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江蘇女職工50歲延遲退休新規定
江蘇省女職工50歲退休新規如下:1、男職工年滿60周歲;2、女幹部年滿55周歲;3、女工人年滿50周歲;4、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並在這類崗位工作達到規定年限的職工,男性年滿55周歲、女性年滿45周歲退休。因關閉、破產、改制而被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的原國有企業女職工,被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前已按統一政策參保繳費、不含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一次性補繳人員、被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後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接續養老保險關系且繳費5年以上的,經本人申請,在年滿50周歲時可以辦理退休。被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時已超過45周歲的原關閉破產改制國有企業女職工,在被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後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接續養老保險關系且未中斷繳費的,經本人申請,也可在年滿50周歲時辦理退休
㈡ 一邊「延遲退休」,一邊「強制退休」,合理嗎「延遲退休」的是哪些人
一邊「延長退休年齡」,一邊「強制性離休」,很有可能看到這種文章標題,許多人感受到了困惑,延長退休年齡的實施熱火朝天,怎麼又「強制性離休」了?今兒和大家討論的是兩個人群,看了大家覺得合理嗎?
其二,我國近幾年來為了能順利推進延長退休年齡,全力開發設計銀發經濟,激勵60周歲以上人群繼續上班。那樣,發展趨勢銀發經濟的前提下,又把民工這個群體「避而不見」,這兩項現行政策本來就處在一個對立,所以也看起來有一些不是很有效。
實際上,60歲以上民工是否該繼續上班,需要由她們自己選,並不是一個現行政策的決策,終究打工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如果患者允許的范圍內,又自願參加工作中,既可以增加利潤,又可提升生活質量又有什麼不好呢?因此,或是隨意選擇來的更為具體一些。
對於此事,您有什麼觀點,熱烈歡迎溝通交流評價。
㈢ 有人寧願少拿養老金也不願意延遲退休,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實際上,離休無疑是一個關於民生的難題。但在近幾年時長中,針對延長退休年齡也是許多人討論焦點。在2018年,有關部門頒布了一個征詢建議的原稿,通過互聯網尋找大家的建議。依照稿里的計劃方案,不久的將來全面實行漸進性延長退休年齡。而所謂漸進性延長退休年齡,指的是從某一年進行,第一年延遲時間一個月,第二年延遲時間2個月,從而達到最終男士65歲,女士60歲延長退休年齡的效果。
總得來說,大家往往要想少拿退休養老金,盡早離休,其實就是像盡早離休可以放心地養老服務,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但是人們也別對於此事過度關注,延長退休年齡一定會有一個比較長的過渡期。針對70後人群,離休並不會造成特別大的危害,但對於8090後人群而言,延長退休年齡是一定會所發生的是,自然,國家會依據職位的差異及其行業不一樣開展彈性退休,與此同時延遲退休政策毫無疑問會有政策措施,以此處理將來老員工下崗下崗再就業問題。
㈣ 延遲退休引爭議,為何這么多人反對呢
由於延遲退休關繫到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所以有關延遲退休的話題一直備受關注,自人社部提出延遲退休建議以來一直爭議不斷,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但總的來說反對者居多,那麼面對這種情況,延遲退休政策該如何實施呢?為何有這么多人反對延遲退休?
