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長壽皇室

長壽皇室

發布時間:2023-03-13 21:33:34

① 中國最長壽公主:橫跨兩宋,歷經七帝,年近九旬怎麼樣了啊

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公主,都是皇家 的金枝玉葉,她們雖然自幼生於高貴無比的皇室家庭,從小養尊處優,嬌生慣養,享受著常人無法想像的榮華富貴,但是縱觀歷朝歷代的公主,卻鮮有長壽者。

就拿清朝的公主舉例來說,清朝十二位皇帝,共生下了91位公主,這些公主雖然有嫡出和庶出的區別,但是卻都是皇帝的女兒,其所享受的物質生活條件遠非尋常富貴人家可比,但是清朝這九十多位公主的平均壽命卻只有二十二歲左右,最長壽的公主不過五十多歲,而最短命的公主出生幾日便夭折。

宋高宗

面對高宗的寬厚,慶壽公主卻仍舊胃口大開,在公主八十多歲時的某一天,這位老公主拄著拐杖顫顫巍巍走到宋高宗面前,寒暄不到幾句又說到了老話題上面。

宋高宗一生都很軟,一生性格懦弱的宋高宗這一次倒是硬氣了一次,他不耐煩地對慶壽公主說:「長公主您如此高壽,是仁宗皇帝唯一健在的女兒,那是仁宗皇帝的深仁厚澤聚於您的一身,您應該感到知足了!」高宗的一席話把慶壽公主駁得無地自容。從此再也沒有向宋高宗討要官職了。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公元1144年,已經被封為魯國大長公主的慶壽公主薨逝,享壽八十六歲。公主薨逝後,宋高宗親臨公主府祭奠,為了能夠讓這位祖宗級的皇姑能夠沒有遺憾的升天,宋高宗在公主的靈前宣布將公主的所有兒孫全部官升一級。

分廠有意思的是,慶壽公主不僅自己長壽,就連駙馬錢景臻也十分高壽,活到八十四歲才病逝,公主和駙馬的長壽基因也遺傳給了他們的兒子錢忱,他也活了八十多歲。而公主的母親周貴妃,一生吃齋念佛,最終憑借九十三歲高齡辭世,是兩宋最長壽的嬪妃。

② 中國史上最長壽皇後之一,王政君的死因是什麼

王政君在後位61年,享年84歲高齡,壽終正寢而死。

說王政君,可能大家都感覺很迷茫,這丫兒到底是誰啊?

可說到王莽,估計大家的記憶一下子就決堤了!那是個被大家調侃為「穿越者」的逆臣賊子啊!

王莽是王政君的親侄子,他能走到漢室朝廷的權利中樞,最終篡權亂政,過了一把要命的皇帝癮,還全要仰仗王政君的裙帶關系呢!

王政君的一輩子,其實還算幸運,以剋死了兩任夫婿的名聲嫁入帝王家,最後還成了皇後,本以為太子地位不保,卻沒想到漢元帝也不是什麼乾綱獨斷的主,堪堪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兒子死後,新上位的皇帝剛剛對王氏下手就突然暴斃,於是她又迎來了養尊處優,舒服自在的日子。

她一輩子爭扎在宮廷中,走的也還算順遂,不管怎樣,也不算辱沒了「夢月入懷」的美名。

③ 延續2679年,遠勝英國皇室並且至今猶在,史上最長壽的王朝是哪個

日本吧,應該是日本的菊花王朝,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日本皇室。別看歐洲存在那麼多有皇室的國家,英國又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到現在都有皇室的存在。但是不管是英國皇室還是西班牙皇室,都比不過日本的菊花王朝,這個王朝是實實在在的長壽王朝。


這樣一來,一直維持到明治維新時期,因為明治維新,所以日本直接轉型變成資本主義國家,日本的皇室也得以保存,不至於像我國一樣政權更迭,各朝各代層出不窮。即使是在二戰後,日本皇室被剝奪了大部分的權力,但是現在,他們依舊作為國民信仰活躍於人民心中。當然,也一並承擔接待外賓之類的事物。

④ 英國王室成員普遍比較長壽,他們有什麼保持健康的秘訣嗎

長壽本身就是一個不可奢求的,但是如果說長壽又能保持靚麗,那簡直就是魚與熊掌兼得,然而現代還是有人做到了,那就是英國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如今已經92歲的她依然活躍在世界的政治舞台,你一定很好奇為何她在長壽的同時,為何還能保持如此的思維能力吧。今天就圍繞英國女王講講長壽到底有哪些秘訣。

這就是一個作為偉大女性的長壽秘訣,當然作為普通人的我們,雖然不能夠擁有相同的待遇,但是從中也可以借鑒下的。當然,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進行體檢以及重視現有症狀。

