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人能長壽嗎

人能長壽嗎

發布時間:2020-12-13 12:55:43

1. 人能長壽嗎 能活多久

長壽 是可以的 長壽不死的話哪就是沒有可能了 按現在的時間算的話是可以活到100多歲的

2. 人都可以長壽嗎

長壽,是人類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標。隨著醫學的進步,人的平均壽命已經大大提高,但是,離人應享有的壽命還相差很遠。據美國的生物學家海弗利克經過研究發現,正常細胞大約分裂到50代以後就停止分裂而導致死亡,而細胞分裂一代的周期為22.4年。於是科學界按照他的理論,推算出人類的平均壽命應在100~120歲之間。

事實上,世界上有些壽星的壽命遠遠超過了這個「極限」。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英國的弗姆?卡恩,他活了207歲;而南美洲的一位婦子瑪卡蘭珠則活了203歲。

為尋求長生不老的秘方,古往今來人類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近幾年有些科學家取得了比較可觀的成績,研究發現激素治療、體育運動和合理的膳食能延緩甚至逆轉人體衰老的進程。

生長素是人體大腦的腦垂體分泌有一種能調節人類生長、發育和衰老過程的激素。通常,人到30歲,腦垂體分泌生長素的功能開始下降。但是,在60歲左右的老人中,仍然有2/3的人的腦垂體具有分泌生長素的功能。美國威康星州醫學院的丹尼爾?魯德曼和他的同事對一組腦垂體已喪失分泌生長素功能,年齡在61~81歲的男性老人給予一定劑量的生長素。結果,6個月後,這些老人的體態由肥胖變瘦,皮膚也變得厚實而有彈性,不少人的自我感覺良好,精力充沛,彷彿年輕了10~20歲。當然,我們也決不能由此而認為生長素是抗衰老的萬靈妙葯。

塔夫脫大學的瑪利亞?菲亞泰隆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讓一組90歲以上的老年男女在固定的體育器械上,用腿進行提重鍛煉,每周3次,每次15分鍾。每次鍛煉結束時,這些老人都精疲力竭。然而,8周以後,老人的肌肉都大為改善,他們的步行速度較從前快了50%。他們還讓60歲的以上的老人在固定蹬車和劃船器上進行鍛煉,結果他們的心臟輸血功能增強了25%,體內脂肪貯存減少了,膽固醇的水平也有所下降。科學家們由此斷定體育鍛煉可推遲人體衰老。

此外,人類每天進食量的多少對衰老的進程也起著一定的作用。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從原生動物水蚤一直到魚類、鼠類,如果減少它們每天的進食量,就能防止各種疾病的發生,並能使它們的壽命延長50%左右。為了證明這些在生物實驗上反映出來的成果也適用於人類,美國的醫學專家們正在對一組猴子進行嚴格的節食試驗,以觀察它們的衰老過程。由於猴子是人類的「近親」,這項試驗將有助於人們了解節食對延長人的壽命的作用。

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探索人類衰老的遺傳基礎。人們相信,通過全世界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使人體延緩衰老,讓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

3. 人真的可以長壽嗎

現在我國的長壽老人,壽命已經有達到110多歲了。我們可能會投去羨慕的眼光,但是我們不知道百歲老人,他們的孤單和孤獨。這個時候的老人雖然已經四世同堂,但是子孫兒女們都有他們自己的生活要忙。而且同齡的人可能由於疾病已經過世了。生活中沒有親人或者同齡人的陪伴,那麼生活就索然無味了。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最好順其自然,不要過多的執著於長壽。

