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香港90歲陽氏太極拳

香港90歲陽氏太極拳

發布時間:2023-04-08 06:30:51

⑴ 趙幼斌的人物概況

趙幼斌 又名靠恩,趙斌次子,1950年生於陝西西安,大專學歷。
西安市武術協會委員、教練,西安永年楊式太極拳學會會長。7歲隨父趙斌習楊式太極拳、劍、刀、桿等,後又師從其姑父傅鍾文及傅宗元,兼得其老舅楊振基、楊振鋒及表兄傅聲遠指點。16歲隨其父教拳。
1984年後,任西安永年楊式太極拳學會常務副會長,在西安等地義務傳拳。
1994年,開始專業教拳。先後應邀到天津南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甘肅安口煤礦、九江海軍干休所、承德、滄州、廊坊、永年、青島、煙台、淄博、耀縣、哈爾濱、武漢、深圳、廣州、佛山、台山、江門、郴州、連雲港、烏魯木齊等地及新加坡、泰國教拳。
學員不計其數弟子90人。陸續有美國、瑞士、義大利、德國、泰國、日本愛好者專程前來求學。在泰國曼谷和北欖坡兩地分別成立了永年楊氏太極拳學會,傳授學員逾千人,受到中國駐泰國使館官員的接見。
現任:西安永年楊氏太極拳學會會長、西安武術委員會委員、西安武術協會教練、西安楊氏太極拳學會總教練、中國永年國際太極拳聯誼會理事、 《中國太極拳》雜志編委、 美國福特勞德堡市永年楊氏太極拳學會名譽會長。 趙幼斌先州亂生秉性溫良敦厚,待人謙和,授拳有方,頗具健侯,澄甫先師之傳統作風。
他接過父輩傳播楊氏太極拳的大旗,將全付精力投入弘揚太極拳的事業,常年活動在陝西各工礦企業、大專院校和全國各地,開辦各種類型的楊氏太極拳、械學習班,接待和傳授來自海內外的求學者,扶植各地的太極拳組織,弟子、學生眾多,成績顯著,在國內外武術界享有較高聲望。
楊氏太極拳拳架舒展簡潔、結構嚴謹,身法中正,動作和順、輕靈沉著兼而有之;練法上由松入柔,剛柔相濟,形成獨特的風格。
由於楊氏太極拳姿勢開展,平正朴實、練法簡易,因此它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開展得最為廣泛。如今世界各地都有楊氏太極拳組織。多年來,趙幼斌先生在什麼地方授拳,都保持他一貫地認真和一絲不苟,他科學的教學方法,嚴謹的執教態度。無私的傳統精神,深受學員們的敬佩。 趙幼斌1985年,趙幼斌完成了《楊氏太極拳正宗》 一書的初稿,後經路迪民老師進一步整理,於1992年1月由三秦出版社出版。2001年經補充修訂,易名為《楊氏太極拳真傳》,由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再版。其後,趙幼斌又著手撰寫太極劍的書。他在1985年的手稿中曾有這樣一段話:余自幼向外祖父學習拳、劍、刀、推手,解放前戎馬倥傯,解放後在西安授拳30餘載,今已八旬,自當整理多年之心得,以饗讀者。但後因種種原因未能完成這部書稿。
為完成先父遺願,把楊氏傳統太極劍介紹給世人,以盡到我們應盡的責任,趙幼斌編寫了這本《楊氏51式太極劍》。這本書既有趙幼斌一生的經驗總結,也有他多年習拳、教學的心得體會帶氏。
1998年春節剛過,西安市武術協會委員、西安永年楊氏太極拳學會會長、著名楊氏太極拳傳 人趙幼斌老師,應泰國太極拳總 會會長的邀請,就奔赴了泰國。 從此,趙老師便與泰國結下了不 解的太極緣。八年來,他年年都赴泰國,一去就是四五個月,為弘揚 太極國粹,造福泰國人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為造就人才,聯結中泰友誼,譜寫了輝煌的篇章。本人是幼斌老師的至交,較多了解些情況,特撰寫他這段歷程二三事, 以饗讀者泰國是中國友好鄰邦。在那裡的第三與第四代華人後裔很多,一些人還能講一口熟練的中國話。
