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心跳快慢跟壽命長短有關系嗎心率多少才更長壽
心跳快慢跟壽命長短有關系,心率80才更長壽.心率,或者說你的心跳有多快或多慢,是衡量心臟健康的關鍵和基本指標之一。在正常情況下,人們無法感覺到心臟的跳動,如果有意識的心跳異常,並伴有心悸、胸悶等不適症狀,表明心跳異常。心率變慢意味著壽命更長嗎? 心率變快意味著壽命更短嗎?今天,電子手鐲和血壓監測器可以用來監測心率的變化,讓人們可以隨時關注自己的心率。長久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心跳越慢,壽命就越長,而心跳越快,壽命就越短。因此,有些人發現自己的心跳加快時,會感到擔憂。
一個靜息心率在80次左右的人活到85歲的幾率比一個心率在60次/分鍾的人低50% 。心率速度有先天因素也有後天因素,有的自然心跳是慢的,有的自然心跳是快的,有的人心跳是慢的,那麼身體變化後生病或心跳加快,壽命不能簡單地看著心跳加快,要看全局,中醫認為每個人的才能,自然壽命是不同的,五臟功能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心臟強,可能是腎虛,有的是脾虛,肝虛,所以對於心率如果不是病理性心律失常,可以不必太在意,但是讓五臟得到平衡,中醫認為心跳的速度變化對心率頻率的變化也能反應身體的病理變化,如心跳比平時快說熱或發炎,心跳比平時慢說感冒或臟腑就足夠了,如果知道自己的心臟比較虛弱,可以多注意補心,如食物或中葯調理的,在心率是一個重要指標,但千萬不能孤立地只看心率,結合實際案例進行詳細分析。
㈡ 心跳一分鍾90多下正常嗎
勉強算正常
成年人每分鍾心跳大約是七八十次,60~100次之間都屬正常,在平時假如成人安靜時每分鍾心跳超過了100次,醫學上就算作「心動過速」;少於60次的,則是「心動過緩」。
勞動時比安靜時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新生兒每分鍾可以跳到150次。平均說來,如果一個人活100歲,那麼,他的心跳次數加起來總共可達40億次左右。
運動員因為經常鍛煉心肌收縮力大,舒張期回心血量也大,所以在平靜時運動員心跳小於六十次/分就能保證機體供血,有的可以48-50次/分。他們運動起來才有能力和耐力。
(2)心跳90多能活多少歲擴展閱讀:
心率的日常保健:
心率增快危害健康、縮短壽命,增加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1、運動
常參加各種強度適宜的運動,就會使靜息心率變慢。雖然運動時心率加快,但運動能使心功能得到鍛煉,從而使靜息心率減慢。一般適宜的運動心率是「170-年齡」;
如一個50歲人,運動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鍾為宜,過快說明運動量過大,達不到也起不到效果。運動前要自覺舒適、無疲勞感,一般運動不要超過1小時,而且每次最佳時間為30分鍾~60分鍾,每周至少堅持3次運動。
2、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熬夜、吸煙、飲酒均可使靜息心率加快。少喝濃茶,特別是不要在睡前喝,否則容易導致失眠。還應定時大便,保持排便順暢。
3、保持適當體重
肥胖會使心臟負擔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過健身運動,調節飲食來保持適宜的體重。
4、保持心態平和
生活中心態要平和,不要總著急、生氣,如果因為緊張、生氣等情況出現心率過快,可以通過聽音樂、靜心冥想等方式逐漸恢復平靜。
5、葯物治療