目前我國的法定退休年齡為男60歲,女職工50周歲,女幹部55周歲,有數據顯示,我國平均退休年齡還不到55周歲,如啟而海外其他國家大部分退休年齡在65周歲。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峻,未來我國現養老財政支出壓力可能會比較大,為了讓養老保險可持續性發展,也為了讓大家能夠為國家做更多的貢獻,人社部提出了延遲退休的建議。
關於延遲退休,很多人都持反對意見,這是因為一旦延遲退休,就意味著我們到了當前的法定退休年齡後還需要再繼續工作幾年才可以辦理退休手續,對於基礎職工來說,很多人都比較嚮往退休生活,所以延遲退休是很多人都不願意看到的。
並且現在很多單位在招聘時都有年齡的限制,有些年齡達到40歲或50歲就開始出現就業困難了,如果延遲退休政策實施,那麼這些人在50歲都已經找不到工作了,即使延遲退休到70歲,那麼又有什麼意義了。如果就簡單的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那麼可能會使就業壓力加大。
對此有人提出了彈性退休的建議,彈性退休就是指針對不同人群實施不同退休方案,例如對於那些工作比較辛苦的基層職工,允許他們提前退休,享受老年生活,在退休後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而對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老師、醫生等職業人士,則可以鼓勵他們適當延遲退休,對於這類人來說,他們的工作相當輕松,並且薪資待遇也比較高,如果多工作幾叢遲年還可以多拿幾年工作,也可以多享受幾年社保、公積金等福利待遇,這樣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也會更多一些。
關於延遲退休,目前還存在較多爭議渣鄭如,但人社部已經表態,延遲退休勢在必行,國家會根據國情、就業情況、社會接受程度等方面深入研討後,適時出台方案。
㈤ 「延遲退休」爭議太大,改成「工齡退休」是否合理
按照工齡選擇退休,這樣的建議合情合理嗎?我認為綜合當前的種種情況看,可實現性並不強。
第一,靈活就業人員的工齡不好統計
靈活就業人員沒有固定的工作單位,由此引發的最直接結果,就是養老保險的繳納連續性不強。有錢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按照較高基數繳納五險一金,沒有錢的時候就不繳納,總的來看靈活就業人員的工齡十分不好統計。所以工齡退休的適用對象,很多時候都是企業職工,但很明顯只陵含讓企業職工按照工齡退休的話,很容易引起靈活就業人員的不滿。所以在沒有制定出其它方案,也沒有設立過渡期的情況下,直接按照工齡退休的施行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第二,會打破現有的秩序
如果突然按照工齡退休的話,必然會打型戚破現有的社會秩序,在現實生活中,既存在那些開始工作時間比較晚,也存在那些開始工作時間比較早的人。對於前者來說,可能明年就到了退休年齡,但只有20年的工齡,突然按照工齡退休他們可能10年後才能退休。試想一下如果是女幹部的話,再工作10年自己也65歲了,整個人的工作壓力不容小覷。對於後者而言,如果是18歲參加工作後就一直繳納養老保險,期間沒有中斷過,最早48歲就能退休。如果是男性的話,比按照年齡退休提早了整整12年,萬一這類人比較多的話,必然會給我國的社保基金帶來不小的負擔。
第三,不利於養老保險基金的平穩運行
據相關部門的統尺租笑計看,未來5-10年內,我國將迎來新一輪的退休高峰期,如果突然按照工齡施行退休,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很難平穩運行。就算人們繳納養老保險的熱情很高漲,用不了多久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也會出現空缺,屆時很多退休人員,可能都無法再按時領取養老金。由此引發的各種社會矛盾,必然會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發展。
㈥ 對於延長退休年齡的政策,你想說什麼
對於延遲退休政策,那是國家出台的政策,個人無權反對,可個人認為,利弊共存,以目前的社保制度來看,增加交費人數是社保基金可持續發展的最好辦法,延遲退休勢必會影響就業,目前交費的群體大多數是事業編制和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的佔比很少,還有很多行業沒有納入社保制度,比如派遣公司,保安公司,保潔公司,餐飲行業等有僱工確不為員工繳納社保,監管不到位,延遲退休的事業編制雖說影響不大?可編制內名額有限,老人不退?新人就進不來,在看企業,年齡大了工作效率跟不上, 健康 也是問題,在看看 旅遊 行業,每年 旅遊 的總人數,退休人員佔比最多,延遲退休勢必會影響到 旅遊 行業,在看看照顧孫子的人群,也是很大的佔比,以平均壽命75歲算,延遲退休勢必會影響到身體多病的群體,退休沒幾年就去世了,增加多少退休金也享受不到,辛苦幾十年,就盼望退休的人群有多少,在看看下崗失業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它們的社保全部是個人承擔,延遲退休勢必會減低這類人群的交費積極性,總結一句話, 社會 主義國家,應該讓全國人民都得到晚年生活保障,不應該單一傾斜本來就不缺人的群體,希望中國越來越富強。
大學生需要就業,
農民工需要就業,
城鎮失業人員需要就業,
貧困地區勞動力需要就業,
殘疾人員需要就業,
城鎮特困家庭需要就業,
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和勞動力,中國需要就業的人,何止千千萬萬!我們要是延遲退休,這些人到哪裡去找工作呢?還是建議提前退休吧,真正給這些需要就業的人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還有一個現象,也值得大家重視。在絕大多數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政府機構里,一般到了50歲上下,他們就不會被安排實質性工作。甚至很多這樣的員工,基本上就是每天到單位去打個卡點個名,然後連人都看不見了。這些人才是最希望延遲退休的人員,要是讓他們工作到80歲,他們都舉雙手贊成!這既浪費了國家的財政資源,也佔用了寶貴的就業機會!
