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長壽時代中心屬於哪個社區
新城社區。根據網路地圖查詢得知,長壽時代中心距離新城社區較近,便於管理,因此屬於新城社區管轄。該中心位於重慶市長壽區桃源東路。
② 長壽區屬不屬於重慶九城范圍之內
長壽區隸屬重慶市,地處重慶腹心,介於東經106°49′~107°27′,北緯29°43′~30°12′之間。位於重慶市主城區東北隅,屬於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地跨長江南北,東南接壤涪陵區,西南與渝北區、巴南區為鄰,東北接墊江縣,西北與四川省鄰水縣相接。距重慶主城區50餘千米。
③ 重慶長壽區未來經濟發展趨勢如何
按照市抄政府的總體規劃,襲長壽區將會發展成為重慶市未來的化工區,以天然氣化工和鋼鐵為主,帶動旅遊、生態農業來建設一小時經濟圈內的中小城市。根據目前的發展態勢,長壽區已經完成了「長壽化工園區」、重鋼搬遷、桃花形成建設等重大的區域性的經濟建設初步框架,還在繼續建設中的上述區域中的投資仍在繼續建設之外,還有連接桃花形成的渡州即將全面啟動,主要是火車客運站也規劃在該城區,屆時目前的長壽晏家火車站將會成為貨運站,主要功能將會是物流運輸;大量的國外著名企業與合資企業還繼續前往化工園區安家落戶;居民聚集地除桃花新城之外,還有菩提山北部新區。長壽湖生態農業旅遊風景區以沙田柚、廣柑橘柑和生態魚等喜迎外地觀光客。長壽目前已經初步完成了交通網路骨架的建設,高速路四通八達,經濟輻射作用強,市內公交車已經開通6路運行約兩年了,很多外地打工者返鄉後感覺比在外地收入相比收入差不多但是開支也減少了,返鄉打工者購房者不少,畢竟桃花新城十幾個樓盤的入住率提高已經聚集了大量的人氣,商機無限。投資房產的收益效果與外地投資相比要大得多。未來10年,長壽的城市化規模將會超越涪陵,城市建設將會拓展更大的空間。
④ 長壽區2025年規劃新市佔地
法律分析:1、規劃范圍鳳城街道、菩提街道、晏家街道、江南街道、渡舟街道、八顆街道、新市街道。
2、規劃學校總規模規劃普通中小學(含保留現狀)共計63所,總用地面積230.84公頃。其中:城市(含新市組團)范圍內中小學59所,含高中1所、完中9所、初中10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小學38所,用地面積227.34公頃;農村地區保留現狀中小學4所,含初中1所、小學3所,用地面積3.50公頃。3、規劃學校分類規模中學:規劃普通中學21所,其中保留現狀9所,規劃新增12所,設初中620個班、高中486個班。小學:規劃普通小學41所,其中保留現狀18所,規劃新增23所,設小學1351個班。
九年一貫制學校:規劃九年制學校1所(為保留的江南九年制學校),設小學24班、初中18班。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十四條 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
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審批。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五條 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其他鎮的總體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⑤ 長壽古鎮作文
長壽古鎮曾是菩提山腳下的一片農田的長壽古鎮,因開發菩提山風景區作為配套設施而修建的集旅遊、休閑、吃住、遊玩的現代仿古建築群。位於重慶市長壽區城區,地處重慶核心都市區外圍,屬於1小時經濟區的范圍。距長江約3公里,南鄰渝宜高速公路,北靠渝巫(山)路和渝利鐵路、渝萬城際鐵路,東接長壽區桃花新城,南接老城區,西、北緊接菩提山旅遊區,佔地2000畝,是菩提山·中國長壽文化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鎮核心區佔地800畝,另1200畝為純商住小區,總建築面積為130萬平方米,總投資43億元。項目於2010年8月開工,預計在2015年12月完工,其中古鎮核心區預計於2013年12月完工。項目是按照國家AAAAA級景區標准打造而成,是菩提山風景區的核心組成部分,將與菩提山景區互相依託打造AAAAA級旅遊風景區。
