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故宮太和殿 傳說
太和殿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時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所以後來在故宮的各個地方放置了大小水缸308口,叫作「太平缸」,用來儲水防火。太和殿就是在這么多劫難下保留至今的,從它的建築設計記憶里我們還能窺探到一些關於它的傳說故事。
太和殿幾百年間就像一位歷史見證者一樣還屹立在那裡,供人們繼續聆聽他輝煌過往的講述。
❷ 描寫金錢草的詩句
1. 關於金錢草的詩句
關於金錢草的詩句 1. 描寫「金錢草'的詩句有哪些
金錢草又名「翠屏」,描寫「金錢草」的詩句有
1.《應天長·翠屏對晚》
年代: 宋 作者: 張矩
翠屏對晚,鳥榜占堤,鍾聲又斂春色。幾度半空敲月,山南應山北。歡娛地,空浪跡。謾記省、五更聞得。洞天曉,夾柳橋疏,穩縱香勒。前度涌金樓,笑傲東風,鷗鷺半相識。暗數院僧歸盡,長虹卧深碧。花間恨,猶記憶。正素手、暗攜輕拆。夜深後,不道人來,燈細窗隙。
2.《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賑貸旬日而復反自州門至》
年代: 宋 作者: 趙蕃
春今回首便天涯,留得芳英在物華。
野色似雲閑放犢,樹陰如幄暗巢鴉。
金錢滿地空心草,紫綺漫郊苦菜花。
試考方言助多識,欲傳名字入詩家。
3.《瑞鶴仙·翠屏圍晝錦》
年代: 宋 作者: 周密
翠屏圍晝錦。正柳織煙綃,花易春鏡。層闌幾回憑。看六橋鶯曉,兩堤鷗暝。晴嵐隱隱。映金碧、樓台遠近。謾曾誇、萬幅丹青,畫筆畫應難盡。那更。波涵月彩,露裛蓮妝,水描梅影。調朱弄粉,憑誰寫,四時景。問玉奩西子,山眉波盼,多少濃施淺暈。算何如、付與吟翁,緩評細品。
4.《虞美人·翠屏羅幕遮前後》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翠屏羅幕遮前後。舞襲老袖翻長壽。
紫髯冠佩御爐香。看取明年歸奉、萬年觴。
今宵池上蟠桃席。咫尺長安日。
寶煙飛焰萬花濃。試看中間白鶴、駕仙風。
5.《小重山·樓外江山展翠屏》
年代: 宋 作者: 蔡伸
樓外江山展翠屏。沈沈虹影畔,彩舟橫。一尊別酒為君傾。留不住,風色太無情。斜日半山明。畫欄重倚處,獨銷凝。片帆回首在青冥。人不見,千里暮雲平。
2. 描寫金錢草的一篇文章
歸經 肝;膽;腎;膀胱經 葯理作用 1.排石作用 金錢草有利膽排石和利尿排石的功效口。
用蝌蚪實驗性草酸鈣腎結石模型試驗表明,金錢草煎汁對於預防和治療蝌蚪實驗性腎結石是有效的。麻醉狗半開放式記錄系統實驗結果表明,金錢草可引起輸尿管上段腔內壓力增高,輸尿管蠕動增強,尿量增加,對輸尿管結石有擠壓和沖擊作用,促使輸尿管結石排出。
一水草酸鈣為尿路結石的主要成分,金錢草的醇不溶物中的多糖成分,對一水草酸鈣的結晶生長有抑製作用,且抑製作用隨濃度的增加而增加,正常人尿液對一水草酸鈣結晶生長的抑製作用與1.94*10(-5)g(生葯)/ml所提取的多糖的作用相當。採用導電法,發現精製多糖抑制一水草酸鈣結晶爛塵生長百分率高於水煎液醇沉部分。
2.抗炎作用 金錢草50g/kg及其總黃酮及酚酸物3.75g/kg腹腔飢禪禪注射,對組胺引起的小鼠血管通透性增加有顯著的抑製作用,對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部炎症具有非常顯著的抑製作用,對注射蛋清引起的大鼠踝關節腫脹和大鼠棉球肉芽腫均有顯著的抑製作用。 3.對免疫系統作用 金錢草對細胞免疫有抑製作用。
玫瑰花試驗:金錢草小鼠脾細胞與綿羊紅細胞形成玫瑰花的百分率,明顯低於對照組,即便在停葯後10天仍受抑制,其程度與環磷醯胺相似。金錢草與環磷醯胺合用抑制更明顯。
皮膚移植排斥反應:金錢草組和環磷醯胺組小鼠皮膚移植排斥反應出現的時間,均比對照組晚,兩葯並用組尤甚。 金錢草對體液兔疫亦有抑製作用。
免疫的小鼠,服金錢草組溶血素生成受抑,血清中含量約為對照組的1/2;金錢草組小鼠生成鉤端螺旋體凝溶抗體受抑,血清中滴度一般低於對照組;金錢草與環磷醯胺並用,作用尤為顯著。 金錢草能增強小鼠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其吞噬功能百分率為對照組的兩倍;給小鼠注射葡萄球菌後不同時間檢查嗜中性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可見金錢草組具有吞噬功能的細胞數均高於對照組,注射後4、6、8小時最明顯。
4.對血管平滑肌及人血小板的作用 金錢草對血管平滑肌有鬆弛作用,對試管內ADP及花生四烯酸誘導的人血小板聚集也有一定的抑製作用。 中葯化學成分 全草含黃酮類成分:槲皮素(quercetin),異槲皮甙即槲皮素-3-O-葡萄糖甙(isoquercitrin,quercetin-3-O-gluco-side),山奈酚(kaempferol),三葉豆甙即山奈酚-3-O-半乳糖甙(trifolin,kaempferol-3-O-galactosids),3,2',4',6`,四羥基-4,3`-二甲氧基查爾酮(3,2',4',6`,tetrahydroxy-4,3'-dimethoxy chal-cone),山奈酚-3-O-珍珠菜三糖甙(kaempferol- 3-O-lysi-machia trioside),山奈酚-3-O-葡萄糖甙(kaempferol- 3-0-glucoside),鼠李檸檬素-3,4-二葡萄糖(rhamnocitrin-3,4`-diglucOside),山親酚-3-O-芸香糖甙(kaempferol-3-O-rutinoside),山奈酚-3-O-鼠李糖甙-7-O-鼠李糖基(1→3)-鼠李糖甙(kaempferol-3-O-rhamnoside-7-O-rhamnosyl(1→3)-rhamnosi-de]。
