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0延遲退休新動向!708090都要65歲才能退休
現在2020年已經到了中下旬,仍舊沒有關於延遲退休飢乎的新消息。不過2020年出台方案也是有可能的,畢竟距離2021年還有一段時間。
當前,我國的延遲退休相當於是全世界年齡最早的了,同時,人社部也曾經表示過,延遲退休是必然趨勢。但是延遲退休究竟什麼時候來還需要看相關文件什麼時候出台。
自2013年人社部提出延遲退休以來,人們對於這個問題就格外關注,每年都有人問關於這個政策的新動向。也不時地有一些所謂的新消息出現,同時呢,2015年人社部相關人員曾明確提出過:要在 2017 年年底推出延遲退休的方案,並且還將通過 5 年的過渡期,到 2022 年正式實施。截至2020年,官方仍然沒有給出新政策。
很多人認為2020年延遲退休要來,也不是空穴來分,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的要求,2020 年應當是最後期限,不過之前人社部也表示將會有過渡期,因凳改此即使今年真的推出了政策,具體落實還需要等幾年。現在2020年已經到了中下旬,仍舊沒有關於延遲退休的新消息。不過2020年出台方案也是有可能的,畢竟距離2021年還有一段時間。
目前延遲退休雖然沒有落地,但是建議有很多。《2020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建議提出,在2025年之前正式將男女職工的退休年齡統一到60歲,並將65歲作為目標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提高爛粗悉到20年。
延遲退休對哪些人影響最大呢?假設今年能夠正式出台延遲退休方案,正式落地實施時間即推遲到2025年,那麼受影響的將變成生於1965年及以後的男性(60周歲)、1975年及以後的女性職工(50周歲)和1970年以後的女性幹部(55周歲)。如此看來,無論是2022年還是2025年正式實施延遲退休政策,少部分60後和大部分70後都將受到影響,而80後90後更不必說,妥妥的趕上了延遲退休。
這里要特別說明,具體究竟如何實施需靜候官方消息。延遲退休是基於我國國情作出的決策,無論最後怎麼落實都是國家綜合各方面因素慎重考慮後的結果,必定也會妥善安排,因此大家對此不用過於焦慮。
❷ 2026後開始實施延遲退休嗎
新政策自2022年3月1日正式實施,但延遲退休時間最低不能少於一年,另外,延遲退休遵循自願原則,不存在強制性。目前我國現行職工退休年齡男性60周歲、女幹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如果從2022年起實施延遲退休年齡計算方法,每年延遲六個穗茄月,那時男性、女幹部和女工人的退休年齡將分別是60.5歲、55.5歲和50.5歲。制定退休年齡為60歲,而如果在55歲想要提前退休的話,領取到的養老金就只有在60歲退休領取養老金的70%。而如果選擇延遲退休,繼續工作至65歲,那麼養老金會是60歲時退休養老金的130%。這樣想要提前退休的人可以退休,舍棄的是養老金。而想要繼續工作獲得高額月薪並且希望自己退休後養老金會更多的,可以選擇延遲退休。 怎樣才能延遲退休 ?比如幹部與技術人員很多都希望60歲不要退休,而野陵從事體力崗位的勞動者也有許多希望可以提前退休,畢竟身體才是第一位。延遲退休方案從2022年開始實施。2015年指定延遲退休方案,2017年上報中央同意並公開徵求意見並公布方案,到2022年開始實施延遲退休方案,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而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到65歲同步退休。
綜上問題所述什麼時候延遲退休開始實施的內容,建議服從國家安排,遵循國家政策;根據國家法律進行退休。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猜脊察定
❸ 退休年齡是否延遲
退休年齡延遲了。
延遲退休年齡新政策如下:
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
2017年延遲方案出台,設定5年左右的「緩沖期」,2022年正式開始實施,直至2045年完成。我國應逐步延齡退休,建議到2045年不論男女,退休年齡均為65歲。現行退休年齡是為,男性60周歲,女性50周歲。以最早實施時間2022年、現女55歲男60歲退休計算,目前女性年齡48歲、男性年齡53歲的將首批延退,小於這一年齡的人群都將逐漸過渡到延遲退休中。其實除了所有人員的延遲退休政策外,今年已將正、副處級的女幹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延長至60歲自願退休。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使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10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❹ 退休時間延長政策
實施延遲退休,每年延遲六個月,按照現行的退休框架(女職工50歲、女幹部和男工人55歲、男幹部60歲),那麼2018年退休年齡將分別是歲、歲和歲。原本在這一年退休的人就要多干半年。❺ 重磅消息:漸進式延遲退休真的來了!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一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提出: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其中,第45條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和討論: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大家紛紛表示自己手裡的雞腿都不香了:說好的60歲就不再做打工人,竟然還得繼續?