⑤ 崇慶皇太後被康熙譽為「有福之人」,清代最長壽皇太後,為何不願與夫合葬

崇慶皇太後是乾隆帝生母,於1704年被指婚於時年26歲的胤禛,由於她父親的身份官位不高,所以她一直是格格身份,也沒有因為生下弘歷提升地位,十餘年間皆號格格。

乾隆初年,負責修建清西陵的恆親王弘晊和戶部尚書共同上書,請示乾隆帝是否在泰陵地宮內,是否為皇太後預留存棺槨之位。這么重大的事情乾隆帝自己是無法決定的,於是請示皇太後,而皇太後下的懿旨卻讓所有人都很感意外,基本意思是:宗憲皇帝入藏後應力求安靜,若將來再度開動地宮,心裡不安。況有我朝昭西陵,孝東陵成憲可遵,泰陵地宮不必預留分位。

所以,縱觀崇慶皇太後入宮後的整個生活來看,她生活的應該不是多麼的如意,宮里的人情冷漠、追名逐利、相互欺詐讓崇慶皇太後看清了這一切,活著無法脫離,死後就要徹底脫離這樣的境遇,所以,她才有不與雍正帝合葬的想法。最終葬泰東陵。

⑥ 乾隆皇帝風流成性為何能夠長壽

首先,風流成性不等於縱欲過度,所以乾隆皇帝風流成性和是否長壽沒有太大的關系。縱觀乾隆的一生,他 確確實實擁有長壽的資本。

我認為,乾隆長壽有兩個原因: 一是一生順風順水,二是自己十分注意保重身體 。

1、雍正打下大好江山

雍正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將清王朝的國力推向了最頂峰,大好的江山交到乾隆手中,不需要乾隆有什麼特別傑出的治國才能,只需要不出現特別嚴重的錯誤,清王朝就能夠正常的運轉下去。

2、順利上位

雍正為了避免九子奪嫡的事情再次在自己的兒子身上發生,採取了秘密立儲的制度,乾隆便是第一個幸運兒。他不需要明爭暗鬥,不需要精心算計,少了繼承皇位前的許多煩心事,身心愉悅自然是 健康 的。

3、政治順利

乾隆在位年間,並沒有發生什麼嚴重的政治事件,雖然乾隆每天都需要處理國事,但是也就是處理一下官員貪污受賄、外族部落小叛亂這些事情,不需要花費和雍正一樣耗費巨大的精力。

1、勞逸結合注重鍛煉

乾隆不像他的父親雍正,整日待在深宮中處理國事,疏於鍛煉。乾隆除了自小就勤加鍛煉外,還三游五台山、三登泰山、四次南巡、七下五台山,既鍛煉了身體,又滿足了自己喜歡四處游樂的需求。

2、自律能力強

乾隆雖然生性風流,但是也不會縱欲過度,面對酒肉美女,乾隆都會克制自己,淺嘗輒止,不會失控。何況古代在皇帝行房時,會有太監計時,乾隆的自製力加上外界的監督,乾隆更加不會放縱自己。

以上只是乾隆長壽的一些原因,總的來說,乾隆會長壽不奇怪,不會長壽才奇怪。

乾隆是清朝入關的第四位皇帝,在位60年,壽命活了89歲。是 歷史 上在位第二長,年壽最高的皇帝。

▲乾隆和皇後

乾隆一生風流瀟灑,曾六下江南,除了辦理公務外,就是泡妞和把妹。可以說,宮中紅旗不倒,宮外彩旗飄飄,比如在六下江南時,在濟南大明湖畔遇到過夏雨荷,上演了一場生死戀,這才有了瓊瑤的電視劇《還珠格格》的出現。

乾隆一生有記載的後妃共有41個,沒名沒姓的不計其數。微服私訪時和民間女子交往的不在少數。問題來了,風流成性的乾隆為何還能長壽呢?我們都知道,色是刮骨鋼刀,再棒的男人好色也會被女人掏空,比如清朝的咸豐帝,除了和慈禧外,他還有許多漂亮的妃子,和這些女人不計後果,為了激情大把吃壯陽葯,大口的喝鹿血,吃熊鞭,這些都是催情劑,結果31歲就掛了。

還有西門慶,把春葯當飯吃,最後累死在女人身上。乾隆可比這些人聰明,他沒有為了女人而吃壯陽葯,他有一套行之有效的 養生 學。

▲乾隆嬪妃

說起乾隆的 養生 ,其實也是受他的臣子紀曉嵐的啟發。紀曉嵐一生就愛做三件事——吸煙、吃肉、玩女人。

紀曉嵐愛吃肉相當有名,清朝白水放點鹽用來祭祀的胙肉沒人吃,都知道紀曉嵐愛吃肉,這些難吃的肉都歸紀曉嵐一人了。史書記載,紀曉嵐一天不吃飯可以,但不能不吃肉,吃了肉後必須玩女人,據說早、中、晚各來一次。如果吃肉後不親近女人,皮膚像開裂一樣,眼睛紅的像火燒。兩頰如火。按說紀曉嵐夠風流的,但他很長壽,活了82歲。

乾隆親眼得見紀曉嵐的風流,從他的身上總結出了:「女人就像大海,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的經驗。還有女人像葯品,用的好可以延年益壽,用不好是毒葯。駕馭女人還要靠個人的悟性。紀曉嵐有自己獨特的辦法駕馭女人。乾隆何嘗不是呢?

