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走路是長壽的「良葯」權威發言:每天7000步,死亡風險或降七成
規律的走路運動,還能有效激活身體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身體患病的風險,保持身體平穩 健康 狀態,促進全身血液流動,有效預防 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 等慢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控制體重,平穩心態。
有關專家研究發現:堅持走路運動或有益長壽,多走路與人體死亡概念有一定關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不妨一起深入地了解一下。
01
走路是長壽的「良葯」?權威發言:每天7000步,死亡風險或降七成
據醫學家研究發現:溫和的健步走路具有抗衰老的功效,堅持走路運動,能夠有效打開人體經絡,放鬆脈搏,使身體處於極度平穩安心的狀態,有效增強身體抵抗力和免疫功能,降低機體患病的風險,延年益壽,開發智力。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曾發表過這樣一篇有關走路運動的文章,其中清楚地標明:一周堅持步行三小時以上,外心血管疾病的幾率可降低35%~40%。
美國 《自然》 雜志也曾報道過:60歲以上的人,每周堅持三次,每次持續30~45分鍾左右的走路運動,可以有效提高記憶力,增強大腦功能的活力,預防老年痴呆的發生。
一周步行7小時以上,乳腺癌的患病率可降低20%,二型糖尿病的發生率降低50%,患腸胃疾病的幾率降低10%~40%,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降低30%。
堅持走路運動能夠有效增加心肺功能,提高肺活量,對長期吸煙的煙民來說,能夠有效加速肺部自我清潔唯逗的功能,排除肺內堆積的多餘煙毒物質,減輕肺部的壓力和負擔,降低自身患肺癌的幾率。
堅持走路運動,對背部肌肉和身體骨骼也能得到充分的力量鍛煉,增強骨關節的活動度,預防骨質疏鬆和骨關節疾病的發生。
堅持走路運動,除了調節身體 健康 ,維持代謝水平的正常運作之外,防止精神抑鬱和神經衰弱等症狀,降低抑鬱症的發生率,調節心情,平穩心態。
美國專家針對走路與長壽的關系曾做出過相關研究,這項研究主要針對38~50歲的人群,隨機抽取2110名志願者,將其分為三組。
第1組為第步數組,每日運動步數小於7000步。
第2組為中部數組,每日運動步數在7000到1萬步左右。
第3組為高步數組,每日運動步數超過1萬步。
經過長達10年的追蹤調查發現:2110名志願者的死亡風險降低了50%~70%。其中屬中步數組的身體最 健康 。
02
中老年人堅持走路運動,可以預防哪些疾病?
(1)糖尿病
糖尿病又被稱為「不死的癌症」大多數橋散確診糖尿病的患者均為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堅持走路運動,能夠加速身體內血液流動的速度,激活胰島素的分泌,幫助機體穩定血糖,控制血糖。
(2)身體肥胖
走路看似輕松,實則能夠帶動身體出絡細胞和器官的運行,提高機體新陳代謝的能力,加速脂肪的燃燒和分解,起到抑制脂肪吸收的作用。
(3)高血壓
高血壓現已成為威脅中老年人的主要殺手,多走路能夠有效降低血管壁的壓力和負擔,穩定血糖,排除血管中多餘的脂質物質和垃圾,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4)心臟病和腦中風
心臟作為人體中泵血的重要器官,是身體動力的主要來源,堅持走路運動,能夠促進全身的血液流動,有效預防心臟疾病的發生,還能緩解腦部供血供氧不足的問題,降低腦中風的發生率,維持老年人身體 健康 ,預防老年痴呆。
03
走路運動時需要注意什麼?
