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重慶王長壽

重慶王長壽

發布時間:2023-03-31 01:16:17

❶ 重慶長壽縣王氏字輩思登耀開元朝廷仲大賢永懷全玉貴

恩登耀開元,
朝廷仲大賢,
榮華金玉貴,
財發萬世全。

❷ 王長壽的個人簡歷

1971年11月在昌灘地區高戈庄鐵礦工作;
1972年5月山東省冶金學校上學;
1974年8月濰坊鋼廠設備科、教育科技術員;
1981年1月濰坊地區經委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外經科長;
1993年11月濰坊市電力辦公室副主任、濰坊市政府重大項目|辦公室副主任、濰坊市計委副主任等職;
2001年4月至今濰坊市政府重大項目辦公室主任、濰坊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❸ 永登將軍墓主人是誰

永登將軍墓主人是長壽王及其王後,永登將軍墓纖飢埋葬的是遷都平壤的高句麗第二十代王「長壽王」及其王後銷虛,陵墓被發現時被誤虧豎燃以為主人是鎮守邊關的大將軍,故稱為永登將軍墓,而真正的主人是遷都平壤的高句麗第二十代王「長壽王」及其王後。

❹ 王恩琦是重慶長壽人吧

她是重慶長壽人,,,以前叫王怡

❺ 王長壽的人物生平

1981年9月—1985年7月,在西北大學經濟系經濟管理專業學習,獲學士學位;1997年9月—1999年元月在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系碩士研究生班學習;2000年9月考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攻讀博士學位。1985年7月到社會科學院至今,一直從事經濟學研究和編輯工作,累計編輯稿件近2000萬字,發表科研成果30多萬字,參與和主持課題15項,獲省政府獎三項。歷任《經濟改革》雜志副主編、社長兼主編,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兼支部書記,陝西省社會科學院雜志社副社長、副主編、支部副書記,《新西部》雜志社副社長,院拍賣研究中心副主任,社會學所支部書記、院報主編,文化研究所副所長、支部書記、文化產業與現代傳播研究所所長、支部書記。
2000年以來,參加的省級以上課題主要有《重開絲綢之路的經濟意義》,《陝西電信業發展研究》。發表的論文主要有《金融創新—中國金融業提高整體競爭力的必由之路》,人文雜志,2003.2;《關於國有企業經營者激勵機制的幾個問題》,西北大學學報,2003.2。

❻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人民起義次數最多是不是清朝

當然是咱們中國啦!

中國歷史上的起義

1 陳勝、吳廣(為部下所殺)
公元前209年7月,在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劉村集)起義,提出了「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伐無道,誅暴秦」的口號

2 項羽、劉邦滅秦之戰

3 綠林農民起義戰爭

4 王匡、王鳳、樊崇(赤眉軍)
漢更始三年(東漢建武元年,25年)九月,在赤眉農民起義戰爭中,赤眉軍攻克長安(今陝西西安市西北),推翻更始帝劉玄的一次重要作戰。提出了「殺人者死,傷人者償創」的口號。

5 黃巾農民起義
公元184年,張角、張良、張寶兄弟掀起了反對東漢末年腐朽統治的起義,提出了「納喚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

6 張魯起義(敗於東漢丞相曹操,投降,被封為列侯)

兩晉時期爆發了多個大大小小的起義(這里舉幾個有名的)
7 西晉 荊州張昌起義(303年至304年)
8 西晉 南陽王如起義(310年至312年)
9 西晉 荊湘杜弢起義(311年至315年)等
10 東晉 孫恩起義
11 東晉 盧循起義

12 南北朝--趙廣起義

13 南北朝--蓋吳起義

14 南北朝--破六韓拔陵起義

15 南北朝--莫折大提起義

16 南北朝--杜洛周起義

17 南北朝--鮮於修禮、葛榮起義(敗於北魏天柱大將軍爾朱榮,被俘就義)

18 瓦崗農民起義
公元616年,李密反隋,聲討隋煬帝李廣的罪行,「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19 竇建德起義
隋大業七年(611年)至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在隋末農民起義中,竇建德及其部屬劉黑闥率領河北義軍在山東、河北廣大地區進行的反隋和反唐斗爭。敗於唐天策上將李世民,被俘就義

