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摔磚長壽

摔磚長壽

發布時間:2023-03-25 23:01:05

① 摔喪是什麼禮儀

有些地方舊時喪禮,靈柩出殯時,主喪的人摔一瓦盆,然後「起杠」,叫做「摔盆」,也有叫「摔喪」的,亦稱"摔老盆"。
摔是指摔碎、摔破一些隨葬器物,尤其是陶容器,在斂喪死者時,有意識地將某些器物摔於墓坑內使其破碎,此種習俗便是摔喪。

摔喪習俗明確見於文獻記載的,大約是封建時代,近、現代喪葬中或亦見存這種喪俗,後世的摔喪亦稱摔盆、摔老盆、摔屍盆等,其過程通常是親人死亡開始斂葬時,將一陶盆放在墓前燒紙求靈,求靈完畢即由死者的長子或長孫,或其它確立繼蔽棗承關系的人,拿起靈盆向墓坑中摔扔,摔時有一定講究,即要一次摔破,且越破越好,因為此盆被認為是死者的鍋,只有摔得粉碎才好帶到陰間去,陶盆摔破,尤如一聲號令,抬棺者迅速放棺,摔盆者操起引魂幡,駕靈而走。

這種摔喪駕靈的習俗,事實上早在中國新石器時代便已見端倪。

陝西西安半坡遺址仰韶文化墓葬,發現相當部分陶器是將口部敲破後用於隨葬的,這顯然是一種摔盆的早期形式;半坡墓葬另發現出土時個別隨葬陶器業已殘碎缺損的現象,如.. 142號墓,一件陶盆被打成數片,並在人架頭和腳上各蓋一塊破碎後較大的陶片,這顯然是掩埋前有意識先將陶盆摔破的。隨葬陶器破碎或殘缺而非因填壓或發掘清理所造成的墓例,在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時期全國各地墓葬中都非常廣見,鬧跡如陝西南鄭龍崗寺仰韶墓、青海樂都柳灣馬家窯文化馬廠期墓、齊家文化墓、陝西寶雞北首嶺仰韶墓、山東大汶口文化墓、山東泗水尹家城龍山墓等等,都可以見到明確的實例。這些宏彎拆現象表明,摔喪習俗在中國新石器時代諸文化中均十分流行。以二里頭、二里崗、殷墟文化為代表的夏商文化,以及西周時期的墓葬文化,也都普遍發現個別隨葬陶容器曾在斂葬時被摔致破碎或殘缺的現象,說明夏商西周時期也是盛行摔喪習俗的。從新石器時代至西周時期的摔喪習俗,應是後世摔盆習俗發展的前身,兩者在意義上當有一定的聯系。

② 農村老人常說喪盆不能亂摔,那摔喪盆時究竟有何講究

農村老人常說的喪盆不能亂摔,在摔盆的時候需要時死者的長子或者是長孫來摔盆,在摔的過程中,如果死者是父親的話,就用左手去摔盆,如果是母親的話,就用右手去摔盆,能夠把盆摔得越碎越好,但是不能摔第二次。這其實就是民間的一種封建迷信的活動,他們認為這是死者的盆,摔得越碎死者越容易攜帶,這些活動就跟給死者做法事,抬棺材出殯活動,“巡山”等等都是類似的,都是一些從古代一直流傳下來的迷信行為,作為當代的年輕人,了解一下就好,千萬別以為真的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這種傳統的習俗其實根本就有沒什麼意義,就跟逢年過節到祖墳前磕頭燒紙錢是一樣的,難道燒紙錢那些祖先就能收得到嗎,你把盆摔了就能夠讓死者自己帶走嗎,更本就不可能,就是一種封建迷信的做法,我們應該慢慢的去改變這些行為。