1、量力而行
走路運動時一定要量力而行,並不是說每天走的步數越多越好,對於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和腿腳不利索的人來說,運動前,一定要根據個人體質和指消賣年齡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千萬不要過度要求自己。
運動過程中一旦出現關節酸軟和骨骼疼痛的異常表現,一定要及時停止,學會放鬆自我疏導,不要過度要求自己,否則會起反效果。
2、及時補充水分
走路前後都要及時補充水分,運動過程中內臟器官的運行需要水的參與,未能及時補充水分,會使身體處於極度缺水的狀態,加重身體的壓力和負擔,影響走路的效果。
3、注意時間
走路可以選擇在任何時間,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飯後立即走路,飯後立即走路會影響腸胃消化和吸收的功能,也會使局部血液供應不足,出現腹痛腹脹的問題。
走路的最佳時間盡量選擇在吃完飯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進行,或晨起後及晚上睡前兩小時。
4、保護好自己
走路也有一定的風險,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走路前一定要做好保護措施,選擇舒適的跑鞋,鑰匙可以穿戴護膝和護腕,避免因路面太滑,磕碰受傷,加重身體的壓力和負擔。
04
「Walking是最好的補葯」
這句話出自西方醫學鼻祖希伯克拉底,中醫也將其稱為 「百煉之祖」 ,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人體長期堅持規律的Walking行走計劃,能夠有效提高機體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
Walking行走計劃幫助很多癌症患者重新恢復 健康 ,就連美國總統也是這項運動的忠實擁護者, 羅斯福 通過有規律的行走運動,成功治好了哮喘。
多走路,不僅能夠強化體質,還能幫助人體放鬆身心,調節不良的情緒,使身心和身體得到充分放鬆,走路運動具有一定的技巧可言,不同的行走方式和行走時間帶來的 養生 效果也會有所差異。
屏幕前的你,若也想 養生 保健,延年益壽,不妨每天給自己一點走路散步的時間,讓走路成為你的最佳運動方式吧!
# 健康 迎新年#
② 走路速度能測壽命!學會這么走,越走越長壽!
山西省中醫院 檢驗科 王效紅
是真的,走路速度能預測您的壽命!
開篇,先問大夥兒一個問題:
「同樣年齡的兩個人,一個走路健步如飛,一個步履蹣跚。你覺得哪個人的身體更好?
」答案不言而喻。
走路雖然是一件十分尋常的事情,但走路的狀態卻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們的身體狀況。不僅如此,從走路的速度,還能看出一個人能否長壽。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者曾綜合9項研究做出總結: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預測壽命長短:
「飯後走一走,能活九十九」;「百練不如一走」;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這些都道出了散步的保健功效。
當我們有規律的行走在大自然中,新鮮的空氣以及周圍的美情美景不僅會讓人產生非常舒適的感受,還能改善人體神經功能,使大腦放鬆、精神愉快、陶冶情操、有助於消除疲勞、得到積極性休息,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對於治療憂鬱症也有一定的效果。相對於其他運動方式而言,步行不需要太多的熱身運動,它更 健康 ,更安全,更簡單有效,尤其適合不太愛運動的人,若貿然進行跑步鍛煉,膝關節、肌腱等部位都很容易受傷;有些心、腎、肝等臟器或新陳代謝系統有問題的人,甚至會出現明顯的血氧供應不足的狀況。因此,步行走路鍛煉,就是沒有副作用的良葯。
在步行走路之前,
我們首先要做好3項准備工作:
1、正確穿著。穿一雙軟底跑鞋,保護腳踝關節免受傷害,穿一身舒適的運動裝,有利身體活動。
2、熱身充分。做做伸展、拉伸四肢的運動,防止運動損傷。
3、帶瓶水,運動時少次多量地補充水分可以防止脫水。
走路時的注意事項
01運動總量
年輕人每天快走8千步至1萬步(約5~7公里),可根據原有水平半年內逐漸達到以上總量。
02運動強度
最佳有氧心率為170減年齡,此時狀態為,可連續說完整句話不氣喘,身上有微汗。
03持續時間
連續走30分鍾以上,每周至少3~4次,最好每天1次。
04走路姿勢
身體重心隨腳後跟-腳外側-小腳趾-大腳趾順序移動,整個腳掌均勻受力。要昂首挺胸,大步流星,擺動雙臂。
05合適的裝備
鞋的重量應小於體重的1%,後跟與地面夾角為20~30度;前部寬松、柔軟、有彈力、透氣。衣服寬松、透氣和吸汗。
長時間單純的步行走路如果讓你感到乏味枯燥,不妨變著花樣走,會收到意想不到的 養生 效果。
走路方式1:踮起腳尖走
這樣走路能讓前腳掌成為身體所有重量的唯一承重點,於是就能強化前腳掌這一個部位的穴位。而我們知道,在這一個地方有少陰腎經的反射區,所以經常這么走,對於腎臟的保護效果是很好的。不過以這種走路方法,每天走的量不宜太多,一般來說一天10分鍾即可。
走路方式2:走走跑跑
這樣的走路方式,對於想減肥的人再適合不過了。也許你會覺得奇怪,這樣的走路方法跟長壽有什麼關系?其實有的。我們知道,一旦人體的BMI值過高,血脂含量過高,就會更容易生病,如腦血栓、腦中風等疾病出現的概率和可能性就會更高。如果各種疾病纏身,又怎麼能長壽?
