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重慶市長壽區衛生計生委官網

重慶市長壽區衛生計生委官網

發布時間:2025-05-05 11:56:30

『壹』 連城縣政府關於貫徹落實社會求助暫行辦法的實施意見

各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區級各部門,有關單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國務院令第649號,以下簡稱《辦法》)與《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的實施意見》(渝府發〔2014〕55號)精神,現結合我區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嚴把總體要求

(一)把握基本原則

堅持公開、公平、公正。進一步完善各類社會救助對象的認定辦法和救助辦理程序等制度。加大政策信息公開力度,做到辦理過程公開透明,審批結果公平公正。

堅持統籌、協同、及時。推進城鄉救助制度統籌發展,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各部門統籌協調機制,加強部門協作配合,建立「一門受理、協同辦理」平台,對符合救助條件的對象及時進行救助,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堅持托底線、救急難、可持續。推進建立健全臨時救助制度,積極探索「救急難」工作,統籌發揮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等救助制度和社會力量參與在「救急難」方面的合力,解決各類突發性、臨時性、緊迫性困難問題。

(二)加強制度創新

進一步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為基礎,支出型貧困家庭生活救助、受災人員救助和臨時救助為補充,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等專項救助相配套,社會力量充分參與的現代社會救助制度體系,確保社會救助廣覆蓋、有梯度、相銜接,救助水平與本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社會救助政策重點聚焦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特困供養人員,延伸覆蓋低收入困難家庭,統籌兼顧其他困難家庭。對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給予基本生活保障,並根據需要實施專項救助;對特困人員提供供養;對支出型貧困家庭、受災人員以及臨時救助對象提供生活救助;對低收入困難家庭實施相關專項救助。

(三)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1.建立社會救助工作統籌協調機制。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工作協調機制,由區人民政府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區長牽頭,以區民政局為主導,區信訪辦、區教委、區公安局、區財政局、區司法局、區人力社保局、區國土房管局、區衛生計生委、區審計局、區統計局、區扶貧辦、區殘聯、區國稅局、人行長壽區支行、區地稅局、區工商局等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社會救助統籌協調機構負責全區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工作,加強部門協作配合,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會議,研究、溝通交流社會救助工作情況,對社會救助工作進行統籌協調,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基層和群眾普遍反映的問題,以及群眾反響強烈、社會影響較大的個案共同研究解決措施。

2.建立「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救助機制。區民政局依託低保中心設立社會救助綜合管理辦公室;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依託政務辦事大廳,建立社會救助申請受理綜合服務窗口,落實專人負責社會救助申請受理或轉辦工作,及時受理、轉辦申請事項,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申請社會救助時,申請人難以確定社會救助管理部門的,可以先向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社會救助申請受理綜合服務窗口或區民政部門求助;接到求助後,受理部門應當及時辦理或者轉交有關職能部門辦理。區政府召集,區民政局牽頭、相關部門參與制定完善受理、分辦、轉辦、反饋等工作流程,及時告知或公開轉辦進度,形成「一門受理、協同辦理」部門合作機制,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3.建立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機制。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隊伍等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的專業優勢和服務特長,針對不同救助對象開展生活幫扶、心理疏導、精神慰藉、資源鏈接、能力提升、社會融入等多樣化、個性化服務。要健全完善促進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的各項財政支持政策,落實好財政補貼、稅收優惠、費用減免等政策,引導有影響力的慈善組織和企業設立社會救助公益基金,多渠道、多形式參與社會救助。探索將社會救助具體服務事項通過委託、承包、采購等方式,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充分發揮慈善救助方法靈活、形式多樣、一案一策的特點,鼓勵、引導、支持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和愛心人士等針對急難個案開展慈善救助。

4.建立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區民政局要建立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查認定中心,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成立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查工作站,通過人員調劑或購買服務方式配齊配強工作人員,建立跨部門、多層次、信息共享的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平台,確保准確、高效、公正認定社會救助對象。區公安局、區人力社保局、區國土房管局、區國稅局、區地稅局、區工商局、區公積金管理中心及駐區金融、保險等部門應當根據有關規定和社會救助對象認定工作需要,積極予以配合,及時向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提供戶籍、機動車、就業、住房、保險、納稅、個體工商戶、公積金、存款、證券等方面的信息,代為查詢、核對其家庭收入和財產狀況,核對結果作為社會救助審核審批的重要依據。

二、完善和落實各項社會救助制度政策

(一)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救助對象。最低生活保障以家庭為單位,以收入為依據,以標准為參照,實行差額救助。城鄉居民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具體認定條件包括家庭成員、家庭收入、家庭財產、家庭消費支出。對具有本區居民戶口且具有法定贍養、扶養、撫養義務關系的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月人均收入低於本區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家庭財產狀況、家庭消費支出符合有關規定的家庭,給予最低生活保障。

2.保障標准。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按照維持城鄉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費用確定,並隨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居民生活消費水平變化和基本生活必需品物價指數變動適時調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月度同比漲幅連續3個月超過3.5%(含)時啟動聯動機制,向在冊保障對象發放價格臨時補貼,連續3個月回落至3.5%(不含)以下時中止聯動機制,停止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具體執行與發放標准按照市政府或市民政局公布的標准執行。對獲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區、街鎮民政部門按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本區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差額,按月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對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中的老年人、在校生、學齡前兒童、重度殘疾人和重病患者,實施分類重點救助。

3.申請審核審批流程。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向戶籍所在地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書面申請;家庭成員申請有困難的,可委託村(居)民委員會代為申請;確因拆遷安置等特殊情況造成戶口暫時無法遷移、經常居住地與戶籍所在地不一致的,申請人可憑戶籍所在地民政部門出具的證明材料,向經常居住地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對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進行調查核實,組織開展民主評議,提出初審意見;區民政部門經審查並公示後,作出審批決定。實行分類續保與定期復核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在續保到期前一個月要向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交續保申請書,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狀況、收入狀況、財產狀況發生變化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及時核實並審核,並按照時限要求及時報區民政部門進行增發、減發或者停發最低生活保障金。

(二)健全特困人員供養制度

1.供養對象。特困供養人員是指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是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包括城市「三無」人員、農村五保對象、孤兒和符合條件的困境家庭兒童。