這些年來歷洞睜,延遲退休就一直是大家普遍關注的熱點,特別是那些即將步入退休大軍的人們(尤其是60後)。
現在,政府網和新華社正式報道公開。沸沸揚揚的延遲退休,終於從研究變成了「實施」(事實)。
看來,該來的,躲不掉了。
我國延遲退休年齡的話題,可追溯到十多年前,早在2018年的全國政協總工會界別小組會議上,人社部副部長湯濤在回應委員呼聲時就表示:延遲退休是大勢所趨顫衫。
01
為什麼要延遲退休?
先來看看咱們國家現行的退休制度。
目前,我國法定退休年齡,男性年滿60歲、女幹部年滿55歲,女工人年滿50歲可以退休。
從事井下、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種並在這類崗位工作達到規定年限的職工,男性55周歲可以退休,女性45周歲退休。
退休後,可以領取多少養老金呢?
個人每月養老金=養老金個人賬戶總額÷計發月數。從目前來看,常見計發月數是50周歲為195個月、55周歲170個月、60周歲139個月。
舉個栗子:假設老王今年60歲,養老金個人賬戶總額有10萬元。按60歲領139個月來算,老王每月的退休金為:10萬元÷139個月=719.42元。
每月719.24元,待老王72歲時,139個月到了,老王自己交的養老金就回本。接下來,老王所領取的養老金,都將由社會統籌養老基金支付。
換言之,60歲退休的人,從退休開始到72歲這段時間所領取的養老金,都是自己以前交的那部分。72歲以後的養老金,其實來自於那時候的年輕人所交的統籌基金。
(所以,咱們現在所交的統籌基金,正在肢歲為現在已退休的老年人發養老金呢~)
既然始終有年輕人為退休的人支付養老統籌基金,為什麼非要延遲退休呢?輪著來不就行了嗎?
問題的關鍵就在這里:我國已經緩慢進入老年化社會,(退休的)老年人越來越多,而年輕人越來越少。
一是需要領取統籌基金的退休人數不斷增加。未來,更多的老年人都退休。
二是單個的人所領取的養老金也在增加。現在的人,因為生活水平條件、醫療、養生、健康觀念等各方面的原因,越來越長壽。
如今,活到八、九十歲已很常見。一個人活的越久,領取的養老金自然也越多。自己交的養老金領完了,還得繼續領統籌的養老金。
而與此同時,我國的新生人口卻在銳減。我們80、90後的同齡人,大多數都是獨生子,生育率就已經開始走低。
現在更是有許多年輕人因為生活的壓力或其他因素,不想生小孩。
就算現在國家鼓勵生二胎,很多人看了看錢包,根本不敢多生。
不然,按現在這種生育率持續走低的趨勢,以後年輕人越來越少,等到我們80.90後的人退休了,養老金還真是捉襟見肘了。
因此延遲退休,勢在必行。
02
何為漸進式延遲退休?
「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指每一年延遲幾個月,或每幾年延遲一歲。
國際上比較流行的做法有兩種,一種是每年延遲三個月,四年能延遲一歲;另一種是每年延遲四個月,需要三年時間延遲一歲。
「漸進式」延遲退休在國際上已有成熟經驗,一年延遲三四個月,也適合我國的國情。
早在2008 年金 融危機襲擊歐洲、2010年歐洲發生債務危機時,歐盟十幾個成員國在2010年一年之內都延遲了退休年齡,使用的幾乎全是漸進式延長的辦法。
我國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更傾向於一年延遲三個月或四個月。
這樣既起到漸進的作用,也比較適合我國國情,各個群體能夠普遍接受。
舉個例子: 「如果5年以後你是60歲退休,(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施行以後,可能你是60歲零3個月退休;如果第二個人是第二年退休,那他可能是60歲零6個月退休。」
誒,不管是延遲幾個月。反正我六十歲翻身不做打工人的夢,註定是要夢碎了。
不僅還要繼續打工,更擔心未來退休了還能否順利領取養老金。
雖然人社部說「能夠保證長期按時足額發放」,可是。。。
畢竟單位繳納的醫保就已經全部充公,原來那30%,就已經不再劃入個人賬戶了…
畢竟說好的60歲退休,也延遲到60歲零3個月/零6個月退休了…
我今年30歲,三十年後才60歲。而養老金2035年就要用光了…
形勢確實不容樂觀。但,並非毫無辦法。
03
那麼如何解決養老金不足的問題呢?