走路方式3:快走防病
堅持每天快走,能有效對抗糖尿病、減少中風、預防老年痴獃等。英國研究還發現,每天快步走可以提高免疫力,使感冒幾率降低 30%。對更年期女性來說,快走的保健作用更明顯,過了更年期,女性患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的幾率會逐漸增加。中老年女性每天快走45分鍾到1小時,其中風幾率可以減少。想保持身材?不用去健身房,快步走其實更有效!
每天快走40分鍾到1個小時,每分鍾120~140步,使心率達到120~150次/分鍾,達到有氧運動的標准,走的時候覺得周身微微汗出即可。快步走時要抬頭挺胸大步走,把胳膊擺直,把步子邁出去,盡可能地邁大,後腿用力蹬,前腿往前抬,隨著步伐的節奏調整均勻的呼吸頻率,深吸氣、慢吐氣,這種走路方式可以調動全身大約50%的腿部肌肉,從中醫來講,這個運動能夠疏通分布於四肢的十二經絡氣血,健步走結束後會覺得神清氣爽。
走路方式4:倒著走治腰疼
倒走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當時一些田徑運動員受傷後,通過這種方法進行身體恢復練習。後來就有運動專家指出,倒走其實是一種很好的運動方法。倒走可以鍛煉平時很少用到的腰部和背部肌肉,平衡鍛煉效果。對久坐的人來說,通過倒走能夠有效緩解身體疲勞和腰背酸痛之苦。但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平衡能力下降,在倒走時,由於看不到後方路況,很可能會出現跌倒、磕碰等危險。另外,老年人腿腳不靈便,倒走不可能走太快,所以運動強度很小,對於心肺功能的鍛煉作用很小,從健身效果來說很不經濟。因此,老人盡量不要倒走。建議喜歡倒走的人,盡量選擇平整的路面,周圍人比較少的環境,可以採用正走和倒走結合的方式,每天走半個小時,使身體各部分肌肉都得到鍛煉。
走路方式5:扭著走調理腸胃
當我們坐著或躺著的時候,內臟是極其擁擠地「堆」在一起的,當身體抖動起來時,身體的內臟就會因獲得活動的空間而倍感「舒適」。所以走的時候加上一些肢體動作,比如胯部扭動等,相當於在給內臟做「按摩」,幫助腸胃蠕動。每天堅持10分鍾,就能有很好的效果。在健步走的過程中,加大腰和胯部的轉動,讓身體在行走中有節奏地扭動起來,可以促進排便,防止便秘,減少直腸癌的高發。
走路方式6:飯後緩慢散步
最佳時間:飯後45分鍾~60分鍾是散步最佳時間,如果以4.8km/h的速度散步20分鍾,體內熱量的消耗最大,最有利於減肥。如果在飯後2小時後再散步,效果會更佳,更有利於養身健體。
在散步的同時,我們可以搭配雙臂雙手的動作來增強健身養身的效果:
擺臂散步法
此法是在散步時兩臂有意用力向前後大幅度擺動的練習方法。可增進鍛煉者肩部和胸廓的活動,配合呼吸動作,有利於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散步時間和速度可因人而異。
摩腹散步法
散步時將兩手掌重疊放於腹臍部位,做順、逆時針旋轉按摩各36次。這種方法有利於防治腸胃病,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消化,有增進 健康 作用。
拍打散步法
散步時利用兩臂自然擺動,手掌拍打肩、胸、腹、腰、背等各部位。這是一種傳統保健方法,可按摩穴位,有舒筋活絡、緩解緊張、消除疲勞 的作用。
③ 走路能夠延長壽命嗎
適度的運動,並不代表著說一定要去做多麼激烈而且有難度的運動,有時候一個簡簡單單的走路,也可以反映出人體的身體健康情況,這個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作為人壽命長短的一個依據。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關於走路的那一些事情。
