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的用法用量
通常用鹽酸萬古黴素每天2g(效價),可分為每6小時500mg或每12小時1g,每次靜滴在60分鍾以上,可根據年齡、體重、症狀適量增減。老年人每12小時500mg或每24小時1g,每次靜滴在60分鍾以上。兒童、嬰兒每天40mg/kg,分2-4次靜滴,每次靜滴在60分鍾以上。新生兒每次給葯量10-15mg/kg,出生一周內的新生兒每12小時給葯一次,出生一周至一月新生兒每8小時給葯一次,每次靜滴在60分鍾以上。配製方法為在含有本品0.5g的小瓶中加入10mL注射用水溶解,在以至少100mL的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靜滴時間在60分鍾以上。
❷ 為什麼輸了莫西沙星和萬古黴素還是反復有些低熱
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說明書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葯品名稱】
通用名: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
漢語拼音:ZhusheyongYansuan Wangumeisu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學名稱為:
(1S, 2R, 18R, 19R, 22S, 25R, 40S)-50-[2-O-(3-氨基-2,3,6-三去氧-3-C-甲基-α-L-吡喃來蘇糖基)-β-D-吡喃葡萄糖氧基]-22-氨基甲醯甲基-5,15-二氯-2,8,32,35,37-五羥基-19-{(2R)-4-甲基-2-(甲氨基)戊醯胺基}-20,23,26,42,44-五氧代-7,13-二氧雜-21,24,27,41,43-五氮雜八環[26.14.2.23, 6.214, 17.18, 12.129,33.010, 25.034, 39]五十(碳)-3,5,8,10,12(50),14, 16, 29, 31, 33(49), 34, 36, 38, 45, 47-十五烯-40-羧酸單鹽酸鹽
分子式:C66H75Cl2N9O24×HCl
分子量:1485.71
【性狀】本品為白色略帶微粉色凍干塊狀物。
【主要適應症】
本品適用於治療對甲氧西林具有耐葯性的葡萄球菌引起的嚴重或致命感染。對青黴素過敏的患者及不能使用其他抗生素包括青黴素、頭孢菌素類,或使用後治療無效的葡萄球菌和腸球菌感染患者,以及對萬古黴素敏感的細菌所引起的感染,本品均適用。當懷疑感染是由對甲氧西林具有耐葯性的葡萄球菌所引起者,萬古黴素可作為初期治療,但葯敏試驗有了結果之後,治療應做適當調整。
使用本品治療葡萄球菌所導致之心內膜炎效果良好。對其他因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敗血症、骨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皮膚和皮膚組織感染亦有效。當葡萄球菌感染局部化膿,用抗生素時應當引流膿液。
單獨使用本品或是並用氨基糖苷類治療由草綠色鏈球菌或牛鏈球菌所引起的心內膜炎,效果均佳。
有報告指出,由腸球菌(如:糞鏈球菌)所引起的心內膜炎,使用本品則須並用氨基糖苷類方有療效。
類白喉桿菌引起的心內膜炎,使用萬古黴素治療有效。
萬古黴素與利福平、氨基糖苷類或兩者一起並用,對植入人工瓣膜初期由表皮葡萄球菌或類白喉桿菌引起之心內膜炎,療效良好。
需作細菌培養來分離和鑒定致病菌,並測其對本品的敏感度。
