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七八十歲的老人叫什麼呢
七八十歲的老人叫杖朝之年。但見到這些老人,如何稱呼這些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年齡稱呼這些老人。自己年齡較小,可以稱呼老爺爺老奶奶或稱呼爺爺、奶奶;自己年齡稍大一些屬中年范疇,可以稱呼他們老爺子,老奶奶,老人家,老大爺。也可以稱呼男性老人為老先生。
杖朝之年出處
出自《禮記·工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唐韓偓《乙丑歲九月在蕭灘鎮書四十字》詩:若為將朽質,猶擬杖於朝。清趙翼《初用拐杖》詩:我年屆杖朝,卅載林下叟。《禮記·曲禮上》: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幾杖。偶見杖圍之年的寫法,應為誤寫,正確的是「杖國之年」。
㈡ 70,80.90歲老人的稱呼
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或肆。」後人就多依此詩,稱70歲為「古稀之年」。
古稀壽:指70歲壽辰衫旁轎。源於杜甫「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
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耋[dié]: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圍之年:指70歲。
中壽:七十啟備為中壽。
懸車之年:指70歲。
77歲
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㈢ 20歲,30歲,40歲,50歲,60歲,70歲,80歲都怎麼稱呼
20歲:加冠
30歲:而立
40歲:不惑
50歲: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
60歲: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
70歲:從心之年、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
80歲: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
90歲:鮐背
(3)7080歲老人稱呼擴展閱讀:
兒童稱謂
童孺:兒童。
垂髫[tiao]:指兒童。兒童垂發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兒童猶未束發時自然下垂的短發。因而就用「垂髫」稱幼兒或指人的幼童階段。也有說「垂發」的,意思相同,如《後漢書·呂強傳》就有「垂發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頭發紮起來下垂著,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垂髫(tia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
齠[tiao]:兒童換牙。齠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齡:童年。
束發:是指青少年。
稚:稱年齡小的為稚。
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孝經聖治》:「故親生只膝下。」
孺子:兒童。《孟子離婁上》 :「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也用作老人對年輕後生的稱呼。《史記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
成人稱謂
冠者:指成年人。
待年、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的年歲。「愛自待年金聲夙振」(《文選宋文皇帝元皇後哀策文》)。「女子許嫁,笄而字。」(《禮記·曲禮上》)
有室、有家:男子娶妻、女子出嫁之年。《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願為有室,女子生命而願為有家。」朱熹集註:「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
怨女:指年齡大而沒有結婚的女子。〈孟子梁惠王下:「內無怨女,外無曠夫。」
曠夫:指年齡大而沒有結婚的男子。
老人稱謂
杖家之年:五十
杖鄉之年:六十
杖國之年:七十
杖朝之年:八十。
《禮記·工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九十者天子欲問焉,則就其室。」
斑白:老人。老年人頭發斑白,因代指老人。
黃發:是指長壽老人。:指老人,老人的頭發由白變黃。「黃發」是枯黃的頭發。人老了,頭發上由黑變白,白發則黃。
皓首:白頭,指年老。
久壽:長壽。
眉壽:耄[mao]壽,長壽。人老了眉毛長,所以稱眉壽。
姥[mu]:年老的婦人。
暮齒:晚年,暮年。
暖壽:舊俗在過生日的前一天,家裡的人和關系較近的親友來祝壽。
萬壽:大壽,高壽之意。
遐齡:指人長壽高齡。
㈣ 用來表示七八十歲的老人那兩個字怎麼寫怎麼讀
用來表示七八十歲的老人那兩個字:耄耋。