還含對-羥基苯甲酸(p- hydroxy benzoic acid),尿嘧啶(uridine),氯化鈉;氯化鉀,亞硝酸鹽,環腺苷酸(cAMP),環鳥苷酸(cGMP)樣物質,多糖和鈣、鎂、鐵、鋅、銅、錳、鎘、鎳、鈷等9種元素,鈣、鎂、鐵含量最多,鋅、銅、錳、鎘、鎳、鈷含量也很豐富。 功效 利水通淋;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考證 本品首載於《百草鏡》,名"神仙對坐草",雲:"此草清明時發苗,高尺許,生山濕陰處。
葉似鵝腸草,對節,立夏時開小花,三月采,過時無。"《綱目拾遺》中亦載有"神仙對坐草"曰:"一名蜈蚣草。
山中道旁皆有之,蔓生,兩葉相對,青圓似佛耳草,夏開小黃花,每節間有二朵,故名。"《植物名實圖考》所載"過路黃"之二,曰:"過路黃,江西坡膛多有之。
鋪地拖蔓,葉如豆葉,對生附莖。葉間春開五尖瓣黃花,綠跗尖長,與葉並茁。
"以上《百草鏡》與《綱目抬遺》中所載"神仙對坐草",《植物名實圖考》中所載"過路黃",均與今金錢草的原植物相符。 科屬分類 報春花科 葯(毒)理學 臨床報告金錢草能引起接觸性皮炎和過敏反應。
主治 肝膽及泌尿系結石;熱淋;腎炎水腫;濕熱黃疸;瘡毒癰腫;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3. 小學生寫金錢草的作文200
教室的金錢草
教室里有一盆金錢草。
金錢草是水生植物,它長著又細又長的根,它的根喜歡靠著花盆的邊緣生長;葉片像一把把小傘,好像印上了彎曲樹枝的美麗花紋;枝條像一條條綠油油的緞帶,「飄」在花盆中。
我最喜歡它的圓形小葉子了!有的翠綠翠綠的,有的雖然邊緣有點枯黃,但中間還是那麼逗人喜愛,還有的一點水分也沒有了,枯黃枯黃的。金錢草養在白色的花盆中,給人一種純潔的感覺。
我喜歡我們教室的這盆金錢草,我希望它能長得更加茂密、可愛。
4. 有沒有關於中草葯的詩歌
有福之女
身處重樓觀玉竹,面施輕粉著蟬衣。
杯斟白酒胡麻飯,海馬將軍喜遠歸。
有功之臣
天丁大戟穿山甲,鐵腳靈仙鬼見愁。
十大功勞金不換,紅花月季上烏頭。
有備無患
六月雪飛夏枯草,常山獨活白頭翁。
余糧小豆陳倉米,故紙防風靜守宮。
休閑之人
金箔河車千里光,使君夜合卧蛇床。
閑觀木槿垂盆草,小坐蓮房五味嘗。
贊譽紅娘
紅娘笑立南星夜,鬢插金釵石決明。
忘卻防風傳蜜語,含羞大力助張生。
小園觀景
蝴蝶雙雙飛紫菀,時當半夏賞絲瓜。
滿園玉果金錢草,荷葉浮萍映日斜。
5. 關於中醫的古詩詞有哪些
1、休閑之人
出處:無
金箔河車千里光,使君夜合卧蛇床。
閑觀木槿垂盆草,小坐蓮房五味嘗。
2、贊譽紅娘
出處:無
紅娘笑立南星夜,鬢插金釵石決明。
忘卻防風傳蜜語,含羞大力助張生。
3、小園觀景
出處:無
蝴蝶雙雙飛紫菀,時當半夏賞絲瓜。
滿園玉果金錢草,荷葉浮萍映日斜
4、有功之臣
出處:無
天丁大戟穿山甲,鐵腳靈仙鬼見愁。
十大功勞金不換,紅花月季上烏頭。
5、有備無患
出處無
六月雪飛夏枯草,常山獨活白頭翁。
余糧小豆陳倉米,故紙防風靜守宮。
❸ 蟜極有幾子
蟜極有四子:阿瑞(Arui)、蟜(Mou)、米勒昂(Milleang)和米勒鎮宏穆(Millemu)。
阿瑞是蟜極的長子,是一位勇敢的戰士,他有著一身堅實的肌肉,勇氣無窮的心,並有著一種讓人感動的熱情。他曾負責帶領著他的部隊參加了許多大型戰斗,經歷了無數的勝利與失敗,從而給了他寶貴的經驗。
蟜是蟜極的次子,他擁有強大的智慧和技能,是一個精明的政治家,他懂得如何利用其他人的力量,讓自己的意志和目標得以實現。他受人尊敬,也會謹慎地處理事情,而且經常能夠洞悉事物的本質,他也曾經幫助蟜極解決了很多困難。
米勒昂是蟜極的三子,也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他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能夠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聆聽別人的能力解決各種問題。米勒昂也扒罩會盡春旅鬧力去做正確的事情,並且竭盡所能的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最後,米勒穆是蟜極的四子,他擁有一顆熱心的心,他是一位善良的社會工作者,善於幫助他人,把他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前面。他也有著很強的毅力和堅持,並且能夠不斷地推動著自己的夢想,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❹ 祝福生日快樂的詩句(祝壽詩句_描寫祝壽的11首古詩)
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 宋代·辛棄疾
