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說50歲是壽命「決定期」50歲後能長壽還是短命,看哪些表現
無論男女,過了50歲之後就進入 養生 「關鍵期」。判斷一個人是否是長壽體質,可以通過這「四個表現」來初步觀察,如果有這4個表現,更有可能會長壽。
一、能屏氣90秒
如果你在45歲之後,還能屏氣達到90秒以上,那麼說明你的心肺功能很不錯。達不到90秒的朋友可以經常做一些心肺功能的鍛 煉,比如每天可以試著做深呼吸,擴胸,慢跑等運動。
二、心率在60次每分鍾
心率心臟每分鍾跳動的次數。 健康 的人在安靜狀態下的心率平均每分鍾60次左右。
如果心率不在正常范圍,就是心律不齊。容易引起缺血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炎、心肌病變等心臟疾病。
正常狀況下,心跳一般都是55-90次每分鍾,若低於55次或高於100次們就要引起注意了。
三、腳部溫度正常
中醫保健中常說:「寒從足下生,病從寒中來」。尤其老年人群體中,腳保暖了病少一些,身體 健康 無災無痛,壽命也自然延長了。
如果手腳有溫度,經常暖洋洋的,說明腎氣足,腎臟 健康 ,除此之外,也代表這血流通暢,心臟、血管也沒有什麼大問題。
因此,腳部溫度正常,說明身體是很 健康 的,擁有長壽體質。
四、睡得快
研究發現許多 健康 長壽的老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享有 健康 的睡眠。壽命超過百歲的張學良先生被問到 養生 之道時回答:「我並沒有特殊的 養生 之道,只是我能睡、會睡罷了。」雖然張學良先生沒有一語驚人,但卻道出了 養生 的真諦,即要有充足而高質量的睡眠。
除此之外,想要長壽 健康 ,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吃含α-亞麻酸的食物
我們都知道,一到中老年,就容易引起三高等疾病,而心腦血管更是危害著我們的身體 健康 。
這有很大原因是因為我們日常的食用油中,含omega-6較多,這種營養過量就容易導致肥胖,易患心腦血管、三高等疾病。
而α-亞麻酸屬於不飽和脂肪酸,作為omega-3的母體,攝入後,可以中和omega-6,為身體帶來的傷害,是一種很重要的營養。
因此,α-亞麻酸可以預防三高,對血管有通透、清除垃圾的作用,還能夠預防心臟病、血管堵塞、腦血管等心腦血管疾病。
除此之外,α-亞麻酸還是細胞膜構成的主要組成部分,對於養肝、促進肝細胞的再生,提高免疫力有很好的作用;對於癌症患者,還具有抑制癌細胞的生成和發展,減慢癌腫生長,延長患者生命的功能。
因此,中老年人每天吃一點含有α-亞麻酸的食物,對於身體 健康 有很大好處。
含α-亞麻酸的食物: 青蘇子油、有機亞麻籽油 中。
二、日常少生氣
英國《每日郵報》曾刊文指出,生氣對人的心臟、免疫力,甚至傷口的癒合能力都造成了巨大影響。
一項匯總了來自美國、歐洲、亞洲和澳大利亞44項研究的統計顯示,在既往沒有心臟病的成年人中,愛發火、常對人懷有敵意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比其他人高19%。
所以,平時生氣少的人,會比常常生氣的更有長壽資本哦!
三、不吃的太飽,七八分飽正合適
一個驚人的發現:約20%的老年痴呆患者在他們青壯年時期皆是飽食的「 美食戚激答 家」。
年輕的時候,控制不住嘴,頓頓吃飽,頓頓吃撐。
實際上,如果到了45歲以後,還不控制住嘴,吃得太撐,「三高、大腦早衰、腸胃炎、骨質疏鬆....」肯定會吃飽了撐出來!
四、每天要多運動
不管到了多大的年紀,都要運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止是為了他人,也是為了自己!
道路不是很遠的朋友,可以騎腳踏車上下班,這也是保持活動的一種方式;或者每晚高慧飯後半小時,散步半小時。
長時間的運動,會讓你的身體比較健壯,體質也會提高!
