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女人小腿浮腫是什麼原因
浮腫未必都是病
浮腫常是心臟病、肝病、腎病 、內分泌等疾病的信號,但有些浮腫並非是疾病的表現,而是一種生理反應。
特發性浮腫 有些20至40歲的女性,早晨起床後,眼瞼及顏面常出現輕度浮腫,下肢有凹陷性水腫或緊綳感。隨著活動,逐漸減輕消退。多數學者認為與神經精神因素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有關。
反應性浮腫 有些人特別是高溫作業或身體較胖又不愛活動者,受環境高溫的影響,皮膚血管運拍擴散,體液滲透並積聚於皮下組織,常在手、足等處發生浮腫。夏天過後,則自行消退。但每夏必發,反復多年。
體位性浮腫 長時間站立、行走、下蹲或坐位,可因下肢血液迴流受阻、淤積造成浮腫,改變體位後一段時間,浮腫可自行減輕、消失。
經前期浮腫 有些健康的女性在月經來潮前一周或半個月內,出現眼瞼、手背、腳踝甚至雙下肢輕度浮腫,以及煩躁、失眠、疲乏、頭痛等症狀。月經來潮時,浮腫及其他症狀可逐漸消退。
葯物性浮腫 如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睾丸酮、雄性激素、胰島素、硫脲、甘念遲草等葯物,可導致臉、手、足出現浮腫,停葯後浮腫會逐漸消退。
對上述浮腫不必擔心,更不必亂用葯。但如果是疾病所致浮腫,則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給生理性浮腫減「肥」
給浮腫做個小診斷
浮腫常常是某些疾病的信號。心臟病、肝病、腎病、內分泌疾病及某些營養不良性疾病等,都可能出現浮腫症狀,一般情況下應該到醫院去就診。但有些浮腫是一種生理反應,如果你遇到了下列「浮腫」的麻煩,不妨對照一下。
表現一:有些中年女性,早晨起床後,忽然發現自己的臉胖了一圈,眼瞼及顏面都有些輕度浮腫,下肢皮膚有凹陷性水腫或緊綳感。隨著一天時間的推移,可逐漸減輕消退。
診斷:特發性浮腫,或稱為血液循環不暢的浮腫。臉部浮腫現象經常發生在血液循環代謝能力差的人身上,這個群族包括了習慣在睡前大量喝水的人、經常久坐不動的人、平常飲食習慣口味重的人、經常熬夜的人以及天生體質代謝差的人。影響所致便是血液循環系統效果變差,來不及將體內多餘的廢水排出去,水分滯留在微血管內,甚至回滲到皮膚中,便產生了膨脹浮腫現象。這種浮腫在起床後活動一會後,就會慢慢自動消退。
表現二:有些人在炎夏高溫的情況下,特別是身體較胖又不愛活動的人,受環境溫差的影響,常莫名其妙地發生下肢浮腫,夏天過後,就會自行消退。
診斷:反應性浮腫。這種情況往往是由於炎熱高溫引起體表血管擴張,動脈血流量增加;淺靜脈的擴張,使毛細血管濾過壓增高;再加上站立或久坐,體液在皮下疏鬆結締組織的間隙中滲聚,迴流緩慢,從而引起下肢浮腫,多發於身體肥胖或年齡較大的人。
表現三:有些飲食中習慣於「口重」的人,常常出現下肢浮腫。
診斷:營養不均的浮腫。我們一直在強調「低鹽」飲食,可有些人就是不注意,飲食中鹽分過多,而又缺旁高羨乏某些礦物質時,就容易造成營養失調性浮腫,如果你還有什麼慢性病,那造成的麻煩就更大了。
