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退休老人去世,身份證被注銷,那麼銀行存款該怎麼辦
人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就避免不了死亡,父母辛苦了一輩子,也逃脫不了這個命運,中國的父母很喜歡給孩子留下財產,希望孩子的後半輩子可以過得無憂無慮的,但是有的時候,還來不及告訴孩子銀行卡的密碼自己就走了,那麼如果存款人去世了,家屬只有銀行卡,但是不知道取款的密碼,應該怎麼辦呢?
家裡有老人喜歡在銀行存款的人都要注意了:如果老人過世,身份證被注銷了,那到銀行取錢就會變成一件特別麻煩的事情。 而且有可能,即使你知道了密碼,也取不出來,必須要公證處做公證。還要白白的花費一筆公證費用,很不劃算。
同時這個事情也給了我們一些啟示,那就是在年老的時候,要做好財產的分配,當然要是獨生子女那肯定沒有什麼,大多數家庭的財產都留給自己唯一的那個孩子了,要是孩子有兄弟姐妹的話,那一定要慎重,萬一因為財產分配不公平,導致兄弟姐妹之間關系破裂,這是所有父母都不想看到的事情,所以還是要把一碗水端平,該給多少就給多少。
⑵ 老人去世銀行卡的錢怎麼取
第一種情況,家裡親屬有銀行卡或存單,還知道密碼,就可以直接到銀行支取,大額(五萬以上)需要提供取款人和和逝者的身份證。若老人開通了網銀,網上轉賬更方便。
第二種情況,家裡親屬有銀行卡或存單,但是不知道密碼,這種情況最常見。2021年2月份之前的通常做法是如果去世者臨終前有遺囑,那麼遺囑上面寫明的繼承人需要帶逝者的死亡證明、身份證,經公證的遺產繼承證明,到銀行辦理密碼掛失和重置後,就可以支取相關存款。如果去世者臨終前沒有遺囑,那麼逝者的配偶、父母、子女等有繼承權的人,需要憑死亡證明、戶口簿、親屬關系證明等資料,到公證處辦理遺產繼承證明的公證書,然後取款人拿著逝者的死亡證明、公證書以及相關證件,會同所有遺產繼承人至銀行支取存款,也可由所有繼承人共同委託一人持經公證的委託書、身份證件和公證書至銀行辦理。如果有權繼承人對存款的繼承存在紛爭,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銀行憑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或調解書辦理支付手續。
2021年2月份以後,銀保監會出了新規:將免公證提取的賬戶限額定為1萬元,並允許銀行在1萬元至5萬元之間確定具體限額,換句話說,一些小額存款就不需要再公證了。
具體應同時符合下列條件:1.已故存款人在同一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賬戶余額合計不超過1萬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不含未結利息);2.提取申請人為已故存款人的配偶、子女、父母,或者公證遺囑指定的繼承人、受遺贈人;3.提取申請人同意一次性提取已故存款人存款及利息,並在提取後注銷已故存款人賬戶。
第三種情況,家裡親屬可能除了不知道密碼以外,有多少存款也不知道,甚至連存款在哪家銀行也不清楚,這時候親屬只能到當地銀行逐個去查詢了。逝者的配偶、父母、子女可憑死亡證明、可表明親屬關系的文件(如居民戶口簿、結婚證等)以及有效身份證件,可向銀行申請查詢逝者的存款。如果有公證遺囑的,公證遺囑指定的繼承人可以憑死亡證明、公證遺囑及本人身份證件查詢逝者的存款。
⑶ 如果親人去世了銀行里的錢怎麼辦
老人去世了,銀行裡面的錢由法定繼承人繼承。按照繼承的順序來說,首先是配偶、子女、父母,然後才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法定繼承人攜帶自己的身份證、戶口本、死亡證明、老人的遺產繼承公證書、老人的存摺或銀行卡,將以上材料提交給銀行後,就可以將裡面的錢取出來。
當然,如果繼承了老人的遺產,債務也要一並繼承。
⑷ 老人去世,銀行的錢提不出來,怎麼辦
持卡人已經去世原有賬戶內資金轉出:
分為兩種情況:
繼承人有卡且知道密碼,可按照正常方式取款或轉賬。
不知道密碼的情況下,合法繼承人持「繼承權證明書」或「有關繼承的法院判決書」,前往賬戶的開戶網點辦理過戶手續,不能代辦。
萬一家人去世,存在銀行的存款確實會成了迷。
當然多數老人會交代清楚,也有一部分意外情況需要詳細去調查。青島出現過這樣一段事情,一位老先生去世後,家人圍繞著他留存的5套房和200萬存款產生了分配爭執。上訴到法院後,審判團隊通過省人民銀行調查到,老先生實際上在60多家銀行有70多個賬戶,累計存款超過3600多萬。
正常來講,我們應當拿著家人離世的有關證明材料,以及相應繼承人的法律文書,去一個銀行、一個銀行的調查。查到有相應賬戶就可以進行繼承。像到人民銀行調查這種情況,必須是執法機關才有權力的。
萬一家人的存款我們都不知道,銀行會不會自行處理呢?