走路在生活中是一個很平常的一件事情,很多人都不會太關注走路,但是據研究表明,一個簡單的動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大家身體的健康情況。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的發現自己走路速度越來越慢,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個很好理解,是因為當人們年紀增大時身體的各個器官也隨之衰老,身體的各器官協調能力也相應的降低,再加上人老的時候可能還會產生骨質疏鬆,缺乏鈣質,這對走路的快慢也是十分有影響的。
有證據證明,走路快的人可能壽命更長,所以很多人會選擇提高走路速度來延長生命,這也並不是十分科學的。如果大家想要健康長壽的方式,可以選擇更為健康的方式,比如說選擇合適自己的運動方式,平常注意日常的飲食和作息,保持一個良好的身心健康,這才是健康長壽的秘密所在。
④ 走路是長壽良方!每天堅持走路對人體有哪些益處呢
經常走路促進下肢和腳部的血液循環,就能夠讓身體更好的,提升免疫力。而且促進循環的同時,也能夠使一些血管內的垃圾和毒素幫助排出體外,對於一些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也會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所以很多的醫生都建議大家,來每天走路來對身體進行修復。中醫方面也會有走路和跑步來幫助大家的身體得到很好的鍛煉,所以也還是要適量的每天步行。
經常走路的人,比不經常走路的人身體是要好很多。而且經常走路運動鍛煉的人,身體的疾病也會少很多,而且也會減少吃葯的情形。
⑤ 多走路有助於長壽有科學依據嗎
從一個人的走路方式來判斷他的豎衫祥壽命是形而上學的,而不是科學的。原因很簡單:雖然一個人的壽命長短與遺傳有關,但過度勞累、營養不良塌雹、環境惡化和心理扭曲等問題都會損害一個人的長壽。據科學家稱,一個人可以活到120歲,但由於這些原因,我們目前沒有希望達到這么長的時間。一個人的生命體征有四個方面,即形態年齡、心理年齡、身體年齡和生理年齡。
現在在臨床上運動越來越受到重視,缺乏運動的群體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較高,對生命有很大的影響,有研究表明,經常運動的人比不運動的人可以增加3~5年的壽命,所以如果條件允許建議每天走一萬步到12000步,這樣有利於身體健康,自然延長壽命。
⑥ 在生活中多走路就能長壽嗎走路時需注意什麼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也越來越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尤其只有擁有了健壯的體魄才能夠享受更好的生活,所以說為了促進自身身體更加強壯,很多人都會選擇加強鍛煉,其中走路就是一項非常適合全民的運動。而且在生活中多走路,再搭配更健康的作息方式,確實能夠延長人的壽命,但是在走路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走路的時機,像在飯後、睡覺前都是不太適宜走路的,否則身體會極度不適應。
走路這項運動只是指大家在正常狀態下去進行養生的一種方式,但是當身體出現病症的時候,想要靠走路來保證長壽是絕對不可能的,這個時候大家就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相應的治療。之後再通過走路來改善自己的體質,從而達到長壽的效果。
⑦ 每天堅持走路能長壽嗎
天天都堅持走路鍛煉對身體是好是壞?50歲以後,這4件事要注意!
