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70歲老人痴呆

70歲老人痴呆

發布時間:2025-07-28 22:50:54

『壹』 我有個姨夫快70歲了,老年痴呆很嚴重,什麼事情都會忘記掉,講話很會胡說八道,該怎麼辦是好

在70歲老年痴呆很嚴重的話,那麼當然會忘掉很多事情,這個時候一定要對他們多多關愛,才能夠控制一下病情。

『貳』 老人70多歲,失去記憶,是不是老年痴呆症,能治療嗎

問題分析:
老年痴呆是一種由於大腦器質性損害而引起的腦功能障礙,使記憶、理解、判斷、自我控制等能力發生進行性退化和持續性智能損害,影響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的病症。老年痴呆症是靜悄悄的疾病,沒有痛癢等明顯症狀,早期只是出現記憶力減退、健忘等症狀,很多病人誤認為這是正常的衰老,以致就診率極低,常使病人錯過有效治療機會。據最新統計,天津市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老年痴呆總患病率為5.22%,80歲患病率達15.9%。據估算,全市現有10萬痴呆老人,每年新增近1.8萬至2萬人。但僅有2%的家庭帶老人進行了正確的治療,其他家庭的痴呆老人吃的大都是營養葯,從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意見建議:
老年痴呆症可以在精神科醫生指導下口服奮乃近,腦靈素,可以靜脈注射腦活素。但是只能改善症狀,不能徹底治療。

『叄』 70多歲的老年人經常看不到兒女,偶爾見一次想不起來是誰,有時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應該是老年痴呆,他們常常會忘記自己的兒女叫什麼,長什麼樣子,家住在哪裡,所以一般患老年痴呆的人家人都不怎麼讓他出門,出門的時候也會在口袋裡裝上家庭住址還有聯系方式,防止走丟

『肆』 我母親70歲經常忘了回家的路是一種什麼病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痴呆;65歲以後發病者稱老年性痴呆。
常見症狀
認知功能下降、行為障礙、生活能力逐漸下降
臨床表現
該病起病緩慢或隱匿,病人及家人常說不清何時起病。多見於70歲以上(男性平均73歲,女性為75歲)老人,少數病人在軀體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後症狀迅速明朗化。女性較男性多(女∶男為3∶1)。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狀和行為障礙、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漸下降。根據認知能力和身體機能的惡化程度分成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1~3年)
為輕度痴呆期。表現為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突出;判斷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對事件進行分析、思考、判斷,難以處理復雜的問題;工作或家務勞動漫不經心,不能獨立進行購物、經濟事務等,社交困難;盡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對新的事物卻表現出茫然難解,情感淡漠,偶爾激惹,常有多疑;出現時間定向障礙,對所處的場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對所處地理位置定向困難,復雜結構的視空間能力差;言語詞彙少,命名困難。
第二階段(2~10年)
為中度痴呆期。表現為遠近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的視空間能力下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在處理問題、辨別事物的相似點和差異點方面有嚴重損害;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生以及保持個人儀表方面需要幫助;計算不能;出現各種神經症狀,可見失語、失用和失認;情感由淡漠變為急躁不安,常走動不停,可見尿失禁。
第三階段(8~12年)
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查體可見錐體束征陽性,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終昏迷,一般死於感染等並發症。

