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門冬功效
滋陰潤燥、清肺降火
天門冬是清滋潤燥之品,能養陰清肺、潤燥通腸,可用於治歲型療肺熱燥咳、勞嗽咯血、內熱消渴及津枯腸燥便秘。
葯膳:取天門乎尺猜冬、粳米、冰糖適量,將困沖天門冬煎水取汁,然後入粳米煮粥,待粥快熟時加入冰糖煮至粥熟即可服用。具體用量應在中醫師指導下應用。
⑵ 天門冬有什麼作用、能做哪些葯膳
天門冬為百合科植物天門冬的塊根。天門冬,古稱為門冬、顛勒、顛棘、天棘、萬歲藤。其處方用名為天冬、天門冬。
性能天門冬味甘、苦,性寒。入肺、腎經。其成分含天門冬素、β-固甾慎首醇、甾體皂甙、黏液質、糖醛衍生物。其作用:①滋補強壯,對陰虛者更具滋補作用,可強身益壽。天門冬補益增強正氣,加強抗邪能力。實驗證明其有升高白細胞和延長抗體存在時間的作用,有一定殺菌作用。②寬晌數滋陰潤肺,治療肺朋不足咳嗽、咯血。③滋陰清熱,治療陰虛內熱、口渴、盜汗、心煩。
注意和禁忌①忌食鯉魚。②本品性寒,寒性病症及泄瀉忌用。
配方和用法
(1)天冬膏:天門冬3000~4000克,洗凈浸泡,去皮心,搗爛取汁,用砂鍋文火十成煎至三成,加白蜜,熬成膏,貯於瓷皿內,7日後食用。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2湯匙膏,開水調後服用。天門冬膏強身潤肺,陰虛者常用可調補,適用於肺陰不足的咳嗽及胃陰不足所致消渴病。
(2)二冬川貝湯:天門冬12克,麥冬10克,川貝母9克,百部10克,黃芩9克,北沙參12克,炙甘草3克。幾味共水煎,服用。天門冬、麥冬、沙參滋陰潤肺止咳,黃芩清熱,貝謹冊母、百部化痰,幾味同用滋陰清熱化痰,適用於陰虛有熱所致的咳嗽、咯血,及肺結核。
⑶ 天門冬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1. 天門冬的功效與作用
天門冬的功效與作用 天門冬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中葯材使用百合科植物天門冬的塊根。
具有以下作用: 抗氧化、延緩衰老 天門冬提取物具有延緩衰老的作用,天門冬多糖有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質過氧化活性。 降糖 天門冬降糖膠囊能明顯降低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的血糖。
抗菌 煎劑體外對炭疽桿菌、甲型及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類白喉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檸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抗腫瘤 體外試驗(美藍法及瓦氏呼吸器測定),天門冬對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慢性粒細胞型白血病及急性單核細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細胞的脫氫酶有一定的抑製作用,並能抑制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細胞的呼吸。
鎮咳祛痰 經動物試驗驗證,天門冬有鎮咳和去痰作用。
天冬的功效有哪些?
現代研究發現,天冬含天門冬素、谷甾醇、甾體皂苷、黏液質、糠醛衍生物等成分,有升高血細胞、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吞噬 功能和延長抗體存在戚宏昌時間的作用。
也就是說,服用天冬,可以對付 感冒病毒,增強免疫力。天冬外用也可以潤澤肌膚、清爽控油。
據古籍記載,用天冬外 敷,可起到「面黑令白」的作用。 具體做法:天冬曬干搗為末,和 葯用蜂蜜搗在一高扒起揉成葯丸,每天用來洗面,可使皮膚變得潔白細 嫩。
這個方法也是有科學根據的。現代葯理學發現,天冬所含的天 冬酸具有抗氧化性,可阻止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用來做護膚品, 可延緩皮膚的角質化,使皮膚柔潤、細滑。
現在市面上也有天冬做 的面膜,不過自己製作也可以,取新鮮天冬搗爛外敷即可,也可研 磨成乾粉,加人蜂蜜塗抹臉部。需要注意的是,天冬是寒涼葯物,脾胃虛寒、食慾不佳、經 常拉肚子的女性最好不要服用。絕知
就算是陰虛火旺的體質,也不能長 期服用,否則會傷陽氣,一旦火氣降下來就要停服。 其他像蜂蜜、 梨、蓮藕、百合、銀耳等食材,也可以多吃一些,同樣可以潤肺止 咳、美白亮膚。
⑷ 天門冬的功效與作用
又叫作燃悔天冬草、老虎尾巴根,屬於草本類植物,分布較廣,不怎麼受地域的限制。有哪些呢?下面就來一一的為大家揭曉這種神秘的植物有什麼神奇的之處。
別名天冬、絲東,分布於我國華東、中南、河北、河羨絕南、陝西、山西、甘肅、四川、台灣、貴州等省區。
