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想知道這是不是唐卡
是唐卡,主尊是長壽佛,左下是白度母,右下是尊勝佛母。長壽三尊題材的唐卡。
㈡ 尼泊爾唐卡,釋加牟尼三十五尊佛,葯師佛,長壽佛,四臂觀音佛值多少錢
連個圖都沒有,沒法估呢
根據尺寸,裝裱,畫料,畫師都能有天壤之別
至於題材,一般來說菩薩越多價格越高
當然印刷品例外
㈢ 求鑒定唐卡
背面藏文一般是作者簽名啦。這幅唐卡是《長壽佛》,長壽佛是阿彌陀佛形象之一。因為阿彌陀佛意譯是無限的時間(無量壽)無限的空間(無量光)。在藏傳佛教中,無量壽和無量光很多時候是分開供奉的,無量壽佛的無限時間,就是表示長壽的意思。
這尊畫像和阿彌陀佛一樣,但不同的是,阿彌陀佛的缽中沒有長壽果(草)的。其實,在藏傳佛教中,長壽佛經常畫成菩薩形式,手中持有的是壽瓶,跟這個是一樣的。
㈣ 唐卡繪畫中常見的主尊形象
唐卡是藏傳佛教的一種特殊藝術形式,其可以看做是壁畫藝術的延展。用礦物為顏料,繪制在布匹上,更適應於藏區人民畜牧業為主的生活狀態,不需要拘泥具體的地理位置,隨時可以取出,便於朝拜和修持,不易損壞,不易褪色。
近代以來,尤其是在漢地,唐卡的常見主尊大致有以下17尊:
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葯師佛、不空成就佛、大日如來、長壽佛、蓮花生大士、四臂觀音、千手觀音、白度母、綠度母、文殊菩薩、大勢至菩薩、黃財神、財寶天王、大白傘蓋佛母、金剛薩埵...
而且,我們更喜歡這些主尊的寂靜相,比較難以接受在家裡懸掛忿怒金剛相。
我在本篇文章中匯集了一些最常見的主尊寂靜相,從手印,法器,膚色這幾個方面簡述一下如何快速區分這些主尊:
0 1 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佛陀本尊,主持娑婆世界(即我們生活的大千世界)。唐卡中最常見的是」得道相「,即佛陀在菩提樹下證道覺悟那一刻。
唐卡形象的特點是:
左手托缽,右手施「降魔印」,手指自然向下伸展觸地,這是佛陀在菩提樹下禪坐時,降服魔王波旬時所施手印。
02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即無量佛,主持西方極樂世界,也是我國凈土宗主修的本尊佛。 唐卡形象特點:
膚色常見為紅色,雙手施「禪定印」,雙手托缽(bō)
說到阿彌陀佛,就一起看看 」西方極樂世界「 唐卡:
03 葯師佛
葯師佛,主持東方凈琉璃世界。至純至凈,以無上能力凈化疾病,可治眾生貪、嗔、痴三毒。
唐卡形象特點:
右手施「與願印」,左手托缽。膚色為藍色,代表天空,至純至凈。
04 不空成就佛
此佛尊為五方佛的北方佛,為事業成就之守護佛。近代很少見此佛尊以獨立主尊的形象出現在唐卡內,更多是作為五方佛一起出現。
唐卡形象特點:
右手施「無畏印」,膚色為綠色。
05 大日如來
大日如來,是」法身佛「,代表絕對真理,按教義來說,法身佛應該是既不可見又無處不在。
在唐卡中有常見的有兩種形象,一種是作為唐卡主尊時呈現的菩薩相,另一種五方佛一起時呈現的佛尊相。
唐卡形象特點:
菩薩相:四面二臂,雙手施」禪定印「,手捧法輪。
佛尊相:雙手施」說法印「,佛色以白色為主,有時也為黃色
在此處暫停一下,前面說的五尊佛,是唐卡中最常見的佛尊形象。合在一起就是」五方佛「,更能體現相互間的區別:
06 金剛薩埵
金剛薩埵,是普賢菩薩的化身,可凈化一切罪業。
唐卡形象特點:
左手持金剛鈴,右手持金剛杵。
07 觀世音菩薩
在唐卡主尊中,觀世音主要體現為四臂觀音、千手觀音兩種形象,一般來說坐像多為四臂觀音,站立像多為千手觀音。
唐卡形象特點:
千手觀音:站立像,十一面分為五層,最上面一層是佛相。
四臂觀音:坐姿像,一面四臂,前面雙臂雙手捧寶珠,另兩臂各持法器(左蓮花,右念珠)。
