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韓國中產70歲

韓國中產70歲

發布時間:2023-05-28 13:36:33

① 消費效應的中產階層

凡勃倫在談到有閑階級時提到,那些經濟上的暴發戶為了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竭力模仿上層貴族優雅的生活禮儀、消費習慣,進行「炫耀性消費」、「炫耀性休閑」,但他認為,這些突然致富的新貴們的模仿是很不自然的,由於他們長期的生活習慣的影響,想要一下子改變過去的生活習性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們的消費、禮儀不可避免地帶有一些做作的成分。在談到慣習對於個人行為的持久影響時,布迪厄也認為,品味的形成需要時間積累的過程。也就是說,品味或者一定階層的消費習慣與生活方式不可能隨著其生活境遇的改善而發。
產生迅猛的改變,這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對於中產階層家庭的消費研究也發現,那些住房在現代化的高尚社區、使用現代的商品和服務的城市中產階層,有相當一部分人的觀念與習慣並沒有像他們的住房、交通工具等消費品那樣迅速地改變。這一點其實並不是中國的特有情況。在對韓國中產階層的研究中,萊特就發現那些住在西化的高層建築中的中產階層家庭,晌謹睜其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甚至與一般韓國人並無二致,他們為了維持符合中產階層生活和地位的消費,可能會依靠各種非勞動性收入,但他們的習慣還是原來的、過去的,而並沒有隨著他們生活境況的改善而改變。也就是說,消費觀念、生活方式的改變很顯然與階層的躍遷是不同步的,明顯滯後的,這可能需要一種代際間的積累。 我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歷了一個十多年的高速發展時期,但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經濟發展速度呈現減緩的趨勢,整個供需領域出現了相對過剩的現象。
1.重新審視擴張性財政政策
我國政府從1998年起發行特別國債1000億元,加上銀行配套資金1000億元,使得1998年的固定資產投資產生了一個明顯的上升幅度。這對於1998年乃至1999年的經濟止跌企穩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這種作用與我們的預期目標相差甚遠。據測算,1998年經濟增長中的投資貢獻率為25%,與1978-1996年的平均投資貢獻率34.7%相比下降近10個百分點。在我國加速工宴歲業化的進程中,投資回報率的大幅下降值得我們深思。
一般來說,推動經濟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投資需求的推動,二是消費需求的拉動。投資的推動是通過投資支出的擴張來直接推動產品總量和經濟總量的增加。投資的增長轉化為經濟的增長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可以說投資的增長是一個潛在的增長。1998年我國消費需求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為55.7%,1978-1996年消費需求的平均貢獻率61.7%,正是消費水平的下降導致了近幾年的低投資回報現象的發生,從而弱化了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效果,低迷的消費需求削弱了財政支出的力度,阻滯了經濟的快速增長。
2.重新審視擴張性貨幣政策
為了盡快使經濟走出相對過剩的局面,我國政府已經多次下調銀行的存貸款利率,同時銀行的准備金率和貼現率也做了相應的下調。擴張性貨幣政策的初衷是通過准備金率和貼現率的降低來擴大貨幣的供應量,通過利率的下調來鼓勵民間投資的增加,達到提升經濟增長的目的。但是,從我國1998和1999年的經濟增長情況來看,結果並不是很理想,利率政策的目標並沒有完全實現。從中國改革的經驗來看,民間投資的增加同國有投資的增長有著較強的相關效應。只有國有投資的大量增加並啟動整個宏觀經濟形勢時,民間資本才會大量跟進,而國有投資的退出會帶來民間投資大幅度退出經濟領域。見表1,晌兄通過1994-1998的數據可以看出,1997和1998年財政支出政策的弱化效果沒有帶來經濟形勢的根本好轉,也就無法刺激民間投資的大量涌現。
表1 單位:%
項目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國有實際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10.91 7.45 6.17 7.34 19.6
非國有實際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33.92 16.91 15.58 6.94 7.98
資料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宏觀課題組。
正如前面分析,在我國擴張性財政政策對宏觀經濟形勢的作用不甚明顯,對經濟的帶動作用不太突出的條件下,國有投資即使有較大幅度的增加,民間資本也很難大量的湧入投資領域,擴張性貨幣政策不可避免地受到約束,難以發揮其應有的功效。
另一方面,民間投資除了受限於國有投資規模及其績效之外,民間投資規模的大小還取決於市場的狀況。旺盛的市場需求必然會引致民間資本的出現。但是我國當前的消費市場不景氣,市場消費無熱點,消費低迷和萎縮的現狀使得許多民間資本仍處於潛伏狀態,無法發揮出資本資源應有的效率。
綜上所述,擴張性的經濟政策與緊縮性的消費需求的並存是我國當前經濟領域的一個不合理現狀,理性的經濟策略由於存在於一個非理性的消費基礎之上而難以發揮了其本身應有的功效。 如前所述,低消費已成為制約宏觀經濟政策正常運轉的「瓶頸」,如何制定合理的政策,盡快走出「低消費陷阱」,是我們應著重考慮的問題。這要建立在對我國現階段的消費特點的合理分析的基礎之上。我國經濟中長期存在著二元化的經濟結構,這種獨特的經濟現象使得我國消費市場上存在著農村與城鎮兩大消費集團,這兩個消費集團在消費行為、消費偏好、消費結構上存在著顯著的偏差,表現出消費的非同步性,因此,在對我國消費特點進行分析時,要針對農村和城鎮分別作出了分析。
1.收入抑制性消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居民的收入有了明顯的提高,城鎮居民的人均收入從1978年的316元增加到1997年的5160元,農村居民的人均純收入從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1997年地2090元。但是另一方面,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呈現出放慢的趨勢,尤其進入九十年代這種趨勢更加明顯(見表2)。農村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從1994年的32.49%下降到1997年的8.51%,而城鎮則從1994年的36.07%下降到1997年的17.88%,消費支出與居民的實際可支配收入有著強烈的正相關系,居民收入的減速增長必然會抑制居民的消費有效需求。
