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活埋60歲

活埋60歲

發布時間:2023-03-12 11:45:26

1. 古代習俗到60歲不死就要活埋,真相是怎樣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在古代,傳說凡是年滿60歲的老人,都要被活埋、處死,或者被拋棄在荒郊野外任其凍死餓死。這被稱為「花甲葬」、「六十還倉」。

如果說秦始皇真的有了這個規定,那麼後來的大漢朝可不是吃干飯的,肯定會在史書上大寫特寫,無限放大,但事實是沒有;再如果說宋朝真的發生了這樣的行為,那麼後來被視為外族入侵者的元朝豈會放過這樣一個醜化宋朝的機會?

當然不會;元朝更不可能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了,既然被視為外族的入侵者,那麼大明朝更得添油加醋地書寫一筆了,但是史書上還真的就沒有記載。

至於這種傳聞是真是假,無人可知。總之古人太過於封建迷信,致使一些陋習滋生。

2.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這種風俗來自哪裡

這個習俗據說是出自於元朝,不過在嬴政統治的時期就已經有這種說法。那時候他剛剛一統了天下,因為各國人口剛剛統一起來,他為了統一思想,因此下令專用李斯法家治,其他的史典全部通通燒毀。同時還下令活埋了不少的儒學家之類的人。但是對於嬴政的這一實施,有一些老人覺得,他太殘暴苛刻。於是嬴政又下了一道指令,六十還甲。也就是說,不論男女,只要滿了60歲的人,通通活埋。


皇上聽了他的話,感動於他的孝心,又考慮到,老人也是有用之人。因此就下令,免除了他父親的死。同時還下令,將60歲就活埋的制度給廢除了。其實這種說法,一直都只流傳在野史當中,不少野史當中,甚至神話故事當中都有過一些記載。古人們認為,老人老了之後,不僅不能為社會多做貢獻,還會浪費糧食,拖累家庭,所以當時才有這種說法流傳。但是在正規的史記裡面,卻並沒有任何筆墨寫出了這件事情。

3. 人到60歲就活埋是哪個朝代

人到60歲就活埋是在秦朝。秦始皇統治中國後實行了暴政,他焚書坑儒,修建長城,興修水利,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那個年代生產力低下,在調走了大量的勞動力後,糧食產量下降,因此出現了糧食不夠吃的現象。

這時有人進言說,60歲的老人年老失去勞動力,又耗費著糧食, 要是老人能少吃一點那將有效地緩解糧食不夠的情況。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在秦始皇聽了之後,他來了更狠的,直接修了條鐵律叫六十還甲,就是將60歲以上的老人活埋,違令者全家都要被斬頭。

鐵令一出人們急了,趕緊將家中60歲的老人隱藏了起來,但全國60歲的老人太多了,有很多家庭將老人隱藏起來被發現後,全家都被拉去砍了頭。最後實在沒有辦法,只能將60歲的老人提前送入墓中,這個墓被稱為活人墓,也稱花甲葬。

人到60歲就活埋的其他簡介。

人活到60歲被活埋具體到哪個朝代是無據正可查,因為中國文化歷史幾千載,注重禮、孝,即便哪個朝代有這60歲活埋先例也不敢記載,這可是要背負千古罵名的,每個人從出生,由長輩養育而大,在至老後均無法免於一死,生老病死,乃是自然法則,不可怠慢養育之人,乃是孝悌之禮,豈敢有記載。

即便古代食物缺乏所致,有個別案例習俗,但也不敢被史料記載,反正正史里是無相關史料記載,然而,事實里,卻是有這活埋之事,但均是長輩傳下來的,也是後世考究出來的,例如當今很多深山老林里,還會有一些「棄老墓、寄死窯」,這些棄老墓與寄死窯高均不過許尺,寬不過許尺,就是用於活埋老人之用,據傳,秦朝、宋朝、元朝、明朝皆有此流傳。