渡江天馬南來, 幾人真是經綸手。 長安父老, 新亭風景, 可憐依舊。 夷甫諸人, 神州沉陸, 幾曾回首。 算平戎萬里, 功名本是, 真儒事、君知否。 (君知否 一作:公知否) 況有文章山斗。 對桐陰、滿庭清晝。 當年墮地, 而今試看, 風雲奔走。 綠野風煙, 平泉草木, 東山歌酒。 待他年, 整頓乾坤事了, 為先生壽。
破陣子·擲地劉郎玉斗 - 宋代·辛棄疾
為范南伯壽。時南伯為張南軒辟宰瀘溪,南伯遲遲未行。因作此詞以勉之。擲地劉郎玉斗,掛帆西子扁舟。千古風流今在此,萬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燕雀豈知鴻鵠,貂蟬元出兜鍪。卻笑瀘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試手不?壽君雙玉甌。
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 宋代·劉過
堂上謀臣尊俎,邊頭將士干戈。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歟?」曰:「可」。今日樓台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大家齊唱《大風歌》,不日四方來賀。
新荷葉·薄露初零 - 宋代·李清照
薄露初零,長宵共、永晝分停。繞水樓台,高聳萬丈蓬瀛。芝蘭為壽,相輝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凈,捧觴別有娉婷。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爭明。德行文章,素馳日下聲名。東山高蹈,雖卿相、不足為榮。安石須起,念運液要蘇天下蒼生。
漁家傲·和門人祝壽 - 宋代·蘇轍
七十餘年真一夢。朝來壽斝兒孫奉。憂患已空無復痛。心不動。此間自有千鈞重。 早歲文章供世用。中年禪味疑天縱。石塔成時無一縫。誰與共。人間天上隨他送。
聲聲慢·壽魏方泉 - 宋代·吳文英
鶯悄雀團橙徑,鱸躍蒓波,重來兩過中秋。酒市漁鄉,西風勝似春柔。宿春去年村墅,看黃雲、還委西疇。鳳池去,信吳人有分,借與遲留。應是香山續夢,又凝香追詠,重到蘇州。青鬢江山,足成千歲風流。圍腰御仙花底,襯月中、金粟香浮。夜宴久,攬秋雲、平倚畫樓。
水龍吟·壽梅津 - 宋代·吳文英
杜陵折柳狂吟,硯波尚濕紅衣露。仙桃宴早,江梅春近,還催客句。宮漏傳雞,禁門嘶騎,宦情熟處。正黃編夜展,天香字暖,春蔥翦、紅蜜炬。 宮帽鸞枝醉舞。思飄揚、仙風舉。星羅萬卷,雲驅千陣,飛毫海雨。長壽杯深,探春腔穩,江湖同賦。又看看、便系金狨鶯曉,傍西湖路。
水調歌頭·壽趙漕介庵 - 宋代·辛棄疾
千里渥窪種,名動帝王家。金鑾當日奏草,落筆萬龍蛇。帶得無邊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鬢方鴉。莫管錢流地,且擬醉黃花。喚雙成,歌弄玉,舞綠華。一觴為飲千歲,江海吸流霞。聞道清都帝所,要挽銀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回首日邊去,雲里認飛車。
人月圓·為細君壽 - 元代·魏初
冷雲凍雪褒斜路,泥滑似登天。年來又到,吳頭楚尾,風雨江船。但教康健,心頭過得,莫論無錢。從今只望,兒婚女嫁,雞犬山田。
木蘭花慢·壽秋壑 - 宋代·吳文英
記瓊林宴起,軟紅路、幾西風。想漢影千年,荊江萬頃,槎信長通。金狨。錦韉賜馬,又霜橫、漢節棗仍紅。細柳春陰喜色,四郊秋事年豐。從容。歲晚玉關,長不閉、靜邊鴻。訪武昌舊壘,山川相繆,日費詩筒。蘭宮。系書翠羽,帶天香、飛下玉芙蓉。明月瑤笙奏徹,倚樓黃鶴聲中。
燕歸梁·雙燕歸飛繞畫堂 - 宋代·晏殊
雙燕歸飛繞畫堂。似留戀虹梁。清風明月好時光。更何況、綺筵張。雲衫侍女,頻傾壽酒,加意動笙簧。人人心在玉爐香。慶佳會、祝延長。
祝壽詩句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祝壽的意思
祝願人長壽;祝賀生辰。 [老舍《駱駝祥子》:「大家給他祝壽,他大模大樣的承受。」]
祝壽的例句:
為了找回證照,他急得滿頭大汗。他反仔物應遲鈍,簡直是塊木頭。經過一天一夜的昏迷,他終於在今天早晨醒過來了。這場球賽,地主隊佔有地利、人和的相對優勢。這件事情他雖有錯,但相對而言,我們也有不是之處。今天氣溫真低,冷得令人發顫。他以為地上有張千元大鈔,走近一看,原來是張玩具假鈔。為了讓這部機器重新發動,他忙得滿頭大汗。像他那樣的好吃懶做,不用多久就得喝西北風了。獨木舟是用整段木頭做成的。
❺ 夢幻西遊怎麼賺錢
❻ 關於祝壽禮儀的詩句
壽比南山、福如東海、長壽百歲 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松齡長歲月 皤桃捧日三千歲 鶴語寄春秋 古柏參天四十圍 願獻南山壽 年齊大衍經綸富 先開北海樽 學到知非德器純 綠琪千歲樹 杖朝步履春秋永 明月一池蓮 釣渭絲綸日月長 壽考徵宏福 閑雅鹿裘人生三樂 文明享大年 逍遙鳩杖天保九如 燕桂謝蘭年經半甲 上壽期頤庄椿不老 桑弧蓬矢志在四方 君子福履洪範斯陳 瑤池春不老 設悅遇芳辰百歲期頤剛一半 壽域日開祥 稱觴有菜子九疇福壽已雙全 王樹盈階秀 玉樹階前榮衣兢舞金萱映日榮 金萱堂上花甲初周范陳九五福 桃熟三千年賢淑七旬人經幾度七二風光現出麻姑仙草 導引三摩地應獨有三千歲月結成王母皤桃 璇閣數華年恰合蟾圓一度瑤池看桃實預期鶴 聳千春 相夫教子壺范久欽際此欣逢設悅日 積福延齡期頤預卜而今初倍及笄年 萱壽八千八旬伊始 范福九五九疇乃全 設悅溯當年喜花甲一周又半 稱觴逢此日祝萱 齡百歲有奇。
