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照顧八十歲老人的日常衣食住行
首先要關心他的衣食住行,其實就是精神上的安慰,就是要多陪伴著說說話。
1、一年四季天氣變化忽冷忽熱,要注意老人加衣服,減衣服,年齡大了,不能輕易的著涼感冒,毀唯清著涼感冒會誘發多種疾病。
2、老年人胃功能在退化,吃東西最好吃八分飽,少食多餐,非常合理。要多吃蔬菜、牛奶,雞蛋,水果,肉。少吃主食。
3、保證睡眠的時間,每天中午要午睡半小時。睡眠好可以延緩衰老。
4、幫助老人打掃衛生纖前,有一個乾乾凈凈,整整齊齊的居住環境細菌少,老年人住著心情也會舒暢很多。
5、80多歲的老年人,一般情況下就不要再出遠門了,自己一個人可以在熟悉的環境內活動,距離稍遠,需子女陪同才更安全穩妥。
6、子女要抽時間多陪伴老人,獨居的老人是非常孤單的,多陪山雀伴她,會讓她心情感覺非常舒暢,這樣對他的健康也非常有好處。
男人歲數大了以後,腦細胞也會逐漸的減少,一個老年人,就像一個小孩子一樣,老年人有時候會鬧情緒,甚至無理取鬧,這個時候講道理也沒有什麼作用,只要照顧好他的生活,心平氣和的和他說話,他鬧夠了也就不鬧,拖上幾天他也就忘記了。
每次去幫她打掃打掃衛生,給他營造一個干凈衛生的環境,他也會高興。
7、每次去看望老人,最好是給老人帶上已經做好了飯菜,這樣老人可以少做一天飯,更輕松一些。
Ⅱ 80歲老人如何生活
80歲老人從容的生活。
80歲老人由於生理的機能退化,致使心境上多呈現一種平淡與安詳的境況。由於人與人的不同,其狀態以及心境多會有所差別。有的人會相對較為充實快樂,而有的人又會覺得寂寞甚至不安。其實於體味人生百態以後的年紀應該有所豁達與風輕雲淡,這也正是從容的基礎。
隨遇而安:
這個世界是一個陰陽交割的世界。有好人也有壞人。有好事也有壞事。但是,其實壞人也有好的一面,最後可能變成好人。壞事最後也可能變成好事。一切事情的發展都是陰陽兩面的。得到的同時也意味著失去,得到越多失去越多,沒有什麼是絕對的。
這是一個平衡的世界,一切都有最好的安排。隨遇而安,一切都有最好的安排。不屬於自己的不用強求,求也得不到,屬於自己的遲早會來到。人生就像一副棋局,如果太在意其中的一切,就是棋局中的棋子,永遠跳不出來。
Ⅲ 照顧80歲以上老人應該注意什麼
70—80歲的老人每天宜睡10小時左右,80歲以上的老人每天應睡11小時左右.,而在生活上則需要細心照顧,合理安排飲食,注意個人衛生
Ⅳ 80歲老人一日三餐食譜有哪些
80歲老人一日三餐食譜有:
1、早餐6-7點。主食以粥品為主,搭配蒸饅頭、蒸南瓜等;飲品1種,黃豆漿或者黑豆漿;蔬菜種類宜多,但控制總量,切細煮爛;水果1-2種,視老人牙口情況,切成薄片或者入粥,比如蘋果粥。
南瓜小米粥
功效:小米健脾和胃、補益虛損、和中益腎;南瓜排毒養顏、強身健體、健脾和胃;枸杞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此款粥非常虛弱的老年人秋季養生之用。
材料:小米50g,南瓜50g,枸杞子5g,大米50g。
做法:南瓜去皮切小塊,小米淘洗干凈,一起放入電飯煲中,加適量清水熬製成粥,粥快好時加入枸杞子,關火,燜一會兒即可。
芝麻豆漿
功效:黑芝麻補肝腎、潤五臟、益氣力、填腦髓;黑豆清熱解毒、補血養腎、抗老防衰;黃豆補充蛋白質和鈣質、降低膽固醇;豆漿為老年人補充營養必備之品。
材料:黑芝麻20g,黃豆和黑豆各30g。