為促進太極知識的普及,推動香港太極拳文化活動的發展,香港趙幼斌楊式太極拳推廣協會 於2005年1月27日在香港成立,左秀玲當選為協會首屆主席。協會聘請楊式太極拳之宗傳趙幼斌先生為該會永遠榮譽會長。香港太極拳總會創會會長馬偉煥先生、會長余靄詳先生、前任會長羅瓊女士、總教練關鎮海先生和譚德番先生以及香港太極拳界代表陳勵雄女士、黃麗香女士、邱蓮珠女士、林小梅女士等出席了協會的成立大會,並作了精彩的表演。
自趙幼斌先生來港授藝以來,從學者甚多,敬服者眾多,故其門生於 2001年在香港沙田成立趙幼斌(楊氏)太極香港研習中心。
趙幼斌2007年7月24日,楊式太極拳名師趙幼斌先生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州太極拳協會邀請,由新疆太極拳協會主席汪兵先生陪同,來到伊犁,將在伊寧市舉辦為期一周的「楊式傳統太極拳培訓班」。
趙幼斌老師的到來,使伊犁州六、七兩月來的太極拳活動達到高潮,讓州太協領導及廣大太極拳愛好者欣喜萬分。在歷時六天的教學中,趙老師以他高尚的武德及嫻熟的教學藝術,冊行檔一招一式反復示範,詳盡地介紹每一個動作的勁點、位置及產生、運用的過程,在行拳過程中怎樣做到鬆柔、勢正勁整……,60名學員幾乎每人都親歷了趙老師手把手的指點。不僅聆聽趙老師的親切教誨,而且見識到了楊氏太極拳的真功夫,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來自烏魯木齊地區各活動站及疆內12個地州市的136名太極拳教練員和楊式太極拳愛好者參加了學習。趙老師以「楊式傳統太極拳精簡37式」為教案,結合太極宗師楊澄甫的「太極拳說十要」,對楊式太極拳的拳理拳法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給拳友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員們忘記了暑熱、乾渴和疲憊,仔細聽講,邊學邊練,雖然多數學員都已習拳多年,達到一定的功力,但是大家一致認為聽大師一番教導勝於十年苦思拙練。
趙老師帶領眾學員表演的楊氏傳統太極拳,拳式磅礴大氣,行雲流水連綿不斷,折服了現場觀眾,受到學通古今、論著迭出的知名教授邱丕相的由衷贊譽。 隨著太極拳運動的發展,海外慕名求學和邀請他的人紛涌而至。他先後接待過來自日本、新加坡、德國、美國等地的學者。泰國著名的華僑領袖和武術界負責人在看了趙幼斌的演練和授拳後,無不感慨地說,趙幼斌先生的到來是泰國楊氏太極拳的第二個春天。在欣賞趙幼斌練武時,你能從中品味很多東西,正如趙先生自己說的太極拳應敵時,其最妙處在以虛靜勝人,故太極拳實以無法為法。
所謂「虛靜」,是指心中虛空若谷,心境少數淡泊守一,即「虛靜為主,虛無不受,靜無不符,知虛靜之道,乃能終結」「是也,虛靜」乃太極拳最稍微處,非稍有根底者是很難領會的。
楊氏太極拳的價值不在於技擊之術,而重在追求「延年益壽」。它是一種「養生拳」。它保留了中國導引術「導氣令和、引體令柔」的特色,動作緩慢,要求以意導氣,以氣運身,講究意念,做到呼吸與肢體運動相結合,以疏通經絡,調理臟腑,達到養身健體的目的。
楊氏太極拳為河北永年縣楊祿禪所創,歷經三代研習,由祿禪之孫定型。楊氏太極拳不僅以獨具奧妙的攻防技藝飲譽四海,尤其以「舒展大方,柔和緩慢,圓活連貫,老幼咸宜」的運動特點及在療治保健方面的奇特功效,使楊氏太極拳成為全世界流傳最廣的一朵神州武術之花。

