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養老和美國養老有何區別
一、國外CCRC養老社區模式
以美國太陽城為典型代表的CCRC模式是一種新型先進的養老社區模式,在CCRC模式下,共將老人分為三種類型:生活能夠自理且有獨立住所的自理型老人,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幫助的介助型老人和完全不能自理的介護型老人三種。根據老人不同的狀況提供不同的服務類型,提供自理、介護、介助一體化的居住設施和服務。社區內配備完善的醫療設備和醫護人員,還有圖書和影音閱覽室。這種新型的養老模式可以使老人在社區中擁有更好的生活條件和生活質量。
家庭養老
以新加坡和日本為代表的家庭養老模式是一種法律要求孩子必須贍養父母或者長子繼承家產的方式。這一模式是將「在家養老」和「子女養老」結合起來,老人必須由家人贍養,同時當地政府也會根據這一情況推出特定的政策對承擔贍養老人的責任的家庭給予一定的資金和護理人員支持。中國「養兒防老」的傳統思想也是在這一養老模式中產生的。
時間銀行
以瑞士為代表的時間銀行養老模式指的是身體狀況良好的自理型老人,去照顧無法自理的,需要幫助的老人。負責該養老模式的一些責任機構會將老人的服務時間統計出來,老人的服務時間將會被存入到其社保系統的個人賬戶,並且給老人頒發一張「時間銀行卡」,當自己需要他人照顧時,可直接將卡取出使用。如果出現老人無法使用自己存儲的「服務時間」的情況,「時間銀行」便把義務服務的時間摺合成一定的金錢或物質獎勵,返還給老人。
代際學習中心
美國西雅圖有一個組織正在執行代際學習中心的計劃,該計劃指的是養老院和幼兒園合作,養老院每星期有固定的幼兒園開放日,開放日的時候幼兒園會組織孩子到養老院與老人們一起參加活動。這樣一來既能讓老人在和幼兒交流互動中感受到快樂和活力,同時也能讓幼兒園的孩子們學習到很多課外知識。
二、國內養老模式
(一)居家養老
這種養老模式和前文提到的以新加坡和日本為代表的家庭養老類似,都指的是由兒女承擔贍養照顧父母的義務,讓老人在家裡而不是養老機構中安享晚年。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老人對養老院或者護理院存在偏見和抗拒心理,他們不願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希望能夠與兒女一同生活,這樣的老人大多會選擇居家養老的方式。
(二)居家式社區養老
這一養老模式巧妙的將家庭居住和社區上門化服務結合起來。老人既不用離開熟悉的家庭環境到養老院居住,又可以在兒女無法照顧老人的時候得到社區人員的照顧和陪伴。這一模式彌補了家庭養老的不足,又讓社會資源得到了充足的利用。
(三)以房養老
很多有房產但無子女的老人,會選擇將自己的房產抵押出去,以等量的金額換取養老機構的服務,這種模式稱為以房養老模式。可這種模式在2014年開始試點後,效果並不理想,很多老人認為,這種養老模式是一種「騙局」。在「養兒防老」這樣傳統的養老觀念影響下,很多老人始終無法接受「以房養老」。
總結
國內外的養老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國內老人更偏愛能夠在家和兒女共同居住的養老模式,而國外的養老模式多種多樣,有一些更加人性化的地方值得我們借鑒。
❷ 父母想要退休後移民美國可行想要怎麼樣才行。
你是美國公民,來你要有正式工源作
你要有三年報稅,你的收入要能擔保他們才行
公民申請父母移民沒有排期,如果順利,大約一年左右就可通過
他們就可以到美國來了。
或者父母走獨立的移民政策,比如說投資類別的之類的,http://tieba..com/p/4932912088是關於移民美國條件的,看看其中有沒有適合你的移民方式。
❸ 老年後去美國如何養老保險
在中國買了社會保險,移民美國後一般不能用,移民可以辦理一次性支付。
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不能提前支取,但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辦理一次性支付: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15年(含依照第二條規定延長繳費),且未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可以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個人在達到法定的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前離境定居的,其個人賬戶予以保留,達到法定領取條件時,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其中,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可以在其離境時或者離境後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後,應當書面告知其保留個人賬戶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後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❹ 移民美國後怎麼養老,美國最適合養老的幾座城市推薦
移民美國的中國老人,一般是通過兒女申請拿到綠卡。老人居住年滿加入美國籍之後,就能享受美國社區老人們的一切待遇,每月700多美元、住房保險等都是國家的事情。那麼移民美國後的老人都有哪些養老方式呢?