2.供養內容。對符合特困供養條件的人員,應依法予以供養。特困人員供養制度應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相銜接。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為特困供養人員提供基本生活、失能照料、疾病治療和喪葬事宜等服務。特困人員供養標准按月計算,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的確定和調整,按照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標准執行。區財政局按照標准落實特困人員供養資金,保障特困供養人員基本生活。加強社會福利中心、鎮敬老院、兒童福利院等機構建設,優化特困人員供養機構管理,根據供養人員數量按標准配備管理、護理人員。加強特困供養人員生活照料工作,特困人員供養機構應優先接收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供養人員。做好散居特困供養人員尤其是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供養人員的生活照料。

3.申請審核審批流程。申請特困人員供養,由本人向戶籍所在地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書面申請;本人申請有困難的,可以委託村(居)民委員會代為提出申請。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對申請人的健康狀況、家庭狀況進行調查核實,提出初審意見並進行公示,區民政部門進行審批。特困供養人員不再符合供養條件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或者供養服務機構要及時告知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由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核並報區民政局核准後,終止供養並予以公示。

(三)抓好受災人員救助工作

1.救助對象。受自然災害影響導致衣、食、住、醫等基本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的人員,提供生活救助,確保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水喝、有房住、有病能得到及時醫治。

2.救助內容。自然災害發生後,要及時啟動災害救助應急響應。要有序地組織疏散、轉移、安置受災人員,提供必要的食品、飲用水、衣被、臨時住所、醫療防疫等應急救助,並及時核實災情,核定受災人員住房恢復重建補助對象,並給予資金、物資等救助。對因當年冬寒或者次年春荒造成生活困難的受災人員,及時給予過渡性基本生活救助。

3.救助程序。區人民政府的自然災害應急綜合協調機構應該根據情況緊急疏散、轉移、安置受災人員,及時為受災人員提供必要應急救助。災情穩定後,受災地區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及時將受災群眾登記造冊並報區民政局備案,區人民政府評估、核實並發布自然災害損失情況。

4.工作保障。自然災害救助實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建立健全自然災害救助資金預算和投入機制,確保災害救助所需資金和工作經費。要建立健全自然災害救助制度,增加救災物資數量,豐富救災物資品種,確保災後12小時內救災物資運達災害發生地。區人民政府根據自然災害特點、居民人口數量和分布等情況,建立自然災害救助物資儲備庫,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也要建立自然災害救助物資儲備庫,保障救助物資的緊急供應。加強自然災害救助人員隊伍建設、業務培訓和災情管理,為救助工作提供必要的交通、通信保障。

(四)加大醫療救助力度

1.救助對象。分一般醫療救助與疾病應急救助。一般醫療救助對象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特困供養人員、以及符合條件的其他特殊困難人員。疾病應急救助對象主要為本區行政區域內發生的特殊困難群眾急重危傷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確或無力支付相應費用的患者;疾病應急救助對象確認、救助金支付辦法另行制定。

2.救助內容。一是資助參保。醫療救助採取資助參保和費用補助相結合的方式,對救助對象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給予補貼。二是醫療救助。對救助對象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其他補充醫療保險支付後,個人及其家庭難以承擔的符合規定的基本醫療自負費用,按比例給予救助。規范普通疾病門診和住院醫療救助,健全重大疾病醫療救助,區人民政府按照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醫療救助資金情況合理確定救助比例和封頂線。三是疾病應急救助。對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確或無力支付相應費用的患者,就近醫療機構進行醫前救治,醫後從疾病應急救助基金中進行救助;基金支付原則上為從急救之日起7日內急救所發生的費用,支付額度一般不超過1.5萬元。

3.資金保障。按照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醫療救助資金籌集情況,適時研究制定醫療救助標准,逐步加大區級醫療救助資金預算投入。區人民政府建立城鄉醫療救助基金與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確保醫療救助需要。

4.救助管理。完善醫療救助信息管理平台,實現醫療救助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相銜接的醫療費用同步結算。區民政局會同區人力社保、區衛計委與定點機構簽訂服務協議,定期檢查定點機構的醫療服務和收費情況,嚴肅查處違規違法行為。區民政局要牽頭完善城鄉特殊困難家庭建檔相關政策,規范困難家庭建檔的申請、審核、審批流程,嚴格審核審批程序,加強已納入對象的動態管理,使符合條件對象及時獲得醫療救助等相關救助和幫扶。疾病應急救助制度應與其他醫療保障制度相銜接。

(五)切實加強教育救助

1.完善大、中、小、幼各學段資助政策。對義務教育階段就學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特困供養人員給予教育救助。對高中教育(含中等職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階段就學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特困供養人員,以及不能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殘疾兒童,根據實際情況給予教育救助。根據不同教育階段需求,採取減免相關費用、發放助學金、給予生活補助、安排勤工助學等方式給予救助,保障教育救助對象基本學習、生活需求。

2.資金籌集。採取募集社會捐助和學校籌集資金等方式,幫助因重大疾病、自然災害、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的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

3.申請審核審批流程。由學生(或家長)向學校提出資助申請,並遞交相關證件或證明材料,學校對學生資助申請、相關證件和證明材料進行初審,並對初審結果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後報區級部門審核審批、確認後,由學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施。

(六)著力抓好住房救助

1.救助對象及內容。對符合規定標準的住房困難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養的特困供養人員給予住房救助。住房困難標准和救助標准,由區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住房價格水平等因素制訂並公布。住房救助通過實物配租、發放住房租賃補貼、農村危房改造等方式實施。對採取公(廉)租房實施住房救助的,其准入條件、保障方式及標准、申請審核、分配退出等按本行政區域內公(廉)租房的相關政策規定執行。

2.申請審核審批流程。城鎮家庭申請住房救助,由申請人向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者直接向區國土房管局提出申請,經區民政局審核家庭收入、財產狀況和區住房保障部門審核家庭住房狀況並公示後,對符合申請條件的申請人,由區國土房管局實行救助。農村家庭申請住房救助的,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3.資金保障。區人民政府按照國家規定通過財政投入、用地供應和稅費優惠等措施為實施住房救助提供保障。

