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男性工人階層要等60歲才能退休,三班倒的人能挺得住嗎
這真的是個問題。現在50歲還在三班倒,更難熬的是還要倒10年才能退休。你老公還算不錯,家有賢妻,你很心疼他。我認為這種情況,如果你家家境不好的話,比如孩子正在上大學,還要咬牙堅持住,但凡是負擔輕一點,也不要讓他再接著幹了,去干點別的,就是天天上長白班的那種。
這樣三班倒很傷身體的,尤其是到了這個年齡段,睡眠本來就不太好了,上班時間倒來倒去的,生物鍾成天混亂不堪,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大。如果你還想他跟你白頭到老的話,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脫離這個工種。不行的話,去找他們領導多送點禮吧?或者是找熟人去醫院開病假?唉,這都是些餿主意,真的是病急亂投醫,我替你著急瞎想的。
要是真的熬不下去就辭去這個工作吧,總不能要錢不要命。辭掉工作想辦法干點別的,自己再交10年社保,堅持到退休。這也挺難的, 社會 上有很多自由職業者下崗工人都交不起社保,出來也不好混,壓力特別大。你倆自己權衡。但我覺得,你作為妻子,能做的就是給他當好家庭的後盾,好好愛他。風風雨雨你跟他一起扛過去吧。我想,這樣的話,他工作雖然苦一點,但是因為家裡有你,一切都值得,一切都不是問題。
祝福你們。
男性工人三班倒能挺住60嗎?我就是一名三班倒的工人,在有幾個月,我就滿60了,也快退修了,你說能不能挺到退修?我們跟本沒有辦法,為了生存挺不了也得挺,倒班工人過的真是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黑白顛倒,大多數人,黑夜裡己進入夢香,我們還在工作,等大多數人進入工作,我們白天回到家裡,呼呼大睡,倒班工人,過的日子真的太苦了?對我們最不幸的消息是,延遲退修就要實施,對我們這些快退休的人,又要多干幾個月,我們盼望退休,早點回到正常人的生活,
所以我就不讓兒子當工人了,賣個菜,軋個皮鞋什麼的,把自己的人生糊弄完就OK啦
回答這個話題有些沉重,男性工人階層,過了50歲就沒有單位願意再用了,而這個歲數又正是負擔最重,上有老下有小的歲數。如果是倒班的工人,50歲以後身體無論是精力還是體力,一天不如一天,繼續倒班工作,無疑是透支身體 健康 。
而這個歲數負擔正是最重時,只有堅持,如果真的又趕上了延遲退休,那無疑等於雪上加霜。希望國家的延遲退休政策,能夠充分考慮廣大工人階層的實際難處,合情合理的制定彈性管控政策。充分體現我們國家的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共建 健康 和諧 社會 !
挺不住也得挺。
三班倒是每班八小時,而現在好多單位是十二個小時兩班倒,他們的身體傷害更大。
但是今天還有很多人說,只要老闆的錢給到位,他們還希望多干,一天干十六個 小時都可以。
他們不知道過勞對身體的傷害,認為自己年輕,扛一扛就過去了,不知道長期的不規律作息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會影響終身。
特殊工種提前五年退休,主要是指有毒有害、高空井下、特別繁重的體力勞動等,並不包括倒班作業的工人。
按規定,倒班工人除了正常工資外,在上中班夜班時是另外有中夜班津貼,這就是對這類工人的一種補償。
在三班的企業,倒班工人干到五十歲時,大多都退出倒班崗位,身體不好的會提前退出,如果有關系就很快調去上長白班了。
如果是年齡大了還要倒班,大多是去些不重要的崗位,上夜班時可以休息一下,不需要精力集中,比如象保安、值班之類的工作。
倒班工人要注意飲食和休息,不要晚上上了班,白天又不好好休息,這樣很容易造成身體傷害。