某些疾病如高血壓及冠心病引起的心率加快,可根據醫囑服用葯物,使心率減慢,保護心臟,減少與控制心肌缺血事件,改善心功能,延長壽命。
㈢ 心跳和壽命有關系嗎
人類:心率是預測男子壽命的有效指標
人類與哺乳動物有很大區別。在相似心率條件下,人的壽命遠比動物長,其原因主要是科學發展,醫葯保健及社會的進步。
我國學者吳傑教授曾觀察5360名健康成人的靜息心率,其范圍為51~94次/分,平均數為67次/分。人類的心跳次數明顯受自主神經與體液因素的影響,如人激動時心率會加快,完全安靜時心率會減慢。科學研究表明,成人靜息心率在70次/分,其壽命可達80歲(需注意的是,要排除各種疾病的干擾)。
人一生總心跳次數約為25億次至30億次,如果靜息心率在60次左右,其壽命可達93歲。因此靜息心率偏慢的壽命延長,相反,靜息心率大於80次的壽命就會縮短。大量臨床研究也證實,靜息心率偏快的人,發生各種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明顯增加,死亡率也高。有人專門研究了老年人心率與壽命的關系,他們選擇身體健康、無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老人,年齡在65~70歲,其中男性1407人,女性1134人,長期跟蹤隨訪。結果發現,在男性,心率大於80次/分比心率小於60次/分,活到85歲的比率下降了近一半,心率是預測男性長壽的有效指標,但在老年女性中無明顯差異。
讓心率放緩 給長壽機會
有什麼辦法能使靜息心率能保持在60次左右,從而有機會贏得長壽呢?首先是靠運動。常常參加各種強度適宜的運動,就會使靜息心率偏慢(運動時心率加快,但運動使心功能得到鍛煉,從而使靜息心率減慢)。靜息心率能在50~65次(睡眠中的心跳次數可以為38~50次/分)是健康心臟的標志,也是長壽的標志。
其次是保持適當體重。肥胖會使心臟負擔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過健身運動,調節飲食來保持適宜的體重。
此外,吸煙與飲酒均可使靜息心率加快,故應戒煙與限酒。
不少老年人心率一慢(除病理性改變外)就害怕,是不妥當的。
有研究證實,靜息心率快會數倍地加速心血管病的進展,因此,應該採取措施控制過快的心率。醫生們常給高血壓病及冠心病患者服用β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康可等),其目的之一就是使心率減慢,保護心臟,減少與控制心肌缺血事件,改善心功能,延長壽命。大規模臨床資料證明,心肌梗死、慢性心衰、高血壓病,若正確應用β受體阻滯劑,可使死亡率下降30%~44%。目前,已經研究出來的專門用於降低竇性心動過速的β受體阻滯劑葯物(依悟博來定),具有改善心功能,控制心肌缺血及高血壓的療效,而無其他副作用,相信不久就可用於病人,屆時將更有效地延長人的壽命。
㈣ 心率可以知道一個人能夠活多久嗎
心率的快慢與壽命的長短有關嗎?科學家們早就發現,小型哺乳動物如鼠類、兔類等心率很快,每分鍾可達數百次,但它們的壽命僅1-3年。相反,大的哺乳動物如鯨體重很大 ,心率慢,每分鍾僅20次左右,其壽命卻可達30-40年。 ** 動物:心率越慢壽命越長** 科學家們進一步證實,在所有哺乳動物中都可發現這一規律。有趣的是,倉鼠每分鍾心跳約500-600次,是鯨的20-30倍,然而它的體重只是鯨的50萬之一。 每種動物大小雖然不同,但心臟重量與體重的比例大致相同,都是體重的0.5%-0.6%。目前,這些現象的確切原因尚未完全闡明,但人們提出了一種解釋:心率由機體能 量代謝需求決定,遵守生物物理學規律,機體能量耗盡,生命也就終結,而心率正是反映機體能量代謝的有效指標。 ** 人類:心率是預測男子壽命的有效指標** 人類與哺乳動物有很大區別。