反對!
延長退休年齡政策,是有人歡喜,有人惱。作為那些精英、白領、高位的人來說,本來就不想早退休,這下稱心如意了。明正言順的在辦公室里指手畫腳了。甚至理直氣壯的說,為國家為人民發揮余熱餘光…… 作為一般職工、工人、自由職業、年輕人等來說那就不一樣了。好不容易盼到退休年齡,享受國家退休褔利,輕松一下,安度晚年,延遲退休還得拼博。本想退休替子女帶孩子的也會落空。本想退休後,身體還行,找點活干來補帖家庭生活的壓力,計劃無法實現。年輕人就業壓力會更大,該提的提不起來,該就業的難以找工作。這大部分群體對延遲退休年齡來說,是持反對意見。因為關系著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
近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 社會 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指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變為現實。按照延遲退休政策規定,是小步慢走,漸進到位,每年推遲幾個月的時間,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目前還是在爭求意見階段,正式實施還需要一段時間,什麼時間實施要等中央的通知了。
那麼,為什麼要延遲退休年齡呢?一個國家和我們一個家庭一樣。要全盤考慮。即借鑒了外國的經驗,又要根據本國的實情而決定。其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養老基金不足,二是老齡化人口多。
目前,作為退休人員都能足額領到退休金。養老保險基金還是充足的。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到2035年養老基金就出現空缺,如果那樣還能足額發放退休金嗎?不能。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60歲以上的人口為25388萬人,占總人口的18.1%,其中65歲以上的人口為17603萬人,占總人口的12.6%,不難看出,我國的老齡化十分嚴重。受老齡化的影響,我國的政治、經濟、 社會 文化等各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隨著 社會 的發展,其生產力,生產結構, 社會 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退休年齡也有必要進行調整。
總之,延遲退休年齡就目前情況看,一大部分人是不願意的。也只是看到了眼前,並沒有想到以後。不過這是國策,是我國 社會 發展的必然。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討論!
圖於網路
飽漢不知餓漢飢
今年5o歲,腰脫,心絞痛,下夜班睡不著,夜間 失眠。倒班工人應該早點退休。
專家提出的這個男到65歲退休方案,估計也就不足8分之1的人群能認同,中國有中國的國情,所以就別拿外國說事,搞一刀切,註定是行不通的!