一是全托制的美國社區「退休之家」,設施完備,服務周到。設施包括了醫務室、圖書室、計算機室、健身房、洗衣房、緊急呼叫系統等。美國社區養老服務包括了就餐、打掃房間、組織活動、出行安排等。
二是日托制的美國社區「托老中心」,白天在中心活動,晚上回家休息。中心同樣設施完備,並提供星級服務。起居室一人一床,一人一房。還有閱覽室、保健室、活動室等。老年人除了不用為一日三餐操心外,還可以閱讀、交往、製作手工藝品,安度晚年。
三是組織美國社區「互助養老」。讓老年人結伴認對、互助養老。
四是提供美國社區上門服務。
美國政府有一個福利性居家養老項目:由政府財政出錢,派家庭保健護士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美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家庭保健護士不同於保姆,她們不僅僅為老年人做飯、洗衣、打掃衛生,還得有護理知識。但前提是美國公民,有永久綠卡,才能享受這些待遇。
適合養老的城市有很多,低物價的休斯頓,環境佳的西海岸都可以!美國地域遼闊,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特色,到底哪些城市更適合養老呢?
1. 休斯頓Houston
休斯頓是北美最理想的養老城市,氣候宜人,尤其冬季十分溫暖。休斯頓生活成本低,稅負低,醫療條件優越,生活水平高,是美國人眼中理想的養老城市。
休斯頓還是美國典型的多元化移民城市,平均每5個休斯頓人中有一個來自國外。休斯頓總生活成本低於美國平均值17.7%,整體納稅後要比全美308個城市低5.6%。
2. 洛杉磯 Los Angeles
洛杉磯地處地中海型氣候帶,氣候溫和,全年陽光明媚,基本上很少有時間會在冰點以下。大量的海外移民使洛杉磯成為一個多民族、多種文化色彩的國際性大城市,少數民族佔全市人口的一半左右,並擁有眾多移民社區,各色人種聚居的地區形成了各自的"城"。洛杉磯也是美國華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約有40萬左右華人居住於此。洛杉磯經濟發達,就業機會多。僅次於紐約的金融中心,著名的好萊塢就坐落於該城市。
3. 爾灣/新港灘 Newport Beach
新港灘位於加州南部橙郡的城市,市內30%的居民為亞裔,環境佳、治安好。曾被美國媒體評為"王老五們的最佳居住地"。這里陽光燦爛、氣候宜人,是靠近洛杉磯的天堂地區,海濱寶貝幾乎一年到頭都沐浴在陽光下和海浪嬉戲。
這里有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等優質教育資源,特別適合因孩子教育考慮移民美國的家庭。新港灘沒有紐約、芝加哥、洛杉磯在華人圈子中的名氣大,作為一個新興城市,完善的政府管理、服務與活躍的創造氛圍為創業及新興產業的培養創造了優質條件。
4. 舊金山 San Francisco
舊金山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太平洋沿岸港口城市,是加州僅次於洛杉磯的第二大城市。舊金山是海外華人居住密度最高的都市之一,20%的華人人口比例穩居美國城市中華人比例首位。舊金山的唐人街規模大,華人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逐年增大。嚮往秀美生活環境的美國移民可以選擇舊金山這座美國最漂亮的城市。
5.聖地亞哥 San Diego
位於美國本土的極端西南角,以溫暖的氣候和多處的沙灘著名。是加州經濟第三強的城市,經濟實力僅次於洛杉磯和舊金山。早年聖地亞哥華人數量不多,但近年呈成倍翻漲趨勢。成為眾多華裔美國移民親睞的移民居住地。
聖迭戈聖地亞哥鄰近墨西哥邊界,靠近海灘、沙漠,沖浪、游泳、航海或拜訪附近的高山和沙漠,眾多休閑項目吸引遊人來此度假。聖迭戈市被譽為"美國運動之城",有許多著名的運動員和球隊。
6. 愛荷華 Iowa
愛荷華州愛荷華市,這里每年暑期的爵士音樂節都會吸引遠近各地的人來參加,人們可以盡享一流的音樂、娛樂、藝術與美食。城市裡的許多劇院總會有你喜歡的劇目或者音樂,在愛荷華州Hancher會堂甚至會有百老匯劇目的表演。愛荷華市41個公園提供豐富的戶外活動的場地,不遠處還有Coralville水庫,也是戶外運動的好去處。
愛荷華市是愛荷華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of Iowa Medical School)所在地,因此擁有高質量的醫療保健,這里生活質量高,在"適合80歲以上人口居住"項目上排名美國第一。