③ 摔盆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辦喪事出殯的時候,孝子摔燒紙盆【所謂的摔盆】代表什麼意思? 摔盆,即把靈前祭奠燒紙所用的瓦盆摔碎。這個盆叫陰陽盆俗稱喪盆 子,不過也叫吉祥盆。這個儀式很重要,摔盆者一般是死者的長子或長孫,是關系非 常近的人,如果無兒無孫,而不得不由別人來摔盆,這一儀式就會使摔盆者與死者的關系變近,甚至確立財產繼承關系。摔盆講究一次摔碎,甚至越碎越好,因為按習俗,這盆是死者 的鍋,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攜帶。瓦盆一摔,杠夫起杠,正式出殯。

問題二:死人為什麼要摔盆 為什麼白事「起靈」前「摔盆」?
現以「老北京民俗」說明:
盆兒,又叫「吉祥盆」、「陰陽盆」「老盆」等,直徑4寸左右,深1寸有餘,正中有一圓孔,瓦質。
據說陰間有位王媽媽,要強迫死者喝一碗迷魂湯使其昏迷,以至不能超生。喪家兒要准備有眼兒瓦盆,有眼兒的瓦盆可將迷魂湯漏掉,打碎雹胡瓦盆以免死者誤飲。盆兒在起杠時由長子摔碎,父死用左手,母死用右手,如果盆兒沒摔碎忌摔二次(由抬扛者踩碎)。
舊時代,一些客居北京的外鄉人,有的摔大花盆、花綠盆,有的摔治喪期間用來燒紙的大沙鍋,也有的摔一塊瓦,其意義各有說法。河北三河縣的人客居北京,出殯摔大泥盆,盆下鑽有7個孔。為什麼要鑽7個孔呢?據說是諸葛亮弔孝留下的。諸葛亮至柴桑口弔祭周瑜,東吳在靈前地下埋了火葯,其引芯就在喪盆底下,所以盆底特意鑽了孔。等孔明一燒紙,引著炸葯,必定炸死孔明。而孔明能掐會算,命趙雲預先帶一塊新磚放在盆子下面,假說是視周瑜「財帛高升」,於是破了東吳的火葯之計。摔盆時要用磚,為何用磚呢?據說可以避邪鎮宅。把磚撿回來,放在大門影壁前,任何邪魔外祟不敢侵入。如果是年高、福壽雙全的老人正常死亡,撿回摔盆用的磚,稱為「借壽磚」,意為借用死者的福壽。如果把磚墊在水蔥花盆底下,謂之「水磚長壽」。家宅當獲福、祿、壽三星的庇護,因此說拾此磚放於門前為「吉星高照」。還有的說,用這塊磚給小男孩壓書,孩子將來一定是「一品文章錦綉成」,可望「三元及第」。若給女孩壓活(刺綉、衣服、鞋帽之類的手工活)定會心靈手巧。總之,這類傳說不一而足。

問題三:古人說一人不能摔三個死人盆子是什麼意思 摔老盆,是中國漢族人死後出殯時的特有的風俗。古人認為一個人敬上父母不怕天。作為孝子,為父喪、母喪摔老盆,義不容辭,理所應當。為第三人摔盆,一說會被人認為摔盆者是私生子;二說為第三人摔盆,死後不得入祖墳;三說為第三人摔盆會禍及自己及家人。塌戚所以,古人父母都會囑咐自己的兒子:切不可為第三人摔盆。當然,如果父輩不在,為尚在的祖父母逝去時摔盆是可以的。

