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長壽樂柳永

長壽樂柳永

發布時間:2023-03-17 21:55:03

❶ 詞人柳永簡介

柳永,(約987年弊遲輪—約1053年),字耆卿,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詞人柳永簡介,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鈴》。原名三變,字景庄。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許。柳永由於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轉而厭倦官場,沉溺於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倚紅偎翠」、「淺斟低唱」中尋找寄託。作為北宋第一個專力作詞的詞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詞家,在詞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擴大了詞境,佳作極多,他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製作了大量的慢詞,發展了鋪敘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他是景祐進士,官屯田員外郎。為人放盪不羈,終身潦倒。死時靠青樓女子捐錢安葬。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柳永詞作流傳極廣,有雲「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許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調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實感人。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詞家,有《樂章集》。柳永的父親、叔叔、哥哥三接、三復都是進士,連兒子、侄子都是。柳永本人卻仕途坎坷,景祐元年(1034年),才賜進士出身,是時已是年近半百。

詞作極佳,流傳甚廣。其作品僅《樂章集》一卷流傳至今。描寫羈旅窮愁的,如《雨霖鈴》、《八聲甘州》,以嚴肅的態度,唱出不忍的離別,難收的歸思,極富感染力。少年柳永混跡於煙花巷陌中。51歲時,柳永終於及第,去過福建,留有《煮海歌》,對當時旦世煮鹽為生的民眾給予了深切的同情。短短兩年仕途,他的名姓就載入了《海內名宦錄》中柳永簡介,足可見其在經綸事物上的天賦。可惜由於性格原因,他屢遭排貶,因此進入四處漂泊的「浮生」,養成了一種對蕭索景物,秋傷風景的偏好。柳永常以宋玉自比,對此,不予置評。柳永晚年窮愁潦倒,死時一貧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們集資營葬。死後亦無親族祭奠,每年清明節,歌妓都相約赴其墳地祭掃,並相沿成習,稱之「吊柳七」或「吊柳會」。柳家世代做官。柳永少年時在家鄉勤學苦讀,希望能傳承家業,官至公卿。學成之後,他就到汴京應試,准備大展鴻圖,在政治上一試身手。不料,一到光怪陸離的京城,骨子裡浪漫風流的年輕才子柳永,就被青樓歌館里的歌妓吸引,把租信那政治理想完全拋在了腦後,一天到晚在風月場里瀟灑,與青樓歌妓打得火熱,而且還把他的風流生活寫進詞里:「近日來,陡把狂心牽系。羅綺叢中,笙歌筵上,有個人人可意。」「知幾度、密約秦樓盡醉。

便攜手,眷戀香衾綉被。」(《長壽樂》)當然,他也沒有忘記此行考中進士的目標,只是他「自負風流才調」,自信「藝足才高」,「多才多藝善詞賦」(《擊梧桐》),沒把考試當回事,以為考中進士、做個狀元是唾手可得的事。他曾經向可以的心上人誇口說,即使是皇帝臨軒親試,也「定然魁甲登高第」(《長壽樂》)。不料事與願違,放榜時名落孫山。他沮喪憤激之餘,寫下了傳誦一時的名作《鶴沖天》(黃金榜上),宣稱「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你皇帝老兒不讓我進士及第去做官,我不做官,又奈我何!在詞壇上叱吒風雲,難道不是一樣的輝煌?正是「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表面上看,柳永對功名利祿不無鄙視,很有點叛逆精神。其實這只是失望之後的牢騷話,骨子裡還是忘不了功名,他在《如魚水》中一方面說「浮名利,擬拚休。是非莫掛心頭。」另一方面卻又自我安慰說「富貴豈由人,時會高志須酬」。因此,他在科場初次失利後不久,就重整旗鼓,再戰科場。仁宗初年的再試,考試成績本已過關,但由於《鶴沖天》詞傳到禁中,上達宸聽。等到臨軒放榜時,仁宗以《鶴沖天》詞為口實,說柳永政治上不合格,就把他給黜落了,並批示:「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六)再度的失敗,柳永真的有些憤怒了,他乾脆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從此無所顧忌地縱游妓館酒樓之間,致力於民間新聲和詞的藝術創作。

官場上的不幸,反倒成全了才子詞人柳永,使他的藝術天賦在詞的創作領域得到充分的發揮。當時教坊樂工和歌姬每得新腔新調,都請求柳永為之填詞,然後才能傳世,得到聽眾的認同。柳永創作的新聲曲子詞,有很多是跟教坊樂工、歌妓合作的結果。柳永為教坊樂工和歌妓填詞,供她們在酒肆歌樓里演唱,常常會得到她們的經濟資助,柳永也因此可以流連於坊曲,不至於有太多的衣食之虞。南宋羅燁《醉翁談錄》丙集卷二就說「耆卿居京華,暇日遍游妓館。所至,妓者多以金物資給之。」柳永憑借通俗文藝的創作而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表明宋代文學的商品化開始萌芽,為後來「職業」地從事通俗文藝創作的書會才人開了先河。

❷ 歷史上的柳永是個什麼樣的人

柳永由於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轉而厭倦官場,沉溺於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倚紅偎翠」、「淺斟低唱」中尋找寄託。少年柳永混跡於煙花巷陌中。51歲時,柳永終於及第,去過福建,留有《煮海歌》唯州臘,對當時煮鹽為生的民眾給指滑予了深切的同情。短短兩年仕途,他的名姓就載入了《海內名宦錄》中,足可見其在經綸事物上的天賦。可惜由於性格原因,他屢遭排貶,因此進入四處漂泊的「浮生」,養成了一種對蕭索景物,秋傷風景的偏好。柳永常以宋玉自比,對此,不予置評。柳永晚年窮愁潦倒,死時一貧如洗,謝玉英,陳師師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學和痴情,湊錢替其安葬。出殯時,東跡禪京滿城名妓都來了,半城縞素,一片哀聲。謝玉英為他披麻戴重孝,兩月後因痛思柳永而去世。死後亦無親族祭奠,每年清明節,歌妓都相約赴其墳地祭掃,並相沿成習,稱之「吊柳七」或「吊柳會」,亦稱為「群妓合金葬柳七」。

❸ 《全宋詞》柳永(4)

郭郎兒近拍(仙呂調)

帝里。閑居小曲深坊,庭院沈沈朱戶閉。新霽。畏景天氣。薰風簾幕無人,永晝厭厭如度歲。

愁悴。枕簟微涼,睡久輾轉慵起。硯席塵生,新詩小闋,等閑都盡廢。這些兒、寂莫情懷,何事新來常恁地。

透碧霄(南呂調)

月華邊。萬年芳村起祥煙。帝居壯麗,皇家熙盛,寶運當千。端門清晝,觚稜照日,雙闕中天。太平時、朝野多歡。遍錦街香陌,鈞天歌吹,閬苑神仙。

昔觀光得意,狂游風景,再睹更精妍。傍柳陰,尋花徑,空恁嚲轡垂鞭。樂游雅戲,平康艷質,應也依然。仗何人、多謝嬋娟。道宦途蹤跡,歌酒情懷,不似當年。

木蘭花慢(三之一·南呂調 )

倚危樓佇立,乍蕭索、晚晴初。漸素景衰殘,風砧韻響,霜樹紅疏。雲衢。見新雁過,奈佳人自別阻音書。空遣悲秋念遠,寸腸萬恨縈紆。

皇都。暗想歡游,成往事、動欷歔。念對酒當歌,低幃並枕,翻恁輕孤。歸途。縱凝望處,但斜陽暮靄滿平蕪。贏得無言悄悄,憑闌盡日踟躕。

木蘭花慢(三之二·南呂調)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艷杏澆林,緗桃綉野,芳景如屏。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出郊b75e。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

盈盈。鬥草踏青。人艷冶、遞逢迎。向路傍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歡情。對佳麗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傾。拚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酲。

木蘭花慢(三之三·南呂調)

古繁華茂苑,是當日、帝王州。詠人物鮮明,土風細膩,曾美詩流。尋幽。近香徑處,聚蓮娃釣叟簇汀洲。晴景吳波練靜。萬家綠水朱樓。

凝旒。乃眷東南,思共理、命賢侯。繼夢得文章,樂天惠愛,布政優優。鰲頭。況虛位久,遇名都勝景阻淹留。贏得蘭堂醞酒,畫船攜妓歡游。

臨江仙引(三之一·南呂調)