你老公是開吊車的三班倒,這個工作應該是很辛苦的,吊車司機在作業時要精神緊張,隨時注意上下的情況,所以在工作過程中不能放鬆休息,已經五十歲了,最好能從倒班崗位退下來,找個輕松的工作做。
倒班熬夜的傷害看不到,但長期熬夜會引起身體的一些慢性病,不規律的作息時間打亂生物鍾,影響人的飲食和睡眠,所以在從事倒班工作時,一定要注意飲食清淡、睡覺充足。
60能退算你燒高香了,國家在醞釀推遲退休政策,男性要延遲到65歲退休,個人覺得為了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延遲退休可以推行 但還是要考慮個體的狀態和實際情況,比如說身體 健康 狀況,有些人雖然年齡不到,但身體已經嚴重不適合工作了,應該考慮。還有如果有人到了60因為其他個人原因就是不想工作了,也可以讓其先行退休,社保暫停,退休金等到了實際退休年齡再領取,這樣就更人性化了
我是電廠運行,上了十幾年運行了,我有一個男同事29歲突發心臟類疾病死在了工作崗位上,一個39還是幾歲也是因為心臟病突發,救護車剛來人還沒上車就沒了,因為廠離市區很遠救護車來來要將近40分鍾,因為倒班得病就多了去了,心臟病的放支架個做手術的有兩個,多人體檢都是心臟有問題,腰椎間盤突出嚴重到做手術的一個,還有多人腰疼的厲害沒做手術,因為太年輕了。單位里出現過的工傷就不說了,摔傷砸傷都是小事,單位里每年體檢,所有運行人員的醫療建議書就是好幾頁,各種潛在的和已經有症狀的疾病一堆堆,沒幾個人能快樂上班,都是在拿命換錢。
男性工人階層要等60歲才能退休,三班倒的工作輕松,倒班是有周期性的,一個月或半個月倒一次,怎麼挺不住呢?想想工地上日夜奮戰的農民工,工作又苦又累,也有五六十的農民工還在工地上繼續干。又想想種地的農民,七八十歲了還不能停下來,每天還要在地里勞動。工人階層比起農民工和種地的農民就幸福多了,太陽曬不著,也沒有風吹雨打,操作的是機器設備,不用流血流汗,60歲能退休不要幹活也是福份,趕上了好時代,別太嬌貴了,農民沒有退休一說呢!有些國家的工人階層70歲才能退休,朋友你說對嗎?
挺不住也得挺。男人身後是老娘的葯費,兒子的媳婦兒,老婆的皮鞋,自己的臉面,再難也得熬,也得挺。這就是為啥在家裡男人的話語權普遍比較大的原因,因為他對家庭付出大,貢獻大。基於同樣的原因,最早油盡燈枯的往往也是男人。各位爺們,為了家庭的完整,請吃好,喝好,休息好,熬到退休,大家就有好日子過了。
B. 一輩子出力的能活到七八十歲,而那些不出力的卻不長壽,為什麼
我60幾歲了,已經活過了人生的絕大半輩子。我在農村干過一些年的出力活,後來也干過了幾十年的「不出力」的活。我對壽命問題有自己的一些體會、看法和感受。
農村出力的老年人(包括曾經的我自己),大部分人看上去精神好,氣頭足,平時生病少;哪天聽說有病了,不是忽然辭世,就是所拖日子時間不長;活到七、八十歲的不少,但長壽的不多,倒是聽說山裡、林邊、人煙不太稠密的地方出壽星。
不出力的,別人也不是沒有勞動過,大概是說這些老人中有不少人老有所養吧,他們的壽命大致也和出力的差不多。
題主題中所述,其實是一種誤會。
「生命在於運動」,壽命在於運動和心態。適量運動,舒筋活骨,吐故納新,有相對旺盛生命力;好的心態,氣定神閑,少生疾病,有利 健康 和恢復。生命和壽命,與職業、出力不出力,沒有太大關系。
最後再次呼籲:長壽源於適量運動和良好心態!
這個好像反了。大家經常看見什麼百歲老人。一百多了還在田間地頭。屋裡屋外。忙碌。這樣的有幾個。不過很少看見文化人。官員。報道他們一百多歲。給大家一個假象。好像長期勞動的人壽命長。其實不是這樣。恰恰相反。
過度透支身體勞力的人很少會長壽,我父輩為了飽肚沒日沒夜的勞動,40歲看上去像六七十歲老人一樣。很多50歲沒到就沒了,活到七十少至又少,越辛苦,壽越不長。像現在農村勞動太辛苦平均年齡只能70多點,城市老人,少了日曬雨淋的辛苦,壽命差不多到80歲,像那些享受國家養老的老人,90,100多的比比皆是,從中可以證明問題的論點是錯誤的。越是辛苦出力,生命透支越快,年輕時太辛苦,衰老快,到老了怎麼能長壽呢?