1. 破陣子·擲地劉郎玉斗
宋代:辛棄疾
為范南伯壽。時南伯為張南軒辟宰瀘溪,南伯遲遲未行。因作此詞以勉之。
擲地劉郎玉斗,掛帆西子扁舟。千古風流今在此,萬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燕雀豈知鴻鵠,貂蟬元出兜鍪。卻笑瀘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試手不?壽君雙玉甌
2.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宋代:辛棄疾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長安父老,新亭風景,可憐依舊。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算平戎萬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君知否 一作:公知否)
況有文章山斗。對桐陰、滿庭清晝。當年墮地,而今試看,風雲奔走。綠野風煙,平泉草木,東山歌酒。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3.新荷葉·薄露初零
宋代:李清照
薄露初零,長宵共、永書分停頌搜鎮。繞水樓台,高聳萬丈蓬瀛。芝蘭為壽,相輝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凈,捧觴別有娉婷。
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爭明。德行文章,素馳日下聲名。東山高蹈,雖卿相、不足為榮。安石須起,要蘇天下蒼生。
4.聲聲慢·壽魏方泉
宋代:吳文英
鶯團橙徑,鱸躍蒓波,重來兩過中秋。酒市漁鄉,西風勝似春柔。宿春去年村墅,看黃雲、還委西疇。鳳池去,信吳人有分,借與遲留。(橙徑 一作:悵徑)
應是香山續夢,又凝香追詠,重到蘇州。青鬢江山,足成千歲風流。圍腰御仙花底,襯月中、金粟香浮。夜宴久,攬秋雲、平倚畫樓。
5.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宋代:劉過
堂上謀臣尊俎,邊頭將士干戈。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歟?」曰:「可」。
今野粗日樓台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大家齊唱《大風歌》,不日四方來賀。
1、漁家傲·和門人祝壽
宋代:蘇轍
七十餘年真一夢。朝來壽斝兒孫奉。憂患已空無復痛。心不動。此間自有千鈞重漏州。
早歲文章供世用。中年禪味疑天縱。石塔成時無一縫。誰與共。人間天上隨他送。
譯文:七十多年的人生真像一場大夢。而今壽辰兒孫奉酒。從前的是非憂患早已乘風早已成空,再不引痛楚凄惻。心如磐石風雨不動。其中播遷怎生沉重,千鈞形容。
早年文章為政為世。中年時筆落生禪,卻像是上天要讓我明白的。石塔當年落成時不生縫隙,完好無損。如今如何了,又有誰與我同游?人間已換,天上似遠,隨意吧,隨意誰送誰游。
2、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宋代:蘇軾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長安父老,新亭風景,可憐依舊。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算平戎萬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況有文章山斗。對桐陰、滿庭清晝。當年墮地,而今試看,風雲奔走。綠野風煙,平泉草木,東山歌酒。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譯文:自從高宗皇帝南渡之後,有幾個人能真正稱得上是治國的行家裡手?中原淪陷區的父老鄉親期盼北伐,翹首眺望,南渡的士大夫們也慨嘆山河破碎,國土淪陷,半壁河山至今依舊。
而那些清談家們面對大片國土喪失,何曾把收復失地、挽救危局、統一國家放在心上?算起來,我為平定金兵,戎馬倥惚,已征戰了萬里之遙。
橫槍立馬把金人趕走,建功立業,報效祖國,留名青史,這才是真正讀書人的事業。韓元吉啊,你是否明白這一點呢?
你的文章可以與韓愈齊名,被人視為泰山、北斗,你的家世尊貴顯赫,門庭前的梧桐成蔭,濃密清幽,一定會找來金鳳凰。你生來就志在四方。
今請看:若生逢其時,遭遇明主,你就回叱風雲,顯露頭腳,大展身手。現在你雖然辭官在家,寄情於綠野堂的景色與平泉莊的草木,縱情於東山上的歌舞詩酒。
但古代名相的志趣並未丟,為國捐軀的壯志也並未減。等到將來,有朝一日,你再出山重整社稷,收復中原,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之後,我再來為你舉杯祝壽。
3、燕歸梁·雙燕歸飛繞畫堂
宋代:晏殊
雙燕歸飛繞畫堂。似留戀虹梁。清風明月好時光。更何況、綺筵張。
雲衫侍女,頻傾壽酒,加意動笙簧。人人心在玉爐香。慶佳會、祝延長。
譯文:燕子雙雙歸來,圍繞畫堂翻飛,好像在留戀如彩虹艷麗的雕梁。此時有清風和明月相伴,正是美好的時光,更何況還有盛大的宴會呢?