在相似心率條件下,人的壽命遠比動物長,其原因主要是科學發展,醫葯保健及社會的進步。 我國學者吳傑教授曾觀察5360名健康成人的靜息心率,其范圍為51-94次/分,平均數為67次/分。人類的心跳次數明顯受自主神經與體液因素的影響,如人激動時心 率會加快,完全安靜時心率會減慢。科學研究表明,成人靜息心率在70次/分,其壽命可達80歲(需注意的是,要排除各種疾病的干擾)。 人一生總心跳次數約為25億次至30億次,如果靜息心率在60次左右,其壽命可達93歲。因此靜息心率偏慢的壽命延長,相反,靜息心率大於80次的壽命就會縮短。大量 臨床研究也證實,靜息心率偏快的人,發生各種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明顯增加,死亡率也高。有人專門研究了老年人心率與壽命的關系,他們選擇身體健康、無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 老人,年齡在65-70歲,其中男性1407人,女性1134人,長期跟蹤隨訪。結果發現,在男性,心率大於80次/分比心率小於60次/分,活到85歲的比率下降了 近一半,心率是預測男性長壽的有效指標,但在老年女性中無明顯差異。 ** 3招讓心率放緩 給長壽機會** 有什麼辦法能使靜息心率能保持在60次左右,從而有機會贏得長壽呢? 1、首先是靠運動。常常參加各種強度適宜的運動,就會使靜息心率偏慢(運動時心率加快,但運動使心功能得到鍛煉,從而使靜息心率減慢)。靜息心率能在50-65次(睡 眠中的心跳次數可以為38-50次/分)是健康心臟的標志,也是長壽的標志。 2、其次是保持適當體重。肥胖會使心臟負擔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過健身運動,調節飲食來保持適宜的體重。 3、此外,吸煙與飲酒均可使靜息心率加快,故應戒煙與限酒。 ** 老人心率慢不是壞事** 不少老年人心率一慢(除病理性改變外)就害怕,是不妥當的。 有研究證實,靜息心率快會數倍地加速心血管病的進展,因此,應該採取措施控制過快的心率。醫生們常給高血壓病及冠心病患者服用β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康可等),其 目的之一就是使心率減慢,保護心臟,減少與控制心肌缺血事件,改善心功能,延長壽命。 大規模臨床資料證明,心肌梗死、慢性心衰、高血壓病,若正確應用β受體阻滯劑,可使死亡率下降30%~44%。 目前,已經研究出來的專門用於降低竇性心動過速的β受體阻滯劑葯物(依悟博來定),具有改善心功能,控制心肌缺血及高血壓的療效,而無其他副作用,相信不久就可用於病 人,屆時將更有效地延長人的壽命。
㈤ 研究發現:心跳快慢與壽命長短有關,心率多少更長壽醫生告訴你
如果說心臟的快慢和你的壽命,存在著一定的關系,你能接受嗎?研究發現,心臟跳動的次數和人類的壽命、 健康 有很大的聯系。心臟跳得越快,壽命或許越短,心臟跳得比較慢,壽命可能偏長。
心率確實和人們的 健康 有很大的關系,那心率是多少才更長壽呢?醫生告訴你。
正常人在靜止休息狀態下,心臟每分鍾跳動的次數被稱為「心率」,又被稱為「安靜心率」。正常情況下,人們的心率應該保持在60次-100次之間,不足60次或者超過100次都有可能被確診為心率過緩或者心率過快。
其實心率還有名稱,那就是竇性心律,主要是竇房結放電產生的心臟跳動。我們的心臟跳動不受大腦控制,大腦讓它停不停,讓它跳不跳,這是因為它只受竇房結、房室結的控制。
這兩個是放電的單位,對心臟的跳動、停止起到主要的作用,因此人的心率是由電位放電造成的每分鍾心跳。如果放電異常,患者就會出現心率異常的問題,這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那麼什麼情況會導致心率改變呢?