7. 西雅圖 Seattle
西雅圖是美國太平洋西北區最大的城市。微軟、波音公司等移民朋友熟知的國際性大公司均坐落於此。西雅圖附近的河流、森林、湖泊和田野非常富饒,當地居民的生活非常悠閑。這里有多種居住選擇,豐富的藝術文化,體育,娛樂活動及眾多的商店和餐飲,並有著全年可及的戶外娛樂活動。
❺ 如何到國外養老保險
美國將老人的標準定為65歲。據美國人口普查局公布的統計和預測,2000年美國65歲以上的老齡公民為3500萬人,占人口比例的12.4%。預計到2030年美國老齡人口將急劇增加為7000萬人左右,占總人口的比例將增至20%,即每5個人中就有一位白發蒼蒼、依賴社會保障制度和自己退休金生存的老人。
美國養老制度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嬰兒潮」一代,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出現了相對和平的時期,導致該時期出生人口如潮水般急劇增長,因此這批人被稱作「嬰兒潮」時代人。估計從1946年至60年代初出生的這代人總計約有7600萬人,前總統柯林頓和現總統布希都屬於這一代人。這些人目前是美國社會中工作最穩定、收入最高、同時也是對社會保障基金貢獻最大的一代人。但是十幾年後這些人將開始大量退休,從對社會保障制度貢獻最大轉而成為大量依靠社會福利基金養老的一代,因此將對美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帶來沉重壓力。
為了應付社會老齡化這一巨大挑戰,美國政府早就開始採取各種措施。要實現老有所養,最主要的就是經濟問題。美國老齡人口養老的錢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強制性的社會保險稅收和醫療保險稅收。社會保險稅的稅率目前為6.2%,醫療保險計劃的稅率為1.45%。一般公司在給員工發工資時就自動扣除這兩項稅,總計為7.65%,同時公司還需要為員工交納同等比例的社會保險稅和醫療照顧計劃稅。但如果是自我就業者,例如個體經營者,就必須交納全部15.3%的社會安全和醫療照顧稅。這部分稅收收入全部進入國家的社會安全信託基金和相關的醫療照顧計劃基金,等到老人符合領取這些福利的資格時即可每月定期領取。
二是老人自己和家庭的資產。
社會保險福利是老人生活的重要來源之一,但不能作為唯一來源,因為靠此養老還遠遠不夠。因此,人們還必須參加養老金計劃、儲蓄存錢、參與投資,為養老做好准備。因此,美國人雖然在銀行存錢不多,但在股票市場、養老基金和共同基金等方面的投資相當大,從而為自身養老打下了比較穩固的經濟基礎。
美國人退休之後的生活方式很多,大致分為以下幾大類:
一是在自己家中安度晚年。如果身體不錯,生活能夠自理,老兩口完全可以獨立生活,不依賴任何人。如果身體不好,就需視情況僱人幫助照料飲食起居。僱人的種類有鍾點工、白天工和全日工等。美國老人依靠子女照顧生活的極少。
二是集體照顧生活型即老年公寓型。這種生活也屬於獨立生活方式范疇之內,但比獨立居住又方便得多。居住區一般提供午餐或午晚兩餐,因此就免去買菜做飯這一生活中的重大負擔。同時,居住區內的交通、游泳池、醫療點、銀行、便利店、理發美容店、洗衣店、打掃房間和安全保衛服務等設施一應俱全,完全可以滿足生活需要。而且美國凡是居住公寓樓的住戶,對公寓內所有的保健和運動設施的使用完全免費。
三是到養老院生活。一般來說,到養老院生活的老人大多身體狀況較差,需要專門人員照顧。在養老院生活有點像長期住醫院,但以養老生活為主。在這里生活起居每日有人照顧,並根據需要進行醫療和體質甚至是肢體、語言功能訓練。這類住處收費往往不菲。
而支付這些養老費用,主要是由老人自己和家庭、保險公司和政府三者共同承擔。但養老機構也有經營性質和慈善性質之分,絕大多數屬於經營性機構。一些窮人付不起費用,也可以申請政府的救濟計劃享受養老。如果家庭資產用完了也可以申請政府救濟。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政府在養老方面的投入十分巨大,發揮了重要的作用。2003財年,政府為醫療照顧和醫療補助計劃的撥款分別高達2300億和260億美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❻ 中國老人去美國如何養老
你如果有錢,那麼到美國來養老是很愜意的,看著湛藍的天空,吸著新鮮的空氣專。。。。。
你如果屬沒錢,那麼最好別來,很悲慘!