有兩個思路。
辦法一:延長交費期或者增加交費金額
首先可以延長繳費期:法定養老金要交滿15年才可以領取退休金。這個15年的年限,只是最低年限要求。它並不是說我們只能交15年。
所以,當我們交完15年後還繼續交養老保險的話,那麼自然而然,咱們自己的個人賬戶上,養老金也是越積越多的。
其次可以增加交費金額:即繳費基數越高,繳費金額越多,進入個人賬戶的養老金額也就會更多。
還是拿老王舉例子:
情景一:只交了15年,養老金個人賬戶總額有10萬元。
按60歲領139個月來算,老王每月的退休金為:10萬元÷139個月=719.42元。
情景二:假如老王交了25年,養老金個人賬戶總額變成了16.7萬。
按60歲領139個月來算,老王每月的退休金為:16.7萬元÷139個月=1199.04元。
多交10年的情況下,老王退休時每月就多領480元退休金。香不香?
辦法二:購買商業養老年金。
商業養老年金為什麼有必要,不講大道理,直接給大家看張官方截圖:
上圖為國務院部署要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
如果社會統籌養老基金池OK的話,國家隊會出面嗎?
有人說,未來或許會全面降低退休金的水平,我認為是非常有可能的。
咱們現在交了錢,到時完全發不出錢來,我們肯定無法接受。所以,降低退休金的,多少給一點,要更可行。
降不降,都不是重點。咱反過來想。
如果退休金的標准不降,那是皆大歡喜。怕就怕,到時水平真降了,可自己卻沒有一點辦法。
真到退休時,咱們能領取的那點養老金,估計也就是保障最最最基本的生活。
而那時,自己的勞動能力遠不如現在,掙錢將變得更難。那時候,如果沒有另外的現金流,生活質量無疑會比現在下降許多倍。
這還是不考慮老年健康狀況要比現在更差的情況下。如果還有慢性病什麼的,用錢的地方只會更多。
所以,現在就開始存養老金,不是在危言聳聽,而是直擊養老的本來面目。
04
為什麼連國家也在推行商業養老年金?
因為它是真正在解決養老問題的。
買了它,就是與保險公司簽了具體法律效力的合同。不管未來 收益 率怎麼樣,保險公司就得按合同約定給我打錢。
要是想早點領錢,從55歲開始領也可以;想存久點,以後多領點,就60歲、65歲再領。
想按年還是按月領,都是我說了算。
當然,我現在也得每月或每年固定交好保費~~~年金險的好處也在這:強制儲蓄。
現在各種 借唄 和借貸的app和應用層出不窮,就是在鼓勵人們超前消費,並收取巨額的利息。
現在錢都花光了,不說未來沒有保障,連明天都可能面對不起。
其實,講了這么多,大家可以看出,養老的本質就是現在為以後存錢。無論是多交社保養老金,還是購買養老年金,都是自己辛苦掙的。
所以,能捨得錢買養老年金的人,都是理性而有勇氣的人,把生活的本質看得透透的。
除非是掙錢能力超強,又能忍住一直把錢存在那裡,那可能真沒有必要買年金險。
可是,我們身邊又有幾個 理財 年化收益能達到10%以上呢?別說10%,跑贏通脹的就沒幾個。
那些大V動不動就說自己年化10%,你真信?
畢竟養老,是一輩子的事。
PS:關於養老年金的問題,老規矩,隔壁小窗口等你喲~
線上投保找組織,加精算師八哥拉你進群
❻ 「延遲退休」方案是否可行
【摘要】 針對近期如何解決養老問題某教授提出“延遲退休”或延遲拿養老金的方案,這個方案已提出就受到爭議,那麼我們先來看一下“延遲退休”或延遲拿養老金的方案可行么?