其實有關依據並不多。國家有《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規定:
銀行對一年未發生收付活動且未欠開戶銀行債務的單位銀行結算賬戶,應通知單位自發出通知之日起30日內辦理銷戶手續,逾期視同自願銷戶,未劃轉款項列入久懸未決賬戶管理。
根據這一原則,是將這些存款集中到一個賬戶管理。雖然是消除了有關賬戶,但是也應當建立相應賬戶信息資料,防止長時間未動用的賬戶企業前來提現。也就是說仍然承認錢是屬於企業所有。
相關內容並沒有涉及個人賬戶部分。也就是說涉及到個人長期不動用的賬戶,都是由各個銀行自行決定了。
中國銀行制定了《儲蓄存款長期不動戶管理辦法(試行)》,對於長期不動的賬戶採取分類管理的方式。長期不動戶主要是指兩年內未發生任何業務的賬戶。如果是自動續期的定期存款,連續滾存兩次的。
對於被列為長期不動戶兩年以上的賬戶,而且賬戶余額不超過10元的,可以列為營業外收入。如果以後真的有人前來支取該賬戶,那麼從銀行收益中支取。簡單點兒說,一個賬戶如果4年沒動,余額錢數不超過10元,可以被列為銀行的收入。如果以後真的有人來取,那麼從銀行收益中支付。
對於10元以上的賬戶,一般就是單獨做標識,在提取和審核的時候更加嚴格一些。不能辦理通存通兌,只能回原開戶行提取。再一個重點是要設置做好備份。反正是非常麻煩的。
但這么說起來,確實銀行也沒有將10元以上的賬戶作為自己的費用使用。其實這樣對銀行更有好處。怎麼這么說呢?
銀行最主要的盈利是吃利差。吸收客戶存款,然後對外放貸,中間的利差部分就是收益。所以說,銀行的存款規模越大,越佔便宜。比如中農工建交郵政等大型銀行,他們給出的優惠利率一般會比普通地方性中小銀行和民營銀行低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它規模龐大。民營銀行和中小型銀行吸引存款不易。溫馨提示:
以上兩個證明可前往戶籍所在地或儲蓄機構所在地的公證處申請。
如您仍有疑問,建議您聯系賬戶的開戶行網點咨詢。
⑸ 老人去逝後銀行卡里錢咋取
需要到公證處進行公正,公證書上的法定繼承人持死亡證明、公證書、本人身份證、存摺(單)或卡,可到所屬銀行辦理取款,無卡折可辦理掛失取款。
⑹ 老人去世後銀行卡里的錢怎麼取出
1.手上拿著銀行卡存摺存單等,並且知道密碼的。
這就比較簡單了,可以直接前往銀行辦理,跟平時取款都是一樣的。
但是,如果取款金額大於5萬塊,或者要在定期未到期的時候取款,需要核對存款人和代理人的身份證,所以當銀行卡或存摺的余額大於5萬塊的時候,建議分次提取。定期存款到期日當天取,5萬塊以下的也是無需核對身份證。
2.銀行卡或存摺已損壞已丟失的,或者是不知道密碼。
這種情況是最多人遇到的,也是最麻煩的。
銀行卡或存摺,以損壞已丟失和不知道密碼的,可以通過掛失銀行卡掛失密碼然後銷戶取錢,那戶主已經去世了,由誰去掛失銷戶取錢?
