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80歲90歲的簡稱

80歲90歲的簡稱

發布時間:2023-05-13 01:07:00

1. 80歲叫耄耋,90歲叫什麼

90歲可以稱之鮐背之年。

讀音:tái bèi zhī nián

鮐,原指鮐魚。

由於老年人背部的褶皺如同鮐魚的斑紋,因而引申為"高壽老人"之意。

值得注意的是,鮐背並非指"鮐魚的背部",而是指"背部像鮐魚(的老人)",進而泛指老人。

九十歲有諸多稱謂,除了鮐背,亦有黃耇(gǒu)、胡耇、凍梨、齯(ní)等稱謂。

此外,《釋名》亦詳細列舉了其他年齡的稱謂,簡單列舉如下:

始生:嬰兒、嫛(yī);始能行:孺;七年:悼;毀齒:齔(chèn);十五:童;二十:弱;三十:壯;四十:強;五十:艾;六十:耆(qí);七十:耄(mào);八十:耋(dié);九十:鮐背、黃耇、胡耇、凍梨;百年:期頤;老:朽也。

2. 80歲叫耄耋,90歲叫什麼

80歲叫耄耋,90歲叫鮐背之年。
九十歲也被稱為耄耋之年,該說法源於戴聖所寫的《禮記·曲禮篇》,原句如下: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薯讓,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攜手租十曰耄,七年曰悼,悼辯兆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頤。

另外,還有其它年齡稱謂,比如:50歲被稱為「知命之年」;60歲被稱為「花甲之年」;70歲被稱為「古稀之年」。

3. 80歲90歲稱為什麼

80歲叫仗朝,90歲叫鮐背,80與90又可統稱為耄耋之年。仗朝又作杖朝,八十歲可拄杖出入朝廷,後用作八十歲的代稱。鮐背,鮐是一種魚,橡粗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也可稱嘩喚「凍梨」。初生叫嬰兒,不滿周歲稱襁褓。2至3歲稱孩提。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10歲以亂如凱下稱黃口。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度。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更多關於80歲90歲稱為什麼,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0696aa1616110589.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4. 男子在古代70,80,90,100歲被稱作什麼

不滿周歲抄——襁褓;
2~3歲——孩提;襲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越朴時刻擁有多位一線教學經驗豐富的語文老師,講課深入淺出,生動幽默,對小初高的語文成績提分十分有效,更設置了一鍵試聽功能,先體驗再付款,歡迎登錄越朴時刻小程序或下載注冊「越朴時刻」APP。

5. 八十耄耋九十歲稱什麼

九十歲稱鮐背,鮐背之年是古人九十歲的別稱。在古時五十歲稱為知非之年,六十歲稱為花甲之年,七十歲稱為古稀之年,八十歲稱為耄耋之年或杖朝之年,九十歲稱為鮐背之年,百歲稱為期頤之年。「鮐背」出自於《爾雅·釋詁》:鮐背,壽也。指的是老人身上生斑如鮐魚背。

鮐背的簡介
鮐背之年是古人九十歲的別稱,鮐背泛指長壽老人。鮐,也稱鯖、油筒魚、青花魚猛手森,見於大多數暖流海區的小型枝畝鯖科魚。身體呈紡錘形、背青藍色,頭頂淺黑色,生活在海中,為中上層洄遊性魚類。供食用,肝可制魚肝油。

延展薯拿閱讀
古時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講,男性稱「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

女孩的年齡稱呼
12歲稱金釵之年,13歲稱豆蔻年華,15歲稱及笄之年,16歲稱碧玉年華,20歲稱桃李年華,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票梅之年。

6. 80歲叫耄耋,90歲應該叫什麼

90歲可以稱之鮐背之年。

讀音:tái bèi zhī nián

鮐,原指鮐魚。

由於老年版人背部的褶皺如權同鮐魚的斑紋,因而引申為"高壽老人"之意。

值得注意的是,鮐背並非指"鮐魚的背部",而是指"背部像鮐魚(的老人)",進而泛指老人。

九十歲有諸多稱謂,除了鮐背,亦有黃耇(gǒu)、胡耇、凍梨、齯(ní)等稱謂。

(6)80歲90歲的簡稱擴展閱讀

此外,《釋名》亦詳細列舉了其他年齡的稱謂,簡單列舉如下:

