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長壽龍舟比賽

長壽龍舟比賽

發布時間:2020-12-23 21:16:38

A. 今年還有龍舟比賽嗎

答:因為疫情的原因,有是有龍舟大賽的,但是可以肯定地說,不會很多的。

B. A吃粽子、B賽龍舟、C吃長壽面、D貼春聯提現尊老愛幼的是傳統美德哪個

A吃粽子、B賽龍舟、C吃長壽面、D貼春聯提現尊老愛幼的是傳統美德哪個?

C吃長壽面,是體現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C. 龍舟的體育賽事

傳說,很久以前,鄒圩沒有河流,只有一條又小又臟的水溝。一天,有個打魚人在水溝里網住了一條小蛇。這條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閃耀的鱗片。當魚人把手觸向鱗片時,蛇眼裡閃著乞求的光芒,十分可憐。漁人頓生惻隱之心,撫了一下它的鱗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溝。誰知那九片鱗忽然落了,小蛇長身而舞,化為一條小龍。原來,它是一條上天的神龍,因觸犯了天條,受玉皇大帝處罰,變成這模樣,它的尾巴上被加了九把鎖─就是小蛇尾上的九片閃耀的鱗。玉皇曾言:「這鎖要打開,除非得到人的陽氣。」剛才漁人無意中竟打開了小龍身上的千年枷鎖。小龍為了感謝漁人,在水溝里不停地翻動,並從口裡不停的噴出水來,灌注在小水溝里。慢慢地,小水溝變成了大河(也就是現在的鄒圩清水河),河水為鄒圩帶來了五穀豐登。為了紀念這條神龍,人們把沿河的村子稱為龍頭寨,上龍首等村。在神龍升天這一天,也就是端午節舉行賽龍舟,以示慶賀。
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苗族是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龍船節」舉行,船長約20米,寬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樹挖成槽形,捆綁而成,中間是母船,兩邊為子船,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有一長者任鼓頭,一名男扮女裝的小孩任鼓手。比賽時,炮聲響處,各水手即按鑼鼓節拍劃槳前進。傣族是每年傣歷6、7月(清明節後十日左右)「潑水節」舉行,每船有600名水手,4名舵手和4名引道手。比賽時,由一人敲鑼指揮,水手按鑼聲節奏劃槳前進。也有女子參與此項活動。
1984年,原國家體委決定將龍舟賽列為體育比賽項目,舉辦了「屈原杯」龍舟賽。
龍舟賽歷史悠久,傳入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1983年,我國首次派隊參加龍舟大賽,一舉奪得全部兩項冠軍。1984年國際龍舟大賽在香港舉行, 有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紐西蘭、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澳洲、澳門、香港等16個隊參賽。中國隊又奪得冠軍。
龍舟賽在我國南方地區開展的比較普遍,已形成一年一度的「龍舟節」。
龍舟已被納入到2010年廣州亞運會運動項目之一。 ▲航道
△根據河道條件,設男女400m,500m,600m,800m,1000m直道競(可按當地條件變更距離)。
△比賽應設在靜水水域,航道是直的,起航線與終點線必須平行並與航道線垂直。
△根據參賽隊數及場地條件,設2或4,6,8條航道,每條航道寬度可按9m,11m,13.5m布置。
△航道最淺處水深不得少於2.50m,航道內不得有水草、暗礁和木樁,航道外5m內應無障礙物。
▲器材
△按各地傳統龍舟式樣規格製造,製作材料不限。
△舵槳及劃槳規格按各地傳統要求製作。
▲附屬裝置
△傳統龍舟可按各習慣製作龍頭和龍尾,並備有鑼、鑼架、鼓和鼓架等,另可帶水標二個,預備劃槳若干個。
▲隊員
△隊員必須身體健康,會游泳,熟悉水性。
△龍舟參賽隊員為25人。
△每隊設隊長一名(運動員兼),比賽時必須佩載標志。
△每隊登舟比賽隊員為23人,包括:舵手、鑼手、鼓手各1人,劃手20人。
△每隊替補隊員2人。替換時需經裁判員驗明資格,並於檢錄登舟前替換完畢,登舟後不能夠替換。 小龍舟
根據中國龍舟協會競賽規則:(暫沒統一標准,一般比賽要求)
龍舟長度:12米(由龍頭至龍尾)
船身長度:9.6米
龍舟寬度:96厘米(中艙最寬處)
龍舟重量:不設統一標准。(唯要求同一賽事所用之最重龍舟與最輕龍舟差距不超過5公斤)

D. 賽龍舟參賽隊員人數是多少

漢族的賽龍舟大約有多人,苗族有38人,傣族600名水手。

漢族的賽龍舟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

苗族是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龍船節」舉行,船長約20米,寬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樹挖成槽形,捆綁而成,中間是母船,兩邊為子船,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有一長者任鼓頭,一名男扮女裝的小孩任鼓手。比賽時,炮聲響處,各水手即按鑼鼓節拍劃槳前進。