問題四:摔盆打幡是什麼意思 其實是一種喪俗,由死者的子孫來執行。延伸出去就是說養老送終。

問題五:人死了為什麼摔盆子 為什麼白事「起靈」前「摔盆」?
現以「老北京民俗」說明:
盆兒,又叫「吉祥盆」、「陰陽盆」「老盆」等,直徑4寸左右,深1寸有餘,正中有一圓孔,瓦質。
據說陰間有位王媽媽,要強迫死者喝一碗迷魂湯使其昏迷,以至不能超生。喪家兒要准備有眼兒瓦盆,有眼兒的瓦盆可將迷魂湯漏掉,打碎瓦盆以免死者誤飲。盆兒在起杠時由長子摔碎,父死用左手,母死用右手,如果盆兒沒摔碎忌摔二次(由抬扛者踩碎)。
舊時代,一些客居北京的外鄉人,有的摔大花盆、花綠盆,有的摔治喪期間用來燒紙的大沙鍋,也有的摔一塊瓦,其意義各有說法。河北三河縣的人客居北京,出殯摔大泥盆,盆下鑽有7個孔。為什麼要鑽7個孔呢?據說是諸葛亮弔孝留下的。諸葛亮至柴桑口弔祭周瑜,東吳在靈前地下埋了火葯,其引芯就在喪盆底下,所以盆底特意鑽了孔。等孔明一燒紙,引著炸葯,必定炸死孔明。而孔明能掐會算,命趙雲預先帶一塊新磚放在盆子下面,假說是視周瑜「財帛高升」,於是破了東吳的火葯之計。摔盆時要用磚,為何用磚呢?據說可以避邪鎮宅。把磚撿回來,放在大門影壁前,任何邪魔外祟不敢侵入。如果是年高、福壽雙全的老人正常死亡,撿回摔盆用的磚,稱為「借壽磚」,意為借用死者的福壽團肆陵。如果把磚墊在水蔥花盆底下,謂之「水磚長壽」。家宅當獲福、祿、壽三星的庇護,因此說拾此磚放伐門前為「吉星高照」。還有的說,用這塊磚給小男孩壓書,孩子將來一定是「一品文章錦綉成」,可望「三元及第」。若給女孩壓活(刺綉、衣服、鞋帽之類的手工活)定會心靈手巧。總之,這類傳說不一而足。
第二種說法
從小到大,我已記不清目睹了多少次「摔牢盆」的場面,兒時只是看個熱鬧,隨著年齡增長每當我遇到這種場面,不禁產生疑問:這瓦盆為何叫「牢盆」?為何有時要兩邊架著的人幫助使勁,生怕摔不碎?問之於村裡人,卻又都道不出個子丑寅卯。查《贛榆縣志》也言之不詳。最後找到後村八十多歲的老私塾先生,才知其原委。老先生說:人生在世,誰人能無過,虧心的事一定是有的,別人不知道,那閻王爺可最清楚,死後到陰間要受酷刑。兒孫為了給老人贖罪,便置盆為牢,事先囚禁,多送紙錢酒菜,等盆碎開,閻王一看,牢已蹲過了,又有諸多錢財酒菜享用,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給死者免了酷刑和牢獄之苦。

問題六:出殯摔盆說什麼 出殯摔盆說什麼
一般都是說某某一路走好,
其實沒有說么要說的。

問題七:摔盆的摔盆的規則 摔盆得在起棺(亦即要抬棺材去埋)時摔;摔盆是家中長子摔,長子不在則長子長孫摔,無長子、長子長孫則次子,若無次子以其它各子長幼輪序、嫡庶倫序無子由同姓親族中血緣最近的堂侄子摔,但條件是要其人未婚。若其已婚,則由未婚親族堂侄摔,以此長幼輪序(當然親生兒子不論已婚未婚,堂侄要論是因為已婚者是要承繼本家宗佻的)。婿不可摔!摔者謂之『孝子』,按舊例,可以承繼死者的大部份家產,這也就是為何已婚堂侄不可摔盆的主要原因----繼承別人遺產的同時也是要盡做別人「兒子」的義務的。無子無侄不屬善終...不摔。亦即所謂的無人送終也。盆兒,又叫「吉祥盆」、「陰陽盆」「老盆」等,直徑4寸左右,深1寸有餘,正中有一圓孔,瓦質。據說陰間有位王媽媽,要強迫死者喝一碗迷魂湯使其昏迷,以至不能超生。喪家兒要准備有眼兒瓦盆,有眼兒的瓦盆可將迷魂湯漏掉,打碎瓦盆以免死者誤飲。盆兒在起杠時由長子摔碎,父死用左手,母死用右手,如果盆兒沒摔碎忌摔二次(由抬扛者踩碎)。

