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病例分析:反復貧血,是患多發性骨髓瘤了嗎
貧血(Anemia)是指外周血中單位容積內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及血細胞比容低於相同年齡、性別和地區的正常標准。
貧血可由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所以明確病因很重要。我國的貧血標准為:
成年男性:Hb<120g/L 成年女性:Hb <110g/L 妊娠時:Hb <100g/L
判斷貧血時應注意:
最能反映貧血本質的是Hb,因為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由血紅蛋白來執行的。判斷時,要注意「假陽性」及「假陰性」。
檢查結果都是相對的,與血容量有關。有脫水或血液濃縮時,Hb相對升高,即使有貧血也難以發現;血容量增加或血液稀釋時,Hb相對降低,可使正常人被誤診為貧血。
嬰幼兒、兒童、孕婦Hb較正常人低;高原地區居民Hb高。
影響貧血臨床表現的因素:
貧血的病理生理學基礎是血液攜氧能力的下降,影響貧血臨床表現的因素有:
貧血的程度 貧血的速度 機體對缺氧的適應和代償能力
貧血的一般表現:
最常見和最早期的表現是疲乏、睏倦、軟弱無力。
皮膚粘膜蒼白是最主要的體征。
影響因素(膚色、溫度、水腫)。
嚴重貧血可有低熱。
呼吸、心血管系統表現:
症狀:活動後心悸、氣短最常見;嚴重時心絞痛、呼吸困難。
體征:心率增快,心搏有力;部分心臟擴大,有雜音。
心電圖:心肌缺血表現。
治療反應:貧血糾正後可恢復。
中樞神經系統表現:
頭昏、頭暈、頭痛、耳鳴眼花、嗜睡及注意力不集中。
嚴重時有暈厥。
VitB12缺乏時有感覺及運動異常。
消化系統表現:
腹脹、納差、惡心、食慾減退。
巨幼細胞性貧血時有舌炎、舌乳頭萎縮。
泌尿生殖系統表現:
蛋白尿、夜尿增多。
水腫。
性慾改變、月經增多。
貧血的診斷目的:
明確是否貧血;
明確貧血的類型和程度;
最重要的--明確病因。
貧血的診斷方法:
1.病史詢問應詳細詢問貧血發生的時間、病程及貧血的症狀,包括:
有無急、慢性出血史、營養狀況及有無偏食習慣;
失血、月經史;
家族史及慢性病情況
體格檢查;
實驗室檢查;
2.體格檢查應明確貧血對各系統的表現:
皮膚、粘膜顏色、甲床變化及感覺異常等……
以及貧血的伴隨表現:
出血、黃疸、肝、脾、淋巴結腫大
3.實驗室檢查是診斷貧血及其病因的主要依據,包括:
血液檢查 骨髓檢查 病因檢查
引起骨髓瘤貧血的原因:
最直接的因素是惡性漿細胞對骨髓的侵潤,取代了正常的造血組織;
骨髓瘤細胞增殖所釋放的多種細胞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等,均可抑制紅系的生成;
合並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體內促紅細胞生成素分泌減少,也是導致貧血的重要原因。
治療及療效:
初始給予輸注懸浮紅細胞糾正貧血;
給予萬珂聯合方案化療;
治療後復查血象:wbc5.1×109/l,Hb111g/l,plt116×109/l。
骨髓瘤貧血的治療:
化療控制多發性骨髓瘤;
輸注懸浮紅細胞,改善貧血症狀;
應用促紅細胞生成素;
治療過程中發生功能性缺鐵,應注意補鐵。
何時應警惕骨髓瘤發生:
貧血病人合並以下情況時應警惕骨髓瘤可能:
1.骨痛(彌漫性骨質疏鬆、局灶性溶骨病變、 病理性骨折、高鈣血症和(或)身高降低);
2.尿少、尿中泡沫增多;
3.生化中球蛋白明顯升高;
4.反復感染。
應進一步完善的檢查:
1.骨骼影像學檢查:普通X線攝片、放射性核素骨掃描檢查、CT、PET-CT、MRI;
2.骨髓穿刺、骨髓活檢;
3.血、尿M蛋白鑒定+免疫固定電泳;
4.其它生化指標的檢查。
㈡ 多發性骨髓瘤是不是缺鐵性貧血
當然不是,而是骨髓瘤漿細胞已經破壞了人體的造血功能,骨髓已經沒有造血功能了,補鐵對骨髓瘤患者是沒有任何效果的。
㈢ 骨髓瘤導致嚴重貧血怎麼辦,現在比較嗜睡,生活無法
病情分析:你好;這種情況考慮是骨髓瘤,一般是血液系統的惡性治版療,貧血可能與骨權髓的異常增生引起紅細胞的增生低下引起的。嗜睡可能是患者貧血引起的腦供血減少所致。
意見建議:一般這種情況血色素低於60克可以考慮輸血治療,可以用強的松,沙利度胺等葯物化療,注意化療葯物的副作用,定期復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對症支持治療。
㈣ 骨髓瘤貧血是怎麼回事
