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自閉症
自閉症也稱孤獨症,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受損傷而引起的神經系疾病,通常在3歲以前起病而被發現。自閉症具有兩大典型特徵:
自閉症患者常常存在與他人的溝通障礙和社交困難,很難良好融入社交圈。
行為刻板,偏執於某一種做事形式,拒絕改變,且不斷重復;只喜歡玩一件事情,對其他東西沒興趣。
因此,一旦發現自己孩子有自閉症傾向,父母應該盡早尋求幫助,因為2歲到7歲是對兒童自閉症訓練治療的最佳時期,一定不要錯過。
但是在臨床上,我們發現太多隻是語言障礙(包括社交語用障礙)的孩子被貼上了自閉症的標簽,這里,我要呼籲大家:
說話晚,說話少,甚至不理人,並不一定就是自閉症,不要輕易給孩子貼自閉症標簽。
2. 自閉症是怎麼回事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醫學全稱為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種由基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導致的先天性的神經發育障礙,其嚴重程度和表現類型有很大的差異。自閉症通常起病於嬰幼兒時期,且會持續終身,會給個體的社會適應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
圖源:unsplash
自閉症的症狀起始於童年早期,會一直持續,但其具體的表現形式可能也會受到生活經歷和家庭教育的影響,部分孩子的自閉症症狀輕微,可能在成長後期才會出現。自閉症的對個體的影響主要在於會給個人的學業、工作、社交和社會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譜系人士的兩種極端狀態為無法生活自理和能實現獨立生活,融入社會。
由於病因未明,目前的自閉症治療沒有特效葯,只能賣磨依靠教育和行為干預。針對於自閉症人士的支持體系需要耗費巨大的醫療和教育成本,自閉症孩子的家長及其家庭要承受很多經濟和精神方面的壓力。幫助重度的自閉症人士實現基本的生活自理,支持輕度的自閉症人士融入主流社會,盡可能地提升部分中、重度自閉症孩子的行為技能,挖掘他們的潛能,是目前自閉症干預主要的方向。
家長在養育自閉症孩子的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這幾件事:
(1)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
從神經發育的角度來說,孩子的年齡越小,大腦可塑性越強,科學的教育和干預手段對他們的語言、認知發育等更容易產生積極的影響,同理如果孩子的一些問題行為或是不良的生活和行為習慣在小齡階段沒有被及時糾正,以後的改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而且處於發育早期的兒童之間的差距並不大,被確診為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孩子只要及時干預,也有可能縮小和同齡人的差距。
低齡兒童的家長要對孩子的發育狀況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熟悉發育里程碑,對孩子的發育落後或異常要做到盡早識別,發現問題及時就醫,理性看待醫生的診斷意見和干預建議。盡早干預即及時干預,只要明確了孩子的問題所在,就要抓緊當下的時間,盡快用科學的手段來幫助孩子康復。
(2)堅持以社交訓練為核心,慎重對待其它輔助治療手段
以孩子的實際能力為基礎,堅持個別化教育,圍繞著自閉症的核心障礙,注重基礎的社交訓練、生活自理、情緒管理和問題行為的解決等。對於其它的輔助治療手段,比如感覺統合訓練、禁食、營養補充等輔助治療手段,要樹立正確的認識,只有真正符合孩子的康復需求的訓練和治療手段才能發揮作用,而且要保證方法科學,同時又不能代替核心的社交訓練。
(3)調整心態,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
伴隨著自閉症孩子的長期干預,家長的心態調試也可能要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尤其是在面對孩子的上學、就業、安置等問題時,家長的心態也會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產生波動。無論是新家長還是老家長,都需要盡量保持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理性看待孩子的障礙,合理規劃孩子的未來。既要關注孩子及其需求,更要注重自身的身心健康,以從容的心態幫助孩子,經營家庭生活。
3. 兒子嚴重自閉症,孩子媽離婚不管了,父母70多歲了也到了要人照顧的時候,我該怎麼辦
您好,若您兒子嚴重敗圓自閉症,孩子的媽媽在離婚後未履行撫養孩子義務,這樣情況下,建議您以孩子的名義向法院主張女方支付孩子的撫養費。根據法律規定,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凱告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察孫塌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因此,若女方在離婚後沒有履行撫養孩子義務,男方有權以孩子的名義向法院申請訴訟,要求女方支付孩子的撫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