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位大俠有朝鮮族女聲唱的那個--《祝媽媽長壽》歌曲,不要現代版的,是80年代出版的祝福媽媽花甲大壽的歌
最早的原唱者是延邊歌舞團的金鷹和李淑貞。懷舊音樂論壇里有他倆早期漢語版的mp3。另外,網上還可以找到他倆2002年用朝鮮語唱的視頻,在這里: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AzNzYwOTY=.html
其他女聲漢語版稍早期的視頻這里有:http://v.ku6.com/show/VBmyqz3sWnuIfeQr.html
② 媽媽祝你長壽 這歌是 朝鮮族歌 還是漢族歌 來自那裡 謝謝答案必有重謝
祝媽媽長壽
一家人歡聚一堂,祝媽媽花甲大壽;歡歌笑語喜氣洋洋,暖流湧上心頭;啊媽媽呀,祝您長壽,祝您長壽,兒子兒媳擺花甲盛宴敬酒祝您長壽。
您為兒女費盡心血,兒女們記在心頭;祝福您老晚年過得好,敬您這杯美酒。啊媽媽呀,祝您長壽祝您長壽,閨女姑爺向你祝福敬酒祝您長壽。
您養大孫子孫女,他們也向您拜壽,翩翩跳起歡樂的舞蹈,祝您幸福長久;啊媽媽呀,祝您長壽,祝您長壽;孫子孫女站在您面前,敬禮祝您長壽。祝您長壽。
是這首歌么?是朝鮮族歌。
我幫你查了一下,這首歌出處應該就是延邊的老人節:每年8月15日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老人節。老人節這天,朝鮮族全家參加活動。老人們身穿節日盛裝,有的老人胸前還戴上了大紅花。每個家庭都給老人備一桌豐盛的飯菜,有各種糕點和水果。慶祝會場按老人年齡大小為序入座,慶祝會開始,主持人致祝壽辭後,共同舉懷暢飲。之後每個家庭子女向自家老人行禮敬酒。場上播放為老人節譜寫的《媽媽祝你長壽》等歌曲,老人們都情不自禁地隨著樂曲起舞。
③ 朝鮮族歌曲祝媽媽生日快樂
生將奮此有用體,
日月征程勇向前。
快意今日笑開顏,
樂看明朝志更遠。
④ 誰有朝鮮族民歌 祝媽媽長壽 歌詞
韓文版如下:
오래 오래 앉으세요
오늘은 온집안에 기쁨이 넘치는날
어머니를 높이 모시 환갑날이랍니다.
아~아~아~어머니,오래오래 앉으세요.
아들 며느리 차린 큰상 어서 받으세요.
고생끝에 낙을 보신 우리의 어머니
넘쳐나는 이 술잔을 어서 받으세요
아~아~아~어머니 ,오래오래 앉으세요
딸과 사위 드리는 절도 어서 받으세요.
어머니 손길아래 자라난 손군들도
할머니를 기뻐하시라 나풀 춤을 춥나다.
아~아~아~어머니 오래오래 앉으세요
손자 손녀 기특한 절도 어서 받으세요
中文版若如下:
歌曲:祝媽媽長壽(朝鮮族民歌)
作詞:徐東哲
作曲:方龍哲
演唱:閻維文
所屬專輯:小白楊
歌詞內容
一家人歡聚一堂
祝媽媽花甲大壽
歡歌笑語喜氣洋洋
暖流湧上心頭
啊……媽媽呀
祝您長壽祝您長壽
兒子兒媳擺花甲盛宴
敬酒祝您長壽
您為兒女費盡心血
兒女們記在心頭
祝福您老晚年過得好
祝您幸福長久
啊……媽媽呀
祝你長壽祝您長壽
閨女姑爺向您祝福
敬酒祝您長壽
您養大孫子孫女
他們也向您拜壽
翩翩跳起歡樂的舞蹈
祝您幸福長久
啊……媽媽呀
祝您長壽祝您長壽
孫子孫女站在你面前
敬禮祝您長壽
祝您長壽
⑤ 我國各地民風民俗
民族簡介]
蒙古族,現有人口約4800,00人。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分布在中國的東北、西北地區。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於傳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來,蒙古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蒙古族在科學文化事業上比較發達,特別是明代以來,在歷史、文學、語言、醫學、天文、地理等方面,對祖國的科學文化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民間文藝方面,「好力寶」是蒙古族中流傳很廣的一種演唱形式,馬頭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樂器。 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蒙兀」是「蒙古」一詞最早的漢文譯名,始見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蒙古」也就由原來的部落名稱變成為民族名稱了。 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蒙古族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分為內蒙古、衛拉特、馬爾虎--布里亞特三種方言。
[飲食習慣]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待客佳餚。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馬壯,是釀制馬奶酒的季節。勤勞的蒙古族婦女將馬奶收貯於皮囊中,加以攪拌,數日後便乳脂分離,發酵成酒。隨著科學的發達,生活的繁榮,蒙古人釀制馬奶酒的工藝日益精湛完善,不僅有簡單的發酵法,還出現了釀制烈性奶酒的蒸餾法。六蒸六釀後的奶酒方為上品。 馬奶酒性溫,有驅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稱為紫玉漿、元玉漿,是「蒙古八珍」之一。 「手扒肉」是蒙古人傳統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將肥嫩的綿羊開膛破肚,剝皮去內臟洗凈,去頭蹄,再將整羊卸成若干大塊,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滾肉熟即取出,置於大盤中上桌,大家各執蒙古刀大塊大塊地割著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達對客人的敬重和愛戴。當你踏上草原,走進蒙古包後,熱情好客的蒙古人便會將美酒斟在銀碗或金杯中,托在長長的哈達上,唱起動人的敬酒歌,款待遠方的貴客,以表達自己的誠摯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