渡口、向晚,乘瘦馬、陟平岡。西郊又送秋光。對暮山橫翠,衫殘葉飄黃。憑高念遠,素景楚天,無處不凄涼。

香閨別來無信息,雲愁雨恨難忘。指帝城歸路,但煙水茫茫。凝情望斷淚眼,盡日獨立斜陽。

臨江仙引(三之二·南呂調)

上國。去客。停飛蓋、促離筵。長安古道綿綿。見岸花啼露,對堤柳愁煙。物情人意,向此觸目,無處不凄然。

醉擁征驂猶佇立,盈盈淚眼相看。況綉幃人靜,更山館春寒。今宵怎向漏永,頓成兩處孤眠。

臨江仙引(三之三·南呂調)

畫舸、盪槳,隨浪前,隔岸虹。□荷點斷秋容。疑水仙游泳,向別浦相逢。鮫絲霧吐漸收,細腰無力轉嬌慵。

羅襪凌波成舊恨,有誰更賦驚鴻。想媚魂杳信,算密鎖瑤宮。遊人漫勞倦□,奈何不逐東風。

瑞鷓鴣(二之一·南呂調)

寶髻瑤簪。嚴妝巧,天然綠媚紅深。綺羅叢里,獨逞謳吟。一曲陽春定價,何啻值千金。傾聽處,王孫帝子,鶴蓋成陰。

凝態掩霞襟。動象板聲聲,怨思難任。嘹亮處,回厭弦管低沈。時恁回眸斂黛,空役五陵心。須信道,緣情寄意。別有知音。

瑞鷓鴣(二之二·南呂調)

吳會風流。人煙好,高下水際山頭。瑤台絳闕,依約蓬丘。萬井千閭富庶,雄壓十三州。觸處青蛾畫舸,紅粉朱樓。

方面委元侯。致訟簡時豐,繼日歡游。襦溫袴暖,已扇民謳。旦暮鋒車命駕,重整濟川舟。當恁時,沙堤路穩,歸去難留。

憶帝京(南呂調)

薄衾小枕天氣。乍覺別離滋味。展轉數寒更。起了還重睡。畢竟不成眠,一夜長如歲。

也擬待、卻回征轡。又爭奈、已成行計。萬種思量,多方開解,只恁寂寞厭厭地。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塞孤(般涉調)

一聲雞,又報殘更歇。秣馬巾車催發。草草主人燈下別。山路險,新霜滑。瑤珂響、起棲烏,金鉦冷、敲殘月。漸西風系,襟袖凄冽。

遙指白玉京,望斷黃金闕。還道何時行徹。算得佳人凝恨切。應念念,歸時節。相見了、執柔夷,幽會處、偎香雪。免鴛衾、兩恁虛設。

瑞鷓鴣(二之一)

天將奇艷與寒梅。乍驚繁杏臘前開。暗想花神、巧作江南信,鮮染燕脂細翦裁。

壽陽妝罷無端飲,凌晨酒入香腮。恨聽煙隖深中,誰恁吹羌管、逐風來。絳雪紛紛落翠苔。

瑞鷓鴣(二之二)

全吳嘉會古風流。渭南往歲憶來游。西子方來、越相功成去,千里滄江一葉舟。

至今無限盈盈者,盡來拾翠芳洲。最是簇簇寒村,遙認南朝路、晚煙收。三兩人家古渡頭。

洞仙歌

嘉景,向少年彼此,爭不雨沾雲惹。奈傅粉英俊,夢蘭品雅。金絲帳暖銀屏亞。並粲枕、輕偎輕倚,綠嬌紅奼。算一笑,百琲明珠非價。

閑暇。每隻向、洞房深處,痛憐極寵,似覺些子輕孤,早恁背人沾灑。從來嬌多猜訝。更對翦香雲,須要深心同寫。愛搵了雙眉,索人重畫。忍孤艷冶。斷不等閑輕舍。鴛衾下。願常恁、好天良夜。

安公子(二之一·般涉調)

遠岸收殘雨。雨殘稍覺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靜,立雙雙鷗鷺。望幾點、漁燈隱映蒹葭浦。停畫橈、兩兩舟人語。道去程今夜,遙指前村煙樹。

遊宦成羈旅。短檣吟倚閑凝佇。萬水千山迷遠近,想鄉關何處。自別後、風亭月榭孤歡聚。剛斷腸、惹得離情苦。聽杜字聲聲,勸人不如歸去。

安公子(二之二·般涉調)

夢覺清宵半。悄然屈指聽銀箭。惟有床前殘淚燭,啼紅相伴。暗惹起、雲愁雨恨情何限。從卧來、展轉千餘遍。恁數重鴛被,怎向孤眠不暖。

堪恨還堪歡。當初不合輕分散。及至厭厭獨自個,卻眼穿腸斷。似恁地、深情密意如何拚。雖後約、的有於飛願。奈片時難過,怎得如今便見。

長壽樂(般涉調)

繁紅嫩翠。艷陽景,妝點神州明媚。是處樓台,朱門院落,弦管新聲騰沸。恣遊人、無限馳驟,嬌馬車如水。竟尋芳選勝,歸來向晚,起通衢近遠,香塵細細。

太平世。少年時,忍把韶光輕棄。況有紅妝,楚腰越艷,一笑千金可啻。向尊前、舞袖飄雪,歌響行雲止。願長繩、且把飛鳥系。任好從容痛飲,誰能惜醉。

傾杯(黃鍾羽)

水鄉天氣,灑蒹葭、露結寒生早。客館更堪秋杪。空階下、木葉飄零,颯颯聲乾,狂風亂掃。當無緒、人靜酒初醒,天外征鴻,知送誰家歸信,穿雲悲叫。

蛩響幽窗,鼠窺寒硯,一點銀釭閑照。夢枕頻驚,愁衾半擁,萬里歸心悄悄。往事追思多少。贏得空使方寸撓。斷不成眠,此夜厭厭,就中難曉。

傾杯(大石調)

金風淡盪,漸秋光老、清宵永。小院新晴天氣,輕煙乍斂,皓月當軒練凈。對千里寒光,念幽期阻、當殘景。早是多情多病。那堪細把,舊約前歡重省。

最苦碧雲信斷,仙鄉路杳,歸鴻難倩。每高歌、強遣離懷,慘咽、翻成心耿耿。漏殘露冷。空贏得、悄悄無言,愁緒終難整。又是立盡,梧桐碎影。

傾杯(散水調)

鶩落霜洲,雁橫煙渚,分明畫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葦村山驛。何人月下臨風處,起一聲羌笛。離愁萬緒,聞岸草、切切蛩吟如織。

為憶。芳容別後,水遙山遠,何計憑鱗翼。想綉閣深沈,爭知憔悴損、天涯行客。楚峽雲歸,高陽人散,寂寞狂蹤跡。望京國。空目斷、遠峰凝碧。

鶴沖天(黃鍾宮)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盪。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木蘭花(杏花·三之一·林鍾商)

翦裁用盡春工意,淺蘸朝霞千萬蕊。天然淡濘好精神,洗盡嚴妝方見媚。

風亭月榭閑相倚。紫玉枝梢紅蠟蒂。假饒花落未消愁,煮酒懷盤催結子。

木蘭花(海棠·三之二·林鍾商)

東風催露千嬌面。欲綻紅深開處淺。日高梳洗甚時忄欠,點滴燕脂勻未遍。

霏微雨罷殘陽院。洗出都城新錦段。美人纖手摘芳枝,插在釵頭和風顫。

木蘭花(柳枝·三之三·林鍾商)

黃金萬縷風牽細。寒食初頭春有味。殢煙尤雨索春饒,一日三眠誇得意。

章街隋岸歡游地。高拂樓台低映水。楚王空待學風流,餓損宮腰終不似。

傾杯樂(散水調)

樓鎖輕煙,水橫斜照,遙山半隱愁碧。片帆岸遠,行客路杳,簇一天寒色。楚梅映雪數枝艷,報青春消息。年華夢促,音信斷、聲遠飛鴻南北。

算伊別來無緒,翠消紅減,雙帶長拋擲。但淚眼沈迷,看朱成碧。惹閑愁堆積。雨意雲情,酒心花態,孤負高陽客。夢難極。和夢也、多時間隔。

祭天神(歇指調)