許多人都對自己的年齡感到恐懼,特別是50歲之後,這個年齡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到了50歲這個年齡,不管是男女,都會加速老化,無法迴避時間在身上留下的印記。在這一時期,中老年人的身體功能將持續衰退,免疫能力和抵抗力將逐步降低,更易受其它病毒、細菌的侵襲,若不注重自身的護理,老年病將會逐步出現。
人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保證自己的健康、長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減少疾病的發生率,要做好保養,延緩身體的老化,這是一種維持生活健康的普遍方法,它既簡單又有效,還不會花費太多的金錢,特別是徒步旅行是一種最基本的有氧運動,帶上一雙舒服的跑鞋,你可以在平坦的路面上並銷進行訓練。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他們喜歡在夜晚到公園或與好友一同漫步,這樣既能幫助他們的消化,又有益於他們的健康。
持續行走是否有益於健康?
多走幾步真的可以延長壽命?但是,在進行走路的時間和姿勢方面,還應該對走路的方式和方式進行講究,從而保證一個合理的走路姿勢。這種走路方式能夠有效地活化肌肉和骨骼,防止骨質疏鬆症,同時還能夠增強骨骼和關節的靈敏度。在飯後進行大約30分鍾的走路,對增強胃腸道的活力,加快消化,加快血液循環,會有更好的效果。堅持正確、科學的行走方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的確可以起到改善體質、改善健康、延長壽命的作用。
50歲以後,這4件事要注意
1、穩住心神
當人年紀越大,壓力就越少,一旦遭遇一些令他們感到不安或者生氣的事,他們就會患上高血壓。這樣的境遇,會對你的生活造成很大的沖擊,所以,不管你面對什麼樣派洞的境遇,都要有一個比較平和的心態。當你處於一種平穩的心態時,你的心情就會變得更平穩,當你碰到一些事情時,要盡可能的不生氣,以正常的心態去處理。
2、飲食要科學,要合理
常言道,「病從口出」,大部分人的病,都是由於飲食不當所致,所以,六旬之後,我們要慎重地培養一種科學、理性的飲食方式,在保證充足的蛋白質供給的前提下,要從整體出發,而非部分或有選擇地攝取。多食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蔬菜、大豆蛋白、低碳水和粗糧、穀物、土豆、蔬菜和水果等食物,有助於降低高脂血症和便秘的幾率。
3、營養要補充
由於年紀絕羨游的增加,就會導致身體出現骨骼和關節方面的健康問題。如果不注重調理和改善,就會影響到自身的壽命,甚至可以縮短壽命10-15年。很多骨骼問題,都是因為骨骼缺少營養所導致的,面對這樣的問題,補充營養素是關鍵。曲那丁肽是多效復合肽,幫助緩解各種骨骼和關節問題。其中含有豐富的骨膠原蛋白、初乳鹼性蛋白等多種的營養成分,可以從多方位改善骨骼問題,提高關節靈活度,將骨組織重塑,延長關節的使用壽命,只有骨骼營養充足,那麼才能擁有健康的骨骼,為老年人健康長壽保駕護航。
3、注意運動的時機
一些人為了省事,把自己的身體拖得越久越好,其實這只是一種假象,是一種自我欺騙。所以,在運動過程中,要注意運動的時長,不能過短,也不能過久,稍有不適,就立即停下來,不求強健,只要持之以恆,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⑧ 走路越多,越易長壽是真的嗎研究表明:走路還能降低死亡風險
走路這件事,大家可能每天都會做,很多人簡單地認為走路只是一種通行的方式,但事實上走路對身體 健康 也大有好處。
國際衛生組織將行走定義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研究表明,人體的各種解剖結構、生理機能、心肺的形成、人體骨骼、肌肉位置等方面都非常適合步行。而數李滑且經常走路的人,身體也會收獲不少好處,還有人說走路越多,人越長壽這是真的嗎?