65歲領養老金靠譜嗎
為了化解養老金不足的問題,養老金領取時間可推遲到65歲。退休後那段時間沒有養老金怎麼辦?男的可以去一些養老院做園丁,女的則可以給老人做做飯、洗洗衣服、做點編織什麼的賺點家用。
上面這個被廣大網民一致認為“餿主意”的建議,是清華大學養老改革體制方案的主要參與者、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拋出的。楊燕綏認為,中國未來幾年裡會有一個50歲女職工退休高峰,等這個人群退休高峰一結束,基本上是兩個養一個。在進入超老齡社會之前,我們必須提前做好准備,因此清華大學提出了延遲領取養老金的方案。
楊燕綏強調,現在老齡化國家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基本上都在35~40年。因此,當一個人雖已到達退休年齡但還沒達到65歲領取養老金的時間點時,可以有三種選擇。一是這個人有足夠的積蓄,可以選擇50/60歲退休後不工作,等到65歲再領養老金。二是家庭困難的人可以退休後繼續工作賺錢,他繳的養老保險就比蠢攔別人多,增加的繳費年限可以領取超額養老金。三是因健康等問題喪失工作能力的退休人員可以有一段時間領失業保險,還有一段時間領低保,甚至提前領取養老金。
建議屬於“瞎折騰”
楊燕綏的建議之所以不被網民待見,是因為她考慮問題的出發點是為了給社保開源節流,以犧牲參保人利益的方式給國家減負。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對此表示,社保不能考慮盈利問題,清華方案體現出人文關懷嚴重不足。
唐鈞指出,退休就不能算失業,如果拿不到養老金,也不能拿失業金,只能拿低保。全國突然有那麼多人拿低保則數字是非常驚人的,我們的低保顯然吃不消。國家與其給那麼多低保錢,為什麼不直接發養老帶亂胡金呢?而且養老金大部分還是自己工作時繳納的,低保則完全是納稅人的錢,這不是瞎折騰嗎?
至於15年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太低,應該強制提高到35~40年的說法,唐鈞認為這只是一種基於保險公司精算出的生命表的假設,保險公司考慮到盈利問題可以拿來作參考,但社會保險是普惠性質的,不應考慮盈利問題。
推遲退休年齡是大勢所趨
事實上,早在四、五年前,有關部門就已提出過延遲退休的建議,但每次都會引起激烈反對。歷次網調均顯示,至少90%以上的網民反對延遲退休。清華方案則打了個換湯不換葯的擦邊球:名義上的退休年齡不推遲,但養老金領取年齡推遲到65歲。結果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招來罵聲一片也就難免了。
但反過來看,老齡化問題是21世紀的全球性難題。在許多經濟較發達的國家,推遲退休年齡已是無可奈何的大趨勢。
英國從2024年起,退休年齡將逐步向上調高,到2044年民眾必須一直工作到68歲才能退休。
新加坡政府則把退休制度改革的長期目標定位將退休年齡從62歲逐漸提高到67歲。
向來以高壽著稱的日本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就進行社保制度改革,決定逐漸把退休年齡提高到男性65歲、女性60歲。
美國在上世紀就已把法定退休年齡提高到了65歲,2003年開始,又採用“小步漸進”的方式將退休年齡逐步延遲到67歲。
關鍵在養老金不能少
可見,延遲退休並不可怕,沒必要遮遮掩掩或搞什麼先退休後領錢的怪招。但延退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不能讓陪雀延退的參保人吃虧,反而要利用經濟杠桿,讓這些人得到更大的實惠。比如說在美國,最早62歲就能提前退休領養老金,但領到的養老金比65歲正常退休時少25%左右。反之,如果你65歲後繼續工作到70歲,到時你領到的退休金將比65歲退休時增加20%左右。
這樣一來,退休時間的主動權掌握在老百姓自己手裡了。覺得自己身體好的,能長壽的,還能幹得動的,不差錢的,就晚點退休,今後拿更高的養老金;家庭財務捉襟見肘的,想早點享清福的,身體狀況不好或者有殘疾的,就早點退休,代價是退休金比別的人少。
