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人到60歲埋到墓里

人到60歲埋到墓里

發布時間:2020-12-15 03:43:43

『壹』 歷史上有過人到60歲就活埋的事情嗎

版本一:六十歲不死活埋的傳說

傳說秦始皇殘暴統治,又嫉賢妒能,怕人有本事和早飯內,因為人到容60歲以上更有經驗,便頒布了「60歲不死就活埋」的法令,逼得百姓把60歲以上的老人紛紛想法躲藏起來。
版本二:
相傳在大宋年間,人活到60歲不死也要活埋,原因可能是因為當時經濟不發達,物質貧乏,不夠用。皇帝認為人活到60歲後,年歲大了,失去了勞動能力,不能再創造財富了,(不知皇帝是不是60歲也活埋)只是消費。
版本三:
蒙古人如何統治漢人呢,除了建立必要的軍事力量和&工具,漢族老人到了六十歲,必須送到野地里的一個墓穴里等死,這個墓穴也就是老人們說的「磚打墓」。

『貳』 人到60歲被活埋到底出現在哪個朝代人到60歲被活埋的真相是什麼

人活到60歲被活埋具體到哪個朝代是無據正可查,因為中國文化歷史幾千載,注重禮、孝,即便哪個朝代有這60歲活埋先例也不敢記載,這可是要背負千古罵名的,每個人從出生,由長輩養育而大,在至老後均無法免於一死,生老病死,乃是自然法則,不可怠慢養育之人,乃是孝悌之禮,豈敢有記載。

這裡面要說傳得最神的,當屬鄂西北,鄂西北是鄂與豫陝渝的毗鄰地區,斜倚於大巴山的余脈,該山脈上遍地都是寄死窯,由於地形偏深山老林,這個習俗從古至今都流傳著,據說明朝時期,六十花甲子,不死也要被活埋。

而這些老人一經背負上去,就永久沉眠於此,也幸得這些風俗沒有被傳承到當今,當今人人溫飽,即便老了還有養老院,可謂幸福滿滿。

『叄』 遠古時代把滿六十歲的老人放在用磚砌的墓里叫什麼

寄死窯。
寄死窯出現於湖北省丹江口市鹽池河,自2000年以來,陸續在該地發現大量不明洞穴,經考察,證實是遠古時期遺留下的「寄死窯」。
寄死窯是一種古代的風俗,凡是年滿60歲的老年人,或者失去勞動能力者,都會被送到寄死窯,起初家裡人送飯送菜,三天之後就停止供應伙食,任其在洞內餓死。當老人死亡後,家屬將其遺體搬出,然後另地安葬。
寄死窯反映出古代的殯葬制度,這是屬於從殉葬制度到文明埋葬制度的過渡期。

『肆』 人到60歲被活埋到底出現在哪個朝代

出現在秦朝時期,那個時候嬴政為了抵禦外敵,要修建長城,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修長城是個苦力活,百姓為了逃避苦役,紛紛謊稱自己60歲了,嬴政得知後,便制定了滿60歲活埋的政策,嚇唬百姓,防止他們逃避勞役。

『伍』 古代為什麼會有「人到60歲就活埋」的傳說,這算殺人嗎

其實“人到60歲就活埋”這句話只是一個誤傳,不過在歷史上確實有過這一種說法。根據相關史料的記載,在史前有這么一個“瓦罐墳”的傳說,說的是史前游牧民族在遷移時的習俗,據說當時的孝子要把年滿60歲的老人安置在一個預先准備好的類似於瓦罐的墳中,而每當送一次飯就加一塊磚,直到360天以後,這個墳墓就形成了,而這個老人也算是安葬好了。

不過不管歷史上有沒有發生過這一種事情,這么對待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是不可容忍的,而且無論是在哪一個朝代,統治者要想更好的管理天下,絕對是不會做出這樣有失民心的事情的,所以說“人到60歲就活埋”完全就是無稽之談。

『陸』 人到了60歲就被活埋,中國歷史上真的有這種「棄老」習俗嗎

歷史上確實有這種60歲就被丟棄的說法,有的老人到了60歲就會把他們拉到很遠的山上,讓他們自身自滅,有很多老人都是沒有辦法生存餓死的,還有從山上摔死的。

應該說,不管歷史上是否真的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如此對待老人,都是極其殘無人道,滅絕人性的。即使是在不得溫飽的古代任何一個朝代,這種做法都是不能容忍的,而任何朝廷也不會做出如此毫無人性的荒唐事情來的。人總會有老的一天,做兒女的不管如何困難,都要孝敬父母,為父母養老送終,因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照現在的情況來看,人的平均壽命都是近80歲了,開句玩笑,60歲還很年輕哩。願孝行天下,願天下所有老人晚年幸福安康!

『柒』 人到60歲被活埋到底出現在哪個朝代活埋的真相是什麼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的真相早已不得知,畢竟這種殘忍的埋葬方式並不見於正史,只是在少數野史傳聞中有零星記載。

總之以上三個版本是流傳最廣的關於“六十活埋”的說法,但都是口頭相傳並無正史記載,而且不僅在我國,在日本,韓國這些深受漢文化影響的國家也有關於這方面的傳說,也許歷史上曾經真的有過“瓦罐墳”的存在,但這與我們傳統文化的“孝道”以及歷朝歷代統治者提倡的“以孝治天下”的思想完全背道而馳,甚至太過殘忍,所以這種“瓦罐墳”才會逐漸被人們所摒棄最終消失於史書之中吧!

