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長壽食品廠

長壽食品廠

發布時間:2023-03-27 23:17:53

⑴ 如皋的特產有哪些

如皋蘿卜
千年之前,如皋人就開始種植蘿卜。據說唐太和年間(公元827-836年),如皋定慧寺的僧人們就將自己種植的白蘿卜作為貢品,但是的白蘿卜叫做萊菔子。後來,隨著時間的推遲,蘿卜的種植在如皋也推廣開來。《如皋縣志》(清乾隆庚午年及公元1750年編訂)中有記載::「蘿卜,一名萊菔,有紅白二種,四時皆可栽,唯末伏初為善,破甲即可供食,生沙壤者甘而脆,生瘠土者堅而辣。」現在人們種植的蘿卜中以白蘿卜為主,很少種植紅蘿卜。
如皋,位於長江三角洲上海都市圈內,東瀕黃海,南臨長江,有著優越的氣候條件,土壤為沙性土,適合蘿卜的種植。如今,「如皋蘿卜」憑著自身皮薄、肉嫩、多汁,味甘不辣,木質素少,嚼而無渣等優點已經蜚聲海內外。「蘿卜響,咯嘣脆,吃了能活百來歲」、「煙台的蘋果萊陽的梨,不如如皋的蘿卜皮」等諺語也早就隨著如皋蘿卜流傳開來。如皋黃雞
如皋黃雞是經過長期選育而成的地方良種。因其「黃嘴、黃腳、黃羽毛」,群眾習稱為「三黃雞」。早在清嘉慶甲子年(公元1840年)修編的《如皋縣志》中就有記載:「雞,家之常畜」,品種有「花雞、獐雞」等。「獐雞」即指雞羽如獐毛顏色的黃雞。這說明如皋人民早就把黃雞作為「家之常畜」。其實如皋黃雞並非渾身一片黃色,它在頸、翅、尾處仍夾有明顯的黑色羽毛,形成其獨有的特徵。該種雞頭小、象蛇頭,眼圓大、單冠直立,耳垂鮮花;捋開羽毛看,其皮膚亦為黃色;胸肌、腿肌較發達,因其羽毛緊貼,體形顯得清秀。如皋黃雞屬於卵肉兼用型。體型中等偏小,行動活潑,善於覓食;適應性強,耐粗放飼養。產蛋量多,一般產蛋180隻左右。該種雞皮薄肉嫩,味道鮮美。烹飪可紅燒、冷切、清燉、原悶以及炒、燒、溜、炸、烤等多種方法,正合一席食用,故又有「一席雞」之稱。至今,上海宴席上仍有「活殺三黃雞」的名菜。 建國以來,如皋黃雞的生產得到進一步發展。1976年建立了如皋黃雞原種場以後,加強了提純復壯等科研工作,經過十年四個世代的家系優育,使該種雞外貌特徵更趨一致,優良性得到進一步提高。現雞群分布不斷擴大,飼養量成倍增長,為如皋養雞業的當家品種。每年生產鮮蛋數千萬千克,提供商品雞數百萬只,暢銷港澳地區及穗、滬、寧、蘇、錫、常等江南大中城市,民間盛傳「百萬雄雞過長江」的說法。 如皋火腿
如皋火腿的生產始於清咸豐初年(公元1851年),清末先後獲檀香山博覽會獎和「南洋勸業會」優異榮譽獎狀,與浙江金華火腿、雲南宣威火腿齊名,為全國三大名腿之一。因如皋位置在北,故被稱為「北腿」。
如皋火腿薄皮細爪,形如琵琶,色紅似火,風味獨味,以色、香、味、形、「四絕」聞名中外。可常年貯存,供四季食用。烹飪可蒸、煮、燉、煨、炒、燜、燒一般清燉和煮食為佳。生產中選用如皋、海安一帶飼養的尖頭細腳、薄皮嫩肉的優種生豬為原料。對豬腿也按一定規格精選,擇其重量長度恰當、腿心肌肉豐滿者,再經多道工序精細加工製成。自1982年起連續被評為商業部名特優質產品。如皋香腸
如皋香腸歷史悠久,是聞名全國的品種之一。其生產始於清同治年間,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清末獲「南洋勸業會」二等獎。可與「廣式」香腸媲美,被稱為「如式」香腸。 如皋肉聯廠繼承和發揚了傳統工藝,精心研製新配方,產品質量享譽國內外。所產「如皋牌」香腸1982年起連續被評為商業部名特優質產品,1985年獲國家質量銀質獎,1988年獲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1992年獲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

如皋肉鬆
如皋肉鬆的生產始建於1914年,建國後由如皋肉聯廠生產。原為「太倉式」肉鬆,由於不斷改進生產工藝,研製最佳配方,已形成了如皋肉鬆自己特有的風味。1982年起「金梅牌」肉鬆連續被 評為商業部名特優質產品;1985年在巴黎榮獲國際美食學會與旅遊觀光委員會授予的金質榮譽獎章,這是我國在國際上獲得第一枚肉食品金牌;1988年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牌。1992年「如皋牌」肉鬆獲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