憶綉衾相向輕輕語。屏山掩、紅蠟長明,金獸盛熏蘭炷。何期到此,酒態花情頓孤負。柔腸斷、還是黃昏,那更滿庭風雨。

聽空階和漏,碎聲斗滴愁眉聚。算伊還共誰人,爭知此冤苦。念千里煙波,迢迢前約,舊歡慵省,一向無心緒。

鷓鴣天(平調)

吹破殘煙入夜風。一軒明月上簾櫳。因驚路遠人還遠,縱得心同寢未同。

情脈脈,意忡忡。碧雲歸去認無蹤。只應會向前生里,愛把鴛鴦兩處籠。

歸去來(中呂調)

一夜狂風雨。花英墜、碎紅無數。垂楊漫結黃金樓。盡春殘、縈不住。

蝶稀蜂散知何處。殢尊酒、轉添愁緒。多情不慣相思苦。休惆悵、好歸去。

梁州令(中呂宮)

夢覺紗窗曉。殘燈掩然空照。因思人事苦縈牽,離愁別恨,無限何時了。

憐深定是心腸小。往往成煩惱。一生惆悵情多少。月不長圓,春色易為老。

燕歸梁(中呂調 )

輕躡羅鞋掩絳綃。傳音耗、苦相招。語聲猶顫不成嬌。查德見、兩魂消。

匆匆草草難留戀、還歸去、又無聊。若諧雨夕與雲朝。得似個、有囂囂。

夜半樂(中呂調)

艷陽天氣,煙細風暖,芳郊澄朗閑凝佇。漸妝點亭台,參差佳樹。舞腰困力,垂楊綠映,淺桃穠李夭夭,嫩紅無數。度綺燕、流鶯斗雙語。

翠娥南陌簇簇,躡影紅陰,緩移嬌步。抬粉面、韶容花光相妒。絳綃袖舉。雲鬟風顫,半遮檀口含羞,背人偷顧。競鬥草、金釵笑爭賭。

對此嘉景,頓覺消凝,惹成愁緒。念解佩、輕盈在何處。忍良時、孤負少年等閑度。空望極、回道斜陽暮。歡浪萍風梗知何去。

清平樂(越調)

繁花錦爛。已恨歸期晚。翠減紅稀鶯似懶。特地柔腸欲斷。

調不堪尊酒頻傾。惱人轉轉愁生。□□□□□□,多情爭似無情。

迷神引(中呂詞)

紅板橋頭秋光暮。淡月映煙方煦。寒溪蘸碧,繞垂楊路。重分飛,攜纖手、淚如雨。波急隋堤遠,片帆舉。倏忽年華改,向期阻。

時覺春殘,漸漸飄花絮。好夕良天長孤負。洞房閑掩,小屏空、無心覷。指歸雲,仙鄉杳、在何處。遙夜香衾暖,算誰與。知他深深約,記得否。

❹ 艷陽暖心仍猶在,只是今昔杯。什麼意思

艷陽暖心仍猶在,只是今昔杯。什麼意思:
大大的太陽暖暖的舉頃心仍然是當初的時候,只是現在不是原先喝酒的時候了。
艷陽,漢語詞語,拼音是yàn yáng,意思是形容光艷美麗。
南朝·宋·鮑照《學劉公幹體正棚陸》詩:「艷陽桃李節,皎潔不成妍。」
宋·柳永《長壽樂》詞:「繁紅嫩翠,艷陽景,妝點神州明媚。」
明·陳恭尹《南海神祠古木綿花歌》:「青春二月當艷陽,觀者千人皆嘆絕。」和激
清·孔尚任《桃花扇·訪翠》:「對三月艷陽之節,住六朝佳麗之場,雖是客況不堪,卻也春情難按。」

❺ 關於馬車的詩句解釋出關於時間的意思

1. 關於馬車的詩句
關於馬車的詩句 1. 描寫「馬車」的詩詞有哪些
描寫「馬車」的詩詞有:

1. 宋代柳永《長壽樂·繁紅嫩翠》恣遊人、無限馳驟,嬌馬車如水。

2. 元馬致遠《撥不斷·嘆寒儒》題柱雖乘駟馬車。

3. 唐孟郊《登科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4. 唐代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5. 唐代王昌齡《出塞二首》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翻譯:

1. 道路上車馬眾多,來往不絕,任憑遊人無限疾馳,競相尋游美景名勝。

2. 在柱子旁邊雖然乘坐馬車。

3. 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

4. 射人先要射馬,擒賊先要擒住他們的首領。

5.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2. 古代有沒有描寫馬車的詩詞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金秋。」《馬詩》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逢入京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

「香車寶馬照九陌,家家花下扶醉人。」

「好山好水看不夠,馬蹄催趁月明歸。」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盪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

《詩經·小雅·車攻》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楚辭·離騷》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白馬飾金羈,邊翩西北鄧。

三國魏·曹植《白馬篇》

蹀足絆中憤,搖頭櫪上嘶。

南朝梁·蕭綱《系馬詩》

懍懍邊風激,蕭蕭征馬煩。

隋·虞世基《出塞》詩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詩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唐·杜甫《房兵曹胡馬》詩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孟郊《登科後》詩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

唐·劉禹錫《始聞秋風》詩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棲。

宋·柳詠《少年游》詞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宋·陸游《十五月四日風雨大作》詩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曲

馬蹄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

元·劉因《山家》詩

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風白草新。

明·王越《與李布政彥碩馮僉憲景陽對飲》詩

四山旗似晴霞卷,萬馬蹄如驟雨來。

清·徐《大獵》詩
3. 描寫「馬車」的詩詞有哪些
描寫「馬車」的詩詞有: 宋代柳永《長壽樂·繁紅嫩翠》恣遊人、無限馳驟,嬌馬車如水。

元馬致遠《撥不斷·嘆寒儒》題柱雖乘駟馬車。唐孟郊《登科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代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唐代王昌齡《出塞二首》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翻譯: 道路上車馬眾多,來往不絕,任憑遊人無限疾馳,競相尋游美景名勝。在柱子旁邊雖然乘坐馬車。

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射人先要射馬,擒賊先要擒住他們的首領。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4. 描寫馬車的句子
1. 馬車慢慢駛過街巷,馬蹄急踏,鼻中打出一個響啼,噴出一口白氣,發出老長的嘶鳴。

2. 馬車慢慢駛過長街,積雪在車輪下發出「吱呀」的微聲。

3. 馬車徐徐駛過,聲音寂寥而單調,拉車的馬只有兩匹,形體俊美而健壯,馬蹄嘚嘚敲擊著地面,濺起陣陣沙霧。

4. 城中街道早已沒了人,唯有馬車駛過車輪轆轆的聲音。出了城門,馬車向城郊駛去。

5. 兩匹油光水滑的棗騮馬邁著優雅的小方步,穩穩地拉著馬車,駛過車水馬龍的大街,馬車「格拉」「格拉」響著,慢慢的,只聽到外面的聲音越來越近。
5. 形容「馬車」的句子有哪些
1. 以前馬車很遠,書信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現在時光荏苒,流年易逝,餘生只想愛一個人。——原創

2. 明的人為自己購置了馬車,而他卻失去了使用雙足機會。——愛默生

3. 一個在媽媽懷里受寵的孩子終生都會保持一種征服欲,那種成功的自信往往帶來真正的成功。本我是馬,自我是馬車夫。馬是驅動力,馬車夫給馬指引方向。自我要駕馭本我,但馬可能不聽話,二者就會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弗洛伊德

4. 馬車上了路,在轆轆的車輪行進聲中,他輕聲問道:「綺羅,我真的死了嗎?」

岳綺羅正襟危坐的面對了他:「放心,無論死活,我都會保護你!」

張顯宗望著他,漸漸僵硬的面孔上露出了絕望神情:「我不想死……」

岳綺羅清清楚楚的答道:「不想死,就不死!」——尼羅《無心法師》

5. 當一個人獨自坐在公園的長椅上,在日落時讓嘴角露出一絲微笑,他孤獨的形象似乎值得同情,然而誰又能體會到他此刻的美妙旅程?他正坐在回憶的馬車里,他的生活重新開始了,而且這一次的生活是他自己精心挑選的。——余華《在細雨中呼喊》

6. 本我是馬,自我是馬車夫。馬是驅動力,馬車夫給馬指引方向。自我要駕馭本我,但馬可能不聽話,二者就會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弗洛伊德

7. 個地主要雇一個馬車夫,一個馬車夫高手去應聘,地主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翻過車嗎?」,馬車夫說沒有,從來沒有,結果地主沒有僱傭他,地主說,沒有翻過車的馬車夫不是好的馬車夫。——《五星大飯店》

8. 指數函數去哪兒了?面癱張峰你是趁我在課堂上發呆的時候把它們殺了嗎?!