問題八:中國摔盆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舊時代,一些客居北京的外鄉人,有的摔大花盆、花綠盆,有的摔治喪期間用來燒紙的大沙鍋,也有的摔一塊瓦,其意義各有說法。河北省三河市的人客居北京,出殯摔大泥盆,盆下鑽有7個孔。為什麼要鑽7個孔呢?據說是諸葛亮弔孝留下的。諸葛亮至柴桑口弔祭周瑜,東吳在靈前地下埋了火葯,其引芯就在喪盆底下,所以盆底特意鑽了孔。等孔明一燒紙,引著炸葯,必定炸死孔明。而孔明能掐會算,命趙雲預先帶一塊新磚放在盆子下面,假說是視周瑜「財帛高升」,於是破了東吳的火葯之計。摔盆時要用磚,為何用磚呢?據說可以避邪鎮宅。把磚撿回來,放在大門影壁前,任何邪魔外祟不敢侵入。如果是年高、福壽雙全的老人正常死亡,撿回摔盆用的磚,稱為「借壽磚」,意為借用死者的福壽。如果把磚墊在水蔥花盆底下,謂之「水磚長壽」。家宅當獲福、祿、壽三星的庇護,因此說拾此磚放於門前為「吉星高照」。還有的說,用這塊磚給小男孩壓書,孩子將來一定是「一品文章錦綉成」,可望「三元及第」。若給女孩壓活(刺綉、衣服、鞋帽之類的手工活)定會心靈手巧。總之,這類傳說不一而足。

問題九:沒兒子送終、有女兒摔盆,侄子打傘啥意思 其實有沒有兒子送終這並不重要,關鍵是要放下古今習俗封建思想,只要是親血緣的誰送都一樣!最最重要的是逝者生前是否享盡了孝順二字

④ 我的左腿根部摔倒瓷磚上,沒骨折,肌肉損傷,大概多久能好

病情分析:不慎外傷導致左側下肢根部疼痛,經過攝片檢查排除骨質異常,考慮軟組織挫傷為主。
意見建議:當然如果是軟組織挫傷而言,疼痛期間一定需要休息,結合中醫理療,對症用葯,後期也需要避免長時間站立橘圓,行走,無不適嫌模感才逐步加大運動負荷,綜合起來圓者塌才能康復。

⑤ 農村喪禮中,為啥長子一定要「摔盆」,這個「摔盆」有何講究

喪葬文化經過不斷的演變一直流傳至今,成為一種特色風俗。許多人甚至對喪葬文化的神秘色彩很感興趣,因為它在我們的文化體系裡,是陌生且禁忌的,喪葬文化內部又有著很多的講究,這是不接觸的人所不知道的。《荀子 ·禮論》記載:"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喪禮也體現了對生命的敬重及對人價值的肯定。

《孟子·滕文公上》中講述了一個故事,有一個人,他的親人去世了,他就背到山間溝壑准備就地扔掉,突然他看到有狐狸經過,擔心過世的親人被食之,出於良心的不安,就將親人簡單地埋葬了。可見最初的時候,人們並不會將死者安葬。後來由於古人迷信,以及生者為了凸顯自己的階級,於是就開始注意安葬死者遺體,喪葬文化就產生了。

▲摔盆照片

那說到最後,摔盆有什麼寓意呢?寓意就是碎碎平安,而且摔得越碎,聲音越響亮越好。最忌諱的就是沒摔碎,若沒摔碎,忌諱的是摔第二次,一般是由抬扛者給踩碎摔。摔盆就是希望死者能夠了卻今生,投胎下輩子的時候能夠了無牽掛。

結語

由此看來,中國的喪葬文化具有延續孝道,體現對死者思念的特徵。更像是生者和死者的單向對話,是對生命意義的一種體悟。而對於現代人而言,喪葬文化更大的意義在於,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組成部分,可以通過喪葬文化了解到古代的人民生活方式。

⑥ 為啥死人入葬時,供台的碗缺一塊兒

為啥死人入葬時,供台的碗缺一塊兒?生老病死,人生大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這些事情的禮儀紛繁復雜,成為了東方文化中最為魅力所在。在現代社會裡面,很多關於「生老病死」的禮儀都極大地簡碼模化了,雖然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繁文縟節,但是也失去了很多文化中的精髓。

這或許是文化在傳承過程中難以避免的情況。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區中,還有一部分喪葬習俗被很好地保留了下來,比如在人死之後,出殯當日,起棺之前都要舉行「摔盆」的儀式,這裡面有什麼寓意呢?