(七)深入推進就業救助

1.救助對象及內容。對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勞動能力並處於失業狀態的成員,通過落實就業扶持政策、開發公益性崗位等辦法,給予就業救助。申請就業救助,由申請人向街道辦事處、社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提出,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核實後予以登記,並免費提供就業崗位信息、職業介紹、職業指導等就業服務。

2.救助扶持政策。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有勞動能力的成員均處於失業狀態的,應當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確保該家庭至少有1人就業。加大就業政策宣傳,鼓勵企業吸納就業救助對象,鼓勵就業救助對象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等政策扶持。利用公益性崗位補貼等優惠政策,吸引社區和社會單位開發公益性崗位。強化就業服務,為就業救助對象提供職業培訓、職業介紹、就業崗位和政策援助等服務。多途徑挖掘用工信息,及時為就業救助對象提供合適的就業崗位。對零就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給予就業援助,建立動態管理、動態援助長效機制。

3.救助對象義務。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勞動能力但未就業的成員,應當接受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介紹的工作;無正當理由,連續3次拒絕接受介紹與其健康狀況、勞動能力等相適應工作的,區民政局應減發或者停發其本人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八)完善臨時救助制度

1.救助對象。區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出台的《關於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的通知》(國發〔2014〕47號)與市政府相關政策精神,結合本地實際,建立健全臨時救助制度,對因火災、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員突發重大疾病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家庭;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遭遇其他特殊困難的家庭,給予臨時救助。制定具體的臨時救助認定辦法,明確臨時救助的具體類型,根據救助對象實際困難類型、困難程度和自救能力合理確定臨時救助標准,並適合調整。

2.申請審核審批流程。申請臨時救助,由申請人向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受申請人委託,村(居)民委員會或其他單位、個人可以代為提出申請。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調查審核並公示後,報區民政部門審批。救助金額較小的,區民政部門可以委託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批。對於情況緊急、需立即採取措施以防止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或無法改變的嚴重後果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民政局應先行救助;緊急情況解除之後,按規定補齊審核審批手續。要主動發現遭遇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生活困難的群眾,按規定及時予以救助。

3.生活無著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對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提供臨時食宿、急病救治、協助返回等救助。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區公安機關和其他有關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公務時發現流浪、乞討人員,應及時告知其向救助管理機構求助;對其中的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動不便的其他人員,及時引導、護送其到救助管理機構;對突發急病或正在患病人員,應立即通知急救機構或送往醫療機構進行救治,醫療機構收治後及時與救助管理機構銜接做好甄別等相關工作。完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機構和服務設施,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形成區、鎮(街道)、村(居)民委員會「三級」救助網路。妥善安置流浪、乞討人員,對流浪未成年人實行保護性救助,切實強化源頭治理,防止重復流浪。

4.資金保障。區財政局要將臨時救助資金納入預算安排,逐步加大投入;最低生活保障資金有結余的,可安排部分資金用於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臨時救助支出。

三、強化工作保障

(一)落實工作責任

要將社會救助納入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相應的社會救助工作協調機制,組織相關部門協力做好社會救助制度完善、政策落實和監督管理等工作。

社會救助工作實行政府負責制,政府主要負責人對本行政區域社會救助工作負總責。區民政局要牽頭負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等工作;區教委要牽頭負責教育救助工作;區國土房管局要牽頭負責住房救助工作;區人力社保部門要牽頭負責就業救助工作;區衛計委要牽頭負責疾病應急救助工作;區財政局要做好社會救助資金的籌集、支付和監管工作;其他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做好相應社會救助工作。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切實履行社會救助申請受理、調查審核等職責。村(居)民委員會要協助做好調查核實、民主聽證(民主評議)、張榜公示等工作。

(二)加大資金投入

要健全完善與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救助資金、物資保障機制,足額預算安排社會救助資金。區財政局要會同社會救助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社會救助工作經費保障辦法,保障鎮(街道)和村(居)委會社會救助工作經費需要。要鼓勵社會力量通過慈善捐贈、項目投資等方式參與社會救助。區財政局和相關社會救助管理部門要完善社會救助資金管理機制,實行專項管理、分賬核算、專款專用。

(三)加強能力建設

切實加強社會救助工作能力建設,健全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社會救助經辦機構,配齊配強經辦人員。強化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社會救助申請受理、調查審核能力,整合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管理機構,設立社會救助申請受理綜合服務窗口,合理配備人員,充實工作力量,負責社會救助申請受理、調查審核等具體工作,確保事有人管、責有人負。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通過設置公益崗位、聘用專業社工、吸納志願者、靈活用工等途徑,充實基層工作力量,協助做好睏難排查、申請受理、調查核實、信息報送、宣傳引導、公示監督等工作,切實加強民政、教育、住房、就業等部門的社會救助工作能力建設。配強村(居)民委員會社會救助專(兼)職工作人員,原則上每個村民委員會至少配備1名專(兼)職工作人員,每個社區居民委員會配備2名以上專(兼)職工作人員。加強社會救助人員業務培訓,保障工作場所、條件和待遇,不斷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對在社會救助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要建立社會救助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

(四)強化監督檢查

區人民政府將審社會救助工作納入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績效考核,將社會救助政策落實情況作為督查督辦的重要內容,定期組織專項檢查。要加強社會救助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及時公開社會救助實施情況。要設立社會救助監督咨詢公開電話,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實行民主評議(民主聽證)和公示制度,將救助事項和審核、審批結果在規定范圍和時間公示。實行救助工作人員親屬享受救助待遇備案制度,救助工作人員親屬享受救助待遇的,要向審批機構備案。區財政局、區審計局、區監察局要加強對社會救助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防止擠占、挪用、套取資金等違紀違法行為發生。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對在履行社會救助職責過程中有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行為的人員,要依紀依法追究責任。

社會救助申請家庭和個人應當履行相關義務,如實向社會救助管理部門申報家庭人口、收入和財產狀況及其變化情況,自覺接受並配合社會救助管理部門和居民經濟狀況核對機構調查核實。對不接受或者不配合調查核實工作的家庭和個人,不予救助。對出具虛假證明材料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處理,並將不誠信信息記入有關徵信系統。