白蒲茶干
白蒲「三香齋」茶干(簡稱白蒲茶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了,是如皋久負盛名的傳統風味土特產。「白蒲茶干」選用優質大豆,多種香料精製而成。內含易於人體消化的優質蛋白質及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B1和B2和鈣、磷、鐵等,還含有動物性食品所缺乏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彌補動物菜餚的缺陷,對增補人體和營養極為有利。茶干又味美香芳,富有韌性,色澤美觀,形狀方且薄,別具一格,經濟實惠,弛名四方,極受群眾歡迎。 "三香齋"的來歷: 據《如皋縣志》記載,公元三九七年即隆安元年,晉安帝司馬德宗家已將白蒲置為「蒲濤縣地」,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白蒲茶干」始制於清朝康熙年間,一們姓屠的湖州人在白蒲北街開的一豆腐乾店,店號「三香齋」,又名「屠三香」、白蒲北街是南北交通要道,商業較盛,油餅糧行,京貨店,水煙棧,各式菜館,點心店 ,魚行、茶館等店鋪林立,來往商人,小販很多,每日清晨,商民,街坊鄉老,小販等都喜歡坐茶館,閑談生意經,山海經,一邊談心,一邊買來屠氏的豆腐乾佐茶。因其近似茶色,又是名茶配食的佳品,故取名茶干。到康熙丙子年(康熙三十五年,即一六九六年),「屠三香」生產的茶干由於加工工藝精細,用料考究進嘴細軟勁韌,美味可口,算得上色、香、味俱佳,茶幹上模壓店號,很有特色,被譽為白蒲一絕。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地方官特別選擇了「三香齋」茶干作為貢品,請皇上品嘗,乾隆嘗後甚悅,又聽該店獨家經營的介紹 ,便御筆寫下「只此一家」的題字,賜予褒揚。屠氏得此御筆歡喜欲狂,並將「只此一家」製成金字匾額,懸於店堂,自得御筆「只此一家」,「三香齋」茶干馳名大江南北。嗣後「三香齋」茶干店,生意更加興隆。 董糖 董糖始於如皋。據清道光庚寅年《崇川咫聞錄》載:「董糖,冒巢民妾董小宛所造。未歸巢民時,以此糖自秦淮寄巢民,故至今號秦郵董糖。」明亡,冒辟疆(巢民)偕董小宛歸隱如皋水繪園。海內名流,常集是園,詩酒唱和。小宛制酥糖饗客,其味佳美,為客稱道。遂以流傳,世稱董糖,至今已有300餘年歷史,成為本市的優質名牌產品。
如皋食品廠生產的水明樓牌董糖,繼承了傳統工藝,以上等白糖、純凈飴糖、褪殼芝麻等精工製作而成。酥鬆香甜,口味純正,食之齒頰留香。1985年獲江蘇省優質產品證書。現年銷售量達數十萬盒
林梓潮糕 林梓潮糕創於清雍正壬子年(公元1732年),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為江蘇特產、蘇北名點,名傾大江南北,《江蘇名菜名點》一書曾作介紹。
林梓潮糕選料講究,以當年產優質糯米、粳米舂成米粉,拌和綿白糖、金桂花、松仁及紅綠瓜絲,用荷葉墊底,製成圓形糕坯,精工刀切,水蒸而成。剛出籠時不粘手,彈性如海綿,米香、桂香、荷香,沁人心脾,香而不濁,甜而不膩,柔潤爽口,風味純正。既是可口的點心,又是饋贈親友的上乘禮口。
此外,如皋的名菜名點有:明清即已流傳的「水晶餚蹄」;董小宛所創的「董肉」(又稱「虎跑肉」);形若鴿卵、皮白如玉、餡黃似金的「蟹灌魚丸」;以河蟹、江鱘、海蛤為原料的「如皋三醉」;以松仁、瓜子仁、核桃仁、甜杏仁、榛仁為餡的「五仁饅首」;以蟹、肉、筍為餡須藉助調羹食之的「如皋湯包」等。名酒不:如皋酒廠生產的「水明樓牌」黃酒、陳元酒,分別獲得1993年日本東京第五屆國際博覽會金獎和1998年首屆中國儀器博覽會銀獎、銅獎。其它食品有如皋食品罐頭廠生產的火腿罐頭、蘑茹罐頭、速凍蘑菇;如皋醬醋廠生產的芝麻豆瓣辣醬、五味花生醬等都獲得部優質產品稱號。~~ 在步行街的那個轉角的地方!就是在「安定廣場」往北走,在河西邊!
叫「麒麟閣」那裡賣的大多是如皋的特產!我去過一次,。買的是「董糖:。很不錯的,

閱讀全文

與長壽食品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六十歲的老人喝什麼牌子奶粉好 瀏覽:881
老年痴呆葯物醫保報銷嗎 瀏覽:117
如何勸父母看牙 瀏覽:681
老年人撿口罩 瀏覽:824
養老保險金網上支付 瀏覽:279
甲亢治癒後又患老年痴呆 瀏覽:206
連雲港工人退休工資 瀏覽:550
遷安換駕駛證體檢在哪個醫院 瀏覽:890
2018流行秋標款50歲女裝 瀏覽:133
馬鞍山好的敬老院 瀏覽:114
成武縣養老金都是什麼時候發放 瀏覽:1
養生玉碗騙老年人 瀏覽:187
老年人喜歡的食物 瀏覽:646
老年人遺產免費公證 瀏覽:885
父母買彩票我該怎麼辦 瀏覽:3
去醫院到哪裡去做未成年人體檢 瀏覽:497
長壽花朵焉了怎麼處理 瀏覽:426
分宜個人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473
老年痴呆默 瀏覽:397
寶寶1歲身高80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