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80歲稱作什麼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周歲稱襁褓。 2至3歲稱孩提。 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10歲以下稱黃口。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16歲稱碧玉年華; 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票?梅之年。 男子20歲稱弱冠。 30歲稱而立之年。 40歲稱不惑之年。 50歲稱知命之年。 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 70歲稱古稀之年。 80歲稱杖朝之年。 80至90歲稱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歲樂期頤。 另外,還有稱童年為總角或垂髫,稱青少年為束發,女子待嫁稱待年或待字,稱老年為皓首或白首,稱長壽老人為黃發等等
『貳』 80歲稱為什麼之年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中國人對於年齡是怎樣按時間段區分的?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
『叄』 古時候稱80歲老人叫什麼
被稱作耄耋。出處:《禮記·曲禮》說:「八十九十曰耋。」意思時,八十九十歲可以成為為耋。在《爾雅·釋言》註:「八十為耋。」意思是說八十歲成為耄。綜上所述可以知道八九十歲都可以稱作耄耋老人。
『肆』 70歲叫古稀,80歲,90歲叫什麼
70歲叫古稀,80歲叫仗朝,90歲叫鮐背,其中80與90又可統稱為耄耋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仗朝又作杖朝:八十歲可拄杖出入朝廷,後用作八十歲的代稱。
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也可稱「凍梨」。
(4)80歲被稱為什麼擴展閱讀:
老人稱謂
杖家之年:五十;
杖鄉之年:六十;
杖國之年:七十;
杖朝之年:八十。
斑白:老人。老年人頭發斑白,因代指老人。
黃發:是指長壽老人。:指老人,老人的頭發由白變黃。「黃發」是枯黃的頭發。人老了,頭發上由黑變白,白發則黃。
皓首:白頭,指年老。
久壽:長壽。
眉壽:耄[mao]壽,長壽。人老了眉毛長,所以稱眉壽。
姥[mu]:年老的婦人。
暮齒:晚年,暮年。
暖壽:舊俗在過生日的前一天,家裡的人和關系較近的親友來祝壽。
萬壽:大壽,高壽之意。
遐齡:指人長壽高齡。
『伍』 古代稱80歲的人是什麼
這個年歲的稱謂為杖朝之年、中壽。歲,是年齡的計量名詞。語出《漢·曹操·對酒歌》。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歲。
耄:指八九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鹽鐵論·孝養》中寫道:「七十曰耄。」《禮記·曲禮》說:「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爾雅·釋言》註:「八十為耋。」
「耄耋」是指人的高壽,大約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歲的年紀。耄,七八十歲的年紀。耄(mao)耋(die)指八九十歲。
毛傳又雲:「耋,老也,八十曰耋。」後人因稱八九十歲的老人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歲。九十歲也可稱耄耋之年。
中壽:指80歲以上。
傘壽: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5)80歲被稱為什麼擴展閱讀
未滿周歲:男女相同——襁褓,襁指背負嬰兒用的寬頻,褓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在古代泛指1歲以下幼童,現在以此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
2~3歲:男女相同——孩提,指幼兒始知發笑尚在襁褓中。
3~6歲:男女相同——總角,古時少兒男未冠,女未笄時的發型,頭發梳成兩個發髻,如頭頂兩角。
7~11歲:男子——齠年,值兒童換牙的時期;女子——髻年,指盤在頭頂或腦後的發結。
12~15歲:男子——15歲稱為志學之年;女子——12歲稱金釵之年,13歲稱豆蔻年華,15歲稱及笄之年。
16~20歲:男子——20歲稱弱冠;16歲稱破瓜年華、碧玉年華、二八年華,20歲稱桃李年華。
20~40歲:男子——30歲稱而立之年,,40歲稱不惑之年;女子——24歲稱花信年華,至出嫁稱梅之年,30歲稱半老徐娘。
50~60歲:男女相同——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70歲:男女相同——花甲(我國自古以來用天乾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因而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還歷之年。
70~80歲:男女相同——古稀、杖國之年(謂八十歲可拄杖出入朝廷)、致事之年、致政之年,從心之年、懸車之年。
80~90歲:男女相同——耄耋之年,指年紀很大的人。
90歲~100歲:男女相同——鮐背之年,鮐背上的花紋特別像90歲老人臉上的皺紋。
100歲:男女相同——期頤,又可稱為「人瑞」,「期」是期望、指望的意思,「頤」是贍養的意思,「期頤人瑞」指由於年事已高,需要、指望兒孫贍養他。
120歲:男女相同——花甲重開,花甲是60歲,花甲重開,就是兩個60歲。
140歲:男女相同——古稀雙慶,古稀是70歲,古稀雙慶,就是兩個70歲。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杖朝之年
『陸』 80歲被稱為什麼60歲被稱為什麼呢
60花甲,70古稀,80歲致政之年-耄耋
『柒』 古代的80歲叫什麼
叫:耄
耄,形聲字,上形下聲,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古時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講,男性稱「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
在雲南羅平富樂下菜園村有一塊古匾「期頤人瑞」,說的是該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經活到一百多歲,所以有這個稱呼。
在這里,「期」是期望、指望的意思,「頤」是贍養的意思,「期頤人瑞」指由於年事已高,需要、指望兒孫贍養他。
出自:
則大耋之嗟。——《易·離》。馬注:「七十曰耋。」
使率一二耋老而綏焉。——《公羊傳·宣公十二年》
壽稱具體如下:
襁褓:初生
孩提、總角、垂髫:童年
金釵之年:女子12歲
豆蔻之年:女子13歲
及笄之年:女子15歲
碧玉年華:女子16歲
桃李年華:女子20歲
花信年華:女子24歲
弱冠之年:男子20歲
而立之年:男子30 歲
不惑之年:男子40 歲
知命之年:男子50 歲
花甲之年:男子60 歲
古稀之年:男子70 歲
喜壽:男子77歲
杖朝:80歲
耄耋之年:80~90歲
米壽:男子88歲
鮐背之年:90 歲
白壽:男子99歲(取百去「一」之意)
期頤之年:男子100
茶壽:男子108歲
『捌』 80歲的年齡叫什麼
80歲的年復齡叫杖朝之年。制
杖朝之年是古代年齡的代稱,指男子80歲,意思是年過八十就可以允許撐著拐杖入朝。
出自:西漢戴聖《禮記·工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
譯文:年過五十可以在家拄拐杖,六十可以在鄉拄拐杖,七十可以在國中柱拐杖,八十老人可以在朝上拄拐杖。
(8)80歲被稱為什麼擴展閱讀:
古代年歲稱謂
嬰兒:人初生襁褓:0歲
孩提、總角、垂髫:童年
金釵之年:女子12歲
豆蔻:女子13歲
及笄:女子15歲
弱冠:男子20歲
而立:30
不惑:40
知命:50
花甲:60
古稀:70
仗朝:80
耄耋:80-90
(鮐背之年):90
『玖』 80歲在古代文學中稱什麼
耄 mào
《禮記.曲禮上》:「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
耋dié
(形聲。從老、專至聲。本屬義:年老。古指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同本義 。
年八十曰耊。字亦作耋。--東漢·許慎《說文》
耄耋(mào dié):八九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