50歲是壽命決定期這種說法是有一定科學根據的。因為我們人體的很多惡性疾病、嚴重疾病或者是影響壽命的慢性疾病,發病高峰都是在五十歲上下。
比如肺癌,發病高峰就在四十五歲。人群中一般在四十五歲之前患肺鉛襪癌的比較少,但是到了四十五歲之後,肺癌的發病率就筆直向上,瞬間增高。
還有胃癌、腸癌、肝癌也是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出現發病高峰。
另外,高血壓、糖尿病也是在這個時間段開始高發。你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覺,身邊五十多對不的人得高血壓、糖尿病的比較大多。這些慢性疾病對於我們的壽命都有很大影響。大家都知道高血壓腦出血經常奪人命,基礎就是有高血壓病。
50歲後長命與否,這個還真不好看錶現就能看出來的。為什麼呢?因為除了慢性病,還有一些急病或者意外。
比如一個人平時很注意 養生 ,身體很好。但是不小心摔倒了,骨折了,卧床期間很可能會出一系列並發症,直接要了命。
我還認識一個大叔,身體特別棒,結果六十歲的時候去西藏玩,結果一下飛機高原反應腦水腫就犧牲了。。。。。。這根本沒法預料的。
不過如果非要預測,我覺得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看看能否長壽。
1.血壓怎麼樣,血糖,血脂怎麼樣。血壓如果好,血糖如果好,血脂如果好,肯定比血壓高的人理論上要多活一定時間
2.心臟怎麼樣。看看心臟有沒有心臟病,尤其是有沒有房顫這些嚴重的心臟疾病。如果沒有,肯定好。
3.肺怎麼樣,看看肺有沒有慢性支氣管炎,有沒有肺大泡這些。老慢支也是影響老人壽命的一個常見病
4.肝怎麼樣。有沒有肝硬化,肝炎這些。如果肝 健康 ,肯定好。
5.腎臟怎麼樣
6.居住環境怎麼樣。環境越好,長壽的概率越高
7.能夠接受的醫療條件怎麼樣。能夠接受的醫療條件越好,越容易長壽
8.生活習慣怎麼樣。如果生活習慣好——不大魚大肉,不抱一頓餓一頓,不抽煙喝酒,不熬夜,心情樂觀,煩心事少,更容易長壽
但是,命啊,掌握不了。
簡單說,人到了40歲,更懂得了事理、責任等;人到了50歲,也是到了人生中最成熟的階段;人到了60歲,就像是看透了一切……
總之,50歲後,人過半百,很多人希望身體 健康 ,長命百歲。
表現一:心態好,不操心
人活著,能否長壽,主要還是看心態。
俗話說「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心態積極、樂觀的人,不認為自己已老去,很多事情還能幹,這類人容易長壽。
心態好,不操心「別人的事」這樣的人,心胸寬闊,遇事不記仇、不往心裡去,身體會分泌一些「有益激素」,利於各個器官 健康 。
表現二:睡眠好,不失眠
擁有良好的睡眠,利於各個器官得到很好的休整,利於長壽。
人一生中大約1/3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睡眠對身體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睡眠好,不失眠,往往會有入睡快、不打鼾、起夜少等特徵,保證睡眠質量,這是長壽的表現。
表現三:二便通暢,無異常
排尿順暢,尿液顏色無異常,淡黃色或深黃色(喝水少),排尿次數不頻繁,沒有尿痛、尿急、尿不凈等情況,這也是腎臟比較 健康 的表現之一。
排便通暢,不費力,每天能排便1-2次,沒有排便不凈、便血等情況,這也是腸道比較 健康 的表現之一。
表現四:體重穩,肚子小
體重也是能否長壽的特徵之一。
體重超過,過於肥胖,肚子大,可能會使內臟脂肪超標,引起代謝異常,誘發高血脂等,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體重偏瘦,尤其是短時間內驟減,一定要注意,可能是得了什麼大病引起的。
而體重保持穩定,肚子小,也說明身體 健康 ,容易長壽。
表現五:血脂、血壓、血糖無異常
血脂、血壓、血糖等各項指標無異常,說明患慢性疾病的概率比較低。
身體不被慢性疾病困擾,能減少很多葯物的攝入,從而減輕肝腎的負擔。
了解身體各指標,50歲後,最好每年到醫院檢查一次,出現異常,早確診早治療。
此外,50歲後的人,除了慢性疾病,也是一些急症的高發階段,如腦卒中、心肌梗死等,起病急、致死率高。
還有一些意外,如交通事故、摔倒等,也會影響人的壽命,所以說,50歲後能否長壽,要考慮的方面也很多。
50歲後,身體 健康 更重要!日常做好以下幾件事,更利於 健康 !
