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老人腳面腫是怎麼回事

老人腳面腫是怎麼回事

發布時間:2022-04-22 18:37:38

1. 老人腳浮腫是怎麼回事

老人的腳出現浮腫,首先要考慮最近的活動量是否過大,因為活動量過多,就會導致下半身的靜脈血液迴流,從而導致血液淤積造成的浮腫。這種浮腫可以通過適當的抬高腿部,就會得到適量的緩解。但如果是沒有原因出現浮腫,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比較多了。首先就是腎臟的問題,如果自身有腎臟疾病的話,老年人的腳是會出現浮腫的。其次就是營養不良和長期服用葯物導致的浮腫,還有就是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的情況也是容易出現浮腫的。

2. 老人腳腫是怎麼回事

老年人腳腫主要有5種。營養性腳腫是由於老人進食少,且消化功能減弱引起的;特發性腳腫,多見於老年女性,可能與內分泌代謝異常有關;下腔靜脈性腳腫,則是下腔靜脈迴流不暢導致的,常是一隻腳先腫;功能性腳腫,雖說不嚴重,但可持續數年,且至今原因不明。最後還有一種是全身性疾病引發的腳腫,像患有心臟病、心功能減退以及腎臟疾病的老年人,多有腳腫的現象。此外,鈉鹽攝入過多、用葯不當,以及因局部感染,如腳氣病等引發的腳腫,在老年人中也較為常見。

由於原因不同,老年人腳腫的臨床表現也有所不同。比如腳腫是因痛風引起的,那大腳趾、腳跟及膝蓋部分會突然紅腫脹痛,關節發熱,疼痛難忍;若是因為腎功能衰竭引起,會出現眼部、臉部腫脹,在腳跟、腳背輕按一下,腫脹處即凹下,肌肉像失去彈力;若是心源性疾病引發腳腫,那老人還會有心慌、氣喘、憋氣等現象。

老人出現腳腫,應該先去醫院檢查,找出腳腫的原因,從而對症下葯。如果腳腫並伴有劇烈疼痛,應該去醫院骨科檢查;如果是臉部也有腫脹,就要去腎內科檢查;如果伴有心慌、氣喘、憋氣,該去心內科檢查;若其他症狀不明顯,那老年人應該去醫院老年科檢查。

預防腳腫首先要防止相關疾病,比如不抽煙、避免大量攝入鈉鹽以預防冠心病等。老年人尤其要注意足部保潔、保暖,營養攝入要全面。平時避免長時間站立,適當增加局部運動,還要密切注意控制葯物副作用。如服用某種葯物後,腳部有腫脹現象,應立刻去醫院。如果腳腫伴有劇痛,那老人應採取一些靜止性的運動,避免登山、舉重等運動,以防症狀加重。

3. 72歲老人腳腫是怎麼回事啊

老年人腳腫主要有5種。營養性腳腫是由於老人進食少,且消化功能減弱引起的;特發性腳腫,多見於老年女性,可能與內分泌代謝異常有關;下腔靜脈性腳腫,則是下腔靜脈迴流不暢導致的,常是一隻腳先腫;功能性腳腫,雖說不嚴重,但可持續數年,且至今原因不明。最後還有一種是全身性疾病引發的腳腫,像患有心臟病、心功能減退以及腎臟疾病的老年人,多有腳腫的現象。此外,鈉鹽攝入過多、用葯不當,以及因局部感染,如腳氣病等引發的腳腫,在老年人中也較為常見。
由於原因不同,老年人腳腫的臨床表現也有所不同。比如腳腫是因痛風引起的,那大腳趾、腳跟及膝蓋部分會突然紅腫脹痛,關節發熱,疼痛難忍;若是因為腎功能衰竭引起,會出現眼部、臉部腫脹,在腳跟、腳背輕按一下,腫脹處即凹下,肌肉像失去彈力;若是心源性疾病引發腳腫,那老人還會有心慌、氣喘、憋氣等現象。
老人出現腳腫,應該先去醫院檢查,找出腳腫的原因,從而對症下葯。如果腳腫並伴有劇烈疼痛,應該去醫院骨科檢查;如果是臉部也有腫脹,就要去腎內科檢查;如果伴有心慌、氣喘、憋氣,該去心內科檢查;若其他症狀不明顯,那老年人應該去醫院老年科檢查。
預防腳腫首先要防止相關疾病,比如不抽煙、避免大量攝入鈉鹽以預防冠心病等。老年人尤其要注意足部保潔、保暖,營養攝入要全面。平時避免長時間站立,適當增加局部運動,還要密切注意控制葯物副作用。如服用某種葯物後,腳部有腫脹現象,應立刻去醫院。如果腳腫伴有劇痛,那老人應採取一些靜止性的運動,避免登山、舉重等運動,以防症狀加重。