做法:黃豆、黑豆、黑芝麻洗凈,提前一晚浸泡,清晨一起倒入豆漿機中,按程序操作即可。
蒸紅薯
功效:紅薯為長壽老人喜愛的食品之一,具有和血補中,促進排便,增強免疫,防癌抗癌,抵抗衰老,防止動脈硬化,預防骨質疏鬆等多種保健作用。
材料:紅薯1隻。
做法:紅薯洗凈,切成片,直接上蒸屜蒸15分鍾左右即可。
2、中餐11-12點。中午的食量剛好吃飽即可,也不宜多吃。一主食一菜一湯,主食以面條或者稀飯為主,菜品可以多種多樣的蔬菜搭配;湯類可以選擇豆腐湯、魚湯等。
青菜面條
功效:小青菜降低血脂、寬腸通便、解毒消腫;香菇降脂、益胃、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此款麵食清淡溫潤,可以幫助老年人提升免疫力。
材料:小青菜幾顆,香菇2朵,面條適量。
做法:青菜洗凈,香菇泡發切碎;鍋中加水,放入香菇加熱,水開時放入面條和小青菜,稍微煮一會,少許食鹽調味即可。
白菜燉豆腐
功效:豆腐富含優質蛋白和鈣質,而且極容易消化吸收。大白菜通利腸胃,促進排毒,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對膽結石和動脈硬化患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材料:豆腐1塊,大白菜100g。
做法:大白菜掰開,清洗干凈,豆腐切塊;起油鍋,蒜爆香,放入大白菜翻炒一下,然後放入豆腐,加一點清水燜一會,待汁收得差不多,少許食鹽調味即可。
山葯鯽魚湯
功效:山葯性平,健脾益胃、滋腎益精、益肺止咳;鯽魚性溫,健脾開胃、活血通絡、溫中下氣;此款湯水營養豐富,甘淡滋潤,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的老年人秋季養生。
材料:山葯100g,小鯽魚1條,生薑1片。
做法:山葯去皮洗凈切片;小鯽魚在鍋中用素油煎至兩面微黃,加適量清水,放入薑片和山葯,大火燒開轉小火煲幾分鍾即可,少許食鹽調味即可。老人可以喝湯吃山葯,棄掉魚肉。
3、老年人晚餐5-6點,控制量,少吃一些,5-7分飽即可,也可早點入睡。晚餐一粥一菜即可,絕對不要吃肉食,以免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積累,更加重腸胃和肝臟的負擔。
白蘿卜玉米粥
功效:白蘿卜消炎止咳、促消化、排毒防癌;玉米益肺寧心、健脾開胃、利水通淋;此款蔬菜雜糧粥非常適合老年人秋季養肺止咳,消炎清熱。
材料:白蘿卜30g,玉米20g,大米50g。
做法:玉米提前浸泡,白蘿卜去皮切成小丁,所有材料一起入電飯煲,加適量清水熬煮成稠粥即可。
蔬菜拌絲
功效:此款拌菜所用的蔬菜皆是維生素和礦物質較豐富的蔬菜,烹飪方式也較溫和,適合老年人食用,且有預防腫瘤、增強肝臟解毒能力的作用。
材料:胡蘿卜、豆芽菜、海帶、黃瓜各適量。
做法:胡蘿卜和黃瓜去皮切細絲,海帶浸泡清洗干凈後也切成細絲,豆芽菜洗凈,所有材料分別用熱水焯一下;熱鍋冷油,先後放入胡蘿卜絲、海帶絲、豆芽和黃瓜,稍微翻炒,少許食鹽調味即可。
80歲老年人一日三餐食譜,其實主要就是選擇容易消化吸收的食材,多種多樣的種類搭配,並選擇恰當的烹飪方式,讓營養素互補,給予老年人全面的營養支持。
Ⅳ 80來歲的老人一天可以怎麼度過
老人早上一般都早起,一杯茶,在門口曬太陽,如果清閑,可以去公園走走,感受一下
自然的氣息
,在那個年齡的體會才是最深的。一天,對於老人老是已經顯得尤為珍貴了,好好享受晚年才是最好的歸宿吧!