2012年春節期間,長壽古鎮展示區試開放。城隍巡遊、猜燈謎、舞龍、舞獅、劃旱船、斗雞表演、講評書等傳統的巴渝民風民俗表演吸引了大批遊客,使長壽古鎮成為重慶旅遊最耀眼的新星,並於1月28日晚登上了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據統計,春節期間15天,長壽古鎮共接待遊客30餘萬人次。
2012年4月28日,長壽古鎮一期盛大開街。全國政協常委、市人大常委副主任盧曉鍾,市政府副市長譚棲偉,市政協副主席於學信,市委副秘書長周傳航,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張良皓,區委書記周勇,區委副書記、區長韓樹明,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游智明,區政協主席張明生等領導出席長壽古鎮鳴鑼開街儀式。據統計,五一期間共接待遊客31萬人次。
吃
長壽古鎮布置大型餐飲30戶、中小型餐飲21戶、大面積小吃90戶、中面積小吃5戶、小面積小吃70戶、特色五星級酒店內配置有大型餐飲、長壽閣、民間綜藝館內配置有特色餐飲。古鎮內餐飲總面積約7萬平方米。
住
古鎮有特色五星級酒店一幢和44戶客棧,總面積共計:94235m2,共有1955間客房,每天可同時接待3800人住宿。
行
公司與相關部門對接,申請增加長壽到重慶、萬州、涪陵、豐都等地的旅遊大巴。古鎮規劃設置四個公交車站點。13個專業停車場,總停車位為2887個(含大巴車位33個)。另備有緊急停車位450個。 古鎮內電瓶車、黃包車等各種特色交通工具預計共190輛。
游
長壽古鎮布置景點有人文大街、兩條水系、萬壽廣場、魁星雙塔、萬壽公園、三星觀、民間綜藝館、衙門(壽文化及民俗博物館)、四個古戲台、過街樓、廟會廣場、城隍廟、文廟、錢庄、鏢局、長壽塔、城門樓、遊客接待中心等節點。
購
古鎮內布置有緬甸玉石街、東南亞旅遊商品風情街、巴渝特產街、書畫古玩街、三峽奇石街等業態。古鎮商業面積共計80621 m2,商鋪共235間。
娛
古鎮內布置有茶樓、酒吧304戶,KTV、生日會所、桑拿室各一所。演藝吧6所、大酒店娛樂部3戶。娛樂行業總面積約為7.3萬平方米,共316戶。
其它
旅遊廁所九個:按5A級旅遊景區的要求,該項目需配套九個廁所供遊人使用。建築面積1138平方米。
遊客接待中心兩處:主牌坊入口處及城門樓入口處各設有一遊客接待中心,總建築面積820平方米。
廣場壽文化雕塑:萬壽廣場、廟會廣場、御龍廣場、門樓前廣場、福園小廣場、壽園小廣場等壽文化雕塑。
其他旅遊要素:餐飲一條街,小吃一條街,旅遊商品一條街,棋牌一條街,緬甸玉石一條街,東南亞旅遊商品一條街等。
編輯本段主要榮譽
作為重慶重點的大型文化旅遊地產項目,長壽古鎮亮相以來聲譽卓著,得到重慶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項目先後獲得了「重慶文化產業十大亮點工程」、「十二五重慶市重點發展的50個文化產業項目之一」、「重慶市十大重點旅遊項目」、「重慶市十大價值典範樓盤獎」等榮譽。[3]
編輯本段旅遊線路
路經短暫游
大牌坊 - 萬壽南路(東盟街、緬甸玉石街)- 衙門 - 旅遊商品街 - 民間綜藝館 - 萬壽公園 - 萬壽廣場 - 錢庄 - 鏢局 - 古鎮南街[4]
短線游
大牌坊 - 萬壽南路 - 萬壽廣場 - 萬壽公園 - 民間綜藝館 - 衙門 - 旅遊商品街 - 廟會廣場 - 文廟 - 城隍廟 - 沿萬壽河返回(休閑風光帶) - 錢庄 - 鏢局[5]
三峽團隊游
衙門 - 旅遊商品街 - 民間綜藝館 - 萬壽公園 - 萬壽廣場 - 青龍溪 - 大牌坊
行嗎?
