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閩南90歲老伯

閩南90歲老伯

發布時間:2023-03-14 11:54:55

『壹』 泉州市區老人死後二周年做三年的風俗怎麼做

【作對年】

世俗所謂「對年對日作,死人無閏月」,意即人往生後滿一周年謂之「對年」,而所做的祭祀稱作「作對年」,又稱「小祥」。

亡者不過閏年,對年若遇「閏月」時,則需要提前一個月進行。(對年日期往前推30天)(每月以30天為主來做計算)。

子孫親友可親自到墓地或在家中神主前舉行追悼儀式,稱為「祭禮」(又稱小祥)。往生者已出嫁的女兒皆要返回來供奉牲禮祭拜,也有延請道士、和尚誦經作法事的,稱為「作對年」;孫輩帶孝一年,此曰結束後,才算脫去孝服,換紅毛線帶三日後即除去。

「作對年」如在神主前舉行,要准備酒餚果品祭拜,並邀兄弟姐妹親友參加。

【神主牌位可否於對年時火化掉?】

可以,有兩種方式。

※方法一:灰燼以香火袋盛置於公媽爐旁。

※方法二:亦可將臨時牌位先置祖先牌位旁(放置位置稍低),到三年時一起化掉。

【對年前的三節應該如何過?】

在習俗里,家裡有喪事的人家,一年內不過慶祝節日、過年不做年糕、元宵節不搓湯圓、端午節不包粽子、中秋節不炊麻糬等應景年節用品。

【對年做過了,接下來要做什麼?】

對年做完後接下來做三年,然後再擇日做合爐。

【對年做完後還需要繼續上香嗎?】

做完對年後祭拜的方式比照一般民間祭祀日,屆時再給往生者上香。

【已經除服了,但尚未合爐前,平日之初一及十五可以祭拜祖先嗎?】

出殯後祭祖與禮俗上節日拜拜都恢復正常。

1、六菜碗或十二菜碗、白飯一碗、筷子一雙。

拜往生者時,依傳統習俗計有豆乾(做大官)、青菜、韭菜(天長地久)、白菜頭(好彩頭)、魚丸、肉丸(中狀元、當官員)、金針木耳、發糕、米糕、肉片、小魚、土豆花生、芹菜(勤勞)、芋頭、米粉、豬腸(生男孩)、雞頭、雞翅前膀(易謀生)、黑豆等從中挑選出六樣菜祭祀(南部較多)或十二樣菜祭祀(北部較多)(均需煮熟)。

說明:菜碗用來祭祀亡者,因此可以另外准備其生前喜歡吃的食品一起供拜。若是不拘泥傳統菜色,也可以自行烹煮菜餚或是到自助餐買菜餚,可葷可素;亦有人單純用水果祭拜。

2、四果二份:即准備四樣水果拜佛菩薩,每樣請准備單數,大的如哈密瓜等壹顆即可。

3、三牲一付(五花肉、魚、全雞)。素食者可改成素三牲。供拜王官

4、紅圓、發糕三個(象徵子孫團圓興旺)。

5、面頭山(又稱子孫山或女兒山)

6、鮮花一對。

7、米酒或清茶一瓶:用來供拜王官或是亡者大多用米酒,拜佛菩薩則用茶水為宜。

8、紙錢:香一份、佛杯蠟燭二對(拜神用紅色,拜亡者用紅、黃、白色選一)壽金一支、刈金一支、銀紙數支。

【作三年】

古禮中有守孝三年的規范,遇父母去世,子女須服三年喪期(實際為25個月),三年內不做官,不嫁娶,不赴宴,不應考。但現今大都改成在往生者對年後接著做假三年。

三年跟作七、百日祭拜方式都ㄧ樣。

三年的儀式可請師父誦經並准備物品祭拜,各地所准備物品不同,但現今都已簡化。因各地習俗或宗教信仰不同,其實作法有很多種,但您也可以准備逝者生前所喜愛的食物,相信更具有意義。