清明節的記憶再次喚醒了那一縷憂傷,希望能每一天都樂觀的生活。。
Ⅵ 80歲老人如何生活
適當運動,做自己喜歡的事。
老人的身體並不太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進行適當的運動。8歲及以上的老人最好的運動方式那就是散步,其中散步時間不超過3分鍾,以免太過勞累,反而影響身體健康。
當人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會處在高興的精神狀態,好的精神狀態其實也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老人退休後一般在家無所事事,時間久了就會憋出病來。所以老人可以適當培養的愛好,比如養花、練書法、下棋等等,每天做著喜歡的事,不僅打發了無聊的時間,而且多走動對身體也有好處。
Ⅶ 如何安排老年生活
1、要盡量健康一點,多運動,多呼吸新鮮空氣,跳跳廣場舞也不錯。
然後盡可能地去學習,老年唯一的優勢就是有足夠的資金和時間,力所能及嘗試些新鮮事物,老了也要進步。
娛樂的話現在的都可以有,公園里拉琴唱戲,街頭擺個攤賣花都很好。總之,一定要有社交。
別致一點的方面,想住在城市郊區,種菜,養狗養貓,怎麼舒服怎麼來。
2、理想中的老年生活,和喜歡的人一起慢慢變老。
還記得電影《夏洛特煩惱》里有一段話:我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見咱倆結婚了,但日子過的並不幸福,我成天喝大酒惹你生氣。
咱倆就擠在這四十平米的小屋裡,每周二晚上停水,一用微波爐就斷電,每次上完廁所,都得掀開馬桶蓋手動上水,一到冬天我就犯胃病,你就手搓熱了給我暖胃。
有一次我掉井裡把牙磕掉了,你就在我身邊陪著我,一邊陪我,一邊磕瓜子,誰知道,你最後磕出的瓜子仁都是給我的,你第一次做飯,就是做的茴香打鹵面,你說茴香的味道,能讓我將來在厭倦你的時候多去回想你的好。
往後餘生,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3、回到小時候生活過的老家,在爺爺奶奶經常坐的老椅子上,泡一壺茶,看一本書。夏天在樹下乘著涼聽著知了的叫聲睡個午覺,冬天在平房上看周圍被白茫茫的雪蓋著的山坡。門前的菜園子種上蔬菜到了春天去去雜草吃的是不用施葯的綠色食物,遠離城市和喧囂,無所顧慮的享受剩下的每一天。
4、時代在發展,如今的老年人也和過去的老年人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1、要盡量健康一點,多運動,多呼吸新鮮空氣,跳跳廣場舞也不錯。
然後盡可能地去學習,老年唯一的優勢就是有足夠的資金和時間,力所能及嘗試些新鮮事物,老了也要進步。
娛樂的話現在的都可以有,公園里拉琴唱戲,街頭擺個攤賣花都很好。總之,一定要有社交。
別致一點的方面,想住在城市郊區,種菜,養狗養貓,怎麼舒粗悉櫻服怎麼來。
2、理想中的老年生活,和喜歡的人一起慢慢變老。
還記得電影《夏洛特煩惱》里有一段話:我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見咱倆結婚了,但日子過的並不幸福,我成天喝大酒惹你生氣。
咱倆就擠在這四十平米的小屋裡,每周二晚上停水,一用微波爐就斷電,每次上完廁所,都得掀開馬桶蓋手動上水,一到岩叢冬天我就犯胃病,你就手陸茄搓熱了給我暖胃。