20 唐中期西原人民起義
唐至德元年(756年)至元和年間(806—820年),西原(今廣西西部左、右江流域)少數民族與漢族共同反抗唐王朝壓迫剝削的斗爭

21 袁晁起義
袁晁起義是唐中期規模最大的一次起義。但義軍一哄而起,未經必要軍事訓練,缺乏實戰經驗。面臨「中興名將」李光弼麾下的精兵悍將,雙方實力懸殊,又與官軍硬拼,因此迅即敗亡

22 方清、陳庄起義
唐永泰元年(765年)至次年五月,蘇州(治吳縣,今江蘇蘇州)土豪(一說豪士)方清和陳庄領導的農民起義

23 裘甫起義
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十二月至次年六月,在江南東道的浙東一帶,發生了以裘甫為首領的農民起義,揭開了推翻唐王朝農民戰爭(參見唐末農民起義戰爭)的序幕

24 龐勛起義
唐咸通九年(868年)七月至十年十月,桂州(治始安,今廣西桂林)戍兵發動的反唐農民起義。其前後一年零兩個月,是唐末繼裘甫起義之後的又一次大規模農民反抗斗爭,是對唐朝統治的又一次沉重打擊。為接踵而至的王仙芝、黃巢起義作出了積極的准備

25 王仙芝起義
唐乾符二年(875年)初,濮州(今山東鄄城北舊城)人王仙芝聚眾數千,發動反抗唐朝統治的農民起義。

26 黃巢農民起義
公元875年,黃巢率眾起義反唐,提出了「天補均平」的口號

27 阡能起義
唐中和二年(882年)三月,邛州(今四川邛崍)牙官(或言為安仁土豪)阡能因公事誤期,逃避唐朝殘酷的刑法,聚眾發動起義

28 王小波、李順起義
公元993年,王小波、李順在青城起義,提出了「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的口鬧念號

29 宋江起義
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等三十六人聚眾梁山泊(今山東東平南),舉旗造反,提出了「替天行道」的口號。

30 方臘起義(敗於北宋宦官童貫,被俘就義)

31 八字軍抗金起義
南宋建炎元年至紹興三年(金天會五年至十一年,1127—1133年),在南宋軍民抗金戰爭中,河北招撫司都統制王彥率領太行山區義軍於河南、川陝等地抗擊金軍的作戰八字軍起於義軍,後轉隸為官軍,多次擊敗金軍,是南宋初期功績卓著的一支抗金義軍。

32 紅巾軍抗金起義
南宋建炎元年(金天會五年,1127年),在南宋軍民抗金戰爭中,河東義軍於澤、潞(今山西晉城、長治)間抗擊金軍的作戰。為南宋初期著名的抗金義軍之一。

33 邵興抗金起義洞彎凱
南宋建炎元年至二年(金天會五年至六年,1127—1128年),在南宋軍民抗金戰爭中,邵興於解州(治解縣,今山西運城西南)率領義軍抗擊金軍的作戰

34 鍾相、楊么起義
公元1630年,李自成在陝西米脂起義,提出了「均田免糧」的口號

35 魏勝抗金起義
南宋紹興三十一年至隆興二年(金正隆六年至大定四年,1161—1164年),在南宋軍民抗金戰爭中,宋忠義軍將領魏勝率部據海州(治朐山,今江蘇連雲港西南海州鎮),抗擊金軍進攻的作戰

36 紅襖巾抗金起義
金大安三年(宋嘉定四年,1211年)至金朝末年,山東、河北農民反抗金朝統治的起義

之後大小起義無數的是元末農民起義,元順帝至正十一年至至正二十七年(1351—1367年)九月,元代農民進行的反抗並推翻元封建王朝的武裝斗爭。歷時十多年。就揀最有名的2個來說吧!
37 紅巾軍
這個應該不用我多說了吧!朱元璋就是靠趁元軍疲於對付北方紅巾軍,無暇南顧之機,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逐漸發展壯大起來。從而削平群雄統一了江南,為北上滅元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基礎。
38 朱元璋
這個也不用我多說了吧,是地球人都知道!明王朝太祖皇帝,開二百七十六年基業。