葯性:甘、苦、寒。歸肺、腎、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於肺燥乾咳、虛勞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白喉。敗毒抗癌,、清勢化痰、滋陰潤燥。
性狀:本品呈長紡錘形,略彎曲,長5~18cm,小段直徑 0.5~2cm 。有不透明的細心。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淺不等的縱,偶有殘存的灰棕色外皮。質硬或柔潤,有黏性,斷面
角質樣,中柱黃白色。薄片淡黃棕色,可見中間黃白色中柱。氣微,味甜、微苦。含天冬醯胺、B-谷甾醇、葡萄糖等。以黃白色、半透明者為佳。
化學成分:含多種螺旋甾甙類化合物天冬甙-Ⅳ~Ⅶ(Asp-Ⅳ~Ⅶ);天冬醯胺、瓜氨酸、絲氨酸等近20種氨基酸,以及低聚糖Ⅰ~Ⅶ;並含有5-甲氧基-甲基糠醛(5-methoxy-methylfurfural)。
製法:秋、冬二季採挖,洗凈,除去莖基和須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熱除去外皮,除去雜質,迅速洗凈,切薄片,乾燥。
為多年生攀援草本,全株無毛。塊根肉質,簇皮派正生,長橢圓形或紡錘形,長4~10厘米,灰黃色。莖細,長可達2m,分枝具棱或狹翅;葉狀枝通常每3枚成簇,扁平,長1~3厘米,寬1~2mm,先端銳尖。葉退化成鱗片,先端長尖,基部有木質倒生刺,刺在莖上長2.5~3mm,在分枝上較短或不明顯。一般在秋、冬採挖洗凈,除去須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熱除去外皮,洗凈,曬干備用。
天門冬的營養成分
天門冬全草含天冬醯胺(天門冬素)、p-固甾醇、甾體皂甘、黏液質、糖醛衍生物、17種氨基酸、豐富的維生素、無機元素、豆甾醇、內脂、黃酮、蒽醌及強心甘等成分。塊根含豐富的澱粉,瓜氨酸、絲氨酸、蘇氨酸、脯氨酸、甘氨酸等19種氨基酸,p-谷甾醇、5一甲氧基甲基糠醛、葡萄糖及果糖。塊根尚含多種低聚糖:三聚糖、四聚糖、五聚糖、六聚糖、八聚糖、九聚糖和十聚糖。
食用部位為天門冬植物的塊根,也是常用的中葯材。
天門冬蘿卜湯
蘿卜克,火腿150克,天門冬15克,精鹽、味精、蔥絲、胡椒粉、雞湯各適量。將天門冬切約2~3mm厚的片,用2杯水,以中火煎至1杯量時,用紗布過濾,留葯汁備用;將火腿切成長薄片;蘿卜洗凈切絲。鍋內放大碗雞湯,將火腿肉先下鍋煮沸後,放入蘿卜絲、天門冬汁,蓋鍋煮沸,加精鹽、味精煮一段時間,盛入碗內放上蔥絲、撒胡椒粉即成。:健脾消食、下氣寬中、益氣血、潤皮膚,還有一定的抗癌。
天冬可用於敗毒抗癌。肺癌:天冬白英、魚腥草、八月札各30克,麥冬、百部、南沙參、北沙參、薏苡仁、牡蠣、山海螺、夏枯草、金銀花各15克,葶藶子、苦參各9克,壁虎、干蟾皮各1枚水煎服,日1劑。能使臨床症狀基本消失。近期療效56.5%。胃癌天冬、麥冬各15克,人參、赭石、半夏、當歸、知母、柿霜各9克水煎,日服2次,情明顯改善。
食管癌:天冬、麥冬、石斛沙參、急性子、當歸、仙鶴草、旋復花、赭石各15克,厚朴、川楝子、半夏、竹菇各9克,木香、丁香、沉香、豆蔻各6克,蜣螂1枚水煎服。症狀顯著改善。適用於中、晚期良管癌。
乳癌:鮮天冬60克 搗汁,兌適量黃酒,飯前服。能促進情好轉。適用於早期也癌。 宮頸癌:天適應症注射劑1:5 2毫升肌肉或靜脈注射,每日2~4支。能使臨床症狀消失。
白血:天冬、黨參各30克、百合、地骨皮、熟地、沙參、玉竹、生地、炙鱉甲各15克,麥冬、鳳凰衣、白芍、白及各9克,川貝母6克水煎服。適用於肺癌之未轉移者。
肝癌:天花、生地板藍根各15克,梔子、苦三、牡丹皮、工業區芍、玄參各9克,大黃、龍膽草、黃連各6克水煎,兌人工牛黃1克分服。適用於中、晚期有黃疸、衄血者。
【天門冬的與】、【】、【】
⑸ 天門冬的養殖方法天門冬的功效
天門冬又名天冬、大當門根,為百合科植物天門冬的塊根。其性寒,味甘苦,入肺、腎二經,具有滋陰、潤燥、清肺、降火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發熱、咳嗽吐血、肺痿、肺癰、咽喉腫痛、消渴、便秘等症。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天門冬的養殖方法及天門冬的作用。
天門冬的養殖方法
1、土壤要求
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喜陽光,耐半陰,怕強光直射。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北方栽培天門冬多於4月中下旬進行換盆。換盆時剪除部分老根,添加用腐葉土4份、園土4份、河沙士2份混勻配製的培養土。
2、澆水方法
春季每2~3天澆透一次水。此時如空氣乾燥,需每天向植株上噴水陽向養護場所的周圍地面灑水;夏季每天噴水2~3天澆一次水,增加空氣濕度。天門冬為肉質根,怕水澇,平時澆水不宜過多;夏季每天澆一次透水。
