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讓古代春節有藝術氣息的《歲朝圖》會有啥寓意
“春節”是中國人最熱鬧也是最受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人們都會在農歷春節前後辦年貨、掃塵、走訪親戚、祈福攘災、歡慶娛樂等等。而在清朝對於春節習俗的講究就更多了,下到黎民百姓,上至皇親國戚,都無不例外。清朝皇帝在紫禁城中過春節最具代表性的方式,就是置辦的“
年物”,年物一般是指農歷新年用以饋贈親友之物。紫禁城裡面的每一件年物都帶著強大的自然信仰的力量,讓人心生敬畏和歡喜。
那麼,紫禁城裡到底有哪些特別的年物呢?
正在熱播的年俗節目《故宮賀歲》第四集中,就向廣大觀眾介紹了紫禁城裡清代皇帝過春節而置辦的“年物”,這些寓意深刻的年物讓觀眾大飽眼福。而在節目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年物”,
當是散發著濃濃藝術氣息的《歲朝圖》。
四、對春節傳統儀式感的注重
古人畫《歲朝圖》寄予過年美好的寓意,也是古人春節里一種儀式感的表現。不僅圖畫,很多物件也被寄予了瑞祥的寓意。
的琺琅象;工藝精緻、材質華貴的寶石金銀盆景;起源於癢癢撓、寓意“萬事如意”的瑪瑙雕靈芝式如意;從唐朝就開始流傳、象徵著太平安定的海晏河清香爐等等。
這些紫禁城裡清代皇帝過春節而置辦的“年物”,與《歲朝圖》一樣都是能表達人們對春節的期盼和嚮往,從側面也說明古人過春節可是滿滿的儀式感。
而在當代,由於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市場經濟發展的飛速發展和外來文化的入侵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除了貼春聯、放鞭炮等比較根深蒂固的習俗以外,很多春節傳統的習俗都不再被大家所了解。
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故宮賀歲》的類似方法去復原過去的春節傳統,用更現代更年輕化的表達方式,找回過年的儀式感,就一定能將我們的傳統文化賦予新的意義,創造一種過年的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