▲乾隆和紀曉嵐

乾隆不像紀曉嵐那樣喜歡吃肉,他喜歡吃鴨肉和燕窩,早上愛吃熱湯面,喜歡吃豆製品,講究清淡。還有就是膳食搭配科學合理,愛喝酒,但是有節制。

乾隆不偏食,據清宮流傳下來《膳底檔》記載,乾隆經常吃的主食有47種,副食熱鍋類42種,菜類52種,湯類10種。

乾隆筆記中記載,他的飲食習慣和現在提倡的科學飲食不謀而合,比如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早飯要吃飽,中飯要吃好,晚飯要少吃。」

乾隆有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卡路里在身體中積蓄,和女人××也就是相當於消耗多餘的熱量,相當於跑步鍛煉,這和紀曉嵐的 養生 之道不謀而合。君臣二人在駕馭女人方面大同小異,所以二人都活了八十多歲。

乾隆是皇帝中活的最久的一位,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卒於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享年88歲。乾隆還是中國422位皇帝中命最好的一位了。

不過做為一名皇帝,女人多是肯定的。這不僅僅是照顧到皇帝的需求更是為了延續皇家的血脈。乾隆的爺爺康熙一生有五十五位後妃,五十五位子女,這還不包括那些偶被臨幸的宮女。乾隆的老爹雍正有後妃三十人,十五位子女,雍正一生勤政,經常熬夜,活活被累死。但還是有三十位後妃。而乾隆自己呢?有四十一位後妃,二十七位子女,所以要說這後宮規模的話,乾隆還真就沒有康熙龐大但比他老爸雍正要多上不少。

歷史 上,康熙和雍正都是勤政的代表,經常加班熬夜。即使這樣,也不耽誤他們臨幸妃子。乾隆中前期也是比較勤政,但終究比不上自己的老爹和爺爺。由此可見,在清朝時期,對於身體保養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這也為乾隆的長壽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①基因好

康熙活到69歲,雍正活到56歲,這在帝王中算是長壽的。而且康熙和雍正經常超負荷工作,尤其是雍正更是皇帝中勤政的代表。這樣的身體基因到乾隆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②工作沒這么累

康熙和雍正留給了乾隆一個萬好的江山。康熙把皇位傳給雍正的時候,其國庫的銀兩只有800萬兩。而雍正經過13年的努力,把國庫充盈到6000萬兩白銀,為乾隆攢下一個豐厚的家底。爺爺平天下,老爸掙大錢,那麼到了乾隆時期都已步入正軌。就像上市公司一樣,底下有一幫能臣幹活,只要自己能力不是太差,這公司必定會發展的不錯。那麼乾隆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比如六下江南什麼的。

③生活自律

乾隆非常自律,據記載他吸煙多年,也是說戒就戒。清代文學家李伯元的《南亭筆記》,裡面對乾隆的戒煙寫得清清楚楚:「北京達官嗜淡巴菰者十而八九,乾隆嗜此尤酷,至於寢饋不離。後無故患咳。太醫曰:『是病在肺,構厲者淡巴菰也。』詔內侍不復進,未幾病良已。」這里的「淡巴菰」,就是如今的煙草。

還有一方面,就是女人。乾隆有四十一位後妃,但他從來不會縱欲過度。這樣源於清朝特殊的規矩:賓妃侍寢不能留宿皇帝房內,而且時間還有規定。敬事房太監把賓妃送到皇帝床上後就在門外面候著,等到時間一到就會出聲提醒皇帝,該結束了。這一來是保護皇帝,避免在睡夢中被謀害。二來也是怕皇帝縱欲過度,弄壞了身體。

④飲食 健康

乾隆注重 養生 ,經常只吃七分飽。而且清朝時期,皇帝實行的是兩餐制,早餐和中餐,中餐一般是在下午兩點到三點。我們不是經常聽到這么一句話么「人類的一生能吃9噸食物,誰先吃完誰先走」暴飲暴食的結果就是引發身體多種疾病。這一點,乾隆早就知道。乾隆的菜譜中以清淡為主,兼顧營養平衡。

⑤生活規律

乾隆每天寅時以前,也就是早上五點鍾以前起床、洗漱,然後到御花園散散步,做做運動,再吃個早餐。中間工作幾個小時,當然那會政務都上了軌道,他工作也比較輕松,時間上比較自由。晚上九點鍾開始准備睡覺,十點鍾基本上可以安寢了。每天基本上保持六個半到七個小時之間的睡眠時間。這個睡眠時間也比較符合現代醫學上對於成人睡眠時間的一個規定。