有一次我掉井裡把牙磕掉了,你就在我身邊陪著我,一邊陪我,一邊磕瓜子,誰知道,你最後磕出的瓜子仁都是給我的,你第一次做飯,就是做的茴香打鹵面,你說茴香的味道,能讓我將來在厭倦你的時候多去回想你的好。
往後餘生,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3、回到小時候生活過的老家,在爺爺奶奶經常坐的老椅子上,泡一壺茶,看一本書。夏天在樹下乘著涼聽著知了的叫聲睡個午覺,冬天在平房上看周圍被白茫茫的雪蓋著的山坡。門前的菜園子種上蔬菜到了春天去去雜草吃的是不用施葯的綠色食物,遠離城市和喧囂,無所顧慮的享受剩下的每一天。
4、時代在發展,如今的老年人也和過去的老年人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
Ⅷ 80歲的老人一日三餐該怎樣合理安排
老年人由於生理上的變化,對膳食應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有人將有助於健康長壽的膳食原則歸納為以下12「點」,便於記憶,做到也不難。 數量少一點:進食量比年輕時減少10%-15%左右,但不能超過20%,減少的部分是食。質量好一點:應滿足蛋白質特別是優質蛋白質的供應。優質蛋白質以魚類、禽類、蛋類、牛奶、大豆為佳。蔬菜多一點:多吃蔬菜對保護心血管和防癌很有好處,每天都此仔慎應吃不少於250克的蔬菜。菜要淡一點:鹽吃多了會加重心、腎負擔,一日食鹽量應控制在6克以下,同時要少吃醬肉和其他鹹食。品種雜一點:要葷素兼顧,粗細搭配,品種越雜越好。每天主副食品不應少於10樣。飯菜香一點:老年人的味覺減退,食慾較差,所以應適當往菜里多加些蔥、姜、醋等調料,盡量做得香一些。飯菜爛一點:食物應做得爛一些、細一些、軟一些,以利消化;粗糧細做,便於消化和吸收。飲食熱一點:中老年人飲食應稍熱一些,在嚴冬更應注意,但也不宜過熱。飯要稀一點:把飯做成粥,最利於老人食用,不僅有益消化,而且能補充老年人必需的水分。吃得慢一點:細嚼慢咽可使食物消化得更好,吃得更香,易產生飽脹感,防止吃得過多。早餐好一點:早餐應佔全天總熱量的30%-40%,質量及營養價值要高一些、精戚培一些,便於提供充足的能量。晚餐早一點:森敬「飽食即卧,乃生百病」,所以晚餐不僅要少吃點,而且要早點吃。飯後宜稍活動,以利於促進飲食消化。
Ⅸ 80歲老人怎樣生活
80歲老人應該很快樂健康,無憂無慮的生活,衣食無憂。
Ⅹ 農村七八十歲的老人靠什麼生活
一位八十歲的農村老人對我說,她老伴剛去逝兩年,兒子常年打工,兒媳婦給孫子帶孩子,現在她自己生活,她一年用了310塊錢的電費,自己身體不太好,現在自理能力還行,自己出不去撿不了柴火,做飯全部是用電。
每天夠不夠燒一電壺水喝,每天到饅頭店買一次,用電飯鍋熱兩頓,每天炒一個菜自己吃三頓,電視夏天基本不看,每天與左鄰右舍聊天和自己在屋裡坐著打發時間,到冬天出不去在家看看電視。
自己常年有點頭疼病,也不敢和兒子說到醫院去查,害怕查出別的毛病來花兒子的錢,疼厲害了自己到本村衛生室多拿點葯吃,不厲害就不吃葯,常年有個感冒發燒也離不開葯,就這樣節省了再節省,一年國家發的一千多塊錢生活補貼還不夠。
兒媳婦每年給她兩千塊錢,自己零花了去,自己手裡多少還有點剩餘錢,和我說著臉上還露出了笑容,勉強的和我說,現在 社會 發展好了,自己也知足了。
農村七八十歲老人的生活,實際情況就是這樣,每年就靠三千多塊錢生活就是這么殘酷。
農村七八十歲的老人靠家裡的收成生活。家裡有各種糧食,蔬果,還有用糧食蔬果賣錢換的各種油。有吃有喝老年人很滿足?再說,還有政府每個月發的100元養老金。農村老人就靠這養老唄!