『伍』 對於上了年紀的老人(70歲左右)日常生活應該注意些什麼

老年人須注意防治的八大病症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各部位的器官機能會逐步衰減,人的生理會隨之發生變化,主要體現在呼吸系統、肌肉骨骼、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等方面會因功能衰退或失調而容易產生許多不適,乃至疾病。從醫學上看,老年人易罹患疾病主要有以下幾種:
⑴老人痴呆症此病主要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因此而得名。人過了一定的年齡,腦部的功能衰退,患者會日益健忘,智力減低,性格也會改變。據調查顯示,在65歲或以上的人口中,有10%會患此症,而在85歲或以上的人中,患病率高達25%,即每4個人中有1名病患者,年齡愈大,患病機會愈高。不同原因導致的老人痴呆症治癒程度不一,一些因腦積水、腦部腫瘤、情緒抑鬱、甲狀腺失調、維他命B12不足、葯物反應和葯物中毒等引起的老人痴呆症,若找到病因,對症治療,是可以治癒的;而因機能迅速退化(如阿爾茲海默氏症)、腦血管疾病並發輕微腦中風引起多發梗塞而導致的痴呆症,目前尚無根治方法。在老人痴呆症的防治研究中,醫學研究人員發現,教育水平高、多動腦筋以及有興趣愛好的老人患病機會較低;美國研究發現,魚游動時的一舉一動,包括其聲音及顏色,對該病患者有刺激作用,能令他集中精神並平靜下來。所以,醫學家鼓勵老人要多增強些興趣活動,如打太極、游泳、養魚、養鳥等,保持頭腦靈活,減少患病機會。
⑵帕金森氏病此病為運動障礙性疾病,是由於人腦下較低位置的神經細胞呈現萎縮而失去抑制功能,使某些細胞亢進導致出現手、腳、頭等肢體震顫、僵直等現象。隨著病歷延長,患者動作減緩或不能活動,面部沒有笑容,約到第5年後,病情逐步加重到需要家人協助照顧生活及飲食。此病目前依靠葯物或手術能控制病情,但無法根治。醫學界正在積極研究人工製造細胞,希望能通過神經細胞移植來有效治療此病,這是未來5至10年的發展方向。
⑶骨質疏鬆症人的骨骼和其他組織一樣,會不停地生長。但老年人的骨質生長速度會明顯減慢,隨著人體中鈣質流失的速度越來越高於吸收的速度,骨頭會變得薄弱,骨密度也會下降,易發生脆折。此症大部分與年老有關,女性相對較多,尤其是更年期後的女性更明顯。最易受影響的部位是人的脊椎。老年人可以通過增加鈣的攝入量(如食用豆腐、芝麻、牛奶等含高鈣質食物),做些適當的運動,尤其是能令骨骼負重的運動如跑步、步行等,多做些無傷害的日照,更年期女性可遵醫囑補充雌激素,來改善骨質疏鬆狀況,減少骨骼損傷的機會。
⑷老人常患的眼病由於年齡增加,人的眼球組織會逐漸退化,導致視力衰退或病變。老年人常患的眼病有老花眼、青光眼和白內障。為保護眼睛,老年人應盡量保持室內充足的光線,不要使用公共毛巾,避免長時間從事精細的工作防止用眼過度,多吃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卜、闊葉蔬菜等,當眼睛感到不適時應及早求醫,必要時佩戴合適的眼鏡。
⑸中風中風是腦血管病,大部分是受高血壓影響,年紀愈大患病機會愈高。由於腦細胞不同於身體其他部位的細胞,死亡後很難再生,而且腦細胞死亡會產生化學變化,傷害其他正常細胞,中風若不及時治療,時間越長,腦細胞的死亡數就越高,病情會惡化,直至危及生命。所以,老年人一旦發生中風,務必及時求醫。
⑹高血壓及其導致的疾病高血壓患者除了部分有頭痛、頭暈、疲倦等症狀,大部分人沒有異常病症,只是在醫生檢查時才發現。如果高血壓長期得不到治療,患者除了會出現上述的中風外,還會出現心臟衰竭、冠心病、腎衰竭和視力受損等。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血壓,要定期檢查,一旦發現有高血壓必須立刻治療並嚴格按醫囑服降壓葯,以防止上述並發症。
⑺老人失禁老年人由於生理機能的衰退,往往會影響盆骨肌肉控制,從而導致大小便失禁。引起失禁的原因很多,如服葯物(利尿類葯、安眠葯、鎮定劑類等)、急性疾病、神經性問題(神經性膀胱、老人痴呆症、中風症等)、手術問題(如前列腺手術)、便秘、易致腹瀉的疾病等。老年人一旦出現失禁,可根據病因採取相應的措施,如按醫生指示停服葯物、睡前少喝水、有疾病須及時就診治療(包括便秘),可盡量改善或消除失禁症狀。
⑻老年性聽覺減退隨著機體的衰老程度不一,老年人的聽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聽覺減退會導致與人交往出現困難,此時應配戴助聽器幫助提高聽覺。與老人交往的人談話時應面對老人,讓他們看到你嘴形和面部表情,說話的聲音要清晰,速度應放慢,必要時可以用手勢表達。同時為安全起見,老年人橫穿馬路時應盡量有家人或熟人陪伴。平時,老年人還應注意用耳衛生,如不用尖銳的耳挖匙清除耳垢,在噪音的環境下應戴上耳罩或用耳塞,當發現聽覺或耳朵有問題應及早求醫。

『陸』 老年痴呆到哪種情況快面臨死亡

第三階段(8~12年)
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查體可見錐體束征陽性,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終昏迷,一般死於感染等並發症。

閱讀全文

與70歲老人痴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不是事業編的教師退休年齡 瀏覽:388
除了中國過重陽節還有哪個國家過重陽節 瀏覽:931
廣州市荔灣幸福養老院 瀏覽:655
西昌市老年大學招生時間 瀏覽:505
退休金與個人賬戶余額有關 瀏覽:257
養老保險查詢忘記賬號了咋辦 瀏覽:716
山西2016退休工人加工資方案 瀏覽:315
高淳醫院體檢可以查哪些疾病 瀏覽:966
山西市康樂養老院 瀏覽:339
為什麼有的國家老年人先接種疫苗 瀏覽:22
長壽花怎麼隔水生根發芽殺蟲 瀏覽:219
支付寶如何給父母交養老金 瀏覽:878
聊什麼50歲女人很快樂 瀏覽:595
50歲女人的性慾強嗎 瀏覽:134
養老金扣533退休能開多少 瀏覽:125
欠了錢如何向父母求助 瀏覽:708
農村房子老人老了怎麼繼承 瀏覽:477
任玉嶺談養老金 瀏覽:869
家長孝敬父母的演講稿 瀏覽:768
廣州養老金斷交後能續交嗎 瀏覽: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