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故宮的延禧宮中,為何會有一座爛尾的樓
故宮里的延禧宮,其實現在就是一個爛尾樓,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在修建延禧宮的時候,延禧宮裡面的萬偉樓修建到了一半,大清就滅亡了,所以也沒再修建,所以延禧宮裡面就變成了一個爛尾樓。我們都知道現在比較火的一部電視劇,叫做延禧攻略,所以說延禧宮也走進了人們的視線,但是去過故宮的人應該都很失望,延禧宮並沒有電視劇里說的那麼豪華。
也就是說,延禧宮這座宮殿,他的命運還是很慘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崇尚清朝的文化,也就是說越來越多的電視劇傳播清朝文化,有越來越多的人到故宮里遊玩,就是為了看一下清朝古代的皇宮是什麼樣的妃子們在這里發生了什麼故事?一些妃子們住的地方又是什麼樣的。但是延禧宮不免讓我們失望,延禧宮里現在只有一個爛尾樓,也就是說,在古代的時候,這座樓根本就沒有被建立起來,延禧宮的命運,我覺得是故宮中所有宮殿中最慘的,到最後修建的水晶宮也沒有修建成功,而且之前的宮殿都被火燒沒了,其實和故宮現在其他宮殿相比,延禧宮未免顯得有一些沒落。
『貳』 故宮延禧宮里,為什麼有一座爛尾樓
爛尾樓隨處可見,甚至現在還有一些爛尾的建築成為時下年輕人的打卡聖地。但是其實許多人都不知道,故宮裡面也有一座爛尾樓!
單看描述,似乎已經感受到了這種絕美的意境,只可惜這一座水晶宮,命運多舛,原本宣統元年(1909年)開始搭建的這座「城堡」。卻因為1911年開始的辛亥革命,僅僅搭建了不足三年就中途停工了。
如果說歷史的巨輪可以扭轉,那麼說不定或許它還有搭建玩完的機會,只可惜時間的洪流只會洶湧向前,
公元1917年張勛復辟,延禧宮被直軍炸彈直接毀壞。水晶宮終於現世無望,只能成為一座「爛尾」絕唱。
但是正如故事總有反轉,就在2019年3月從故宮博物院延禧宮區域建築將啟動研究性保護和修繕。或許總有一天,我們可以看到當初靈沼軒設想的樣子,可以感受到現實之中的水晶宮,讓本來只存在於文字之中的美麗,真真實實的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叄』 延禧宮成故宮熱門真實的延禧宮其實是哪裡
位於故宮中的東六宮區去東南下角。
延禧宮為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東二長街東側。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長壽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稱延祺宮。
清代又改名為延禧宮,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清兩朝均為妃嬪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嬪、成貴人曾在此居住。
殿前有東西配殿各3間。後院正殿5間,亦有東西配殿各3間,均為黃琉璃瓦硬山頂。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延禧宮起火,燒毀正殿、後殿及東西配殿等建築共25間,僅余宮門。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提議復建,但未能實現。
1949年以後,延禧宮文物庫房分別為中國古陶瓷研究中心和中國古書畫研究中心使用。2010年,延禧宮對外開放,舉辦古陶瓷標本展和中國古文字展。
(3)故宮長壽宮擴展閱讀:
在宣統元年(1909年)端康太妃(光緒帝的瑾妃)主持在延禧宮原址興工修建一座3層西洋式建築--水殿。
當時隊這座西洋宮殿的設想是:水殿的牆壁隔著兩層玻璃,玻璃夾層里注水養魚,在建築外面也注水養魚,環以假山相饒。主樓每層9間,底層四面當中各開一門,四周環以圍廊。