需要繼承人拿到法律文件後去辦理,具體是什麼法律文件?
一是遺囑。
如果死者生前已經立下了遺囑,指定了他的遺產由誰繼承,那繼承人拿著遺囑和他自己的身份證到銀行取款就可以了,但是遺囑一定要先到公證部門公證了以後才有法律效力的。
二是公證書。
因為我國很多人生前是沒有立下遺囑的,所以到銀行取過世親人的存款,公證書是最常用的法律文件。
公證部門會根據繼承法和繼承人的意見分配遺產,但公證書也是要收錢的,公證費一般是按繼承遺產的一定比例收取,不同遺產收取的比例也不一樣,最低收兩百元一筆。
三是法院判決書。
當繼承人對遺產有爭執糾紛的時候,可以通過法院審判、調解,法院給出判決書或者調解書,繼承人拿著法院判決書,也是可以到銀行取款。
3.連死者在銀行是否有存款都不知道。
因為銀行的存款信息只能由戶主去查詢,其他人不能查詢,所以當戶主去世後,繼承人必須到公證處開具《存款查詢函》,繼承人憑著《存款查詢函》和自己身份證,可以到銀行查詢,如果查到有存款的,可以按照上面所說的方法取出存款。
4.以上所說的方法不僅適用於銀行,也適用於其他機構,比如保險,證券,甚至支付寶。
⑺ 老人去世銀行卡里的錢怎麼辦
老人去世銀行卡里的錢需要經過公證處辦理公證後由繼承人到銀行取錢。所以老人如果不是突發去世,應該在重病期間委託繼承人憑本人身份證和老人身份證和密碼就可以取錢了。
⑻ 老人去世了,存摺里的錢怎麼取
古話講,人有旦夕禍福。所以,家裡一旦有老人去世,銀行賬戶余額的支取就成了一件麻煩事兒。尤其那種儲蓄卡、存摺丟了或者密碼忘記了的情況會更加令人頭疼。
工具/原料
去世證明
公證書、及有效身份證件
方法/步驟
知道密碼的情況下
1、如果老人存摺里累計余額小於等於5000,繼承人可以憑有效身份證件直接辦理取款業務,不用公證,與此同時你要出具承諾書,由此產生的繼承糾紛與銀行無關,責任自負。(說實話知道密碼的話直接過來代取我們也不知道,但為了防止後續糾紛產生建議按以上流程辦理,不然銀行會視為正常存取也是不會負責的)
2、大於5000的情況下,帶上去世證明,公證書,及有效身份證件,公證書上指定的繼承人可以查詢及取款,一般不是繼承人的直系親屬只能查不能取,建議帶上關系證明文件(如戶口本,結婚證,出生證明等)以方便銀行人員辦理業務。
二、不知道密碼或者介質丟失
先找回介質或者重置密碼,帶上1.2裡面所說的各類證件證明,再進行1.1或1.2操作
如果人走了,沒有繼承人沒有遺囑,存款上繳,具體參考相關法律條例。
注意事項
這個限額各家銀行存在不同,有可能是5000,3000,50000,需要去銀行具體咨詢。
⑼ 老年人去世了銀行存款怎麼辦
在不知道老人存款密碼的情況下,應由第一順序繼承人去當地公證處辦理公正繼承證明書。同時攜帶老人死亡證明、火化證明、取款人戶口本、身份證、存摺或銀行卡去銀行辦理密碼重置及過戶。
在知道老人銀行存款密碼的情況下,攜帶存摺或者銀行卡、存款人身份證、戶口本與取款人身份證到銀行櫃台辦理取款即可。
(9)老人沒了銀行錢怎麼辦擴展閱讀:
存款種類
存款可按多種方式分類,如按產生方式可分為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按期限可分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定活兩便存款,按存款者的不同(以中國為例),則可劃分為單位存款和個人存款。個人存款即居民儲蓄存款,是居民個人存入銀行的貨幣。
定期存款
指存款戶在存款後的一個規定日期才能提取款項或者必須在准備提款前若干天通知銀行的一種存款,期限可以從3個月到5年,10年以上不等。
一般來說,存款期限越長,利率越高。傳統的定期存款除了有存單形式外,也有存摺形式,後者又稱為存摺定期存款,但其以90天為基本計息天數,90天以下不計息。
與活期存款相比,定期存款具有較強的的穩定性,且營業成本較低,商業銀行為此持有的存款准備金率也相應較低,因此,定期存款的資金利用率往往高於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是銀行與存款人雙方在存款時事先約定期限、利率,到期後支取本息的存款。定期存款用於結算或從定期存款賬戶中提取現金。客戶若臨時需要資金可辦理提前支取或部分提前支取。