08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大智慧的代表。
唐卡形象特點:
」左經右劍「,即左手持蓮花,蓮花上有經匣,右手持劍,可斬斷一切愚昧之根。
09 長壽佛
長壽佛,也就是無量壽佛,長壽三尊之首。
唐卡形象特點:
膚色常見為紅色,雙手施」禪定印「,雙手捧長壽寶瓶。
10 白度母
白度母,也被稱為增壽救度佛母,為觀世音二十一度母之一,也是長壽三尊之一,為一切眾生賜予長壽。
唐卡形象特點:
一面雙臂,膚色為白色。雙手、雙足及眉間各生一眼,加上臉上的雙眼,共有七個眼睛,所以又被稱為「七眼神女」。
11 大勢至菩薩
大勢至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之後的第二順位遞補佛位的菩薩(怎麼會有順位遞補佛位這種事,我到現在還沒有整明白)。
唐卡形象特點:
比如容易跟金剛薩埵或白度母混淆。其一面雙臂,膚色為白色,眉心和手心沒有眼睛,左手持一朵蓮花,右手不持法器。
12 大白傘蓋佛母
大白傘蓋佛母是佛母之首,可扭轉一切逆緣障礙,以白凈大慈悲覆蓋所有眾生,降服一切妖魔。
相傳六道中的阿修羅道,因嫉妒怨恨天界中的天人,於是聚眾攻打天界。天界戰事不利,求助於釋迦牟尼。佛祖便在頭上現身佛母形象,手持大白傘蓋,對阿修羅們宣說《佛頂大白傘蓋陀羅尼經》。此咒一出,阿修羅們便驚慌逃跑了。
唐卡形象特點
坐姿像:寂靜相,一面二臂,面部有三隻眼睛,手持一把大白傘蓋。
立姿像:忿怒相,粗看起來與千手觀音很像,佛母的面部有三隻眼睛,左方有一把大白傘蓋。
這里暫停一下,把最容易混淆的三種女性主尊放在一起,直觀看區別:白度母、大白傘蓋佛母、大勢至菩薩:
13 綠度母
綠度母,是觀世音二十一度母之首,是成就事業的佛母,還對婦女兒童有特殊的護持作用。
唐卡形象特點:
一面雙臂,膚色為綠色。
14 財寶天王 和 黃財神
唐卡中財神的形象,常見的是五色財神之首的黃財神,以及財寶天王(四大天王里的北方多聞天王,也就是《西遊記》裡面舉著傘的那位)。
唐卡形象特點
黃財神:膚色為黃色,左手托一隻老鼠,即吐寶鼠,右手持一個球形寶珠。
財寶天王:膚色為黃色,左托一隻吐寶鼠,右手擎這一把慧傘,騎一隻綠鬃白獅。
15 蓮花生大士
蓮花生大士可以說是藏傳佛教所有宗派共同的始祖。公元8世紀,蓮花生大士入藏弘法,建桑耶寺,成立僧團,由此「佛、法、僧」三寶俱全,標志佛教在藏地正式建立起來。
蓮花生大士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總集化現,替代佛在世間弘法,是密宗最大成就者。我個人覺得,他是離我們人類最近的「佛「。
唐卡形象特點:
嘴側有胡須,頭戴蓮花冠,身著法衣袈裟,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托嘎巴拉碗,左臂環抱三叉戟。
接下來請朋友們欣賞一組編號為155-607442的坦誠唐卡:
㈤ 這副唐卡是什麼佛
長壽三尊圖常見於藏傳佛教寺院殿堂和民間居家經堂的壁畫、唐卡、雕塑中專。畫面布局一般以屬長壽佛為中央主尊,左下是白度母,右下是尊勝佛母。三尊佛像供奉在一起被認為是福、壽、吉祥的象徵,故深受藏族人民的喜愛。
參考自網路
在寺院殿堂入口處門楣上方或供奉舍利塔的靈堂里,這三尊佛像是必須供奉的,同時,有的壁畫還書以長壽三尊咒語:「嗡阿瑪熱尼仔萬布耶梭哈」。信徒們相信修持此法或持誦長壽佛咒語,能增長壽命,增長福慧,避免意外身亡,消一切罪業。
㈥ 長壽佛心咒的長壽佛簡介
長壽佛是藏傳佛教中對「聖無量壽智決定光明王如來 」的略稱,亦簡稱為「無量壽智如來」。藏文名「策帕各眉」。『在漢譯佛經中無其形象之記載描述,藏傳佛教中其畫像為一面二臂,肌膚紅色,盤發成髻戴五佛寶冠,上穿天衣,下著綢裙,身佩珍寶瓔珞,具足一切報身佛的種種庄嚴,雙手結禪定印於膝上,托長壽寶瓶,雙足以金剛雙跏趺安住於蓮花月輪上,其佛土位於上方的「無量功德藏」世界。在藏傳佛教中,長壽佛、尊勝佛母、白度母被認為是福壽吉祥的象徵,稱為「長壽三尊」,是西藏諸多寺廟中常見的佛像組合形式。長壽三尊一般以長壽佛為中央主尊,左下是白度母,右下是尊勝佛母。在喇嘛廟里無量壽佛的壁畫、塑像、唐卡畫像可以說觸目皆是,特別是在靈塔殿里是不可或缺的。