老年人學習太極拳適合哪一種

老年人適合楊氏太極拳。由於楊氏太極拳姿勢開展,平正朴實,練法簡易,因此他深受廣大群眾熱愛,開展得最為廣泛。

楊氏太極拳通過改善大腦功能,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活動,對白領健康引起的神經衰弱,失眠,頭暈,頭痛和過度疲勞等疾病具有顯著的腦損傷作用。

而且,太極需要我們放鬆,使身體的血管阻力減少,這可以加速我們的血液循環,減輕心臟負擔。 太極拳的呼吸是深呼吸,這是一種氣沉的丹田,對內臟有很好的按摩和保健作用。

(2)香港90歲陽氏太極拳擴展閱讀:

一、要領准則

1、十個要領:提頂、斂臀、吊襠、松肩、沉肘、含胸、拔背、塌腰、松胯、沉氣。

2、十個准則:松、沉、柔、勻、圓、穩、正、實、靈、健。

楊式太極拳對手眼身法步有嚴格的要求,練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要求做到正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手眼、身、法、步,高度概括了練拳和推手必須注意的五個方面,現依次說明。

二、作用:

1、改善神經系統:太極拳需要整體放鬆,外在舒適,「靜靜尋求靜止」,「故意不給力」練習,讓中樞神經系統得到充分休息,讓神經興奮,抑制已經一直在不斷調整。

2、提高呼吸質量:太極拳要求; 「引導氣體,運輸身體。」逐漸實現均勻,深沉,柔軟,緩慢的腹式呼吸,使肺部和橫膈膜能做到縱向鬆弛,擴張,並改善肺泡通氣。金雲:「呼臍,生與天齊。」它顯示了腹式呼吸的效果。

3、改善內臟的功能:由於「腹式呼吸」的放鬆和擴張,形成自主內臟按摩,有效促進全身各器官和器官的血液供應,協調器官之間的功能。由於太極拳非常重視腰骶脊柱運動,背部和背部運動可以加強腎臟。塌銀

4、增世賀強體育鍛煉:太極拳要求「有潛力去,螺旋去」,「上下,內外」,「一動不動」的全身運動。全身的所有關節,骨骼和肌肉都參與到這種溫和,伸展和連續的運動中。肌肉變得有彈性,關節和骨骼之間的血液供應和新陳代謝得到改善。

5、疏通經絡隧道:中心部分需要「氣沉丹天」和「掌握在腰間」。這是鍛煉調速器的兩個靜脈以及脈沖和脈沖的重要方法。團返宴在四肢柔軟,連續和纏繞的運動中,必須到達四肢的四個末端。從而疏通人體十二嚴重。

⑶ 太極黎慧琳的師傅是誰

黎慧琳女士先後追隨簡運中華太極泰斗、中華武協副主席馮志強老師、鏈橘楊振鐸老師學習楊式太極拳、陳式太極拳、太極劍、太極刀,並成為楊氏太極攔喚梁拳的正宗傳人,中華太極名家。

⑷ 楊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付清泉現在多大年齡

傅清泉:1971年生,虛歲42,周歲41
虛歲:生下來的當年就算一歲,然後依次遞加。
周歲:也稱實歲,是指從出生到下一御鎮困年的出生日,滿一周年為一周歲。

附錄:
傅清泉,1971年生於上海,河北永年人,父親傅聲遠,祖父傅鍾文。鎮念現任世界永年太極拳聯盟副主席,澳大利亞傅聲遠國際太極拳旅孫學院院長,香港太極泉友會會長。中國武術六段,楊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

⑸ 楊振鐸的拳主要是跟誰學的。本人不質疑楊振鐸的功夫。只是要知道答案。

楊振鐸,中國武術九段,中國叢圓當代太極拳名家,1992年榮滲沒塌獲「武林百傑」稱號。出身太極拳世家
楊察返振鐸,楊式太極拳
創始人楊露禪之曾孫,一代宗師楊澄甫先生之三子。自幼隨父習練楊式家傳太極拳及各類器械、推手等。畢生從事太極拳的普及推廣工作,多次赴世界各地進行講學活動,具有很高的國際聲譽,門人弟子遍及海內外。

⑹ 請簡述楊氏太極拳的起源和發展~

楊氏太極拳是由楊露禪創始,後經祖孫三代人不斷豐富發展起來的。從楊露禪學成教拳,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四十多年的歷史。

楊露禪,名福魁,又名福同,字露禪,「禪」亦作「蟬」,別號祿纏。河北省永年縣人。幼時家貧,約10歲到河南溫縣陳家溝陳德瑚家為僮,著名武師陳長興每晚至陳德瑚家前廳教授族中弟子,楊露禪殷勤伺候,窺習拳藝,功力大進。一次,陳家師兄弟多人與之較量,皆敗於他的手下。長興喜其敏慧,正式收其為徒,盡傳己術。數年後,以能避而制強硬之力見長,「柔中寓剛,綿里藏針」,故有「沾綿拳」、「軟拳」、「化拳」之譽。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返回永年,以教拳為生。房東武禹襄兄弟三人折節求教。後經人舉薦到北京教拳,清代王公、貝勒從學者頗多,後任旗營武術教師。因為武功高強,故有「楊無敵」之稱。所傳拳術有「凌得起筋,萬全其骨,全得其皮」以及「風格勻緩、柔和、舒展大方」,精髓為「松」與「沉」。所謂「松」,指全身放鬆,讓「氣」流通無阻;「沉」,是下沉,意念集中在腹部。經過祖孫三代人努力,在陳長興所傳太極拳基礎上,經過刪減、增補,演化為現在流傳的楊式太極拳。