國家編制的企事業單位里可有相當多的一線工人,大都從事的是條件艱苦的臟丶累丶險丶重工作。如果延至五年退休,從身體上顯然力不從心。另外60到65歲,在這個年齡段的人,就好比長年跑的 汽車 ,己經到了例行保養的時侯,如果繼續奮斗在一線,身體免不了要出問題,所以單位勢必會照顧一下,既然如此,那麼延期退休意義何在?再者,五十知天命,人到了50多了,心勁自然會下降,很難談得上工作的激情和熱度,除了有公心的領導和科研人員等,至於工人基本上都在混日子了。
以上說的是有鐵飯碗的,那麼下崗的,特別是壓根就沒有固定單位的80後90後的人,就更慘了,所以這大部分人強烈反對完全是在情理之中。
延遲退休沖擊最大的就是這部分屬於半就業狀態的打工者。這代人有個明顯的特殊性:出生的時候趕上了「計劃生育」;讀書的時候趕上不包分配;就業的時候趕上諸多的大小企業倒閉,因而很多人謀生於私企;在成家立業後趕上房價飛漲;父母老了沒有兄弟姐妹幫助一起贍養;子女上學趕上教育資源緊張。
所以在生活壓力山大的情況下,他(她)們每天掙開眼就忙碌不停,加班加點算是家常便飯,很多人30多歲就患了一身職業病,甚至有些人因為工作過累而猝死。而且在工作段檔的時候,自己還要交養老保險!老實說真要延遲到65歲退休,還讓他們活不活?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是就業問題。這部分就是因為沒有固定工作,別說到了65歲,就說在50歲之前隨時都有可能被老闆炒了魷魚。現實是60歲失業,如果延退,不但掙不到錢,還要交錢。哪個老闆也不願用老眼昏花的,體力丶腦力跟不上趟的,因為企業是他的,還有一旦出個安全事故,擔不起責任。其實50歲以後就很難找到工作,連自己的養老金都交不起,怎麼養一家老小!
這樣看來,到了60,該退就得退,因為老齡勞動力不退出勞動力市場,青年人就業就會受到影響。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無情。誰能保證80後90後的這代人在60歲之前一直能有就業的機會。恐怕沒有任何一個人敢拍著胸脯說,我保證。
誰能保證?誰能給你工作?誰還能夠乾的動?所以說中國有中國的國情,延遲退休搞一刀切,對於多數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
延遲退休的根本是錢 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一個,退休金一律平等,不論官職大小,不論企業事業,均等即可,堅決不延遲退休年齡,因為,中國人很多,十四億人口啊!
我們農民,啥時入土就該退休了。
推行延長退休年齡,只要政策出台,經全國人大會議表決通過,就走上了法律程序,自某年某月某日起,開始實行。
延長退休年齡已經醞釀了好幾年了,群眾中議論頗多,有些人贊成,有些人持反對態度,以個人的意見,談點想法。
延遲退休,事關國家大事,牽動著整個 社會 系統正常運轉,涉及到每個公民的利益,國家出台這個政策,必須要全盤考慮方方面面的利益。
一,延長退休年齡,對於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來講,影響不是很大,而且有好處,工作期間工資、補貼、獎金照拿,比退休還拿得多,個別體力不支者可以辦理病退。但延長退休也會帶來一些問題。單位工作人員都有名額限制,延長退休就意味著老年人佔了一定的工作位子,年輕人很難補充進來。中國本來就存在就業壓力,這就壓縮了一部分人就業的崗位,加大了就業壓力。
二,延長退休年齡,對於工作在私有制企業中的大部分普通工人來說,是相當不利的。我國實行的是以國有企業和多種經濟成分組成的經濟體,個體私營經濟在整個國民體系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私營企業在用工上具有相當大的靈活性,也就是說,隨時可以解聘一個職工。實行延遲退休制度,年齡偏大的私企職工就面臨著尚未到退休年齡就被單位解聘的可能,一旦解聘,就必須自己掏腰包去交社保費,這對於處在六十歲左右的老年人來說,沒有了收入還得交社保,是有一定困難的。
三,延遲退休對於靈活就業人員影響很大,靈活就業人員都是自己全額交社保,他們本來沒有退休的限制,但領取養老金是與退休年限掛鉤的,必須達到退休年齡才能領取養老金,這就意味著,延遲退休到什麼時候,他們的養老金就必須交到什麼時候。一個人到了五六十歲時,想賺點錢非常困難,他們面對高昂的社保費怎麼辦?