張峰駕著一輛log和f(x)的馬車飛馳而去,我穿著拖鞋在後面邊哭邊追。——八月長安《最好的我們》

9. 「啊!某同學啊! 君子施必適其量,用必思其器 那你坐的車是牛車呢還是馬車啊」 「馬車」 「噢!那可以坐前三排 是一匹馬拉的車還是兩匹馬拉的車」 「是兩輛馬車三匹馬」 「噢!那再坐前三排」——《梁祝》

10. 的能力。人體就如同一駕馬車,馬車由馬來拉動,人體由情緒推動。控制馬的工具叫做韁繩,管理情緒的工具叫做情商。如果拉車的馬受驚失控,馬車就會翻車,車毀人亡。如果人的情緒失控,人就會生病、發瘋、自殺、殺人。由此可知提升管理情緒的能力多麼重要。——丹尼爾·戈爾曼《情商系列》

11. 無論是在寶馬車還是自行車上,我都不想哭出來——李殊詞《一起同過窗》

12. 馬車牛車轆轆而過,村落里炊煙裊裊。——遲子建《起舞》

13. 沒馬的馬車材質再好,也只是一堆木材——范范范七少《傾城王妃萌萌噠》

14. 馬車消失在晨霧中,我啟動了汽車。——米蘭·昆德拉

15. 慾望就像那趕馬車的,念頭就像那落在馬身上的皮鞭,而我們就是那匹可憐的馬。——張方宇《單獨中的洞見2,作家出版社》
6. 描寫「馬車」的句子有哪些
1. 馬車慢慢駛過街巷,馬蹄急踏,鼻中打出一個響啼,噴出一口白氣,發出老長的嘶鳴。--網路來源

2. 馬車慢慢駛過長街,積雪在車輪下發出「吱呀」的微聲。--網路來源

3. 馬車徐徐駛過,聲音寂寥而單調,拉車的馬只有兩匹,形體俊美而健壯,馬蹄嘚嘚敲擊著地面,濺起陣陣沙霧。--網路來源

4. 城中街道早已沒了人,唯有馬車駛過車輪轆轆的聲音。出了城門,馬車向城郊駛去。--網路來源

5. 兩匹油光水滑的棗騮馬邁著優雅的小方步,穩穩地拉著馬車,駛過車水馬龍的大街,馬車「格拉」「格拉」響著,慢慢的,只聽到外面的聲音越來越近。--網路來源

6.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網路來源

7.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網路來源

8.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網路來源

9. 馬車一下子就消失在黑夜中。--網路來源

10. 馬車因過於急速前進,撞到路邊的大樹,馬車翻了,我們都摔到了溝里。--網路來源

11. 幾輛馬車在破落的礦村中急速行進。--網路來源

12. 乘坐在疾馳的馬車中左右顛簸。--網路來源

13.馬車在平坦的道路上急速前進。--網路來源

14. 馬受了驚,拖著馬車狂奔起來。--網路來源

15. 原本三天的路程馬車只用了兩天,可見馬夫之急切。--網路來源

16. 農夫駕著雙輪輕便馬車快馬加鞭繼續趕路。--網路來源

❻ 柳永的資料

柳永,(約987年—約抄1053年),字耆卿,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鈴》。原名三變,字景庄。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許。

❼ 祝長壽的詩句

1、《天下樂令/減字木蘭花 其一》
宋代:佚名
壽星明久。壽曲高歌沉醉後。壽燭熒煌。手把金爐,燃一壽香。
滿斟壽酒。我意殷勤來祝壽。問壽如何。壽比南山福更多。
釋義:壽星人明久。在壽宴高歌喝酒,無樂不歡之後。祝壽的蠟燭還在明亮的燃燒著。手把金爐,燃燒一長壽香。
斟滿壽酒。我熱情來向他祝壽。如要問壽命還有多少。壽命比南山幸福更多。
2、《題菊壽上虞陳處士·其一》
明代:謝遷
古稀華誕屆重陽,采采東籬菊正芳。
想見聚星堂上客,壽觴齊舉溢秋香。
釋義:七十古稀的生日正趕上重陽節,在東籬下採摘的菊花正香。想到眾星捧月的屋中客人,一起舉起酒杯,洋溢著秋天的香氣。

❽ 柳永宋詞(4)

柳永宋詞大全十一:

透碧霄(南呂調)

月華邊。萬年芳村起祥煙。帝居壯麗,皇家熙盛,寶運當千。端門清晝,觚稜照日,雙闕中天。太平時、朝野多歡。遍錦街香陌,鈞天歌吹,閬苑神仙。

昔觀光得意,狂游風景,再睹更精妍。傍柳陰,尋花徑,空恁嚲轡垂鞭。樂游雅戲,平康艷質,應也依然。仗何人、多謝嬋娟。道宦途蹤跡,歌酒情懷,不似當年。

木蘭花慢(三之一·南呂調)

倚危樓佇立,乍蕭索、晚晴初。漸素景衰殘,風砧韻響,霜樹紅疏。雲衢。見新雁過,奈佳人自別阻音書。空遣悲秋念遠,寸腸萬恨縈紆。

皇都。暗想歡游,成往事、動欷歔。念對酒當歌,低幃並枕,翻恁輕孤。歸途。縱凝望處,但斜陽暮靄滿平蕪。贏得無言悄悄,憑闌盡日踟躕。

木蘭花慢(三之二·南呂調)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艷杏澆林,緗桃綉野,芳景如屏。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出郊。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

盈盈。鬥草踏青。人艷冶、遞逢迎。向路傍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歡情。對佳麗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傾。拚卻明朝永芹猜日,畫堂一枕春酲。

木蘭花慢(三之三·南呂調)

古繁華茂苑,是當日、帝王州。詠人物鮮明,土風細膩,曾美詩流。尋幽襲首行。近香徑處,聚蓮娃釣叟簇汀洲。晴景吳波練靜。萬家綠水朱樓。

凝旒。乃眷東南,思共理、命賢侯。繼夢得文章,樂天惠愛,布政優優。鰲頭。況虛位久,遇名都勝景阻淹留。贏得蘭堂醞酒,畫船攜妓歡游。

臨江仙引(三之一·南呂調)

渡口、向晚,乘瘦馬、陟平岡。西郊又送秋光。對暮山橫翠,衫殘葉飄黃。憑高念遠,素景楚天,無處不凄涼。

香閨別來無信息,雲愁雨恨難忘。指帝城歸路,但煙水茫茫。凝情望斷淚眼,盡日獨立斜陽。

臨江仙引(三之二·南呂調)

上國。去客。停飛蓋、促離筵。長安古道綿綿。見岸花啼露,對堤柳愁煙。物情人意,向此觸目,無處不凄然。

醉擁征驂猶佇立,盈盈淚眼相看。況綉幃人靜,更山館春寒。今宵怎向漏永,頓成兩處孤眠。

臨江仙引(三之三·南呂調)

畫舸、盪槳,隨浪前,隔岸虹。□荷點斷秋容。疑水仙游泳,向別浦相逢。鮫絲霧吐漸收,細腰無力轉嬌慵。

羅襪凌波成舊恨,有誰更賦驚鴻。想媚魂杳信,算密鎖瑤宮。遊人漫勞倦□,奈何不逐東風。

瑞鷓鴣(二之一·南呂調)

寶髻瑤簪。嚴妝巧,天然綠媚紅深。綺羅叢里,獨逞謳吟。一曲陽春定價,何啻值千金。傾聽處,王孫帝子,鶴蓋成陰。凝態掩霞襟。動象板聲聲,怨思難任。嘹亮處,回厭弦管低沈。時恁回眸斂黛,空役五陵心。須信道,緣情寄意。別有知音。

瑞鷓鴣(二之二·南呂調)

吳會風流。人煙好,高下水際山頭。瑤台絳闕,依約蓬丘。萬井千閭富庶,雄壓十三州。觸處青蛾畫舸,紅粉朱樓。方面委元侯。致訟簡時豐,繼日歡游。襦溫袴暖,拍嘩已扇民謳。旦暮鋒車命駕,重整濟川舟。當恁時,沙堤路穩,歸去難留。

憶帝京(南呂調)