4. 人能不能長壽

能!國外專家根據最新調查研究提出了應做的八件事
怎樣才能保持健康和長壽?一般人認為,除了遺傳因素外,避開諸如吸煙、酗
酒和高膽固醇食物一類危險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許多科學家近來認為這還遠遠不夠;人們還必須培養有利於健康和長壽的人格特點和衛生習慣。以下便是國外科學家們通過最新研究所發現的,要求人們在健康長壽方面盡量做到的八件事:
1、要「和平」,不要「戰爭」。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最近的一項對新婚的夫
婦的調查發現,經常吵架和帶有敵意的夫婦,其血壓和心跳速度要比和睦夫婦雙方的免疫系統被抑制長達24個小時。相反,美滿的婚姻能起到保護健康的作用。以色列最近的一項對10000名男性的調查發現,如果妻子對丈夫是富於愛心和體貼入微的,丈夫即使患了嚴重的心臟病,胸痛的發生率也要低得多。
專家們還認為,適度的性生活對健康大有益處。美國人類性活動高級研究所的
麥克伊爾凡納所長最近指出,性生活能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能提高人的疼痛閥。他認為性生活是天然的鎮痛劑和心理壓力緩解劑。在日前的一項對55000人的研究中,麥克伊爾凡納發現,在性方面活躍的人比性冷淡的人的焦慮和敵意都要少些,身體也更為健康。他認為,性生活可能是最理想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2、成人也應打預防針。專家認為,成年人如果沒有注射過麻疹、流行性腮炎
和風疹等方面的預防針,他們就有可能患上此類所謂的「兒童疾病」。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內科學博士加德納認為,應該像兒童接種疫苗那樣重視成人的疫苗接種。
在美國,據會計,每年有50000-70000成年人死於流感、肺炎、乙肝並發症等一些本來打一劑預防針就能避免的疾病。據統計,在一些西文國家,流感預防苗可以有年輕人身上減少70%-90%的發病率,並大大降低老年人因流感而發生的住院和死亡機會。
美國公共衛生部門目前已要求65歲以上或心臟和肺部有問題以及免疫功能遭
到損壞的人注射肺炎疫苗。據統計,這可以減少60%的發病率。在美國,每年有20-30萬人感染上乙肝。由於有1/3的乙肝個案感染原因不明,該部門要求人人注射乙肝疫苗。
3、要有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研究發現,健康長壽的人往往都會有一些親密的朋友,並且也很關心他人。研究還發現,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能使孕婦更容易順產,使人的免疫功能增強,使吸煙者更容易戒煙,使健身計劃更容易被堅持下去,甚至能幫助戰勝癌症。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一項調查發調查,晚斯乳腺癌患者如果每星期都參加一些與治療有關的小組活動,她們的生存期要比單純接受治療的同樣患者長兩倍。
美國一位健康問題專家索貝爾博士指出,缺乏社會支持,對健康的危害與吸煙
和不運動不相上下。美國加州的一項調查發現,與他人的聯系越少,就越容易死於心臟病、腦動脈硬化和癌症等疾病。
專家認為,缺少朋友,可有用幫助他人來彌補。美國最近一項對3300名志
願者的研究發現,樂於助人的人在身心兩方面都要比其他人健康。
4、睡眠時間不能省。專家指出,一天睡7-9小時對健康極為有利。他們認為,睡眠不足,不僅使人感到疲倦,而且也容易使人消極地看待人生。
睡眠時間同長壽也有關。美國加州衛生局的一項調查發現,每晚睡6小時以下
的人,有高出70%的機會比睡7-8小時的人早死。還有研究發現,深沉的睡眠對人的免疫系統發揮作用很有益處。
5、注意身體發出的各種信息。人的身體會通過疼痛等,甚至通過大腦的微弱
的直覺發出一些健康方面的信息。必須對此加以重視,不能大意。一項研究發現,密切注視自己的身體的各種「信號」的人,比對自己的健康毫不在乎的人要少生病。
6、熱愛自己的工作。沒有工作滿足感會引起許多疾病,如頭痛、感冒、消化
不良、支氣管炎和肺炎等。一項調查發現,從事了10年自己不滿意的工作的人,
患結腸癌和直腸癌的機會,要比熱愛自己工作的人高出5倍。然而,並不是什麼人都能隨心所欲地更換工作的。碰到這種情況怎麼辦?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家克西科贊米哈伊爾指出,令人滿意的工作須具有多樣性和挑戰性的特點,往往不在於工作本身,而在於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對其的主觀看法。因此,要善於找出自己工作中令人滿足的一面,並且在無法交換工作的情況下,將自己的對工作的消極態度轉變為積極態度。
7、養成多吃鮮水果蔬菜,植物油和不去麩糧食,少吃肉類和動物脂肪的所謂
「地中海型的飲食習慣」。專家認為,這種飲食習慣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心臟病、 癌症等惡性疾病的發生。
8、要有精神支柱。在西方社會,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宗教信仰與健康有密切的關系。近來有22個調查顯示,常去教堂的人不易患其些疾病,其中包括中風、心臟病、肺結核和其些癌症。科學家目前還不知道其中的確切原因。他們估計,宗教信仰可能有助於人們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多的社會支持,更容易緩解人們的心理壓力。他們還猜測,希望和樂觀的情緒可能有助於免疫功能的發揮。