傣族的賽龍舟在每年傣歷6、7月(清明節後十日左右)「潑水節」舉行,每船有600名水手,4名舵手和4名引道手。比賽時,由一人敲鑼指揮,水手按鑼聲節奏劃槳前進。也有女子參與此項活動。

(4)長壽龍舟比賽擴展閱讀

地域特色

在中國,觀賞龍舟競渡的主要地區有安徽蕪湖、安徽無為、江蘇蘇州、湖南汨羅、武漢漢江、廈門集美、湖北秭歸、浙江杭州、廣東、四川新津、貴州黔東南、雲南洱海、雲南德宏等地。

除國際龍舟錦標賽和龍舟國際拉力賽外,較為著名的地區性龍舟賽事還有湖南汨羅江龍舟賽、四川新津龍舟賽、雲南瀾滄江龍舟賽、貴州黔東南苗族龍舟賽。

雲南大理白族龍舟賽、廣東龍舟賽、廈門集美龍舟賽(嘉庚杯、敬賢杯)、廣西龍舟賽、陝西安康龍舟賽、四川樂山地區龍舟賽和台灣龍舟賽。

E. 旱地賽龍舟比賽規則是什麼

旱地賽龍舟比賽規則:

1、每班每支龍舟隊伍由名隊員組成,賽道長25米、寬2米。一組比賽由10支龍舟隊進行。請各龍舟隊按賽前布置到指定場地進行比賽。

2、比賽中運動員必須排成一列縱隊。當裁判員發令後,全隊整體協調一致,向前移動,並在前進搖晃身體,做出船兒盪漾的姿態。各隊在行進中比速度快。

3、各隊隊員不得將船板弄丟,弄丟後找回船板,繼續前進;各隊比賽時必須在自己的跑道中進行,不得干擾鄰道隊的比賽。

(5)長壽龍舟比賽擴展閱讀:

旱地賽龍舟比賽起源:

龍舟競渡起源於上古時代百越龍圖騰祭祀,古代百越人不僅有「斷發文身」以「像龍子」的習俗,而且每年在天地純陽正氣極盛的重午日,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盛大的龍圖騰祭祀。端午節祭龍與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季節天象有關,

龍是古越人的原始信仰,源自天象崇拜。端午節的兩大習俗龍舟(隱寓蒼龍七宿)、粽子(隱寓主星心宿二)皆與龍有關。這便是龍舟競渡習俗的由來。龍舟競渡前一般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分別有起龍、游龍、賽龍、收龍等祭儀。

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賽龍舟活動流傳。如在屈原投水的汨羅江畔,每年龍舟競渡前,都要先祭屈子廟,來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幼,抬著龍頭,一批一批地匯聚在屈原像下,叩拜、弔唁,以粽子、包子、酒水等祭奠。

然後由主祭人將一條紅綢繫到「頭龍」的頭上,由「頭橈」將龍頭扛到江邊洗澡,洗完後將龍頭安於船首,這才開始賽龍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龍舟競渡

F. 長壽湖龍舟賽是每年舉辦嗎

去年開始舉辦的,今年是第二屆,這么受老百姓喜愛,期待以後繼續辦下去

G. 賽龍舟是什麼時間賽

賽龍舟是端午節,每年農歷五月初五。

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內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

關於賽龍舟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龍神等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戰國時代。賽容龍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及英國等,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7)長壽龍舟比賽擴展閱讀:

賽龍舟起源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在湖南汨羅市,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祠中神翁祭拜,披紅布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