表現四:長時間站立、行走、下蹲或坐位時,會發現下肢或雙腳「發緊」,女人逛商店是最有體會的了,若稍事休息或改變體位後一段時間,浮腫可自行減輕、消失。
診斷:體位性浮腫。近年來研究發現,人在直立體位時,體內醛固酮分泌增加,可造成暫時性水鈉瀦留,因此引起水腫。一些工作上須長時間站或坐的人,如學校的老師、手術室的主刀醫師,因重力的關系,血液和水分因迴流速度減慢而容易在膝部以下部位出現浮腫。
表現五:有些健康的女性在月經來潮前一周或半個月內,出現眼瞼、手背、腳踝甚至雙下肢輕度浮腫,或伴有乳房脹痛、盆腔部沉重感,以及煩躁、易怒、失眠、疲乏、頭痛等神經官能症症狀。
診斷:經前期浮腫。這類浮腫多與月經周期變化和內分泌功能改變有關,屬正常生理現象。月經來潮時,排尿量增多,浮腫及其他症狀就可逐漸消退。
表現六:服用某些葯物後,臉、手、足出現浮腫,停葯後浮腫會逐漸消退。
診斷:葯物性浮腫。如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睾丸酮、雄性激素、胰島素、硫脲、甘草等葯物,可引起體內水鈉瀦留,導致浮腫。
對浮腫切不可粗心大意,務必及時查明原因。對上述浮腫不必憂心忡忡,更不必亂用葯,但如果是由於疾病所致,則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給浮腫開處方
對於生理性浮腫,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進行防治。
1.保持樂觀情緒,長期堅持適當鍛煉,如散步、慢跑、健身器械鍛煉等,以增強體質,提高適應能力。
2.選擇食物,應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及無機鹽,低脂肪、低膽固醇,少糖、少鹽為原則,芹菜、蘿卜、菠菜、西紅柿、大豆、蘑菇、大蒜、水果以及豆製品等食物可多吃一些。
3.避免久坐久站,經常活動下肢,並注意經常上抬兩下肢。
4.保證良好的睡眠,起居有規律。
這是9種供老年浮腫患者選用的食療方,你不妨也試一下,也許有效!祝你早日康復!
1、 赤小豆、花生、大棗各100克,放少許冰糖一起煮湯食用。
2、 綠豆、薏米仁各100克,同煮湯食用。
3、 鯉魚1條重約250克,赤小豆100克,一起煮湯服用。
4、 母雞半隻或童子雞1隻,與黃芪100克一起蒸熟,喝湯吃雞肉。
5、 青頭雄鴨1隻,與冬瓜1000克一起煮湯食用。
6、 豬腰2隻,杜仲10克,核桃仁50克,一起煮湯食用。
7、 鯉魚1條重250克,冬瓜500克,加水清燉,吃魚食瓜喝湯。
8、 冬瓜500克,赤小豆30克,加水適量,加鹽少許,吃瓜喝湯。
9、 玉米須、冬瓜皮、赤小豆各適量,煎湯代茶飲,連服至浮腫消失。
B. 女人小腿長期腫是怎麼回事
腎臟是身體排出水分的主要器官,當腎臟患病時,致使水分不能排出體外,瀦留在體內時,稱為腎性浮腫。水腫的程度可輕可重,輕者無可見的浮腫,僅有體重增加或在清晨眼瞼稍許腫脹。重者可全身明顯水腫,甚至有胸、腹腔積液,致體重增加數十千克。
小心,腿腫可能是腎病的一個信號!