⑥ 重慶長壽地理位置--經緯度
長壽區位於東經106度49分至107度27分,北緯29度43分至30度12分之間。轄區南北長56.5公里,東西距57.5公里,總面積回1423.62平方公里。地處重答慶市中部,東南接壤涪陵區,西南與渝北、巴南區為鄰,東北接墊江縣,西北與四川省鄰水縣相接。東部黃草山稱東山,海拔600米—700米。西部明月山,稱西山,境長約80公里,海拔600米—700米,全區最高峰白雲山1034.2米。銅鑼山位西北,海拔500米—600米。南部五堡山、與涪陵、巴南區交織,長江、龍溪河、大洪河、御臨河分別流經區境。
氣候
區境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受副熱帶東亞季風環流控制范圍,氣候溫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具有冬暖、春早、初夏多雨、盛夏炎熱多伏旱、秋多陰雨、無霜期長、濕度大、雲霧多、日照少等特點。全年氣壓、溫度、濕度、降水、日照等氣象要素和天氣特點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全年性天氣多有伏旱、寒潮、冰雹、暴雨襲擊等自然災害。
⑦ 重慶長壽區有多少個鄉鎮
截至2019年7月,重慶長壽區有12個鎮,沒有鄉。
長壽區為重慶市轄區,位於重慶市境中部,東經106°49′—107°27′、北緯29°43′—30°12′。東南與涪陵區接壤,西南與渝北區、巴南區為鄰,東北接墊江縣,西北與四川省鄰水縣相接。轄區南北長56.5千米,東西距57.5千米,總面積1423.62平方千米。總人口90.3萬人。
全區轄7個街道、12個鎮:菩提街道、鳳城街道、晏家街道、江南街道、渡舟街道、新市街道、八顆街道、鄰封鎮、但渡鎮、雲集鎮、長壽湖鎮、雙龍鎮、龍河鎮、石堰鎮、雲台鎮、海棠鎮、葛蘭鎮、洪湖鎮、萬順鎮。區政府駐菩提街道。
(7)長壽區新城的范圍擴展閱讀:
長壽區區劃沿革:
1984年3月,改公社為鄉,生產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8月27日,太平鄉更名三平鄉,回龍鄉更名羅山鄉,沙溪鄉更名新沙鄉,三合鄉更名蘆池鄉。
1985年3月,新建獅子灘鎮;7月5日,撤銷葛蘭鄉建葛蘭鎮。
1986年,全縣轄9區、4鎮、40鄉,574村、26居民區,4705村民小組。
1994年3月,撤區並鄉後,長壽縣轄鳳城、朱家、獅子灘、葛蘭、晏家、江南、鄰封、但渡、雲集、雙龍、龍河、石堰、雲台、海棠、沙石、新市、付何、渡舟、八顆、洪湖、萬順、稱沱22個鎮;
扇沱、石回、焦家、華中、飛龍、合興、羅圍、樂溫、義和、黃葛、天台、大壩、三平、蘆池14個鄉。縣政府駐鳳城鎮。
2001年11月21日,重慶市政府批復同意但渡鎮政府駐地由但渡村三堡石遷至下洞村宋家廟。
2002年末,轄22個鎮、14個鄉,38個居委會、569個村委會。
2003年11月至2004年4月,長壽區將原有的22個鎮、14個鄉調整為2個街道、16個鎮,其中撤銷6個鎮14個鄉,更名1個鎮,設立2個街道,擴大13個鎮的行政區域。調整後,街道和鎮平均面積由原來的39.6平方千米增加到79.1平方千米,平均人口由原來的24290人增加到48581人。
調整後,全區轄2個街道、16個鎮:鳳城街道、晏家街道、江南鎮、鄰封鎮、但渡鎮、雲集鎮、長壽湖鎮、雙龍鎮、龍河鎮、石堰鎮、雲台鎮、海棠鎮、葛蘭鎮、新市鎮、渡舟鎮、八顆鎮、洪湖鎮、萬順鎮。
區政府駐鳳城街道。同時將26個居民區合並為19個社區,574個行政村合並為228個行政村。共有152個居民小組、2512個村民小組。
2007年,全區設2個街道辦事處、16個鎮、226個行政村、22個社區。
2009年8月31日,重慶市政府批復同意撤銷江南鎮、渡舟鎮,設立江南街道、渡舟街道。調整後,全區轄4個街道、14個鎮。
2010年,全區共有223個行政村、26個社區。
2015年6月15日,重慶市政府批復同意撤銷新市鎮、八顆鎮,設立新市街道、八顆街道。調整後,全區轄6個街道、12個鎮。
2015年12月21日,調整原鳳城街道、渡舟街道管轄范圍,增設菩提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