表2 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長速度(%)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農村 32.49 29.23 23.63 8.51
城鎮 36.07 22.45 12.44 17.88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1997》計算。
從城鎮來看,近幾年一些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低下,經營狀況惡劣,破產倒閉的現象時有發生,帶來失業人數的大量增加,許多下崗職工僅僅能夠拿到最低生活保障。城鎮企業職工佔全社會就業人數的60%,是市場消費的主要力量。城鎮失業人數的增多和職工收入驟減會對消費市場產生負面沖擊,抑制城鎮居民的即期消費。
從農村來看,農村居民的收入主要分為持久性收入和暫時性收入兩部分。持久性收入主要指農民的種糧和農副作物的收入,暫時性收入是指農民來自鄉鎮企業和進城打工的收入。近幾年,我國的農業形勢一直較好,但是連年的豐收帶來的卻是農民的增產不增收,造成農民的持久性收入減少,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農副產品的收購價格偏低。第二,農民負擔過重,農村中仍存在亂收費和亂攤派的現象。第三,農副產品的收購過程中仍有向農民「打白條」的現象。第四,農業的科技投入過少,另一方面,大批鄉鎮企業的倒閉減少了農民的來自鄉鎮企業的收入,城鎮職工的紛紛下崗減少了農民在城鎮的機會,從而使農民的暫時性收入也開始減少。根據恆常性收入理論,居民的消費水平主要取決於持久性收入,消費支出與持久性收入成正比,如果居民獲得一筆意外的暫時性收入,必然會擴大居民的消費,如果暫時性收入不確定時,這筆收入不再支出,而是形成儲蓄。現階段,我國農民的持久性收入增長緩慢,農民的暫時性收入的絕對減少必然會抑制農民當前的消費支出。
2.積累滯後性消費
居民從低消費階層向高一級消費階層的過度要經歷一個收入的積累過程。而在我們這樣一個以「儲蓄和節儉」作為美德的國家中,在信貸的消費觀念還沒有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情況下,這個積累過程更是必不可少的。
表3 我國城鄉居民人均儲蓄額
年份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農村 70 219 272 338 420 563 721 887
城鎮 421 1720 2223 2681 3486 4869 6671 8580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1997》計算。
我國農村經過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建房熱」之後,農民手中的積蓄已經所剩無幾,從表3可以看出1996年底農民人均儲蓄900元左右,以家庭為單位的儲蓄不過幾千元。農戶空盪盪的住宅急需添置家電等消費品,而上千元的家用電器對農民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收入的緩慢增長使農民在短期內很難形成城鎮在80年代那樣的耐用品消費熱潮。農民的家用電器消費要經歷一個積累的過程。在城鎮,以家電為代表的耐用消費品已基本趨於飽和,城鎮居民的消費熱點應該轉向高檔消費品,而居民人均的儲蓄只有8000元左右,以家庭為消費單位的群體對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元的高檔消費品也是難以承受的。收入低幅增長,消費升級的條件還未形成,汽車、住宅等新一代高檔消費品的消費被迫進入升級前的收入積累階段。通過表4可以看出,進入90年代以來,居民的儲蓄增長率經常大幅度的高於居民收入的增長率,這充分說明我國的消費正經歷一個消費的積累階段。
表4 我國居民收入增長與儲蓄增長的比較 單位:%
項目 年份 1986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農 收入增長 6.6 14.1 3.3 10.6 17.6 32.5 29.2 23.6
村 儲蓄增長 34.2 28.8 24.2 24.2 24.3 34.0 28.1 23.0
城 收入增長 20.8 11.3 18.2 28.0 36.0 22.5 12.4 17.9
鎮 儲蓄增長 32.5 36.0 29.2 20.6 30.0 39.6 37.0 28.6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1997》計算。
消費者對將來的預期是影響消費需求的一個重要因素。最近一段時期,中央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繼出台,住房體制由福利房向貨幣化分房轉化,教育體制由國家撥款向個人自籌經費轉化,醫療體制也由公費醫療向統籌帳戶轉化,使消費者意識到將來用於住房、教育、醫療的支出將要擴大。與此同時,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也在不斷的改革和完善之中。在人們對社會保障制度化的改革結果尚不清楚,對將來社會保障的預期持猶豫的心態的情況下,為了防範未來不確定的風險,人們在安排消費支出時,對自己將來的預期支出就會增多,也就是居民的儲蓄增加,而用於即期的消費減少。截止1998年6月底為止,我國城鄉居民儲蓄總額已經突破了5萬億,這種為了不確定的預期而減少消費支出的行為帶來了社會消費的滯後,造成了居民「捂緊口袋,有錢不敢花」的現狀。
3.效應遞減性消費
我國目前的收入分配和利益分配的格局呈現出收入差距逐步擴大的趨勢。1989年我國最富有的20%家庭的收入佔全部收入的29.38%,最貧窮的20%的家庭的收入佔全社會收入的11.65%。到1994年,最富有和最貧窮家庭的收入分別佔到全部收入的44.64%和6.04%(國家統計局),而到1998年上半年為止,城鄉居民收入中的40%以上集中在10%的少數人的手中(何清漣,1998),基尼系數由1979年的0.31增長到1997年的0.479。隨著社會財富向少數人手中聚集,富人的消費傾向就會降低,從而降低了全社會的邊際消費傾向和平均消費傾向,在收入不變或緩慢增加的條件下,全社會的消費支出必然減少,形成消費支出遞減態勢。