4. 老人出現腳部水腫,這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辦

老年人浮腫常常與心臟疾病、腎臟疾病、肝臟疾病或者營養不良有關系。第一個,心臟疾病。很多老年人又因為長期的高血壓控制不好,可能會誘發了心功能不全。此外,比如像心律失常或者冠心病等,也會導致心功能不全的情況,老年人常常會出現心慌、胸悶、呼吸困難等情況。還會伴有腿腳浮腫,這個時候可以到醫院完善心臟彩超以及BNP等相關檢查,進一步的明確診斷,腎臟疾病,老年人可能會出現腎小球腎炎、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最終會出現腳腫的情況。

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葯品使用請結合自身情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葯。本篇由小編進行網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5. 老年人早上腳面浮腫,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老年人早上腳面浮腫,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正常生理水腫不僅是老年人,年輕人在座電車或長時間坐著後,有時也會突然腳腫,在活動後消失。 這就是生理水腫。 所以為了避免一直坐著,需要起床活動一會兒身體。老年人容易出現心臟問題,心臟功能不好容易出現全身水腫,腎功能衰竭眾所周知,腎臟是經常排泄的器官。

6. 老年人腳背浮腫是什麼原因

老年人腳腫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特發性腳腫
見於老年女性,常在站立時間較長或勞累時出現,若平卧或休息後可消失.
功能性腳腫
多見於老年女性,常間歇性出現,一般可持續數年,有的病人腳腫與季節有關,但與體位無關.至今原因不明.
營養性腳腫
由於老年人進食較少,消化功能減退或患有慢性疾病等,導致身體營養缺乏,從而引起腳腫.病人常伴有貧血,同時因免疫功能減退而易發生感染性疾病.
心源性腳腫
這是因心臟功能減退所致,尤其多見於右心功能不全者.這時檢查心臟可發現有器質性雜音和心臟擴大等病理性改變.
下腔靜脈性腳腫
這是由下腔靜脈迴流不暢而引起的腳腫,一隻腳先腫.這是由於下腔靜脈內血栓形成,盆腔內發生腫瘤壓迫下腔靜脈所致.
老年人一旦出現腳腫,一定要到醫院去進行全面檢查,力求查出原因及時治療.
所以不是簡單吃就解決問題的。

7. 很多老年人都會出現的腳浮腫,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人體將有一系列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所以很多老年人會有各種各樣的疾病,有些老年人經常有腳水腫,腳水腫的生命發生會影響老年人的生命。這將使它們不方便,也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事實上,老年人經常有腳漂浮並且膨脹可能是身體有一些疾病,及時鑒定,可以幫助腫脹。為什麼老年人會出現腳?總結,這是這五個原因

第五.血管導致

通常,身體將在正常情況下重新返回到每個器官,並且當發生血管時,血液循環不平滑,血栓形成,並且在血栓形成的發生過程中浮動。

可以看出,如果老年人有腳和腳的現象,應該指出的是,應當及時對待上述疾病。此外,請注意日常行使自己的腳,濟南大學第一醫院,陳宗衛生管理中心陳玉井,已接受采訪,老人積極開展腿部運動,因為腿的力量進入一定年齡後,削弱,當腿部的強度削弱時,它非常容易。領導一些問題,有些問題會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健康,甚至威脅他們的生活。

因此,老年人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鍛煉自己的腿,促進血液循環,不僅可以預防血管,而且對心肺功能也有很好的幫助。提示,老年人應該注意如果有一些慢性病,總是在時間上尋求醫療,如果沒有腳踏水腫,除了鍛煉自己的腿外,你還要定期檢查。僅經常進行體檢可以使身體處於健康狀態。

8. 老年人腳腫是怎麼回事

1、營養性腳腫,多由於老人進食少,優質蛋白缺乏,消化功能減弱引起的內。厭食而又腳腫的話就是容這個原因。
2、下腔靜脈性腳腫,主要由下腔靜脈迴流不暢導致的,一般表現為一隻腳先腫,單側腳腫。
3、氣候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引起腳腫,天熱時,人體的周圍血管大多處於擴張狀態,使毛細血管充血,所以使皮膚、皮下及軟組織均呈現輕度的腫脹,同熱脹冷縮是一個道理。
4、全身性疾病引發的腳腫。象患有心臟病、心功能減退以及腎病的老年人,多有腳腫的現象。比如腎炎就可以引起腳腫,某些腳腫可能是一種疾病的預兆,要引起重視。高血壓也可引起腳腫。
5、功能性腳腫。雖說不嚴重,但可持續數年,且至今原因不明。
6、鈉鹽攝入過多、用葯不當以及因局部感染,如腳氣病等引發的腳腫,在老年人中也較為常見。
7、特發性腳腫:多見老年女性,多雙腳同時出現,程度較輕,常在站立時間較長或勞累時出現,若平卧或休息後可逐漸消失。