摔盆儀式的歷史淵源

在某些地方,「摔盆」又叫「喪盆子」或者「陰陽盆」,這個盆子是在死者死後,他的親人在搭設靈棚守靈的時候,用來燒紙錢用的,在出殯紙錢,要由自己的長子或者長孫摔破。

在傳統的民間習俗裡面,這個燒紙錢的盆子,代表的是死者的碗或者鍋,摔得越碎,死者就越容易帶走。如果摔不碎的話,那麼死者的家人就會招來血光之災,導致死者將來無人祭拜。所以這個盆子一般是陶罐兒或者瓦罐兒,這樣摔的時候就更容易摔碎。

不過如今的某些農村地區,在守靈為死者燒紙錢的時候,用的搪瓷盆兒,這種盆兒是很難摔碎的。但是會將其放置在死者的墳墓紙錢,以供之後祭拜時燒紙錢所用,也算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改良吧!畢竟很多地方,陶盆兒或者瓦盆兒已經成為了稀罕之物。

歷史上最早進行「摔盆」儀式的人叫作范蠡。根據相關記載,范蠡是春秋戰國時期,最有錢的人之一,他從事燒制陶器而發了大財,附近的很多相鄰也因此而豐衣足食。

但是范蠡一生無子,死後的巨額財富怎麼辦呢?范蠡拿出前一天燒好的陶盆兒,請大夥兒一起想辦法。有人說全部獻給當時的國君,這一點,范蠡首先就不同意了,他的很多好友都被當時的皇帝殺了,這樣做無異於資敵。



有人說將所有的財產都跟著范蠡的屍體一起埋了吧。范蠡也不同意,畢竟自己大半輩子的心血,位面顯得太浪費了。這時候,一個年輕人站了出來,他說:「人在物在,人去物去。到時候,我給你摔了吧!」范蠡一聽,這個主意不錯,就說道:「就按他說的辦吧。並且在我百年之後,這份家業也讓這個年輕人請受了,大家都給作個證吧!」就這樣,人死後,他的親人就會買來瓦盆兒,讓死者的長子或者長孫在死者的棺材錢摔碎。

摔盆儀式的規則

《孟子·離婁章句上》中說道:「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摔盆」儀式對於親人和死者如此之重要,那麼由誰來執行摔盆兒的儀式呢?

這個時候,中國傳統的宗攔春法制度就起到作用了。

一般情況下,這個盆兒在起棺時由長子摔碎,父死的時候用左手摔盆兒,母死的時候用右手摔盆兒,如果盆兒沒被摔碎,是不能拿起來摔二次的,這個時候,就由抬棺者踩碎。

如果長子已經不在人世的話,就由長孫來摔。如果長子以及長孫都不在的話,就由次子來執行這個儀式。如果是次子都不在的話,就按照長幼有序的規則來執行。



「摔盆」儀式中的這個盆兒也是很有講究的,不是在市場上隨隨便便買個盆兒就行。在嚴格的傳統儀式當中,這個盆兒必須要滿足以下這些條件:直徑4寸左右,深1寸有餘,正中有一圓孔。

並且,在摔盆兒的時候,會在盆裡面放一塊磚。

這塊磚有什麼用呢?

