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70歲老人瞌睡多的原因

70歲老人瞌睡多的原因

發布時間:2025-10-03 04:07:31

1. 人老了上年紀後睡不著到底是為什麼

老年人不是由於精神負擔沉重,思慮過度導致失眠,常常是因為年老帶來的全身和大腦皮層生理變化所導致的。具體來說,老年人失眠有以下四個顯著特點:

(1)白天以微睡為表現的打盹多。由於睡眠質量的降低,尤其是深睡眠會隨著年老而逐漸減少,加上臟器功能的不斷衰老,老年人在白天更容易感覺到精神疲倦,容易出現打盹現象,特別是那些缺乏社交無所事事的老年人,只要獨自呆坐,就會閉上眼睛打盹。

(2)有效睡眠時間短。據統計,60-80歲的老年人,就寢時間平均為7.5-8小時,但睡眠時間平均為6-6.5小時,表明睡眠效率較低。

(3)夜間容易覺醒。睡眠中時間覺醒的次數增加,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擾,比如貓狗叫、說話聲等。睡眠變得斷斷續續,常有一些老年人說自己後半夜常常處於是睡非睡的狀態。

(4)深睡眠時間短。60歲以上老年人的深睡眠時間占總睡眠時間的10%以下,75歲的老年人深睡眠基本消失。

(1)70歲老人瞌睡多的原因擴展閱讀:

失眠應該這樣做:

(1)身心松馳,有益睡眠

睡前到戶外散步一會兒,放鬆一下精神,上床之前洗個澡或用熱水泡泡腳,然後就寢,對順利入眠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2)穿上舒適的睡衣

每天晚上洗完澡,穿上自己喜歡的舒適睡衣,可以幫助身體建立夜間的常式,讓大腦更快進入睡眠模式。

(3)平常而自然的心態

出現失眠不必過分的擔心,你越是緊張,越是強行入睡,結果會適得其反的。有些人對連續多天出現失眠更是緊張不安,認為這樣下去大腦得不到休息。其實這類擔心所致的過分焦慮,對睡眠本身及其健康的危害更大。因此大家應保持一個自然的心態,對緩解失眠是很有幫助的哦。

(4)飲熱牛奶法

睡前喝半小時喝半杯熱牛奶,牛奶的營養價值高,其所含的全面營養對心腦器官,綜合調節神經、內分泌以及免疫系統功能有很大的幫助。很多白領為何失眠到天亮,是由紊亂的交感神經系統所至,睡前喝牛奶可平衡人體新陳代謝中出現的各種生理失調,增強免疫力,調節肌體對外界的應變的能力,從而促使人體安穩入睡。

2. 老人總是想睡覺是怎麼回事

很多老年人群體中比較常見的一個現象就是容易犯困,但是大多數人都覺得上了年紀的人這樣是正常的現象,其實即使上了年紀的人雖然自身的體質都是向下坡路走的,但是經常性的出現疲倦、睏乏等就是比較不正常的,尤其是在春天這個季節里,更容易犯困,導致出現經常性的卧床休息,很多人都會忽視,經常性的出現此現象應該要考慮有可能是會有心血管疾病,對於老年人容易犯困的原因,下面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希望對於這種情況能夠使作為兒女的重視起來。
有些老年人一到春天就會很容易犯困,晚上睡不著,白天老師打瞌睡,有的人認為是正常的,但是其實不是的,因為老年人經常犯困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徵兆,老年人要敏感的對待這樣的症狀。
春季溫度的過度波動讓人體全身器官反應不及,血管、體表、內臟突然要由冷天環境下的收縮狀態進入到擴張狀態,有限的血液都往體表去,影響了腦部供血能力;當腦部缺血、繼而缺氧時,感覺頭昏腦漲、手腳無力,做什麼都打不起精神人體容易出現頭昏腦漲、手腳無力、做什麼都打不起精神、想睡覺。最容易在春天犯困的群體其身體狀況都比較差,尤其是有心腦血管方面疾病的人群,由於血管情況不佳,血液循環不良,大腦缺血、缺氧比較嚴重,犯困的反應也就大而且持續時間長。
出現頭痛、頭暈、安靜時白天犯困等。但只要有外界因素刺激,如親友來訪,睡意會煙消雲散等大都是因為老年人的年齡比較大,出現一定程度的慢性腦供血不足所引起的。這與嗜睡症表現為在白天有不可抗拒的睡意是有區別的。慢性腦供血不足(CCCI)的概念,它的病理基礎就是腦動脈硬化,80%的老年人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這種現象。臨床表現為以頭暈頭痛為主,有時還伴有心煩易怒、失眠多夢、耳鳴、逆行性遺忘、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上面就是對於為什麼老年人比較容易犯困的原因以及其主要的症狀,不管是作為兒女還是另一半,一定要對此類的症狀加以重視,切不可因為覺得是小事情而忽略,很多嚴重的疾病暴發之前都是比較平靜或者是沒有什麼先兆的,所以通過對老年人易犯困現象的敘述,可以使得廣大朋友能夠留心身邊老人的日常表現,對於比較異常的現象一定要盡早的了解其原因,不要拖延進而可能會延誤疾病的診斷,希望能夠幫到廣大的朋友們。