明朝也是起義無數
39 貴州、湖廣各族人民大起義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三月至天順五年(1461年)正月,貴州、湖廣以苗族、布衣族為主體的各族人民為反抗明朝政府繁重兵役和苛刻剝削而舉行的大規模武裝起義
40 劉六、劉七起義
明朝正德年間由劉六、劉七兄弟及楊虎等領導的農民起義。
41 明末農民起義
公元1630年,李自成在陝西米脂起義,提出了「均田免糧」的口號
42 張獻忠(敗於清肅親王豪格,中箭身亡)
明崇禎三年(1630年),張獻忠響應王嘉胤的反明號召,率米脂十八寨農民起義。其起義軍和明清軍隊經過30餘年的反復較量,推翻了明朝,打擊了清朝,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43 古州苗民起義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至乾隆元年(1736年)五月,古州(治今貴州榕江縣)苗民在包利領導下,反抗朝廷剝削壓迫之武裝起義

44 白蓮教起義
這個看清劇的人都知道的吧......

45 天理教暴動
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九月至十二月,林清、李文成領導豫東、京畿天理教的武裝暴動

46 捻軍起義
1851年(清咸豐元年)至1868(清同治七年)爆發於黃河、淮河流域,由捻黨轉化而來的農民起義軍的反清戰爭,歷時18年,波及皖、魯、豫、蘇、陝等10個省區。

47 太平天國運動
公元1851年,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在金田起義,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口號。

48 義和團:
公元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

49 同盟會:
公元1905年,同盟會在東京成立,公舉孫中山為總理,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為革命綱領

以上都是些比較有名的起義。還有很多小起義,不勝枚舉,當然還有近代的比如:武昌起義啦、南昌起義啦...偶就不一一說明了(其實是偶的近代歷史很爛..爬走..).....

所以樓主想知道確切的數字嘛....抬頭...仰天...嘆...偶就8會數咧.....

❼ 重慶長壽名稱的來源

長壽地處重慶腹心地帶,襟長江而臨重慶主城,居渝東而挾三峽庫區,史稱「膏腴之地,魚米之鄉」,因其「東北有長壽山,居其下者,人多壽考」而得名。據史料記載:早在七千多年前,長壽境內就有土著民族居住。至周代(公元前十一世紀),「巴人」在四川東建立巴國,定都今重慶。長壽時稱巴國枳邑。秦惠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滅巴,建巴都郡(今重慶),在枳地(今涪陵城東枳里鄉)置枳縣,今長壽地屬枳縣。 蜀漢(公元220—263年)巴郡益州治江州縣,先帝劉備在今長壽城附近設常安縣(屬枳縣)。北周武民三年(561)廢枳縣,其地並巴縣。 唐代武德二年,因其地常溫,禾稼早熟,民樂之,故定名為樂溫縣,隸屬涪州。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1371年),建立農民政權,國號夏,都重慶。明代洪武六年九月,明玉珍以「縣北有長壽山,居其下者,人多壽考」將樂溫縣改名長壽縣。 2001年12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區。 關於長壽得名,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 明代洪武年間,當朝宰相戴渠亨,一次下鄉察訪民情,路過今長壽區新市鎮河石井,突遇大雨滂沱,便在酒店歇息躲雨,得見酒店對面一家庭院張燈結綵,鼓樂齊鳴,笙歌不輟,人來客往,十分熱鬧,正待問個究竟。卻見一位老翁,滿頭白發,銀須齊胸,年約九十有餘,來店沽酒,自稱是給爺爺做壽。 這位宰相聽後,興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問道:「令祖父高齡幾何?」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滿一百五十歲」。宰相越發驚奇,正欲細問,又見一個年約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來到老翁面前,口稱爺爺,給你送來雨傘。片刻,又有一個兒童蹦蹦跳跳歡天喜地前來,稱送傘者為爺爺,要他回去拜壽行禮。宰相在這里再也按捺不住,於是親赴壽翁家祝賀,賓主動寒喧中,主人察顏觀色,深感來人談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寶,請其題詞留念。 宰相亦不推諉,接過筆來,龍飛鳳舞地寫下「花眼偶文」四個大字。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請教,宰相便以每個字為句首,寫下四句詩:「花甲兩輪半,眼觀七代孫;偶遇風雨阻,文星拜壽星。」下方落款是:「天子門生門生天子」。主賓們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當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師,大家不由肅然起敬。 戴渠亨通過察訪,了解到樂溫縣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山青水秀,景色宜人,民風淳樸,熱愛勞動,百歲老人比比皆是。便回朝奏明天子,從是年九月開始,遂改樂溫縣為長壽縣。