㈦ 我剛從網上買了一個長壽佛的唐卡給了我媽媽,但是我媽媽請教我們哪裡
「長壽佛」是阿彌陀佛的報身顯現,觀音菩薩頂戴的就是阿彌陀佛
1、《大日經》說:「北方精進,觀世自在者……微笑坐白蓮,髻現無量壽」;
2、龍樹菩薩著《十二禮》中第四偈說:「觀音頂戴冠中住,種種妙相寶庄嚴,能伏外道魔驕慢,故我頂禮彌陀尊」;
3、《普陀洛海會軌》也說:「西北觀世音菩薩頂上有大寶冠,中現無量壽……」。
註:無量壽佛,也就是阿彌陀佛。
1.長壽佛又名無量壽佛,無量之意為不可計數、廣大無邊,乃是法身阿彌陀佛以報身佛呈顯的另一種形相。主司眾生所畏懼之魔障、死神,而護佑有情得自在,與白度母、尊勝佛母合稱長壽三尊。
2.長壽佛法又稱長壽百歲法,勤修此法能延長壽命,增長福德智慧資糧,亦能摧滅非時橫天,身中十惡、四重、五無間罪、一切罪障悉皆銷盡。
3.修持長壽佛心咒,能令福德壽命及智慧增長,更能息除障阻壽命之各種災劫、惡疾、病災,更不受一切傳染病毒侵害,避免非時而死及夭折、意外身亡,消除無始劫一切罪業,證無死成就,命終順利往生西方極樂凈土等殊勝功德。
4.修持長壽佛,現生可消除疾病、延長壽命,善業善緣增長,惡業惡緣縮短,令世間法之事業長壽。
勤修長壽佛法能延長壽命,增長福德智慧資糧。亦能摧滅非時橫天,身中十惡四重五無間罪、一切罪障悉皆銷盡。人身是無常的,出生於此世間當中,往生也是必然存在的。修持長壽佛,現生可消除疾病、延長壽命,善業善緣增長,惡業惡緣縮短,令世間法之事業長壽。當我們往生的時候,對我們有利益的只有佛法。命終亦可往生長壽佛凈土。
供養應該掛在佛堂正中位置的牆上,位置可以高於觀音和財神
禮拜供養佛像是積累福德,積累福慧資糧的
若想事業順利、家庭和合、身體健康,必須要積累福德;若想修行無違緣,不誤入歧途,必須要積累福德; 若想開啟智慧,乃至開悟、成佛,必須要積累福德
如法供奉只有功德利益,沒有壞處,不知道你請教的老人說不能供的理由是什麼?
日常供品可以是香 花 水 燈 果
如果能讓你媽媽念佛號或者長壽佛咒更好
由於歷史上歷次滅法和各種運動,很多佛像造型都在漢地失傳了,
這個不知你家請教的老人是否是學密宗的,如果不是他也不一定懂,
㈧ 求此畫的名字和意義,謝謝!
你好
.
西藏>唐卡>白度母施展法力圖
白度母藏音譯卓瑪嘎爾姆,「度母」梁神,亦稱「救度母」、「多羅母」等。藏密常以長壽佛、白度母及尊勝佛母等三尊合稱為:「長壽三尊」。
相傳白度母是觀世音菩薩左眼眼淚所化。據藏傳佛教說,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很多,度母是他化身的救苦救難本尊,以顏色區分,現為二十一尊象;二十一尊度母的顏色都不相同,最受尊敬、寺廟中最常見的是白度母。
白度母據說性格溫柔善良,非常聰明,沒有能瞞得過她的秘密。人們總愛求助於她,故又稱為救度母;白度母身色潔白,面目端莊祥和,雙岩改手和雙足各生一眼,臉上有三眼,因而又稱為七眼佛母。相傳額上一目觀十方無量佛土,其餘六母觀六道眾生。她的形象為頭戴花蔓冠,烏法挽髻,雙耳墜著大環,穿麗質天衣,上身袒露,勁掛珠寶瓔珞,斜披珞腋。雙腳盤坐在盛開的粗渣判蓮座上,右手膝前施接引印,左手當胸以三寶印撫烏巴拉花,花莖曲蔓至耳際。左持一朵曲勁蓮花,右手掌向上,表示原意幫助人解難。形象典雅優美。修度母法者,一切罪業消滅,一切魔障消滅,能救一切災難。而且無子息者,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求財得財,長受富貴,皆能遂願,成就急速,其功德利益無量。
祝順利,如有幫助,還望及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