農七八十歲的老人,靠每月三百多塊錢的養老補貼生活。
如果身體 健康 ,可以種種菜,種點五穀雜糧供自己食用,養幾只雞鴨下蛋自己吃,不用花錢買。他們從小勞動慣了,也閑不住,閑下來還覺得不得勁兒。
我父母八十多歲時,還過著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做飯炒菜燒柴禾,飲用水是自己院子里的壓水井,老倆每月三百多塊錢的養老補貼勉強能花。
逢年過節,我們給他們幾百塊錢的零花錢,都不要,還老是說,我們有錢,花不了那麼多,其實是不想給我們增加壓力和負擔。給他們買的滋補品也捨不得吃。
老人如果身體得了什麼大病,或生活不能自理,就得依靠兒女,住院費用得兒女出,指望那三百多塊錢的養老補貼,那是杯水車薪,更沒有錢請保姆或者送養老院。只能兒女輪流贍養,床前侍侯。
農村老人的晚年生活是很凄涼的。
農村老人七八歲靠什麼生活?還好有個2百來元錢是國家補貼的,自己種點蔬菜可以去賣點錢,吃的菜都是自己種的,糧食也是自己種的。
每天忙忙碌碌挺辛苦的,有時候還要去賺點零花錢,在馬路邊上種樹,除草,一天能賺個七八十塊,只要身體 健康 就好,也開開心心每一天
七十多歲的楊大爺一年多沒吃過肉,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吃上一口肉,大爺住在豬圈內,蒼蠅蚊子滿天飛,還有一隻狗時不時來找食物,木板就是床,沒有褥子,枕頭是用蛇皮口袋裝的稻草,一床破爛不堪的被子就是唯一能禦寒的。
楊大爺早年當過兵,後半生一直在家務農,老伴去世以後,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眼睛模糊看不清,下肢不能走路,癱瘓在床。
楊大爺只有一個女兒,身體不能自理以後只能來到女兒家,女兒住著寬敞的二層小樓,很多房間明明空著,卻把父親安頓在這個以前養過豬的豬圈內。
這個豬圈就在女兒居住的兩層小樓旁邊,僅靠一根棍子支撐著,牆壁破裂,牆皮都已經脫落了,隨處都是裂縫,豬圈內除了一個豬食槽子和一張木板做成的床之外,再沒有任何東西了,家裡的狗時不時地進來想找點殘羹剩飯,卻一無所獲。
在城裡做生意的鄧先生回老家的時候,偶然發現了這個大爺住在豬圈裡,一問之下才知道楊大爺在豬圈裡已經住了一年多了,鄧先生覺得這里不是人住的地方,很是心疼,於是回到城裡以後尋求記者的幫助,記者和鄧先生一起趕到了楊大爺住的豬圈。
記者:誰讓你住在這里的啊?
楊大爺:楊蓉
記者:楊蓉是誰啊?
楊大爺:我女兒
記者:你住在這里多久了啊,為什麼要住在這里啊?你吃過飯了嗎?
楊大爺:昨晚上吃過,早飯沒吃,午飯沒吃,我就想吃點肉。過年也沒得肉吃。
看見一個這樣風燭殘年的老人,唯一的心願竟然是能吃上肉,如果能吃上肉,就算是這樣去了也心滿意足了,忍不住讓在場所有的人心酸不已。
鄧先生和記者跑到鎮子上的飯店給老人要了一份回鍋肉和一份米飯,當鄧先生蹲下身一勺一勺把肉喂給老人吃之後,老人激動的痛哭流涕,涕淚交下地說著陌生人也比自己的女兒強啊。老了沒用了沒人管啊。
鄧先生找來老人的女兒質問她,前幾天他來的時候不是給過她二百塊錢嗎?為什麼不給老人買肉吃,可是楊蓉卻找借口說是前天下雨,昨天又乾旱,沒有肉賣,反正就是不給老人吃肉。
當聽到老父親說沒人管他之後,楊蓉卻理直氣壯地說,「在這里好歹還有口飯吃,不比你上街討飯吃強,還要我怎麼對你」?