腎臟組織是人體水分排出的重要器官,發生腎病時患者的腎臟排泄水分的能力下降,致使機體維持水循環的平衡失調,大量的水分從血管內流入組織間隙,而不能隨尿液排出體外,體內的水分長期不能順暢地排出,引起浮腫。
因此,腿浮腫可能是腎病的一個信號,腎病腿浮腫多在勞累後加重、休息後減輕,往往後於眼腫臉腫出現。
在腎病的早期患者往往不伴有腿浮腫,僅有輕度的眼瞼浮腫,屬於隱性浮腫;一般來說輕度腿浮腫在患者休息後會減輕或者消失;而重度腿浮腫則表現為下肢、腳踝處,用手指按下去呈指凹性,甚至全身都會出現浮腫。
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腿腫,懷疑是腎病,最好是到醫院做一個尿常規檢查,同時可以做腎功能檢查,腎臟B超檢查,有助於判斷腎臟是否有問題,也有助於及時排除腎病的可能性。
小貼士教您從其它症狀辨別腎臟病。
一、觀察尿液判斷腎臟健康與否
尿蛋白:小便泡沫多,長久不消失,這表明尿液中可能含有蛋白質較多,做尿常規檢查有助於進一步明確是否是蛋白尿。
尿顏色:尿呈濃茶碼顫色、洗肉水樣、醬油色或渾濁。
尿量:尿量過多或過少。正常人尿芹核量平均每天1500毫升,每天4-8 次。如果沒有發熱、大量出汗、大量飲水等,小便量突然減少或增多,需要查一下腎功能。
夜尿:正常人在60歲以前,一般不會有夜尿,如果年輕人出現夜尿增加的情況,很可能是腎臟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現。
二、是否有腰痛症狀
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腰背酸痛,也可能與腎病有關。
三、是否乏力
主要表現為:干什麼事情都沒有力氣,極容易疲勞,老想睡覺等。A4y兒童腎病網
另外,還有血壓是否升高、食慾是否下降等。
其它病理性浮腫:
心源性浮腫:常因心臟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心包炎或肺炎、腎炎、重度貧血等引起心力衰竭而導致。一般以下肢浮腫為主,遲首敗伴有呼吸困難、心率過速、肝腫大、頸部靜脈變粗等症狀。
肝源性浮腫:浮腫首先出現在雙下肢,然後波及全身,重症也可以腹部水腫為主,如重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根據患者的既往病史和相關檢查即可作出判斷。
非病理性浮腫有哪些?
一、非病理性腿浮腫
特發性浮腫:這部分人在早晨起床後,眼瞼及顏面常出現輕度浮腫,下肢有指凹性水腫或緊綳感。隨著活動,浮腫逐漸減輕、消退。可能與精神緊張、神經自主功能紊亂有關。
反應性浮腫:這類浮腫主要發生在高溫作業或身體較胖又不愛活動的人身上,常出現手、腿浮腫,夏天過後浮腫可自行消退,但每年夏天都復發可反復多年。
體位性浮腫:長時間站立、行走、下蹲或坐位,可因下肢血液迴流受阻、淤積造成浮腫,改變體位後過一段時間,浮腫即可自行減輕、消退。
經前期浮腫:有些健康的女性在月經來潮前一周或半個月內,出現眼瞼、手背、腳踝甚至雙腿輕度浮腫,待月經來潮時,浮腫即可自行消退。
葯源性浮腫:不規范使用葯物如睾丸酮、雄性激素、胰島素等葯物使用不當,也可導致腿浮腫,停葯後浮腫會逐漸消失。
因此,發現腿浮腫後要及時地找出原因,如果懷疑和腎病有關,宜做一個尿常規檢查,以盡早排除其他原因,確診後要積極地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病網
C. 小腿浮腫是什麼原因
一是排除有無慢性腎炎,相關的檢查可以做尿常規,24小時尿蛋白定量等.二是排除心臟方面的原因,綜合考慮是否有心慌氣短胸悶症狀,做心電圖,心臟B超等檢查.三是排除肝臟的問題,肝功能不好同樣可以引起低蛋白血症,造成浮腫,可抽血查肝或返扮功能.四是排除內分泌的問題,如甲減,這方面可以通過抽血查 T3,T4,T4降低而T3正常可視為早期診斷甲世皮減的指標之一.
如果這四種情況都已排除,臨床上則將之稱為女性特發性水腫.此病多偏愛女性,發病女性多處於育齡期,年齡在20~50歲之間.水腫往往呈周期性,待水腫發展至一定程度後,機體可將較多的水鹽排出體外,經休息,平卧後水腫可減輕.患者可以自己在家裡做一個立———卧位水腫試驗:晨起醒來後排空大小便,稱體重並做下記錄,飯後3個小時再稱一次體重,連續三天,如果兩次的體重差大於1公斤,可以作為診斷的參考。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做出特衫灶發性水腫診斷前,應謹慎排除其他器質性水腫發生的可能,避免誤診.