3. 六十多歲老年人中午經常想打瞌睡是什麼原因

老人愛打瞌睡是正常生理現象。人完全蘇醒狀態只能維持4小時,打瞌睡可以為生命「充電」。一般來講,老年人睡眠的周期增加,深睡時間減少,淺睡時間增加,睡眠呈間斷性,這是正常現象。有事做時,他(她)是不會瞌睡的,閑暇下來就容易打瞌睡。

老年人各個臟器功能衰減,氣力不足,體力精力衰弱這是自然規律。假如老年人連連打哈欠嗜睡,有可能是某些臟器病變造成,比如三高糖尿病 ,心臟衰弱,甲狀腺分泌不足,腦血管病,腸胃功能疾病 某些腫瘤,抑鬱症等都會使人嗜睡。
有的老年人吃過晚飯便坐在電視機前,雖然開著電視機,但邊看電視邊睡覺,到上床時已經不困了。還有些老年人因為離退休後無所事事,環境安靜,白天也經常打瞌睡,以致造成超量的睡眠,使大腦細胞處於水腫狀態,反而會出現無精打采、乏力等異常反應。

根據他的症狀可到醫院檢查一下,能查出原因就積極治療。如果什麼大毛病都沒有,可以適當在飲食上給老人補補氣血。老人吸收功能差,不易用過強的葯補,食補最好。比如黃芪燉雞,山葯粥等等。氣血足了,或許會好些。
老年人進行適度的有氧運動,足以減少老年後患卒中的危險。
老人在飯後坐在電視機前,就是留戀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家人應該要體諒老人,聊些生活工作中他感興趣的話題,減少寂寞抑鬱的機會。只要是他感興趣想了解的,保證不會打瞌睡。(yuan_t)

4. 老人老睡覺

老人睡覺須知

哪些老人不宜睡覺

按生理特點看,老人白天想睡覺的較多,坐著都能打個盹,看電視也能小憩一會兒,但真正能在午間或夜晚熟睡的時間並非很長。

午睡切忌在午餐後立刻躺下,應休息15分鍾至30分鍾後再睡。睡覺時間不要太長,以30分鍾至1小時為宜,否則可能導致夜晚難以入眠。無論春夏秋冬老人午睡都應在胸口蓋上毛巾被單,因為老人毛竅空虛,年老體弱,極易受寒著涼。每當醒後應先在床上伸伸懶腰,用手搓搓臉,神志清醒後緩緩下床,這樣既有利血脈通暢,也能防止跌倒。

並不是每個老人都適宜睡午覺,比如有的老人醒來常出現頭暈、頭痛、心累及疲乏等不舒服現象。德國精神病專家研究認為,有幾種人不宜睡午覺:年齡在64歲以上,且體重超過標准體重20%以上的人,血壓過低的人,血液循環系統有嚴重障礙的人,特別是因腦血管變窄而常出現頭昏、頭暈的人。這是因為睡眠時,心率相對緩慢,腦血流量減少,容易使他們出現大腦暫時性供血不足,造成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而引發其他疾病。這些人只要白天(特別是上午)注意不要過勞,適量做一些體育鍛煉,生活有規律,晚上按時就寢即能保證睡眠質量。

夜間睡眠睡姿在開始入睡時以右側卧最好,仰卧也可以,但不要把手放在胸脯上,以免壓迫心臟搏動和妨礙呼吸。也不要蒙頭睡,這不衛生,而且腦中還會聚集過多的二氧化碳,可使人感到憋悶,頭昏腦脹,重者還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冬季不要加蓋太厚重的被子,因為這可使全身血液運行受阻,導致腦部血流障礙和缺氧,使血壓增高,易突發「半夜卒中」,後果常會危及生命。老人可選用質輕、保暖性能良好的材料作蓋被,或適當使用電熱毯或增加暖氣設備來解決禦寒問題。選擇的枕頭不要過於松軟,高矮要與肩平。

睡前最好用40℃熱水洗個腳,溫水漱口刷牙。最新研究發現,口腔病菌是導致老年人心臟病、肺炎不可忽視的誘因,睡前刷牙無疑利於防病延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老人一覺剛醒,無論是半夜還是在早晨,如需起床,都應平躺床上「養神三分鍾」,然後慢慢坐起,在床沿坐半分鍾,再離床走動。這樣可防止突然的體位改變造成心腦血管供血不足所致的跌倒。

老人睡覺前應做的事
假如老人在睡覺之前,做好以下幾件事情,就能睡一個好覺.

一.刷牙.晚上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不僅可以清除口腔積物並且有利於保護牙齒,對安穩入睡也有幫助。

二.飲少量開水或牛奶.能幫助老人度過一個安靜的夜晚.

三.梳頭.睡覺前梳頭,最好梳到使頭發紅,發熱,這樣可以疏通頭部血液,能起到保護頭發的作用,早入夢鄉.