按我們國家現在的規定,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後,每增加1年,多發放居住地上年社會平均工資的1%,想讓參保人到65歲再領養老金,完全可以,但要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得給他們合理的補償或一定的激勵機制。比如男性在60歲以後繼續工作的,每增加1年,多發放居住地上年社會平均工資的1.5%(具體比例可請專家精算得出)。老百姓不是傻子,會自己計算利弊得失,對他們有利的事,不用你擺事實講道理,許多人都會自發願意延遲退休年齡。
把選擇權還給老百姓
隨著中國老齡化問題的日趨嚴重,養老問題也和房價問題一樣,成了老百姓關注度越來越高的民生焦點問題。因此,關於養老政策改革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在社會上引起廣泛討論。這就要求我們的相關部門在推出各種新政時務必要集思廣益,廣泛聽取老百姓的意見,切不可獨斷專行,閉門造車。畢竟退休養老的問題關繫到全體國民共同的根本利益,想當然地提出“先退休後領退休金”這種損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建議,又或者提出“以房養老”這種根本不符合中國社會實際的建議,結果只能招來更大的爭議。
隨著人們壽命的延長,人們的工作年限理有所增加,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事。問題的關鍵在於,政府不應該繼續在設定退休年齡上搞一刀切、一言堂,而應該把退休時間的選擇權交還給老百姓,讓老百姓根據自己的工種特點、身體狀況、家庭情況和個人意願等各種實際情況,選擇是早點退休還是晚點退休。但不管早退還是延退,都不能讓老百姓吃虧。老百姓都是明白人,讓老百姓吃虧的政策,不管你怎麼解釋,老百姓都是一百個不答應。
不少人拿出各種理由來反對延遲退休,其實仔細分析都站不住腳。只要老百姓的利益得到保障甚至加強,延遲退休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反對延退的理由都站不住腳
當下反對延遲退休的理由無非以下幾點,我們不妨一一來探討下。
反對理由一:給年輕人就業讓路
每每談到延遲退休的話題,反對者總會拿出老年人不退下去,青年人上不來的觀點,認為養老問題應該讓位於就業問題。持這一觀點的人甚至認為老年人如果“退而不休”,擠占青年人就業崗位,使原本就已十分嚴峻的大學生就業形勢雪上加霜,將會對社會安定造成極大的沖擊,比如某些找不到工作又無老可“啃”的年輕人面對生活壓力可能會鋌而走險。
然而仔細分析下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從中國當下實際國情看,適合中老年人的工作崗位和適合年輕人的工作崗位大部分是不重合的。許多高體力勞動強度的工作只有年輕人能做,許多知識密集型行業變化迅猛的工作,中老年人根本競爭不過年輕人。反過來說,許多需要長期的專業積淀和經驗積累的高技能工作,比如醫生、律師、建築師以及許多黨政機關的重要崗位,也不是年輕人能輕易勝任的。年輕人和中老年人真正產生沖突和競爭關系的崗位並不多,且大多集中在保安、保潔等技能要求低、收入低的職業中。而從事這些低收入工作的中老年人,巴不得早點退休。一是原本收入低,養老金覆蓋率反而較;二是退休後可以享受更好的醫保待遇;三是如果退休後還有餘力,完全可以再出去打工賺錢。所以一旦允許彈性退休,這些人會搶著提前退休,根本不會沖擊年輕人就業市場。
反對理由二:別讓公務員佔便宜
“解決雙軌制問題比延遲退休問題更迫切更重要。”這是許多專家學者反對延遲退休的另一個關鍵理由。其實唐鈞早就說過,中國養老體系何止“雙軌制”,其實是N軌制——光是不同級別的公務員的養老金分配製度就不一樣,還有事業單位、企業員工、農村居民、軍人、農民工等等,不同階層之間的待遇和標准可謂大相徑庭。只是其中最大的不公體現在體制內(機關事業單位和軍隊)和體制外(城鄉居民)的養老金分配製度上,前者仍沿用公共財政大包大攬,後者則必須自己掏錢給自己繳養老保險,況且前者養老金替代率還遠高於後者,因而廣受詬病。
“雙軌制”的確不公,的確要改革,但這和延遲退休完全是兩碼事,兩者並不存在因果關系。前者的改革也並非是後者改革的必要前置條件,為什麼兩者不能齊頭並進共同改革呢?中國當前退休養老面臨的問題多多,此外還有養老金空賬問題,養老金投資范圍受限問題,社會養老機構嚴重不足等許多問題,難道雙軌制沒徹底解決前,這些問題都可以名正言順拖著了嗎?