❽ 高句麗第二十代王長壽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高句麗長壽王(394年-491年),名高巨連或高璉,中國東北少數民族政權高句麗王國第二十代國王(413年至491年在位),謚號長壽王。
長壽王在位時期是高句麗的全盛時期。427年,他將高句麗的都城遷至平壤,這標志著高句麗將其擴張的方向從中國遼河以東地區轉移至朝鮮半島。
427年,長壽王初期都城在東北的國內城,後為躲避北魏的威脅,以及鞏固在朝鮮半島上的勢力,都城遷至平壤城(即今朝鮮平壤市東北六七公里處的大聖山城和安鶴宮城)。遷都平壤後,加強對百濟和新羅的控制。 長壽王繼續了好太王的擴張政策,並使國家達到全勝局面。
五胡亂華時期中國的北方分裂成了十六國。位於遼寧的後燕因常年與好太王的的戰爭,國力大降從而最終於408年滅亡於馮氏兄弟。漢人將領馮跋,馮弘兄弟取代後燕國建立起北燕。不過與統一中國北方的鮮卑北魏相比,北燕還不是北魏的對手。北燕於是尋求能與北魏抗衡的高句麗結盟。後燕滅亡時,高句麗乘機進佔北燕據有的遼西。
到長壽王末年時,高句麗人口增加到九萬戶,疆域也空前擴大,其南境自牙山灣經鳥嶺、竹嶺到平海與百濟、新羅相接,擴大到今朝鮮大同江、載寧江、臨津江、漢江沿岸,為高句麗全盛時期。據《魏書•高句麗列傳》載,其「民戶三倍於前魏時,其地東西二千里,南北一千餘里」。即東臨日本海,西濱黃海,南到漢江流域,北抵遼河為界,是東北亞地區最為強大的王國之一,此時的高句麗聲震中原,與中央政府分庭抗禮。
475年,長壽王從陸海兩路全面大規模攻打百濟。蓋鹵王對此毫無防備。長壽王因此輕松拿下百濟都城,處死了蓋鹵王並燒毀了百濟的王宮。百濟被迫遷都到熊津。此次戰爭高句麗拿下了朝鮮半島具有戰略意義的漢江流域。百濟由於占據該地區近500年才得以成為朝鮮半島的一極。 百濟喪失這一地區後,也就基本上失去了對朝鮮半島的控制。
成功擊敗百濟後,長壽王將目標對准了新羅。長壽王還在今韓國忠清北道忠州市建立石碑歌頌好太王和他取得的功績,並以此碑作為高句麗與百濟和新羅的界碑。
491年,北魏孝文帝冊封長壽王為車騎大將軍、太傅、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
長壽王在位70餘年,壽近百歲,死後,其孫文咨王繼位。

❾ 長壽王的民間故事

從前有個國王,名叫長壽;他有個兒子,名叫長生。

長壽王以法治國,但從不對臣民濫施刑罰,國內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民安居樂業。

鄰國有個國王,兇狠殘暴,肆意妄為,搞得天怒人怨,國困民窮,大家都稱他為惡王。

有一天,惡王對大臣說:「我聽說長壽王的國家,離我們不遠,國家富饒,財物無數,又沒有多少軍隊,我們發兵去把它攻下來吧!」惡王聽大臣們紛紛贊成,就帶領軍隊,撲向長壽王的國家。