美國心臟協會及牙科醫學會建議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風濕熱或後天瓣膜性心臟病,並對青黴素過敏的患者,在進行牙科手術或上呼吸道外科手術時,建議使用本品來預防細菌性心內膜炎。但目前尚無對照的臨床療效的研究。
注意:當選用抗生素用來預防細菌性心內膜炎時,醫師或牙醫師都應事先仔細閱讀美國心臟學會及牙科醫學會的共同聲明。
【規格】 (1)0.5 g (2)1.0 g(按萬古黴素計)
【用法用量】
點滴引起的副反應與葯物濃度及輸注速度相關。成人建議用量為5毫克/毫升,給葯速度不高於10毫克/分鍾。對於某些需要限制液體的病人,可採用最高不超過10毫克/毫升的濃度,但採用高濃度可能增加相應的不良反應。然而不論採用何種濃度均有可能發生不良反應。
腎功能正常的病人
成人:每日常用靜脈滴注劑量為2克,可分為每6小時500毫克或每12小時1克。每次劑量至少用60分鍾以上的時間或不高於10毫克/分鍾的速度給葯。其他的病患因素:如年齡或肥胖,可修改每日常用劑量。
兒童:本品的每日靜注總劑量為每次10毫克/公斤,每6小時靜滴一次。每劑量給葯時間至少60分鍾以上。
嬰兒與新生兒:新生兒及嬰兒每日靜脈注射總劑量可能較低。新生兒及嬰兒,初用劑量建議為每公斤體重15毫克。以後為每公斤體重10毫克。出生一周的初生兒,每12小時給葯一次,而一周後至一月大者,則每8小時一次,每次給葯時間均至少60分鍾以上,此類病人,應密切監測其本品的血清濃度。
腎功能不全及老年病人
腎功能不全病人,劑量必須調整。老年人由於腎功能減弱,其劑量亦必須較預期之劑量減少很多,測定本品的血液濃度對於取得最好的療效是有幫助的,特別對腎功能變化不定的嚴重病人。本品血液濃度的測定可用微生物測定法、放射免疫測定法、熒光極化免疫測定法、熒光免疫法或高效液相色譜法,如果肌酐清除率可測出或准確估計,對大多數腎受損的病人,所用劑量可用下表計算出來。
本品每日劑量以毫克為單位,約為腎小球過濾率(毫升/分鍾)的15倍(參看下錶)。
腎功能不全病人所用本品劑量表(摘自Moellering et all)
肌酐清除率
本品劑量
(毫升/分鍾)
(毫克/24小時)
100
1545
90
1390
80
1235
70
1080
60
925
50
770
40
620
30
465
20
310
10
155
即使對腎功能有輕度至中度不全的病人,其初次劑量亦應不少於每公斤15毫克。
上表不適用於功能性無腎患者。對此類患者初始劑量應為15毫克/公斤體重,以便立即達到治療血清濃度。給予劑量為1.9毫克/公斤/24小時以維持穩定濃度。對於嚴重腎不全患者,由於給予250毫克至1000毫克單一劑量較為方便,可能數天才給葯一次,而不是以每天需求為准。無尿患者,建議使用劑量為每7日至10日,給予1000毫克的劑量。
當只已知血清肌酐濃度時,以下的方程式(根據患者的性別、體重、年齡)可算出肌酐清除值。計算出的肌酐清除率(毫升/分鍾)只為推算值。肌酐清除率應及時計算。
男性: 體重(公斤)x(140-年齡)
72 x血清肌酐濃度(毫克/分升)
女性:0.85 x 以上值
血清肌酐應代表在穩定狀態下的腎功能,否則推算的肌酐清除值不能採用。下列情況常會導致對病人的清除率估計過高:(1)具有腎功能減退症狀,如休克,嚴重心臟衰竭或尿量減少。(2)肌肉與體重不呈正常比例,如肥胖患者或肝病、水腫、腹水患者。(3)伴有衰弱,營養不良或無活動力現象。
尚未確定鞘內(心房或心室)直接給予本品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建議採用間接注射法。
配製及穩定性