值得慶幸的是,有關部門已意識到改變“雙軌制”格局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前不久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就強調指出,所謂“並軌”並不是簡單地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並入”企業養老保險制度,而是朝著一個共同的方向改革和推進,最終取消“雙軌制”。通俗地說,就是企業員工的養老金水平年年“大踏步前進”,讓已經虛高的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水平“小步前行”甚至“原地踏步”,逐漸抹平兩者的待遇鴻溝,最終平穩告別“雙軌制”時代。既然“雙軌制”改革已經有了明確方向,那這個理由也就不攻自破了。
反對理由三:以房養老代替延退
近日由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理由是以房養老是“國際上成熟、普遍的養老方式”,可以學習借鑒。於是又有專家跳出來說:延遲退休不就是因為養老金不夠用嗎?中國房價連漲10年,現在許多城市退休居民都有自己的產權房,以房養老補貼養老金缺口,不就不需要延遲退休了嗎?
其實“以房養老”的說法已在國內流傳多年,也曾有幾家金融機構試點過,但效果都不好。說到底,銀行有兩件事算不準。一是70年房屋使用權的問題還沒解決。許多上世紀70、80年代造的老房子,到20~30年後就要遇到這個問題,銀行心裡沒底,不知道怎麼測算風險和成本。二是銀行算不準20年後的房價走勢。雖然眼下中國城市化進程如火如荼,還有許多農民拚命想進城,但10年、20年後呢?一旦中國城市化完成,老齡化嚴重,到時房價會不會跌呢?對銀行來說,以房養老對賭的標的不但是老人的壽命,還有中國房價的走勢,前者還有大數據支撐可以預測,後者誰都說不準。
最關鍵的問題是,在國外,以房養老本就是企業和個人之間的商業行為,銀行若認為有利可圖,老人也觀念開放,樂於晚年活得舒暢點,這筆生意便能成,雙方你情我願,何須政府操心?說到底,以房養老或許在國際上已經“普遍”、“成熟”,但在中國卻明顯水土不服,難以發芽,就算政府強令銀行推出,肯定也應者寥寥。
政府該做的是趕快制定政策開放彈性延遲退休,增加在養老事業上的投入力度,別總想著挖掘老年人“自己給自己養老”的潛力。
反對理由四:靠國資充實養老金
還有一個反對延遲退休的理由是養老金缺口應該由政府買單,而不應該通過增加居民勞動和繳費年限來解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將國有企業尤其是上市國企的資產、紅利等充實社保基金以彌補空缺。
不可否認,這個提議非常好,有關部門也正在這么做,只是力度和范圍還有待加強。但這同樣與延遲退休不矛盾。因為說到底,即使我國不存在養老金入不敷出的問題,延長工作年限也是大勢所趨。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社保問題專家鄭功成早就指出過,退休年齡是否延長並不取決於養老保險基金是否充足。隨著居民醫療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其壽命也會持續延長,能夠正常工作的時間自然就多了,因此即使是養老保險基金充足,也應當適度延長退休年齡,這符合勞動者合理調整人生周期的要求和代際公平的要求。
慧擇提示: 就目前中國國情來說“延遲退休”或延遲拿養老金的方案或許真的是可行的,不過不管是什麼方案,只要首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那就應該值得考慮。
❼ 為什麼延遲退休年齡
為什麼要把退休年齡推遲呢?
樓上所言皆借口.
公務員在位能享受豐厚的待遇,退休後有很大的落差,推遲退休使這一群體獲益最大,加上不用繳交爛蔽養老保險金,推遲退休對其沒有繳交壓力,所以,就利用告敬其掌握的話語權極力推行推遲退休.觸 可那些生活在社會低層的廣大老百姓就慘了,他們那微薄的收入應付最低的生活水準都力不從心,加上要繳納日益提高的養老金更是苦不堪言,現在,還要延長他們的繳納不斷高漲的養老金的期限,簡直就是把他們逼到懸崖邊上.
國家為什麼要延遲退休年齡?
這個對誰都不利,對人民來講更沒有好處,現在公務員有好多的醫療和其他政策國家都給他們取消了,所以以後公務員的日子也不怎麼好過了。
國家延遲退休年齡是因為我國社保虧空很嚴重,我國現在60歲以上的人口差不多有1.7億多,而且以每年1500萬的速度贈長,再加上我們國家有那麼多的公務員,國家還要給這些公務員提供醫療和其他方面的政策,公務員不用交錢就可以享受這么多的政策,國家就是用我們交的社保的錢一部分用在了這些公務員身上.綜上幾個原因,所以我們國家社保虧空很嚴重,國家才要延遲退休年齡的.不知道我的回答能不能給您帶來幫助.如有問題可以隨時來詢.