四,延長退休,對於農村推行 社會 養老政策不利。現在農民希望有養老金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是,要想享受養老金,首先必須參加 社會 養老統籌,農民一方面希望享受養老,一方面又難以承擔交養老金,如果延長退休年齡,農民是否會自願接受交社保費。
我國實行的是多種形式的 社會 保障制度,多種形式的社保制是適應不同類型人員的經濟狀況而制定的。如果在領取養老金年限上一刀切,就會影響大部分人晚年時交養老金的困難。因此,在實行延遲退休制時,也應區分不同類型人員,實行靈活的退休年限,保證絕大多數人在五六十歲沒有生活來源的情況下,享受養老金待遇。
㈦ 為什麼有人寧願少拿退休金,也不願延遲退休你怎麼看
現在實行的是六十歲正常退休,但我己提前退休,天有不測風雲,我不確定我能活多久,身邊有不少同事,六十退休後沒幾年就不在了,磚家們說的人均己達七十多的謊言我是不信的。
假如延遲到六十五歲退休,那意味著退休後,你還有八年可以活。說實話,這樣的人生毫無意義,只要有機會,我是一定選擇早退的,人生還有詩和遠方,不應該只有工作。
本人支持彈性選擇,退休年齡調整為六十至六十五歲,而不是硬性規定。
體制外的人,肯定都是不願意延退的,但是,體制外的人會被所謂的專家,說成是願意的,即「被願意」,因為體制外的人是沒有話語權的。
我是女性工人人群,我是希望還是現在的退休年齡的,特別是女性,現在工人是50歲退休,肯用女工到50歲的企業有幾個呢?也不能完全怪企業,到這個年齡確實干不動了,其實現實生活中很多女性工人45歲就失業了,幾乎找不到可以上保險的工作了,那麼如果是50歲退休,還要自己交社保到50歲,才有一點生活保障,如果再向後延遲退休,男女統一到65歲,就等於又延長了15年,這15年如果找不到工作再沒有退休費,那該如何生活呢?那簡直是惡夢!不止女性工人,男性工人到了年紀也是這樣的境遇,但對男女性幹部來說情況是不同的,腦力勞動者大多還能勝任工作,延遲退休還能增加退休收入對於這樣人群可以自行選擇延遲退休。所以我覺得延遲退休對工人人群不適用,對幹部人群適用。
這種專家其實就是個腦殘,沽名釣譽,喜歡鼓吹,奉承,搏點名聲。全國80%是體力勞動者,到了50-60歲體力,眼力,反應力是越來越差,安全生產誰敢保障。這種專家真是智障,讀書那麼多,卻說屁話。
千人千面,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從事半腦力半體力勞動的人和完全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工作了大半輩子,工資也不一定可觀,反而身體上烙下了各種各樣的印記,人老手腳也笨了腦子也遲緩了,說身心俱疲一點不誇張,自然希望早點退休,早點退下一批,騰出崗位讓年輕人走出校門就能順利工作不是更好,再說生命無常總得讓自己享受一下後半輩子生活的樂趣吧。
而從事純腦力勞動的精英人才、 科技 專家、科研院士、高層領導等等他們越老越有經驗越老越值錢,不發揮余熱就是巨大的浪費,他們晚點退休施展自己的才華,帶好後輩搞好傳、幫、帶的工作同時享受更高的報酬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由此,實行彈性退休制度更人性化一些,也符合大多數人的意願。
1、大多數百姓退休金是唯一的養老來源,延遲退休,可能就有好幾年沒有收入。
2、大多數人,勞動壽命很短,45歲以後就失業了,如果再延遲退休,晚拿退休金,就意味著,60歲以後還要去拚命賺吃喝。
3、百姓,上班的時候,賺到的錢就不多,除了吃喝、房貸,剩不下幾個錢,如果延遲退休,晚拿退休金,最後幾年生活會很艱難。
4、百姓退休後,不是就沒有負擔,還要照顧孫子,甚至還要替子女還房貸,這些都是需要微薄的退休金的。
5、大多數人的退休金雖然不多,但每月按時發放。是個很穩定的預期。如果連這份穩定也會遲到,老人們心裡不踏實。
6、養兒防老已經不可能了,老人們唯一的依靠就是每月穩定發放的退休金。
7、雖然人的壽命在增加,但人到60,多數人自己沒有勞動價值了,沒有退休金,到哪裡去賺錢。
8、體制內的公務員、事業編制的退休人員,退休金是企業工人的2倍。這種不公平也讓延遲退休,受到大多數普通老百姓的抵觸。
老年人能不能有尊嚴的生活,就靠退休金和醫保,如果延遲退休,老人們覺得生活無依靠!
