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年人上學有什麼好處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許多老年人退休後,讀書成為了他們日常最大的樂趣,每日總會抽出幾個小時閱讀。老人讀書好處多多,不過看書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眼睛,畢竟老人視力有所退化,看書的時候也要有所取捨,注意勞逸結合。老人讀書的好處有以下幾點。1、保健大腦
大腦若經常不用就會萎縮,直接影響到全身各器官的衰退。老年人的大腦越用身體會越好,反之隨著大腦的遲鈍身體也會越來越差。缺乏促進大腦功能的活動(如閱讀)會導致認知功能衰退,與經常讀書的老年人相比,從不讀書的老年人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會增加3.7倍。
2、預防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是非常常見的老年病,多見於活動少、性格孤僻的老人。老年痴呆是可以控制甚至可以調理好的,所以老人一旦感覺自己已經出現衰老的症狀時,就要做一些預防措施。
看書就是一個不錯的預防措施,當老人讀一本書的時候,必須分清楚它們的任務、它們的背景、野心、歷史以及細微的差別,同時也必須記住貫穿故事適中的多角的復雜的情節。大腦是一個很奇妙的器官,它能很輕松的記住這些東西。令人驚訝的是,創造的每一個新的記憶將打新的神經鏈(大腦路徑)並且同時加強已存在的路徑,這將幫助召回短期記憶同時也將穩定血液。所以讀書能刺激腦神經,提高記憶力,防止老年痴呆症。
3、愉悅身心
好書字里行間閃爍著人類實踐、才智的精華。格言警句讓人警醒,至理名言讓人徹悟,風趣的語言讓人愉悅,優美的描寫讓人賞心,壯烈的故事讓人感奮,生動的情節讓人舒懷,溫婉的敘述讓人牽情,幽默的文字讓人會心一笑,在不知不覺中既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增加了生活樂趣,又獲得人生的滋養,無形中使老人累積了正能量。
4、打發時間排解寂寞
老年人一旦從崗位上退下來,沒有事做,如果不主動安排點時間讀書,整天無所事事反而更覺得時間不好過,容易陷入孤獨寂寞等消極情緒中去。讀書時整個人都沉浸在書中,跟隨著書里的主人公的喜怒哀樂,一眨眼時間就過去了,而且也受到書籍中一些積極樂觀的情緒影響,有助老人身心健康。
5、提高自身認知能力
俗話說得好,讀書能醫愚。這說明通過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認知能力,提高素質與涵養。時下出現了許多詐騙的手段,針對的對象大部分是沒有知識沒有文化的老人,原因就是這些老人沒有知識,認知能力低下,容易上當受騙。因此,老年人應該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❷ 要想活得久,除了不吸煙不喝酒,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更健康長壽
早睡早起,多運動。身為90後,晚睡晚起已經成習慣,這是一個非常不健康的作息時間,並且現在大多數年輕人不愛運動,偏愛葛優躺,這對身體是一點好處都沒有。
吸煙、飲酒傷肝、傷肺,有許多癌症患者,都是由於過度的吸煙、飲酒所導致的,吸煙不僅對自身的身體有所傷害,並且二手煙對他人也存在身體上傷害,所以要少吸煙,多運動。而過多的飲酒也身體也有所傷害,過多的飲酒不僅對自己身體不好,回到家也是對家人的一種折磨,嚴重時會造成猝死的危險發生,所以少喝酒,遠離酒局。
作為90後,我們不僅要對自己的身體負責,這也是對自己家人的負責,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戒掉那些有損身體的生活活動,以樂觀的心態去生活,這無疑是健康的最好辦法。
❸ 那些沒有繳納社保的70、80、90後以後應該如何養老對此你怎麼看
樓主你好,那些沒有繳納社保的70後80後甚至90後應該如何面對養老,實際上如果自己沒有交納社保那麼很明顯,自己首先要面對的一點就是沒有這個基本養老金的待遇了,如果說連基本養老金都沒有,那麼對於自己今後的養老生活可以說是非常不好的,因為基本養老金是作為自己一個最低養老的保障,而我們一定要去購買一份社保,只有在這樣的一個前提條件下,才能夠正常保證自己我們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待遇。
所以說一般情況下只要是正常的參加工作,那麼所在的工作單位都會給員工來去購買一份社保,那麼這樣的話就會擁有一份社保待遇了,在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達到15年以上都可以享受基本養老金的待遇。
作為沒有工作單位的個人,那麼也完全可以以靈活就業的形式來繳納我們的職工養老保險,那麼這種情況只不過就是靈活就業的話,是因為沒有工作單位給你承擔大部分的繳費比例,所以說對你個人來說,你的這個繳費比例相對來說是比較高一些的,但是也一定要保證自己的養老保險在最終退休之前達到15年,這樣一個繳費年限就可以保證自己正常的領取退休金待遇了。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一、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我的建議是:
(一)1975年以後出生的男性朋友及1980年以後出生的女性朋友,最好從看到我的回答後,立即去參加辦理社保,男性滿60歲,女性滿55歲後領取退休金;
(二)1970年初至1974年底出生的男性朋友及1975年初至1979年底出生的女性朋友也最好從看到我的回答後,立即去參加辦理社保,但要延遲至繳納社保滿15年且男性滿60歲,女性滿55歲後領取退休金;
(三)1970年初至1974年底出生的女性朋友也最好從看到我的回答後,立即去參加辦理社保,但延遲至滿60歲一次性補繳社保費至滿15年後領取退休金。
二、繳納社保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以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
已在私企上班(包括在異地打工的農民工朋友)但原單位沒有給辦社保或者作為三類人員臨聘到國企的朋友們,最好在戶籍所在地的社保局以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繳費比例為20%,其中8%進入個人賬戶,12%統籌到社保賬戶。繳費基數最低為上年平均工資的60%,最高為300%,個人根據自身的經濟條件決定。
(二)農民繳納新型農村 社會 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
如果是在農村務農的農民朋友,繳納新型農村 社會 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目前國家規定的繳費檔次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共12個檔,各地有差異,但最高繳費檔次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男女都要滿60歲後才能領取退休金。
(三)城鎮居民繳納城鎮居民 社會 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城鎮居民繳納城鎮居民 社會 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費檔次和繳納新型農村 社會 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是一樣的,各地有差異,男女都要滿60歲後才能領取退休金。
沒有繳納社保的人員,主要分為兩類情況:一類是繳不起社保;一類是過於自信,不繳社保。
有的網友直接留言說,誰知道繳到退休會怎麼樣?還不知道到時候有誰沒誰呢。
其實,隨著我們經濟的發展,增加收入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滿足溫飽已經沒有問題了。大家應該拿出一部分積蓄用於未來的養老,保證大家失去勞動能力後的生活條件。一般建議拿出30%左右的收入用作積蓄。
在企業工作有企業給我們繳納養老保險,如果用人單位不交,我們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維權。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執行會越來越到位。
如果自謀職業,自己也可以繳納養老保險。不要怕負擔重,先交夠15年,滿足基本條件,再根據收入情況自行確定是否繳納。繳夠15年最低基數,退休後至少能有八九百元的養老金。滿足基本的日常生活沒有問題,而且年年會調整養老金,至少能夠保證跟大家的工資水平增速相一致。
如果收入特別低,實在繳不起自謀職業保險。建議趕快提升自己的知識能力和水平,獲取更高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繳納更為靈活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低檔次只有一年100元,高檔次可以達到五六千元甚至上萬元。
自己能攢多少算多少,按時繳費政府會給予一定的補貼,比如青島市按15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100元。這樣到老了之後也能比攢下一筆不菲的養老金。
如果我們什麼養老保險都不繳,國家也不會讓我們餓死。國家可以發放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目前的標準是88元每月,各個省級市級政府會根據當地的財政收支情況,給予一定額外的補貼全國的平均水平在130元到150元之間。僅憑這100多元的基礎養老金待遇根本不能滿足生活的,這也是我們沒有付出,沒有積攢養老金的尷尬。
那個時候我們只能要麼養兒防老,要麼申請低保。低保的條件還是比較嚴格的,家庭有存款超過一定程度不可以,家裡的裝潢裝飾家庭用品超過一定程度也不可以,不能通過社區公示也不可以,等等。低保的生活水平很低,醫療保障也很難解決,我們誰能夠自甘平庸去過那樣的生活呢?