言下之意,就是她對父親已經夠好了的了。
鄧先生說既然這樣那就把老人搬到樓裡面去住吧,在這里冬天冷,夏天蚊子蒼蠅不斷,老人的身體怎麼受的了。
楊蓉:住樓上是不可以的,他太臟,屙屎屙尿的,會讓我們無法住的。
嫌棄老父親臟,可是有沒有想過自己小的時候父母也是這樣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們拉扯大的,真是應了那句話,從來只有兒女嫌棄父母沒見過父母嫌棄兒女的。
就連楊蓉九歲的小女兒都知道媽媽這樣對待外公是不對的,可是她也不明白媽媽為何要這樣對待外公?她只能是給外公送點飯,喂點水,給他點個蚊香。
孟先生無奈,只得求助於村支書,村支書又找來民政部門的領導,這位領導來到現場以後也是反復開導楊蓉希望她能讓父親住進她的二層小樓,可是楊蓉絲毫不為所動,最後領導說要走司法程序來告她不贍養老人,她依然還是不鬆口。
領導見說不動楊蓉,當即決定政府出面安排把楊大爺送到敬老院,而鄧先生也提出養老院的費用由他來承擔,可是就在養老院的人員要把老人背走的時候,楊蓉卻說她捨不得父親,不想讓父親走。
這是什麼道理?不想讓父親走,又不好好對待父親,讓父親住在豬圈裡,難道她有什麼難言之隱?
這個愚昧無知的女人直到現在還是認為父親住豬圈挺好的,沒啥,在她這里任何道理都是說不通的。
最後楊大爺還是住進了養老院,算是得到了妥善安置,可是如果不是碰到好心的鄧先生,楊大爺豈不是還要在這樣的環境里繼續居住下去,直到自生自滅。
寫到這里,我不禁想到我們村裡的一個七十多歲得了癌症的老人,兩個兒子,小兒子在城裡從來不回來,大兒子和老人就住在一個村裡,老人身體硬朗的時候一直都在幫大兒子看孩子,可是等到老人查出癌症晚期以後,大兒媳婦就把老人趕回了自己的老宅子,說是別傳染上他們。
大兒子想起來才去給老人送點飯,想不起來老人就餓著,鄰居們看不過去也會經常去給送點吃的。
有一天,我媽包了大包子,去給這個老人送的時候,卻發現老人已經身體僵硬,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死在床上了,從老人得了癌症到離世只有短短三個月的時間,我想如果能夠得到兩個兒子的悉心照料的話,老人是不會這么快就離世的。
老人的葬禮上,兩個兒媳婦倒是哭的撕心裂肺的,拉長了聲音一聲一聲媽的喊著,村裡人都說這兩媳婦真會演戲,就是讓人聽了惡心。
那麼農村七八十歲的老人都靠什麼生活呢?我想大致分為這么幾個情況。
1.生活還能自理的老人,在農村,七八十歲的老人是還要下地幹活的,因為沒有退休金,每個月只能領到一百多元,很多老人都是等到過年一塊領,用來制辦年貨,平日里就還是自己種糧食,種菜,除了夠自己吃之外,還能去趕集賣一些錢來維持自己的生活,這樣的老人還是好的,雖然身體累點,可是活的是有尊嚴的。
2.生活本來能自理,卻突然得了重大疾病的老人,很多農村的老人因為常年辛苦勞作,很容易積累下疾病,平常覺得不舒服也不捨得去看,等到實在撐不住了去醫院一檢查往往就是晚期了,農村得了癌症的老人就只能是自生自滅,看自己的造化了。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這是活的最痛苦的,往往會像滾皮球一樣被子女推來推去,時不時還會遭到子女的呵斥,活的毫無尊嚴,只剩下痛苦。
4.不用下地幹活,子女給足夠的生活費的老人。這類老人身體還好,可是子女心疼老人,不讓他們在去下田種地,子女商量著給老人足夠的生活費,讓老人在村裡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這一類的老人在我們村裡有幾戶,扳著手指頭是能數的過來的。
父母養我們小,我們養父母老,孝順父母天經地義,不孝順父母的行為豬狗不如,任何理由和借口都是站不住腳的!