拜佛:素菜碗、茶、水果四種(拜佛菩薩,每樣請准備單數,大的如哈密瓜等一顆即可)。

冥王或土地公:三牲ㄧ付(豬肉、公雞、魚)、茶酒、壽金、刈金。

拜逝者:

1、六菜碗或十二菜碗(依當地習俗)。

說明:祭祀亡者,依傳統習俗有六菜碗或十二菜碗,如春乾(象徵有餘)、韭菜(天長地久)、豆乾(做大官)、芹菜(勤勞)、魚丸、肉丸(中狀元、當官員)、菜頭(好彩頭)、豬腸(生男孩)、雞翅前膀(易謀生)、肉片、金針、木耳、米糕、肉片、小魚、花生、芋頭、米粉等從中挑選出六樣菜祭祀(南部較多)或十二樣菜祭祀(北部較多)(均需煮熟)。

可以另外准備其生前喜歡吃的食品一起供拜。若是不拘泥傳統菜色,也可以自行烹煮菜餚或是到自助餐買菜餚,可葷可素;亦有人單純用水果祭拜。

2、三牲一付(五花肉、魚、全雞)。素食者可改成素三牲。

3、白飯一碗、筷子一雙。

4、米酒或清茶一瓶。

5、紅龜二個、紅圓二個、發糕三個(象徵子孫團圓興旺)。

6、鮮花一對。

7、紙錢:香一份、佛杯蠟燭二對(拜神用紅色,拜亡者用紅、黃、白色選一)壽金一支、刈金八支、銀紙數支。

【作百日】

往生者百日,稱哭卒;周歲稱小祥;三年稱大祥;故大祥吉畢,稱寶華圓滿天尊。

現行的禮俗都依先人逝世當天算起至第100天為百日,當往生者滿一百天時,習慣要再祭祀一番,或延請道士、和尚念經。舉行盛大的供養法會,或僅是家人自行祭祀,稱為「作百日」,部份地區之習俗亦有提前做百日或延後。

依各地習俗作百日可略分下列三種:

1、有些地區百日的演算法會依照家中兒子的人數有幾位加上長孫,由百日的日數增加或減去來確定百日的日子。

例如:例如:兒子2位、長孫1位,則100+3=103天做百日;或100-3=第97天做百日。

有些地區如客家族,則百日加上男兒數加長孫。

例如:例如:兒子2位、長孫1位,則100+3=103天做百日。

2、也有依往生者的年紀前一天做百日者,例如往生者90歲則以第89天為百日。

3、有些地區的習俗則稱做百日的天數,不可以超過逝者的歲數,例如往生者享壽93歲則以第93天該日作百日。而如果是年輕逝者,百日之演算法為不能超過他的年齡數,故百日之正確時日仍需依各地不同的風俗民情由之。

【百日應在何處祭拜?】

香灰袋或臨時牌位供奉在何處,百日就到該處祭拜獻花致敬,燒香、燒銀紙,於太陽下山前做即可。

百日供品准備參考

三牲二付。(一份拜佛祖,一份先拜祖先,祖先那一份拜完,再移至亡者牌位祭拜即可。)

十二菜碗、飯一鍋、筷子七雙、酒杯七個、碗七個、水果四種、鮮花一對、飲料或茶、酒、金銀紙少許。

『貳』 90歲老漢砍死同在養老院的老太太,90歲高齡殺人是否需承擔法律責任

90歲的老漢砍死同在養老院的老太太,90歲高齡殺人,國家法律會從輕判,也就是說這么大年齡殺人不會給他判死刑。這件事情發生在湖南邵陽一家養老院里,90歲的老伯伯和81歲的老奶奶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兩個人平素里沒有矛盾,這個事件是因為一些瑣事造成的。

