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描述百歲老人的詞語有哪些
一、老人的別稱:
100歲:期頤:指百歲高壽。期頤
108歲:茶壽: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二、形容老人的漢字
公 倪 華 叟 龐 宿 嫗 姁 姥 娭 婆 孤 旄 老 耄 耆 耋 柭
眲 矍 癃
三、形容老人的詞語
阿媽 阿母 艾孀 安車 尊老 自老 尊宿 燭武 致仕官 諸公 諸君 育鞫
鬻駱 遺棄罪 遺叟 憂葵 引老 引年 堯禪 燕骨 一鶴 養老 養老金 朽衰 延英殿 朽邁 秀頂 休致 鄉杖 西夕 西傾 兀首 五更 翁媼 晩耄 晩年 娭毑 晩暮 頭黑 晩謬 頭童 駘背 歲除 田舍翁 韜樹 歲衰 禿翁 宿昔
退田 宿德 退養 衰耄 衰遲 衰親 衰齒 衰謬 衰鬢 授田 鮐顏 詩叟 太公望 社長 奢香 傷暮 三老 上年紀 日秩 白首 白首郎 白鼠 媼嫗 八法 白頭 白頭親 斑鬢 朝馬 便秘 補唇 巢父 禪讓 陳情表 齒宿 齒豁 齒殲 齒窮 齒邁 吃新節 齒暮 齒耄 齒盡 齒耋 齒衰 辭老 到歲數 垂白 賜香 道嫗 賜杖 待年 耋老 釣文鉤 耳雨 伏老 防老 法定刑 二疏 房老 伏枕 奉祠 告退 服老 負圖 公公 告老 國叟 孤老 皓髯 皓發 皓皤 皓首 皓然 官養 好好兒 胡耇 寒晩 鶴老 黑花 華皓 惛眊 華顛 黃耇 還受
黃鵠 黃發 黃馘 諱老 驥伏櫪 舊儒 鳩形 九老圖 倦勤 老媼 老巴巴 老死 老無知 老頭 老頭子 老相公 老頭皮 老衰 老夫 老疾 老休 老太爺 老太太 老弊 老人婆 老臣 老婆兒 老婢 老不死 老婦 老者 老驥 老視眼 老邁 老盡 老劣 老悴 老翁 老色 老頭兒 老生兒 老軍 老僧 老漢 老校 老丈 老歸 老背悔 老母 老學 老大 老不著 老大娘 老旦 老爹 老將 老來 老病 老奶奶 老昧 老婆子 老聵 老癃 老復丁 老糊塗 老大人 老弱 老憊 老臞 老慵 老口 老來俏 老儒 老嫗 老悖 老大爺 老郎 老臉 老怯 老成人 老牛 老僕 老親 老佣 老鈍 老伙計 老人家 老民 老公公
老爺子 老爺爺 老衲 老農 老患 老窮 老健 老婆婆 老羸 老謬 兩疏 呂望 耄聵 埋年 耄昏 髦蔽 耄荒 耄亂 耄勤 耄耋 耄夫 髦昏 耄學 耄倦 謬耄 暮老 暮耋 暮古 年耆 年高 年衰 耆英會 年邁 年禮 耆指 年艾
僻老 疲癃 婆子 皤皤 婆兒 耆老 耆俊 耆紳 乞骸骨 耆宿 牽鹽 泣杖
窮老 窮人 秋扇 秋娘
㈡ 形容老年人的句子,詞語,外貌等!