沒有交納社保的70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想辦法繳納社保,80後和90後可能還沒感受到,等他們接近退休的時候,就會發現養老金的好處了。不過那時候由於繳費基數偏高,老年之後收入開始降低,也應當遇到兒女結婚、父母年邁的重要支出時期,那樣負擔就更重了。
所以,規劃養老保險一定要趁早。
不要說什麼養老保險不合算的話,實際上養老保險是由國家財政兜底的,政府一分錢不賺,還一年補貼近萬億。如果自己積攢養老金,老了之後一方面生活水平得不到保障,不能跟經濟 社會 發展相一致進行調整。另一方面,老人有這樣多的積蓄,還很有可能被人惦記。繳納養老保險省心、省事、有保障,天天算計,老了之後真的很累。
說句公道話,繳納社保是一個好事情,同樣的資金繳納社保要比放在銀行存款獲得的養老資金多,但不知道為什麼社保會被有些人曲解,因此現在有些人在工作的時候並不繳納社保;還有一些人即便自己想交社保,但是企業不讓交,這也沒有辦法。
對於這些沒有繳納社保的70、 80、 90後來說,以後該怎麼養老呢?從實際情況來看,無非就以下這種情況。
第一、現在開始交社保。對於70後來說,最老也就50歲,最小的是41周歲,對於90後80後來說,那就更年輕了,大家還是有時間可以繳納社保的,比如對於79年出生的人來說,他完全可以繳納15年的社保,只需要交滿15年社保,到老了之後就可以正常領取退休金。
對於80後90後來說,那更不用說了,這些人完全有足夠多的時間去繳納社保,然後在退休的時候正常領取退休金。
在繳納社保的過程當中,大家可以選擇的方式很多,比如增加企業職工社保,增加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或者增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都可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合適的繳費方式。
第二、到即將退休的時候補交社保。目前我國有很多地方對於即將面臨退休的人員都是允許補交社保,只要大家補交滿15年社保就可以領取退休金,只不過這種補交的方式領取的退休金沒有正常繳納退休金的方式多而已。
第三、領低保。如果大家是低收入人群,家裡勞動力有限,自己收入有限,那麼到老之後沒有養老金了,我相信各地方都會有一些低保措施,比如目前很多地方對低保戶每個月給予的補貼資金都在300塊錢以上,一年下來也差不多有四五千塊錢,而到了80後90後老了之後,我相信這個低保金額會更高,到時至少可以保證大家有飯能吃。
不過想要通過領取低保來過上一個舒適的養老生活不太現實,畢竟目前大家的消費支出都比較大,相比養老各項開支來說,一個月幾百塊錢的低保是比較少的。
第四、靠存款養老。如果大家存款比較多,然後把錢放在銀行裡面存定期,或者通過其他理財方式投資,讓錢生錢,那麼對於一個普通的退休老人來說,只需要保證有50萬以上的存款,然後通過復利理財之後,保證過一個舒適的老年生活,應該是沒什麼大問題的。
但如果大家存款金額比較少,比如連20萬塊錢存款都沒有,那麼想要過一個舒適的老年生活,我認為難度是比較大的。
第五、繳納商業保險。商業保險現在已經非常普及,對那些有錢人來說,很多人都會通過購買商業保險來確保過一個安穩的老年生活,對於商業保險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力選擇合適的繳費金額,你繳費越多對應的每個月可以領到的養老金越多。
第六、靠子女養老如果我們上面所提到的這5種方式大家都沒法實現,那就只能靠子女養老了,如果子女孝順,那麼晚年生活估計也會比較舒適,但如果子女不孝順,那就很難有保障了。
第七、去敬老院。現在有很多地方都會開辦一些敬老院,專門用於收留那些無依無靠,沒有子女也沒有能力自己養老的人,只不過在敬老醫院裡面養老,勉強能夠維持生存,但想要過上一個好的養老生活,不太現實。
對於70後,80後,90後這些沒有繳納社保的人來說,我們需要分析為什麼沒有交社保,我認為可能是由兩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這些人沒有能力去繳納社保,或者因為單位不正規導致他們沒有交納社保。第二個原因就是這一類人比較自負,覺得社保不劃算故意不繳納。
我們先說70後,那對於70後的女性來說,如果現在需要繳納社保,很明顯交費年限時達不到15年的,但是70後的男性以及80後,90後的所有人來講,從現在開始參保,一切都還來得及,交滿15年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如果正常繳納社保,那麼你將來也是可以領取養老金享受各項退休待遇。
如果說時間充裕,這些人仍然不考慮繳納社保,那麼他們在將來退休後只能將養老的負擔過渡到子女的身上,將全部由子女來承擔退休後的各項經濟支出,生活負擔等等,其實這對年輕人來說壓力是非常大的,因為我國目前 社會 老齡化非常嚴重,所有的壓力都是在年輕一代的身上,年輕人需要奮斗終身,終身自立才能勉強的過好自己的生活,如果再加上養老人的老,生活會異常艱難,但是如果確實沒有交納社保。只能是子女來養老,生活可以說難上加難,步履維艱,獨生子女家庭更難!