同時,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消弱了消費支出的對經濟的拉動效應。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表明(周學,1998),消費品按照其生命周期可分為三種,發展型商品、主導型商品、衰退型商品,而主導型商品對經濟的發展具有很強的擴散效應和帶動作用。在中國目前相對過剩的家電耐用消費品中,只有自行車和電風扇基本飽和,彩電、冰箱、洗衣機等產品的全國普及率僅在25%,尤其在廣大的農村,耐用消費品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見表5),可以說我國現階段的耐用消費品還應是主導型商品,耐用消費品對中國經濟的帶動至少還有十餘年的時間(易鋼,1998)。而住宅、交通工具、通訊設備則仍屬於發展型商品,住房和汽車拉動經濟的條件還不成熟。隨著收入差距的拉大,高收入者對耐用消費品的需求會越來越少,他們的消費對象主要集中在還不是主導型商品的高檔消費品,而中低收入者盡管對耐用消費品(主要是農村居民)有著很強的消費需求,對經濟的帶動效應應該是巨大的,但是受到不合理收入的制約而被迫壓抑了這種消費沖動,從而使消費支出效應隨著收入不合理流動呈現出遞減的趨勢。
表5 我國城鄉耐用消費品每百戶擁有量
項目 自行車 電風扇 彩電 洗衣機 收錄機 照相機
農村 139.82 100.46 22.91 20.54 31.15 1.94
城鎮 193.23 168.07 93.50 90.06 46.15 32.13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1997》。
4.結構斷裂性消費
我國由短缺經濟步入過剩經濟,原來短缺經濟下的供需矛盾並沒有完全解決。過剩經濟並不是沒有短缺,從賣方市場保存下來的供給結構與當前買方市場下的需求結構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矛盾。隨著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演進,產業結構和產品供給結構明顯滯後於消費結構。這種結構性滯後主要體現在:(1)基本消費品早已經供大於求,適合農村市場的耐用消費品供不應求。不符合消費的高檔住宅大量積壓,而符合中低收入階層的經濟型住房供不應求。(2)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比重過低形成了農村比較惡劣的消費環境。農村的鄉村電網、通訊線路、衛星接收設備遠遠落後於城鎮,農村的電價和通訊費用則過高,這種結構性偏差造成了農村居民在對耐用消費品有了一定的收入積累之後,潛在的消費轉化為現實的消費會受到障礙。(3)城鎮的供水、供電及道路交通基礎設施等的投入還無法滿足以汽車、住房為消費對象的消費升級的要求。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的偏差造成了消費與供給的脫節,形成了過剩經濟下的新的供需矛盾,出現了供給不適應消費需求的斷裂現象。
另外一方面,消費需求與產業結構間的巨大斷裂帶直接導致了當前市場上「消費無熱點」的這一普遍現象。我們知道,一個消費熱點的出現可以帶動整個產業鏈條,增加不同的產業部門的產出率,促使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低迷的消費需求無法帶來產業升級所應有的動力。因此,滯後的產業結構帶來的斷裂性消費與斷裂性消費對產業結構抑制兩者所形成的惡性循環已成為當前消費不振的一個關鍵性原因。 經濟學的原理認為,一切需要的最終調節者是消費者的需求(薩繆爾森)。消費者的需求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源動力,同時經濟的增長帶來國民收入的增加,從而再次帶動投資、消費需求,這是經濟運動的一個良性循環(見下圖)。針對我國當前的經濟情況,如何找到這一循環的切入點,使我們政策制定順利導入這一循環當中,推動該系統的良性運動是我們現階段應該著重關注的問題。
附圖{圖}許多學者認為,目前居民收入水平較低、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過大是制約當前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他們主張從上述循環中的收入這一節點入手,增加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通過稅收桿調節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實施對中低收入家庭的轉移支付來解決當前消費領域內存在的問題,推動城鄉居民消費升級,實現經濟增長的目的。不可否認,這是解決當前經濟問題的一條合理思路。上文在對我國居民消費特點的分析中已經提到,消費領域內確實存在著收入抑制性消費和效用遞減性消費的現象,這是由於一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過低且收入分配不公平造成的。針對這種現象,以收入這一節點為突破口,制定相應的收入分配政策也是合情合理的。可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收入的分配政策會受到該循環的前一個節點經濟水平的制約,在當前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其政策空間也是有限的。
根據對我國現階段消費性狀的分析,我們應該重新認識經濟循環運動中的「消費」這一節點。經濟形勢的緊縮造成居民的消費預期過高,結構的失衡造成生產結構與消費結構的偏差都成為困擾消費乃至整個經濟領域的問題,也就形成了當前的積累滯後性消費和結構斷裂性消費的特點。而對消費節點的內部修正(消費結構、消費預期等)能夠很大程度上避開由於整個宏觀不景氣帶來的各個節點相互抵減的弊端,在不受其他節點不振的影響的條件下,在現有的居民收入基礎之上,挖掘消費領域的內部潛力,變潛在需求為現實的需求,以消費的啟動帶來整個宏觀經濟的良性運行。為此,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根據居民的消費結構盡快調整產業結構,形成合理的產業布局,扭轉結構性失調,實現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的合理對接。(2)居民的收入不僅僅有即期現實的收入還有遠期無形的收入(如養老、醫療、住房體制的補貼),如果能在短時間內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會增加居民遠期收入,刺激即期消費的增加。(3)穩定居民消費心態,改變積累消費,樹立起信貸消費的觀念。隨著我國入世進程的加快,居民等待觀望的消費心態會更加濃重,在這種情況下要妥善處理改革,開放,穩定的關系,使眾多的理性消費者對將來形成一個樂觀的預期,形成一部分先期的消費群體,進而形成社會的消費。