邊境的官員得到了消息,星夜派人向長壽王示警,要求速做准備,增派援兵。

長壽王召集群臣,對大家說:「惡王之所以攻伐我國,目的不過是要搶奪我們的糧食、珍寶、財物。我如果發兵抵抗,我方軍隊必有死傷。這樣的事我不能做!」

大臣們說:「我們有熟悉戰略、戰術的將領,勇猛善戰的士兵,一定能打敗敵人,而不會有多少傷亡,請大王放心。」

長壽王說:「如果我們能勝利,對方就一定會有大批人員傷亡。對方士兵的生命同樣可貴,你們為了愛戴我,而去傷害他們的生命,這同樣是不應該的。」

大臣們見國王堅持不肯發兵抵抗敵人,只好自己先行組織起來,帶領軍隊奔赴邊境。

長壽王對太子說:「惡王貪圖我國的財富而來攻打我們,現在大臣們為了保護我,要與惡王作戰。兩國交戰,必有死傷,還不如我們兩人偷偷地扔下王位,逃往其它地方吧!」

太子說:「遵命!」

於是,父子兩人在半夜偷偷地翻牆出走,隱居到深山裡。

長壽王父子出走後,大臣們也就不再抵抗了。

惡王順利地佔據了長壽王的國家,他派人到處搜尋長壽王的下落,宣布說:「有誰能捉住長壽王獻來,賞給黃金萬兩。」

但一直沒能抓住長壽王。

有一天,長壽王在路旁的一棵大樹下休息,恰好碰到一個從遠方來的婆羅門,也在大樹下休息。

婆羅門問長壽王:「您是哪國人?怎麼會在這里?」

長壽王說:「我就是這個國家的人,隨便出來玩玩而已。

您從什麼地方來?准備到哪裡去?」

婆羅門說:「我是個住在窮鄉僻壤的修道人,聽說你們國家的長壽王,一向樂善好施,救窮濟貧,所以特地趕到這兒來,希望得到一點布施。您是這個國家的人,應該了解情況,長壽王還像過去那樣樂善好施嗎?」

長壽王聽後很感動,心想:「你為了我才從遠方趕來,卻不知我已經喪失王位,一無所有了。你這樣白跑一趟,實在太可憐了!」想著,不由得掉下淚來,對婆羅門說:「我就是長壽王。因為鄰國的國王來攻打我國,所以我拋棄了國家,隱匿在這里。如今您大老遠地來找我,我卻一無所有,沒有什麼可布施給您,實在是很對不起。」

兩人不禁相對垂淚。

突然,長壽王想起惡王懸賞捉拿他的事,便說:「我聽說新國王正在懸賞捉拿我,您只要提著我的頭去見他,一定可以得到一大筆錢。」

婆羅門說:「我聽說大王濟貧救窮,所以不遠萬里來到這兒,想得一點布施以支撐度日,誰知大王已失去王位,這也只能怪我自己太沒有福氣了。讓我殺了您去領賞,那是我萬萬不能做的!」

長壽王說:「您本是有所求,才從遠方來找我的,我無論如何都應該幫助你。人總是要死的,如果我的死,能對您有所幫助,您又何必謙讓呢?即使您拒絕了,以後如有其他人,來要求我幫助,我同樣會把腦袋交給他的。與其那樣,還不如您今天就把我的腦袋拿走。」

婆羅門說:「我實在不忍心下手殺害大王,如果大王如此大慈大悲,執意要殺身幫助我,那請您自行投案,我跟您一起去吧!」

於是兩人一起來到王宮。

長壽王讓衛士把自己捆綁起來,並馬上去稟告惡王。

惡王聽說長壽王已找到,喜出望外,取出賞錢賞賜婆羅門。

婆羅門便回國了。

惡王派人在街頭搭起行刑台,要在那裡當眾燒死長壽王。

長壽王以前的大臣們,聽到這個消息,紛紛跑來向惡王哀告:「這是我們的故主,他今天就要死了,希望大王允許我們最後一次為他送行!」

惡王答應了。大臣們便准備了各種酒食、飯菜,送到行刑台上,一個個痛哭不已;旁邊圍觀的群眾,都說長壽王死得太冤枉了,連城外的農民、樵夫都呼天喊地,傷心不已。

太子長生聽到傳言說「父親已被惡王抓住了」,連忙挑了一擔柴,假裝到城裡賣柴,也擠在圍觀的人群中。他看到父親就要被處死了,心裡悲痛欲絕。

長壽王一眼看見兒子也擠在人群中,惟恐兒子以後會替自己報仇,便仰天長嘆,高聲喊道:「當兒子最大的孝順,就是能讓父親死後無恨。兒子啊!你千萬不要為我報仇,那我死後才會快樂,沒有憂愁;如果你不聽我的話,一定要殺人報仇,那我在九泉之下也不會安心的。」