H. 一年一度的賽龍舟參賽需要什麼條件

【賽事】

(一)由來與發展
傳說,很久以前,鄒圩沒有河流,只有一條又小又臟的水溝。一天,有個打魚人在水溝里網住了一條小蛇。這條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閃耀的鱗片。當魚人把手觸向鱗片時,蛇眼裡閃著乞求的光芒,十分可憐。漁人頓生惻隱之心,撫了一下它的鱗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溝。誰知那九片鱗忽然落了,小蛇長身而舞,化為一條小龍。原來,它是一條上天的神龍,因觸犯了天條,受玉皇大帝處罰,變成這模樣,它的尾巴上被加了九把鎖─就是小蛇尾上的九片閃耀的鱗。玉皇曾言:「這鎖要打開,除非得到人的陽氣。」剛才漁人無意中竟打開了小龍身上的千年枷鎖。小龍為了感謝漁人,在水溝里不停地翻動,並從口裡不停的噴出水來,灌注在小水溝里。慢慢地,小水溝變成了大河(也就是現在的鄒圩清水河),河水為鄒圩帶來了五穀豐登。為了紀念這條神龍,人們把沿河的村子稱為龍頭寨,上龍首等村。在神龍升天這一天,也就是端午節舉行賽龍舟,以示慶賀。
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苗族是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龍船節」舉行,船長約20米,寬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樹挖成槽形,捆綁而成,中間是母船,兩邊為子船,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有一長者任鼓頭,一名男扮女裝的小孩任鼓手。比賽時,炮聲響處,各水手即按鑼鼓節拍劃槳前進。傣族是每年傣歷6、7月(清明節後十日左右)「潑水節」舉行,每船有600名水手,4名舵手和4名引道手。比賽時,由一人敲鑼指揮,水手按鑼聲節奏劃槳前進。也有女子參與此項活動。
1984年,原國家體委決定將龍舟賽列為體育比賽項目,舉辦了「屈原杯」龍舟賽。
龍舟賽歷史悠久,傳入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1983年,我國首次派隊參加龍舟大賽,一舉奪得全部兩項冠軍。1984年國際龍舟大賽在香港舉行, 有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紐西蘭、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澳洲、澳門、香港等16個隊參賽。中國隊又奪得冠軍。
龍舟賽在我國南方地區開展的比較普遍,已形成一年一度的「龍舟節」。

(二)主要規則
▲航道
△根據河道條件,設男女400m,500m,600m,800m,1000m直道競(可按當地條件變更距離)。
△比賽應設在靜水水域,航道是直的,起航線與終點線必須平行並與航道線垂直。
△根據參賽隊數及場地條件,設2或4,6,8條航道,每條航道寬度可按9m,11m,13.5m布置。
△航道最淺處水深不得少於2.50m,航道內不得有水草、暗礁和木樁,航道外5m內應無障礙物。
▲器材
△按各地傳統龍舟式樣規格製造,製作材料不限。
△舵槳及劃槳規格按各地傳統要求製作。
▲附屬裝置
△傳統龍舟可按各習慣製作龍頭和龍尾,並備有鑼、鑼架、鼓和鼓架等,另可帶水標二個,預備劃槳若干個。
▲隊員
△隊員必須身體健康,會游泳,熟悉水性。
△龍舟參賽隊員為25人。
△每隊設隊長一名(運動員兼),比寒時必須佩載標志。
△每隊登舟比賽隊員為23人,包括:舵手、鑼手、鼓手各1人,劃手20人。
△每隊替補隊員2人。替換時需經裁判員驗明資格,並於檢錄登舟前替換完畢,登舟後不得替換。

I. 民運會舉辦龍舟比賽的意義

2018年12月4日雲南省抄第十ー屆少數民襲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將在臨滄市臨翔區舉辦,根據臨滄市籌備總體工作方案安排,龍舟項目具體交由臨翔區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臨翔區文體廣電旅遊局主要負責配合做好相關競賽工作。為了備戰此次民運會龍舟賽,充分展現奮力拚搏、同舟共濟的龍舟精神,我局積極組建龍舟隊、明確專人負責、制定競賽訓練方案,全天候的在博尚水庫辛苦訓練,直面曝曬、風霜,用有節奏的鼓聲帶動全船劃手統一劃槳,一次次的來回沖刺是為了激發身體潛力,更是為了提升團隊協作能力。

J. 「賽龍舟」參賽隊員人數是多少

參加人數:

(一)大型龍舟:每隊槳手16人、舵手1人、鼓手1人、標手1人、候補8人。與賽人數若不足規定人數時,以棄權論。

(二)小型龍舟:每隊槳手12人、舵手1人、鼓手1人、標手1人、候補8人。與賽人數若不足規定人數時,以棄權論。

閱讀全文

與長壽龍舟比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6福建退休金調整 瀏覽:700
煙台退休工資咨詢 瀏覽:627
鄭州不交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632
老年人業餘生活活動策劃背景 瀏覽:464
人參怎麼吃才能長壽 瀏覽:47
養老院不交稅 瀏覽:791
那一次我學會了孝敬父母 瀏覽:574
重陽節感恩父母的一封信 瀏覽:244
南昌一家養老機構詐騙 瀏覽:807
退養老保險應該怎麼做分錄 瀏覽:653
深圳養老金具體調整方案 瀏覽:563
六零後農村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17
社會實踐敬老院調研報告 瀏覽:103
作文孝敬父母370字 瀏覽:663
峨眉山市敬老院 瀏覽:759
孝敬長輩詩詞 瀏覽:532
企業拖欠養老保險時效 瀏覽:214
50歲女人的聲音 瀏覽:183
深圳三甲醫院體檢哪裡預約 瀏覽:694
乳山9萬養老保險 瀏覽: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