3、施肥方法
5~9月為其棗斗生長旺盛期,可每15~20天施一次腐熟的餅肥水。如室內光照不足,春、秋季節宜將其放室外養護一段時間;冬季放室內光照充足處,室溫需保持在5℃以上,10~15天澆一次水,每隔3~5滅噴洗一次枝葉。
4、繁殖方法
天門冬繁殖多用分株法,可結合春天換盆時進行,母株應採用3年生以上的植株,分株時,將母株從盆中取出,按照株叢的大小。分植幾盆,澆透水,置於半蔭處10—15天,種子在12月底成熟,采後用水浸泡,搓去果皮,曬干。春播,室內溫度歷孝不要低於15℃,一個月便可發芽,小苗長約4—5厘米時就分栽,每盆幾株。
天門冬的作用
1、抗菌作用
煎劑體外試驗對炭疽桿菌、甲型及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類白喉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檸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2、殺滅蚊、蠅幼蟲的作用
將切碎的根置水中使成0.5~1%濃度,可使水中的孑孓於72~96小時後全部死亡,2~5%濃度時,經3~4天,可使水中的蛆死亡70~100%。
3、抗腫瘤作用
體外試驗(美藍法及瓦氏呼吸器測定),天門冬對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慢性粒細胞型白血病及急性單核細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細胞的脫氫_有一定的抑製作用,並能抑制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細胞的呼吸。
4、強心和抗心梗
天門冬素可使外周血管明顯擴張,血壓下降,心收縮力加強,心率減慢,尿量增加,有明顯的強心作用。天門冬酸鉀鎂有明顯的抗心肌缺血作用,能縮小心肌梗死的范圍,使抬高的S-T段下降。天冬古代治療心悸之證,葯理有強心和抗心梗功效,臨床可用於高血壓,冠心病,心動過速,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後ST段抬高尚未恢復,以及病毒性心肌炎後,仍有室早、房早等肢岩稿早搏。可與人參、玉竹、丹參、鬼箭羽等同用。
5、抑制體液免疫
天門冬甾體皂苷對8細胞有抑製作用,而能抑制抗體的形成。天門冬能增強單核一吞噬細胞系統的功能。天冬是體液免疫抑制葯,可治療乾燥綜合征、紅斑狼瘡、結節性紅斑、蕁麻疹等體液免疫亢進性疾病之陰虛內熱證,與生地、黃芩等同用。
6、對免疫的影響
天冬使小白鼠在羊紅血球細胞免疫後,脾臟中溶血空斑數顯著增加,為不用葯組的3倍;白血球細胞玫瑰花結形成率亦有增加。另用養陰方(天冬、麥冬、玄參、北沙參、鱉甲)對胎兒甲種球蛋白免疫家兔後的抗體存在時間,也有顯著的延長作用。
7、對白血球細胞的影響
對環磷醯胺所致的小白鼠白細胞下降有改善趨勢。體外實驗,天冬對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等患者的白血病細胞,有一定的抑製作用。
8、鎮咳去痰作用
經動物試驗有鎮咳和去痰作用。
⑹ 養生長壽中葯50味大全
現在的人生活條件好了,許多人都想健康長壽,但長壽的 方法 許多人不知道,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養生長壽中葯50味,歡迎大家閱讀。
養生長壽中葯50味
1. 人參:29種皂甙,具有調節細胞延衰老,抗癢化,興奮神經,改善免疫,促進性激素、剌激造血,加強心臟收縮、調節膽固醇8種作用。常用量1-2克。口於,內熱熾盛、咯血性功能亢進勿服。忌蘿卜,茶葉。
2. 大黃:延衰老:欲得長生,腸中常清,若要不死,腸中無屎:
三友補丸、通補丸為大黃一味;
大補糕:秘而不傳:焦三仙(焦神曲、焦麥芽、焦谷芽)加小劑量大黃;
名醫趙金鳳:每日用大黃制劑,活九十餘。
用法:優質大黃,切成一寸見方小塊,用黃酒拌勻,放蒸籠內或罐內密封,放入水鍋內,蒸熟透後取出曬干,如此反復2-3次後,切成葯片,沸水泡茶或研成粉吞服,先小劑量,後確定最佳劑量(1-3克)。肥胖、三高人大便乾燥人宜用;體虛、經期、懷孕發燒人不宜。
3. 山葯:入肺脾腎三經,一定量銅離子,幸離子,
施今治糖尿病,必用山葯和黃芪。二、八月採收,服量10-15克。
4. 山茱萸:葯棗
草還丹—益元陽、補元氣、固元精、壯元神。主要成份山茱萸。
補腎氣,興陽道、堅陰。常用3-5克。
5. 女貞子——水瑞香,用5-10克
單用力微,常與熟地、枸杞、南燭子、麥冬、何首烏、旱蓮草、害芝麻、山葯、桑椹、茄花、杜仲、白術同用——變白發為黑發神丹。二至丸也可。
6. 天麻——時珍日補益上葯。防老年痴呆。3-5克。
7. 天門冬——萬歲藤,常服活140-300歲,齒落更生;配熟地最妙。自由基清除率73%。含鋅、硒等。8-9月挖根,曬干為末,日三服,1-2克。性寒,腹瀉不可服,反鯉魚,誤可用浮萍汁解之!