是的,我贊成這一觀點。人的一生總要有個休息期待,總不能無休止做下去,人的體質有區別,到了年齡不休息還延長簡直是有苦難言,人跟人是不能比的,什麼命拿什麼退休待遇,如果延遲退休對普通人來講有弊無益,有的人甚至拿不到退休金就夭折了,能拿到養老金也是種幸福,千改萬改對老百姓有利的事才對。
為什麼有些人說,寧願少拿退休金,也不願意延遲退休,你怎麼看?有這種想法的不僅是有些人,而是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雖然在2015年還沒有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但聽說自己交幾萬元可以提前辦理退休,明知道提前退休要吃虧,而且自己還要出幾萬元,但還是決定提前辦理退休了。至於具體原因,實際上就是兩個字,求穩!
對於延遲辦理退休,其實在2018年之前是大家議論最多的一年,那個時候人社部門出台了一個徵求意見的初稿,而且已經在網上徵求意見,按照這個稿子的方案,就是實行漸進式延遲退休的方式。所謂的漸進式延遲退休,就是從某一年開始,第一年延遲一個月,第二年延遲兩個月,直到最後達到男性達到65周歲,女性達到60周歲。當然如果按照這種方式的延遲退休,估計大多數人還是能夠接受的。但在沉寂了幾年之後,今年延遲退休的話題繼續被炒熱,其主要原因是中央關於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發展規劃建議中,提到了一句話,要逐步推行漸進式延遲退休的政策,雖然只有這么簡單的一句話,還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的反映好像延遲退休馬上就會來臨似的。
大多數人害怕延遲退休,甚至像我當初一樣,寧願少拿養老金,也不願意延遲退休的想法是一樣的,我分析了一下,主要是這些因素造成的。
一是求穩心態作怪。雖然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仍然是世界上最快的,但是就業形勢也不完全樂觀。特別是年齡超過50歲左右人員,找工作的難度加大,加上家庭負擔等因素,中老年朋友就業穩定性差,找工作的難度大是其主要的原因。
二是生理條件的反映。雖然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但是壓力卻比原來更大。人到50歲以後,由於生理機能的反映,無論你精力再好,體力再好,但與40歲之前還是有明顯的差別。從我自己來說,50歲以後工作的激情開始減退,承受壓力的能力逐漸減弱,思維方式老化或是跟不上形勢的需要,最為明顯的特徵就是排斥新事物,喜歡守舊,視力和記憶力明顯下降,對很多事情的處理有時顯得力不從心。
三是用人單位不願意使用年齡大的職工。雖然現在我國的製造業的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大大減輕了體力勞動者的壓力。但是操作智能化、信息化設備的人員,很多年齡大的人是不能勝任的,加上有的年齡大的人跟上不時代的要求,繼續學習的意願不高,工廠不願意使用,勞動者自身的素質也跟不上,所以都希望提前能夠退休,有一份養老金過上安穩的生活。
四是體制上的問題。目前由於我國實行的是多種經濟成分的發展模式,民營經濟佔了就業群體的大多數,對於那些在體制內工作的人員,比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國有企業工作人員,由於工作穩定,薪酬待遇高,所以這部分人對於提前退休沒有什麼意願,對於延遲退休也不會反對;對體制外的人員,雖然國家有相應的勞動法規,但由於用人的單位的法制意識不強,相關部門對職工群眾的訴求不重視,維權的成本比較高,維權的效率比較差,對這部分群體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所以體制外的人員,是最害怕延遲退休的群體。
綜上所述,很多人寧願提前退休少拿養老金,也不願意延遲退休,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由於自己的權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特別是到了50歲以上的群體就業不穩定,生活保障的難度大,除了生活問題以外,還要擔心自己社保的繳納費用等,因此求穩的願望更加強烈。
人分三六九等,在 社會 主義的中國一樣不能保證人人能夠享受到一樣的待遇,雙軌制一直存在就是一個例子,體制內的人家不說了,而工人由於常年用體力,腦力,到了五十歲以後身體好的不說,不好的人這病那痛的就出來了,如果說國企還有照顧性質的調到輕松位置啊,病退內退的,在私企這些都是不存在的,所以就迫切想退下來,養好身體,保命,注意是保命,誰不想拿高工資,高福利,當你在干不動的時候還拚命干,榨完最後一滴油,只能是早早見閻王了,所以不能一刀切的處理這個延遲退休問題,既然雙軌制存在了你不能合二為一,那為什麼延遲退休要死搬硬套呢?