9. 老年人腳浮腫是什麼原因

浮腫常常是某些疾病的信號。心臟病、肝病、腎病、內分泌疾病及某些營養不良性疾病等,都可能出現浮腫症狀,一般情況下應該到醫院去就診。但有些浮腫是一種生理反應,如果你遇到了下列「浮腫」的麻煩,不妨對照一下。
表現一:有些中年女性,早晨起床後,忽然發現自己的臉胖了一圈,眼瞼及顏面都有些輕度浮腫,下肢皮膚有凹陷性水腫或緊綳感。隨著一天時間的推移,可逐漸減輕消退。
診斷:特發性浮腫,或稱為血液循環不暢的浮腫。臉部浮腫現象經常發生在血液循環代謝能力差的人身上,這個群族包括了習慣在睡前大量喝水的人、經常久坐不動的人、平常飲食習慣口味重的人、經常熬夜的人以及天生體質代謝差的人。影響所致便是血液循環系統效果變差,來不及將體內多餘的廢水排出去,水分滯留在微血管內,甚至回滲到皮膚中,便產生了膨脹浮腫現象。這種浮腫在起床後活動一會後,就會慢慢自動消退。
表現二:有些人在炎夏高溫的情況下,特別是身體較胖又不愛活動的人,受環境溫差的影響,常莫名其妙地發生下肢浮腫,夏天過後,就會自行消退。
診斷:反應性浮腫。這種情況往往是由於炎熱高溫引起體表血管擴張,動脈血流量增加;淺靜脈的擴張,使毛細血管濾過壓增高;再加上站立或久坐,體液在皮下疏鬆結締組織的間隙中滲聚,迴流緩慢,從而引起下肢浮腫,多發於身體肥胖或年齡較大的人。
表現三:有些飲食中習慣於「口重」的人,常常出現下肢浮腫。
診斷:營養不均的浮腫。我們一直在強調「低鹽」飲食,可有些人就是不注意,飲食中鹽分過多,而又缺乏某些礦物質時,就容易造成營養失調性浮腫,如果你還有什麼慢性病,那造成的麻煩就更大了。
表現四:長時間站立、行走、下蹲或坐位時,會發現下肢或雙腳「發緊」,女人逛商店是最有體會的了,若稍事休息或改變體位後一段時間,浮腫可自行減輕、消失。
診斷:體位性浮腫。近年來研究發現,人在直立體位時,體內醛固酮分泌增加,可造成暫時性水鈉瀦留,因此引起水腫。一些工作上須長時間站或坐的人,如學校的老師、手術室的主刀醫師,因重力的關系,血液和水分因迴流速度減慢而容易在膝部以下部位出現浮腫。
表現五:有些健康的女性在月經來潮前一周或半個月內,出現眼瞼、手背、腳踝甚至雙下肢輕度浮腫,或伴有乳房脹痛、盆腔部沉重感,以及煩躁、易怒、失眠、疲乏、頭痛等神經官能症症狀。
診斷:經前期浮腫。這類浮腫多與月經周期變化和內分泌功能改變有關,屬正常生理現象。月經來潮時,排尿量增多,浮腫及其他症狀就可逐漸消退。
表現六:服用某些葯物後,臉、手、足出現浮腫,停葯後浮腫會逐漸消退。
診斷:葯物性浮腫。如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睾丸酮、雄性激素、胰島素、硫脲、甘草等葯物,可引起體內水鈉瀦留,導致浮腫。
對浮腫切不可粗心大意,務必及時查明原因。對上述浮腫不必憂心忡忡,更不必亂用葯,但如果是由於疾病所致,則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給浮腫開處方

閱讀全文

與老人腳面腫是怎麼回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樣的人不聽父母的話 瀏覽:882
老太太毛衫80歲 瀏覽:268
女生為什麼都養生 瀏覽:471
為什麼父母付出半生卻得不到感恩 瀏覽:380
結婚後不想給父母買房怎麼辦 瀏覽:168
我給父母的愛作文300字作文怎麼寫 瀏覽:308
老年痴呆可以處理遺產嗎 瀏覽:817
60歲退休後怎麼提取公積金貸款買房 瀏覽:453
怎樣找到60歲老太太 瀏覽:708
購買社保女的年齡多大的退休金 瀏覽:530
老年人肺部有痰怎麼處理 瀏覽:45
關於老年痴呆的視頻 瀏覽:497
海門地區養老金怎麼計算 瀏覽:897
老人補身體有什麼好的葯酒 瀏覽:551
體檢婦科內科檢查有哪些項目 瀏覽:277
養老金重算補差額是什麼意思 瀏覽:440
國家養老社保繳費今年多少錢 瀏覽:372
與父母過了多少個春節 瀏覽:301
70歲新冠患者治癒後打開賬單 瀏覽:199
廣州泰康之家養老保險 瀏覽: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