乾隆談到 養生 ,他說事煩心不亂,食少病無侵。在心情管理上他也是一把好手。再加上有個這么會討乾隆歡心的和珅在,每天乾隆都開開心心的,心態好了,身體自然也好。

⑥不亂吃丹葯

歷史 上很多皇帝都追求長生不老而亂吃道士練的丹葯。但清朝的皇帝不大信這一套,他們只吃一種葯丸,叫作龜齡集。它是明清十八位皇帝的御用聖葯,由人參、鹿茸、海馬、鎖陽等二十八味珍貴的葯材,經過九九八十一天精心煉制而成。它第一能安神,第二能健身,第三利生育。其他亂七八糟的丹葯一概不吃。

總的來說,乾隆不僅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也是運氣最好的皇帝。一生無病無災,錢又多,自己能力也不錯。還有個專門討好他的和珅。不過乾隆也是把大清的氣運耗盡了,他死後短短四十年,英國人就打進來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簽訂了中國 歷史 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從此是一年不如一年,1912年2月12日,清朝發布退位詔書,結束了滿清276年的統治。

乾隆本人相當的注重修身養性。我們知道, 歷史 上很多人當了皇帝後,一當上癮了,就想一直一直當下去,為了尋求長生的秘訣,煉丹吃葯,求佛信道。為此搞死自己的不在少數。但乾隆沒有走他們的老路,他不信長生,但他積極為長壽打基礎。乾隆在 養生 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他的愛好相當廣泛,比如喜歡 旅遊 啊,愛好書法啊,飲食起居很有規律啊,多吃蔬菜少吃肉啊,愛喝茶不吸煙啊,都是他的 養生 秘訣。他還根據自身體會,總結了 養生 四訣:吐納肺腑,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 清宮醫案研究專家認為,乾隆長壽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注重 體育 鍛煉,喜歡狩獵,並遍游名山大川;二是生活有規律,節飲食,慎起居;三是長期對症服用長壽葯。【2】另外,乾隆他媽鈕鈷祿氏也是出了名的長壽老太太。遺傳估計也起了很大一部分作用。 其實,只要能做到以下幾點,風流男人長壽也不是問題:

孔子雲:食色性也。風流成性並不必然短命,關鍵還要看先天能力和後天鍛煉。

東晉葛洪《抱朴子》記載「黃帝御女三千」,實現了白日飛升;《禮記》記載周代「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位世婦、八十一御妻」,被奉為圭臬。 這說明女色和壽命並不沖突,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女色還有助於 健康 長壽。

乾隆皇帝以風流成性著稱,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是標配,兒子女兒生了幾十個,足以說明乾隆的精力旺盛。民間傳說中,乾隆皇帝還喜歡微服私訪下江南,到處遊山玩水,大搞艷遇。和珅特別擅長拍乾隆馬屁,他深知乾隆的愛好,專門搜集美女進獻給乾隆。

歷史 上很多皇帝都被美色掏空身子,英年早逝,但乾隆卻活了89歲才壽終正寢,沒患什麼大病,即便在現代也算是高壽,何況是在平均壽命較短的古代。

乾隆風流成性,為何能高壽?作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1,先天遺傳因素。 乾隆的父親雍正並不長壽,但他的生母卻活了84歲,在古代皇室女性壽命普遍較短的情況下,這是極為罕見的。另外,乾隆的祖父康熙活了68歲,也將近古稀之年。我們知道,生理遺傳有兩個特徵,一個是隔代遺傳,即祖父容易遺傳給孫子;一個是異性遺傳,即兒子容易遺傳母親。乾隆的祖父和母親壽命都比較長,乾隆從中受益匪淺。

2,後天鍛煉因素。 乾隆的興趣愛好十分廣泛,他從小就文武雙全,除了聰明愛讀書,還喜歡騎馬射箭,一身武藝在眾多皇子中十分突出。乾隆當了皇帝後也經常組織狩獵活動,他還喜歡四處遊山玩水,不懼跋山涉水,這種經歷也鍛煉了他強健的體魄。雖然乾隆皇帝風流多情,但他的體魄足以支撐,不至於經常感到腎虛,全身被掏空。

3,重視 養生 保健。 乾隆活的很在意,他從不迷信長生不老葯,很少過度放縱慾望,他不酗酒,少發火,不暴飲暴食,即便面對山珍海味,滿漢全席也從不過度攝入營養。作為皇帝,沒人敢讓乾隆加班,所以他能早睡早起,生活十分規律,這些都有利於 健康 長壽。

4,趕上了好時候。 乾隆生活在清朝中期,正值著名的「康乾盛世」。說是「康乾盛世」,其實貢獻最大的是雍正和康熙,兩人給乾隆打下了很好的底子。到乾隆執政期間,國際國內比較安定,大事、要事、煩心事比較少,乾隆精神壓力小,只顧享受就行,自然順心如意,有助於 健康 長壽,可以說乾隆是趕上了好時候。

乾隆皇帝1736年登基,1795年退位,之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1799年駕崩,享年89歲,是中國 歷史 上最長壽和實際掌政時間最長的帝王。

而他在位六十年間,有嬪妃29個,單數量來說在清朝 歷史 上僅次於他爺爺康熙大帝,因此乾隆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一位風流皇帝。