俗話說「病從口入」,想身體 健康 ,飲食上還是有很多注意的。
1,少油、少鹽
飲食清淡,控制油鹽攝入,利於減少慢性病的發生,尤其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少油,最好每人每天食用油攝入在25-30克以內。
搭配食用油 ,補齊三種脂肪酸,利於減少血栓的形成。
紫蘇仁油、橄欖油、大豆油按1:2:2比例搭配,每天食用25-30克。
紫蘇仁油 富含α-亞麻酸,屬於不飽和Omega-3脂肪酸系列,是目前人們嚴重缺乏的營養素之一。
橄欖油富含油酸,屬於不飽和Omega-9脂肪酸系列,大豆油富含亞油酸,屬於不飽和Omega-6脂肪酸系列。
其中,α-亞麻酸進入體內會分解為EPA,被稱為「血液清道夫」,可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而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調節血脂代謝,達到降脂、降壓的作用,從而減少血栓的形成,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發生。
此外,α-亞麻酸還有助於軟化血管,增加血管彈性,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減少脂質沉積及改善纖溶功能,從而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少鹽,最好每人每天鹽分攝入不超過6克為宜。
2,不吃壞掉的食物
食物變質、或壞了一小塊,都可能會被黃麴黴菌感染,其代謝產物黃麴黴毒素有很強的致癌性。
即便將壞的部位削掉,好的部位也可能留有黃麴黴菌,若攝入體內比較多,容易引發肝癌、胃癌等。
所以,壞掉的食物,最好不要吃,及時丟掉。
水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素之一,也是新陳代謝過程中重要的參與者,同時,還是廢物的重要載體。
1,多飲茶,利尿
喝茶 養生 ,不同茶泡水喝,有不同的作用。
古古丁赤玫茶,泡水喝,利尿、消炎,改善泌尿系統炎症。
古古丁,是一種葯食兩用的小植物,又稱為黃花郎、蒲公英等,具有很好的利尿消炎作用。現代研究發現,古古丁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對泌尿系統感染、尿道炎、盆腔炎、腎盂腎炎等都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赤玫花,是一種野生的小玫瑰花,性溫,中和寒性,改善口感,利於長期泡水喝。
2,少飲酒,護肝
酒是一把雙刃劍,控制飲酒量,利於減少肝臟損傷。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進入體內大約90%經肝臟代謝,若攝入過量,會促使肝臟代謝負重,不能將酒精完全分解,會損傷肝臟,甚至誘發酒精性肝病。
建議,男性每天酒精量攝入不超過15克,女性應更少攝入。
生命在於運動!
不管多大的年齡,只要堅持適量的運動,能提高新陳代謝,促進毒素排出,減少體內廢物;還可提高自身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1,進行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在運動過程中,利於達到生理上的平衡,是一種強度低的運動。
如步行、慢跑、騎自行車、健美操、游泳等。
適量進行有氧運動,利於控制血壓,提高心肺功能,還可增加骨骼密度,防止骨質疏鬆,還利於減少體內多餘脂肪,減少與肥胖有關的疾病。
2,每周運動4-5次
運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件持之以恆才能有效的事情。
運動一定要堅持,最好每周進行4-5次有氧運動。
每次運動最好在30分鍾以上,根據自身情況,量力而行。
50歲,讓陳醫生不禁想起著名主持人李詠,在50歲患癌離世的,這每個逝去的人,都在提醒我們要好好活著。
50歲是壽命「決定期」,不能說它完全對,准確的應該說是50歲左右,這個年齡段,往往會因一些疾病而影響我們最終的壽命!
50歲左右,你如果告訴陳醫生,你沒做過一次胃腸鏡,陳醫生並不會覺得你有多幸運,而是覺得你麻木不仁。這人過了40歲以後,胃腸癌得發病率就像是過山車一樣,往上走,哪怕是 健康 人群,都要求至少做一次胃腸鏡檢查,因為40歲以上是胃腸癌的高危人群,是早期發現早期胃腸癌非常關鍵的年齡段。
還有男性發病率最高的肺癌,女性發病率最高的乳腺癌,發病率最高的年齡段都是在50歲左右,尤其是女性,50歲左右還要面臨絕經期,不僅脾氣暴漲,而且激素也迎來了大的變化,這時候什麼女性的疾病都可能會發生,比如甲狀腺癌,為什麼女性會比男性多發,這都跟女性在一生中激素變化比較大有關。
實際上,就算現在我國人均居民壽命已經達到了76歲左右,但是這離我們《皇帝內經》說的人類自然壽命可以活到120歲還差的遠呢,為什麼會這樣?