始生:嬰兒、嫛(yī);始能行:孺;七年:悼;毀齒:齔(chèn);十五:童;二十:弱;三十:壯;四十:強;五十:艾;六十:耆(qí);七十:耄(mào);八十:耋(dié);九十:鮐背、黃耇、胡耇、凍梨;百年:期頤;老:朽也。

7. 80歲叫耄耋,90叫什麼

80歲不叫「耄耋」,80歲叫「杖朝之年」,90歲叫「耄耋之年」。

人出生的時候叫嬰兒,不滿周歲稱襁褓,2至3歲稱孩提,10歲以下稱黃口,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男子20歲稱弱冠,30歲稱而立之年,40歲稱不惑之年,50歲稱知命之年,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

稱謂來歷

在閱讀古文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一些表達年齡稱謂的詞,如:「弱冠」、「耄耋」等。學生往往對此很費解。其實類似這樣的詞還很多,都是我們在閱讀古文的過程中所必須了解的知識。古人的年齡稱謂來源不一,大多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特徵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襲前人所言而成為固定稱謂的。

在所有的年齡稱謂中,「九十」的稱謂可謂最多最有趣。或叫「鮐背」,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又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還有依據生理特徵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嬰兒」,是因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餵奶。嬰可與膺通假,膺者胸也。嬰兒即為抱在胸前之兒。七歲除叫做「悼」外,還叫「齠齔」也叫做「毀齒」,因為正是換牙時期,所以有此稱呼。十五歲叫做「童」,「山無草木曰童」。古代十六歲成年,十五歲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處用的是比喻意。

8. 在我國古代稱70歲的人為「古稀」,那80,90歲的人又稱為什麼呢

在我國古代稱70歲的人為「古稀」,那80,90歲的人又稱為什麼呢?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不飢團滿周歲——襁褓 12歲(女)——金釵之年
2~3歲——孩提 13歲(女)——豆蔻年華
女孩7歲——髫年 15歲(女)——及笄之年
男孩8歲——齠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幼年泛稱——總角 20歲(女)——桃李年華
10歲隱肢孫以下——黃口 24歲(女)花信年華
13~15歲——舞勺之年 至出嫁—— 梅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100歲——期頤

襁褓:不滿周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韶年:男孩八歲。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歲
志學:十五歲。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歲。
弱冠:二十歲。
而立之年:三十歲。

不惑之年:四十歲。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

古稀之年:七十歲。
杖朝之年:八十歲。
耄耋:八十、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

:「杏林」在我國古代稱為什麼業

「杏林」已成為中華傳統醫學的代名詞,自古醫家以位列「杏林中人」為榮,醫著以「杏林醫案」為藏,醫技以「杏林聖手」為贊,醫德以「杏林春暖」為譽,醫道以「杏林養生」為崇。——常識醫學篇。

哪種棋在我國古代稱為奕

弈,圍棋也。——《說文》 不有博弈者乎?——《論語·陽貨》

在我國古代二十歲又可以稱為什麼?

在我國古代二十歲又可以稱為:弱冠。意思就是長大成人了,可以帶成年人的帽子了。

弱冠: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冠,指代成年。弱冠:古代男子20歲叫作「弱」,這時就要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地帽子。「弱冠」即年滿20歲的男子。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不能用於女子。

語出《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二十歲的女子則稱為「桃李年華」。

古人創制了各式各樣的年齡稱謂,很多今天還在繼續使用。對它進行深入的研究,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學習古文並加以承傳。