耄耋是一個漢語詞彙,讀作mào dié。耄,年紀約八專、九十屬歲。耋,年紀為七十歲。耄耋指年紀很大的人。古時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講,男性稱「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
耄: 耄 mào 年老,八九十歲的年紀:老耄。耄耋之年。 昏亂。 筆畫數:10; 部首:耂;耋: 耋 dié 年老,七八十歲的年紀:耋期。耄耋之年。 筆畫數:12; 部首:耂。
(4)7080歲老人稱呼擴展閱讀:
古代其他稱謂
襁褓:初生
孩提、總角、垂髫:童年
金釵之年:女子12歲
碧玉年華:女子16歲
桃李年華:女子20歲
花信年華:女子24歲
弱冠之年:男子20歲
而立之年:男子30 歲
不惑之年:男子40 歲
知命之年:男子50 歲
花甲之年:男子60 歲
古稀之年:男子70 歲
喜壽:男子77歲
杖朝:80歲
耄耋之年:80~90歲
茶壽:男子108歲
㈤ 八十歲老人怎麼稱呼(對八十多歲的老人怎麼稱呼)
1、八十歲老人怎麼稱呼?。
2、對八十多歲的老人怎麼稱呼。
3、八十歲的老人怎麼叫。
4、七八十歲老人稱呼。
1.八十歲老人別稱為杖朝余談之年,也指年齡段80—90歲爛枝為耄耋之年。
2.但見到這些老人,如何稱呼這些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年齡稱呼這些老人。
3.自己年齡較小,可以稱呼老爺爺老奶奶或稱呼爺爺、奶奶。
4.自己年齡稍大一些屬中年范疇,可以稱呼他們老爺子,老奶奶,老人家,老大爺。
5.也可以稱呼男性老人為老豎歷碰先生。
㈥ 七八十歲的老人叫什麼
七八十歲的老人叫耄耋,形容人年紀很大,七十歲叫古稀,八十歲叫杖朝,古時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講,男性稱「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
不同年齡的稱呼:
0-1歲可以稱為襁褓時代;2-3歲可稱為孩提之年;7歲(女子)可稱為髫年;8歲可稱為總角,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困洞稱「總角」;9歲可稱為九齡;10歲可稱為黃口,黃口也是對10歲以下孩子的統稱,我們經常也會聽到黃口小兒一詞,指的就是稚氏尺辯氣未脫的男孩或女孩。
12歲(女子)可稱為金釵之年;13歲(女子)可稱為豆蔻年華,代指少女的青春年華;13-15歲可稱為舞勺之年,年也用作童年的代稱;14歲(女子)可稱為二七之年,取二七一十四之意;15歲(男子)可稱為成童,男子15歲左右稱「束發」或「成童」;15歲(女子)可稱為及笄之年,古代女子到了及笄之年後就意味要出嫁了。
16歲(女子)可稱為碧玉年華,古代二八年華也是指的16歲,也叫破瓜之年;18歲(女子)可稱為二九之年,古代女子18歲可稱「二九」;15-20歲(男子)殲缺可稱為舞象之年。
㈦ 八十歲老人怎麼稱呼
八十歲老人怎麼稱呼 20分
80~90歲:耄耋
另:
30歲:而立
40歲:不惑
50歲:天命
60歲:花甲
70歲:古稀
八十歲老人怎麼稱呼
耄耋之年
杖鄉之年、耆年(60歲) 杖國之年、致仕之年(70歲)杖朝之年(80歲) 齯齒、鮐背、凍梨、黃發(90歲)
另外,「六十歲」有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的說法;「七十歲」又稱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國之年;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指的是「八、九十歲」;期頤之年,則是「百歲」了。
八十歲的老人怎麼稱呼
這位知友,八做埋十歲的老人可以稱呼老爺子、老先生、老人家、老奶奶、老太太。都是可以的。
八十歲的老人怎麼稱呼?九十歲的老人怎麼稱呼?
三嫌胡陵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九十耄耋
七十的老人稱呼什麼 八十歲的、九十的又如何 以此類推
古 代 對 老 人 的 稱 呼
50——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眼之年、大衍之年
60——花甲、平頭之年、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致之年
80——杖朝之年
80——90耄耋之年
90——鮐背之年
100——期頤
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
黃發指長壽老人頭發由白轉黃鮐背指長壽老人。指老人身上生斑如鮐魚背。
九十歲老人怎麼稱呼
杖朝之年、中壽——指八十歲
耄耋——指八十歲到九十歲。
參考:年歲的別稱
初度——指初生的年月時日。
襁褓--不滿周歲。
總角——泛指幼年。
髫年--女孩7歲。
齠年--男孩8歲。
黃口--10歲以下。
豆蔻年華——指十三四歲的少女。
舞勺之年——指十三至十五歲的少年。
舞象之年——指十五至二十歲的少年。
束發——指十五歲的男子。
及笄(jí) ——指十五歲的女子。
弱冠——指二十歲的男子。
桃李年華——指二十歲的女子。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知命之年——指五十歲。
耳順之年、花甲、平頭甲子、下壽、杖鄉之年——指六十歲。
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七十歲。
杖朝之年、中壽——指八十歲
耄耋——指八十歲到九十歲。
鮐背——指九十歲。
期頤、上壽——指百歲。
雙稀、雙慶——指一百四十歲。
八十,九十歲老人怎麼形容與稱呼?