8. 五加皮——治風濕痛,堅筋骨耐老,治小兒4-5歲不能行遲病:加牛膝、木瓜。
9. 五味子:補肺腎兩經,有咳神之稱。
六月(補肺金之氣)常服五味子八兩,水浸半日,煮爛濾去渣,再煮似飴,加蜂蜜收膏。
李培生五味安神湯:五味子50g伏神50g合歡花50g法半夏15g—治頑固性失眠健忘症,收效甚奇。川老中醫劉楨吉—用量100-150治疲勞綜全症,每獲良效。
南五味——風寒咳嗽;北五味——虛損勞傷。
10. 巴戟天:用根,日稱“丹田霖雨”,入肝腎兩經,補血海。興陽益精治男陽道不舉(浸酒服食),腰膝酸軟,小便不禁。每日用3-5克,為末,入膠*,秋冬服食為穩妥。
11. 玉竹——根莖,入肺腎兩經,去面黑,潤澤,輕身不老。與人參同用,消肥丸——玉竹和黨參。玉竹能清血脂,增抗病能力。
12. 石菖蒲-通九竅。道藏經—風干為末,每酒下30丸,一月消食,二月痰除,服五年,白發黑,落齒更生。七月為末酒服不醉;《證治准繩》讀書丸有菖蒲,改善 記憶力 ;
其用在於活血、化痰、開竅對心腦血管疾病極為有益。常用3-5克,浸酒服,茶飲、裝入膠*。
13. 仙茅——根莖,補三焦命門,功專補火,助陽暖精。療腎陽不足,手腳發涼。
與香醋服必效;十蒸九曬,用砂糖藏好,早晨茶送,壯精神,烏發。
男性性功能減退方—仙茅配金櫻子根、金櫻子,共燉肉食用;
女工性性功能減退方—仙茅,仙靈脾、巴戟天,何首烏,陽起石、急性子(少)各適量,共煎服。強腎暖宮。對老年人健康大有補益。火旺盛,出血、性慾亢進,切勿服用。
常用3克為妥,不可同食牛奶及牛肉。
14. 白術——根莖,山精。入脾胃經。脾臟補氣第一葯,無出右者。肺肝腎心均有所補益。白術膏單以其熬成。
15. 白茯苓——入心脾肺三經。健脾利用濕寧神。
茯苓餅—白茯苓,芡實,蓮子肉,山葯共碾成粉,加水適量,拌勻做餅,蒸熟即可。當作養生棗點食用。
茯苓酥——用茯苓削小方塊,安新瓮中,好酒浸之,紙封三重,百日乃開,其色如餳糖,日食一塊,至百日,面若 兒童 。
白茯苓糕——名家周潛川方:選2500克以上,九蒸九曬,透,把黑皮剝下,切很薄方片,收瓷缸或石灰缸備用,後蘸蜂蜜同食。常用5-10克。
岳美中——味茯苓飲治斑禿:茯苓500-1000克,為細末,每服6克,白開水沖服,也可裝入膠*,一日兩次,服用2-3個月,以發根據生出為度。禿發多為水氣上泛頂,侵蝕發根,而枯落,茯苓上行滲水濕而導引下降,濕去發生,故是岳一手絕活。
16. 冬蟲夏草—入肺腎兩經,補身強體,延年,療怯弱,常用蟲草鴨——將老雄鴨子頭劈開,納入冬蟲夏草,去肚雜,線紮好,加醬油,酒如常,蒸爛食之,一鴨可抵人參一兩。
17. 西洋參——性涼,味甘微苦,補氣養陰,潤養育五臟,無溫燥上火之弊。入心肺腎三經,益肺清虛熱生津作用。對氣陰兩虛的老年人來說是妙品。可每日含1-2克,或水煎代茶飲。胃寒之人不宜,忌蘿卜,茶。
18. 肉桂——性熱味甘辛,入腎脾膀胱三經,溫補元(腎)陽,通絡,暖脾胃,常用於命門火衰。輕身丸—同茯苓為末,煉密為丸用。陽虛火衰——1-2克。春夏不宜用。
19. 肉蓯蓉——條長肥大肉質帶油性棕褐色為佳。性溫,味甘咸,入腎、大腸二經。主要是益腎壯陽,溫補下元治男性絕陽不興,女絕孫不產。“溫而不熱,補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治陽痿棗泄、夜小便頻多,陽虛便秘。勞傷面黑精敗——同精羊肉米煮粥空心食—老人習慣性便秘最為有益。董建華方:肉蓯蓉、當歸、麻仁、蜂蜜四者合用,滋腎養血,體肉精血自生,治老年性便秘,每獲良效。陽虛怕冷,日用3-5克,確有強身延年之功。性功能亢進勿食。
五月五日采,陰干。陶隱居雲:代郡雁門屬並州,多馬處便有,言是野馬精落地所生。生時似肉,以作羊肉羹,補虛乏極佳,亦可生啖。稟天春升之木氣,入足厥陰肝經,味甘無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陰脾經。土性柔和,故有蓯蓉之名。色黑而潤,制過味咸,兼入足少陰腎經。氣味俱濁,降多於升,陰也。感馬精而生,填精益髓,又名黑司命。治男子絕陽不興,泄精尿血遺瀝;療女人絕陰不產,血崩帶下陰疼。助相火補益勞傷,暖腰膝堅強筋骨。得白膠、杜仲、地黃、當歸、麥門冬,主婦人不孕。同人參、鹿茸、牡狗陽物、白膠、杜仲、補骨脂,主男子陽痿,老人陽衰,一切腎虛腰痛,兼令人有子。同地黃、枸杞、牛膝、鱉甲、天門冬、麥門冬、當歸、白膠、杜仲、青蒿、五味子、黃柏、山茱萸,治五勞七傷,莖中寒熱痛,婦人症瘕。獨用數兩,浸去鹹味,並去鱗甲及中心膜,淡白酒煮爛,頓食,治老人便燥閉結,有神。
20. 麥門冬——養陰潤肺延衰老。令人肥健,煮粥食佳。改善心肌代謝,降血糖,日量5-10克,受風寒,痰濕勿服。