② 在韓國個人凈資產達到多少才算富人

1.分析認為,韓國富人數量增加主要是由於去年股市暴漲推動金融資產規模增加,以及樓市價格不斷攀升促使房地產顫銷巧資產比重增加。
拓展資料:
1.調查細節:
a、韓媒《東亞日報》引用韓國知名就業招聘網站近日面向2020名成年男女展開的調查茄鍵結果稱,發起以「富人標准」為主題的聯合調查。針對「擁有多少資產才能算得上富豪?」的問題,受訪者普遍認為擁有平均46.5億韓元資產才符合富人標准。其中,男性和女性對富人資產劃分的標准分別為52.3億韓元和42.6億韓元。 調查結果顯示,針對個人「經濟地位」的問題,58.2%認為自己屬於「平民階層」,23.8%認為自己屬於「貧困階層」,,幾乎每4名受訪者中就有1人認為自己屬於「貧困層」。11.3%和5.6%的人將自己劃為「中產階層」、「特困階層」,而認為自己屬於「富裕階層」的人近佔1.1%,比「特困階層」人數還要稀少。
b、對於自己成為有錢人道路上的最大障礙,37.4%的人認為是「年薪低」,為「經濟條件不允許,無論怎麼節約都攢不住錢(34.4%)」、 「家底薄、背景弱(34.3%)」 「助學貸款、住房全租貸款等負債累累(26.1%)」、「就業遲(23.9%)」等也佔了很大比例。此外,「物價高、利率低等斗大經濟形勢不穩定(20.9%)」、「原始財富積累不足(20.5%)」、「理財、房地產等經濟領域知識不足(18.7%)」、「入不敷出(14.7%)」、「收入單一,年薪為全部(13.5%)」等也成為韓國成年人發財致富道路上的「絆腳石」。