薄衾小枕天氣。乍覺別離滋味。展轉數寒更。起了還重睡。畢竟不成眠,一夜長如歲。

也擬待、卻回征轡。又爭奈、已成行計。萬種思量,多方開解,只恁寂寞厭厭地。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柳永宋詞大全十二:

塞孤(般涉調)

一聲雞,又報殘更歇。秣馬巾車催發。草草主人燈下別。山路險,新霜滑。瑤珂響、起棲烏,金鉦冷、敲殘月。漸西風系,襟袖凄冽。

遙指白玉京,望斷黃金闕。還道何時行徹。算得佳人凝恨切。應念念,歸時節。相見了、執柔夷,幽會處、偎香雪。免鴛衾、兩恁虛設。

瑞鷓鴣(二之一)

天將奇艷與寒梅。乍驚繁杏臘前開。暗想花神、巧作江南信,鮮染燕脂細翦裁。

壽陽妝罷無端飲,凌晨酒入香腮。恨聽煙隖深中,誰恁吹羌管、逐風來。絳雪紛紛落翠苔。

瑞鷓鴣(二之二)

全吳嘉會古風流。渭南往歲憶來游。西子方來、越相功成去,千里滄江一葉舟。

至今無限盈盈者,盡來拾翠芳洲。最是簇簇寒村,遙認南朝路、晚煙收。三兩人家古渡頭。

洞仙歌

嘉景,向少年彼此,爭不雨沾雲惹。奈傅粉英俊,夢蘭品雅。金絲帳暖銀屏亞。並粲枕、輕偎輕倚,綠嬌紅奼。算一笑,百琲明珠非價。

閑暇。每隻向、洞房深處,痛憐極寵,似覺些子輕孤,早恁背人沾灑。從來嬌多猜訝。更對翦香雲,須要深心同寫。愛搵了雙眉,索人重畫。忍孤艷冶。斷不等閑輕舍。鴛衾下。願常恁、好天良夜。

安公子(二之一·般涉調)

遠岸收殘雨。雨殘稍覺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靜,立雙雙鷗鷺。望幾點、漁燈隱映蒹葭浦。停畫橈、兩兩舟人語。道去程今夜,遙指前村煙樹。

遊宦成羈旅。短檣吟倚閑凝佇。萬水千山迷遠近,想鄉關何處。自別後、風亭月榭孤歡聚。剛斷腸、惹得離情苦。聽杜字聲聲,勸人不如歸去。

安公子(二之二·般涉調)

夢覺清宵半。悄然屈指聽銀箭。惟有床前殘淚燭,啼紅相伴。暗惹起、雲愁雨恨情何限。從卧來、展轉千餘遍。恁數重鴛被,怎向孤眠不暖。

堪恨還堪歡。當初不合輕分散。及至厭厭獨自個,卻眼穿腸斷。似恁地、深情密意如何拚。雖後約、的有於飛願。奈片時難過,怎得如今便見。

長壽樂(般涉調)

繁紅嫩翠。艷陽景,妝點神州明媚。是處樓台,朱門院落,弦管新聲騰沸。恣遊人、無限馳驟,嬌馬車如水。竟尋芳選勝,歸來向晚,起通衢近遠,香塵細細。

太平世。少年時,忍把韶光輕棄。況有紅妝,楚腰越艷,一笑千金可啻。向尊前、舞袖飄雪,歌響行雲止。願長繩、且把飛鳥系。任好從容痛飲,誰能惜醉。

傾杯(黃鍾羽)

水鄉天氣,灑蒹葭、露結寒生早。客館更堪秋杪。空階下、木葉飄零,颯颯聲乾,狂風亂掃。當無緒、人靜酒初醒,天外征鴻,知送誰家歸信,穿雲悲叫。

蛩響幽窗,鼠窺寒硯,一點銀釭閑照。夢枕頻驚,愁衾半擁,萬里歸心悄悄。往事追思多少。贏得空使方寸撓。斷不成眠,此夜厭厭,就中難曉。

傾杯(大石調)

金風淡盪,漸秋光老、清宵永。小院新晴天氣,輕煙乍斂,皓月當軒練凈。對千里寒光,念幽期阻、當殘景。早是多情多病。那堪細把,舊約前歡重省。

最苦碧雲信斷,仙鄉路杳,歸鴻難倩。每高歌、強遣離懷,慘咽、翻成心耿耿。漏殘露冷。空贏得、悄悄無言,愁緒終難整。又是立盡,梧桐碎影。

傾杯(散水調)

鶩落霜洲,雁橫煙渚,分明畫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葦村山驛。何人月下臨風處,起一聲羌笛。離愁萬緒,聞岸草、切切蛩吟如織。

為憶。芳容別後,水遙山遠,何計憑鱗翼。想綉閣深沈,爭知憔悴損、天涯行客。楚峽雲歸,高陽人散,寂寞狂蹤跡。望京國。空目斷、遠峰凝碧。

鶴沖天(黃鍾宮)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盪。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木蘭花(杏花·三之一·林鍾商)

翦裁用盡春工意,淺蘸朝霞千萬蕊。天然淡濘好精神,洗盡嚴妝方見媚。

風亭月榭閑相倚。紫玉枝梢紅蠟蒂。假饒花落未消愁,煮酒懷盤催結子。

木蘭花(海棠·三之二·林鍾商)

東風催露千嬌面。欲綻紅深開處淺。日高梳洗甚時忄欠,點滴燕脂勻未遍。

霏微雨罷殘陽院。洗出都城新錦段。美人纖手摘芳枝,插在釵頭和風顫。

木蘭花(柳枝·三之三·林鍾商)

黃金萬縷風牽細。寒食初頭春有味。殢煙尤雨索春饒,一日三眠誇得意。

章街隋岸歡游地。高拂樓台低映水。楚王空待學風流,餓損宮腰終不似。

傾杯樂(散水調)

樓鎖輕煙,水橫斜照,遙山半隱愁碧。片帆岸遠,行客路杳,簇一天寒色。楚梅映雪數枝艷,報青春消息。年華夢促,音信斷、聲遠飛鴻南北。

算伊別來無緒,翠消紅減,雙帶長拋擲。但淚眼沈迷,看朱成碧。惹閑愁堆積。雨意雲情,酒心花態,孤負高陽客。夢難極。和夢也、多時間隔。

祭天神(歇指調)

憶綉衾相向輕輕語。屏山掩、紅蠟長明,金獸盛熏蘭炷。何期到此,酒態花情頓孤負。柔腸斷、還是黃昏,那更滿庭風雨。

聽空階和漏,碎聲斗滴愁眉聚。算伊還共誰人,爭知此冤苦。念千里煙波,迢迢前約,舊歡慵省,一向無心緒。

鷓鴣天(平調)

吹破殘煙入夜風。一軒明月上簾櫳。因驚路遠人還遠,縱得心同寢未同。

情脈脈,意忡忡。碧雲歸去認無蹤。只應會向前生里,愛把鴛鴦兩處籠。

歸去來(中呂調)

一夜狂風雨。花英墜、碎紅無數。垂楊漫結黃金樓。盡春殘、縈不住。

蝶稀蜂散知何處。殢尊酒、轉添愁緒。多情不慣相思苦。休惆悵、好歸去。

梁州令(中呂宮)

夢覺紗窗曉。殘燈掩然空照。因思人事苦縈牽,離愁別恨,無限何時了。

憐深定是心腸小。往往成煩惱。一生惆悵情多少。月不長圓,春色易為老。

燕歸梁(中呂調)

輕躡羅鞋掩絳綃。傳音耗、苦相招。語聲猶顫不成嬌。查德見、兩魂消。

匆匆草草難留戀、還歸去、又無聊。若諧雨夕與雲朝。得似個、有囂囂。

夜半樂(中呂調)

艷陽天氣,煙細風暖,芳郊澄朗閑凝佇。漸妝點亭台,參差佳樹。舞腰困力,垂楊綠映,淺桃穠李夭夭,嫩紅無數。度綺燕、流鶯斗雙語。

翠娥南陌簇簇,躡影紅陰,緩移嬌步。抬粉面、韶容花光相妒。絳綃袖舉。雲鬟風顫,半遮檀口含羞,背人偷顧。競鬥草、金釵笑爭賭。

對此嘉景,頓覺消凝,惹成愁緒。念解佩、輕盈在何處。忍良時、孤負少年等閑度。空望極、回道斜陽暮。歡浪萍風梗知何去。

清平樂(越調)