21. 杜仲——別名思仙。補益肝腎,無毒,入肝腎兩經,下焦之虛,非杜仲不補;腰膝之痛,非杜仲不除。青丸—與核桃肉、破故紙加工成丸,壯精骨,益容貌,烏須。常用5-10克,有興奮腦先生垂體作用。與豬腰同食良。
22. 芡實——名水中丹。
蘇軾方:芡實煮熟後,一枚枚細嚼,每天10-20粒,持之以恆,使華液流通,滋潤臟腑,補益腦髓。嬰兒食之不長(脾弱難化),老人食之延年。脾腎不足與山葯、蓮子同食受益良多。
23. 蒼術——又名山精。古人辟穀延年,抗老衰。
劉松石保壽堂方:蒼術500克為末,熟桑椹10千克,壓汁和末如糊,密丸如赤小豆大,每服20丸,日三服。一年白發返黑,三年面如童子。
《醫壘元》不老丹:蒼術、何首烏、黑豆、紅棗、桑椹汁、煉蜜為丸,益腎壯精、明目,鳥須,延衰老。3-5克為宜,脾胃弱宜;陰虛火旺人不宜。
24. 何首烏——地精,性溫微甘,補肝腎,益精血,堅陽道,固元氣,烏須發,抗衰老,入肝腎二經。功在天門冬、地黃之上。對老年便秘十分有益。不可犯鐵。
25.龜板——龜斷食不死,可得500年長壽。又名神屋。有滋陰、潛陽、補腎、健骨之功。專補陰衰,善滋腎損。治腰膝酸軟。服孔聖枕中丹,對老年痴呆症十分有益。龜板膠(下甲)3-5克黃酒沖服良。
26.沙苑子——黃芪種子,又稱沙苑蒺藜、潼蒺藜。性甘溫,入肝腎二經。功專強腎益精,強陽明目。中醫治三種老年病:⑴老年腎虛腰痛,小便頻數;⑵老年肝腎不足,頭暈眼花,視力減退;⑶未老先衰,精關不固,早泄陽痿。久服長肌肉,明目輕身。為泄精虛勞要葯,最能固精—大有殊功!七八月熟時收取,杵為末,每服6克,新汲水調下,日三次,不中斷,一年後,夏不熱,冬不寒;二年後,老者復少,發白變黑,齒落更加生;三年後,身輕長生。
27.補骨脂——又名破故紙。性溫味辛,入腎經,補腎助陽之專葯。興陽事,固精氣,壯火益土之 葯。配核桃—青蛾丸;配白茯苓——養血返精丸,定心補腎,養血返精,至老不衰。現代葯理分析:能提高免疫功能,溫脾止瀉。最適合老年人:⑴手腳欠溫,腰膝冷痛小便頻數、陽痿棗泄;⑵脾腎陽虛,五更泄瀉,腸鳴腹冷。⑶腎虛腰痛腰肌勞損。3-5克,煎水代茶飲。陰虛火旺盛,糖尿病、紅斑性狼瘡,性功能亢進,出血性疾病勿服。
28.阿膠—性平,入肺肝腎三經,有滋補陰血之功。補血、止血、滋陰。貧血陰虛之體,民間常用15克烊化,黃芪30克,紅棗15枚,煎汁服用,連服3-5天可見效,為婦科聖葯。含27種微量元素。常用3-5克。老中醫 經驗 ,放置三年以上去掉火毒的阿膠為好!新阿膠服易生熱瘡等。
29.靈芝有紫、赤、青、黃、白、黑芝六種。性平,入脾腎二經,有補中氣,益肝氣,養肺氣,補腎氣,益精氣。抗衰老,強身。何時希不間斷服有健腦功效-每次取5-6克,用沙鍋水浸一宿,第二天加水2碗,水蒸,空腹代茶飲,服後睡眠明顯改善。粉劑亦可。
常用5-10克。
30三七—止血、散瘀、消腫,定痛,補血第一。
心絞痛:人參、三七,等份散劑3克,長期服用,不再發作。
血虛貧血:三七搗爛,置雞腹中,手線縫好,隔湯蒸熟,去三七食雞。
福建中醫學家趙萁:參三七浸泡清水中,一二日後取出切成薄片,風干或曬干。後用雞肥油(熟)將三七片煎炸,以微黃為度,待冷研成碎末,儲於密封瓶子中,備用。服用時,取童子雞一隻,去內臟,用葯粉15-20克,入腹內,加適量清水加黃酒少許,喝湯吃肉,分二三次食完。也可將雞蛋一隻,打成蛋花,入熟三七粉3-5克或10克。攪勻,燉熟食用,日服一次。治血虛之症,每獲良效。
常用量3-5克。
31.柏子仁——養心安神,通便。入心肝脾三經。配蜜、棗肉、地黃、白術為丸,為道家辟穀常食之物。年邁之人潤腸佳。便溏勿服。
32枸杞子:春采葉——天精草;夏採花——長生草;秋采子——枸杞子;冬采根——地骨皮。服之齒落更生,陽事強健,行走如飛,白發返黑。古稱卻老,益精明目之上品。
老人服北京醫科大《枸杞子合劑》性功能改善達35%。,對肝腎不足眼病有很大好處。日5-10克,腹瀉勿服。
33.枸杞葉——延齡妙品。性涼,味甘微苦,入心腎脾肺四經。日本人入浴必帶枸杞葉,春夏食其子,秋冬食其根莖泡酒而飲。97之人,容貌似壯年。平時取莖葉,切碎陰干,用時炮烙加工,代茶而飲。日人年消耗達120T之多。
34.核桃仁—味甘入肺腎二經。功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通便。
治尿路結石:取核桃仁200克,食油菜炸酥,加糖適量,研磨,成乳劑或膏狀,於1-2天服完,連續服用至結石排完。一般在服用數天即能一次或多次排石。
養生家:開始每日一顆,然後每五日加一顆,至20顆止,周而復始。常用量10-15克。
35.蓮子性平,入脾腎心三經。蓮子八寶粥:蓮子、芡實、山葯、茯苓、桂園、大棗等。對體虛疲倦少力之人大有好處。
36.海馬:溫補腎陽,壯陽道。補命門真火。改善記憶力,最適合命門火衰腎陽不足的老年人服用。日用量1-2克。對男婦性軾能減退障礙宮冷不孕者,最為有益。