使用時,加入10ml無菌注射用水於本品500毫克無菌乾粉小瓶內,或加入20ml無菌注射用水於本品1克無菌乾粉小瓶內,配成50毫克/毫升溶液,配製後的溶液應貯存於冰箱內,且必須再稀釋。
含有500毫克本品的溶液,必須以至少100毫升的稀釋劑稀釋。含有1克本品的溶液,必須以至少200毫升的稀釋劑稀釋。經此法稀釋後,所需之靜滴劑量,至少用60分鍾時間滴注給葯。
與其他葯物及靜注液的配伍: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後的葯液應置於冰箱中,盡快使用。以下的稀釋劑其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可與之配伍:
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
乳酸鈉林格氏液
乳酸鈉林格氏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
Nomosol-M及5%葡萄糖注射液
0.9%氯化鈉注射液
Isolyte®E
醋酸鈉林格氏液
本品溶液的PH值低,能使與其混合的其他化合物的物理性質不穩定,當溶液或容器能用肉眼來檢查時,注射用制劑使用前應仔細檢查是否有微粒或變色。
【不良反應】
點滴引起的副反應:快速點滴萬古黴素時或之後,可能發生類過敏性反應,包括低血壓、喘息、呼吸困難,蕁麻疹或瘙癢。快速點滴亦可能引起身體上部的潮紅(「紅頸」)或疼痛及胸部和背部的肌肉抽搐。這些反應通常在20分鍾內即可解除,但亦有可能持續數小時。動物試驗表明,給予高濃度或快速給葯會出現低血壓和心動過緩。若萬古黴素採用60分鍾以上緩慢點滴,此類情況罕見發生。在健康受試者中,若以10毫克/分鍾或更低速度滴注,則不會發生不良反應。
腎毒性:在使用萬古黴素病人中,罕有血清肌酐或尿素氮(BUN)濃度增加的情況或間質腎炎發生。此等情況,通常發生在病人合並使用氨基糖苷葯物,或原本患有腎功能不全者,當停用萬古黴素,大部分病人的氮質血症可解除。
胃腸道反應:使用中或之後偶有偽膜結腸炎發生。
耳毒性:有過報道使用萬古黴素,伴有聽覺喪失的情況,這類病人大部分為腎功能失調、預先已有聽覺喪失者、或同時與其他耳毒性葯品並用。頭暈、目眩、耳鳴則罕有報告。
造血機能:經萬古黴素治療1周後或數星期,或總劑量多於25克後,有發生可逆性中性白細胞減少的報告,當停用本品,嗜中性細胞減少症即可迅速復原。可逆性粒細胞缺乏症(粒細胞少於500/立方米)則罕有報告。
靜脈炎:曾有報告在注射部位發生。
其他:病人使用萬古黴素,偶有過敏反應,葯物熱、寒戰、惡心、嗜酸粒細胞增多、皮疹(包括表皮脫落性皮炎),史蒂文斯-約翰遜綜合征,毒性表皮壞死鬆懈,並罕有脈管炎。
【禁忌】
已知對萬古黴素鹽酸鹽過敏的病人忌用。
【注意事項】
一般注意事項:
長期使用萬古黴素治療可能會導致不敏感菌株的過量增長,應密切觀察病人。若治療中發現雙重感染,應採取相應治療。
當治療的病人有腎功能不全或病人正同時接受氨基糖苷治療,為了減少腎毒性之危險,應進行連續的腎功能監測,並依上述劑量表(參見用法用量)給予特殊調整。
連續做聽力功能試驗有助於使耳毒性之危險減至最低。
給予萬古黴素,有發生可逆性嗜中性白細胞減少症的報告(參見不良反應欄),因此如果病人將進行萬古黴素長期療法或是並用葯物會產生嗜中性白細胞減少症時,應定期監測白細胞數。
本品對組織有刺激性,故應採用靜脈注射給葯。肌肉注射本品或因疏忽外濺,會引致疼痛、觸痛及壞死。用稀釋溶液(2.5-5克/升)徐緩給葯及更換注射部位辦法,可使血栓性靜脈炎發生的頻率及嚴重程度減至最少。
亦有報告稱,與靜脈滴注有關的副作用(包括低血壓、臉紅、紅斑、蕁麻疹及瘙癢)發作頻率,隨著合並用麻醉葯而增加,於使用麻醉葯前60分鍾滴注本品,可使點滴給葯引起的副作用減至最少。