不過,怎麼看又能怎麼樣呢?人不和命爭,不和政策爭,不和時代爭。因為你爭不過。
如果真的願意少拿退休金,交到一定的年限,可以主動解除勞動合同啊!
可是,人心是不知足的,不是有很多人嫌自己退休金少嗎?又想退休金高,又不願意多工作,多為 社會 做貢獻,不是讓國家為難嗎?
所以,真的能願意少拿退休金,交夠15年就可以做一個自由人,即使是大學畢業,22+15=37,37歲就可以不再工作了,OK?!
個人以為,臨淵羨魚,不若退而結網。這些國家大事就要留給有關單位、部門去思考吧,我們的宗旨還是在怎麼提升自己,提升自己的個人素養上下功夫。人生的幸福和多大年齡退休沒有關系,關鍵是你能不能讓自己的這一生不虛度,無怨無悔。
㈧ 2023年延遲退休政策或公布,未來65歲退休,人們將受到哪些影響
延遲退休的壞處:1.體力勞動者的負擔賀磨更重;
2.靈活就業人員的參保繳費壓力會更大;
3.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等。延退落地執行之後,那就應該在原有年齡的前提下往後順延,比如說男性到了一個更長的年齡階段,那麼他的工作年限肯定也會更長。首先重體力,伴隨著自身年齡增長,實際上體力各方面相對來說基本都是下滑態勢,年紀越大受傷,得病的風險也就會更高。
靈瞎豎活就業者,他是無固定單位,也就沒有固定收入來源。他們都是自己來全額承擔所有的社保繳費。他們也盼望著60歲能夠獲得一份養老金。但由於延遲退休的到來,這個夢想似乎也是很磨拍大難去實現,就變成了60多歲,可想而知他們的壓力又會進一步加大,這是毫無疑問的。
由於延遲退休到來,也就意味著本身他這個崗位,可能60歲以後就能夠出現空缺,就會補充新鮮的血液和新員工。但由於延遲退休的到來,導致這個崗位的員工,遲遲沒有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所以被迫作為單位來講也不可能去招聘新員工,所以進一步縮小了招聘員工的名額,那麼對於年輕人可想而知,就業壓力自然是會增加的。
㈨ 2018延遲退休新政策
2017年延遲退休年齡最新規定的具體內容
最近,關於延遲退休年齡的話題被炒得沸沸騰騰,那麼2017年延遲退休年齡最新規定到底是怎樣的呢?