37海松子。性溫,入肝肺大腸三經。輕身延年,略。
38.桑椹: 小滿 前熟透色黑者良,性寒,味甘,入心肝腎三經。滋陰補血,生津止渴,潤腸通便,補益肝腎,安神益智,明耳目,烏須發,變白不老。
桑椹膏:加冰糖煎O而成。王孟英法:熟桑椹,以布濾其汁,瓷器O成膏收之,每日白湯或醇酒調服一勺(10-15克),老年人服之長精神,清虛火,防止動脈硬化。糖尿病、腹瀉人勿服。兒童缺錳,服之宜,聰明。
桑椹最惡鐵,不可用鐵鍋。采紫者第一,紅者次之,青則不用。
39.桑寄生:充肌膚,堅發齒,長眉。性平,微苦,入肝腎二經。延年除風濕。功同續斷,治老年筋骨腰腿痛,常用10-15克。
40黃芪名王孫。性策溫,味甘,入肺脾二經。補氣之最,故稱耆。延長肝腎細胞生長壽命,有豐富微量硒,補益強壯,延衰老,日可用5-10克,煎水代茶飲。獲益良多。
41.黃精,得坤土之精華,故名已芝。根春秋采之。秋采為上。性平味甘,入肺脾二經,補五勞七傷,補脾胃,潤心肺。久服不飢,蒲輔周有《九轉黃精丹》,實乃黃精、當歸為丸,返老為少,輕身益壽。平補方。
明太祖十七子朱權服法:黃精切細,用水煮極爛,以布袋擰汁,煎濃縮,渣曬干為末,入釜中O成丸如雞蛋黃大。每服一丸,日三服。或根細銼,陰干為末,水調,多少任服。久服多益。痰濕多勿食為妥。確為防衰祛病之珍品。
42.菟絲子,又名玉女,性平味甘辛,功補脾肝腎三經,益精髓,明眼目。治腰腿酸痛,尿後余瀝,視物昏花不清,男子遺精,治多有驗。久服陰液足,而目自明;陽氣長而身輕。菟絲子丸(加杜仲),酒送壯陽道。
常用量5-10克酒浸或研末服。
43.菊花,清肝火,明目,“菊花2朵一撮茶,清心明目壽有加”。然功緩,宜久服才有效。
44.鹿角膠,古稱白膠,壯元陽,補血氣,生精髓,暖筋骨。鹿角屑十兩與生附子三兩,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下。
古人有“鎮山威,九女春”之雅號,孟銑食療本草載:鹿角蜜炙為末,酒服,壯陽道。可鹿茸研末入小米稀飯中餐餐服用,春宮陽葯用。補腎陽佳品。
鹿茸,每日0。5-1克酒服;膠,3-5克。開水溶化服。
長期服,可借鑒南北朝雪敦之法:用黃精自然汁浸2晝夜,濾出切焙為末,溫而不燥,滋陰又壯陽。
45.紫河車:又名混元丹,性溫,甘咸,入肺肝腎三經。補氣養血益精。大補氣血。有河車大造丸。返本還元,對睾丸有興奮作用,對一切虛弱之人,功效卓著。
46.酸棗仁—性平味甘,含大量維C,蛋白質。入心脾肝膽四經,有養肝,寧心,安神,斂汗四大功效。安五臟,輕身延年,令人肥健。長期失眠健忘,神經衰弱為首選取葯。
古人服法:取酸棗仁30-50克,搗碎後煎取濃汁,用米50-100克煮成粥,對失眠心煩的神經衰弱的人,頗有效驗。民間也有用棗仁10-15克,同百合30-50克煎水喝,適用於婦女更年期心煩不眠盜汗者,很有效。有調睡參軍之名。
棗仁有生熟之分,焦樹德用新炒的,馬有度用新炒棗仁粉6克,睡前吞服,安神效果較生品為好。
47.熟地黃,別名地髓,性微溫,味甘甜,入肝腎二經,為補腎家之要葯,益陰血之上品。大補血虛不足,服百日,面如桃花,配人參、茯苓為皇家所用驚玉膏。常用5-6克,忌蘿卜,蔥白,韭白,薤白。
48.薏苡仁,又名菩提珠。含維B,營養在禾本科第一位。治冷氣,煮粥飯均可。
經常煮粥食用有兩大好處:一是抗癌防癌;二是去疣美容。
岳美中治瘊子:薏仁軋面,每天沖服10克或煎服30克,一般月余可脫落。
倉元周方:薏仁6克,甘草3克,水一杯半,煎成一杯,溫服,四五日,疣脫如掃。
《中華皮膚科雜志》:薏米100克,與大米煮粥或飯,日一次,11人於6-7天全部消失。
中葯治女尖銳濕疣(HPV),快的30天消失,慢的40天症狀消失。目前世界上無特效葯。性緩效慢,長期服用,無任何副作用。
孕婦勿食墜胎。
49.白酒——味甘草辛,性熱,入心肝二經。通血脈散寒,引葯上行,助葯力之功效。
50.茶葉,老茶20克泡水,飯後漱口,健齒。
養生長壽中葯50味大全相關 文章 :
1. 養生中葯湯有哪些
2. 冬季養生飲食知識大全
3. 春節中葯護肝食譜
4. 女性特殊時期的養生方法
5. 養生煮粥大全
⑺ 天門冬的功效與作用
……
天冬500g,懷生地黃(酒拌炒,鍋里蒸至黑)250g。上述葯材研成細末,煉蜜為丸,如子彈大。每回服3丸,溫酒送下,每天服用3回。
扁桃體炎,咽喉腫疼
天冬,麥冬,板藍根,桔梗,山豆根各9g,甘草6g。用水煎岩帆服。
補虛勞,益精氣
生地500g,生薑150g,天冬250g,米酒5斤。生地選用新鮮的,洗干凈;生薑,天冬去皮,切碎,一起搗成泥狀,放到酒壇中,加入米酒,密封壇口。把酒壇置鍋里隔水煮一至兩小時,再浸泡5日,即可。
天門冬美容方