鞘內(腰髓內或心室內)注射本品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尚無評定。
有報道顯示在接受持續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中,經腹膜給予無菌萬古黴素可導致化學性腹膜炎綜合征的發生。此種綜合征可表現為僅僅透析液變混濁或透析液混濁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和發熱。停止經腹膜給予萬古黴素後,此綜合征即可消失。
小兒用法:未成熟的新生兒及年幼嬰兒,最好確定所需的萬古黴素血清濃度。合並用萬古黴素及麻醉劑於小孩,會引起紅斑及類似組織胺反應的面紅(見不良反應)。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葯】
孕婦:在動物試驗中最高劑量達到200毫克/公斤/天給大鼠靜脈注射(1180毫克/平方米或給予一倍於基於毫克/平方米的人的最大建議劑量)或最高達120毫克/公斤/天給兔靜脈注射(1320毫克/平方米或給予1.1倍基於毫克/平方米的人的最大建議劑量)萬古黴素未發現有致畸現象。不影響胎兒體重,即使給予最高劑量大鼠仍可繼續發育,給予兔80毫克/公斤/天(880毫克/平方米或低於1.4倍基於毫克/平方米的人的最大建議劑量)仍可繼續發育。在一項對照臨床試驗中,對嚴重葡萄球菌感染孕婦靜脈滴注萬古黴素後對胎兒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在臍帶血中發現含有萬古黴素。萬古黴素不會引起胎兒聽覺損傷或腎毒性。曾有一孕婦懷孕三個月時使用萬古黴素,胎兒出現傳導性聽力減弱,但與使用萬古黴素無關。因為受試者數量有限,同時受試者僅在第二和第三個月時使用萬古黴素,因此無法確定萬古黴素用於孕婦後對胎兒的影響。而動物的生殖研究不能完全替代人的反應,因此本品只能在必要時給予孕婦使用。
哺乳母親:萬古黴素可排於母乳中,故使用本品於哺乳婦女時應謹慎。鑒於潛在的不良反應,應考慮到該葯對母親的重要性來決定是停止哺乳還是停葯。
【兒童用葯】
兒童:本品每日靜脈總劑量為每次10毫克/公斤,每6小時靜滴一次。每劑量給葯時間至少為60分鍾以上。
嬰兒與新生兒:新生兒及嬰兒每日靜脈注射總劑量可能較低。新生兒及嬰兒,初用劑量建議為每公斤體重15毫克。以後為每公斤體重10毫克。出生一周的初生兒,每12小時給葯一次,而一周後至一月大者,則每8小時一次。每次給葯時間均至少60分鍾以上,此類病人,應密切監測其本品的血清濃度。
【老年用葯】
老人:腎小球濾過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自然減少,如不調節劑量,會導致萬古黴素的血液濃度增高。故老年病人的萬古黴素劑量應作調整(見劑量及用法)。
【葯物相互作用】
葯物相互作用:有報道稱同時使用萬古黴素和麻醉葯可能出現紅斑、類組胺樣潮紅(見注意事項中兒童用葯項)和過敏反應(見用葯過量)。
與其它具有神經毒性和/或腎毒性的葯物(如兩性黴素B,氨基糖苷類,桿菌肽,多肽類,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硫酸紫黴素或順鉑)同時使用和/或再用這些葯期間使用萬古黴素,應密切注意觀察。
【葯物過量】
必須對維持腎小球過濾功能作加強型護理。萬古黴素不易用透析法除去。採用聚碸樹脂作離子交換可提高萬古黴素的清除率。大鼠靜脈給葯的半數致死量為319毫克/公斤,小鼠為400毫克/公斤。在控制葯物過量時應考慮多次給葯、葯物間相互作用和罕見的葯物動力學導致用葯過量的可能性。
【葯理毒理】