而對於年齡比較長,也沒有子女來養老的這些人,說不好聽點只能是自生自滅了,有經濟條件的可以考慮養老院,沒有經濟來源的真是想都不敢想要咋辦好!
所以社保交不交不光是自己的事,也牽扯到子女生活的負擔問題,如果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吧!
感謝閱讀,歡迎添加我的關注!
在我們的養老保險制度日趨完善的當下,那些沒有繳納社保的70、80、90後,從現在起開始起,趕緊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或者選擇合適的繳費檔次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將來的基本養老就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現在的70後也就是40多50來歲,現在開始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也不誤什麼事,因為將來要延遲退休,現在開始繳費,最遲65歲前,養老保險費都能繳滿15年,到時都能領取到基本養老金。
至於80、90後,只要能認識到繳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重要性,參保繳費的機會很多,時間很充余,累計繳滿15年,時間並不是很緊迫,還用愁怎麼養老嗎?
既使參保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經濟條件不充許,完全可以參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選擇個適合自己的檔次,比如每年繳上3000元,繳15年,60周歲時,每月至少也能領取400多元的養老金,基本養老應當也不是什麼問題吧。
關鍵在認識,主要在行動。現在就抓緊參保繳費吧,觀望和疑問解決不了將來的養老問題。
很多中國人目前還有這種思想,就是繳納社保沒多大用,到了老了,指望著孩子就行了。其實,對於自己給自己准備一份老年保障,也可以讓自己的老年生活過得更省心。
不繳納社保,想要為了養老打算,有的人會在能力范圍內,盡量地攢錢,購置房產。我見過一個朋友,攢了錢就去買房,買了房子買商鋪,將來就算是沒有社保,房租也可以用來維持自己的老年生活。
還有的人把自己的收入節余投資理財,或者是給自己購買了一些商業保險,因為主要擔心的都是自己的老年 健康 問題,如果不生病,健 健康 康,那麼生活一般不會有太大擔憂,而萬一生了大病,保險也可以幫助減輕負擔。
有的人不繳納社保,並不是因為覺得社保沒有用,而是因為自己實在是沒有這個能力繳納社保。這類人都是屬於低收入人群,如果一直沒有改變的話,養老應該也會比較依賴 社會 ,自己省吃儉用。
我覺得繳納社保是很有必要的,自己和家人也一直都有堅持繳納,也許現在看著這些錢不起眼沒用上,但是將來,還是自己的錢花著更舒服,更自在。
如果之前沒有交過社保,那麼在有機會的情況下,應該趕緊繳納或者是補繳,至於其他的養老方式,還是作為補充為好。
1. 70、80、90後的社保問題筆者的一個朋友,之前一直是自由職業,好多年了,一直沒有給自己交過社保。後來突然身體不適,去醫院一下子花了好幾千,才意識到繳納社保的重要性。其實,除了醫療之外,更重要的還得考慮到未來的養老。