③ 5億韓元在韓國算什麼家庭

凈資產5億~6億韓元以上」在韓國屬於中產階層的。

金湯匙階級:家庭資產20億韓元(約1223.6萬元)以上,或家庭年收入2億韓元(約122.4萬元)以上。

銀湯匙階級:家庭資產10億韓元(約611.8萬元)以上,或家庭年收入8000萬韓元(約48.9萬元)以上。

銅湯匙階級:家庭資產5億韓元(約305.9萬元)以上,或家庭年收入5500萬韓元(約33.7萬元)以上。土湯匙階級:家庭資產5000萬韓元(約30.6萬元)以上冊毀,或家庭年收州鄭備入2000萬韓元(約12.2萬元)以上。

根據銀行匯率顯示,1韓元=0.005954人民幣,也就是說5億韓元等於2976947.1169元人民幣。也就是說5億韓元相當於300萬元人民幣。

可以做五百萬次內線公交車,或者可以做兩百萬次外線公交車,可以坐從仁川到青島東航的飛機往返1500次,或者900次大叢者韓航空的飛機。

在韓國可以吃200克一人份的正宗烤韓牛7142份,或者夏天可以買到16600個國外產的西瓜,等同於中國現價20萬一輛的現代汽車,可以買二十幾輛。

④ 在韓國老人的晚年生活是怎麼樣的

在近些年來,韓國的文化產業發展得相當不錯,特別是韓流的文化輸出,電視劇中的長腿歐巴或者偶像組合讓不少粉絲愛屋及烏,連帶著對韓國都心馳神往,想著一定要去旅遊一番。但其實韓國在近年來遇到不少麻煩,並不如韓劇中那樣的爛漫美好。

在各方面的施壓之下,韓國老年人的處境才會面臨如今的局面,可韓國的老齡化卻仍不斷嚴重,按目前的發展趨勢來說,估計未來只會更加慘淡。小編在韓國游時,印象很深刻的就是朋友在和計程車司機的交談內容,事後朋友和我說,她和司機談到工作,那名老年司機告訴她:自己的生活目標就是要幹活干到身體吃不消為止,他就是為了生活而生活的一代人,根本不敢歇下來!由此可見,韓國多數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是無法安逸的。對此,大家又有何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獨特觀點。

⑤ 從電影《小偷家族》到韓劇看日韓的老年生活:70歲你還在拚命工作嗎

最近看了很火的一部電影《小偷家族》,開頭就是一日本家族,老人退休金不夠用,為維系生存,年輕人努力學習和拚命實踐父輩傳授的技能,無奈都做了小偷。

這到底是誰的錯?

更有咳言說如果日本死到一個老人,就相當於拯救了三個年輕人!

日本的老齡化已經眾所周知,那麼它的鄰國韓國情況如何呢?

提起韓國退休生活,人們會想起韓劇宏簡里的奶奶角色。她們閑居在兒子家,擁有一家之長的權威,時不時使喚一下兒媳,聽聽孫子的八卦,是人人羨慕的對象。

直到看見韓國大城市裡,到處都是從事體力勞動的老年人,人們才發現,真實世界可沒這么美好。

在韓國,有420萬老人不是在工作,就是在找工作的路上,數量甚至比20多歲的打工青年還多。

對比韓國老人和中國老人的退休生活會發現,中國老人退休時,韓國老人在工作,中國老人跳廣場舞時,韓國老人在工作,中國老人帶孫子時,韓國老人還是在工作。

這不是工作狂老了以後的生活,而是老齡化國度里,一代人被犧牲的晚景。

韓國的法定退休年齡60歲。而實際上,人們平均工作到71歲才會真正休息。退休年齡只是重新找工作的開始。

在首爾的「銀發招聘會」上,場面比上海父母相親角還要熱鬧,3萬多名白發蒼蒼的老人正在尋找職場第二春。他們在競爭的6000個職位,大多屬於退休前從沒想過會從事的「低端行業」,包括快遞員、保安、清潔工、加油員……

76歲的康大爺面試了最火爆的快遞員崗位,發現需要學會發簡訊才能送貨,有些擔心自己是否能被選中。

77歲的李大爺則申請當垃圾清理工。他本以為退休後能搬到四個兒子家,卻遲遲沒等到邀請。無奈只能放下身段,投出第一份簡歷。

好不容易出現一個黑發求職者,蔽碰褲結果是來替63歲的父親找工作。這位兒子覺得父親出門工作比在家閑著好,而老爺子嫌找工作太沒面子,拒絕在招聘會拋頭露臉。

在如今的韓國,退休老人已經成了勞動市場上的生力軍。每五個計程車司機中就有一個是65歲以上的老人,住宅保安也幾乎都是60歲以上的大爺。

在垃圾分類回收廠,由於工作條件不好,老闆最愁的就是招不到工人。就在年輕人紛紛退避之時,也是60歲的老人,不畏難聞的氣味,和被玻璃扎手吵芹的危險,毅然走上了流水線。