萬古黴素對細菌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除此之外,萬古黴素還會改變細菌細胞的滲透性和RNA的合成。萬古黴素和其他抗生素之間,不會發生交叉耐葯性。萬古黴素能有效地對抗葡萄球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包括對甲氧西林具耐葯性的菌株),鏈球菌[包括化膿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包括對青黴素具耐葯性的菌株)、無乳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如糞鏈球菌)],難辨梭狀桿菌,鏈球菌群,牛鏈球菌和腸球菌(如偽膜性結腸炎關聯的產毒菌株)以及類白喉菌。在體外試驗中對萬古黴素敏感的菌株有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乳桿菌屬,放線菌屬,梭狀桿菌屬及桿菌屬。對於革蘭氏陰性桿菌,分枝桿菌或真菌,體外試驗結果顯示,萬古黴素不具活性。
協同作用:萬古黴素與氨基糖苷類並用,體外試驗顯示,對抗金黃色葡萄球菌,非腸球菌D群鏈球菌,腸球菌和鏈球菌屬(草綠色鏈球菌群)等菌株時,具有協同作用。
紙片葯敏試驗:依據美國國家委員會有關臨床試驗的標准,推薦使用紙片法測定萬古黴素敏感性。標准30微克紙片葯敏試驗結果應根據以下標准來確定。敏感菌所產生的抑菌圈直徑大於或等於12毫米,則此試驗菌對療法有效。細菌所產生的抑菌圈直徑為10至11毫米,則為中度敏感,若此類菌感染局限在組織和體液,則高濃度的萬古黴素可達治療效果。耐葯菌產生的抑葯圈小於或等於9毫米,則此菌對療法無效,須選擇其他療法。使用稀釋法判定,如果最小抑菌濃度(MIC)小於或等於4微克/毫升,則此分離菌為敏感菌。如果最小抑菌濃度(MIC)大於或等於16微克/毫升,即此菌對萬古黴素具有耐葯性,如果最小抑菌濃度(MIC)大於4微克/毫升,小於16微克/毫升,則考慮為中度敏感菌。
標定方法須使用標准菌株,30微克的紙片對金黃色葡萄菌所產生的抑菌圈直徑應為15至19毫米,使用稀釋法測定,標定方法亦須使用標准試驗控制菌株。標准萬古黴素粉末,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制濃度(MIC)范圍應為0.5至2.0微克/毫升,對糞鏈球菌的最小抑制濃度(MIC)范圍應為1.0至4.0微克/毫升。
臨床前安全性資料
動物葯理學:犬靜脈注射25mg/kg萬古黴素,濃度為25mg/ml,輸注速度為13.3ml/min,出現低血壓和心動過緩。
致癌、致突變、生殖毒性:盡管尚無長期動物試驗來論證致癌的可能性,但在正規實驗室檢測中未發現萬古黴素有致突變的可能性。
未進行確切的生殖毒性研究。
【葯代動力學】
萬古黴素需靜脈給葯用於全身性感染治療:口服吸收差,肌肉注射有疼痛感。
腎功能正常患者,多次靜脈點滴1g本品(15毫克/公斤)60分鍾以上,在靜點結束時,平均血中濃度約可達63微克/毫升;靜點結束後2小時,平均血中濃度約為23微克/毫升;靜點結束後11小時,平均血中濃度約8微克/毫升;多次靜點500mg30分鍾以上,在靜點結束時,平均血中濃度約可達49微克/毫升;靜點結束後2小時,平均血中濃度約19微克/毫升;靜點結束後6小時,平均血中濃度約10微克/毫升;多次給葯時血中濃度和單劑量一次給葯時相似。