唯願普天下的老人都能善始善終,我們也爭取做文中第四類的兒女,給自己的子女做好榜樣!
還能走動的靠自己,不能的靠子女,五保戶靠村裡!
其實農村人七十多歲了,只要身體 健康 ,他們一直辛勤的在勞動中,農村就是這樣的環境。他們沒有太多的養老保險,一個月也就一百多元錢。但是在農村只要你勤勞,有山貨,和農產品。一般這些老人都會自己留一部分地,比如果樹,來維護生活,這是個別農村老人現狀。
還有一部分老人是六十到七十歲中間,在城市有一定退休金,但並不多,也就兩千多一月。我對這現狀用文學來作。(六十歲以上年齡保安誰保護誰)來訴作六七十歲老人的晚年生活,一個月就兩千多,工資現狀,也是生活的需求。所以一個老人說:找工作時工資你看著給,不講窮。生活所以是多樣的。
農村7,80歲的老人靠什麼生活,各人的家境不同,個人生活觀念不同, 健康 狀況不同等,生活的境況與生活來源也不盡相同。
比如,子女在城裡紮根的,可以到城裡與子女一起生活,將土地流轉,可以換個零花錢,也不會給子女添什麼經濟負擔。
二是7O,71歲一次性補繳了養老保險的,靠養老金生活沒任何問題,
三是那些壯年打工時給自已留了"後路"的老人(有存款的),可以不參加重體力勞動種地,保證口糧的基礎上,1年掙個5O00一1OOOO元,加上政府給的補貼等2OO元/月左右,生活起來也沒什麼壓力。
四是壯年打工種地時,將錢的絕大多數或全部給了子女的,那就只能靠土地收入加政府補貼維持生活,子女在其確實(生一場大病等)需要扶持時應給予幫助。
五是那些無法再種地的老人(子女也不種地,靠打工的),種地打工的錢都給了子女,生活能夠自理的,除政府給的補貼外,可以將土地流轉出去,可以保障最基本的生活,子女每月可給其4一6OO元錢,老人生活也沒什麼大問題(農民普遍有2個以上的子女,負擔起來就攤得很少了)。
綜上所述,在農村絕大部分老人養老並非象某些農民所謂的"可憐"。對於那些少數確有慢性病的,可能負擔丈些,但只要繳農合,還有政府對一些慢性病進行免減,報銷比例提高,還是可以克服的,這方面不僅僅在農村,在城市也一樣,有的病大多數人是治不起的。
俗話說養兒防老。人老了首先靠的是兒女,每個人都有家庭,家庭有老有小,兒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只要兒女健在,就得承擔起父母的養老義務,因此,七八十歲的老人首先靠兒女生活。當然,老人絕不會只坐享其成,他們還在下田耕作,幫做家務,帶孫子,仍然勞碌不停,直止精疲力竭。其次,如果兒女因工作不在父母身邊,這種情況,只能靠老倆互相照顧了,生活費除老倆的積蓄養老金外,只有兒女們分擔。三是,孤寡老人,無依無靠,會被送進養老院,由政府供養。四是,五保戶除養老金外,由鄉村保證供給生活費用,養老送終。
每月養老大約二 三百,自己種點菜還有糧食也是自己種的,子女們應該給點,農村老人生活水平不高,生活基本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