活期存款
指無需任何事先通知,存款戶即可隨時存取和轉讓的一種銀行存款,其形式有支票存款帳戶,保付支票,本票,旅行支票和信用證等。
活期存款佔一國貨幣供應的最大部分,也是商業銀行的重要資金來源。
鑒於活期存款不僅有貨幣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職能,同時還具有較強的派生能力,因此,商業銀行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把活期存款作為經營的重點。
但由於該類存款存取頻繁,手續復雜,所費成本較高,因此西方國家商業銀行一般都不支付利息,有時甚至還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
通知存款
通知存款是一種不約定存期、支取時需提前通知銀行、約定支取日期和金額方能支取的存款。
⑽ 老人去世後,子女能夠把他存在銀行的錢取出來嗎
可以的。首先你要到銀行查詢老人的開戶情況,並且查詢賬戶下的余額,根據余額大小也有2種不同的結局途徑,然後帶上存摺和密碼就可以取出來。所以盡管老人去世後,配偶只要有老人的存摺,而且配偶又知道存摺的密碼,配偶當然可以去銀行把錢取出來。
拓展資料:
說到100萬,大多數人都拿不出,但是卻又覺得不過是「小錢」。100萬,可能在大城市買房子的首付都不夠。但是這個時代卻又是充滿機遇的,賺錢也比之前更加容易一些。因為更多的人會投資理財了,所以現在的年輕人並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長輩們更加喜歡把錢存在銀行,但是這對於年輕人來說,並不能達到利益最大化,所以年輕人不會把所有的錢都存在銀行。
而長輩喜歡把錢存在銀行,主要是因為他們十分信賴銀行,把積蓄存在銀行遠比帶在身邊更加安全,還會有一定的利息產生,也算是一種投資。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願意把自己全部的積蓄告訴孩子的,年紀大了什麼意外都有可能,如果老人出現了意外去世的情況,存在銀行里的錢怎麼辦?銀行會主動通知家屬來取錢嗎?要知道,銀行是盈利機構而不是慈善機構,一方面,銀行是不知道業主是否健在的;另一方面,銀行也不會主動告知家屬來取錢,因為死者的錢也並不是說取出來就能取出來的,還要視情況而定。如果能隨便取出的話,銀行也是要擔負一定的責任的。
那麼,老人去世的話,賬戶中的錢要怎麼取出來呢?
第一:自助取款機直接取出 這種方式相對來說是最簡單的,如果老人的錢存在了銀行卡中,並且子女也知道銀行卡的密碼,那麼是可以在自動取款機中直接查詢賬戶的余額並將其取出的。如果老人的錢沒有存在銀行卡中,而是在存摺中的話,在知道取款密碼的前提下,還要准備老人的身份證,所以千萬不要著急注銷老人的身份證件。拿著本人的身份證和老人的身份證,到櫃台用密碼就能把錢取出來。這兩種方式相對來說是最直接、最方便的。
公證繼承後取出 但是如果說老人的死亡已經得到了公證,身份信息也已經注銷的話,相對來說就會比較麻煩一些。首先你要到銀行查詢老人的開戶情況,並且查詢賬戶下的余額,根據余額大小也有2種不同的結局途徑。 余額小於5萬元:當賬戶的余額小於5萬元的時候,提取手續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只需要帶著存款人的死亡證明和相關證明資料到銀行,同時還要證明你和當事人的關系,總得來說只要按照要求提供的資料來的話,提取還是比較順利的。
余額大於5萬元:但是當余額大於5萬元的情況下,可能程序相對來說會麻煩一些,畢竟會牽扯到家庭成員分配的問題,銀行是不想摻和其中的。所以,繼承人如何分配遺產成為了能否順利取錢的關鍵。所有死者的繼承人應同意就遺產的分配形成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