侍女們身穿飄如白雲的衣衫頻頻為賓客們倒酒,而且特意為大家獻上樂曲。宴會上的熏香使得大家沉醉。我願祝賀這樣美好的時刻延綿長久。
4、人月圓·為細君壽
元代:魏初
冷雲凍雪褒斜路,泥滑似登天。年來又到,吳頭楚尾,風雨江船。但教康健,心頭過得,莫論無錢。從今只望,兒婚女嫁,雞犬山田。
譯文:你在褒斜古道上冒著冰冷的大雪行走,地上泥濘濕滑走起來如同登天一樣艱難。過了一年才到了吳頭楚尾的江西豫章,一路上乘坐江船歷經風雨。
只希望你身體健康,對不平之事心裡能過得去,不抱怨自己沒有足夠的錢。從今往後,只希望自己的兒女能過上溫飽的山村林園生活就可以了。
5、水調歌頭·壽趙漕介庵
宋代:辛棄疾
千里渥窪種,名動帝王家。金鑾當日奏草,落筆萬龍蛇。帶得無邊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鬢方鴉。莫管錢流地,且擬醉黃花。
喚雙成,歌弄玉,舞綠華。一觴為飲千歲,江海吸流霞。聞道清都帝所,要挽銀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回首日邊去,雲里認飛車。
譯文:趙介庵人才非凡,聲名驚動了朝廷。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當年給皇帝掌理過制誥詔書,頗有文采,落筆萬言,如走龍蛇。能賜福於人民,他把春天般的溫暖帶來人間。
江山都等老了,他青春長駐,鬢發還象烏鴉羽毛一樣烏黑。像劉晏那樣會理財,使江南富庶,如錢流遍地,席間且不管這些,還是痛飲賞菊吧!
欣賞著歌舞,敬趙介庵一杯美酒:望你象傾江倒海一樣痛飲,祝你長壽。聽聞皇帝要出兵北伐,驅逐金人,洗凈中原大地膻腥的胡沙。
趙介庵他日能到皇帝的身邊,人們會欽羨地望著他乘坐飛車消逝於天地雲間。
由於逢壽必祝,祝詩祝聯難免多且濫,所以有詞家道出其中難處:「難莫難於壽詞,倘盡言富貴,則塵俗;盡言功名,則諛佞;盡言神仙,則迂闊虛誕。」
縱觀許多祝壽的詩詞聯話,都離不開什麼「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舊話,所以即使多得車載斗量也難以流傳。宋代祝壽詩詞最多,辛稼軒有一詞諧戲歡愉被人稱道,這是祝他本家一親戚八十壽,其詞道: 「更休說,便是個,住世觀音菩薩。
甚今年,容貌八十,見底道,才十八。莫道壽星香燭,莫祝靈椿龜鶴。
只消得,把筆輕輕去,十字上,添一撇。」 在十字上添一撇,成了千歲,這種祝壽詞確實比乾巴巴地祝壽要強許多。
在祝壽上難免有借機諂諛獻媚者,據《東望閣隨筆》中記,南宋奸臣賈似道,曾祝壽謝太後和宋度宗,因為二人的生日僅差一天,其箋上寫道: 聖母神子,萬壽無疆,復萬壽無疆; 昨日今朝,一佛出世,又一佛出世。 所以有人評論說,「文人慧業,此登峰極矣。」
壽詩有一些本不是經心之作,卻流傳下來。有一村校書年70,買一妾才30歲,正巧蘇東坡杖藜經過,老校書乞為壽詩,蘇東坡戲為詩, 「侍者方當而立歲,先生已是古稀年」。
以而立對古稀,工整而巧。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在他60歲生日時題寫一副自壽聯: 「常如作客,何問康寧。
但使囊有餘錢,瓮有餘釀,釜有餘糧。取數頁賞心舊紙,放浪吟哦。
興要闊,皮要頑,五官靈動勝千官,過到六旬猶少; 定欲成仙,空生煩惱。只令耳無俗聲,眼無俗物,胸無俗事。
將幾枝隨意新花,縱橫穿插。睡得遲,起得早,一日清閑似兩日,算來百歲已多。」
觀此聯不愧是大手筆,舒適閑逸之態躍然紙上。上聯言只要夠吃夠花、身體靈便就心滿意足了;下聯說不想成仙長壽,只有自在不虛度,眼下一日頂兩日,已是活了一百多歲了。
在壽聯上,人們絞盡腦汁使得詞章工巧,構思奇特,清代彭文勤祝乾隆八十大壽,在位五十五年的壽聯可以稱「最」了,其上下聯以「五」和「八」為對,可謂對得天衣無縫: 「龍飛五十有五年,慶一時,五數合天,五數合地,五事修,五福備,五世同堂,五色斑斕輝彩服; 鶴算八旬逢八月,祝萬壽,八千為春,八千為秋,八元進,八愷登,八音從律,八方縹緲奏丹墀。」 乾隆逢八秩大壽,聯以「八」為詞,那麼百歲老人也常以「世上難逢百歲人」為題祝壽。
清代一些老人百歲壽誕,嶽麓書院主講王文清送一壽聯: 「人生不滿公今滿; 世上難逢我獨逢。」 在祝壽的詞詩聯語中,也有不少是帶有諷刺意味的。
民國初年,有一位縣太爺搜刮地皮,百姓怨聲載道。這一年逢縣太爺生日,要全縣紳商送壽禮,一秀才代紳商寫壽聯道: 「大老爺做生,哪管它高粱、玉麥、黃豆、白花,刮盡地皮收賀禮; 小百姓該死,已吃盡苦蕨、葛藤、樹皮、青草,求天開眼救微軀。」
據傳聞,某奸臣為其母做壽,請人當場書寫壽聯,只見那人開始寫道:「這個婆娘不是人」,滿座見之嘩然,壽星見之欲發作,只見那人從容寫道:「王母娘娘下凡塵」;其下聯是:「養個兒子是盜賊,偷來蟠桃奉至親。」此聯可謂「罵人不吐核」,讓人有苦說不出。
壽詩壽詞壽聯發展到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時下老年人是很重視自己的生日的,逢壽誕之日以吃為主的多,但祝壽的詩詞曲聯已是很罕見的了 這個是長了點,麻煩兄台整理下,我還沒吃飯呢,趕時間。
本人文筆有限,下面的可參考: 龍耀七旬新紀跨,壽山詩海任飛騰。 龍年賀祖龍,壽比泰山松。
李桃枝葉茂,詩壇不老翁。 七十陽春豈等閑,幾多辛苦化甘甜。
曾經滄海橫流渡,亦賴家庭內助賢。 連日凝神新墨勁,五更著意舊詩鮮。
如今但祝朝朝舞,當信人生二百年。 金沙峭岸一株松,干勁枝遒塑祖龍。
桃李盛時甘寂寞,雪霜多後競青蔥。 根深更愛陽春雨,葉茂猶憐翠谷風。
師表才情堪敬仰,古稀不愧煥神容。 南山信步好逍遙,杖國而今又杖朝 詩苑豐收誇老將,政壇競秀領風騷 陽春白雪抒懷抱,明月清泉尚節操 汝向期頤跨勁足,我來祝福奉蟠桃。
只有根據具體情況下寫啦 參考資料:/login/redirect?url=.cn%2Fgb%2Fcontent%2F2001-02%2F20%2Fcontent_10364.htm。