和藹可親:和藹:和善。態度溫和,容易接近。
鶴發童顏:白白的頭發,紅紅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有精神。也說童顏鶴發。
老當益壯:年紀雖老而鬥志更堅,干勁更大。《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當:應該。益:更加。
慈眉善目:形容仁慈善良的樣子。
1、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布滿了深深的皺紋,兩只小小的眼睛有點渾濁,他的手,有小薄扇那麼大,每一根指頭都粗得好像彎不過來了,皮膚皺巴巴的,有點兒像樹皮。
2、王爺爺個兒不高,背有點駝,滿頭銀發,鬍子、眉毛都花白了。他常穿一身褪了色的藍色工作服,看上去七十多了,可還是挺精神的。
3、我的外公六十多歲了,兩斑白,頭頂中間光禿禿的,像個小球場,周圍是稀稀的幾根頭發,臉龐圓圓的,整天笑眯眯的,肚子挺得高高的,像個彌佛。
4、我奶奶今天頭戴絨線帽,身穿一件嶄新的黑呢子大衣和一條混紡呢褲子,腳上穿著一雙油亮亮的平底皮鞋。她手拄拐杖,滿臉洋溢著喜氣,手裡拿著一張的紅紙,出了門。
5、這時我看見一位滿面紅光的老大爺,他雖然滿頭銀發,鬍子斑白,卻顯得精神抖擻,他像年輕小夥子一樣,利落地跳入冰水之中,揮動著那有力的雙臂,飛快地向前游去。
6、白發蒼蒼的鄰居張奶奶拄著拐杖,臉上笑得像一朵綻開的菊花。她眯起眼睛翻來覆去地看著玉雲姐那張錄取通知書,好像手裡捧的不是錄取通知書,而是一件稀罕的寶物。
7、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布滿了深深的皺紋,兩只小小的眼睛有點渾濁,他的手,有小薄扇那麼大,每一根指頭都粗得好像彎不過來了,皮膚皺巴巴的,有點兒像樹皮。
8、王爺爺個兒不高,背有點駝,滿頭銀發,鬍子、眉毛都花白了。他常穿一身褪了色的藍色工作服,看上去七十多了,可還是挺精神的。
9、那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一張飽經風霜的臉,兩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很有神;頭發很卻很整齊。
10、我的奶奶今年八十三歲了,她個兒不高,頭上全是白發,臉上布滿了皺紋,牙齒全落光了。她的背有些駝,小腳只有3寸長,但走起路來還很有精神。
㈢ 形容90歲以上的老人用什麼詞
耄耋老人
㈣ 形容老年人的成語,什麼之年
垂暮之年、遲暮之年、耄耋之年、花甲之年、古稀之年。
1、垂暮之年是一個漢語詞彙,指快要到或已接近人之晚年。
出處:宋·張元干《廬川詞·醉落魄》:「年華垂暮猶離索。」譯文:年華衰老,人入暮年的時候卻仍舊還在四處漂泊離群索居。
2、遲暮之年指遲暮、黃昏,比喻晚年,形容人至老年。
出處:《清朝野史大觀·第九卷·兩大文章》:「痛思臣母遲暮之年,不幸身嬰殘疾。」譯文:痛思我的母親到了老年,卻不幸患了殘疾。
3、耄耋之年是一個成語。耄耋(mào dié):八九十歲。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耄耋之年,年紀十分大的時候。
出處:曹操《對酒歌》: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譯文:老人都能夠只因為壽命到頭而終結,遍施恩澤連草木蟲魚都能得到好處。
4、花甲之年是一個成語,讀音是huā jiǎ zhī nián,指老人六十歲。
出處:計有功《唐詩紀事》第六十六卷:「手埒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譯文:雖然六十歲了,但是玩弄珠子還很流暢。
5、古稀之年,讀音gǔ xī zhī nián,漢語成語,指人到70歲的時候。
出處:杜甫《草堂詩箋》十二《曲江二首》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譯文:到處都欠著酒債,那是尋常小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古來也是很少的了。
㈤ 形容老人的詞語。
一、容光煥發
白話釋義:臉上的光彩四射。形身體健康、精神飽滿。
出處:清·蒲松齡蒲松齡《聊齋志異》:「妝畢;容光煥發。」
譯文:打扮化妝完,臉上的光彩四射
二、老驥伏櫪
白話釋義:比喻人雖年老,仍有雄心壯志,也形容人雖然年老,但身體依舊健康
出處:三國·曹操《步出夏門行》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譯文: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
三、老當益壯
讀音:[ lǎo dāng yì zhuàng ]
釋義:年紀雖老而鬥志更堅,干勁更大。 當:應該。益:更加。
出 處:《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四、白發朱顏
讀音:[ bái fà zhū yán ]
釋義:顏:臉色。頭發斑白,臉色通紅。形容老人容光煥發。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1章:「顧老和大部分中醫一樣,白發朱顏,戴一幅老花鏡,認真地給田福堂號脈。」
五、鶴發童顏
白話釋義:白白的頭發,紅紅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有精神。也說童顏鶴發。
出處:唐·田穎《玉山堂詩文集·夢游羅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童顏古無比。」
翻譯:說他自己不是神也不是仙,鶴發童顏自古以來無人能比。
【近義詞】紅顏白發、童顏鶴發、老當益壯、鶴發松姿、返老還童
【反義詞】未老先衰、鶴發雞皮、明眸皓齒、老氣橫秋、老態龍鍾
㈥ 形容老年人的成語
鶴發童顏、老態龍鍾、老驥伏櫪、和藹可親、慈眉善目
一、鶴發童顏 [ hè fà tóng yán ]
【解釋】: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出自】:唐·田穎《夢游羅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童顏古無比。」
【翻譯】:說自己不是神也不是神仙,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古代沒有可比的。
二、老態龍鍾 [ lǎo tài lóng zhōng ]