古人說「重欲傷身」,為何四處留情的乾隆反而創下了帝王的長壽記錄呢? 我認為原因有四:

康熙祖父(1654—1722,享年68)與乾隆母親孝聖憲皇後(1692—1777,享年86)都是長壽之人,自然作為後代的乾隆也擁有優秀的長壽基因。

乾隆一生六下江南,賞遍江南美景,雖然因耗費頗多而飽受後人非議,但是這無疑讓乾隆老爺子心情愉快不少,而心情也是人壽命長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乾隆對爺爺康熙那可是篤信不疑,對於爺爺留下來「木蘭秋獮」的祖制也嚴格遵守,而騎馬打獵無疑也是一種健身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什麼時候都管用,長期堅持運動的乾隆自然壽命也不會短。

乾隆不像父親雍正那樣「朝乾夕惕」過早透支了自己的身體,而他作息一直都很規律,每天早睡早起,食不言 寢不語,懂得節制。

正是因為乾隆做到了以上幾點,才兼得了「魚與熊掌」,既有美人在懷,又做到了長壽 養生 ,在中國歷代帝王中可謂是一枝獨秀,令人稱羨!

但要說風流,乾隆皇帝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60歲了還生兒育女,真可以稱得上是「老當益壯。」但他卻足足活了89歲,放在今天也可以算作長壽,那他長壽的秘訣究竟是什麼?

這不禁讓筆者想起了另一個人—張學良。張學良真可以稱得上是吃喝嫖賭抽,「五毒俱全。」,可就這樣,他老人家也活了101歲。而張學良長壽的秘訣就是樂觀,他曾說自己從來不知道愁,心態非常的好,性格開朗,從來不因為煩心事而影響自己。他還曾經打趣的說:「就算你第二天把我槍斃了,我晚上也能睡得很安慰。 」這種達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就是本人所說的長壽的秘訣。

所以,我們便由此得知,樂觀開朗,心情一好,身體自然也好了。筆者周圍許多身子骨好的老人也都是心情非常好。這個長壽的秘訣,放在乾隆身上也一樣, 乾隆一定是個達觀而不以物累己的人。

除此之外,長壽的秘訣還有許多。據記載,乾隆經常狩獵,是一個愛好運動的人,運動能鍛煉身體,自除百病,這是其一;其二,禍從口入,飲食也十分重要,乾隆十分講究飲食,飲食規律,營養搭配,他還創制了益壽延年的 美食 並流傳了下來;其三,合理起居,乾隆的生活十分講究規律作息,該休息休息,該工作工作,該 娛樂 娛樂 ,這也是他長壽的原因。

在中國 歷史 上,有確切的生卒年月記載的皇帝有209位,這209位皇帝,他們的平均壽命只有39.2歲,雖然在我們正常的印象中,皇帝可以享受最優質的生活,但是就這個壽命來說皇帝絕對算是短命的職業。很多人就把皇帝短命的原因歸結到皇帝荒淫的後宮生活中,但是乾隆皇帝卻活了89歲,在有確切生卒時間記載的皇帝中他是最長壽的,就算擺在現代也算高齡,但是風流成性的乾隆,冊封的妃子就有41人, 60多歲還在生兒子,一生生了27個子女的乾隆,他能活到89歲好像就有點有悖常理了,那麼乾隆皇帝為什麼能長壽呢? 其實古代縱欲致死的皇帝不在少數,當然也有忙於處理政務,活活累死的皇帝,比如乾隆他爹雍正皇帝,所以其實古代的皇帝真是份苦差事,處理政務,治理國家,全天下的官員都可以懈怠,唯獨皇帝不可懈怠,誰讓整個天下都是皇帝的呢,說不定稍有懈怠,江山沒了命也丟了,傳宗接代也一樣,老百姓沒後影響不大,但是皇帝無後在封建時代,連穩定國家都困難,所以必須得應付後宮,雖然也能找旁支的孩子來繼承帝位,但是通常下場都不怎麼好,比如清末,所以這只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古代皇帝短命其實是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

乾隆皇帝長壽,我們只能大致來分析一下原因,因為導致長壽的因素也很多,有外部原因,也有基因遺傳的原因,清朝的12位皇帝平均壽命52.8歲,相對是比較長壽的,這算是內因,外因乾隆皇帝相較於清朝的其他皇帝,是最為幸福的一位,因為他有一個很能乾的爹,給自己留下了一大筆錢,一個蒸蒸日上朝堂,就像馬雲說的,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當然乾隆皇帝也是很有執政能力的,但是由於父輩留給他的基業,他可以省去很多要操心的東西。另外他的父親雍正皇帝,十幾年爭破了頭才得以登上帝位,但是乾隆皇帝登基時雍正就已經為他掃除了一切障礙,他不用再這上面耗費心力,這和乾隆能夠長壽是有必然關聯的,在萬事順利心情好的時候,人都會 健康 很多的。