人的壽命怎樣才能盡可能地延長?前不久,法國人類健康研究院的丹佛·凱羅博士綜合提出了以下17個論點:

量體重 生活中要注意你的體重,要經常稱稱體重。因為過於肥胖或消瘦都會減少你的壽命。

少喝酒 喝酒過多會使人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結腸癌的可能性,同時還能使血壓升高,導致患心臟病、心肌梗塞。

不抽煙 抽煙很可能會使你減少10年的壽命。

控脂肪 構成每天能量的脂肪攝入量不得超過30%,但又不得少於15%。要明白多脂肪構成的風險因素是肥胖症、心臟病等。

多果蔬 每天應至少吃400克的水果和蔬菜。

常吃魚 常吃魚能延年益壽。因為魚的脂肪少,常吃魚能增強人的免疫系統,以降低患病幾率。

食澱粉 澱粉(碳水化合物)能保護你的肌體不容易受病菌感染,從一定程度上還能預防心臟病和癌症。

多纖維 各種含有豐富纖維的食品,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比如黃瓜、芹菜、蘋果、葡萄、玉米等。

少吃鹽 食物盡量清淡一些。如果每天食用比身體所需多10倍的鹽,就增加了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危險幾率。

多吃鈣 中老年人缺鈣容易骨折。魚、杏仁、綠色蔬菜和奶製品(脫脂奶)都含鈣,要多吃些。

少咖啡 咖啡同心臟病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系。如果每天喝6杯咖啡,死於心力衰竭的風險就增加了約3倍。

少吃糖 吃糖過多不僅會毀壞你的牙齒,而且會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的風險幾率。

多運動 年齡45歲左右而且每天鍛煉30分鍾的人,比不鍛煉的同齡人患心臟病的幾率要少得多。

淡名利 生活安定是延長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

擇居處 應選擇適應適合你的地方居住。

選職業 對從事的工作要盡量順從,對職業的順從對你的壽命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勿自擾 消極的感覺(緊張、挫折、沮喪等)會使你增加生病的幾率,不要總是去想生活中那些陰暗面。

5. 人能不能長壽

保持呼吸,不要斷氣~~ 好~我細說下 樂觀——長壽的秘訣 老年人講究心理調適,保持樂觀開朗的精神狀態,對於健康長壽是有重要意義的。心理學家認為,能使老年人達到健康長壽的因素很多,而豁達開朗是重要的一條。馬克思說:「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備和痛苦」。 醫學研究證明,很多老年性疾病與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有關,它影響機體生化代謝,使免疫功能降低。而注意調節心理上的平衡,有助於老年人體內各種酶和激素的產生,有利於調節腦細胞的功能和改善血液循環。 有的老年人在患病之時,對疾病感到恐懼,產生各種消極情緒,這種情緒對健康是更加有害的。現代醫學觀點認為:恐懼、憂郁等不良情緒會使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抑制,機體某些器官和腺體的功能隨之失調,引起代謝紊亂,疾病易趁虛而入。從中醫學觀點來看,「百病始於氣」,不良心境使人氣機失常,肝失疏泄,肺失降,氣滯而百病叢生,所以不良心境不僅可以導致疾病發生,也可使疾病加重。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說過:「煩惱是一種情緒的痙攣,精神一旦牢牢地纏住了某事,就不會輕易放棄它;不良心境是一種頑固的力量,往往不易擺脫,要從許多方面努力,解脫產生不良心境,是直接的因果辦法,『心理勝情』是意志的力量」。對心境多抑鬱,難以自拔的人,心理學家建議,不要過分地獨自琢磨,去找一個好心腸,明白事理的人,把自己的心事向他傾訴,可減輕自己的痛苦。另外,要學會暫時排遣自己的煩惱,遇到不愉快的事,可用「移花接木」的手法,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事,耐心而巧妙地去做,逐漸取代那種心理上的「痙攣」,改變不良心境,中醫心理學稱之為「移情變氣」治療。 現代老年病學的研究和對長壽老人身心的探討,都肯定了:胸懷寬闊,性格開朗,遇事鎮靜,長期保持精神樂觀的「鬆弛適度」狀態,是長壽的重要因素。而不良心境,則為痼疾之源。著名生物學家巴甫洛夫說過:「歡快可以使你對生命的每一跳動,對於生活的每一印象,都源於感受,無慮是軀體和精神上的愉快都可以使身體發展,身體強健」。故老年人要力求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和穩定。 老年人還要在生活中培養「知足常樂」的思想,足而生樂,樂而生喜,都會促進身體更加健康長壽