D. 女人腿腫是什麼原因
由於長期站立或者下肢血液循環速度慢等原因導致的腿腫現象。這個也與平時的生活習慣和飲食都有關系,腿腫以後要先分析和查找一下原因,這樣好及時治療和改善。
E. 我媽媽今年50歲,最近她的腿突然腫起來了,醫生檢查說有炎症請問這是怎麼回事。急!!!!
下肢浮腫是提示全身性疾病的一個症狀,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心源性浮腫
當各種心臟病發生右心衰竭時,由於靜脈血液不能順利迴流入左心室,引起靜脈內壓力升高並可使體液漏出,進入組織間隙,引起浮腫。浮腫最早出現於踝部,最後遍及全身。
腎性浮腫
急慢性腎炎或腎病,由於腎血流減少時的鈉、水瀦留,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尿中丟失蛋白太多時造成的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都可使組織間隙體液聚集而引起浮腫。浮腫雖常見於下肢,但首先出現於眼瞼和面部,然後波及下肢和全身,並伴有尿少、夜尿、多尿等症。
肝性水腫
主要是由於肝硬化時肝臟結構被破壞,使門靜脈迴流受阻及門靜脈壓力增高所致,但與營養不良、肝功能衰竭時血漿白蛋白過低也有關系。浮腫一般從踝部開始向上蔓延,但以顯著腹水最為明顯,很少波及上肢和面部。
營養不良性水腫
營養障礙會使血漿白蛋白降低而出現水腫。最早出現在下肢,逐漸向上蔓延並遍及全身。浮腫前,先有營養不良、吸收障礙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局部性下肢浮腫
多由於下肢靜脈、淋巴管受阻導致體液進入組織間隙所致,如下肢栓塞性靜脈炎、淋巴管炎、絲蟲病、盆腔或下肢腫瘤壓迫靜脈。浮腫常出現於單側下肢,一般不會蔓延全身
F. 45歲女人小腿腫脹是什麼原因
引起腿腫的原因很多,考慮是長期久站或者是久絕友帆坐所造成的血液循環不暢,盡量避並雹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可以適當的活動下身體,有助於緩解症狀促進血液循環。建議到告知正規的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查明原因。
G. 小腿浮腫是怎麼回事呢
如果出現小腿浮腫的話,有很多原因造成的,比如慢性腎炎兄畢轎,腎病都會導致小腿浮腫。因為尿中丟失很多蛋白質,就會造成血漿液體滲透產生降低會引起浮腫。也有很多心臟病衰竭的時候,就數羨會出現靜脈血液不順暢引起靜脈壓迫導致升高,進入到組織的間隙也會引起浮腫。一旦出現小腿浮腫的情況,要及時到醫院治療,不能大意。
小腿浮腫危害非常的多,要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解,出現浮腫的時候不要麻痹自己。很多女性可能處於20~50歲之間,覺得這種症狀很羨肆正常,就會大意,然後腫得越來越厲害,還會伴隨其他的症狀,造成嚴重的後果。出現這種情況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能大意,在飲食上面也要有所改善,不能吃海鮮要保護身體。除此之外還要保持一個樂觀的情緒,平時工作時間壓力比較大,也要堅持適當的運動,這樣才能增強身體素質能力。
H. 老婆的小腿經常會浮腫怎麼回事,醫院檢查也查不出來什麼問題,