繁花錦爛。已恨歸期晚。翠減紅稀鶯似懶。特地柔腸欲斷。調不堪尊酒頻傾。惱人轉轉愁生。□□□□□□,多情爭似無情。

迷神引(中呂詞)

紅板橋頭秋光暮。淡月映煙方煦。寒溪蘸碧,繞垂楊路。重分飛,攜纖手、淚如雨。波急隋堤遠,片帆舉。倏忽年華改,向期阻。

時覺春殘,漸漸飄花絮。好夕良天長孤負。洞房閑掩,小屏空、無心覷。指歸雲,仙鄉杳、在何處。遙夜香衾暖,算誰與。知他深深約,記得否。

正宮

爪茉莉(秋夜)

每到秋來,轉添甚況味。金風動、冷清清地。殘蟬噪晚,其聒得、人心欲碎,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須下淚。

衾寒枕冷,夜迢迢、更無寐。深院靜、月明風細。巴巴望曉,怎生捱、更迢遞。料我兒、只在枕頭根底,等人來、睡夢里。

女冠子(夏景)

火雲初布。遲遲永日炎暑。濃陰高樹。黃鸝葉底,羽毛學整,方調嬌語。薰風時漸勸,峻閣池塘,芰荷爭吐。畫梁紫燕,對對銜泥,飛來又去。

想佳期、容易成辜負。共人人、同上畫樓斟香醑。恨花無主。卧象床犀枕,成何情緒。有時魂夢斷,半窗殘月,透簾穿戶。去年今夜,扇兒扇我,情人何處。

十二時(秋夜)

晚晴初,淡煙籠月,風透蟾光如洗。覺翠帳、涼生秋思。漸入微寒天氣。敗葉敲窗,西風滿院,睡不成還起。更漏咽、滴破憂心,萬感並生,都在離人愁耳。

天怎知、當時一句,做得十分縈系。夜永有時,分明枕上,覷著孜孜地。燭暗時酒醒,元來又是夢里。睡覺來、披衣獨坐,萬種無憀情意。怎得伊來,重諧雲雨,再整餘香被。祝告天發願,從今永無拋棄。

紅窗迥

小園東,花共柳。紅紫又一齊開了。引將蜂蝶燕和鶯,成陣價、忙忙走。

花心偏向蜂兒有。鶯共燕、吃他拖逗。蜂兒卻入、花里藏身,胡蝶兒、你且退後。

西江月

師師生得艷冶,香香於我情多。安安那更久比和。四個打成一個。

幸自蒼皇未款,新詞寫處多磨。幾回扯了又重按。奸字中心著我。

鳳凰閣

匆匆相見,懊惱恩情太薄。霎時雲雨人拋卻。教我行思坐想,肌膚如削。恨只恨、相違舊約。

相思成病,那更瀟瀟雨落。斷腸人在闌干角。山遠水遠人遠,音信難托。這滋味、黃昏又惡。

❾ 文賦原文_翻譯及賞析

余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譴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每自屬文,尤見其情。恆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蓋非知之難,能之難也。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它日殆可謂曲盡其妙。至於操斧伐柯,雖取則不遠,若夫隨手之變,良難以辭逮。蓋所能言者具於此雲。 佇中區以玄覽,頤情志於典墳。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心懍懍以懷霜,志眇眇而臨雲。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麗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筆,聊宣之乎斯文。 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精騖八極,心游萬仞。其致也,情曈曨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傾群言之瀝液、漱六藝之芳潤。浮天淵以安流,濯下泉而潛浸。於是沉辭怫悅,若游魚銜鉤,而出重淵之深;浮藻聯翩,若翰鳥嬰繳,而墜曾雲之峻。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謝朝華於已披,啟夕秀於未振。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然後選義按部,考辭就班。抱景者咸叩,懷響者畢彈。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而討源。或本隱以之顯,或求易而得難。或虎變而獸擾,或龍見而鳥瀾。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罄澄心以凝思,眇眾慮而為言。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始躑躅於燥吻,終流離於濡翰。理扶質以立乾,文垂條而結繁。信情貌之不差,故每變而在顏。思涉樂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嘆。或操觚以率爾,或含毫而邈然。 伊茲事之可樂,固聖賢之可欽。課虛無以責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綿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彌廣,思按之而逾深。播芳蕤之馥馥,發青條之森森。粲風飛而猋豎,郁雲起乎翰林。 體有萬殊,物無一量。紛紜揮霍,形難為狀。辭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為匠。在有無而僶俛,當淺深而不讓。雖離方而遯圓,期窮形而盡相。故夫誇目者尚奢,愜心者貴當。言窮者無隘,論達者唯曠。 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碑披文以相質,誄纏綿而凄愴。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頌優游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奏平徹以閑雅,說煒曄而譎誑。雖區分之在茲,亦禁邪而制放。要辭達而理舉,故無取乎冗長。 其為物也多姿,其為體也屢遷;其會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貴妍。暨音聲之疊代,若五色之相宣。雖逝止之無常,故崎錡而難便。苟達變而相次,猶開流以納泉;如失機而後會,恆操末以續顛。謬玄黃之秩敘,故淟涊而不鮮。 或仰逼於先條,或俯侵於後章;或辭害而理比,或言順而意妨。離之則雙美,合之則兩傷。考殿最於錙銖,定去留於毫芒;苟銓衡之所裁,固應繩其必當。 或文繁理富,而意不指適。極無兩致,盡不可益。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雖眾辭之有條,必待茲而效績。亮功多而累寡,故取足而不易。 或藻思綺合,清麗千眠。炳若縟綉,凄若繁弦。必所擬之不殊,乃闇合乎曩篇。雖杼軸於予懷,憂他人之我先。苟傷廉而愆義,亦雖愛而必捐。 或苕發穎豎,離眾絕致;形不可逐,響難為系。塊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緯。心牢落而無偶,意徘徊而不能揥。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彼榛楛之勿翦,亦蒙榮於集翠。綴《下里》於《白雪》,吾亦濟夫所偉。 或託言於短韻,對窮跡而孤興,俯寂寞而無友,仰寥廓而莫承;譬偏弦之獨張,含清唱而靡應。或寄辭於瘁音,徒靡言而弗華,混妍蚩而成體,累良質而為瑕;象下管之偏疾,故雖應而不和。或遺理以存異,徒尋虛以逐微,言寡情而鮮愛,辭浮漂而不歸;猶弦么而徽急,故雖和而不悲。或奔放以諧和,務嘈囋而妖冶,徒悅目而偶俗,故高聲而曲下;寤《防露》與桑間,又雖悲而不雅。或清虛以婉約,每除煩而去濫,闕大羹之遺味,同朱弦之清氾;雖一唱而三嘆,固既雅而不艷。 若夫豐約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適變,曲有微情。或言拙而喻巧,或理朴而辭輕;或襲故而彌新,或沿濁而更清;或覽之而必察,或研之而後精。譬猶舞者赴節以投袂,歌者應弦而遣聲。是蓋輪扁所不得言,故亦非華說之所能精。 普辭條與文律,良余膺之所服。練世情之常尤,識前脩之所淑。雖發於巧心,或受蚩於拙目。彼瓊敷與玉藻,若中原之有菽。同橐籥之罔窮,與天地乎並育。雖紛藹於此世,嗟不盈於予掬。患挈缾之屢空,病昌言之難屬。故踸踔於短垣,放庸音以足曲。恆遺恨以終篇,豈懷盈而自足?懼蒙塵於叩缶,顧取笑乎鳴玉。 若夫應感之會,通塞之紀,來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滅,行猶響起。方天機之駿利,夫何紛而不理?思風發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齒;紛葳蕤以馺遝,唯豪素之所擬;文徽徽以溢目,音冷冷而盈耳。及其六情底滯,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攬營魂以探賾,頓精爽而自求;理翳翳而愈伏,思軋軋其若抽。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雖茲物之在我,非餘力之所戮。故時撫空懷而自惋,吾未識夫開塞之所由。 伊茲文之為用,固眾理之所因。恢萬里而無閡,通億載而為津。俯殆則於來葉,仰觀象乎古人。濟文武於將墜,宣風聲於不泯。塗無遠而不彌,理無微而弗綸。配沾潤於雲雨,象變化乎鬼神。被金石而德廣,流管弦而日新。——魏晉·陸機《文賦》 文賦