由於65歲以上的人可以免費坐地鐵,坐地鐵送快遞也成了不少人的選擇。在中國,是年輕力壯的快遞小哥在街頭奔波,而在韓國,是白發蒼蒼的快遞大爺在地鐵穿梭。

韓國有專門的銀發快遞公司,招收老人送比較輕便的貨物。

71歲的朴宰耀已經當了四年快遞大爺。

倒不是因為他想為祖國發揮余熱,而是自己開的小公司破產後,養老金根本無法維持生存,更別提實現給孩子在首爾買套房的人生目標。

於是朴大爺過上了規律的打工生活,一天處理100個包裹,一周工作三天,一個月工資摺合人民幣3000塊。

他的目標是干到身體吃不消為止,「我們這一代人太忙了,只能在這瘋狂的時代里為了生存和撫養孩子而活,根本不敢想退休的事。」

只有在每年7天的年假里,朴大爺才會體驗一把真正的退休生活,和妻子去濟州島旅行。

朴大爺在公司算是正常年紀,最大的同事已經78歲高齡。

由於韓國人預期壽命已經達到81歲,比實際退休年齡多10年,有樂觀的大爺調侃:好在韓國人活得長,還有10年時間留給我們自由支配。

退休等於破產

說起這一代韓國老人,其實是最有資格休息的一代。因為韓國經濟起飛的奇跡,是他們一手打拚的成果。

但是能不能休息不取決於貢獻,而取決於有沒有錢。貧窮成了繼續工作的最大理由。據統計,韓國65歲以上老人的貧困率高達49.6%,是發達國家中比例最高的。

雖然政府在1988年開始實行養老制度,但養老金不是想領就能領。不僅需要持續繳納10年以上,還需要證明沒有子女照顧。政府默認,有子女的老人自古都是由家人照料。結果是,只有三分之一的老人能拿到養老金。

即便有資格領養老金,也不意味著可以安心享福,因為養老金在飛漲的物價面前實在是微不足道。據統計,韓國60歲以上老年人平均每月領取的養老金約為2000元人民幣,還不到最低生活標準的三分之一。

由於許多老人面臨吃不飽的情況,政府和NGO開辦了老人食堂,提供免費食物。

有子女的老人想,國家指望不上,還可以指望孩子嘛。畢竟根據儒家傳統,養兒防老才是正道。即使不像韓劇里那樣擁有一家之長的威嚴,也可以在孩子家做討人喜歡的爺爺奶奶。

誰料這世界變化快。韓國富起來了,但是經濟增速卻大不如前。這意味著更高的物價,和更少的就業機會。在瘋狂的競爭下,年輕人能照顧好自己就已經實屬不易。

於是「養兒防老」成了最先被犧牲的傳統。過去15年,認為應該贍養父母的孩子比例從90%暴跌到37%。老人們無奈地發現,雖然把一生積蓄都投入到了子女的教育,但孩子已經被房子、車子、孫子的教育掏空,再也無暇顧及自己。首爾退休老人哀嘆,「家庭解體了,因此,我們將孤獨地死去。」

這就像人生的游戲努力闖到了最後一關,正准備安享晚年,卻突然落入了hard模式的隱藏關卡。眼前的關卡愈發艱難了,身體和精力卻大不如前。

人們終於意識到,等待他們的哪裡是退休,分明是下崗。

大批從企業退下來的老年人發現,中產退休,可能混得連實習生都不如。一名曾在知名財團工作的大爺稱,退休後好不容易找了份實習生工作,工資卻比其他人低四分之一。

69歲的金敏秀對此感同身受。他退休前在工廠擔任工程師,月薪2萬4千人民幣,可退休金和老伴加起來也不到4000塊,還不夠以前的零頭。更令人絕望的是,在物價高漲的首爾,每月的最低生活成本約12000元人民幣。

因為以前的工資都花在了4個孩子的教育上,兜里沒有積蓄,金大爺的生活一夜回到解放前。

為了改善「吃土」現狀,金大爺托關系在小公司找了份新差事。一問工資,卻只有7000。HR很直接:「你這么老,要麼接受,要麼別干。」一句話讓大爺最後的倔強也打了水漂。