除了一部分是遺傳因素決定的以外,最主要的還是受到我們生活的自然環境, 社會 環境以及注不注重後天的 健康 養生 有關!
那麼我們說怎麼看一個人有可能會活的久一點呢?
第一,看二便是否正常。主要指的是大小便是否規律,無異常,比如小便會不會太黃,經常出現很多的泡沫,大便是否經常不是便秘就是腹瀉等
第二,看是否有「四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以及高尿酸。
第三,看三餐是否規律決定我們的消化功能是否可以長壽,不至於提高胃腸道疾病的發病率,因為如果一個人長期吃飯不規律,那麼我們人體的膽汁、胰液等消化液就容易分泌刺激我們的胃腸道,導致胃腸道不適,長期以往,就容易形成胃腸道疾病;
第四,看腹部是否平坦。這點大家可能會比較疑惑,其實說的主要是是否存在腹部肥胖,相比我們人體其他位置的脂肪堆積,腹部脂肪對我們人體的傷害更大,因為人體腹部的脂肪主要沉積在我們腹腔內,會對腹腔的肝、 胰、胃、腸道等器官造成更大的損害,而且,腹部肥胖的人更容易得心臟病,這也是為什麼男的總比女的容易得心臟病的原因之一。
怎麼確定自己是不是屬於腹部肥胖呢?看不一定能看的准,有一個簡單的計算方法,腰圍/臀圍,男性如果超過0.86,女性超過0.75,就屬於腹部肥胖。
第五,看心率快慢。我們人體在45歲以後,大部分器官都會走下坡路,其中就包括有我們的心臟,而我們心臟作為人體各個組織器官的水泵,一旦出現心率過快或者過慢,哪怕看起來只是相差幾十,也會因供血問題而出現明顯的不適。正常人的心率是每分鍾在60-100。
就是這位梅先生,著名的 養生 ,太極,書法專家。59歲就去世了。還有「嶺南湯王」之稱的 養生 專家佘自強,也是60歲去世。其實,真正的 養生 :就是:只要不犯法,該幹嘛幹嘛,喜歡吃啥就吃啥。
個人認為,在排除了天災、人禍和疾病的情況下,50歲作為壽命的「決定期」還不太准確。
正常衰老是每個人都避免不了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個器官功能都會下降!但是大多數器官的功能在50-60歲這個時間段內下降速度加快,或者開始出現器質性改變,因此將50-60歲這個時間段作為壽命的決定期更為穩妥!
腎臟 作為人體水鹽代謝的重要器官,老化也會對其產生多重影響,我們都知道腎臟以腎單位的形式產生功能,腎單位的量在30-80歲間減少25%-30%,50歲後減幅最大!
心血管系統 為人體提供氧氣和營養物質,而年齡增長,高血壓和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也在逐步上升,男性60歲後屍檢發現冠狀動脈疾病的患病率可達到75%!
肺臟 作為人體氧氣的來源器官,隨著年齡增長,功能儲備開始下降,非吸煙男性用力肺活量,每10年減少0.1-0.3L,從60歲開始下降幅度增加!
肝臟 作為人體營養物質代謝的器官,其質量也在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少20%-40%,在20-100歲間其灌注和血流量減少高達50%,60歲以後,下降幅度逐步增加!
生殖系統 的老化改變導致老年人容易發生尿失禁、泌尿道感染、陰莖勃起功能障礙和性交痛,但是年齡對於男性性功能的影響較小,而女性則在45-55歲之間出現絕經,卵巢開始萎縮,功能逐漸消失!
骨骼肌肉 ,骨骼和肌肉老化的差異性比較大,但是無論男女,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量相對於體重都會減少30-50%,而且50歲以後,骨骼肌的神經支配逐漸減少,肌肉量損失逐漸增多;
神經系統 ,65歲以後,人的腦容積每年減少約7cm3,其中額葉和顳葉減少最多;正常老化會導致認知領域受損,包括情節記憶、記憶及執行功能,在50-60歲以後這些認知領域會加速下降或直線下降!
皮膚 做為人體最大的防禦器官,在40歲以後彈性蛋白的生物合成顯著減少,皮下彈性纖維網開始退化,皮膚彈性開始變差!