4. 人到60歲被活埋到底出現在哪個朝代

出現在秦朝時期,那個時候嬴政為了抵禦外敵,要修建長城,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修長城是個苦力活,百姓為了逃避苦役,紛紛謊稱自己60歲了,嬴政得知後,便制定了滿60歲活埋的政策,嚇唬百姓,防止他們逃避勞役。

5. 60歲活埋是哪個朝代

60歲活埋是秦朝。在秦始皇還未統一六國時,當時秦國地處偏僻的西部,土地並不富饒,百姓難免會餓肚子。而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喪失了一定的勞動力,對國家的幫助較小。於是,嬴政便頒布了法令,要求活埋到60歲還沒死的老人。不論如何,命令一下,全國上下便哀聲一片,甚至出現了造反的苗頭。

秦朝60歲活埋的相關內容

相傳秦始皇下令燒毀天下史典之書、活埋方士和儒人之後還不放心,認為老人博古通今,大多數老人懷念先朝舊制,痛恨秦始皇的暴政。於是秦始皇下令無論仕庶男女,活到六十歲不死者,一律活埋。這道聖旨弄得古今斷鉤,黎民怨聲四起,天下再無能人。

後來秦始皇經過長期摸索感覺到老人見多識廣,經驗豐富,可謂是國家之寶啊,當場傳旨,敬老尊賢,老人活的時間越長,國家越要尊敬和保護。從此以後,老人才得以樂享天年。

6. 60歲活埋是哪個朝代

人到60歲就活埋出現在秦始皇時期。

當時秦始皇還沒有統一六國,國家的實力也不是最強大的,百姓難免要餓肚子!60歲以上的老人都過了大半輩子了,對國家的幫助比較小,他們喪失了一定的勞動力,而且每天還需要吃糧食!所以秦始皇便頒布了一道法令,內容就是人到60歲沒死就要被活埋。


關於廢除這個規定:

秦始皇之所以那麼輕松的就廢除了這個規定,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個原因就是,如今的秦始皇已經統一了六國,國家在他的帶領下逐漸向好的方向發展,百姓也越來越富裕了,60歲老人就算不死也不會影響國家的發展,就算老人完全喪失了勞動力,國家也是可以養得起他們的,把糧食分給他們一些根本無關緊要。

而且,秦始皇還認為這些老人能夠為國家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幫助,所以便爽快的廢除了這個規定。

7. 六十歲不死就活埋是哪個朝代

六十歲不死就活埋是秦朝。

民間有很多謠言說秦始皇會殺死一位60歲的老人。只要這位老人活到60歲,並且沒有死,他就會被活埋。這樣的事情聽起來很殘忍。這是真的嗎?還是危言聳聽?自古以來,古人就提倡孝道,注重倫理道德。

例如,在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注重「仁」的思想,提倡「一切以善孝為先」。後朝大多尊崇儒學,自然崇尚孝道。這位60歲的老人怎麼可能被活埋?那麼這些謠言是如何產生的呢?它們出現在哪個朝代?現在讓我們來看看。

秦朝規定

兒子給母親送飯的劇照遲早會激怒周王,並下令殺害許多大臣。最後,一位大臣建議張貼皇帝名單,讓人們思考它是什麼。孝順的兒子回到家裡,與母親分享了這個消息。出乎意料的是,他的母親知道了答案。

她說,她曾聽老一輩人說:「西老鼠像牛。它是老鼠或牛。你可以通過貓來了解它。」。因此,孝順的兒子把貓藏在衣服的袖口裡,去法庭查看寶藏。在孝子的驗證下,像牛一樣大的動物確實是一隻老鼠。

孝順的兒子受到周王的贊揚,孝順的兒子也說了實話,這是他母親的功勞。這時,周王突然意識到,嘆了口氣:「人老了,還是越來越壞。」因此,又發布了一項命令,廢除「60歲後免於死亡」的規定。