在後宮生活上,清朝的妃子侍寢皇帝和別的朝代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最為特別的一點就是妃子侍寢不可過夜,傳宗接代的時候還得限制時間,因此清朝的皇帝幾乎不可能縱欲過度,就算天天來時間也是被限制的,所以也許乾隆風流成性,但是有敬事房管著,也不至於傷身,另外通常皇帝也會以鹿血等補品補充精力,因此也不至於傷身,另外其實關於乾隆皇帝有很多流傳下來據說是他 養生 的方法偏方,雖然不確定真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很注重,通過葯膳,食品進行 養生 保健的,再說宮中御醫那麼多,其中不乏有真才實學的人,這群人自然是有能力幫助乾隆皇帝延年益壽的。

所以乾隆皇帝的長壽的原因我認為是多種因素共同促成的,既有遺傳的原因,也有內政外交不需要過度操心的原因,當然也有制度上的要求,和他平時一直堅持的 養生 之法也有一定的關系。

乾隆皇帝弘歷享年八十九歲,是中國 歷史 上最長壽的皇帝。眾所周知乾隆是個縱情聲色的風流皇帝,他不僅擁有三宮六院,宮中美女如雲。數次下江南還留下了無數風流的 歷史 傳說。晚年與香妃的浪漫傳奇更是讓後人領略了他的風流倜儻。人們常言酒是穿腸毒葯,色是刮骨鋼刀。那麼,乾隆風流成性為何能夠長壽?

當時清朝的研究專家認為,乾隆皇帝之所以 健康 長壽,離不開以下原因:

遺傳基因,乾隆皇帝的母親孝聖憲皇後活了85歲,在清代皇太後中居於首位,在中國歷代皇太後中也是非常罕見的。

和其他皇帝相比,乾隆是很幸福的,他不但沒有經歷殘酷的兄弟爭權斗爭,而且在父輩的嘔心瀝血的治理之下,到他登基的時候,天下安定,老百姓大多都能豐衣足食,他相對其他皇帝就輕松很多,不需要太累,按部就班就能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

乾隆注重 養生 ,生活習慣非常好,飲食規律,食物多樣化,睡眠充足,很少熬夜,他年輕的時候抽煙,後來咳嗽不舒服就戒了,可見其對身體重視程度。 歷史 上很多皇帝,上位一段時間以後,都痴迷權力帝位,希望自己長生不老,可以一直坐擁天下,為此煉丹吃葯,求佛信道。乾隆的父親雍正也一樣為了長壽而迷信長生不老葯,乾隆卻不信這些,從來不亂吃葯。畢竟是葯三分毒,吃對了有益,吃的不對反而有傷身體。

女人是葯,用好延年益壽,用不好是毒葯,駕馭女人還靠個人領悟。這句話乾隆領悟得很透,他一生風流成性,卻並不是一個縱欲過度,沒有節制的人。而且清朝規定妃子侍寢不可過夜,有敬事房管著,更是嚴格杜絕誘惑。他身為一國之君,更是擁有強大的財力保障,膳食多種多樣,營養豐富,再以鹿茸人參等補品補充精力,這樣一來,非但沒有傷身,反而會因為身心愉悅而長壽。

乾隆自幼練習摔跤騎馬射箭,經常出去圍獵,身體強壯。他多才多藝,酷愛書法,詩詞,更曾六下江南遊玩,沒事吃吃喝喝,身邊美女相伴,多麼開心快樂的事情啊,所謂笑一笑十年少,開心的人,身體自然 健康 , 健康 了自然也就長壽了。

⑦ 明朝最長壽的藩王是誰

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在天下初定之後,決定效仿歷代王朝,分封諸子建藩就國,以護佑大明皇室。他總結了宋元兩朝興衰治亂的情況後,得出自己的經驗,提出「宋元敗亡、在於主弱臣強,宗室無力;我朝當引以為鑒,廣建宗藩,以衛社稷」。以此作為自己大封親藩的理由和依據。

太祖建藩前,考慮到漢晉王朝宗室裂土建國、自立於外、諸藩王在封國內權勢滔天、專制一方,最終導致威脅朝廷中樞、乃至野心膨脹後舉兵作亂的教訓,所以制定了一套有別於漢唐宋元諸代的宗藩制度,並親自編寫了《皇明祖訓》一書,作為宗藩親王們的行為准則,明發詔令,讓自己的後世子孫都要以其中的祖訓作為自己平日里的言行規范,不得有違。


⑧ 中國古代皇帝多是短命鬼,乾隆皇帝活到89歲的秘訣是什麼

中國古代皇帝多是短命鬼,乾隆皇帝活到89歲的秘訣是什麼?回望中國的歷史長河,從秦朝時期到清末時期,共誕生了八十多個王朝,我們不難發現的是,古代皇帝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短命。在我們的眼中,古代皇帝都是天生的勞碌命,每天都有批不完的奏章,除了國家大事,還要為後宮妃子勾心鬥角的事情以及大臣們的黨派之爭而犯愁。根據調查,皇帝的平均壽命是39歲。其中活得最長的帝王是乾隆皇帝,他活到了89歲的高齡,超過了皇帝平均壽命的一倍還要多,那麼乾隆皇帝為什麼能活這么長時間呢?他的秘訣又是什麼呢?