說明:天門冬是常用中葯,《本草綱目》雲:「煮食之,令人肌體滑澤白凈,除身上一切惡氣不潔之疾。」用天門冬外敷,可起到「面黑令白」的作用。
方法:用天門冬曬干搗末,同蜜搗作丸,每日用之洗面,使用不到1月後,皮膚就變得潔白、細嫩。
除痘葯方─青春痘
葯方:白芷 3g、白芨 3g、白斂 3g、白附子 3g、珍珠粗緩雹粉 3g、天門冬 3g、藁本3克。
製法:用蛋清或白蜜適量或牛奶混合即可。
天門冬保健食譜
天冬枸杞燉豬肺——養陰清熱
天冬20g,枸杞子15g,玉竹15g,豬肺250g。豬肺洗干凈,切塊;天冬,枸杞子,玉竹洗干凈;將全部材料一起放進鍋里,加清水適量的,大火煮沸後,小火煮一至兩小時,放鹽調味,隨量食用。
天冬炒大白菜——養陰肺
天冬20g,白菜100g,蔥段5g,薑片3g,色拉油一小匙,鹽適量的,味精少量。把天冬浸軟,順切薄片;大白菜去老梗,黃葉,切絲;將炒鍋置大火上燒熱,加入色拉油,燒六成熱時,下入姜,蔥爆香,下入大白菜,天冬炒熟,下入鹽,味精調味。
天冬黑豆粥——益肝補腎
天冬,黑豆,黑芝麻各30g,糯米60g,適量的冰糖。把天冬,黑豆,黑芝麻和糯米洗凈,放進砂鍋,加適量的水,同煮為粥哪畢。待粥要熟時,加入冰糖,再煮一至兩沸就可以。
天冬紅糖飲——補血悅色
天冬(連皮)20g,紅糖40g。把天冬加水2碗煮到l碗,去渣後加入紅糖,再煮沸,就可以飲用。
天王補心羊肉粥
葯材:生地黃 2g、熟地黃 2g、人蔘 2g、遠志 2g、石菖蒲 2g、元蔘 2g、柏子仁 2g、桔梗 2g、天門冬 2g、丹蔘 2g、酸棗仁 2g、麥門冬 2g、黃蓮 2g、茯神 2g、當歸2g、五味子 5g。
材料:米1/3杯、羊肉片4兩、姜絲少許、水2杯、鹽少許、冰糖1小匙、香油少許、蔥花少許。
做法:
(1)先將王天補心丹葯材煎好備用。
(2)米洗凈後加水煮成粥狀,再放入羊肉片,稍微攪動一下,使其快熟,再放入天王補心丹及其餘材料煮開即可食用。
天門冬燉土雞
材料:雞腿1支半、蛤蠣10粒、枸杞仔1大匙、當歸1片、天門冬1兩、茯苓半兩。
調味料:米酒2大匙、鹽1/4茶匙、香菇精1/4茶匙。
做法:
(1)將燉鍋中放入高湯以及枸杞、當歸,同煮10至15分鍾,直到出味成為葯汁。
(2)將雞腿剁成小塊後,放入滾水中汆燙煮開後撈出瀝水,並放入了涼水中,漂洗掉浮沫雜質。
(3)將洗凈的雞腿放入葯汁中同煮開,約10分鍾後轉成小火,再以鹽、香菇精調味。
(4)放入蛤蜊,煮開後盛碗即可完成。
薏苡仁、天門冬美容滋養粥
製法:
(1)薏苡仁10g,用水泡一至二小時,泡至全軟後備用。米約110g洗凈後,將二者下鍋加水煮,煮法與煮普通稀飯同。
(2)另加切碎的天門冬8g一起煮,因天門冬帶有甜味,所以煮成的粥是清香而甜的美味粥。
說明:薏苡仁煮熟後變成和煮開的米粒差不多的樣子,所以粥內沒有所謂葯渣,應該完全吃下去。天門冬具有強精、壯體、回春、不老的主葯,又有鎮咳、利尿、凈血、解毒、解熱等效,今將天門冬與薏苡仁配合,不但葯效增多,而兩葯的效果也愈益顯著。
薏苡仁本來又叫薏米。它含有微量生物鹼,但這極微量的毒性反而成為葯效的成分,在治病的同時有強壯身體之效。最近又發現它有細嫩肌膚之效,所以常用作治皮膚粗老。薏苡仁粥具有滋補強壯,美肌艷膚,治神經痛及僂麻質斯,利尿、去熱、排膿、鎮痛等功效。薏苡仁微帶葯的清香,這個粥別有一種風味,吃慣了之後,再吃單是米煮飯就兒淡而無味了。
天門冬粥─陰虛火旺
主症:陰莖強硬不倒,精液自流,頭暈神疲,失眠多夢,腰膝酸軟,五心煩熱,口乾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食療方:天門冬60克、大米100克。天門冬煎濃汁去渣,加入大米煮粥,作早餐食用。
天門冬粥-抗菌、抗腫瘤
材料:天門冬 5錢、米半杯、冰糖少許。
作法:天門冬先煎取汁,煮米成粥,粥成入冰糖。
功效:(1).有抗菌、抗腫瘤的作用。(2).葯膳可預防乳癌,也有扶助治療功效。
天冬豬瘦肉粥
材料:天門冬30克,豬瘦肉100克,粳米100克。
製作:將天門冬切斜條,煎取濃汁,去渣,豬瘦肉切件,加入粳米煮成粥,加入食鹽少許,即可飲用。
功效:滋陰潤肺,生津止渴。
適應范圍:用於白血病陰虛有熱者,證見乾咳痰少,或其它腫瘤病證屬陰虛內熱者均可使用。
注意事項:使用時以陰虛內熱為主,性偏滋陰,如外感實證者慎用。
二冬膏
…… [內容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⑻ 一百種具有長壽養生功效的中草葯名單從哪裡可以獲取
根據我的臨床經驗,根據《中葯學》,目前認為下列100 種常用中草葯,有消除疲勞、美容養顏、強身健體等功效,可以單獨應用,也可與其他幾種配合,做成簡易茶飲,或食療,達到的 養生 保健,惠濟人類!