『貳』 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用人標准現狀調查

長壽區2010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簡章

河南省教育網 時間: 2010-1-18 瀏覽次數:3
為實現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規范事業單位招聘行為,提高人員素質,根據《重慶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實施辦法》(渝人發〔2006〕44號)精神,長壽區衛生局、長壽區教委、長壽區計生委面向梁毀社會公開招聘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一、招聘原則及方法

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和德才兼備的標准,採取考試與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二、招聘指標

招聘指標103名,詳見附件1(長壽區招聘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情況一覽表)。

三、招聘范圍及條件

(一)招聘范圍

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且符合招聘條件的人員。

尚未解除黨紀、政紀處分或正在接受紀律審查的人員,以及刑事處罰期限未滿或涉嫌違法犯罪正在接受司法調查尚未做出結論的人員不屬於招聘范圍。

(二)招聘條件

1、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

2、遵紀守法,品行端正,具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3、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熱愛本職工作;

4、護理人員年齡在28周歲以下(1982年1月1日及以後出生),其他人員年齡35周歲以下(1975年1月1日及以後出生)。

5、身體健康,無殘疾,符合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

6、符合招聘崗位所需要的其它條件(詳見附件1);

7、自願在服務單位工作5年以上;

8、符合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迴避制度的有關要求。

四、招聘方法及程序

本次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按照報名、筆試、面試、體檢、政審、公示、聘用審批等程序組織實施。

(一)報名

1.現場報名

時間:2010年1月25日至26日9:00——17:00,地點:長壽區人事考試培訓中心(桃花體育中心區委黨校內)。

2.網上報名

時間:2010年1月20日至25日,採取電子郵件方式報名。報考者填寫《長壽區公開招聘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報名表》(附件3,下稱《報名表》)。《報名表》填好後,將《報名表》及近期免冠登記照(JPG格式,20kb以下)製作為電子文檔,發送到[email protected]

咨詢電話:長壽區衛生局人事科:咨詢電話:40258022

長壽區教委人事科 咨詢電話:40244495

長壽區生殖健康中心 咨詢電話:40461435

3.報名手續及資格審查

(1)報考人員只能選擇招聘單位中的一個崗位進行報名。

(2)現場報名者須持本人身份證、畢業證、2010年應屆畢業生需慎羨提供由院校出示的2010年應屆畢業生證明材料(見附件2)的原件且同時提供復印件各1份。經資格初審合格者,交近期同底1寸免冠照片2張(黑白、彩色均可)。寬渣拍填寫《人事考試報名登記表》,並按規定繳納筆試考務費。

(3)網上報名者經資格初審合格人員,須持本人身份證、畢業證、2010年應屆畢業生需提供由院校出示的2010年應屆畢業生證明材料(見附件2)的原件且同時提供復印件各1份,於2010年1月28日到長壽區人事考試培訓中心進行資格復審。經資格復審合格者,交近期同底1寸免冠照片2張(黑白、彩色均可)。填寫《人事考試報名登記表》,並按規定繳納筆試考務費。

長壽區衛生系統在編人員不能報考。

4.開考比例:擬招聘崗位人數與實際報名人數比例須達到1:2,未達到該比例的,相應遞減擬招聘崗位數至規定比例。其中:報考檢驗、醫學影像、口腔、麻醉、五官科、康復理療、中醫針灸等緊缺崗位的,可適當放寬開考比例。

5.領取准考證:參考人員憑身份證、繳費收據原件於2010年1月30日在長壽區人事考試培訓中心領取《准考證》。

(二)筆試

1、筆試採取閉卷方式進行。筆試時間:2010年1月31日上午9:00至11:00時,筆試地點:長壽中學。

2、筆試分值為100分。筆試科目按報考崗位分為:報考計算機、財務崗位的考《綜合基礎知識》;報考醫學類崗位的考《醫學基礎知識》,筆試內容包括內科學、外科學。

3、加分規定

(1)「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重慶)計劃」和「三支一扶」大學生,服務期滿1年且經考核合格者,其筆試成績按規定加5分。

考生加分資格條件的確認:

①「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重慶)計劃」資格條件,由長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查確認。

②根據《關於重慶市「三支一扶」大學生參加公招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渝人辦〔2008〕7號)文件規定,「三支一扶」大學生請於報名後3日內將本人的姓名、性別、所在服務區縣、報考單位、准考證號等,通過電話(023-86868883)或傳真(023-86868879)等方式告知市「三支一扶」工作協調管理辦公室。加分資格條件,經按規定程序確認後,由市「三支一扶」 工作協調管理辦公室通報長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據《中國重慶·青年人才論壇評選表彰試行辦法》(渝委組〔2008〕25號)規定,「中國重慶·青年人才論壇」優秀論文獎獲得者在筆試成績中加10分,優秀論文提名獎獲得者在筆試成績中加5分,優秀論文入圍獎獲得者在筆試成績中加2分。

考生筆試總成績=筆試成績+加分。

(三)面試

面試比例為1:2。面試人選按面試比例,根據筆試總成績從高到低依次確定。若最後一名面試人選成績出現並列,則並列進入面試。經確認自動放棄面試者,其缺額按該崗位筆試總成績從高到低依次遞補。

面試按統一試題、統一時間的原則採用結構化面試的方式進行,由長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主管部門組織實施。面試分值為100分,面試成績當場公布。面試成績低於60分者,不能確定為體檢人選。

面試時間、面試地點另行通知。

(四)考試總成績計算方式

考試總成績=筆試總成績×70%+面試成績×30%。

(五)調劑

報考區級醫療衛生機構進入面試但未進入體檢的人員,在街鎮醫療衛生機構有崗位缺額的情況下,經本人申請,按相同崗位依據考試總成績從高到低依次遞補。

(六)體檢

體檢人選按擬招聘崗位人數,根據考試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等額確定(進入體檢最後一名總成績出現並列時,則以筆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確定)。體檢參照國家人事部頒布的《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國人部發〔2005〕1號)以及《人事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印發<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的通知》(國人廳發〔2007〕25號)的有關要求並結合崗位實際需求組織實施。體檢在區級以上綜合性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招聘單位和受檢人對體檢結論有疑議的,可在接到體檢結論通知之日起7日內向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出書面復檢申請,經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同意後到指定醫院進行一次性復檢,體檢結果以復檢結論為准。體檢不合格或經確認自動放棄資格出現空缺時,則在面試成績達到60分以上的考生中按崗位考試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遞補。體檢時間另行通知。

