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復旦校花夫亡改嫁外交家,活到112歲,說出這6字長壽「秘訣」,是什麼
在嚴幼韻的一生當中,始終有著良好的心態和善意的心。嚴幼韻在1936年便和姐妹一起從父親的遺產中拿出一部分給金陵女子學院建造了一所校醫院,還出資設立了圖書館,將金陵女子學院的教學設備趨於完善。
我想一個人長壽的秘訣真的是心態,始終保持一顆樂觀向上的心,始終保有自己的愛好,結交一些新的朋友,永遠不把自己關在籠子里。
⑵ 請問誰有民國期間著名青年外交家、美男子顧文均的資料
樓主名字寫錯了應該是顧維鈞。
【顧維鈞】(1888年-1985年)
人生簡述:他33歲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出席巴黎和會,力爭山東主權,被譽為「民國第一外交家」。他曾被評為京城「三大美男」之一。先後娶了四位夫人,都出自豪門,或權貴,或名流,或巨賈,均很顯赫。他為後人留下一部迄今為止中國最長的回憶錄,英文原稿一萬余頁,漢譯本十三巨冊,其篇幅可謂空前絕後。經典語錄:「散步,少吃零食,太太的照顧。」顧維鈞晚年談到長壽秘訣時總結了三條,感謝第四任太太嚴幼韻的悉心照料。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奧等國的失敗宣告結束,中國是戰勝國之一。然而,巴黎和會上,幾個大國無視中國的反對,也踐踏了他們曾鼓吹的「公理」,將中國山東的權益出賣給了日本。舉國震怒,群情激憤。以學生為先導的五四愛國運動就如火山爆發一般地開始了。
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中國代表團最終拒簽喪權辱國的《凡爾賽和約》,中國第一次對列強說「不」,打破了晚清以來中國一直是「始爭終讓」的尷尬外交局面,最終沒有退讓,使整個世界為之愕然。在參加巴黎和會的五位中國代表陸征祥、王正廷、施肇基、顧維鈞、魏宸組中,年僅31歲的代表顧維鈞在和會的外交和最後的拒簽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詳細請參考:http://ke..com/view/83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