杖朝之年、中壽——指八十歲
耄耋——指八十歲到九十歲。
參考:年歲的別稱
初度——指初生的年月時日。
襁褓--不滿周歲。
總角——泛指幼年。
髫年--女孩7歲。
齠年--男孩8歲。
黃口--10歲以下。
豆蔻年華——指十三四歲的少女。
舞勺之年——指十三至十五歲的少年。
舞象之年——指十五至二十歲的少年。
束發——指十五歲的男子。
及笄(jí) ——指十五歲的女子。
弱冠——指二十歲的男子。
桃李年華——指二十歲的女子。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知命之年——指五十歲。
耳順之年、花甲、芹戚平頭甲子、下壽、杖鄉之年——指六十歲。
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七十歲。
杖朝之年、中壽——指八十歲
耄耋——指八十歲到九十歲。
鮐背——指九十歲。
期頤、上壽——指百歲。
雙稀、雙慶——指一百四十歲。
60歲的老人怎麼稱呼
書上說,60歲是花甲。
你可以根據你自己直系親屬的年齡對應著去稱呼。你看看這個老人是和你父母的年齡接近呢?還是和你爺爺那一輩的人年齡接近。
和你父母年齡接近的,你可以稱呼他們為叔叔、或者伯父。女的稱呼為阿姨、姑姑……
和你祖父年齡接近的話,你可以直接稱呼爺爺(女性喊奶奶)。
諸如此類。
中國把80歲以上的老人俗稱什麼
耄耋音maodie:八十、九十歲。(《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人們根據這解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八、九十歲。)
㈧ 70,80.90歲老人的稱呼
這位知友,對七十、八十、九十歲的老人見面就稱呼老人家、老爺爺、老先生、老大爺,老師傅他們是樂於接受的。這些都根據自己的年齡而定稱呼什麼,
下面是年齡的別稱,請你參考。
不滿周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即乃稚氣未脫的少兒代稱也;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5歲(男)——志學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二八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標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壯年時期——春秋鼎盛;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還歷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從心之年、懸車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又可稱為「人瑞」。
㈨ 80和90歲的老人怎麼稱呼
年歲的別稱 初度——指初生的年月時日。 襁褓--不滿周歲。 總角——泛指幼年。 髫年--女孩7歲。 齠年--男孩8歲。 黃口--10歲以下。 豆蔻年華——指十三四歲的少女。 舞勺之年——指十三至十五歲的少年。 舞象之年——指十五至二十歲的少年。 束發——指十五歲的男子。 及笄(jí) ——指十五歲的女子。 弱冠——指二十歲的男子。 桃李年華——指二十歲的女子。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知命之年——指五十歲。 耳順之年、花甲、平頭甲子、下壽、杖鄉之年——指六十歲。 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七十歲。 杖朝之年、中壽——指八十歲耄耋——指八十歲到九十歲。 鮐背——指九十歲。 期頤、上壽——指百歲。 雙稀、雙慶——指一百四十歲。補充:此外:九十為上壽。 99歲: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㈩ 八十歲老人稱什麼八十歲老人怎麼稱呼
1、老人80歲可以叫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中壽。歲,是年齡的計量名詞。語出《漢·曹操·對酒歌》。
2、耄耋:泛指晚年。耄,八九十歲的年紀。耄,七八十歲的年紀。耄耋指八九十歲。毛傳又雲:「耋,老也,八十曰耋。」後人因稱八九十歲的老人為「耄耋」。
3、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然後被沿用至今。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垂髫(tiá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