腎功能正常者,萬古黴素血漿平均消除半衰期為4至6小時,在最初24小時,約有75%的萬古黴素由腎小球濾過經尿中排出,平均血漿清除率0.058升/公斤/小時,平均腎清除率約為0.048升/公斤/小時,腎功能障礙者,會減緩萬古黴素的排泄,腎功能衰竭的患者,平均半衰期為7.5天。分布系數為0.3-0.43升/公斤。此葯在體內不易被代謝,腹膜透析時,在六小時內,腹腔內給葯,約有60%可吸收分布至全身,腹腔內注射30毫克/公斤萬古黴素,血中濃度約可達10微克/毫升,利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均不能有效地將萬古黴素清除,但有些報告表明使用血漿灌注和血漿過濾法可提高萬古黴素清除率。
萬古黴素的全身性總清除和腎清除率在老年患者中可能會降低。
當萬古黴素在血中濃度為10至100微克/毫升時,利用超濾法測得,約有55%的萬古黴素與血清蛋白結合,靜脈給予萬古黴素後,在胸腔液,心包液,腹膜液、滑囊液、尿液、腹膜透析液和心房組織均顯示達到殺菌濃度。萬古黴素不易滲透進入正常腦脊髓液中。但是,當腦脊髓膜發生感染時,萬古黴素能滲透至脊髓液、膜至腦脊髓中。
【貯藏】
配製之前的原包裝:在25℃以下貯存。配製成凍乾粉溶液:在2-8℃下貯存。
【包裝】
玻璃瓶裝,每盒1瓶。
【有效期】
24個月,配製成凍乾粉溶液:24小時。
【執行標准】JX20040007
❸ 老年人如何用萬古黴素
萬古黴素口服不吸收,因可致劇烈疼痛不可肌注,在靜脈內注射過快引起紅頸內症群容綜合征,嚴重時會出現低血壓,甚至心臟停搏。為了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建議臨床使用時,將500mg萬古黴素溶於至少100ml溶媒中,並且輸注時間不低於60min。治療時密切監測血葯濃度,建議其峰值為30~40mg·L-1,谷值為5~10mg·L-1,出現耳腎毒性應立即停止有葯。避免同麻醉葯合用。注射前應用抗組胺葯物,減少不良反應發生。
❹ 萬古黴素什麼情況下需監測血葯濃度
萬古黴素耳毒性、腎損害嚴重,與劑量大小有關。大劑量應用、腎功能不全和老年人易發生、應進行血葯濃度監測。
❺ 請問萬古黴素有什麼副作用
1、可發生聽力減退、耳鳴或耳部飽滿感(耳毒性)、血尿、呼吸困難、嗜睡、尿量或排尿數顯著增多或減少、食慾減退、惡心或嘔吐、異常口渴、軟弱(腎毒性)等。 2、快速大劑量注射後,症狀有食慾不佳、寒戰或發熱。。"紅人綜合征"表現會發生。 3、萬古黴素靜脈給葯可穿過胎盤,因此孕婦應慎用。有腎功能減退史者慎用。 4、治療期間應定期檢查聽力,尿液中蛋白、管型、細胞數及測定尿相對密度等。 5、通常不作為第一線葯物應用。作為一種二線葯物,在常用抗菌葯物無效或不能應用時應用。 6.腎功能不全者、老年人、妊娠婦女、新生兒、嬰幼兒慎用。
❻ 萬古黴素的作用療效
萬古黴素的作用療效:
1、通過抑制細菌的生長和繁殖來殺死細菌。這種葯物通過干擾細菌細胞壁結構中的關鍵組分肽聚糖來干擾細胞壁的合成,抑制細胞壁中磷脂和多肽的生成。
2、萬古黴素主要用在四個方面的感染治療:首先是耐葯菌感染的治療;另外也用在難辨梭菌釀成的抗生素耐葯性的偽膜性腸炎的治療。
3、萬古黴素還可以用於治療結腸炎和腸道炎症;萬古黴素還經常用於安裝心臟導管、靜脈導管等裝置時的預防感染。萬古黴素可以單獨用葯,也可以聯合用葯。
4、可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等作用強,對難辨校狀芽孢桿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等作用也良好。
5、與其他抗生素無交叉耐葯性,極少耐葯菌株。主要用於心內膜炎、敗血症、偽膜性腸炎等。
6、葯品口服不吸收,靜滴時必須先用注射用水溶解,滴注時間不得少於1小時。靜滴過快有皮膚反應,濃度過高可致血栓性靜脈炎;肌注可致劇烈疼痛,故不可肌注;有嚴重耳毒性及腎毒性,故只宜短期用於搶救。
(6)萬古黴素老年人如何減量擴展閱讀:
萬古黴素使用過後會對身體造成一些不良反應。使用葯物時需要留意不良反應的發生,嚴重時及時就醫,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耽誤治療。
1、過敏反應:偶有葯物熱、皮疹、瘙癢等。休克、過敏樣症狀少於0.1%,可有呼吸困難、全身潮紅、浮腫等。皮膚黏膜綜合征、中毒性表皮壞死症、脫落性皮炎。
2、本品也可引致耳鳴、聽力減退,急性腎功能不全,間質性腎炎。
3、個別患者尚可發生一過性周圍血象白細胞降低、血清氨基轉移酶升高等。
4、快速注射可出現類過敏反應血壓降低,甚至心跳驟停,以及喘鳴、呼吸困難、皮疹、上部軀體發紅(紅頸綜合症)、胸背部肌肉痙攣等。症狀常在停葯1h後消失。
5、少見第Ⅷ腦神經損傷(少於0.1%)、假膜性腸炎(頻率不明)、肝功能損害、黃疸(頻率不明)等。
❼ 昨天收到回答 請教萬古黴素問題
腦子里有血泡是啥意思,做CT看到的嗎,是新鮮出血還是啥,你還是看具體報告結果吧。
感染通常不會導致神智問題,如果不是你說的腦子血泡的話,應該注意抗生素腦病的問題,尤其是第三代頭孢很容易引起來的,停葯幾天一般就沒事了。
她都透析這么多年了,腎臟早壞完了,現在需要考慮的不是葯物對腎臟的影響,而是腎功能沒了後葯物的代謝問題,這個那葯物說明書上有,讓醫生根據情況減量就行了。
黑斑問題更常見,他們幾乎都有,其實就是老年斑,有些是皮下出血後色素沉著,不用管的。
❽ 萬古黴素後遺症有哪些
居然對新生兒用萬古黴素。。。
❾ 萬古黴素說明書
萬古黴素葯品萬古黴素(抗生素)
名稱(英)
Vancomycin
別名
凡古黴素;凡可黴素;鹽酸萬古黴素
適應症
主要用於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黴素和耐新青黴素株)、難辨梭狀芽胞桿菌等所致的系統感染和腸道感染,如心內膜炎、肺炎鏈球菌、敗血症、偽膜性腸炎等。
用量用法
口服(治療偽膜性腸炎):成人1次0.5g,每6小時1次,(每日量不可超過4g);兒童酌減。靜滴:成人1日2g,分成2~4次給予;兒童1日量為每千克體重40mg,分次給予。一般將1次量的葯物先用 10ml滅菌注射用水溶解,再加入到適量等滲鹽水或葡萄糖輸液中,靜滴持續時間不少於1小時。如採取連續滴注給葯,則可將1日量葯物加到24小時內所用的輸液中給予。
注意事項
1.葯品的結構特殊,與其他抗生素無交叉耐葯性。 2.通常不作為一線葯物應用。作為一種第三線葯物,在常用抗菌葯物無效或不能應用時(如偽膜性腸炎時)應用。 3.輸入速度過快,可產生紅斑樣或蕁麻疹樣反應,皮膚發紅(稱為紅人綜合征),尤以軀幹上部為甚。輸入葯液過濃,可致血栓性靜脈炎,應適當控制葯液濃度和滴注速度。 4.不可肌注,因可致劇烈疼痛。 5.可引起口麻、刺痛感、皮膚瘙癢、嗜酸細胞增多、葯物熱、感冒樣反應以及血壓劇降、過敏性休克反應等。 6.可致嚴重的耳中毒和腎中毒,大劑量和長時間應用時尤易發生。 7.與許多葯物,如氯黴素、甾體激素、甲氧苯青黴素等,可產生沉澱反應。含葯品的輸液中不得添加其他葯物。
不良反應
耳毒性、腎損害嚴重,與劑量大小有關。大劑量應用、腎功能不全和老年人易發生、應進行血葯濃度監測。偶見過敏反應。對血管有刺激性,靜脈滴注時可發生惡心、寒戰、葯熱,所以葯物濃度不宜過高、速度不易過快,另外聽力減退、耳聾、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規格
[制劑] 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每瓶0.5g。
❿ 老年肺炎禁用萬古黴素嗎
當然不是,可以用,肝腎功能差的適當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