如此注重養生的乾隆皇帝不長壽,也是說不過去的。乾隆皇帝能做到的這幾點,其實是我們很多現代人都難以做到的。不得不說,乾隆皇帝非常地睿智,因為他明白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可以說一切都是零,只有身體健康,一切才有價值。

⑨ 晉朝皇帝哪個最長壽

晉武帝司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漢族。晉朝的開國君主,謚號武皇帝,廟號世祖。終年55歲,葬峻陽陵。曾用年號:泰始(266年2月4日—274年);咸寧(275年—280年四月);太康(280年四月—289年)太熙(290年正月—四月)。
司馬炎為司馬昭長子,曾出任中撫軍;但是司馬昭卻有意讓幼子司馬攸繼承,但在重臣的反對之下,司馬炎於265年5月被封為晉王太子。同年8月司馬昭過世之後,司馬炎繼承晉王的爵位。次年1月,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即位為帝,國號晉。晉武帝大肆分封宗室為王並使其掌握兵權,以補曹魏由於過度壓抑宗室,導致皇帝孤立最後被權臣所篡的前車之鑒;同時於268年頒布泰始律令,並於279年命賈充、楊濟、杜預、王浚等伐吳,280年3月孫皓投降,孫吳滅亡,自從黃巾之亂以來的分裂局勢暫時獲得統一。
司馬炎在統一之後,以為天下無事,便將州郡的守衛兵加以撤除,同時實施占田法與課田法,企圖與民生息;但是司馬炎也是好色之徒,曾經於西元273年禁止全國婚姻,以便挑選宮女;滅亡孫吳之後又將孫皓後宮的五千名宮女納入後宮,於是司馬炎的後宮便有萬人規模。司馬炎為臨幸的方便,便自己乘坐羊車在後宮內逡巡,停在哪個宮女門前便前往臨幸;而宮女為求皇帝臨幸,便在住處前灑鹽巴、插竹葉以引誘羊車前往。而且邊境的少數民族遷入中原,引發少數民族與漢人的沖突,郭欽、江統等人相繼以徙戎論,勸晉武帝用武力將內遷的少數民族強制徙遷回原住地,但晉武帝不用。290年晉武帝死於含章殿,葬於峻陽陵。
晉武帝本人是繼承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代的基業而稱帝的,但本身並非英明之君,罷廢州郡武裝、大肆分封宗室、允許諸王自選長吏和按等置軍與無法處理少數民族內遷問題,種下日後八王之亂與永嘉之亂的原因。

司馬衷。290—306年在位,漢族。字正度。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 。晉武帝第二子 。泰始三年(267年)立為皇太子,太熙元年(290年)即位,改元永熙。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楊駿輔政。賈南風殺害楊駿,掌握大權。在八王之亂中(301年正月)被趙王叔祖司馬倫篡奪帝位,以之為太上皇,囚禁於金墉城,後來司馬倫病死,晉惠帝復位,又由諸王輾轉挾持 ,形同傀儡 ,受盡凌辱。光熙元年(306年),東海王司馬越將其迎歸洛陽,相傳被越毒死,終年48歲。
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死後,兒子司馬衷即位,是為晉惠帝。晉惠帝是中國歷史上典型的昏庸無能的皇帝。他從小就不愛讀書,整天只懂吃喝玩樂,不務正業。司馬炎對此很發愁,擔心司馬衷會丟了祖宗開創的家業。
有一次,司馬炎為了測驗一下司馬衷的思維能力,特意出了幾道問題考他,並限他三天之內交卷。司馬衷拿到題目以後,不懂作答。他的妻子賈南風是個很聰明的人,有見及此,便立刻請來幾位有學問的老先生為司馬衷解答難題。
司馬炎看了答卷後,以為兒子的思維還是很清楚的,也就放心了。可是司馬炎一死,司馬衷即位,遇事要他自己定策,就鬧出了不少笑話。
有一年夏天,惠帝與隨從到華林園去玩。他們走到一個池塘邊,聽見裡面傳出咕咕的青蛙叫聲。惠帝覺得很奇怪,於是便問隨從這些咕呱亂叫的東西,是為官或是為私的?隨從感到皇帝的問題很可笑,但又不好不回答,就說:「在官家裡叫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裡叫的,就是私人的。」
又有一年鬧災荒,老百姓沒飯吃,到處都有餓死的人。有人把情況報告給晉惠帝,但惠帝卻對報告人說:「沒有飯吃,為甚麼不吃肉粥呢?」報告的人聽了,哭笑不得,災民們連飯都吃不上,哪裡來肉粥呢?由此可見晉惠帝是如何的愚蠢糊塗,無怪乎在「八王之亂」中,被趙王司馬倫篡奪了帝位。
光熙元年(306年)十一月十七日夜裡,晉帝國皇帝司馬衷惠帝在長安顯陽殿因為吃了司馬越毒餅而不幸駕崩,終年48歲,被安葬於太陽陵,他的弟弟晉懷帝司馬熾(284年-313)即位,改元永嘉。

