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癱瘓老人拖垮一家人我是真實案例母親癱瘓在床經濟只有支出不能上班還要付勞力或金錢小孩上大學嗊哪個幸酸
1. 朋友的母親,一位50多歲的李阿姨,每周五下班後都會前往位於殷都區安鋼東路的父母家,履行她照顧失能母親的職責。李阿姨是家中第五個孩子,家中有六個兄弟姐妹,大哥已年過六旬。
2. 李阿姨的母親現年87歲,因前年的骨折和去年的腦梗,已無法自理生活。醫生建議,在家需要定時用葯以防病情復發,同時注意個人衛生,定期翻身以預防褥瘡,並且要多與患者溝通,避免抑鬱。
3. 為了方便照顧母親,李阿姨的二哥購買了護理床,但不久後便因故障頻出而停用。兄妹幾人分攤照顧母親的責任,每晚需起床多次,睡眠不足。加上請來的保姆薪資不菲,仍難以保證服務質量。
4. 目前我國失能老人的護理問題嚴重,但缺乏官方統計數據。據2016年全國老齡辦報告顯示,當時全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約4063萬,占老年人口的18.3%。
5. 面臨失能老人護理問題的家庭往往因為兩方面原因感到壓力:一是養老院床位不足,二是專業護理人員短缺。當前我國失能老人至少需要1000萬護理人員,而現有持證養老護理人員不到10%。
6. 養老護理問題不僅是經濟和能力的挑戰,更是對傳統觀念的考驗。中國古語「養兒防老」在現實中變得難以實現,尤其是當照顧者本身也已步入老年。
7. 解決這一問題的首要關鍵在於政策支持。只有通過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才能緩解失能老人護理的壓力,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② 癱瘓老人拖垮一家人我是真實案例母親癱瘓在床經濟只有支出不能上班還要付勞力或金錢小孩上大學嗊哪個幸酸
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說明自古對這種事情大家就比較沒有辦法,比較無奈!
我一個朋友的母親北關區50多歲的李阿姨,每到周五下班,就要趕往殷都區安鋼東路的父母家中,這是她「值班」照顧母親的日子。李阿姨有6個兄弟姐妹,她排行第五,最大的大哥也已經60多歲了。
李阿姨的母親今年87歲,前年的一次骨折,讓她卧床在家,去年突發腦梗,成為了失能老人,生活無法自理,幾個子女輪流照看,一人一天排班。雖然請了保姆,但是老人壞情緒反復發作,保姆也不願意一天天徹夜照顧老人,所以只能兄弟姐妹幾個來照顧了。
老母親去年出院時,醫生叮囑了在家一是需要按時使用主管醫生交代的葯物,防止頭部病情復發,二是需要多注意患者個人衛生如洗頭、洗腳、及時清理大小便等,還需要勤翻身,防止褥瘡的出現,三是多讓患者坐起來,跟患者勤溝通,避免長時間平躺造成抑鬱,畢竟癱瘓病人的心理非常脆弱,四是如果有條件需要到醫院康復科或康復中心,做針灸,推拿及現代康復功能訓練治療。
時間一長,幾個兒女有些支撐不住了,為了方便在家照顧母親,李阿姨的二哥讓兒子從網上買了一張護理床,用起來確實比較方便,但是買回來沒用幾天不是這個地方壞了就是那個地方壞了,還不夠來回折騰,後來也乾脆不用了。他們都是年過五旬的人,平時還有工作要做,晚上為了照顧母親,隔兩個小時就要起來一次,根本休息不好,尤其是李阿姨二哥,還要回家照顧小孫子,身體確實吃不消。家裡請的保姆也不是24小時全職護理,每天8個小時,工資待遇不輸白領,白天在家只負責看好老人即可,就這樣時間久了保姆也受不了,逢年過節還需要額外送紅包,在這種情況下,兄妹幾個還生怕給保姆提供的待遇不夠好,留不住人家,現在為失能老人找一個保姆太難了.......保姆如果在走了,兄妹幾個肯定也要累倒一大片;
向這種家庭現狀又有多少家庭面臨同樣的問題呢?
那目前我國失能老人的護理問題究竟有多嚴重?
按照國際通行標准分析,吃飯、穿衣、上下床、上廁所、室內走動、洗澡6項指標,一到兩項做不了的,定義為輕度失能,三到四項做不了的,定義為中度失能,五到六項做不了的,定義為重度失能。
中國尚未廣泛開展失能鑒定與評估工作,到底有多少失能人口也沒有官方統計數據,廣泛被引用的是全國老齡辦在2016年第四次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報告中提到的數據:2016年全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4063萬人,占老人人口的18.3%;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這句話正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成為現實,具體來看,具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長期照護病床一床難求。
去養老院,這是大多數失能家庭的第一想法,但現實中卻很難實現。
從2017年統計結果來看,我國至少有1000萬失能老人需要長期照護床位,最保守估計繼續的服務床位數是565萬張,但目前還不到130萬張。
第二,護理人員一人難求。
沒有送失能老人去養老院,就只能請護理人員,但這一條卻更難實現。
央廣網消息,按國際慣例,每3位老人就需要1名護理人員,以我國4000萬失能老人為基數測算,護理人員需求約1000萬人,當前,護理服務人員隊伍匱乏,養老護理人員持證上崗的不到10%;在現實中,撇開普通家庭難找護理人員的問題,連專業機構也難找護理人員!據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2015年對上海民辦養老機構調查顯示,有92%的民辦養老院遭遇招工難題。
作為養老問題中的艱難部分,失能老人護理問題已經成為了關乎人性、財力、能力等多重因素疊加的復雜問題了,隨著平均年齡的延長,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概念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國古話說「養兒防老」,但當一個近七十歲的兒子,要長期日夜照顧一個九十歲的失能老人時,也不禁會讓人為之捏一把汗:照顧者也已到老年,實屬難矣。
要解決養老問題中的最大痛點,首先離不開的還是「政策」二字!
③ 家有80歲的老母親癱瘓床3個女一個兒該怎麼辦
面對80歲老母親癱瘓在床的情況,每個子女的贍養義務都是平等且不可推卸的。作為子女,我們應該共同承擔起照顧母親的責任,確保她得到必要的護理和關愛。
首先,家庭成員應該共同商討並制定一個合理的護理計劃,明確每個人的具體職責。可以設立輪流照顧的時間表,確保母親在需要時都能得到及時的照料。
其次,考慮到老人的特殊需求,家庭可以考慮聘請專業的護理人員。這樣不僅能減輕家庭成員的負擔,還能讓母親獲得更為專業和細致的照顧。
再者,家庭成員之間需要保持良好的溝通和協作。通過定期的家庭會議,可以及時了解母親的健康狀況,調整護理方案,確保母親的需求得到滿足。
最後,我們還應該關注老人的心理健康。癱瘓在床的母親可能面臨孤獨和沮喪的情緒,家庭成員應該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支持,陪伴她度過難關。
總之,面對母親的癱瘓情況,家庭成員需要團結一致,共同承擔起照顧她的責任,讓母親在晚年得到應有的關愛和照顧。
④ 老母親87歲癱瘓一年最近吃不下飯老喊要回老家是什麼意思
這說蠢吵明她已經預感到自己快走到人生的終點了,她們那樣的老人,更希望葉落歸肆肢根,她自然希望帶雹侍自己最終回歸老家去,那裡才是她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