骨髓瘤貧血是怎麼回事 ?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約有 80% 伴有貧血,其中多數為輕度到中度貧血。貧血患者常表現為面色蒼白、乏力、心慌、活動後胸悶等,同時伴有紅細胞、血紅蛋白的下降。貧血不僅是骨髓瘤患者主要症狀之一,還是疾病分期的重要指標,貧血症狀與程度的輕重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對化療的耐受能力。骨髓瘤患者容易貧血,主要原因是骨髓瘤細胞浸潤骨髓,排擠正常造血組織,進而破壞了機體的造血功能。對於骨髓瘤相關的貧血,目前臨床上的治療主要採取針對原發病的治療及輸血等綜合治療方案。經過以上治療後,大部分患者的貧血可以得到改善,如果貧血持續存在,臨床上多採用促紅細胞生成素來治療骨髓瘤相關的貧血。在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時,應該同時監測鐵代謝及補充鐵劑。日常生活中,加強對骨髓瘤患者的貧血護理、合理飲食可以有效改善化療效果,改善患者的身體狀態。那麼,貧血的護理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需要患者重視呢?注意:日常活動因人而異患者需要根據自身貧血的程度,制定日常活動計劃。輕度貧血患者(血紅蛋白90-120 g/L):可從事正常工作,但應避免中、重體力勞動;中度貧血患者(血紅蛋白 60-90 g/L):可有計劃的適量活動,部分輕體力勞動也可參加;重度貧血患者(血紅蛋白30-60 g/L):以卧床休息為主,限制活動范圍,防暈厥,避免情緒激動和公共場所活動,家屬需協助其部分生活護理;極重度貧血患者:絕對卧床休息,視呼吸狀態給予間斷吸氧或持續吸氧,家屬需對其做好生活護理。需要記住的是:患者在活動中需注意測量脈搏,如果脈搏 ≥100 次/分,應立即停止活動。牢記!食物補鐵不可缺1.多攝入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內臟、瘦肉、蛋黃、紫菜、海帶及木耳等;2.鼓勵患者進食,攝入高蛋白、易消化、清淡富含維生素飲食,注意和綠色蔬菜、粗糧搭配,做到營養均衡;3.避免堅硬、帶骨刺食物,以免損傷牙齦,引起口腔黏膜出血;4.忌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㈤ 多發性骨髓瘤與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區別是什麼
骨髓瘤根據發生的部位、免疫球蛋白類型及症狀可分為多種,對於孤立性骨版髓瘤主要採用放療,對權於冒煙型骨髓瘤多定期觀察,對於多發性骨髓瘤現在多採取聯合化療、骨髓移植、中葯治療為主。
建議:做骨髓塗片、活檢、免疫球蛋白、微球蛋白、X片、尿蛋白等相關檢查,明確類型和病情,選擇個性化治療方案
㈥ 當骨髓瘤並發骨病變,高鈣血症、貧血時要怎麼辦
單發性骨髓瘤是較多發性骨髓瘤少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屬骨髓瘤的一種。臨床表現繁多,主要有貧血、骨痛、腎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經症狀、高鈣血症、澱粉樣變等。但致病機理不詳
㈦ 多發性骨髓瘤。死前有什麼症狀。臨死會有什麼舉動。
多發性骨髓瘤晚期死前有什麼症狀
一、高血鈣
廣泛的溶骨性病變,可引起血鈣和尿鈣增高,表現為厭食、惡心、多尿、煩渴、煩躁、心律失常,甚至昏迷。
二、骨骼病變
骨髓瘤細胞浸潤,並分泌破骨細胞激活因子,可導致溶骨性損害,2/3以上患者,以骨痛為主要的首發症狀,常見於胸部及腰背部,隨活動而加重。受累的骨骼局部可隆起,按之有彈性或聲響,易發生病理性骨折,引起神經根或脊髓壓迫。
三、腎臟損害
由於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輕鏈沉積於腎小管內、高粘滯血症、澱粉樣變性、骨髓瘤細胞浸潤以及合並腎盂腎炎等因素,50%患者在診斷時已存在「骨髓瘤腎病」,可表現為蛋白尿、腎病綜合症,但多不伴高血壓。骨髓瘤腎病和高血鈣,是造成腎功能不全和尿毒症的主要原因,脫水可加劇腎功能損害。
四、貧血和出血
骨髓內骨髓瘤細胞增殖,正常造血功能被抑制,可導致全血細胞減少。同時,由於腎功能不全、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繼發感染、M-蛋白引起高粘血症所致血漿容量增加等多種因素,幾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貧血。
血小板生成減少、M-蛋白對血小板與凝血系統功能的干擾、血管壁澱粉樣變等均可能是出血的重要原因,患者多表現為粘膜和皮下出血,晚期可有內臟和顱內出血。
五、感染
M-蛋白不具有正常的免疫活性,故正常免疫球蛋白減少,加之中性粒細胞生成減少,患者易發生感染。
多發性骨髓瘤晚期的症狀常見肺炎球菌及其它化膿菌感染,晚期革蘭氏陰性桿菌也較常見。呼吸道、尿路感染和敗血症常較頑固,而且不易控制。
㈧ 為什麼貧血也是多發性骨髓瘤的主要症狀之一
根據患者的體制不同
㈨ 多發性骨髓瘤晚期:大便黑色,便血,體內發燒,貧血,2012年7月發病
病情分析: 多發性骨髓瘤出現病理性腰骨折首先要控制多發性骨髓瘤,多發回性骨髓瘤是血液病答的一種。多發性骨髓瘤如果控制住
意見建議:,那麼骨折可以手術治療,不過病理性骨折手術效果也不是太理想,如果骨折不是很嚴重,可以平卧結合中葯治療效果也是可以的。
㈩ 骨髓瘤腎病 骨髓瘤兩側胯骨疼腿疼貧血肋骨疼 骨髓瘤,想在您那裡做化療,請問住院可以住上嗎
得了骨髓瘤怎麼治療? 患者:胳膊和腿疼有半年了 沒治療 想治療 多發性骨髓瘤IGA北京東直內門醫容院血液科李冬雲:化療是多發性骨髓瘤主要治療手段。有經濟條件可以應用萬珂聯合激素或沙利度胺。也可以做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如果症狀明顯,最好配合中葯減輕化療副作用和改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