晉懷帝司馬熾。306—313年在位。字豐度。河內溫縣人(今河南溫縣西)。武帝第二十五子,惠帝弟。武帝太熙元年(290年)封為豫章郡王。歷官散騎常侍、射聲校尉、車騎大將軍、鎮北大將軍等職。惠帝永興元年(304年)立為皇太弟。光熙元年(306你)東海王司馬越毒死惠帝,立司馬熾繼皇帝位,次年改元永嘉。以司馬越為太傅輔政。除三族刑,分荊州、江州八郡設立湘州。永嘉五年(311年)詔令討伐司馬越。六月,匈奴劉曜、王彌率兵攻入京師洛陽,他被解送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劉聰封他為平阿公,次年進封為會稽郡公。七年(313年),劉聰命他青衣行酒,晉舊臣見狀號聲大哭,旋為劉聰所殺,享年30歲。
晉愍帝
愍帝,名司馬鄴(公元270-316年),字彥旗,武帝孫,司馬晏子。在位4年,被劉
漢政權的劉曜軍俘虜,後為劉漢主劉聰所殺,終年48歲,葬處不明。

晉愍帝司馬鄴,吳王司馬晏子,初為秦王,駐守長安。公元311年,懷帝被劉漢軍虜
走後,群臣擁立他為太子。公元313年1月懷帝被毒死的消息傳來。尚書、左僕射鞠允,
衛將軍索琳、梁芬等人,於4月在長安扶立他為帝。改年號為「建興」。但這時的皇室、
世族已紛紛遷至江南,西晉王朝已經名存實亡。
公元316年8月,劉曜率軍圍攻長安。11月,城內糧盡,無法拒守。愍帝只得赤露肩
背,口含玉壁,乘坐羊車,出城往劉漢軍營求降,群臣圍住羊車號哭,有的爬上車拉住
他手臂,不讓他出城。愍帝悲不自勝,又無可奈何,只好推開臣下,驅車出城投降,劉
漢軍將他押到平陽,廢封為光祿大夫。
西晉至此宣告滅亡。
劉聰曾對愍帝百般羞辱,出獵時,命令他全身披掛,手執長戟,作為前導。晉朝的
百姓見了,圍觀痛哭。公元316年12月,劉聰在光極殿會宴群臣,也象對待懷帝那樣,命
令愍帝穿上青衣,替大家斟酒、洗懷,甚至在自己小便時,命令愍帝替他揭開便桶蓋。
陪伴愍帝同來長安的晉朝尚書郎辛賓見皇上如此受辱,失聲大哭。事後,劉聰擔心如留
著愍帝,晉人復國之心不滅,就在同月派人殺死了愍帝。

晉武帝司馬炎最長壽。

⑩ 熬死9個兒子,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是誰

熬死九個兒子,歷史上最長壽的君王就是趙佗。他一直活到了103歲才去世,雖然他有九個兒子,但是兒子們的壽命都沒有趙佗的長,在趙佗在位期間,他的兒子全部都死了。所以等到趙佗去世的時候,就已經只能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孫子趙繼了。但是其實趙繼繼位的時候,其實他也已經是一個老頭子了,所以說在位的時間也不久。

但是由於他的壽命實在太長了,所以他的兒子全都死了,等到他壽終正寢的時候,趙佗就只能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孫子。在他的孫子繼位了以後,後來還經歷了三代君王,最後南越才徹底的滅亡了。趙佗除了活得比較久以外,他給自己的身後事安排得非常的妥當。

當時趙佗在位期間已經把自己的陵墓修建得非常的富貴奢華,並且當時的陪葬品也非常的多,同時在他出殯的時候,送葬的人非常的多。

閱讀全文

與長壽皇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公證財產父母 瀏覽:313
老年痴呆殺人犯法 瀏覽:122
再婚父母如何參加婚慶主持 瀏覽:360
現實生活中孝順的事情 瀏覽:881
老人百壽生日如何辦 瀏覽:693
敬老院託管老人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893
歷年養老保險制度調整 瀏覽:503
養老保險計算方法2015 瀏覽:7
老人摔斷骨頭醫保報銷多少 瀏覽:249
老年人能做心臟造影嗎 瀏覽:830
退休後異地社保金怎麼領取 瀏覽:435
長安男士養生館在哪裡 瀏覽:609
高校技術職稱人員退休金政策 瀏覽:1
家裡老人不幹正事怎麼辦 瀏覽:849
威海石島養老公寓怎麼聯系 瀏覽:744
養生堂怎麼養神 瀏覽:801
外地老年人杭州醫保 瀏覽:741
老年人卡槽怎麼打開 瀏覽:725
老年人缺血的原因 瀏覽:67
60歲圍巾 瀏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