記得採納啊

6. 人真的能長壽嗎

保持呼吸,不要斷氣~~ 好~我細說下 樂觀——長壽的秘訣 老年人講究心理調適,保持樂觀開朗的精神狀態,對於健康長壽是有重要意義的。心理學家認為,能使老年人達到健康長壽的因素很多,而豁達開朗是重要的一條。馬克思說:「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備和痛苦」。 醫學研究證明,很多老年性疾病與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有關,它影響機體生化代謝,使免疫功能降低。而注意調節心理上的平衡,有助於老年人體內各種酶和激素的產生,有利於調節腦細胞的功能和改善血液循環。 有的老年人在患病之時,對疾病感到恐懼,產生各種消極情緒,這種情緒對健康是更加有害的。現代醫學觀點認為:恐懼、憂郁等不良情緒會使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抑制,機體某些器官和腺體的功能隨之失調,引起代謝紊亂,疾病易趁虛而入。從中醫學觀點來看,「百病始於氣」,不良心境使人氣機失常,肝失疏泄,肺失降,氣滯而百病叢生,所以不良心境不僅可以導致疾病發生,也可使疾病加重。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說過:「煩惱是一種情緒的痙攣,精神一旦牢牢地纏住了某事,就不會輕易放棄它;不良心境是一種頑固的力量,往往不易擺脫,要從許多方面努力,解脫產生不良心境,是直接的因果辦法,『心理勝情』是意志的力量」。對心境多抑鬱,難以自拔的人,心理學家建議,不要過分地獨自琢磨,去找一個好心腸,明白事理的人,把自己的心事向他傾訴,可減輕自己的痛苦。另外,要學會暫時排遣自己的煩惱,遇到不愉快的事,可用「移花接木」的手法,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事,耐心而巧妙地去做,逐漸取代那種心理上的「痙攣」,改變不良心境,中醫心理學稱之為「移情變氣」治療。 現代老年病學的研究和對長壽老人身心的探討,都肯定了:胸懷寬闊,性格開朗,遇事鎮靜,長期保持精神樂觀的「鬆弛適度」狀態,是長壽的重要因素。而不良心境,則為痼疾之源。著名生物學家巴甫洛夫說過:「歡快可以使你對生命的每一跳動,對於生活的每一印象,都源於感受,無慮是軀體和精神上的愉快都可以使身體發展,身體強健」。故老年人要力求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和穩定。 老年人還要在生活中培養「知足常樂」的思想,足而生樂,樂而生喜,都會促進身體更加健康長壽。

閱讀全文

與人能長壽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60歲未五保可低保 瀏覽:345
佛說孝順福德 瀏覽:486
合川菌王土雞養生湯在哪裡 瀏覽:452
義大利什麼島是士兵養老院 瀏覽:303
怎樣孝敬老人作文 瀏覽:989
重慶退休養老金調整 瀏覽:195
貴州省老年節活動簡報 瀏覽:565
從20歲到80歲 瀏覽:764
養生館開業適合穿什麼服裝 瀏覽:372
為什麼父母會先走 瀏覽:700
到時了退休年齡繳費年限未夠 瀏覽:179
養老院工作人員架構圖 瀏覽:586
各地退休工資水平 瀏覽:806
老年文體活動中心機構設置文件 瀏覽:355
東華小區老年活動中心 瀏覽:378
重慶自助體檢機哪裡有 瀏覽:113
在幼兒入學前父母如何分工 瀏覽:870
60歲女人頭暈 瀏覽:709
如何勸父母不改志願 瀏覽:106
何鴻燊長壽秘訣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