【解釋】:龍鍾:行動不靈便的樣子。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出自】: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六十九回:有一位老態龍鍾的工兵營營長吳某到站台迎接,並且報告錦州形勢混亂,火車不能開過。
三、老驥伏櫪 [ lǎo jì fú lì ]
【解釋】: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
【出自】: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翻譯】:年老的千里馬雖然躺在馬棚里,但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
四、和藹可親 [ hé ǎi kě qīn ]
【解釋】:和藹:和善。態度溫和,容易接近。
【出自】:老舍《四世同堂》二:假若有人願意來看他,他是個頂和藹可親的人。
五、慈眉善目 [ cí méi shàn mù ]
【解釋】: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樣子。
【出自】:老舍《老張的哲學》:「圓圓的臉,長滿銀灰的鬍子,慈眉善目的。」
㈦ 想要一些描寫老人的詞語,越多越好。
描寫老人的詞語有:
1.【解釋】:形容人到老年還依然威猛,不減當年。
2.【示例】:爺爺雖然年紀很大了,但寶刀未老,依然每天出去晨練。
3.【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比喻老將不減當年勇
1.【解釋】: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2.【出自】:《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3.【示例】:劍波朝著這兩位堅守職務的老森鐵員工,伸了一下大拇指頭,「真英雄,~。」 ◎曲波《林海雪原》一六
1.【解釋】: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2.【出自】:《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3.【示例】:劍波朝著這兩位堅守職務的老森鐵員工,伸了一下大拇指頭,「真英雄,~。」 ◎曲波《林海雪原》一六
1.【解釋】:龍鍾:行動不靈便的樣子。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2.【出自】:唐·李端《贈謝戴》:「交結漸時輩,龍鍾似老翁。」
3.【示例】:有一位~的工兵營營長吳某到站台迎接,並且報告錦州形勢混亂,火車不能開過。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六十九回
1.【解釋】: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2.【出自】:唐·田穎《夢游羅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童顏古無比。」
3.【示例】:(華佗)童顏鶴發,飄然有出世之姿。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五回
㈧ 有哪些詞可以用來形容八九十歲的老人要好的詞
80歲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歲.耄:指八九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㈨ 形容人10歲,80歲,90歲,100歲的成語有哪些
豆蔻年華、年逾花甲、半老徐娘、杖朝之年、耄耋之年、鮐背之年
1、豆蔻年華
【解釋】: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處女。指女子十三四歲時。
【出自】:唐·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示例】:一遇到女人,可就要發揮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就是「~,玲瓏可愛」。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論人言可畏》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
【近義詞】含苞欲放、含苞待放、金色年華、黃花少年、二八年華、不惑之年、及笄年華、錦瑟年華、含羞待放、黃金時代、有生之年
【反義詞】桑榆暮景、人老珠黃、風燭殘年、有生之年、不惑之年
2、年逾花甲
【拼音】[ nián yú huā jiǎ ]
【解釋】花甲,指人六十歲(用干支紀年,錯綜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意為年齡超過六十歲的老人。
3、半老徐娘
【拼音】[ bàn lǎo xú niáng ]
【解釋】《南史·元帝徐妃傳》:「徐娘雖老,猶尚多情。」後來用「半老徐娘」指中年色衰的婦女。
【近義詞】殘花敗柳、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反義詞】二八女郎、人老珠黃、風燭殘年、老態龍鍾、二八佳人
4、杖朝之年
【拼音】[ zhàng cháo zhī nián ]
【解釋】年過八十就可以允許撐著拐杖入朝。
【出處】《禮記·工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
5、耄耋之年
【拼音】[ mào dié zhī nián ]
【解釋】耄耋:八九十歲。耄,音「冒」,耋,音「迭」。
㈩ 形容年紀大了一個詞叫老什麼
1、我們抄先了解一下中國對老年襲人的稱謂吧:
50歲——年過半百、知非之年、天命之年;60歲——花甲之年、耳順之年;70歲——懸車之年、古稀之年;80歲——耄耋之年;90歲——鮐背之年;100歲——天人合一(道家的說法)。
2、適合年齡大了老人的詞:
形容老人說老態龍鍾不確切,有的人少年老成或者因為疾病的原因,也看起來老態龍鍾;有的人長得逆天,精神矍鑠不顯老態。我們可以形容老人老當益壯、老有所為、老驥伏櫪等等,老人們聽了心裡會很舒坦的。
說明一下。50歲列為老年是過去的說法。現在60歲才算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