(六)考核

體檢合格者,由用人單位對其政治思想、工作業績、現實表現及是否需要迴避等進行綜合考核。因考核不合格或經確認自動放棄資格出現空缺時,則在面試成績達到60分以上的考生中按崗位考試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遞補。

(七)公示

考核工作結束後,確定擬聘用人員名單,由長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織公示,公示時間為7天。

(八)聘用及待遇

經考試、體檢、考核、公示合格者,由長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按有關規定辦理聘用手續。其中,報考長壽區衛生局事業單位的按照報考崗位依據考試總成績由高到低依次選擇聘用單位。聘用人員按照《重慶市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實施辦法》(渝府發〔2003〕37號)和渝人發〔2006〕68號以及重慶市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享受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聘用人員按規定實行試用期。試用期滿,經考核合格者,予以轉正定級;試用期內或試用期滿考核不合格或發現隱瞞聘前病史且身體條件不符合崗位要求的人員,取消聘用。其中,聘用為長壽區衛生局事業單位、長壽區人口和計劃生育生殖健康中心的人員,在聘期三年內應取得職稱資格證和執業資格證。否則,解除聘用合同。

2010級應屆畢業生,如在2010年8月31日前未取得畢業(學位)證書,取消聘用資格。

五、紀律要求

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是公開選拔優秀人才的重要渠道,要嚴格執行有關政策規定。對招考工作中的各個環節,必須嚴肅人事工作紀律,接受紀檢監察機關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嚴禁徇私舞弊,確保招考工作順利進行。若有違反規定或弄虛作假,一經查實,取消報名資格或聘用資格,嚴格按有關規定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六、本簡章由重慶市長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

『叄』 重慶市計劃生育有關獨生子女的獎勵政策

重慶市計劃生育有關獨生子女的獎勵政策如下:

一、重慶獨生子女補助費發放:《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 只有一個子女自願不再生育的,經本人申請,所在單位或者村(居)民委員會核實,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憑證享受以下獎勵:

1、從申請當月起至子女年滿十四周歲止,每月領取不少於十元的獎勵費。獎勵費由夫妻雙方所在單位各發百分之五十。

2、機關、事業組織工作人員的獎勵費由所在單位從行政事業費中列支;企業職工的獎勵費由所在單位從企業公益金中列支;城鎮失業人員和農民的獎勵費由所在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兌現,確有困難的,由縣(市、區)財政予以適當補助。

二、重慶獨生子女補貼政策:

1、夫婦年滿60歲以後,由中央或地方財政安排專項資金進行獎勵扶助。獎勵扶助的標準是,符合條件的農村計劃生育夫妻,按人年均不低於600元的標准發放獎勵扶助金,直到亡故為止。已超過60周歲的,以該政策開始執行的實際年齡為起點發放。

三、重慶獨生子女證辦理程序:辦理獨生子女證的夫妻必須保證終生只生育一個子女,經夫妻雙方申請,並且獨子的母親未滿49周歲。此外,申請人還需要提供如下手續:

1)失業證(在單位辦理不需要,如果是自己在街道計生辦辦理需要提供失業證)、戶口簿、結婚證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

2)書面申請(在女方戶籍地街道計生辦領取申請表並如實填寫,雙方單位簽意見、蓋章);

3)節育措施證明材料;

4)申請人一寸免冠相片兩張。

5)最後去戶口所在街道計生辦辦理或交給單位辦理。

四、無工作人員如何辦理獨生子女證:無工作人員到戶口所在地街道申請辦理,女職工單位申請,由單位代為辦理。此外,申請人還需要提供如下手續:

1)失業證(在單位辦理不需要,如果是自己在街道計生辦辦理需要提供失業證)、戶口簿、結婚證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

2)書面申請(在女方戶籍地街道計生辦領取申請表並如實填寫,雙方單位簽意見、蓋章);

3)節育措施證明材料;

4)申請人一寸免冠相片兩張

(3)重慶市長壽區衛生計生委官網擴展閱讀:

1、自2016年1月1日起,夫妻生育一孩、二孩,生育登記服務機構對登記對象進行現場登記、核實信息,對材料齊全、情況屬實的,當場發放新版《生育服務證》,並加蓋發證單位公章。

2、自2016年1月1日起,夫妻申請再生育獲得批准後,由審批單位發放新版《再生育服務證》,並加蓋審批單位公章。《再生育服務證》需張貼女方一寸免冠照片。有效期為三年。

3、自2016年1月1日起,各地不得再發放舊版《生育服務證》和《再生育服務證》。此前已經發放的,有效期內可繼續使用。持證人要求更換新證的,原發證單位可以為其換發新證。

4、《生育服務證》編號共十八位,第一位為英文字母「S」,代表生育服務證;第二位至第十八位為阿拉伯數字,其中第二位至第三位的「10」或「20」分別代表生育「一孩」或「二孩」,第四位至第七位為登記年份,第八位至第十三位為區縣代碼,第十四位至第十八位為區縣辦證順序號。

5、《再生育服務證》編號共十八位,除第二位至第三位的「30」代表再生育以外,其餘編碼含義均與《生育服務證》一致。

6、《生育服務證》和《再生育服務證》在重慶市計劃生育網上便民服務系統中自動生成、列印。如因辦公設備、網路等原因不能列印的,可暫時由人工填寫證件,但發證單位應將相關內容錄入系統,以便規范管理。

7、新版《生育服務證》和《再生育服務證》(式樣見附件1、2)由市衛生計生委統一印製。

『肆』 重慶長壽計生辦電話

准生證原則上在女方戶籍所在地辦理。所以你應該在墊江辦理。
有的地方也可以在男方戶籍地辦理,就要看長壽怎麼規定的了。在男方戶籍地辦理的話需要女方所在地計生辦出具女方的婚育情況證明。
還有,准生證不是在「區縣計生辦」辦理,應該是在鄉鎮計生辦辦理。長壽區的應該叫長壽區計生委,你們應該是去長壽區XX鄉(鎮)計生辦辦理。
這個XX鄉就要看你老公戶口本上寫的是什麼鄉鎮了。