當然還有很多器官都在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老化,大家感興趣的可以自行查閱。
由於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一樣;生活習慣不一樣;飲食結構不一樣;心裡壓力不一樣;從事的職業不一樣,這么多的不一樣就會導致身體重要器官的老化速度不一樣,自然器官老化得多的就少活幾年;器官老化慢的就多活幾年。
因此,我們可以將上訴的各個器官功能老化的進程進行量化,之後再加上各個器官疾病的量化評分,綜合進行評判壽命的長短!還可以加以干預,以達到延長壽命的目的!
《論語》中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個指的是人的一生有很多個階段,而到五十歲的時候就知道哪些事情可為哪些事情不可為,人力能夠做的事情能做到多少,也是對人生一種透徹的了解,不過對於壽命而言,從現代 社會 來說,並不是一個明確的節點。畢竟50歲還是中年人,還有很多的機會和希望。
至於50歲以後能長壽還是短命,其實還是要看具體的身體的狀況,如果50歲之前沒有透支身體,沒有造成一些慢性疾病,那麼還是有很大的機會能夠 健康 長壽的。但是現在的人因為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的壓力的加大,很多人往往不能保證正常的飲食和睡眠,大多數人都是在疲勞過度的狀態中,三餐不準時,經常熬夜,睡眠不足,飲食結構不合理等等,都容易對 健康 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那麼要想知道50歲以後能夠長壽,可以看一下體檢報告,每年一次的體檢報告,其實是對 健康 的一種監測,比如甘油三酯,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尿酸,血壓,血糖,轉氨酶,肌酐等等,這些指標代表一個人的 健康 狀況,尤其是對於不容易被發掘的慢性的疾病。所以如果想要長壽,首先就要從體檢報告上著手進行調整,當然越年輕越好,越容易調整和恢復。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各種心血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 大多數腫瘤都是集中在 50歲左右高發。 所以這個階段的人尤其需要注意生活習慣的改善和每年的 健康 體檢。
良好的生活習慣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無非就是清淡飲食、均衡營養、控制飲酒、 不吸煙、不熬夜、適量運動、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其實這幾點要求不僅是50歲的人應該注意的,而且所有年齡段的人都應該注意,但要真正做到這幾點恐怕沒有多少人。
另外,很多人可能都忽略了 健康 體檢的重要性 ,認為「我又沒有病,為什麼要體檢?」還有的人可能是害怕去體檢,擔心「自己一檢查就是一堆的毛病。」但事實上體檢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早期發現身體的異常之處,從而提醒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善了。如果確實有需要進一步治療的疾病,也可以在早期得到處理,對於改善疾病的預後、提高生存質量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雖然我是一個崇尚科學的醫生,但一個人能不能長壽,我卻覺得沒有任何科學的依據。畢竟人的一生中會經歷很多變故,誰也無法預知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如果排除了其他所有的突發事件,僅從 健康 的來判斷的話,以下這些可以作為一定的參考:
1.心、腦、腎等重要臟器 的 功能完好;
2.長期保持上面提到的良好生活狀態;
3.和睦的家庭關系;
4.足夠的經濟條件;
5.良好的醫療資源。
當然以上5點並不是特別全面,但包括了個人、家庭與 社會 三個方面。而這三個方面與長壽的關系還是非常密切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我是醫師楊浩,專注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慢性病管理, 健康 科普
一切都是命。我一個朋友,那時身體很棒,天天幹活。先是他岳父沙輪破碎打中腦袋,他說可能死定了,然而沒死。後來他小姨妹病的奄奄一息,他說他姨妹活不過兩月。後來他感冒,一個月沒好,一去檢查,肝癌晚期,兩個月後死了。而她姨妹在他死後身體也逐漸就好了,現在身體棒棒的。感覺那有什麼生命公式。
⑵ 人的壽命最長的是多少