魏晉陸機

余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譴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每自屬文,尤見其情。恆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蓋非知之難,能之難也。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它日殆可謂曲盡其妙。至於操斧伐柯,雖取則不遠,若夫隨手之變,良難以辭逮。蓋所能言者具於此雲。

佇中區以玄覽,頤情志於典墳。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心懍懍以懷霜,志眇眇而臨雲。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麗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筆,聊宣之乎斯文。

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精騖八極,心游萬仞。其致也,情曈曨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傾群言之瀝液、漱六藝之芳潤。浮天淵以安流,濯下泉而潛浸。於是沉辭怫悅,若游魚銜鉤,而出重淵之深;浮藻聯翩,若翰鳥嬰繳,而墜曾雲之峻。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謝朝華於已披,啟夕秀於未振。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然後選義按部,考辭就班。抱景者咸叩,懷響者畢彈。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而討源。或本隱以之顯,或求易而得難。或虎變而獸擾,或龍見而鳥瀾。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罄澄心以凝思,眇眾慮而為言。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始躑躅於燥吻,終流離於濡翰。理扶質以立乾,文垂條而結繁。信情貌之不差,故每變而在顏。思涉樂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嘆。或操觚以率爾,或含毫而邈然。

伊茲事之可樂,固聖賢之可欽。課虛無以責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綿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彌廣,思按之而逾深。播芳蕤之馥馥,發青條之森森。粲風飛而猋豎,郁雲起乎翰林。

體有萬殊,物無一量。紛紜揮霍,形難為狀。辭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為匠。在有無而僶俛,當淺深而不讓。雖離方而遯圓,期窮形而盡相。故夫誇目者尚奢,愜心者貴當。言窮者無隘,論達者唯曠。

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碑披文以相質,誄纏綿而凄愴。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頌優游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奏平徹以閑雅,說煒曄而譎誑。雖區分之在茲,亦禁邪而制放。要辭達而理舉,故無取乎冗長。

其為物也多姿,其為體也屢遷;其會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貴妍。暨音聲之疊代,若五色之相宣。雖逝止之無常,故崎錡而難便。苟達變而相次,猶開流以納泉;如失機而後會,恆操末以續顛。謬玄黃之秩敘,故淟涊而不鮮。

或仰逼於先條,或俯侵於後章;或辭害而理比,或言順而意妨。離之則雙美,合之則兩傷。考殿最於錙銖,定去留於毫芒;苟銓衡之所裁,固應繩其必當。

或文繁理富,而意不指適。極無兩致,盡不可益。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雖眾辭之有條,必待茲而效績。亮功多而累寡,故取足而不易。

或藻思綺合,清麗千眠。炳若縟綉,凄若繁弦。必所擬之不殊,乃闇合乎曩篇。雖杼軸於予懷,憂他人之我先。苟傷廉而愆義,亦雖愛而必捐。

或苕發穎豎,離眾絕致;形不可逐,響難為系。塊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緯。心牢落而無偶,意徘徊而不能揥。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彼榛楛之勿翦,亦蒙榮於集翠。綴《下里》於《白雪》,吾亦濟夫所偉。

或託言於短韻,對窮跡而孤興,俯寂寞而無友,仰寥廓而莫承;譬偏弦之獨張,含清唱而靡應。或寄辭於瘁音,徒靡言而弗華,混妍蚩而成體,累良質而為瑕;象下管之偏疾,故雖應而不和。或遺理以存異,徒尋虛以逐微,言寡情而鮮愛,辭浮漂而不歸;猶弦么而徽急,故雖和而不悲。或奔放以諧和,務嘈囋而妖冶,徒悅目而偶俗,故高聲而曲下;寤《防露》與桑間,又雖悲而不雅。或清虛以婉約,每除煩而去濫,闕大羹之遺味,同朱弦之清氾;雖一唱而三嘆,固既雅而不艷。

若夫豐約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適變,曲有微情。或言拙而喻巧,或理朴而辭輕;或襲故而彌新,或沿濁而更清;或覽之而必察,或研之而後精。譬猶舞者赴節以投袂,歌者應弦而遣聲。是蓋輪扁所不得言,故亦非華說之所能精。

普辭條與文律,良余膺之所服。練世情之常尤,識前脩之所淑。雖發於巧心,或受蚩於拙目。彼瓊敷與玉藻,若中原之有菽。同橐籥之罔窮,與天地乎並育。雖紛藹於此世,嗟不盈於予掬。患挈缾之屢空,病昌言之難屬。故踸踔於短垣,放庸音以足曲。恆遺恨以終篇,豈懷盈而自足?懼蒙塵於叩缶,顧取笑乎鳴玉。

若夫應感之會,通塞之紀,來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滅,行猶響起。方天機之駿利,夫何紛而不理?思風發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齒;紛葳蕤以馺遝,唯豪素之所擬;文徽徽以溢目,音冷冷而盈耳。及其六情底滯,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攬營魂以探賾,頓精爽而自求;理翳翳而愈伏,思軋軋其若抽。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雖茲物之在我,非餘力之所戮。故時撫空懷而自惋,吾未識夫開塞之所由。

譯文

我每次閱讀那些有才氣作家的作品,對他們創作時所有的心思自己都有體會。誠然,作家行文變化無窮,但文章的美醜,好壞還是可以分辨並加以評論的。每當自己寫作時,尤其能體會到別人寫作的甘苦。作者經常感到苦惱的是,意念有能下確反映事物,語言不能完全表達思想。大概這個問題,不是難以認識,而是難以解決。因此作《文賦》借評前人的優秀作品,闡述作樣寫有利,作樣寫有害的道理。或許可以說,前人的優秀之作,已把為文的奧妙委婉曲折也體現了出來。至於前人的寫作決竅,則如同比著斧子做斧柄,雖然樣式就在眼前,但那介心應手的熟練技巧,卻難以用語言表達詳盡,大凡能用語言說明的我都在這篇《文賦》里了。

久立天地之間,深入觀察萬物;博覽三墳五典,以此陶冶性靈。隨四季變化感嘆光陰易逝,目睹萬物盛衰引起思緒紛紛。臨肅秋因草木凋零而傷悲,處芳春由楊柳依依而歡欣。心意肅然台胸懷霜雪,情志高遠似上青雲。歌頌前賢的豐功偉業,贊詠古聖的嘉行。漫步書林欣賞文質並茂的佳作,慨然有感有感投書提筆寫成詩文。

開始創作,精心構思。潛心思索,旁搜博尋。神飛八極之外,心游萬刃高空。文思到來,如日初升,開始朦朧,逐漸鮮明。此時物象,清晰互涌。子史精華,奔注如傾。六藝辭采,薈萃筆鋒。馳騁想像,上下翻騰。忽而漂浮天池之上,忽而潛入地泉之中。有是吐辭艱澀,如銜鉤之魚從淵釣出;有時出語輕快,似中箭之鳥墜於高空。博取百代未述之意,廣采千載不用之辭。前人已用辭意,如早晨綻開的花朵謝而去之;前人未用辭意,象傍晚含苞的蓓蕾啟而開之。整個構思過程,想像貫穿始終。片刻之間通觀古今,眨眼之時天下巡行。

完成構思,布局謀篇。選辭精當,事理井然,有形之物盡繪其形,含聲之物盡現其者。葳者層層闡述,由隱至顯或者步步深入,從易 到難,有時綱舉目張,如猛虎在山百獸馴伏,有時偶遇奇句,似蛟龍出水海鳥驚散。有時信手拈來辭意貼切,有時煞費苦心辭意不合,這時要排除雜念專心思考,整理思訴諸語言,將天地概括為形象,把萬物融會於筆端,開始好象話在干唇難以出口,最後酣暢淋漓瀉於文翰。事理如樹木的主體,要突出使之成為骨幹,文辭象樹木析枝條,干壯才能葉茂校繁。情貌的確非常一致,情緒變化貌有表現。內心喜悅面露笑容,說到感傷不禁長。有時提筆一揮而就,有時握筆心理感到茫然。寫作充滿著樂取,一向為聖賢們推尊。它在虛無中搜求形象,在無聲中尋找聲音。有限篇幅容納無限事理,宏大思想出自小小寸心。言中之意愈擴愈廣,所含內容越挖越深像花朵芳香四溢,象柳條鬱郁成蔭。光燦燦如鏇風拔地而起,沉甸甸如積支筆下生文。