楊鈺,字班侯,綽號二先生。從小就隨父楊露禪習太極拳,功力過人。後跟武禹襄習太極拳,又得王宗岳《太極拳論》,藝更精進。19歲隻身來北京設館教拳,因不為時人所識,一度被冷漠。後來其父楊露禪來北京親臨指導,楊式太極拳始傳於北京,漸及全國。

楊鑒,字健侯,號鑒湖。楊式太極拳重要傳人之一,河北永年人。自幼從父楊露禪習太極拳,其父對他要求嚴格,終日苦練,後來技藝大進,終成大器。他的劍術剛柔並濟,對刀、槍等器械都很精通,且善使彈,有「彈無虛發」之譽。由於性格溫和內向,從學者甚多。為適應部分練習者的需求,將楊露禪所傳的老架,處改為中架。在太極拳發展和傳播中,起了重要作用。

楊兆熊,字少侯,自幼隨班侯、健侯學拳,其藝得班侯者居多。早年傳健侯修訂的中架子,晚年開始變化拳路,架高動作緊小而快慢相間,發勁剛脆,豁然有聲。其特點為:以柔克剛,應用粘隨抖接,出奇制勝。與楊澄甫齊名。

楊兆清,字澄甫,人稱「三先生」。幼承家學,勤奮鑽研,寒暑苦練,功夫日深。由於當時隨著火器的出現,太極拳在醫療保健方面的功能比在技擊方面的作用更為人們所重視。楊澄甫將太極拳在其父健侯修訂的中架的基礎上,再行修訂,遂定型為楊式太極拳大架,成為現在的楊式太極拳。其拳架銀陪磨特點是:架勢舒展簡潔,動作鬆柔,立身中正,行功輕靈灑脫。架勢有高、中、低之分,適合各種人練習。修改後的套路更有利於推廣傳播,受到社會普遍歡迎,有力的促進了楊式太極拳普及,楊澄甫也因此譽為楊式太極拳承前啟後鋒斗的大家。為了使亂掘太極拳術發揚光大,楊澄甫寫了《太極拳術》及《太極拳體用全書》,備述太極拳精華,為後學者留下了寶貴的武學經典。

楊振銘,字守中,自幼隨其父楊澄甫學拳,經過嚴格訓練,得其真傳,操拳終生,是楊式太極拳第四代傑出人物之一。19歲後在南方教太極拳,後隨父到上海、廣州等地授拳。後來移居香港,在海外弟子眾多,為楊式太極拳推廣作出了貢獻。

楊振鐸,楊式太極拳家,河北永年人,楊澄甫之子。自幼隨父習太極拳、刀、劍等拳械。多年來致力於楊式太極拳的普及推廣工作。曾多次在山西、北京教授拳技,並應邀參加各種國際性太極拳交流會上的示範表演。常赴海外講授楊式太極拳理法,為當代具有廣泛影響的楊式太極拳傳人。著有《楊式太極拳、劍、刀》英文版《太極拳》。

閱讀全文

與香港90歲陽氏太極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古今孝順之人排比句 瀏覽:672
東勝區兒童體檢在哪裡電話多少 瀏覽:531
黃金富硒養生鍋燒熱後怎麼有氣味 瀏覽:639
夕陽結伴農村養老 瀏覽:28
老年人的社保卡認證怎麼弄 瀏覽:723
養老院門衛個人檢討怎麼寫 瀏覽:354
老年人健康講座視頻 瀏覽:571
慶雲今年農村養老金多少錢 瀏覽:907
已到退休年領續交6年社保多少錢 瀏覽:930
體檢檢查出梅毒怎麼辦 瀏覽:662
過了70歲拘留 瀏覽:87
自由人養老保險42年工齡 瀏覽:121
以孝順父母的書信 瀏覽:54
重陽節板報評比活動總結 瀏覽:396
腦腸軸老年痴呆軸老年痴呆 瀏覽:471
在廣州和深圳怎麼領退休金 瀏覽:513
連雲港企業平均退休金 瀏覽:948
什麼是長壽米 瀏覽:440
孝順就好了 瀏覽:815
孝敬師長的播音稿 瀏覽: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