生理情況:
第一,長期訓練 。在一些具有高水準運動水平的運動員身上,心率和正常人是很不一樣的,最明顯的,就是在靜息狀態下他們的心率一般在60次以下,甚至有可能在50次以下,這和他們每天高強度的運動鍛煉有關。
他們的心肌比正常人強大很多,因此他們每一次心博量可能等於我們一次半甚至兩次的心博量,那心臟就可以減少次數,也能達到全身供血的效果。
當然也不僅僅是運動員,一些長期堅持鍛煉的人也會有心率比常人更緩的現象,這是 健康 的表現。
第二,環境溫度的改變 。心率每天、每時都是不一樣的,主要和環境、溫度、情況有關,比如你身處於一個緊張的環境,那你的心率就會變快;比如你生活在溫度較高的環境,那你的心臟跳動會適當放緩,以適應環境。因此偶爾的心率改變並不足以支撐病理依據,需要長期監測心率才行。
除了生理性的情況,某些疾病也會導致心率變化:
其一,高血壓等疾病 。近些年,我國的心臟疾病患者越來越多,絕大多數和慢性病有很大的關系,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當患者患有高血壓時,心率一般會上升,有時能高達150次甚至170次每分鍾,這種情況是嚴重不正常的,會給心臟造成巨大的壓力,從而導致心臟發生結構上的改變。
其二,先天心臟病和後天心臟病 。一些年紀較小的患者心率有問題,是因為先天性心臟病,比如先天性瓣膜關閉不全、先天性房間隔缺損……,都有可能改變心率。還有一些後天引起的心臟病,比如長期缺血導致的心肌肥厚、冠脈堵塞引起的心臟病等。
其實,心率最直接影響的是人體的供血功能,當心率增快時,證明人體需要血量是增加的,也可以證明人處於缺血缺氧狀態,因此運動時人們的心跳才會那麼快。
而靜息狀態下,心率較慢,意味著人體的供血功能很不錯,大腦等器官的氧含量、營養含量充足,不需要心臟做太多工作。
《美國醫學會雜志》上曾發表過一篇關於心率的論文,論文表示,一個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應該在每分鍾60次以上,90、100次以下。如果大家的心率超過了正常范圍,每分鍾每增加5次心率,心衰的患病率就要增加13%。
在美國,這一項長達26年的跟蹤調查研究,裡麵包含了35歲-84歲的人群。科學家們發現,裡面一些人會隨著心率的提升,死亡率也在提升,特別是男性群體尤易發生這種情況。
為此,科學家們還專門製作了一個U型曲線圖,幫助大家觀察壽命和心率之間的關系。當人的心跳長期超過80次每分鍾時,死亡概率最高,當人的心跳長期低於50次每分鍾時,死亡概率也很高。
而每分鍾心率在60次左右的人,壽命要高於每分鍾心率70次的人,每分鍾心率70次的人的壽命,又高於每分鍾心率80次以上的人。
最終,研究給出結果,每分鍾心率60次是比較適宜的。那麼我該如何保證自己處於最長壽的心率狀態呢?
首先,一定要運動。目前為止,運動是最能調整心率的方式,也是最能改善心臟供血能力的方式之一。當你有規律的、有強度的運動時,你的心臟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強大,這會讓你的靜息心率保持在60次每分鍾左右。
其次,注意休息。科學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長期缺乏睡眠、長期熬夜,那他體內會釋放過量的兒茶酚胺和一些其它的激素,這些物質會興奮神經導致心臟跳動加快,久而久之會給心臟造成負擔,有很多猝死的年輕人都和熬夜有關。
第三,控制情緒。情緒是導致心率改變的重要因素,如果你長期處於暴怒、憂傷、激動的情緒中,那你的心率會比正常人高。但是當你保持平和的心態,以恬淡虛無的心情面對世界,那你的心率就能控制在最長壽的狀態中。
最大心率測量公式為:男性: 220-年齡;女性:226-年齡 。
如果你實際測出來的最大心率和公式算出來的差不多,那恭喜你,你的心臟供血能力很強也很年輕;如果測出來的最大心率和公式計算得相差甚遠,那不好意思,可能你的心臟沒那麼 健康 。
心率快慢和 健康 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醫生建議大家有條件的話,可以在家裡買一個血壓儀,既能監測血壓又能監測心率,每天測量一次讓你對自己的心率了如指掌。一旦出現問題,也可以立即去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