工作才是最後的依靠

靠政府和靠兒女都成了愚不可及,到頭來,許多人選擇依靠工作拚命活下去。

尹女士每天推著生銹的手推車,在首爾走街串巷撿廢品。因為有五個子女,所以領不到政府養老金。可她寧願獨自打工,也不想給孩子增加負擔。

每天回到家的時候,尹女士覺得背在疼,渾身沒一個地方是舒服的,她也從沒跟孩子提起過。

「回到家渾身都疼!」

但是再善解人意,也改變不了生活的孤獨。

五個孩子結婚後都搬到了別的城市,偶爾會一起來看她,但是待不了多久,就會一股腦兒離開。

孫子們也不喜歡到她家去,抱怨屋裡有蟑螂。為了討孫子開心,尹女士會給他們一些零花錢。這甚至加重了孫子的不開心,因為奶奶只給了1000韓元(6元人民幣),而他們期待的是10000韓元(60元人民幣)。

面對沒人氣的家庭生活,尹女士越來越把撿垃圾當成了一種樂趣。因為至少,每天能跟垃圾站的同事聊聊天氣。

金太太也一樣,為了不麻煩孩子,獨居在外。

她已經計劃好,工作到做不動為止,然後把所有積蓄拿到醫院去安靜地度過餘生。當然,這一切都不打算告訴孩子。

金太太實在餓得慌時,才捨得花約12人民幣去喝碗湯。

如果有人要說這些凄涼晚景是老齡化的惡果,那麼很遺憾,這只是韓國老齡化的開始。目前,65歲以上老人占韓國總人口的13%,到2060年,比例將變成40%。

在一場白發濤濤的老齡化浪潮里,沒人能夠倖免。對於沉浸在中產階級焦慮里的下一代,城市裡白發蒼蒼的體力勞動者像是一個預言。

就像一位中年清潔工所說:

「看著這些無法退休的老人,就知道我們這代人將會如何老去。」

參考文章

[1]養兒不能防老,韓國老人走上絕路,CHOE SANG-HUN,紐約時報中文網

[2]在韓國,退休可能是難以捉摸的,SU-HYUN LEE ,紐約時報

[3]韓國為何強制推行60歲退休?,新民周刊,詹小洪

[4]當你老了,願意在中國、日本還是韓國生活,澎湃市政廳,王艷蕊/北京樂齡老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創辦人

[5]South Korea』s inequality paradox: long life, good health and poverty,The Guardian,Justin McCurry,2017

[6]Poor and on their own, South Korea』s elderly who will 『work until they die』,CNA,Lam Shushan

[7]Elderly prostitutes reveal dark side of South Korea』s rise,By Associated Press

September 25, 2015

⑥ 韓國適合移民嗎不同年齡段移民韓國有何優勢

【 #韓國移民# 導語】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移民韓國,那麼移民到韓國以後的生活是怎樣的呢?和 考 網一起來看看別人是怎麼說的吧。


62歲養老移民者

『三多』變『三好』

移民濟州島的中國大陸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看中了濟州島的自然環境,當中包括很多退休的老一代人。一位62歲的移民者說:「在濟州,我不知霧霾是何物。我已經厭倦了北京上海的高樓大廈,這里的山好水好設施好,我很滿意!」

濟州島在韓國素有「三多」之稱,即風多、石頭多、海女多。但對於移民濟州島的中國大陸人來說,這「三多」變成了「三好」:空氣好、居住環境好、教育環境好。


38歲中產移激清民者

韓國移民性價比高

有一部分選擇韓國投資移民是看中濟州便宜和便利的移民條件。38歲的大連人郭女士說:「我們為了移民考察了很多地方,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還有新加坡,但是費用非常高,像新加坡紐西蘭投資額高達上千萬人民幣,並且要求也稍顯苛刻,而濟州島只需要5億韓元(約50萬美元)就可以獲得永久居留權。」


45歲身份移民者

韓國距離近

移居濟州島的中國大陸人當中,相當一部分人還是因為看中了濟州島和中國大陸隔海相望的近距離以及濟州島的免簽證待遇。不少中國大陸移民都是妻子帶著孩子在濟州島生活,丈夫在大陸做生意,丈夫每周末飛來濟州島和家人團聚;來自上海的王先生就是如此,他說:「在韓國濟州島拿身份,一旦有急事,只需要一個小時的飛行就可以從濟州國際機場飛回中國大陸,完全不耽誤事。」


32歲80後移民者

濟州英語國際教育城

濟州島的中國大陸移民還看中了當地的教育環境。目前在濟州島有四家物陵國際學校,均為英罩鉛戚美加的學校,畢業生成績比本校畢業生還要令人矚目。不久的將來,新加坡英華學校也將注入。

來自北京的劉女士是位年輕的80後,當初選擇韓國移民就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劉女士表示:「北京一樣有很多國際學校,但是實在是魚目混雜,聽朋友說了濟州的國際學校,考察之後立馬決定孩子來這里讀書,目前已經上了兩年,結果真的是比我想像中還要好。」

⑦ 姜惠元家境怎麼樣

關於姜惠元的家境目前沒有太多納悄確鑿的資料可以參考。從公開信息來看姜惠元曾在韓國首爾市南山區洞迅渣的高端住宅區居住,因此可以推測其家庭經濟條件不錯。此外姜惠元曾在韓國著名私立大學延世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昌猛這也表明他的家庭可能有相當的經濟實力。

⑧ 韓國老百姓月收入達到多少可以稱作溫飽那麼中產和富裕呢

你好!