截止到2019年12月5日,李慶遠(又名李清雲),據一些網路媒體報道如人民網、鳳凰網稱:李慶遠是最長壽的人,活到了256歲。
1933年活了256歲的李慶遠與世長辭,他先後共有24位妻子,180位後人。當時的紐約時報與時代雜志都做了報道。按照這個年代推算,他應該生於清康熙16年(1677年),先後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九代至民國,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極罕見的長壽星。
李慶遠生於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卒於民國22年(公元1933年),終年256歲。是清末民初的中醫葯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
在他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葯方面的傑出成就獲政府的特別獎勵,在他200歲時,仍常去大學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李慶遠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
(2)人長壽網擴展閱讀
傳奇故事:
李清雲於的傳奇故事很多,比如傳說他是太平天國石達開手下的將領,隨石達開來到四川。後來石達開在大渡河全軍覆沒,李清雲便喬裝為草葯醫生,逃到開縣陳家場一帶避難,證據是他能講很多太平天國的戰斗故事。
又傳說他會水火二遁,能遁來錢物,因為他賣葯雖掙錢不多,但家用不乏。長期打牌只輸不贏也未見過缺錢用。
還傳說他善於相面之法,曾有開縣南門人張驥若年輕時,李算定張將來要當大官,約定算準了以後,以兩石穀子作酬謝,後來張果然當了四川軍閥的旅長,而張也果真送了他兩石穀子酬謝。
幾乎沒有人知道李清雲早年的事情,截至2014年的資料只知道他出生於四川,最後也終老在了那裡。他10歲的時候出外前往甘肅、陝西、西藏、安南、和滿洲採集草葯。隨後他的事情就基本上沒有任何記載可循,再隨後的日子裡,他就依靠為人看病出售中草葯為生。
⑶ 人的身體壽命是由基因決定的嗎
人的壽命並不是由基因決定的。
根據對超過4億人的家譜進行分析,發現生活伴侶對壽命的影響比家庭遺傳因素更為重要。
這份聲明中表示,人類壽命的可遺傳性並非是15%-30%之間,而很有可能是低於10%,真正會影響壽命的,反而是生活伴侶。
只要堅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運動習慣等健康的生活習慣,是可以克服基因上的缺陷的。也就是說,健康的生活習慣才是決定壽命長短的關鍵因素。
(3)人長壽網擴展閱讀:
良好的生活習慣
1、不吸煙酗酒
有研究顯示,吸煙是目前引起肺癌的重要因素,而長期酗酒會引發慢性肝炎、脂肪肝等疾病。疾病正是威脅著壽命的重要因素,想要延長壽命一定要戒煙戒酒。
2、保持健康的體重
眾所周知,肥胖本身是一種慢性疾病,還會導致多種代謝性疾病的產生,嚴重影響壽命。然而,體重過輕、過重都不是好事,老年人應該保持正常的健康的體重。
3、適度的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想要延長壽命便離不開適度的運動。運動可以強身健體,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幫助消耗熱量,遠離肥胖,還可以擁有健康的心態。
4、合理平衡飲食
民以食為天,合理的飲食不但能提供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也是在防病治病上起到關鍵的影響因素,保持合理平衡的飲食是健康的基本要求。
⑷ 世界上有活到超過100歲的人沒
世界上有活到超過100歲的人。百歲老人是一個極為罕見的人群,加拿大人口統計學家估計,人類超過110歲的生存機會目前尚低至1/10萬。根據2015年日本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日本百歲老人的數量約為6.2萬人,其中只有146位是超級百歲老人。
這個群體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健康老齡化」,即使年過百歲,也能保持相對較高的認知能力和身體獨立性,由於與年齡相關的疾病發病率低,許多超級百歲老人幾乎可以終身健康。
百歲老人的奧秘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和慶應義塾大學的研究團隊以7名110歲以上健康老人為對象,對其血液中的數千個循環免疫細胞進行分析發現,具有細胞毒性功能的CD4 T細胞顯著增多是超級百歲老人異於常人的主要標志。