『伍』 重慶人保待遇怎麼樣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重慶市人民政府部門公開電話各單位公開電話一覽表單位名稱電話號碼受理時間單位名稱電話號碼受理時間重慶市長公開電話123458:00-23:30/天市信訪辦63896144機關工作時間部分市政府組成部門公開電話重慶市經委63899510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市市政委67886000值班公開電話24小時重慶市教委63855358公開電話上班時間市交委89183000值班公開電話24小時63862151公開電話上班時間63862437公開電話昌敬夜間重慶市科委67605832機關工作時間市信息產業局67510156值班公開電話上班時間重慶市民宗委89075158公開電話上班時間市水利局89079000公開電話上班時間重慶市公安局110公開電話24小時市國安局67623608公開電話24小時966555公開電話24小時重慶市農業局89016188公開電話上班時間市商委63853676公開電話上班時間重慶市監察局63897391公開電話24小時市外經貿委67699666公開電話上班時間重慶行政效能投訴中心63897076公開電話24小時67699888公開電話上班時間重慶市民政局89188230公開電話上班時間市文化廣電局67705593公開電話上班時間89188111值班電話上班時間重慶市司法局67086185公開電話24小時市衛生局67706509公開電話上班時間重慶市財政局63895628公開電話上班時間重慶市人事局89077203公開電話市人口計生委89075222值班公開電話24小時89077220公務員咨詢上班時間89077201專業技術人員上班時間89077227工資咨詢上班時間89077276人事爭議上班時間重慶市勞動保障局63861994公開電話上班時間市審計局67518599公開電話上班時間重慶市社會保險局63891136公開電話上班時間重慶市醫保中心63892206公開電話上班時間市移民局67863811公開電話工作時間重慶市勞動保障監察總隊63876776公開電話上班時間67863233公開電話夜間重慶市國土房管局63654053公開電話24小時市外辦63850169值班公開24小時編委12310公開電話24小時市建委12319公開電話24小時重慶市規劃局67959857值班公開電話24小時部分市政府特設、直屬機構公開電話重慶市國資委67678000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市質監局12365公開電話24小時重慶市地稅局12366公開電話24小時市食品葯監局68718193公開電話上班時間重慶市環保局12369公開電話24小時市旅遊局89033055值班公開24小時重慶市體育局63861936值班公開上班時間市糧食局63851019值班公開電話重慶市統計局67637119公開電話24小時市農辦67727222值班公開上班時間重慶市工商局12315公開電話24小時市安監局67511625值班公開24小時市林業局89187820值班公開24小時部分市政府部門管理機構公開電話重慶市機關事務管理局63898562公開電話上班時間市中小企業局67638766公開電話上班時間重慶市物價局12358公開電話24小時市勞教局67528804值班公開24小時部分市政府派出哪迅知機構公開電話重慶市北部新區67469300公開電話24小時高新區68617007公開電話24小時重慶市經開區67888123公開電話24小時部分市政府議事協調機構和直屬事業單位公開電話重慶市園林局66815588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市供銷總社67726964機關工作時間67727191全天24小時重慶市農機局67855399公開電話上班時間市文化市場執法總隊12318公開電話24小時63867700值班電話24小時重慶市檔案局63898849公開電話上李消班時間市住房公積金中心63651163公開電話上班時間65313442公開電話上班時間部分法院、檢察院、部隊公開電話重慶市一中法院639052249:30-11:30/14-16:30市邊防總隊89073710全天24小時6391845518:00-次日8:30部分社會團體公開電話重慶市總工會12351公開電話部分金融機構公開電話重慶保監局86668888公開電話上班時間建設銀行95533公開電話24小時部分中央在渝直屬機構公開電話重慶國稅局67676909公開電話上班時間煤監局63737795值班公開24小時重慶海關67709438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通信管理局12300公開電話24小時重慶氣象局89116178值班公開電話24小時重慶火車站61642242投訴電話24小時61681114問訊電話24小時重慶海事局12395公開電話24小時地震局67086631值班公開24小時部分企業公開電話重慶水務集團63820316值班公開電話24小時郵政局11185公開電話24小時重慶電力公司95598公開電話24小時港務集團63100374全天24小時重慶燃氣集團966777公開電話24小時公交集團16866666公開電話24小時重慶廣電集團96868公開電話24小時各區縣(自治縣)政府公開電話重慶萬州區58112345公開電話24小時銅梁縣45612345公開電話24小時黔江區79312345公開電話24小時大足縣43712345公開電話24小時涪陵區72864400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榮昌縣46733101公開電話24小時渝中區63814444公開電話24小時璧山縣41421257值班公開24小時大渡口區68081234公開電話24小時梁平縣53312345公開電話24小時江北區67855385公開電話24小時城口縣59222023公開電話上班時間沙坪壩區65368514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豐都縣70712345公開電話24小時九龍坡區68422410公開電話24小時墊江縣74512345公開電話24小時南岸區62988111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武隆縣77722117公開值班24小時北碚區68863333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忠縣54812345公開電話24小時萬盛區48289999公開電話上班時間開縣52012345公開值班24小時渝北區67212345公開電話24小時雲陽縣55112345公開電話24小時巴南區66212345公開電話24小時奉節縣56557192公開值班24小時長壽區40244297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巫山縣57612345公開電話24小時江津區47540621公開電話上班時間巫溪縣51512345公開電話24小時合川區42812345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石柱縣73312345公開電話24小時永川區49812345公開電話24小時秀山縣76662591公開值班24小時南川區71456444公開電話24小時酉陽縣75558444公開電話上班時間雙橋區43332222公開電話24小時彭水縣78443145公開電話24小時綦江縣48671859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潼南縣44551693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陸』 查詢重慶市政府電話