首先要准確定義何為溫飽。如果僅僅是指吃飽飯、穿暖衣,老實說一家三口每月150萬韓元足矣。培敬鍵但基本生活遠不止吃飯穿衣,還要包括住房、交通、基本醫療和孩子教育等費用[不算補習班],那樣的話基本上要250萬韓元。

同樣,也要准確定義何為中產階級。若定義為生活體面,有房[貸款]、有車、孩子上補習班、經常國內旅遊、偶爾海外旅遊、有一定存款,那麼一家三口每月至少要350萬韓元[不少人達不到也自稱中產階級,關鍵是如何定義的問題]。

至於富裕,則沒底啦,稿頌月收入多多益善啦。但通常一家三口如果月收入配巧超過500萬韓元,肯定是比較富裕的啦。

⑨ 5億韓元在韓國算什麼家庭

五億韓元在韓國算是中等收入。

根據銀行匯率顯示,1韓元=0.005954人民幣,也就是說5億韓元等於2976947.1169元人民幣。也就是說5億韓元相當於300萬元人民幣。

可以做五百萬次內線公交車,或者可以做兩百萬次外線公交車,可以坐從仁川到青島東航的飛機往返1500次,或者900次大韓航空的飛機。


在韓國可以吃200克一人份的正宗烤韓牛7142份,或者夏天可以買到16600個國外產的西瓜,等同於中國現價20萬一輛的現代汽車,可以買搜型二十幾輛。

可以到江原道的平昌卡基諾休閑會所,一夜間把5億韓幣變成5億美元,當然,也有可能會讓它變成5塊錢,如果有條件可以在郊區買一套房子,簡單裝修一下分隔開租出去幾間,如果有行業基礎或興趣,可以加盟一碰漏消些連鎖機構:快餐,酒吧,烤肉店,炸雞店,化妝品店,24小笑知時便利店。

⑩ 5億韓元在韓國算什麼家庭

凈資產5億~6億韓元以上」在韓國屬於中產階層的。

隨著韓國階級上升越來越難,韓國網友據此創造出了「湯匙階級論」。根據父母的經濟狀況和地位,將不同階級分別稱為金,銀,銅,土湯匙。

韓國綜藝節目《舌戰》總結過韓國網友們對金、銀、銅襪姿、土湯匙的具體定義。

金湯匙階級:家庭資產20億韓元(約1223.6萬元)以上,或家庭年收入2億韓元(約122.4萬元)以上。

銀湯匙階級:家庭資產10億韓元(約611.8萬元)以上,或家庭年收入8000萬韓元(約48.9萬元)以上。

銅湯匙階級:家庭資產5億韓元(約305.9萬元)以上,或家庭年收入5500萬韓元(約33.7萬元)以上。土湯匙階級:家庭資產5000萬韓元(約30.6萬元)以上,或家庭年收入2000萬韓元(約12.2萬元)以上。

相關信息

韓國年輕人不僅要面對求職大企業時的巨大競爭壓力,還要擔憂在被錄用後是否能成為正式員工。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坦好猜權益,韓國相關法律規定企業正式員工的勞動合同期限為終身,韓國企業很難開除正式員工,所以很多企業傾向於以非正式員工來錄用新員工。

非讓型正式員工相當於中國的實習生或臨時工,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到期後,公司可以決定繼續聘用其為非正式員工或正式員工,或者不再聘用。

閱讀全文

與韓國中產70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生壺溫度感測器一般多少k 瀏覽:599
醫院體檢卡是什麼 瀏覽:697
寧波加退休工資 瀏覽:56
養老金怎麼掛靠 瀏覽:72
鞍山交養老保險哪個銀行打憑證 瀏覽:574
美國人退休養老優先選哪些國家 瀏覽:749
有兒子佔用了老人養老房怎麼辦 瀏覽:239
老年人走路急透不過氣是什麼原因 瀏覽:968
老人過世下葬需要多少錢 瀏覽:43
關於老年人的書 瀏覽:890
50歲生日說說 瀏覽:413
孝敬父母親的歌 瀏覽:58
老年人吃什麼充飢 瀏覽:606
營口老年大學在萬達 瀏覽:579
2018年貴州退休年齡 瀏覽:302
長壽區騎 瀏覽:204
老人家可以吃正露丸嗎 瀏覽:723
什麼是補交養老保險 瀏覽:161
單位交的養老金去哪了 瀏覽:273
華天科技體檢是去哪裡 瀏覽: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