除了藉助它的力量更簡模耐容易摔碎盆子之外,據說這塊磚還可以避邪鎮宅。如果是福壽雙全的老人自然死亡,人們將其撿回來,是為「借壽磚」,意為借用死者的福壽。如果把它放在水蔥花盆的下面,稱之為「水磚長壽」,家宅就能夠獲得福、祿、壽三星的庇護,放於門前則為「吉星高照」。

如果用這塊磚給家中的小男孩壓書,這個孩子將來一定會「一品文章錦綉成」,有希望「三元及第」。如果用來給小女孩壓活(刺綉、衣服、鞋帽之類的手工活),一定會心靈手巧。總之,這裡面的寄託著很多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摔盆儀式的寓意

摔盆儀式有兩方面的寓意。一方是對於死者而言,根據中國傳統的神鬼文化,在陰間有一位守在奈何橋頭的王婆,每天給走過奈何橋的鬼魂喝下自己所熬制的湯,與孟婆湯不一樣,這個王婆湯又叫做迷魂湯,鬼魂在喝了這個湯之後就不能夠投胎了。

⑦ 為何人死要摔盆

人死後出殯時孝子為什麼一定要摔盆?並非禮節,而是有深刻寓意!

舊時出殯講究「摔盆」,就是將靈前祭奠燒紙用的瓦盆摔碎,或者用棍子敲碎,當然燒紙用的瓦盆也有幾個比較顯著的特徵:它的直徑應該是四寸有餘,深寸許,底部正中央有一個圓孔,俗稱吉祥盆、陰陽盆和喪盆子等等。

很多人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可能非常不理解,為啥非要摔盆呢?實際上摔盆這道程序大有講究,和傳說中的孟婆湯還有很大的關系,按照傳統的說法,人去世後,靈魂要踏上黃泉路,此時人的靈魂還處於一種混沌的狀態,不知自己已經死亡,踏上黃泉路後首先要經過的就是忘川河,而忘川河上則佇立著奈何橋,忘川河旁會有一個土堆被稱作望鄉台,而在望鄉台旁邊立有一塊三生石,上面刻著每一個人的來世今生,很多靈魂在這里重新回憶自己的一生,所有的愛恨情仇全部囊括在內,雖然多數靈魂對人間戀戀不舍,但是卻無可奈何,只能借著往前走,直到過奈何橋,喝掉孟婆湯,緊接著轉世投胎,而摔盆的目的就是希望陰間的親人不要誤飲孟婆湯,將今生今世的親人忘記。

⑧ 結婚出門摔磚好嗎

不好。
在傳統的結婚習俗中,結婚是有很多的禁忌的,根據不同地區的習俗來講,摔東西有著不一段空樣的寓意,通常會被認為婚後會感情破碎。
如果不慎摔了,要說歲歲平安,結婚是喜慶的事情,婚伏嫌禮上發生突發情況是無法避免的,很多迷信說法是信則有,不握廳瞎信則無,美滿的婚姻需要細心經營,所謂的預兆並不起決定性原因。

閱讀全文

與摔磚長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應對父母患病 瀏覽:853
老年痴呆如何鑒定 瀏覽:300
老年人能刮痧嗎 瀏覽:130
應退休沒退休社保公積金怎麼辦 瀏覽:141
四川老年公寓包吃住 瀏覽:822
兩個月嬰兒體檢有哪些 瀏覽:629
80歲胃癌晚期 瀏覽:803
胃寒吃什麼晚餐老年人喝鯽魚湯 瀏覽:215
領農村基本養老保險金 瀏覽:356
老年人坐車怎麼安排位置最合理 瀏覽:760
醫院送去單位的體檢報告需要多久 瀏覽:665
前夫的父母是做什麼的 瀏覽:841
幼兒重陽節三句半台詞 瀏覽:687
河北省養老保險怎麼申報 瀏覽:189
社區志願者重陽節慰問高齡老人 瀏覽:535
退休養老金要報稅嗎 瀏覽:311
深圳哪裡可以做體檢表 瀏覽:41
鎮養老院收費是多少 瀏覽:320
社保未到退休身亡 瀏覽:326
鄉村重陽節文化活動方案 瀏覽: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