各單位公開電話一覽表
單位名稱 電話號碼 受理時間 單位名稱 電話號碼 受理時間
重慶市長公開電話 12345 8:00-23:30/天 市信訪辦 63896144 機關工作時間
部分市政府組成部門公開電話
重慶市經委 63899510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市市政委 67886000 值班公開電話24小時
重慶市教委 63855358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交委 89183000 值班公開電話24小時
63862151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63862437 公開電話夜間
重慶市科委 67605832 機關工作時間 市信息產業局 67510156 值班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重慶市民宗委 89075158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水利局 89079000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重慶市公安局 110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國安局 67623608 公開電話24小時
966555 公開電話24小時
重慶市農業局 89016188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商委 63853676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重慶市監察局 63897391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外經貿委 67699666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重慶行政效能投訴中心 63897076 公開電話24小時 67699888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重慶市民政局 89188230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文化廣電局 67705593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89188111 值班電話上班時間
重慶市司法局 67086185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衛生局 67706509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重慶市財政局 63895628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重慶市人事局 89077203 公開電話 市人口計生委 89075222 值班公開電話 24小時
89077220 公務員咨詢上班時間
89077201 專業技術人員上班時間
89077227 工資咨詢上班時間
89077276 人事爭議上班時間
重慶市勞動保障局 63861994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審計局 67518599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重慶市社會保險局 63891136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重慶市醫保中心 63892206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移民局 67863811 公開電話工作時間
重慶市勞動保障監察總隊 63876776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67863233 公開電話夜間
重慶市國土房管局 63654053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外辦 63850169 值班公開24小時
編委 12310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建委 12319 公開電話24小時
重慶市規劃局 67959857 值班公開電話24小時

部分市政府特設、直屬機構公開電話
重慶市國資委 67678000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市質監局 12365 公開電話24小時
重慶市地稅局 12366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食品葯監局 68718193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重慶市環保局 12369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旅遊局 89033055 值班公開24小時
重慶市體育局 63861936 值班公開上班時間 市糧食局 63851019 值班公開電話
重慶市統計局 67637119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農辦 67727222 值班公開上班時間
重慶市工商局 12315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安監局 67511625 值班公開24小時
市林業局 89187820 值班公開24小時

部分市政府部門管理機構公開電話
重慶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63898562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中小企業局 67638766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重慶市物價局 12358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勞教局 67528804 值班公開24小時
部分市政府派出機構公開電話
重慶市北部新區 67469300 公開電話24小時 高新區 68617007 公開電話24小時
重慶市經開區 67888123 公開電話24小時
部分市政府議事協調機構和直屬事業單位公開電話
重慶市園林局 66815588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市供銷總社 67726964 機關工作時間
67727191 全天24小時
重慶市農機局 67855399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文化市場執法總隊 12318 公開電話24小時
63867700 值班電話24小時
重慶市檔案局 63898849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住房公積金中心 63651163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65313442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部分法院、檢察院、部隊公開電話
重慶市一中法院 63905224 9:30-11:30/14-16:30
市邊防總隊
89073710 全天24小時
63918455 18:00-次日8:30
部分社會團體公開電話
重慶市總工會 12351 公開電話
部分金融機構公開電話
重慶保監局 86668888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建設銀行 95533 公開電話24小時
部分中央在渝直屬機構公開電話
重慶國稅局 67676909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煤監局 63737795 值班公開24小時
重慶海關 67709438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通信管理局 12300 公開電話24小時
重慶氣象局 89116178 值班公開電話24小時 重慶火車站 61642242 投訴電話24小時
61681114 問訊電話24小時
重慶海事局 12395 公開電話24小時 地震局 67086631 值班公開24小時
部分企業公開電話
重慶水務集團 63820316 值班公開電話24小時 郵政局 11185 公開電話24小時
重慶電力公司 95598 公開電話24小時 港務集團 63100374 全天24小時
重慶燃氣集團 966777 公開電話24小時 公交集團 16866666 公開電話24小時
重慶廣電集團 96868 公開電話24小時
各區縣(自治縣)政府公開電話
重慶萬州區 581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銅梁縣 456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黔江區 793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大足縣 437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涪陵區 72864400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榮昌縣 46733101 公開電話24小時
渝中區 63814444 公開電話24小時 璧山縣 41421257 值班公開24小時
大渡口區 68081234 公開電話24小時 梁平縣 533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江北區 67855385 公開電話24小時 城口縣 59222023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沙坪壩區 65368514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豐都縣 707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九龍坡區 68422410 公開電話24小時 墊江縣 745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南岸區 62988111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武隆縣 77722117 公開值班24小時
北碚區 68863333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忠縣 548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萬盛區 48289999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開縣 52012345 公開值班24小時
渝北區 672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雲陽縣 551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巴南區 662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奉節縣 56557192 公開值班24小時
長壽區 40244297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巫山縣 576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江津區 47540621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巫溪縣 515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合川區 42812345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石柱縣 733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永川區 498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秀山縣 76662591 公開值班24小時
南川區 71456444 公開電話24小時 酉陽縣 75558444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雙橋區 43332222 公開電話24小時 彭水縣 78443145 公開電話24小時
綦江縣 48671859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潼南縣 44551693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柒』 重慶的市政府辦公廳21個內設機構有什麼聯系急急急啊。。

單位名稱 電話號碼 受理時間 單位名稱 電話號碼 受理時間
市長公開電話 12345 8:00-23:30/天 市信訪辦 63896144 機關工作時間
部分市政府組成部門公開電話
市經委 63899510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市市政委 67886000 值班公開電話24小時
市教委 63855358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交委 89183000 值班公開電話24小時
63862151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63862437 公開電話夜間
市科委 67605832 機關工作時間 市信息產業局 67510156 值班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民宗委 89075158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水利局 89079000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公安局 110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國安局 67623608 公開電話24小時
966555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農業局 89016188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商委 63853676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監察局 63897391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外經貿委 67699666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行政效能投訴中心 63897076 公開電話24小時 67699888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民政局 89188230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文化廣電局 67705593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89188111 值班電話上班時間
市司法局 67086185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衛生局 67706509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財政局 63895628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人事局 89077203 公開電話 市人口計生委 89075222 值班公開電話
24小時
89077220 公務員咨詢上班時間
89077201 專業技術人員上班時間
89077227 工資咨詢上班時間
89077276 人事爭議上班時間
市勞動保障局 63861994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審計局 67518599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社會保險局 63891136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醫保中心 63892206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移民局 67863811 公開電話工作時間
市勞動保障監察總隊 63876776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67863233 公開電話夜間
市國土
房管局 63654053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外辦 63850169 值班公開24小時
編委 12310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建委 12319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規劃局 67959857 值班公開電話24小時