四.洗腳.洗腳對大腦是一個良好的刺激,用溫水洗腳使血液下流,能起到促進入睡和消除疲勞的作用.

五.開窗.即使是冷天,臨睡前也要開一會兒窗戶,放進新鮮空氣,有助於睡得香甜。

睡眠的姿勢,不外乎仰卧位、右側卧位、左側卧位和俯卧位4種體位。

仰卧位時,肢體與床鋪的接觸面積最大,因而不容易疲勞,且有利於肢體和大腦的血液循環。但有些老年人,特別是比較肥胖的老年人,在仰卧位時易出現打鼾,重度打鼾時出現大聲的鼾聲和鼻息聲,不僅會影響別人休息,而且可影響肺內氣體的交換而出現低氧血症。

右側卧位時,由於胃的出口在下方,故有助於胃的內容物的排出,但右側卧位可使右側肢體受到壓迫,影響血液迴流而出現酸痛麻木等不適。

左側卧位,不僅會使睡眠時左側肢體受到壓迫、胃排空減慢,而且使心臟在胸腔內所受的壓力最大,不利於心臟的輸血。而俯卧位可影響呼吸,並影響臉部皮膚血液循環,使面部皮膚容易老化。

因此,老年人不宜睡左側卧位和俯卧位,最好睡仰卧位和右側卧位。而易打鼾的老年人和有胃炎、消化不良和胃下垂的老年人最好選擇右側卧位。

睡眠的質量關繫到老年人健康,睡眠的好壞會在第二天的精神狀況中表現出來。對於老年人來說,睡眠的時間要掌握得適當,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

掌握良好的睡眠方法,是走向健康之路的第一步,不但可以使老人在平日內神晴氣爽,而且對健康長壽也會大有裨益。

午睡
不少老人有午睡的習慣,但如果睡不好,反而覺得難受;用過午餐後要休息15至30分鍾再睡,飯後不要立即躺下。午睡時間也不宜過長,以30至60分鍾為宜。避免睡在有風的地方,胸腹部要蓋些東西,以免受風寒。

現在有種新的看法,認為飯前午睡好,只睡半小時甚至比飯後睡兩小時消除疲勞的作用還大。

瞌睡
打瞌睡是正常生理現象,人完全蘇醒狀態只能維持4個小時,打瞌睡可以為生命充電。老年人如果呵欠連連,就不得不考慮是否為腦血管病的前奏,要及時去醫院診治。

夜睡
夜間萬籟俱寂,是睡眠的好時機。躺下不久即入睡,對健康最有益。如果患神經症而一時難以入睡,要通過自我調節或藉助安眠葯催眠。

睡眠姿勢
睡眠姿勢左右側卧位區別不大。但仰卧時不要把手壓在胸部,要避免俯卧位(趴在床上睡覺)。切不可用被子蒙頭睡,以免吸入過多二氧化碳損害健康。老年人頸椎病發病率高,枕頭高低軟硬要適中,以免加重病情。

中國人歷來提倡早睡早起,老人要根據實際情況定奪,雖然春季轉暖,但早起鍛煉時仍易受涼,所以老人不宜起床過早。

睡醒
老年人醒來之後,發生中風較多,其原因是老年人機體逐漸衰退,血管壁硬化,彈性減弱,當從睡眠的卧位迅速變為起床後的直立位時,由靜態到動態,血液動力學發生突變,而生理功能不能很好調節,引致血壓急劇起伏,容易導致老化的腦血管血栓形成或破裂出血。這是最主要的因素,還有血小板因素。

老年人睡覺醒後不宜立即起床,動作要慢,要做到「三個半分鍾」,即清晨或夜間醒來後,平躺半分鍾,在床上坐半分鍾,雙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鍾,最後再下地活動,以免血壓驟變發生不測。

閱讀全文

與70歲老人瞌睡多的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年輕人和老人一起照相怎麼站立 瀏覽:438
端午節孝敬長輩 瀏覽:661
贊美老年大學舞蹈班的文章 瀏覽:111
如何挑選養生產品 瀏覽:963
烏魯木齊市80歲老人補貼 瀏覽:685
老年人眼底出血什麼原因 瀏覽:739
描寫不孝順的句子 瀏覽:505
把父親送進養老院的話 瀏覽:361
湖南縣里的老年大學 瀏覽:959
70歲老人瞌睡多的原因 瀏覽:796
殘疾人老人證在哪裡辦 瀏覽:219
父母留下的相片獎狀怎麼保存 瀏覽:842
孩子上小一了父母該說什麼 瀏覽:646
朝陽農村養老金在沈陽哪個銀行交 瀏覽:488
老年人健康管理計劃 瀏覽:418
老年人做榜樣 瀏覽:476
國家怎麼改制養老保險的 瀏覽:769
老年人飲食問題 瀏覽:482
為什麼生病的老人自私 瀏覽:678
老人跌斷股骨後出現腸梗阻怎麼辦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