你要在美國交稅,干夠了四十個點數,才能得到養老金
如果沒有,那麼六十五歲以後才能享受養老福利
窮人的養老福利很可憐的,你的存款不能超過兩千,你只能有一輛車,你只能有一棟房子自己住,不能出租
去那些窮人醫院
那限制多了去了,你得活得戰戰兢兢,最後你自己都煩了
看看現在中國的退休老人是多麼幸福!
❼ 獨生子女移民後,中國老人在美國的真實「養老」生活是怎樣的
獨生子女一名後中國老人在美國生活的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好,語音的不同,生活習慣不同,缺少親人陪伴,其實他們心裡是很孤單的。
80、90後的我們,自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現在的空巢老人已經成為我國的一大難題,對於那些在外留學的獨生子女而言,做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自己在美國找到工作,然後申請公司給辦綠卡。等自己有了綠卡後在幫助父母辦綠卡,這樣你既可以在美國更好的發展,也能給父母盡孝了!
一位劉老大爺跟著孩子在國外買了房子,平時女兒上班後,家裡只剩下劉大爺一個人。他常常把屋子收拾了好幾遍還感到無事可做,只好看著日出日落。據調查,華裔老人缺乏處理問題的能力,結果造成更嚴重的憂鬱症狀。由於家人的冷淡不關心,使老人失去自尊,心裡總想不願成為家人負擔,於是產生一了百了念頭。
❽ 中國老人在美國拿綠卡後有什麼待遇
中國老人拿到美國綠卡可以享受的待遇有:
1、可以享受美國政府規定的福利;
如:每位家庭成員任何時候都可自由進出美國,並居住在美國等。
2、生活費比許多工業化國家便宜;
如:子女在讀於各大專院校,可付與州民相同的學費等。
3、可以享受美國的各種經濟環境、突出的就業機會、超群的生活水準;
4、可以享受醫療保障、社會生活保障等社會福利;
5、可以經過適當申請手續,可以招請其他家人去美國。
(8)中國老人如何去美國養老擴展閱讀:
美國綠卡使用年限:
一名合法永久居民在美國境內以永久居民身份居住滿5年(或與美國公民結婚的3年),並滿足所有移民局所列出之條件後,可以申請成為美國公民。公民會比永久居民(在此方面依然被視作外國人)擁有更多的權利(與義務)。
其中的一些權利有:選舉權;聯邦與州選舉中的被選舉權;攜帶家眷入美的資格;以及獲得聯邦政府職位的資格。其他的公民福利還包括世界上部分國家的免簽證便利。會導致永久居民被排入遣送法律程序的某些情形亦不適於美國公民。
❾ 中國老人在美國拿綠卡後有什麼待遇
綠卡老人(65歲以上)最重要的是醫療方面;有俗稱紅藍卡的聯邦醫療保險,一般而言,聯邦醫療保險負責80% 門診病人服務( 在社區中提供的醫療服務) 付費,和全部的住院治療費用( 扣除減免額後) 。申請者必須是美國公民或永久居民,申請者本人或配偶已向國家繳納醫療保險稅(Medicare Tax)10年(40個季度)以上。福利在收入和存款上沒有限制。
聯邦醫療保險免保費計劃(紅藍卡免保計劃) ;這是一項政府計劃,旨在幫助不符合全額醫療補助(Full Medicaid)資格的低收入,紅藍卡受益人支付聯邦醫療保險的部分費用(保險月費、年度自付扣除金及共同保險等)。根據您的收入與資產情況,您可能符合資格享受MSP計劃三項計劃之一。這三項計劃是:
QI-1 計劃-- 符合資格之個人 Qualifying Indivial - 1
SLIMB 計劃-- 特定低收入紅藍卡受益人 Specified Low-Income Medicare Beneficiary
QMB 計劃-- 符合資格之紅藍卡受益人 Qualified Medicare Beneficiary
美國貧困者醫療補助保險(Medicaid)
貧困者「醫療補助「保險(Medicaid)是由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合作,為低收入者提供醫療服務的保險。符合標準的美國公民和合法移民可以申請,但一般獲得美國綠卡滿五年以上才可以申請。如果你在美國有不錯的收入,那麼你在年老很可能就無法申請Medicaid,只能申請Medicare了。Medicaid是為低收入群體提供的醫療保險。這是由各州政府管理的項目。必須是本州居民,才可以申請當地的低收入者醫保。Medicaid資格審查的最主要標準是收入。低於各州設定的標准線才可以申請。