部分市政府特設、直屬機構公開電話
市國資委 67678000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市質監局 12365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地稅局 12366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食品葯監局 68718193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環保局 12369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旅遊局 89033055 值班公開24小時
市體育局 63861936 值班公開上班時間 市糧食局 63851019 值班公開電話
市統計局 67637119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農辦 67727222 值班公開上班時間
市工商局 12315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安監局 67511625 值班公開24小時
市林業局 89187820 值班公開24小時

部分市政府部門管理機構公開電話
市機關
事務管理局 63898562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中小企業局 67638766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物價局 12358 公開電話24小時 市勞教局 67528804 值班公開24小時
部分市政府派出機構公開電話
北部新區 67469300 公開電話24小時 高新區 68617007 公開電話24小時
經開區 67888123 公開電話24小時
部分市政府議事協調機構和直屬事業單位公開電話
市園林局 66815588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市供銷總社 67726964 機關工作時間
67727191 全天24小時
市農機局 67855399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文化市場執法總隊 12318 公開電話24小時
63867700 值班電話24小時
市檔案局 63898849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市住房公積金中心 63651163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65313442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部分法院、檢察院、部隊公開電話
市一中法院 63905224 9:30-11:30/14-16:30 市邊防總隊
89073710 全天24小時
63918455 18:00-次日8:30
部分社會團體公開電話
市總工會 12351 公開電話
部分金融機構公開電話
保監局 86668888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建設銀行 95533 公開電話24小時
部分中央在渝直屬機構公開電話
國稅局 67676909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煤監局 63737795 值班公開24小時
海關 67709438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通信管理局 12300 公開電話24小時
氣象局 89116178 值班公開電話24小時 重慶火車站 61642242 投訴電話24小時
61681114 問訊電話24小時
海事局 12395 公開電話24小時 地震局 67086631 值班公開24小時
部分企業公開電話
水務集團 63820316 值班公開電話24小時 郵政局 11185 公開電話24小時
電力公司 95598 公開電話24小時 港務集團 63100374 全天24小時
燃氣集團 966777 公開電話24小時 公交集團 16866666 公開電話24小時
廣電集團 96868 公開電話24小時
各區縣(自治縣)政府公開電話
萬州區 581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銅梁縣 456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黔江區 793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大足縣 437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涪陵區 72212345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榮昌縣 46733101 公開電話24小時
渝中區 63814444 公開電話24小時 璧山縣 41421257 值班公開24小時
大渡口區 68081234 公開電話24小時 梁平縣 533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江北區 67855385 公開電話24小時 城口縣 59222023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沙坪壩區 65368514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豐都縣 707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九龍坡區 68422410 公開電話24小時 墊江縣 745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南岸區 62988111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武隆縣 77722117 公開值班24小時
北碚區 68863333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忠縣 548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萬盛區 48289999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開縣 52012345 公開值班24小時
渝北區 672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雲陽縣 551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巴南區 662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奉節縣 56557192 公開值班24小時
長壽區 40244297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巫山縣 576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江津區 47540621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巫溪縣 515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合川區 42812345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石柱縣 733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永川區 49812345 公開電話24小時 秀山縣 76662591 公開值班24小時
南川區 71456444 公開電話24小時 酉陽縣 75558444 公開電話上班時間
雙橋區 43332222 公開電話24小時 彭水縣 78443145 公開電話24小時
綦江縣 48671859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潼南縣 44551693 公開值班電話24小時

『捌』 重慶市政府的公開電話是多少和詳細地址在哪裡

公開電話12345。地址是渝中區人民路232號。郵編是400015。

12345,即「非緊急救助服務系統」,用來幫助訴求人解決生活、生產中所遇困難和問題,是市委、市政府關注民生、傾聽民意的平台。

政客平台簡訊發送注意事項:

用戶向12345平台發送簡訊反映問題時,一定要寫明以下兩個要點:

1、呼叫內容(精煉扼要)

2、事件地點(詳細標明)

(簡訊無法查詢內部訴求件辦理結果,建議用戶簡訊字數控制在150個字之內。)

QQ訴求注意事項:

QQ人工受理時間為7:00——22:00。

(8)重慶市長壽區衛生計生委官網擴展閱讀:

重慶,簡稱渝或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既以江城、霧都著稱,又以山城揚名。

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轄38個區縣(自治縣);2017年常住人口3075.16萬,地區生產總值19500.27億元。

有中國火鍋之都、中國會展名城、世界溫泉之都之稱。

重慶是中國西南地區融貫東西,匯通南北的綜合交通樞紐。其江北機場居中國內陸「十大」空港之一,果園港為渝新歐大通道的起點。

重慶地處盆地東部,地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山地佔76%;氣候冬暖春早,夏熱秋涼,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境內,流程679公里。

聯系方式 重慶市人民政府

閱讀全文

與重慶市長壽區衛生計生委官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勞動合法規定女員工退休年齡 瀏覽:288
湖南2019年退休金調整 瀏覽:7
疫情期間家裡老人376怎麼辦 瀏覽:168
養老保險減少表 瀏覽:742
養老保險輔助號怎麼獲得 瀏覽:449
鐵塘養老院 瀏覽:2
中國領退休金年齡 瀏覽:178
支付寶養老金每月分紅有多少錢 瀏覽:672
老年痴呆為什麼不睡覺不累嗎 瀏覽:481
為什麼說春季是排毒養生的好時節 瀏覽:357
你做過哪些讓父母開懷大笑的事情 瀏覽:991
我學會了孝順給媽媽洗腳 瀏覽:896
孝順兒歐陽 瀏覽:219
2020年南京市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瀏覽:194
社保累計10可迀山東退休嗎 瀏覽:104
如何解決父母溺愛孩子的問題 瀏覽:574
養老保險專線申請 瀏覽:611
資格證體檢去哪裡領單子 瀏覽:586
農村居家養老需解決問題 瀏覽:764
外資投資養老機構審批 瀏覽: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