我國古代稱呼70歲88歲99歲108歲120歲為什麼

88歲生日,被稱為「米壽」。孩提 幼兒時期 總角 童年時期 及笄 女子15歲 弱冠 男子20歲 花信 女子24歲 而立 30歲 不惑 40歲 知命 50歲 花甲 60歲 古稀 70歲 喜壽 77歲 米壽 88歲 白壽 99歲 耄耄 80-90歲 期頤 100歲 【稱謂字謎】此外,更為有趣者,古代人壽之稱謂,還藉助我國漢字形體之奇特,而稱為『喜壽』、「米壽」、「白壽」、「茶壽」等等。有一次,華羅庚先生請教郭沫若先生,如果未到整數,如只有77歲、88歲、99歲,怎麼稱呼呢?郭老回答說:「77歲叫『喜壽』,88歲叫『米壽』,99歲叫『白壽』。郭老進一步解釋說:「『七十七』,『八十八』,『九十九』是三個字謎。『喜壽』可猜為『七十七歲』。因為『喜』字的草體便是『七十七』三個字組成。『米壽』可猜為『八十八歲』,因為『米』字上中下為『八十八』,組成。『白壽』可猜為『九十九歲』,因為『白字是那『百』字去『一橫』,即為『九十九』。還有一個『茶壽』,析茶字便知:茶上草頭代表『廿』,下邊的『米』代表八十八,合為108歲。『茶壽』就是108歲的高壽者。」郭老既風趣地揭開了「喜壽」,、「米壽」、「白壽」的謎底,又豐富了壽文化,貴為一舉兩得。

我國灶鏈古代稱從事求仙煉丹的人為什麼

古代從事需求仙煉丹的人 為 方士 O(∩_∩)O哈哈~

古代稱16歲的女人為什麼佳人

二八佳人

五十歲的人古代稱之為什麼

50歲
艾:古稱五十歲的人為「艾」。《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艾稱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縮略語。

9. 80歲叫耄耋,90叫什麼

80歲不叫「耄耋」,80歲叫「杖朝答好之年」,90歲叫「耄耋之年」。「耄耋」出自漢代曹操的《對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人初生的時候叫嬰兒,不滿周歲稱襁褓,2至3歲稱孩提,10歲以碧差下稱黃口,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男子20歲稱弱冠,30歲稱清慧鉛而立之年,40歲稱不惑之年,50歲稱知命之年,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

10. 30.40.50.60.70.80.90.100歲的別稱是什麼

而立之年是男子三十歲,半老徐娘是女子三十歲。

不惑之年是男子四十歲。知專命之年屬是男子五十歲。花甲之年是六十歲。還歷之年:指60歲;耆[qi]:古稱六十歲的人為「耆」。

古稀是七十歲。耄(mào)耋(dié)指八十歲。鮐背之年指九十歲。期頤指一百歲。

(10)80歲90歲的簡稱擴展閱讀:

其他年齡稱謂

孩提: 2~3歲的兒童。指代幼兒時期。

垂髫(tiao):三四歲至七歲(女)、八歲(男)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頂自然下垂的短發)。

總角:八歲(女)、九歲(男)至十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總丱)。

豆蔻: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束發: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兩個 總角解散,紮成一束髻);古代男孩十五歲時束發為髻,因用為指代成童。

及笄:女子十五歲(女子拾伍歲行笄禮,表示已經成年,可以結婚了。女子15歲結發,用笄貫之,因此稱女子15歲為『及笄』,也稱「既笄」)。

閱讀全文

與80歲90歲的簡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防疫站工作需要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268
老人家臉上長黑色 瀏覽:694
老年大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瀏覽:351
老年人脫肛怎麼治 瀏覽:1000
老人家生日畫什麼畫送 瀏覽:193
養老保險最低職工 瀏覽:342
福州醫養養老院怎麼樣 瀏覽:624
做體檢能檢查出什麼病 瀏覽:589
父母房給子女如何辦 瀏覽:490
小學生該怎麼孝敬長輩 瀏覽:374
安慶老年大學怎樣報名 瀏覽:982
60歲老人身上長斑點 瀏覽:77
老年人女性健忘記憶力減退怎麼辦 瀏覽:164
2019年蘭州老年大學 瀏覽:446
地補養老金 瀏覽:221
邢台市老年大學屬於什麼部門 瀏覽:187
寧夏老年大學地址 瀏覽:159
老人經常頭暈吃什麼葯 瀏覽:58
蕪湖藕王養生湯怎麼樣加盟 瀏覽:543
1歲半血紅蛋白60 瀏覽: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