生活方面有社會安全補助金(SSI)- 1. 65歲以上老人;2. 單身人士擁有資產(不包括自住的一所房子和一輛車子)在2000美元以下;兩人(結婚人士)擁有資產在3000美元以下。所謂資產,包括銀行存款,現金,股票,珠寶等等。殯葬安排費用可以有1600美元,不算入資產。3、在美國任何一個州連續居住30天以上。4、沒有被強制居住在養老院或者監獄等機構。5、沒有領取其它的社會福利。6、願意讓社會安全局向金融機構查詢你的收入。7、假如有其它穩定的收入(如工資,退休金等),不超過某個數目,也可以符合領取SSI的標准。
每月福利最高上限: 獨自生活之個人: 785美元;夫妻1,152美元。領取福利者若是與他人同住,則金額會有差異:個人為721美元,夫妻為1,094美元。
優待票 -地鐵/公交:憑聯邦醫療保險卡購買優待票,或是使用優待乘車卡Metrocard。除了紐約市的交通優待票,很多州都會給本地65歲以上人士在日常購物,餐飲,交通上實行優惠政策,
住房方面:老人房產稅減免計劃(SCHE) - 可以享受俗稱「房星計劃」的Star,長者優惠減免Star:對於所有65歲以上年長者的家庭,且年收入不可超 過$83,000, 並且是屋主的自住房的家庭,可享受該計劃。
老年人房租增長減免計劃(SCRIE) - 當房租增長的時候,SCRIE可保護老年人使其不至於因為無力承擔增加的房租而失去住所。當房東提高房租後,你不直接向房東交納增加的部分,你的房東可獲得紐約市的抵稅金。為了獲得最大利益,你應在你的房租提高後90天內申請。(戶主必須是 62 歲以上。資產沒有限制。年收入上限總計29,000 美元。)
❿ 華裔老人在美國過著怎樣的生活
每天中午,美國蒙特利公園市的丁胖子廣場附近都會聚集起一群黑頭發、黃皮膚的老人。
他們朝著道路的一個方向熱切地盼望著,等待著,直到一輛灰色大巴在他們面前停下。
老人們興高采烈地涌到車上,彷彿這輛車會帶著他們回到心心念念的故鄉。
然而,這輛車的終點站,是一家賭場。
這是在旅美華人張火麟在非虛構小說《 在賭場里等死的中國老人》中描繪的場景。
在他的筆下,有李叔、李嬸、王姐這些跟著子女移民到美國的中國老人。他們熬了一輩子,終於將孩子培養成在美國讀書工作的精英。
然而,跟著孩子移民到美國的晚年生活,卻不如他們想像得那樣美好。
語言不通、文化差異、陌生環境??最可怕的是一種深深的孤獨感和隔離感,讓 他們彷彿一夜之間變成「囚禁」在美國小別墅中的「空巢老人」。
在這個時候,紙醉金迷的賭場,難以抑制的勝負欲,就牢牢攫取住了中國老人們孤寂的心。
「在賭場里養老」,成了這些剛剛實現美國夢的中國老人怎麼都沒有想到的結局。
-01-
1991年,著名的華人導演李安憑借一部《推手》(Pushing Hands)在台灣金馬獎頒獎典禮上一舉斬獲了十個獎項。這部電影展現的,正是美國華裔家庭的「空巢老人」問題。
在美國工作的曉生放心不下遠在台灣的父親老朱,於是便和美國太太瑪莎商量著把父親接來美國養老。
家人團聚,原本是件好事。久而久之,瑪莎卻發覺和語言不通的公公生活在一起實在別扭。
換作是美國老人,往往會選擇自己獨自居住,並不會和子女擠在同一個屋檐下。
深諳太極功夫的老朱,還經常會在家裡練習「推手」,這讓不了解中國文化的瑪莎愈發煩躁。
和兒媳婦之間的裂痕,不僅折磨著老朱,也折磨著左右為難的兒子。遠遠望著小別墅中透出的溫暖燈光,老朱感覺到自己並不屬於這里。
老朱選擇了離家出走,但由於不會說英文,他幹不了其他工作,只能在一家中國餐館刷碗。
白天,老朱像機器人一樣拚命地洗碗,晚上則累得癱倒在出租屋的床上。
某天,飯館老闆以老朱手腳不靈便、洗碗太慢耽誤出菜為由,執意要把老朱趕走。
一直在忍讓的老朱也動了真怒,發狠說自己絕對不會走,除非飯館的人把他「請」出去。
果然,飯館伙計根本挪不動練過「推手」功夫的老朱,連美國警察來了,也根本無計可施。
就在大家亂作一團的時候,老朱的兒子和兒媳婦,終於在新聞里找到了失蹤多日的父親。