國家為什麼要推遲退休年齡???
中國老齡化比較嚴重。眾所周知,人到退休年齡後能夠只領取養老金而不用工作了,那他所領取的這部分錢是哪裡來的呢?是依靠沒有退休的人所繳納的養老保險。現在我國情況是到達退休年齡的老年人越來越堵,同時養老金也在逐漸的增長,而養老保險的金額增幅卻不會太大,因此延長退休年齡能夠減少養老金的發放以及增加養老保險的份額。現在西方許多國家已經把退休年齡延長到65周歲了。
中國的養老金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為什麼要延長退休年齡,有什麼依據嗎?
目前中國養老金到底是什麼狀況只有 *** 心裡清楚。不過,從目前分析人士看來,養老金漏洞是很大的,也就是「龐氏騙局」,用現在交錢的人支付給現在退休的人,可是以後中國面臨的是人口老齡化,老年人多年輕人少,到時候年輕人的錢不夠返還給當時退休的老人,所以專家提出要延遲退休年齡,這樣就減少了領養老金的人數,防止發不出錢。關於這個,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有表示理解的也有十分不解的在天厚財經上看了很多最後總結出一個結論:不管你做什麼,百姓的心聲就是六個字」別忽悠我就行「。
國家為什麼要規定延長退休年齡
擔心將來錢不夠用了。但不會太快實施,估計反對的人太多。原因:
假設,
某人現在月領到的工資是3000元,那他和他的公司繳費的養老金、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等,約1000元。
5年 : 1000*12*5 = 6萬。
這5年,他如果可以領退休金,每月2000元的話。2000*12*5 = 12萬。
不但沒領到12萬,反而要支出6萬,等於每人 損失 18萬。
反對節奏太快。要慢慢延遲。
建議:
2020年起,原來50歲退休的每五年提高一歲,原來55歲退休的每10年提高一歲。
2020年 50 55
2025年 51
2030年 52 56
2035年 53
2040年 54 57
2045年 55
2050年 56 58
2055年 57
2060年 58 59
2065年 59
2070年 60 60
2070年,實現所有人60歲退休。到時根據國家財力和社保基金積累,決定是否繼續增加退休年齡。
延遲退休年齡時間表為什麼要延遲退休
現在還沒有具體政策,人社部的草案未公開。
預計2017公開徵求意見,並修改、正式發布,2022年之後實施。
反對一步到位、反對一刀切。
建議1:
2022年起,原來50歲退休的每4年提高一歲,原來55歲退休的每8年提高一歲。
2022年 原50歲 原55歲
2026年 51歲
2030年 52歲 56歲
2034年 53歲
2038年 54歲 57歲
2042年 55歲
2046年 56歲 58歲
2050年 57歲
2054年 58歲 59歲
2058年 59歲
2062年 60歲 60歲
到2062年統一60歲退休,再根據國家財力和社保基金積累決定是否調整退休年齡。
建議2:建立靈活(或稱彈性)退休制度。參考:2006年的《公務員法》第88條,要推廣到全民。
公務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提前飢友州退休:
(一)工作年限滿三十年的;(二)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滿二十年的。
建議3:把五花八門的養老保險種類(公務員、事業單位、企業職工、城鎮居民、農村居民、軍人養老保險等等)統一為「公民養老保險」,
所有公民,待遇用相同的方法計算,並有保底和封頂,比如,最低待遇不可以低於500元(現在每月70元的農民,也提高到這個數),
最高不可以高於5000元(國家主席退休,也不可以高於這個數)。
延遲退休年齡最新消息:為什麼要延遲退休
今年內推出漸進式延長退休年齡方案,五年後實施。為什麼推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多搜索這方面條目看看自己做出判斷。
2017年延遲退休年齡最新規定對照表是真的嗎
請勿聽信謠言。現在還沒有實施推遲的具體政策,不會太快實施。
退休年齡還是按以前的規定。
有失去勞動能力的傷病或從事輻射等有害作業的,可以提前5年退休。
反對節奏太快。要慢慢延遲。
建議:
2020年起,原來50歲退休的每五年提高一歲,原來55歲退休的每10年提高一歲。
2020年 50 55
2025年 51
2030年 52 56
2035年 53
2040年 54 57
2045年 55
2050年 56 58
2055年 57
2060年 58 59
2065年 59
2070年 60 60
2070年,實現所有人60歲退休。到時根據國家財力和社保基金積累,決定是否繼續增加退休年齡。
2017年延遲退休年齡最新規定:55歲為標准 為什麼要延遲退休
1、什麼是漸進式延遲退休?