發表在《美國老年醫學會雜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在70歲-90歲之間的老年人中,經常出門鍛煉的人,比那些不鍛煉的人活得更長。
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報道,一周步行三小時以上,可以降低35% 40%的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美國《自然》雜志也有報道稱,60歲以上的人,一周三天,每次步行45分鍾以上,可以預防老年痴呆。一周步行7小時以上,可以降低20%的乳腺癌罹患率,對II型糖尿病有50%的療效。
所以對於不能進行劇烈運動的老年人來說,走路這種鍛煉方式就很適宜了,既能強健筋骨,又能愉悅心情,身體素質好了,壽命自然也就長。
近日,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2021年流行病學、預防、生活方式和心血管代謝 健康 大會上的一項初步研究中,揭示了各種形式的走路,可能給我們帶來的 健康 益處:無論飯前還是飯後( 任何時間 ),無論在家還是上班路上、購物場所( 任何地點 ),無論零星散步還是不間斷行走( 任何形式 ), 只要走了一定的步數,就能降低全因死亡率 。這意味著我們從步行中獲得 健康 和長壽的提升與時間、地點和形式無關,而是與實際步數有關。
1.改善關節疼痛
走路能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環,有助於加強關節周圍的肌肉,這對關節是一種保護。研究表明,每天至少步行10分鍾,或者每周步行1小時,可以避免老年人的殘疾和關節炎疼痛。
2.增強心肺功能
適量的運動能夠增強心臟和肺部功能,使薯臘血液循環更順暢。同時肺部是呼吸器官,慢走可以加快血液循環,加速廢物排出,可以很好地鍛煉肺部功能。
3.愉悅身心
有規律的走路可以刺激大腦中的內分泌素釋放,讓身體感到放鬆,有緩解疲勞的作用。而在新鮮的室外空氣環境中走路,能使大腦思維清晰靈活,可以有擾和效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
4.活絡筋骨
常年坐在辦公室里的上班族,經常會出現渾身僵硬、頸間酸痛的症狀,還有的備受頸椎病煎熬,經常走路鍛煉,可以活絡經絡,增強人體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起到疏通經絡的效果,身體自然也會輕松許多。
#走路# #運動# # 健康 知識#
⑨ 走路的速度與壽命有關嗎怎麼走路易長壽
開篇,先問大夥兒一個問題:
同樣年齡的兩個人,一個走路健步如飛,一個步履蹣跚。你覺得哪個人的身體更好?
答案不言而喻。
走路雖然是一件十分尋常的事情,但走路的狀態卻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們的身體狀況。不僅如此,從走路的速度,還能看出一個人能否長壽。
總之,
走路速度可以反映身體狀況,
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壽命。
然而,刻意快走是不能提高壽命的!
做到老生常談的這三點:
才能循序漸進地提高身體素質。
身體好了,步伐輕快了,
壽命自然也得到了延長~
⑩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走路真的可以長壽嗎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氣大傷身,對年輕人尚且是如此,更別說年齡大的老人了。飯後吃得飽,大腦也處於短暫缺氧的狀態,生氣則會進一步刺激到血管,使得大腦缺氧嚴重。人們都知道飯後百步走好,卻不知飯後散步一樣要有所注意。比如吃得太飽不能立刻散步,走路速度不能過於急促,有貧血或者其他慢性疾病的人也不宜飯後散步。飯後堅持散步,能否活到九十九,還得看個人能否注意細節。
成天坐在辦公室內的上班族,每天的活動時間有限。甚至是吃飯,也是在工位上完成,活動時間就有限。一天下來,運動時間,也許不足十分鍾。飯後散步就很重要,能夠舒展筋骨,促進食物消化。在走路時,說說話,聊聊天,還能舒緩壓力,解除緊張的情緒。走路不僅是對身體健康有好處,而且能夠緩解精神壓力,愉悅心情,顯然是難得的養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