水殿的四角各接3層六角亭1座,底層各開兩門,分別與主樓和迴廊相通。據《清宮詞》、《清稗史》記載,水殿以銅作棟,玻璃為牆,牆之夾層中置水蓄魚,底層地板亦為玻璃製成,池中游魚一一可數,荷藻參差,青翠如畫。
當時端康太妃像藉助修築此水殿而虎炳千秋,甚至還拉著隆裕太後題匾額曰「靈沼軒」,「可惜」呀,水殿還沒有修築好,清王朝就覆滅了,所以,就留下了這座皇宮中的西洋爛尾樓。俗稱「水晶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延禧宮
『肆』 故宮的長壽宮是怎麼樣
延禧宮在明朝的時候,其實一開始是叫做長壽宮的,後來,到了清朝的時候,這里內才改名為延禧宮,而在這兩個朝代容中,許多的妃子都曾經住在這里過。那麼既然是經常有人居住的,為什麼還會顯得陰森森的呢?因為,在玄學中,這個點是處於八卦中的「艮」位,建立房子的話是很不吉利的,按照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這個地方風水不好。而且,這里也經常會失火,這就是延禧宮陰森的理由了~
『伍』 故宮東六宮到底是哪六個
故宮的東六宮是: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景陽宮、永和宮和延禧宮。
東六宮是在故宮中軸線東邊的東一長街,是由六個建築形式相同的院落所組成的建築,東六宮分筆為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景陽宮、永和宮和延禧宮。
其中景仁宮在明朝的永樂十八年開始建造,最開始叫做長寧宮,到了明朝嘉靖年間的時候才被重新命名為了景仁宮。
在明朝滅亡以後,清朝順治皇帝入住了紫禁城以後,繼續沿用了明朝時候的舊稱呼,在順治十二年重新整修了景仁宮,另外在道光年間和光緒年間也先後對景仁宮進行了修繕。
(5)故宮長壽宮擴展閱讀:
故宮東六宮介紹:
1、景仁宮:
康熙皇帝出生在景仁宮,他的母親佟佳氏是漢軍旗少保佟圖賴的女兒,康熙即位後尊為皇太後,康熙出生時,佟佳氏15歲,康熙二年去世,年僅24歲。
乾隆皇帝的母親鈕鈷祿氏曾在這里居住過,光緒年間,珍妃被冊封後也住在這里。清末,景仁宮被認為是不祥之地,宮內東門設了鎮物,北山牆置鐵牌,南夾道地溝的石頭上刻一道門,用來袪除鬼祟。
2、承乾宮:
明朝時是崇禎皇帝的寵妃田氏的寢宮,田妃失寵後,又遭喪子之痛,病死在這里。清朝,順治皇帝的寵妃董鄂氏自入宮後,在承乾宮住了4年。
之後因為幼子夭折,悲痛而逝,她的靈柩停在宮內,順治在這里給她守靈,還請了高僧在靈前談禪。清末,咸豐皇帝的生母做皇後6年後,在承乾宮猝死,時年33歲。
3、鍾粹宮:
明代時叫咸陽宮,後改名鍾粹宮。當時曾做過皇太子的寢宮。明末,崇禎皇帝的周皇後所生太子住在這里。
清末,咸豐皇帝做皇子時曾在這里住過17年,咸豐的皇後鈕祜祿氏(慈安)長年居住在鍾粹宮,最後也是突然間死在這里,時年45歲。
光緒的皇後葉赫那拉氏是慈禧的侄女,和光緒大婚後住在這里,光緒、慈禧死後,隆裕搬到了太極殿。
4、延禧宮:
明初叫長壽宮,嘉靖十四年改名延祺宮,清朝改叫了延禧宮。在東六宮中延禧宮是比較冷清的,只有一些常在、答應之類的低級妃嬪住過。
延禧宮在蒼震門內,這里是宮中太監、雜役出入內廷唯一的門戶,關防嚴密。明清500多年裡,延禧宮頻頻發生火災,是清代重修再建次數最多的院落。清末,隆裕為消除不祥,想建一座水晶宮鎮住火災,最後清帝退位也就沒建成。
5、永和宮:
雍正皇帝的生母德妃烏雅氏曾住在這里,雍正即位後,正准備尊烏雅氏為仁壽皇太後,讓她搬進寧壽宮。
烏雅氏沒有福氣,突然死在了永和宮,時年63歲。光緒的瑾妃他他拉氏(珍妃的異母姐)入宮後就一直住在永和宮,直到1924年病故。
6、景陽宮:
景陽宮是東西後宮中最冷僻的宮殿。明朝萬曆皇帝的長子朱常洛的母親恭妃王氏,被「屏居」,也就是被打入冷宮的宮殿就是景陽宮。
萬曆三十九年,王氏病危,太子朱常洛撬開宮門,進去探望,但王氏這時已經失明了,後來她被尊為孝靖皇太後,遷葬定陵。
清朝時,景陽宮沒再住人,成了藏書畫的庫房,存有大量歷代書畫名作。像宋高宗書、馬和之繪的《詩經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