『捌』 人到60歲被活埋到底出現在哪個朝代人到60歲被活埋的真相是什麼呢

其實不僅是秦朝有這樣的傳說,宋朝也不例外,傳說當年在宋朝的時候,也流行60歲活埋的說法。而包拯的父親正好到了60歲,但是作為孝子的包拯不願意活埋自己的父親。

所以就趁著別人不注意,偷偷的把他埋在了地窖當中。每天到了飯點的時候,包拯都會過去偷偷的送飯。但是有一次送完飯之後包拯卻哭哭啼啼,父親問他怎麼回事?

包拯說:「我以後可能不能再給父親送飯了。」父親繼續問他:「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只見包拯回答道:「有一隻妖怪大鬧京城,皇帝讓我三天之內立刻破案,否則就要殺了我的頭。如今三天期限快要到了,我還沒有任何頭緒。」

每天到飯點去送飯,每送一次飯就添一塊磚,什麼時候把這個墓穴填滿了,就不用再送飯了,老人也會餓死在裡面。

其實除了這個說法之外,還有我們之前所提到的初夜權,就是元朝時期的漢人在娶老婆的時候,必須要把妻子先交給蒙古人來享受。

因此在老婆生孩子的時候,通常會把第一個孩子摔死的,因為這個孩子很有可能是蒙古人的。

奪妻之恨殺父之仇,元朝可謂是佔了兩件,所以等到元朝末年的時候,天下大亂,各地英雄揭竿起義。

另外如果有喜歡世界史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另外一種奇怪的情況。不僅是中國有著活埋老人的傳說,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諸如日本、歐洲、非洲等地都有這種類似說法。

『玖』 人到60歲被活埋到底出現在哪個朝代背後真相是什麼

眾所周知,華夏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就是“尊老愛幼”,並且還有著“百善孝為先”的俗語,因此在古代道德的約束之下,“不孝”被視為一項十分嚴重的罪行,在古代的一些朝代之中甚至會被殺頭,可見老人在中國歷史之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中國歷史上卻有著名為“人活60歲,不死就埋”的殘酷法令,那麼這條法令到底起源於哪朝呢?它們出現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秦始皇又問:“朕已經頒布過法令,為何你的爺爺還活著?”這時8歲孩子才潸然淚下,為秦始皇講述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孩子的爺爺為了逃脫這條法令,於是就讓自己的兒子假扮自己去死,而秦始皇宮里鬧鼠患,也是見多識廣的爺爺才知道這種老鼠不是普通貓能夠抓獲的,必須要用自己家從遙遠的西方進貢過來的貓才能起效。聽了這個故事之後,秦始皇被孩子的故事所感動,於是下了廢止了“棄老令”,從此,中華民族尊老的傳統才得以延續並且一直持續至今。

『拾』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這個習俗發生在哪個朝代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這個慘無人道的封建習俗,具體在哪個朝代發生,還沒有非常確切的史料可以證明,目前流傳較廣的兩種說法是在秦代和元代,具體分析如下:

一.古代用花甲墓與瓦罐墳,來對待年過六十的老人。

自古以來,人性就是一種不能深入研究和窺探的東西,你永遠不知道人性能惡劣到什麼程度。在古代的某個時期,過六十就要被遺棄,並會被自己的子女用極其殘忍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聽起來就覺得不可思議。即使這個習俗在史料記載中,不具有普遍性,但卻也是真實存在的,且時間多發生在宋元時期。

也有人說秦始皇是覺得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沒有什麼用,活著也是浪費糧食。但是這些傳說是在野史中記載的,不具備可信度。其次,孝道文化的熏陶,應該也不會在秦朝,發生這種如此違背公序良俗的事情。

三.很可能是由元代最初的游牧民族,創造了這種慘絕人寰的陋習。

而從這種墓穴,多出土於元宋時期這一點來看,這個陋習出現在元朝,由游牧民族所創的說法,是相對比較可信的。游牧民族以放牧打獵為生,生活環境惡劣,條件艱苦。在古代六十歲已算高齡,通常行動不便,勞動能力降低。為了減少生活的壓力,選擇用花甲墓的方式結束他們的生命,也可以說得通而古代這種拋棄六十歲以上老人的這種做法,在現代的某些落後的國家和地區也是存在的,只不過沒有如此的明目張膽和殘酷。

閱讀全文

與人到60歲埋到墓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員工到退休年齡強行上班有沒有工資 瀏覽:547
長壽花葉子發黃不發亮怎麼辦 瀏覽:686
養生館適合哪些地方 瀏覽:813
父母不可能不肯付出說明什麼 瀏覽:267
體檢後多久可以復查 瀏覽:293
社區老年人跳舞活動方案 瀏覽:885
只買社保不買醫保退休工資是不是一樣的 瀏覽:175
老年人的早飯還可以吃什麼 瀏覽:858
跟女朋友分手了怎麼跟父母交代 瀏覽:928
老年人直接參加社會的政治活動 瀏覽:739
現行退休金支付方案 瀏覽:934
中斷交養老保險 瀏覽:281
老年人過六一的好段子 瀏覽:125
孝順兒子事跡 瀏覽:701
脈脈長壽 瀏覽:422
老人耳聾聽不見電視聲音怎麼辦 瀏覽:806
章瑩穎父母是什麼電影 瀏覽:442
蘇州智慧社區養老品牌有哪些 瀏覽:583
老年人刊物 瀏覽:934
長壽花稻米油 瀏覽: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