公務員退休年齡政策的步伐漸行漸明朗,三中全會中央已敲定,1.從2015年開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職工和居民應當推遲1年領取養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遲 2年,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女性65歲領取養老金。2.從2020年開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職工和居民推遲6個月領取養老金,以此類推,到 2030年實現男性職工和居民65歲領取養老金。
養老金改革方案中,國家把基本養老保險統一起來,剩下補充的部分取決於大家交的年金,交的多拿的就多,交的少拿的就少。實行改革後,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退休金之間的差距會縮小多少,相關部門應該進行測算。
「因為企業之間本身的差距也非常大,有的企業經營非常好,有的企業很差,所以不同企業為職工交的年金不可能一樣,補充的一塊是不是有上限和下限?這樣是不是可以控制退休收入差距?」希望國家出台新政策,能使得社會矛盾得到緩解,不要產生新的社會矛盾甚至擴大社會矛盾。
對於養老金改革,決策部門一定要將政策盡快落地,人社部作為政策制定者,不能只從自己角度,或者從少數部門的角度考慮問題,應該更多地考慮到老百姓、弱勢群體的利益。
㈩ 如果延遲退休到65歲,單位60歲就辭退你,到時找不到工作了怎麼辦
不要說60歲,就是45歲再找工作都很困難了。找不到工作的人都去磚家和叫獸的家裡,照顧他們的老婆,幫他們兒媳婦按摩,替他們的女兒洗澡,哄他們的孫女穿衣服……
想想磚家叫獸們的家裡還蠻多活的。
你說的還不到位,正確的說法是50歲之後到退休前找不到工作應該怎麼辦?政府也不知道怎麼辦。這就是為什麼網上很多人反對延遲退休的原因。我個人認為延遲退休解決不了社保大盤的總量問題。體制內的人必須抑制自己退休工資的額度,否則一切方法都是耍流氓。易邊你不交社保,一邊你還從社保大盤里拿走高單額大比例資金。誰能養得住你這么多人?我建議公務員的退休工資不得高於同工齡企業技術工人的20%。否則一切方法都是激化 社會 矛盾。
60歲就可以正常退休,就是得等到65來時領養老金。也不知道是哪個腦殘想出來的好點子,我謝謝他八輩子祖宗,
45歲,都沒單位要了,中間還有20年時間吃什麼,那些所謂的磚家,都在噴糞,他們前半生錢撈夠了,肯定不在乎這點退休工資,可我們勞苦百姓,怎麼辦。
甭說60歲,過了35歲,就有很多單位嫌棄你了。前段時間湖北某市場的入駐條件是,攤主的年齡不得超過45歲。看到了吧,年齡大了,你想賣菜都不成。
延遲退休是一小撮人提出的方案,但是遭到了全國百分之九十多人的反對。專家們想發揮余熱,就讓他幹下去好了。普通民眾,尤其是工作在一線的人,是沒有那麼大的精力繼續奮戰在崗位上的。
上次看到一則新聞,說的是某愛國大型企業對其技術人員的年齡有所性質,好像是過了40歲,就會找出各種理由,逼著員工離開。這個消息的真實性不得而知,肯定不是空穴來風的。
延遲退休至65歲,可是60歲的時候就被單位辭退了,這該怎麼辦?按理說,既然出台了延遲退休的政策,單位就沒有理由無緣無故地開除你。既不人性化,也不符合勞動法。可是勞動法對於某些企業來說形同虛設,根本不當回事。
60歲的時候失業了,卻找不到工作, 那就只好回家帶孫子了。賺不到錢,兒子兒媳都會給你臉色看。每天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爭取活到80歲以上,把本錢撈回來。
專家們就不能想想其他辦法沒?專盯著老年人的一點退休金說事。多交5年的退休金,也即少領5年的退休金,這中間的差別可就大著呢!
年輕時拚死拼活的為國家做貢獻,到老的時候還不能安心,還成天想著找不到工作的問題。這樣下去,還談什麼安享晚年?純粹是痴人說夢而已。
一線的產業工人基本到了55歲,就干不動了,自然就不能倚老賣老,還待在企業了,尤其是民企。所以,要想賴在不走,多賺點錢,就要像小孩子般聽話,順從。過的沒有一點自我和尊嚴!我們單位的這些老傢伙,上班來的早,下班走的遲,竟說人家領導愛聽的話,巴結領導,故意表現自己,刷存在感,活的像一條老狗 ,唉,這就是老員工的現狀,真悲哀,真無奈!
政府先解決 社會 上60歲左右失業的人的就業問題,再來考慮65歲退休未遲,公務員可以不失業65退休,但其他人呢,政府是否想到他們一旦失業,又有什麼能力再找到工作以及繼續交社保?
絕大部分是50歲吼沒人要了,行政事業央企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