CD4T細胞也被稱為輔助T細胞,一般無法直接攻擊癌細胞。但是具有細胞毒性功能的CD4T細胞,可以攻擊癌細胞。研究人員表示,具有細胞毒性功能的CD4T細胞在超級百歲老人中顯著擴增,達到了總T細胞群體的80%,而在相對年輕的對照組(年齡在80歲以下的人群)中,該細胞只佔總T細胞群體的10%~20%。
在人體衰老後期,免疫系統需要更頻繁地消除異常或感染的細胞。而超級百歲老人身體中的CD4T細胞轉化為細胞毒性T細胞的能力超強,這可能是適應衰老後期身體需求的關鍵。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超級百歲老人的長壽秘密
⑸ 中國最長壽的人是誰
李慶遠(又名李清雲),據一些網路媒體報道如人民網、鳳凰網稱:李慶遠是最長壽的人。
生於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卒於民國22年(公元1933年),終年256歲。是清末民初的中醫葯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
在他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葯方面的傑出成就獲政府的特別獎勵,在他200歲時,仍常去大學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李慶遠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
(5)人長壽網擴展閱讀:
李慶遠的養生之道:
李慶遠出名,大概是嘉慶年間,在四川開縣為人治病,因為醫術好,所以當地居民請李慶遠定居在開縣,而這時的李慶遠已經150歲了,依然皮膚光滑,肌肉壯士,面色紅潤,只是頭發和鬍子都掉光了,但是牙口還很好。
於是在開縣,李慶遠就成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半仙一樣的人物,也因為他經歷豐富且醫術高明,幾乎沒有治不好的病,所以聲名在外。
李慶遠在世期間一邊醫病一邊賣一些名貴的中草葯,所以也經常雲由於各地,所到之處幾乎都知道了李慶遠的存在,知道他長壽且醫術好,因此有病的人來看病,沒病的人總是過來咨詢長壽的秘訣。
李慶遠的回答其實並不復雜,大多數人都不相信。他說,自己長壽可以分三個方面來講,首先就是飲食,抽煙、喝茶、飲酒這三個自己從來不碰,同時吃飯定時定量,長期素食。
因為自己懂中醫, 所以也長期服用黑豆、馬齒莧、芹菜、金銀花、山楂、綠茶、海藻、菊花等,其命名為「百草長生方」,以保持人體三通,血通、尿通、便通」。其次是生活,早睡早起很重要,並且還經常閉目打坐,就是盤腿而坐,雙手放膝蓋上,幾個小時都不動。
最後就是心態,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坐如龜,行如雀,睡如狗」。當然,李慶遠除此意外還有一個天然的優勢,自己懂中醫,所以身體有不舒服的話,可以及時自我調節。
網路-李慶遠
⑹ 人最常能活多少歲
沒有一個具體的定論。
在生物學上,對於哺乳動物的生理寬灶壽命有一個標准,一些專業的人通過研究發現,生理壽命的長度應該為生長期的5-7倍。人類的生長期是根據遲橘牙齒生長時間推算的,人在20到25歲之間,最後一顆牙大多都長好了,由此推算出人的生慎旦扮理壽命應該是在100-175歲之間,也就是說最長可以活到175歲。
⑺ 中國目前年齡最大的人 多少歲啊
李清雲生於清康熙十抄六年(公元1677年),卒於民國22年(公元1933年),終年256歲。是康熙至民國時期的中醫葯學者,也是世界超級老壽星。
在他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葯方面的傑出成就獲政府的特別獎勵,並創立青雲堂中醫館,在他200歲時,仍常去各地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李慶遠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
李慶遠認為:人的壽命有長有短,這是由元氣所主宰的。元氣,又稱原氣,稟受於先天而賴後天榮養而滋生。他形象地把愛護與不愛護元氣,比作蠟燭存放的位置。若是把點燃的蠟燭置於罩籠內,則燃燒的時間長;若置風雨中,則時間必短或即熄滅。養生之道,亦是如此。
他非常欣賞老子之言:「毋勞汝形,毋搖汝精,毋使汝思慮縈縈(纏繞)。寡思路以養神,寡嗜欲以養精,寡言語以養氣。」他說,此中妙旨,往往被不善養生之庸人所忽視。
他根據圃翁(古代一位善於養生的老人)的養生理論,特別強調善養生者必以慈、儉、和、靜四字為根本。
⑻ 人的長壽秘訣是什麼
長壽秘訣一:充滿善意