有些人可能覺得,與其這些錢交社保,不如到手多拿點,自己存銀行、買商業保險,不也行嘛。但是,如果仔細算一筆賬,會發現還是繳納社保更為劃算。假設我們現在每年都在銀行存1萬塊,到了20年之後,以4%的利率來算,也才29萬左右,假設我們活到了國人的平均壽命77歲,每個月就1100元左右。試想一下,這些錢放在20年後,肯定是根本沒有辦法滿足日常生活的。但是同樣,我們按照這個數字來繳納社保,假設我們是按照80%的繳費基數來交的,20年後,可能平均工資已經上升到1萬了,根據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我們基礎養老金就能達到1800元。更何況,我們還有個人賬戶的積累,還有每年養老金的增加以應對通貨膨脹的壓力,也不用擔心年紀大了看病就醫的問題,不用擔心自己壽命太長,卻資金不足的問題。因此,相比之下,繳納社保的優勢足以顯現。在能夠繳納社保的情況下,還是要選擇繳納。
2. 還沒交的現在趕緊交對於75後的男性朋友,以及80後90後來說,現在開始繳納社保完全還來得及繳滿15年。對於70初的朋友,如果來不及繳納了,那麼看看當地的政策還有沒有可能補繳。對於那些單位不給交社保的,要跟單位進行商談,或者自己另做考慮了,畢竟基礎的養老和醫療保險,才是未來最基本的保障。
3. 其他可以考慮的方向當然,在社保之外,也可以考慮其他的養老方式作為補充,包括存款或者其他資產,商業保險和靠子女。
不過這幾個途徑其實都不容易,也都是需要年輕時候努力打拚才行。之前看到深圳有人35歲自己辭職,退休了。為什麼有這么大的勇氣呢,因為已經有了兩套房產,一套自住,一套出租,還有不少存款,可以保證自己不上班也能有一定的現金收益。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家也是做好了各項保險的配置,不僅有最基本的社保,還給自己配置了重疾、醫療、意外險等等,為自己安度晚年做好了充分的准備。當然,靠孩子養老未來可能越來越不現實,獨生子女的孩子,壓力太大,如果子女孝順,也許會有點保障吧。
因此,社保才是我們最基礎的保障,70、80、90後的朋友們,之前沒有繳社保的,可以考慮繳起來了。
哎!我家親戚就有這種情況!倆姐妹。
妹妹找的是占土地拆遷戶。有點拆遷補償款。然後兩口子就在家裡待著,打打麻將,偶爾去找點事做做,不過都做不長久。聽說到是公婆倆60好幾了還在到處打零工。生的孩子也沒教好,初中畢業就不讀書了,也在家待著,都指望拆遷款過日子。更別說繳納社保了。
姐姐一家四口。姐夫到時一個能吃苦幹活的人,姐姐呢,也是一個愛麻將如命之人。為了這個愛好家裡的事不想做,上班經常遲到,為此工作也是經常更換。女兒去年出嫁了,得了六萬彩禮。姐姐姐夫一商量,先買一輛車來玩玩唄。兒子今年高考,聽說只能上專科,學費每年都要上萬。
就是這樣的家庭。她倆的父親也就是我的舅舅吧。十幾年前手上還有點錢的時候。我母親幾姊妹一起勸他把錢拿來買社保(他是農村戶口,當時有政策可以辦),如果錢不夠大家一起幫忙墊著,以後領錢慢慢還就行。這倆姐妹卻說:別繳社保,如果錢繳了,還沒領夠人沒了,就虧大了。舅舅最終沒繳 社會 統籌社保,選擇了農村社保。導致目前每月相差一千多。
倆姐妹也是四十左右的人了。也沒繳社保。他們的理由就是:活著好好享受,錢繳了人沒了,太虧!如果到時人還在,國家會管的!不會讓他們餓死吧!
哎!我也不知道國家有沒這樣的政策。一分不繳,可能會有低保一說吧
不管怎麼。我的社保是繳好了的!而且個人覺得不應該給那些沒繳社保的人提供較好的保障。這樣對繳納社保的人會是不公平的吧!
❹ 1972年出生,退休養老金每月領到2396元,90後退休後能領多少
1972年出生,退休養老金每月領到2396元,90後退休後能領三千多。
這些退休老人的子女,也需要將老人好好的保護,因為他們在自己工作的時候為了很多人付出了自己的辛苦努力,而作為子女也應該體諒他們老年的生活,讓他們生活的更加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