老人進了養老院就和孩子進了幼兒園是一樣的,孩子在幼兒園里發生任何事情,幼兒園負責嗎?一定負責。那麼,老人進了養老院發生了事情,為什麼養老院不給負責呢?一個90歲高齡的老伯伯動手傷人,為什麼不能把他的鋤頭給奪下來?養老院的人去了哪裡?因此,養老院在這里是有責任的,養老院一定要給一個說法。

『叄』 福建怎麼稱呼老人 閩南話

發音:老狼 或者 老賀啊

『肆』 福建用閩南話怎麼稱呼老人

稱呼老人,廣東•海陸豐地區河洛話有個音:lao1 koo4 ka3;第一個音應是「老」字;koo4 ka3 這兩個音會不會是「傢伙」的音變?
稱呼「父親」,有個音:lao1 xie1~2(與「老些」相似,聲調不一樣罷了);會不會是「老小」的音變?(老小→義:吃老變得像小孩子?)。

『伍』 閩南人家裡老人過世有什麼禁忌

忌諱去世時候身邊無親人
舊時人們很重視傳宗接代,認為老人去世的時候,必須有後輩兒孫在場,以便老人走得時候有人送,不孤單;老人在陰間也不用總是牽掛,靈魂可得安寧。如果老人是在所有親人在場的情況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氣。相傳白族認為老人死在兒孫懷里,是兒孫在報答養育之恩,俗稱「接氣」。

報喪的禁忌
治喪之家,要在大門上掛上白布、白紙,讓人們都知道家中有人去世,並向堂親姻戚報喪,給在外地或海外親人發訊,子女聞訊奔喪。其中向姻戚報喪,尤要慎重。父母去世,確定了葬禮的日期後,孝子要去親戚家報喪。報喪時講究孝子未進屋,先跪在室外行禮,向親戚報告父母去世的消息以及葬禮的時間。

守孝期間,子女忌參加娛樂活動
古時候父母去世,子女要一般要守孝三年,在這三年守孝期間,不可以舉行婚嫁之事,也不得舉行吉慶之事。古代講究「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論官做得多大,父母去世後,都要請假回祖籍守孝,稱為「丁憂」。如果官員不回鄉守孝,就可能受到御史彈劾,受到處分,嚴重者甚至會永不錄用。
如果官員在丁憂期間,有嫁娶、生子、分家、作樂等行為,都被視為不孝,也是會受到彈劾的。現代社會,很多人們將守孝時間縮短,為一年甚至更短,但是都忌諱子女尋歡作樂。

守孝期間,子女忌穿紅帶綠
守孝期間,古代的子女講究披麻戴孝,百日內穿白色的孝服;百日之後,穿黑色、藍色等暗色的衣服來守孝,忌諱穿紅戴綠,濃妝艷抹。現代社會,雖然因為工作生活等原因,很多朋友不穿那麼長時間的孝服,而用佩戴「孝」字以代替;但是,還是不可穿紅帶綠。

與閩南90歲老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公證財產父母 瀏覽:313
老年痴呆殺人犯法 瀏覽:122
再婚父母如何參加婚慶主持 瀏覽:360
現實生活中孝順的事情 瀏覽:881
老人百壽生日如何辦 瀏覽:693
敬老院託管老人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893
歷年養老保險制度調整 瀏覽:503
養老保險計算方法2015 瀏覽:7
老人摔斷骨頭醫保報銷多少 瀏覽:249
老年人能做心臟造影嗎 瀏覽:830
退休後異地社保金怎麼領取 瀏覽:435
長安男士養生館在哪裡 瀏覽:609
高校技術職稱人員退休金政策 瀏覽:1
家裡老人不幹正事怎麼辦 瀏覽:849
威海石島養老公寓怎麼聯系 瀏覽:744
養生堂怎麼養神 瀏覽:801
外地老年人杭州醫保 瀏覽:741
老年人卡槽怎麼打開 瀏覽:725
老年人缺血的原因 瀏覽:67
60歲圍巾 瀏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