易怒和憤世嫉俗的人,比那些性格沉著、冷靜、信任他人者早亡的可能性高出4倍,而對他人不友善者更易發生早亡。因為心中充滿善意的人,一旦被激怒和心煩意亂時,體內的副交感神經會迅速發揮作用,使人在短時間內心平氣和。而不友善、嫉妒心強和總不信任他人者,被激怒後,體內會大量釋放腎上腺素,肌肉綳緊,血壓上升,心肌耗氧量增多,血小板聚集功能加強。時間一長,對於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病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極易發生意外。相反,充滿善意的人和樂於助人的人,可得到他人的感謝和友情,使自己內心產生一種滿足感,這將有助於解除精神緊張造成的傷害,並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而對有侵害行為的人,永遠不寬恕別人的人,甚至總想伺機報復的人,就相對容易發生心理傾斜而致病。
長壽秘訣二:睡得好
人們經常聽說睡眠與健康是緊密聯系的,每天多睡一會兒,睡足起來的話,會感覺到神清氣爽,渾身有勁,特別是老牛朋友,他們總有早期的習慣,如果睡眠時間不夠,會有疲憊感,精神也不好,還會影響抵抗力的下降。
長壽秘訣三:吃得好
健康的人要全面攝取營養物質,而不宜偏於某一種。如皋百歲壽星中93%以上既吃大米、麵粉等細糧,又吃玉米、大麥、元麥等粗糧;他們吃的稀飯主要是粳米、玉米面、大麥糝。粗糧、細糧、蔬菜、水果、花生等,既有正餐,又有小吃,還有零食,五花八門,葯補不如食補,壽星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樣樣都吃不揀嘴。」
長壽秘訣四:堅持運動
合理膳食,堅持每天走上一萬步。控制每天總熱量很重要,吃飯只吃八成飽,食鹽不超過6克(相當於兩啤酒瓶蓋),少吃超市熟食,以免熱量、鹽等攝入超量。減少膳食脂肪,多吃蔬菜水果、五穀雜糧。少食用味精、蚝油、鹹菜、醬油,多食用醋、蔥、蒜、芥末、辣椒,每天要保證飲水1200毫升。鍛煉完全可以做到見縫插針。其中,走路是所有鍛煉里最容易做到的。
⑼ 中國各朝代的人的平均壽命是多少歲要有依據
1、夏、商時期18歲,
2、周、秦大約為20歲,
3、漢代22歲,
4、唐代27歲,
5、宋代30歲,
6、清代33歲,
7、民國時期約為35歲。
8、新中國成立後,據調查1957年我國人民平均壽命已提高到57歲,到1981年為68歲,1985年為68.97歲,其中,男性為66.96,女性為70.98歲。
該數據來自1996年第5期《生命與災禍》中林萬孝的《我國歷代人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一文。
(9)人長壽網擴展閱讀
現代人長壽的原因:
1、醫療技術提升了
在人的一生中,從未患過病、無疾而終幾乎是不可能的。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迅速發展,高水平的醫學研究、高科技的診療手段和更多療效好的葯品使得傳染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的發病率大大降低,治療效果大大提高,有些曾經在全球肆虐的傳染病已經被消滅,一些慢性病逐步得到了規范化的診治,極大地改善了預後。
經濟的增長帶來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識的增強以及醫學的發展是民眾健康指數普遍提高的重要因素,人們普遍接受了預防為主,有病早發現、早治療的理念。這些是讓現代人壽命越來越長的重要原因。
2、營養好了,飲食合理了
人體抵抗疾病、從事各項活動,需要豐富的營養物質。到了老年,衰老的機體更需要優質蛋白質。保證營養物質的攝入,關注合理、平衡的營養,這些都為人的健康長壽加分。
3、熱愛社會活動和健身運動
日本對百歲老人的興趣和愛好的調查顯示,約有81%的人在青壯年時期就喜歡參加社會活動和文化體育、娛樂活動。這些活動可以推遲和延緩腦細胞的衰老。
4、X染色體攜帶免疫功指穗能基因
人口統計資料幾乎一致地顯示,女性比男性壽命長大約5~6歲。遺傳學研究發現,女性有生理學廳滾的免疫優勢。男性的性染色體由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組成,女性由兩條X染色體組成,人體免疫功能基因就存在於X染色體內,因此,女性具有雙倍於男性的免疫功能,扮逗余所以抗病能力強。
5、性格開朗精神愉快
有學者對長壽老人進行調查時發現,長壽者大都性格開朗、心胸開闊、精神愉快、性情文靜、情緒樂觀。性格與某些疾病的發生發展確實相關,具有A型性格的人爽快利落,工作節奏快,效率高。
但容易急躁冒進,這種性格的人,患冠心病者較多,患癌症者較少;B型性格的人,溫和平靜,工作慢條斯理,愛苦思冥想,這類性格特徵的人,容易遭受精神創傷,常有情緒壓抑、悲觀、消極、多疑等異常心理。
6、生存環境好
山區的氣溫、濕度、氣壓、陽光、大氣、水文、地理等特點有利於人的健康長壽。有些科學家發現,在某些山區、農村的空氣中,有對長壽有益的陰離子。還有人認為,某些地區的水與食物中的化學成分有利於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