長生不忍心親眼看著父親被活活燒死,便擠出人群,回到山中。

長壽王就這樣被活活地燒死了。

長生回到山中,心裡忿忿不平,一直寧靜不下來,心想:「我父親仁重義深,至死不變;而惡王卻胡作非為,不明善惡,害死我父親。雖然我父親心存仁慈,至死仍不怨恨惡王,不讓我報仇;但我做人兒子的,如不能殺了惡王,報此殺父大仇,有什麼臉面再活在這世界上?」打定主意後,他偷偷地潛回城裡,裝扮成打零工的,以尋找報仇的機會。

惡王手下有個大臣,家裡有座菜園,正需要一個種菜的。

管菜園的人在街上遇到長生,便雇他來種菜。

長生幹活認真負責,技藝又高,滿園蔬菜長得茁壯旺盛,生機蓬勃。

一天,大臣來巡視菜園,看見蔬菜長得這么好,心裡很高興,便叫來管菜園的人詢問原因。

管菜園的回答說:「前不久,我在街上雇了個小夥子,這些菜都是他種的。」

大臣便把長生叫到面前,交談之下,覺得這個小夥子知識豐富,什麼都懂,便問他:「你會做飯菜嗎?」

長生說:「會!」

大臣便提拔長生當廚師。

長生做的飯菜香氣撲鼻,花樣別致,味道甘美,大臣十分高興。

一天,大臣請惡王到家裡作客。

惡王一嘗到如此精美的飯菜,欣羨極了,忙問:「你的這些飯菜是誰做的?」

大臣說:「前不久我雇了個小夥子,廚藝好極了,這些飯菜就是他做的。」

惡王說:「你把他送給我吧!」飯後便把長生帶回王宮,讓長生專為自己做飯燒菜。

長生曲意奉承惡王,得到惡王極大的歡心和信任。

有一天,惡王問長生:「你會武藝嗎?」

長生說:「過去學過。」

惡王便提拔長生做自己的貼身衛士,對長生說:「我有個仇人,就是已死的長壽王的兒子長生。我一直防備著他,怕他來找我報仇。現在我提拔你做我的貼身衛士,希望你幫助我、保護我,防備長生前來暗殺我。」

長生說:「遵命!我一定為大王效力,以死相報。」

又過了些日子,惡王問長生:「你喜歡打獵嗎?」

長生說:「我從小就喜歡打獵。」

惡王便命令手下牽犬駕鷹,與長生一起出城去打獵。入山不久,便看到一頭羚羊在前面拚命逃竄,惡王就與長生一起驅馬追趕;一直追到山林深處,兩人都迷失了方向,在山林中轉了三天,也沒有找到返回的道路,他們又飢渴、又疲乏。惡王跳下馬來,解下佩劍,交給長生說:「我實在累壞了。

你坐下,讓我枕著你的大腿睡一會。」

長生說:「行!」

惡王就枕著長生的大腿,漸漸地睡著了。

長生心中暗自思索:「我為了報仇,想了多少辦法,吃了多少苦,今天總算老天爺保佑,報仇的機會到了。」便拔出劍來,正要砍去,忽然想起父親臨終前的囑咐,不覺又猶豫起來,心想:「父親臨終前再三命我不可報仇,我怎麼能違反呢?」