浣溪沙(之三)(張綱)
象服華年兩鬢青。喜逢生日是嘉平。何妨開宴雪初晴。
酒勸十分金鑿落,舞催三疊玉娉婷。滿堂歡笑祝椿齡。
贈李征君大壽(王績)
孔淳辭散騎,陸昶謝中郎。
幅巾朝帝罷,杖策去官忙。
附車還趙郡,乘船向武昌。
九徵書未已,十辟譽彌彰。
副君迎綺季,天子送嚴光。
灞陵幽徑近,磻溪隱路長。
編蓬還作室,績草更為裳。
會稽置樵處,蘭陵賣葯行。
看書惟道德,開教止農桑。
別有幽懷侶,由來高讓王。
前年辭厚幣,今歲返寒鄉。
有書橫石架,無氈坐土床。
蘭英猶足釀,竹實本無糧。
澗松寒轉直,山菊秋自香。
管寧存祭禮,王霸重朝章。
去去相隨去,披裘驕盛唐。
洞仙歌.滬守王補之生日(黃庭堅)
月中丹桂,自風霜難老。閱盡人間盛衰草。
望中秋、才有幾日十分圓,霾風雨,雲表常如永晝。
不得文章力,白首防秋,誰念雲中上功守?
正注意得人雄,靜掃河西,應難縱、五湖歸棹。
問持節馮唐幾時來?看再策勛名,印窠如斗。
鄭板橋巧賦祝壽詩 鄭板橋巧賦祝壽詩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之一,說其怪也真夠怪。
有一次,他應好友李君之請,赴宴祝壽。怎奈天不作美,大雨滂沱。
宴後,主人捧出文房四寶,諸賓客相繼獻詩作畫賀壽。最後,輪到了鄭板橋。
鄭板橋提起筆就寫下了「奈何」二字,觀看的人不由得稍稍一震:賀壽理應寫些恭維之詞,少不了吉慶之言,怎麼以「奈何」二字起句?大家正在納悶,只見鄭板橋又接著寫了「奈何」二字。此時主人見了,也暗暗稱怪,但又不好意思說什麼。
鄭板橋寫罷兩個「奈何」後,接著又添寫了「可奈何」三字。這時,大家不由得面面相覷,也顧不得禮儀而紛紛議論起來,也有人開始指責他。
但是鄭板橋毫不理會,蘸了蘸墨,繼續揮寫下去,頃刻間一首絕妙的賀壽詩寫成了: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滂沱雨祝李公壽,壽比滂沱雨更多。
眾人一見此詩,禁不住拍手叫絕。
1、《荀子.富國》商朝:禮之正於國家也,如權衡之於輕重也,如繩墨之於曲直也。
禮法對於國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於稱輕重,木工的黑線用以判曲直,圓規與直角尺用於量度方與圓。
2、《禮記·經解》商朝 荀子: 禮之於正國也:猶衡之於輕重也,繩墨之於曲直也。
把禮看作治理國家的最重要的「道」,實際上即是禮法對於國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於稱輕重。
3、《荀子·王霸》商朝 荀子: 禮之所以正國也,譬之:猶衡之於輕重也,猶繩墨之於曲直也。
禮法對於國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於稱輕重於國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於稱輕重。
4、《荀子·大略》商朝 荀子: 禮之於正國家也,如權衡之於輕重也,如繩墨之於曲直也。
把禮看作治理國家的最重要的「道」,實際上即是禮法對於國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於稱輕重。
5、《群書治要·經解》商朝 荀子: 夫禮之於國也。猶衡之於輕重也。繩墨之於曲直也。
人立身處事必須遵照執行的基本原則。人如果失去了立身之處,就一定會跌倒沉淪。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為了相互尊重,在儀容、儀表、儀態、儀式、言談舉止等方面約定俗成的,共同認可的行為規范 。禮儀是對禮節、禮貌、儀態和儀式的統稱。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文明禮儀
1)《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韓淲
江上新涼入酒杯。瑞芝堂祝壽筵開。
五樓百雉更崔嵬。勞來流離施菽麥。
作成豐稔到田萊。便朝天去也徘徊。
2)《失調名》
年代: 宋 作者: 晁補之
殘臘初雪霽。梅白飄香蕊。
依前又還是,迎春時候,大家都備。
寵馬門神,酒酌酴酥,桃符盡書吉利。
五更催驅儺,爆竹起。
虛耗都教退,交年換新歲,長保身榮貴。
願與兒孫、盡老今生,神壽遐昌,年年共同守歲。
3)《好事近·鴛瓦曉霜濃》
年代: 宋 作者: 管鑒
鴛瓦曉霜濃,酒力漸消寒力。
好是一堂和氣,勝十分春色。
髯翁笑領綵衣郎,同祝壽千百。
看取明年歡宴,更強如今日。
4)《鷓鴣天·垂領紛紛已二毛》
年代: 宋 作者: 郭應祥
垂領紛紛已二毛,可堪州縣尚徒勞。
催科自笑陽城拙,勇退應慚靖節高。
來祝壽,笑兒曹,說椿說柏說蟠桃。
世間底事非前定,妙理還須問濁醪。
5)《減字木蘭花·祥呈香褓》
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
祥呈香褓,嘗記翁生當己卯。
福祿俱添,綠鬢紅顏七十三。
芝蘭滿砌,爭著綵衣堂下戲。
祝壽無涯,王母襟期醉九霞。
❼ 王者壽江山是什麼含義
是說為人王者,為了江山也需得長壽。這里壽是動名詞。
❽ 武當派的最初創始者是誰
張三豐。
張三豐(1247年——?),漢族,名君寶(又名全一),道號三豐。張三豐為武當派開山祖師,武林至尊、民族英雄、內拳始祖、太極始祖、武學泰斗、龍行書法始祖。
張三豐集各派絕學於一身,對抗元朝、打擊賊寇,在武林聲名顯赫。丹道上,完成煉虛合道修持,形神俱妙 。
正史記載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年) 出生遼東,14歲考取文武狀元,18歲擔任博陵縣令,(1280年)辭官出家修道,拜火龍真人為師。
歷代統治者對張三豐尊崇有加,明、清很多皇帝都尋找他,希望得到他的真傳,朱元璋建立明朝,張三豐曾出手相助,助洪武奪取江山,朱元璋登基後多次派人尋找張三豐。
(8)長壽御江山擴展閱讀:
武當派的特點是:
一、以崇拜「真武大帝」為主神,「真武大帝」即「檔敏玄武大帝」,因避諱而改稱「玄武」,為北方七宿即斗、牛、女、虛、危、室、壁等七星的合稱,以其形似龜蛇,故名「玄武」,其地位崇高而穩定,又為中國古代所崇奉的北方之神,亦為道教所供奉,更為武當派崇拜。
二、重習三豐武當內家拳技.張三豐內家拳取道家以靜制動,融合道教內丹煉胡胡養、無為、虛靜、柔弱、自然於武術中,形成貴柔尚意的獨特風格,實為內丹氣功與武術的融合,晚後的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均是從武當內家拳演繹發展而成的。
三、武當派主張三教合一,以「道」為三教共同之源,認為道統生天地人物,含陰陽動靜之機,具造化玄微之妙,統無極,生太極,是萬物的根本、本始和主宰,並強調:儒離此道不成儒,佛離此道不成佛,仙離此道不成仙。
四、重內丹丹法,主張性命行做枝雙修,強調要修仙道,先全人道,又主張大道以修心煉性為首,認為「未煉還丹先煉性,未修大葯且修心,心修自然丹信至,性清自然葯材生。」又強調「葯」分內外,認為「內葯是精,外葯是炁,內葯養性,外葯養命」。
而後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最終還虛而合仙道。張三豐開創武當派主要丹法著作有《金丹直指》、《金丹秘訣》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武當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三豐
❾ 唐高宗武則天時著名的宰相是誰
魏徵 (580 - 643 )
魏徵(580-643)字玄成,館陶(今屬河北)人,從小喪失父母,家境貧寒,但喜愛讀書,不悄禪理家業,曾出家當過道士。隋大業末年,魏徵被隋武陽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東北)丞元寶藏任為書記。元寶藏舉郡歸降李密後,他又被李密任為元帥府文學參軍,專掌文書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敗後,魏徵隨其入關降唐,但久不見用。次年,魏徵自請安撫河北,詔准後,乘驛馳至黎陽(今河南浚縣),勸嵛李密的黎陽守將徐世績歸降唐朝。不久,竇建德攻佔黎陽,魏徵被俘。竇建德失敗後,魏徵又回到長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為東宮僚屬。魏徵看到太子與秦王李世民的沖突日益加深,多次勸建成要先發制人,及早動手。
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由於早就器重他的膽識才能,非但沒有怪罪於他,而且還把他任為諫官之職,並經常引入內廷,詢問政事得失。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據理抗爭,從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徵問道:「何謂明君、暗君?」魏徵回答說:「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宮,不見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趙高,直到天下大亂以後,自己還被蒙在鼓裡;隋煬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縣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對這番話深表贊同。
貞觀元年(837),魏徵被升任尚書左丞。這時,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親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溫彥博調查此事。結果,查無證據,純屬誣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轉告魏徵說:「今後要遠避嫌疑,不要再惹出這樣的麻煩。」魏徵當即面奏說:「我聽說君臣之間,相互協助,義同一體。如果不講秉公辦事,只講遠避嫌疑,那麼國家興亡,或未可知。」並請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詢問忠臣和良臣有何區別,魏徵答道:「使自己身獲美名,使君主成為明君,子孫相繼,福祿無疆,是為良臣;使自己身受殺戮,使君主淪為暴君,家國並喪,空有其名,是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遠。」太宗點頭稱是。
貞觀二年(628),魏徵被授秘書監,並參掌朝政。不久,長孫皇後聽說一位姓鄭的官員有一位年僅十六七歲的女兒,才貌出眾,京城之內,絕無僅有。便告訴了太宗,請求將其納入宮中,備為嬪妃。太宗便下詔將這一女子聘為妃子。魏徵聽說這位女子已經許配陸家,便立即入宮進諫:「陛下為人父母,撫愛百姓,當憂其所憂,樂其所樂。居住在宮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著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無飢寒之患;嬪妃滿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歡。現在鄭民之女,早已許配陸家,陛下未加詳細查問,便將她納入宮中,如果傳聞出去,難道是為民父母的道理嗎?」太宗聽後大驚,當即深表內疚,並決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齡等人卻認為鄭氏許人之事,子虛烏有,堅持詔令有效。陸家也派人遞上表章,聲明以前雖有資財往來,並無訂親之事。這時、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來魏徵詢問。魏徵直截了當地說:「陸家其所以否認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後藉此加害於他。其中緣故十分清楚。不足為怪。」太宗這才恍然大悟,便堅決地收回了詔令。
