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握固與長壽

握固與長壽

發布時間:2025-08-04 00:07:56

㈠ 為什麼手的握力越大,人就越長壽

西方有一個結論,說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手的握力越大越長壽,所以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就應版該經常鍛煉自己的手握權力。但是,西方人只是做了統計,得出結論,卻不知道這裡面的原因。

為什麼手的握力越大人越長壽呢?

不知有沒有人留意,小孩子出生的時候手都是什麼樣子的?小孩子出生的時候啊,握拳是沒有錯的。那是怎麼握的呢?我們一定要學小孩的握拳法。小孩的握拳一定是大拇哥放到無名指的指根處,然後握住。這個方法是道教里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握拳方法,叫做握固法。初生孩子為什麼都不用教,就是媽媽不用去教孩子:我要生你了,你一定要握固出來啊。不用教,每個孩子都是這么出來的。當然也有張著手出來的,張著手出來的小孩體質偏弱。其實一般小孩子,懂得自保的,都是握著出來的,這是先天的東西,不用父母去教。

我在學中國古代養生法的時候,曾經問過那些老師,道教說這是握固。我問這握固是怎麼來的,他們也不知道,只教給我們就這樣握著就可以了,因為這樣可以定魂魄。等我生完孩子以後,一看孩子那樣握著手出來,我一下就開悟了。人的手首先得能攥住,肝氣才會足。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人體自保功能。

㈡ 怎樣看出一個人健康長壽

1. 聽說握力越大說明人的壽命越長。人們無論富貴貧賤,出生和死去的時候都是攥著拳頭來的,撒開手去的。握力與肝經密切相關:中醫理論認為,人手的握力與肝經有重要關系。
2. 小孩子出生時,手的共同現象是將大手指攥在四指里。道教稱這種握法為握固法。為什麼小孩子一出生都這樣握拳呢?《黃帝內經》中提到,肝所對應的神明是魂。中醫認為,肝氣足,人的魂就足。就像油燈一樣,油足,光亮就足。小孩子剛出生時頭頂的囟門未合,囟門被認為是魂出入之所,所以小孩子出生時的握固法就是在固住魂。
3. 道家認為,無名指的指根處為肝的風竅,所以握固法為大拇指掐在無名指的指根處。小孩子剛出生時這么握得非常緊,這是因為人出生時肝氣特別足,同時要固住魂魄。
4. 人死的時候也有一個共同的象,就是撒手而去。這個象暗示了一個重要道理,人在死亡的瞬間,肝魂散掉了,兩只手再也固不住了,一撒手,握力和肝氣都隨魂而去了。
5. 這么說來,人的出生和人的死亡都和肝氣的生發之機有著很大的關系。肝在中醫裡面屬於厥陰之性,有生發的能力和條達之性,同時這個生發也一定要能夠收斂得住。
6. 所以中醫在描述肝的木性的時候,取「曲直」兩個字,「曲」就是它的收斂性,「直」就是它的條達性。中國傳統文化看待事物的方法是很辨證的。
7. 要想長壽應常練握力。日常生活中我們沒事時要多活動手指。過去老人們有個很好的鍛煉方法——揉核桃,就是把兩個核桃放在手心裡,揉來揉去的,這種方法可以很好地活動到每根手指,而且核桃在手心當中正好形成了一個太極之象,所以也叫做太極球。
8. 十指相敲法是種很好的鍛煉方法,就是讓我們雙手的十指相對,互相敲擊。這種方法很好地鍛煉手指上的井穴,既鍛煉了手的靈活性,也練了肝氣,對我們大腦的養生也十分有好處。
9. 手腳冰涼的女孩兒一定要經常十指相敲,這樣,血脈可以通到四肢末梢。請採納我的答案吧,祝願您和您的家長都能夠長壽健康。

㈢ 請教精通《老子》的朋友,「骨弱筋柔而握固」是什麼意思

「骨弱筋柔而握固」意思是他的筋骨柔弱,但拳頭卻握得很牢固。

出自春秋老子的《道德經》第五十五章。

原文: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蜂蠆虺蛇不螫,攫鳥猛獸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譯文:

道德涵養渾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嬰孩。毒蟲不螫他,猛獸不傷害他,凶惡的鳥不搏擊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頭卻握得很牢固。他雖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卻勃然舉起,這是因為精氣充沛的緣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卻不會沙啞,這是因為和氣純厚的緣故。

認識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貪生縱欲就會遭殃,慾念主使精氣就叫做逞強。事物過於壯盛了就會變衰老,這就叫不合於「道」,不遵守常道就會很快地死亡。

(3)握固與長壽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

老子入周後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閱讀全文

與握固與長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企業工齡滿30年退休工資多少錢 瀏覽:692
孝順和養老金哪個更重要 瀏覽:647
當兵體檢化驗尿檢查什麼 瀏覽:599
2020職業健康體檢報告有哪些 瀏覽:715
養老金指數和怎麼計算 瀏覽:641
孝順父母敬長輩解釋 瀏覽:603
60歲老頭老覺得冷為什麼 瀏覽:371
60歲養老金銀行卡密碼 瀏覽:159
秋冬季節古人如何養生 瀏覽:776
均衡飲食與食療養生有哪些 瀏覽:62
60歲以上銀行卡 瀏覽:508
長壽有幾個火車站 瀏覽:853
父母怎麼認識作文 瀏覽:728
為什麼老人老了會自言自語 瀏覽:703
工齡25年退休金計算方法 瀏覽:47
西安交大老年大學2018 瀏覽:942
握固與長壽 瀏覽:235
無錫市濱湖區老年大學2019年春季招生 瀏覽:690
養生培訓班哪裡學 瀏覽:607
太原市近年養老保險繳納數額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