此外,秦始皇時期也有「活埋60歲」的相關非正式記錄。那麼秦始皇為什麼要頒布這部法律呢?事實上,有兩個主要原因。首先,秦世皇認為60歲以上的老人經歷了他們上半生的經歷,比年輕人年輕,這將動搖他統治的基礎。

另一個原因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幾乎沒有勞動力,這將減緩社會的發展。當然,這種說法只存在於非官方歷史中,官方歷史中沒有相關記錄。據說當時秦始皇主張修建長城以抵禦外敵,而修建長城是一項龐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人力方面,18至59歲的男子應征入伍。

8. 六十歲不死就活埋是哪個朝代

這種風俗或者說政策在歷史上並沒有找到明確的來源依據。但是根據市面上流傳的說法,這種可怕的制度是秦始皇頒布的。

說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覺得老人失去了勞動能力不能幹活了,或者就是浪費糧食,那會兒他又要修長城修車道什麼的,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於是便將一條詔諭頒布天下「凡六十歲不死者,一律活埋,若不從者,滅九族!」

但是由於同屬於漢文化圈,中國兩千年來的主流文明講「忠孝禮義」,所以理論上大一統的朝代都不會發生此類事情。

「棄老墓,寄死窯」的傳說

相傳在秦始皇統治時期,因為大興土木,常年勞民傷財,導致了當時的生產力低下,糧食產量下降,以至於出現了糧食不夠吃的情況,而當食物無法滿足所有人的生存的時候,只能選擇犧牲一部分人來減少食物的消耗,因此,沒有了勞動價值的花甲老人便成為了被舍棄的那一類人。

在多人相繼進言談到通過舍棄沒有勞動力的老人來緩解糧食消耗的議題後,皇帝便發布了一條規定,名叫「六十還倉」凡是上了60歲花甲的老人,一律都要處死,違令者全家都要被處以死刑。而處死年紀上了60歲的老人的方式之一便是活埋,專門修建一個活人墓,形狀瓦罐。

老人會由家人們送進這個墓穴中,並留下一定的食物,讓老人自生自滅,一般多是在食物被吃完之後,老人最後在冰冷的墓穴中受凍挨餓而死,這種方式也被稱之為「花甲葬」。

關於這個「棄老墓,寄死窯」的傳說在中國古代流傳得非常廣泛,如:江浙一帶的《大鼠》,湖北的《斗鼠記》、《八斤貓》、《不殺老人》、《人過花甲》等,而這樣的廣泛流傳並不是在鼓勵棄老習俗而是在歌頌放棄「棄老令」的習俗演變。

如今,在湖北武當山周邊考古發現了許多可容一人大小的窯洞,也就是傳說中的「寄死窯」,證明了中國古代確實存在過棄老、殺老的習俗,當地如今也依舊流傳著關於「六十還倉」的傳說,這個制度從建立到放棄的故事,這展現的正是從野蠻到孝道,從棄老到養老、敬老的道德進步。

閱讀全文

與活埋60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五險一金的養老保險多少年 瀏覽:479
遼寧核酸及抗體檢測一次多少錢 瀏覽:137
駕駛證期在哪裡體檢 瀏覽:250
長壽面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976
現在企業員工幾歲退休年齡 瀏覽:668
老年人偷笑但臉上沒表情為什麼 瀏覽:108
李白有關孝順的詩句 瀏覽:956
公務員中人退休金2018 瀏覽:806
老年人腰上氣扭了怎麼辦 瀏覽:603
關於孝敬父母的畫一等獎 瀏覽:91
養老院安全知識宣傳 瀏覽:67
老年人照片女 瀏覽:291
成都哪裡可以體檢天府新區 瀏覽:559
老人看東西轉悠怎麼辦 瀏覽:112
重陽節蓬餌 瀏覽:609
把父母比作人生的什麼 瀏覽:355
長治市養老保險什麼時候能繳 瀏覽:90
在養生按摩館做前台怎麼樣 瀏覽:261
重陽節尊老敬老活動記錄反饋 瀏覽:314
洪湖藕王養生湯鍋的配料有哪些 瀏覽: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