由於魏徵能夠犯顏直諫,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際,他也敢面折廷爭,從不退讓,所以,唐太宗有時對他也會產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嶺山中打獵取樂,行裝都已准備停當,但卻遲遲未能成行。後來,魏徵問及此事,太宗笑著答道:「當初確有這個想法,但害怕你又做運團要直言進諫,所以很快又打消了這個念頭。」還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隻上好的鷂鷹,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當他看見魏徵遠遠地向他走來時,便趕緊把鳥藏在懷中。魏徵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鷂子悶死在懷中。
貞觀六年,群臣都請求太宗去泰山封禪。藉以炫耀功德和國家富強,只有魏徵表示反對。唐太宗覺得奇怪,便向魏徵問道:「你不主張進行封禪,是不是認為我的功勞不高、德行不尊、中國未安、四夷末服、年穀未豐、祥瑞末至嗎?」魏徵回答說:「陛下雖有以上六德,但自從隋末天下大亂以來,直到現在,戶口並未恢復,倉庫尚為空虛,而車駕東巡,千騎萬乘,耗費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況且陛下封禪,必然萬國咸集,遠夷君長也要扈從。而如今中原一帶,人純橘煙稀少,灌木叢生,萬國使者和遠夷君長看到中國如此虛弱,豈不產生輕視之心?如果賞賜不周,就不會滿足這些遠人的慾望;免除賦役,也遠遠不能報償百姓的破費。如此僅圖虛名而受實害的事,陛下為甚麼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數州暴發了洪水,封禪之事從此停止。
貞觀七年(633),魏徵代王珪為侍中。同年底,中牟縣丞皇甫德參向太宗上書說:「修建洛陽宮,勞弊百姓;收取地租,數量太多;婦女喜梳高髻,宮中所化。」太宗接書大怒,對宰相們說:「德參想讓國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無發,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參誹謗之罪。魏徵諫道:「自古上書不偏激,不能觸動人主之心。所謂狂夫之言,聖人擇善而從。請陛下想想這個道理。」最後還強調說:「陛下最近不愛聽直言,雖勉強包涵,已不像從前那樣豁達自然。」唐太宗覺得魏徵說得入情入理,便轉怒為喜,不但沒有對皇甫德參治罪,還把他提升為監察御史。
貞觀十年(636),魏徵奉命主持編寫的《隋書》、《周書》、《梁書》、《陝書》、《齊書》(時稱五代史)等,歷時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書》的序論、《梁書》、《陳書》和《齊書》的總論都是魏徵所撰,時稱良史。同年六月,魏徵因患眼疾,請求解除侍中之職。唐太宗雖將其任為特進這一散職,但仍讓其主管門下省事務,其俸祿、賞賜等一切待遇都與侍中完全相同。
貞觀十二年(638),魏徵看到唐太宗逐漸怠惰,懶於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漸不克終疏》,列舉了唐太宗執政初到當前為政態度的十個變化。他還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見可欲則思知足,將興繕則思知止,處高危則思謙降,臨滿盈則思挹損,遇逸樂則思撙節,在宴安則思後患,防擁蔽則思延納,疾讒邪則思正己,行爵賞則思因喜而僭,施刑罰則思因怒而濫」。
貞觀十六年(642),魏徵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視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徵一生節儉,家無正寢,唐太宗立即下令把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為魏徵營構大屋。不久,魏徵病逝家中。太宗親臨弔唁,痛哭失聲,並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❿ 雍正、康熙、乾隆三者是如何排序的
康熙、雍正、乾隆分別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第五位皇帝和第六位皇帝。
1662年康熙帝即位,蘆伍在位期間,平定了三藩之亂。1723年雍拍肆正帝登基,對朝政採取了一些列改革。1735年弘歷繼位,即乾隆帝。康熙、雍正和乾隆都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們三人共同開啟了「康雍乾盛世」。
(10)長壽御江山擴展閱讀:
一、康熙簡介:
乾隆(Emperor qianlong)是清高宗的年號,前後一共六十年,起止時間為公元1736年至1795年。在這期間清政府平定準噶爾和大小和卓叛亂、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還進行《四庫全書》的編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