水腫從分類上講有心源性、腎源性、肝源性、營養不良性等,因此建議明慎從5個方面考慮。一是排除有無慢性腎炎,相關的檢查可以做尿常規、24小時尿蛋白定量等。二是排除心臟方面的原因,綜合考慮是否爬樓覺得吃力,做心電圖、心臟B超等檢查首輪。三是排除肝臟的問題,肝功能不好同樣可以引起低蛋白血症,造成浮腫,可抽血查肝功能。四是排除內分泌的問題,如甲減,這方面可以通過抽血查T3、T4,T4降低而T3正常可視為早期診斷甲減的指標之一。
如果這四種情況都已排除,臨床上則將之稱為女性特發性水腫。此病多偏愛女性,發病女性多處於育齡期,年齡在20~50歲之間。水腫往往呈周期性,待水腫發展至一定程度後,機體可將較多的水鹽排出體外,經休息、平卧後水腫可減輕。患者可以自己在家裡做一個立———卧位水腫試驗:晨起醒來後排空大小便,稱體重並做下記錄,飯後3個小時再稱一激芹敬次體重,連續三天,如果兩次的體重差大於1公斤,可以作為診斷的參考。
I. 女人小腿腫是因為什麼
1特發性浮腫又稱為血液循環不暢的浮腫。這個群族包括習慣在睡前喝大量水的人、久坐不動的人、日常生活飲食口味重的人、經常熬夜的人以及天生體質代謝差的人。這些都會影響血液循環系統變差,來不及將體內多餘的廢水派出去,水分滯留在微血管內,甚至滲到皮膚中,便產生了膨脹浮腫現象。這種現象在起床活動一會後,就會自動消退。
2
反應性浮腫往往是由於炎熱高溫引起體表血管擴張,動脈血流量增加;淺靜脈的擴張,使毛細血管濾過壓增高;再加上站立改者汪或久坐,體液在皮下輸送結締組織的間隙中滲聚迴流緩慢,從而引起下肢浮腫,多發於身體肥胖或年齡較大的人。
3
高濃度鈉鹽具有強烈的滲透作用,這種滲透作用不僅能殺死細菌或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同樣也可影響人體細胞的防禦功能。飲食中鹽分過多且缺乏某些礦物質時,就容易造成營養失調性浮腫,從而引起小腿浮腫、臉部浮腫等問題。
4
人在直立體位時會發現下肢或雙腿「發緊」的問題,這是因為人體內醛固酮分泌增加,可造成暫時性水鈉駐留,因此引起水腫。一些工作上需要長時間站或坐的人,如學校老師、手術室的醫師,因重力的關系,血液和水分嫌裂因迴流速度減慢而容易在膝部一下部位出現浮腫核仔。
J. 五十多歲腿腫怎麼回事
俗稱「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指的是男性害怕下肢水腫,女性害怕面部浮腫。其實,歲數大了,走路多時下肢很容易腫脹,不必為此過分緊張。
下肢水腫以足踝部最為多見。如果是臨睡前,用手按小腿有指痕下陷,第二天則消失的水腫,多因年老氣虛所致。調理時注意健脾益腎,多吃含蛋白類的食品,比如牛奶、雞蛋、豆製品、芝麻、瘦肉等,預防低蛋白血症,防止腰酸、腹瀉等脾腎兩虛現象的發生。
另一種常見的下肢水腫是淤血阻滯引起的,表現為下肢皮膚粗糙、隱痛、發冷等氣血不通現象,嚴重者可出現一側下肢靜脈閉塞。但對老年人來說,經常出現下肢腫脹現象還應注意區別腎、心、肝等主要臟器的病因,及時化驗肝、腎功能及尿常規,不要耽誤其他病的診治。
常見的下肢水腫除病因外,生活的調理應注意以下方面:
1.睡覺時下肢適當抬高,坐椅不可太高,減少下肢下垂的時間。衣褲不能太緊,注意保護好腰及下肢的血液循環。
2.適當的活動,促進血液循環。因為活動過多,下肢疲乏會加重水腫;不活動則血氣不通,更容易水腫。
3.吃鹽不可太多。太鹹的食品、肥甘厚膩的食品都不利於消化。
4.注意保護腎臟,除經常檢查腎功能外,一般葯物不應使用,以減少腎臟負擔。多吃些有利消腫的食品,如赤小豆、冬瓜、西瓜、葫蘆等,不要輕易使用葯物。
建議您外婆如果能去醫院治療,盡量去專科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