在曉生和瑪莎的幫助下,老朱終於重獲自由。然而他怎麼都不願意回去和孩子們一起生活,而是留在了在一家中國武術館教授「推手」功夫。
老朱已經認定,哪怕不能享受天倫之樂,也好過在兒子家裡「寄人籬下」,平添許多憂愁。
-02-
小說和影視劇中反映的華裔老人跟著子女移民到海外卻出現諸多不適的問題,並非空穴來風。每當它在現實生活中爆發,也總會讓人唏噓不已。
去年11月,一位81歲中國老太太被「丟棄」在美國機場的新聞就在海內外媒體上刷了屏。
這名中國老太是一位離異的退休教師,她獨自把女兒拉扯大,支持女兒從頂尖高校畢業後留在美國工作。然而女兒與美國丈夫組成的新家庭,卻無法接納在語言和文化上有隔閡的她。
當時,老人原本預訂了11月6號的機票准備返回北京,但不知何故,老人的家人卻提前三天將她送到了機場。
不會說英文又沒有帶夠錢的老人,就這么在機場「流浪」了整整兩天。當機場工作人員發現不對勁的時候,老人已經虛弱得無法站立。
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老人終於入住了機場附近的酒店
此事一經爆出,國內網友鋪天蓋地的謾罵齊齊指向老人的女兒,說她是忘恩負義的「白眼狼」。
而當記者問到老人在困境中為何不聯系家裡人時,她只是嘆了一口氣,表示自己並不想再給孩子「添麻煩」,當時只想盡快返回北京。
-03-
有人說,美國是老年人養老的天堂。優厚的物質條件、完善的福利制度、三代同堂的歡樂,這些都在吸引著在美國生活的中國年輕人,想盡辦法也要把父母接到美國來安度晚年。
然而,事情的發展往往會超出孩子們的預期。
對於年邁的中國老人來說,他們不得不離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離開熟悉的親朋好友。
在這個陌生的國度里,他們不會英語,不會開車,很難融入當地的主流社會,兒女又因為工作繁忙不能時時照料,他們唯有獨自承受中美生活方式的沖突和差異,甚至於患上抑鬱症。
美國帕洛阿圖大學的Joyce Chu教授曾針對華裔老人心理憂郁與自殺問題展開調查,結果顯示每100名華裔老人中就有15人有自殺念頭。
事實上,自從2007年以來,紐約地區就已發生了十多起華裔老人自殺的事件,其中有70%的自殺者生前深受孤寂和抑鬱的困擾。
而Joyce Chu教授的調查報告則指出,由於特殊的文化背景以及身處異國的文化語言挑戰,華裔老人極易苦悶憂郁,產生自殺念頭的概率及實際自殺率都比美國其他族裔的老人更高。
有人說,把父母接到美國同住,往往會變成一件猜得到開頭卻猜不到結局的事情。
其實,「空巢老人」現象在世界上每個角落都存在,只是在跨越國界的背景下,其中包含的負面影響和負面情緒會因文化差異而無限放大。
如果你決定將父母接到異國安度晚年,請記得一定不要只給他們麵包和樓房,長大成材的你溫暖的愛意和體諒,才是他們更需要的東西。
References:
http://www.myzaker.com/article/5a2c634fd1f149a24700000f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6-11/14/content93281.ht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GuaShaTreatmen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ushingHands(film)
http://blog.sina.com.cn/s/blog1596bfdcf0102wboy.html
http://www.juwai.com/news/233500.htm
https://www.paloaltou.e/faculty/joyce-chu
http://www.steppingstonehealth.org/documents/-SFGate.pdf
在精英說,讀懂美國萬象,讀懂風雲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