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是用一定的時間將退休年齡從60歲調整到65歲或更高的一種漸進式延遲退休的模式。
假如退休年齡延長一歲需要經過兩年時間,那麼在政策實施之後的第一年只將退休年齡延長半歲,第二年再延長半歲,以此類推。此外,在將來有關延遲退休的政策制定並公布之後,還將設定幾年的「緩沖期」,即經過幾年的准備才會正式實施。
2、我國為什麼要漸進式延遲退休?
(1)我國勞動力將逐步進入供給總量減少
我國總的就業形勢依然是勞動力供大於求,但2012年首次出現勞動力資源總量絕對下降的現象,比上年減少345萬人,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下降0.6個百分點。這是一個重要的信號,預示著未來我國勞動力將逐步進入供給總量減少時期。
「眾所周知,經濟發展是需要一定數量的人力資源供給做支撐的,因此我們必須改變過去濫用青壯年勞動力的粗放方式,更充分發揮人力資
❽ 延遲退休的建議
建議將「退休年齡」的提法逐步轉變為「領取全額養老金的最低年齡」。此方法與多勞多得制度類同。比如制定退休年齡為60歲,而如果在55歲想要提前退休的話,領取到的養老金就只有在60歲退休領取養老金的70%。而如果選擇延遲退休,繼續工作至65歲,那麼養老金會是60歲時退休養老金的130%。這樣想要提前退休的人可以退休,舍棄的是養老金。而想要繼續工作獲得高額月薪並且希望自己退休後養老金會更多的,可以選擇延遲退休。比如幹部與技術人員很多都希望60歲不要退休,而從事體力崗位的勞動者也有許多希望可以提前退休,畢竟身體才是第一位。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❾ 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
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目前並未明確。延遲退休究竟應該是「一刀切」還是「漸進式」,目前學界討論較多的主要有兩種方案:
1、一刀切
一種是先統一男女退休年齡到60歲,把女性多檔退休年齡統一到一檔,再同時延長男女退休年齡;另一種方案是男女各自延長,女性延長步伐比男性快,最終統一男女性退休年齡。
延遲退休會受影響的人:
去年的全國兩會上,延遲退休正式進入政府工作報告。當時,全檔雹鋒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延遲退休主要涉及3個年齡群體,即原定退休年齡的60歲男性、55歲女幹部以及50歲女工人。
我們假設延遲退休政策在2022年落地實施,那麼以下三個群體將會受到退休新政的影響:一是小於等於50歲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後出生的女性);二是低於等於55歲女性幹部和男性工人,主要是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1967年以及以後出生的人);三是低於等於60歲男性幹部(1962年以及以後出生的男性)。
由此看出,延遲退休方案影響較大是70後和80後,根據人社部方案將實行「漸進式」延遲退休,直到經過相當長時間達到新擬定的法定退休年齡。因此,對於90後來說,到退休時估計已經完全趕上了新政。
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延遲退休真要來了,這兩省已試點
❿ 2025延遲退休最新政策
延遲退休最新細則是:
1、2021延遲退休最新政策細則:
(1)不是一刀切:法定退休年齡延遲已成定局,但是並不會一刀切;
(2)逐步延遲:所謂的延遲退休是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的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2、延遲退休最晚哪年執行:目前按照政策預計來看,逐步延遲法定退休是在5年戚仔內進行,也就是2025年會執行,那麼勢必1965年出生的男性,或者是1975年出生的女工人會趕上,那麼對於80.90後而言,可能要延遲到60-65周歲之後退休了。
2017年延遲方案出台,設定5年左右的「緩沖期」,2022年正式開始實施 ,直至2045年完成。我國應逐步延齡退休,建議到2045年不論男女,退休年齡均為65歲。現行退休年齡是為,男性60周歲,女性50周歲。以最早實施時間2022年、現女55歲男60歲退休計算,目前女性年齡48歲、男性年齡53歲的將首批延退,小於這一年齡的人群都將逐漸過渡到延遲退休中。其實除了所有人員的延遲退休政策外,今年已將正、副處級的女幹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延長至60歲自願退休。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漏仔數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返首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