文章體式千差萬別,客觀事物多種多樣,事物繁多變化無窮,圓滿此很難描摹形象。辭采如同爭獻技藝的能互,文意好比掌握藍圖的巧匠,文辭當不當用他要仔細斟酌文章或深或淺他都分豪不讓。即或違反寫作常規,也要極力描繪形象。因此喜歡渲染的人,崇沿華麗詞藻;樂於達理的人,重視語言精當。言辭過於簡約,文章格局不大論述充分暢達,文章氣勢曠放。詩用以抒發感情,要辭采華美感情細膩,賦用以鋪陳事物。要條理清晰,語言清朗碑用以刻記功德,務必文質相當,誄用以哀悼死者,情調應該纏綿凄愴。銘用以記載功勞,要言簡意深,溫和順暢。箴用以諷諫得失,抑楊頓挫,文理清壯。頌用以歌功傾德,從容舒緩,繁采華彰,論用以評述是非功過,精闢縝密,語言流暢。奏對上陳敘事,平和透徹,得體適當。說明以論辨說理,奇詭誘人,辭彩有光,文體區分大致如此,共同要求禁止邪放。辭義暢達說理全面,但要切記不能冗長。

客觀事物千姿百態,文章體式也常變遷。為文立意崇尚冷氣巧,運用文辭貴在華妍、音調高低錯落有致,好象五色配合鮮艷。雖說取捨本無定律,文辭安排很難合適;但要通曉變化的規律、次序,就象開泉納流吻自然。假如錯過變化時機再去湊合,猶如以尾續首,顛倒混亂。如果顏色配搭不當,就會混濁不清色澤有艷。

有時下文對上文有損害,有時上文對下文影響。有時語言不順而事理連貫,有時語言連貫而事有妨。把它分開兩全齊美,合在一起互相損傷。所用辭意嚴格考較,去留取捨他細衡量。如用法度加以權衡,絲毫不差合乎詞章。

有時辭藻繁多義理豐富,欲達之意卻不清楚。文章主題只有一個,意思說盡不再贅述。關鍵地方簡要幾句,突出中心這是警語。盡管講得條條有理,藉助警句才更有力。文章果能利多弊少,就該滿足不再改易。

有時組織詞義如編彩繪,嚴密漂亮光澤鮮艷。辭采富麗象斑爛錦秀,情調凄婉如樂器 *** 。果真自己沒有獨創,恐怕就要雷同前賢。雖出自個人錦心綉口,也怕別人用於我先。假如確能有傷品譽,雖然心愛一定削刪。

有時個別句子出類撥萃,象蘆葦開花禾苗秀穩。如聲不可拴,影不可追,佳句孤零零超然獨立,絕非庸言能夠相配。心茫然很難再尋佳句,猶豫徘徊又不忍將客觀存它舍棄。文有奇就象石中藏玉使山嶺坐輝,又象水中含珠令河川秀媚。未經整枝的灌木踢然不美,招來翠鳥也會為它增加。

評價

《文賦》是中國最早系統地探討文學創作問題的論著。全文以賦的形式寫成。作者是西晉著名文學家陸機。

陸機在《文賦》中用他的文學實踐的親身體會,生動地描述和分析了創作的心理特徵和過程,表達了他的美學美育思想。主要包括:

(1)「情因物感,文以情生」。《文賦》認為,情感是文學創作沖動的來由和起點。在藝術想像過程中,許多心理活動交織在一起,情、理、物象,文辭紛至沓來,所要創造的藝術形象也愈加清晰鮮明。在這過程中,作者的情感起著重要的作用,正所謂「思涉樂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嘆」。

(2)「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文賦》充分肯定了藝術想像的作用,認為在構思階段,則「收視反聽,耽思傍訊,情騖八極,公游成仞」,「觀古今於須臾,扶四海於一瞬」,「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表明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完全沉入藝術想像過程中。

(3)「應感之會,通塞之紀」。《文賦》強調靈感在文學創作中的作用,指出藝術創作成就的取得同「應感之會,通塞之紀。即靈感問題有密切關系。認為靈感具有「來不可遏,去不可止」,「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的特徵。

(4)「其會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貴妍」。《文賦》在藝術風格上,崇尚華麗之美,強調「麗辭」。這反映了六朝時期講求形式美的新時尚。

(5)《文賦》將文體區分為十種,簡明概述了各體的特徵。可以說,《文賦》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整個藝術創作思維的規律。

創作背景

陸機寫《文賦》的宗旨是為了解決創作中「意不稱物,文不逮意」的矛盾,所以以創作構思為中心,主要論述「作文利害之所由」,即文章寫作的方法技巧和藝術性的問題。自然,這樣做難免會從中流露出「形式主義」的痕跡,但是這顯然不能影響陸機在《文賦》中的貢獻。 陸機(261-303),字士衡,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西晉文學家、書法家,孫吳丞相陸遜之孫、大司馬陸抗之子,與其弟陸雲合稱「二陸」。孫吳滅亡後出仕晉朝司馬氏政權,曾歷任平原內史、祭酒、著作郎等職,世稱「陸平原」。後死於「八王之亂」,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晉書·陸機傳》),與弟陸雲俱為中國西晉時期著名文學家,被譽為「太康之英」。陸機還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他的《平復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真跡。

陸機

陸機(261-303),字士衡,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西晉文學家、書法家,孫吳丞相陸遜之孫、大司馬陸抗之子,與其弟陸雲合稱「二陸」。孫吳滅亡後出仕晉朝司馬氏政權,曾歷任平原內史、祭酒、著作郎等職,世稱「陸平原」。後死於「八王之亂」,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晉書·陸機傳》),與弟陸雲俱為中國西晉時期著名文學家,被譽為「太康之英」。陸機還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他的《平復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真跡。► 126篇詩文

參差竹。吹斷相思曲。情不足,西北有樓窮遠目。憶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飛速。菰草綠。應下溪頭沙上宿。——宋代·張先《憶秦娥(般涉調)》

憶秦娥(般涉調)

宋代 : 張先

參差竹。吹斷相思曲。情不足,西北有樓窮遠目。
憶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飛速。菰草綠。應下溪頭沙上宿。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宋代·潘閬《酒泉子·長憶觀潮》

酒泉子·長憶觀潮

宋代 : 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宋詞三百首 , 豪放 , 景點 繁紅嫩翠。艷陽景,妝點神州明媚。是處樓台,朱門院落,弦管新聲騰沸。恣遊人、無限馳驟,嬌馬車如水。競尋芳選勝,歸來向晚,起通衢近遠,香塵細細。太平世。少年時,忍把韶光輕棄。況有紅妝,楚腰越艷,一笑千金何啻。向尊前、舞袖飄雪,歌響行雲止。願長繩、且把飛烏系。任好從容痛飲,誰能惜醉。——宋代·柳永《長壽樂·繁紅嫩翠》

長壽樂·繁紅嫩翠

繁紅嫩翠。艷陽景,妝點神州明媚。是處樓台,朱門院落,弦管新聲騰沸。恣遊人、無限馳驟,嬌馬車如水。競尋芳選勝,歸來向晚,起通衢近遠,香塵細細。
太平世。少年時,忍把韶光輕棄。況有紅妝,楚腰越艷,一笑千金何啻。向尊前、舞袖飄雪,歌響行雲止。願長繩、且把飛烏系。任好從容痛飲,誰能惜醉。 春天 , 出遊生活

閱讀全文

與長壽樂柳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榮昌敬老院的電話號碼 瀏覽:910
養生壺要買什麼牌子好 瀏覽:256
老年大學里的肚皮舞 瀏覽:28
重陽節幼兒園發言稿 瀏覽:234
蚌埠養老院價格 瀏覽:747
老人無法平躺怎麼回事 瀏覽:780
關於公建民營敬老院的方案 瀏覽:744
河山市哪個醫院可以做駕駛證體檢 瀏覽:341
西安東郊民辦老年大學 瀏覽:418
樂長壽秘訣是什麼 瀏覽:186
中老年人每天吃多少綠豆 瀏覽:172
老年人常見的異常排便包括哪些 瀏覽:535
南昌市失地養老保險2015 瀏覽:880
德陽敬老院價格 瀏覽:712
東北兵團養老院 瀏覽:349
女婿孝順成語 瀏覽:285
如何替父母申請健康碼重慶 瀏覽:93
縱橫養老院 瀏覽:20
快手如何推廣養生類 瀏覽:674
對父母的要求有哪些 瀏覽: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