這100種 健康 長壽 養生 的中草葯是:
一,補益 養生 葯
【補氣】
1,人參
2,黨參
3,西洋參
4,甘草
5,黃芪
6,白術
7,山葯
8,大棗
【補血】
9,黑芝麻
10,枸杞
11,龍眼肉
12,當歸
13,熟地
14,何首烏
15,白芍
【補陽】
16,杜仲
17,冬蟲夏草
18,海馬
19,鹿茸
20,補骨脂
21,肉蓯蓉
22,淫羊藿
23,菟絲子
24,續斷
25,骨碎補
26,蛤蚧
【補陰】
27,黃精
28,玉竹
29,麥門冬
30,天門冬
31,百合
32,沙參
二, 安神平肝 養生 葯
【養心安神】
33,靈芝
34,遠志
【平肝熄風】
35,天麻
36,珍珠
37,鉤藤
三, 理氣理血 養生 葯
【理氣】
38,陳皮
39,青皮
40,木香
41,檀香
【止血】
42,三七
43,槐米
【活血祛瘀】
44,川紅花
45,藏紅花
46,丹參
47,川芎
48,川牛膝
49,王不留行
50,延胡索
51,桃仁
52,莪術
四, 收澀 養生 葯
【澀腸止瀉】
53,芡實
54,蓮子
55,山茱萸
56,五昧子
五, 祛風化痰 養生 葯
【祛風濕熱】
57,獨活
58,路路通
【溫里祛寒】
59,肉桂
60,小茴香
61,丁香
【清熱化痰】
66,天花粉
67,半夏
68,款冬花
69,冬瓜子
70,草果
【止咳平喘】
71,銀杏
72,杏仁
73,羅漢果
74,枇杷葉
75,紫蘇子
六, 消導瀉下 養生 葯
【化濕】
76,廣藿香
【消導】
77,山楂
78,麥芽
79,谷芽
【攻下】
80,大黃
81,番瀉葉
【利水滲濕】
82,茯苓
83,薏苡仁
84,昆布
七, 解表清熱 養生 葯
【辛溫解表】
85,蒼耳子
86,桂枝
87,紫蘇葉
88,谷精子
89,前胡
【辛涼解表】
90,菊花
91,葛根
92,蔓荊子
93蟬蛻
94,浮小麥
【清熱瀉火】
95,決明子
96,知母
97,龍膽
【清熱燥濕】
98,黃芩
99,黃連
100,黃柏
以上就是這100種 健康 長壽 養生 的中草葯,供大家參考試用,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斧正,謝謝關注!了解更多的醫學科普知識,或中醫 養生 ,請點擊我的關注→【慶好中醫】,我會誠信為您服務!
中葯里,有12種白色中草葯具有滋潤、美白肌膚之功效。這些葯名有著共同的特徵:都姓「白」。而從中醫象形學來說,帶白的葯物一般具有增白潤色的作用。
白術: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這里指的是白術的根莖,味苦,性溫。對皮膚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古籍《葯性論》稱:「用白術蘸酒(或醋),均勻塗抹臉上,可治雀斑。」
白芷: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味香、辛,性溫。歷代被視為美容佳品。無論是在《千金面脂方》中或是在《玉容散》中,白芷都是製作面脂的主葯。
白芨:為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地下莖,味苦、甘,性平、澀而粘滑。外用可潤滑肌膚,除面瘡。
白蘇:為人工栽培。取鮮白蘇葉塗擦腋下可治狐臭。
白蘞:為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葉子多而細,取其根莖入葯。味辛、甘,性涼。《葯性論》曰:「可治面上瘡皰而美白肌膚。」
白附子:味辛、甘,可作面脂。取其搗碎成細粉,以酒拌和,用來敷面,可治粉刺和雀斑。
白蒺藜:又名刺蒺藜,1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果實。味苦、辛,性溫。含有多種生物鹼和甙類及多種豐富的過氧化物分解酶,有明顯抗衰老作用,可明目輕身,去除面痕。《本草綱目》曰:「洗面黑,去斑。」
白果仁:為銀杏的成熟種子。外用可治頭面手足礙容性皮膚病,並可防止皮膚粗糙。
白茯苓:味甘、淡,性平。《本草品匯精要》曰:「取白茯苓研末,與蜜和,敷面可療面瘡。」
白犖牛:味苦、辛,性寒。將白犖牛研末,以雞蛋清調和,夜敷日洗,可防治面上雀斑。
白丁香:味辛,性溫,為雄麻雀屎。用它浸蜜可防治面瘡和粉刺,能瑩肌如玉。
白僵蠶:為蠶蛾科家蠶的幼蟲在末味絲前,因感染白僵菌而發病致死的僵化蟲體。外用其葯,味咸、辛,性平。可治面黑及礙容性疾病———口眼歪斜等症。 以上都可以泡水,但我還要說最後一點,光泡水是不行的,平時注意好防曬是美白的基礎.
咕咚 健康 發福利啦~每周免費贈送1000份音頻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四位國家級專業營養師傾心打造的減肥課程,7天帶你走出減肥誤區,教你輕輕鬆鬆瘦10斤。關注並私信發送「福利」,即可免費領取課程鏈接,先到先得哦~
從廣西十萬大山,發現,觀察,實驗,證明獲取,廣西長壽老人,關於石灰岩結構有關,石灰把水源消毒過濾,水是長壽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