想著,便把劍插入劍鞘。

長生說:「這一定是山中的惡鬼,見大王在這里休息,所以前來作祟嚇唬您。有我在這里守衛,大王您安心睡吧!不用害怕。」

惡王又漸漸地睡著了。

長生聽著惡王打呼的聲音,心中的復仇之念,不住翻騰,不由得又拔出劍來。但一想起父親的遺囑,手又軟了,再次把劍插入劍鞘。

惡王第二次驚醒,渾身冷汗淋淋,說:「我又夢見長壽王的兒子要來殺我,嚇得我心都要跳出來了。今天是怎麼啦?盡作惡夢!」

長生說:「一定是剛才那些惡鬼們還在作怪,大王不必害怕。」

惡王就又躺下。長生見惡王漸漸熟睡,心中的兩種念頭互相鬥爭著,第三次拔出劍來,但想來想去,父命不可違,最後他長嘆一聲,把劍扔在地上,再也不打算殺掉惡王了。

這時,惡王一下子蹦起來,對長生說:「真奇怪!我又作了個夢,夢見長壽王的兒子說原諒我了,再也不來殺我了。」

長生說:「我就是長壽王的兒子長生。我到你身邊來,實意是想殺死你,為我父親報仇;但我父親臨終時再三叮囑,不準我報仇。我本想違背父親的遺囑,非殺了你不可,但想到父親臨終時殷勤懇切的模樣,又實在不忍心不聽他的話,所以把劍扔在地上,決定不再殺你。我今天雖然不殺你,但今後也許會惡意再起,又來殺你,這就會使我犯下不聽父命的大罪。所以我現在把一切告訴你,請你殺了我吧!這樣,你從此就安全了;我也免得做了不孝之子。」

惡王聽了以後,非常感動,也非常後悔,說:「我做事糊塗,不分善惡。你們父子倆行為高尚,仁至義盡;而我行事殘酷,還毫不自覺。今天,我的命本來已握在你手中了,但你心懷仁慈,牢記父親的遺言,不來傷害我,我真是感激不盡。現在讓我們回城去吧!可是,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走呢?」

長生說:「這兒的路我很熟,起先我是為了報殺父之仇,才故意引你迷路的。」說完,便領著惡王出了山林。

大臣們正在等待、尋找他們,見他們回來,十分高興。

惡王下令准備宴席,在宴席上,惡王問群臣說:「你們有誰認識長壽王的太子長生的?」

大臣中有的根本不認識長生,就回答不認識;有的認識長生,也知道惡王身邊的年輕人,明明就是長生,但他們都受過長壽王的恩德,唯恐說穿了,長生性命難保,因此也個個都說不認識。

惡王便指著長生說:「這就是長生啊!」說畢,惡王站起身來,鄭重宣布:「從今天起,我回到我原來的國家去,這個國家就交還給長生。我將與長生結為兄弟,以後若有其它國家敢來侵犯,我一定前來救援。」

宴會之後,惡王便率領自己的部下,返回本國。

從此,這兩個國家相互通好,和睦往來;人民也都安居樂業,享受太平。

長壽王的民間故事

❿ 中國長壽之王:無兒無女,活到133歲,他為什麼能夠活這么長

一個人如果能活到100歲,那就是長壽之人,若是能超過100歲的壽齡,那更是了不得。而人們都希望,自己的父母可以身體健康,萬壽無疆。父母長命百歲,活得健康喜樂,子女才會更放心,也更開心。

一個人的心態樂觀而堅強,因此在遇到麻煩時也不會心慌。 當人們變得開朗和樂觀時,他們會熱愛生活。 因為您熱愛生活,所以您會珍惜生命,也許這就是龔來長壽的原因。 人們將在生活中遇到許多困難或災難。 一個人可以活多少年,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決定的,也許所有這些事情都是很早以前就安排好的。 有些人註定要長壽,有些人只能在年幼的時候去世; 從出生之日起,有些孩子甚至在不到幾個月的時間內死亡。 有些人還活著,但是「 啃老族」,就像社會上的懶散者一樣。 其他人則是挺拔的人,是國家的支柱。 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越大,他所得到的尊重和愛就越多。 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活得更有意義。

閱讀全文

與重慶王長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痴呆葯物醫保報銷嗎 瀏覽:117
如何勸父母看牙 瀏覽:681
老年人撿口罩 瀏覽:824
養老保險金網上支付 瀏覽:279
甲亢治癒後又患老年痴呆 瀏覽:206
連雲港工人退休工資 瀏覽:550
遷安換駕駛證體檢在哪個醫院 瀏覽:890
2018流行秋標款50歲女裝 瀏覽:133
馬鞍山好的敬老院 瀏覽:114
成武縣養老金都是什麼時候發放 瀏覽:1
養生玉碗騙老年人 瀏覽:187
老年人喜歡的食物 瀏覽:646
老年人遺產免費公證 瀏覽:885
父母買彩票我該怎麼辦 瀏覽:3
去醫院到哪裡去做未成年人體檢 瀏覽:497
長壽花朵焉了怎麼處理 瀏覽:426
分宜個人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473
老年痴呆默 瀏覽:397
寶寶1歲身高80 瀏覽:216
古今孝順之人排比句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