且患病後也難以像年輕人一樣能夠迅速康復,稍有不慎,就會發病死亡,所以必須注意定期檢測各項健康指數,確保身體沒有任何健康隱患。
⑨ 中老年人全身檢查包括哪些
全身體檢項目有很多,一般,比如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內,心肌酶,容心電圖,x線等,腦溢血,腦血栓的常規檢查有頭顱CT,頭顱核磁共振。CT檢查一般是在200~300元之間,核磁共振500到七八百左右,不同醫院收費也是有差異的
⑩ 怎樣給老年人測量體溫
將體溫表的水銀抄甩下,放於腋窩正襲中,上臂緊貼於腋窩5-10分鍾,觀察。(時間長了,易發生錯誤)正常人體溫36-37度,晝夜之差一般在1度以內,早晨較低,晚間較高一些,在早7-8點、下午4-6點測量。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