出力的人,筋骨好,血脈通,精神爽,能抗病,不長壽,天都不允。不出力的人,肉鬆骨軟,脈弱血堵,全身無力,多招病,活著也遭罪,不如早死。
平平常常出力幹活活到七八十歲,這很正常。現在農村七八十歲的老人很多,大部分一輩子堅持勞動。就是老了也堅持一些力所能及的輕微勞動。由於經常活動,身體各個器官都受到鍛煉。能夠正常發育成長,壽命也比較長。
那些出大力,年輕時經常超常勞動的人,一般活不到七八十歲。可能是身體某些部位受到損傷,影響壽命。
那些不出力,從小懶惰,不勞動也很少運動的人,壽命更短。村裡有一家弟兄六人,老六生下來全家溺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十幾歲了還不會自己穿衣。由於運動量小,20多歲四肢還纖細如柴。後來父母故去,自己不會料理生活,體質又差,30多歲就死去了。
村裡最長壽的人往往是心情豁達,適度勞動,長壽家族的人。
我的母親活到95歲,父親89歲,雖然不到百歲,但在北方也算得上長壽老人。出生在農村,生長在縣城裡,母親沒文化,父親讀了4年私塾,養育6個兒女,一生艱辛勤奮度日,住過幾十年的土平房,簡單的生活使得二位老人有著簡單的思想,早起晚睡一天忙碌者,從不講究 養生 ,吃飽不餓就行,身體瘦瘦的,一生沒有檢查過身體,很少吃葯,甚至天下發生的事情也不曉得,與己無關 ,也從沒出去 旅遊 過。所以,清貧簡單艱辛勤奮的生活就是他們長壽的主要原因!
勞動一輩身體好,
健康 吃喝噴噴香。
天天筋骨頻活動,
一生少病長壽多。
事實正好相反,一輩子出力的人大多是勞動人民。
他們長期透支自己的體力,又怎麼能達到長壽的目的?
沒有保障的食品又怎麼能讓人長壽一輩子出力的人,說明他們的生存沒有保障,他們耽心自己一旦得病就會看不起病,在精神壓力和生活壓力超負荷的情況下,人是不會長壽的,相反拿著高額退休金的前公務員都很長壽,他們生活的多姿多彩,吃著特供的食品,享受著比上班的工人多幾倍的退休金。
這種神仙般的生活,想不長壽都難!
凡事都要一分為二的看問題,要取中庸之道,過了,都成問題。一輩子太辛苦拚命幹活,透支自己的身體;亦或整天無所事事什麼都不幹,衣來懶得伸手,飯來懶得張口,都不可能有個好身體,也談不上能長壽。當然也不乏一輩子辛辛苦苦,也長命百歲的老人,但更多的是辛苦勞作一輩子,沒能活個大歲數。還有一輩子病病殃殃躺在床上,活到七八十歲的老人,但這都是個案,不足以證明一個普遍的道理。在我看來,影響生命的長短的因素很多,合理膳食、適當鍛煉(科學運動)、控制情緒(積極心態)還是很重要的。能做到這幾點,生活質量就不會差。生命既要長度更要厚度(質量)!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輩子干力氣活的人,沒有長壽的。
以我家族為例,曾聽父親說過,他的太爺爺解放前是給地主做長工的、扛長活的,沒日沒夜的勞作,解放前就早早的離開了人世,太奶奶活的時間長一些,到1960年三年自然災害才離開人間,年齡都不大。
我爺爺在解放前,13歲就下井挖煤,痛苦的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成為國家的主人,但是因為幼年時的積勞成疾,六十多歲也離開了人世,我奶奶更殘,年紀輕輕就得了癆病,每日咳血,在我父親五歲時就離開了我們。
題主提出的勞動人民都長壽,這個論點,我認為不正確。
勞動的人在長期勞作的過程中,必有職業病,而長期不從事體力勞動的人,他們的身體沒有經歷過風吹日曬,沒有經歷過艱苦勞碌,所以他們的身體比較 健康 的,與勞動者相比,他們的身體比勞動者 健康 。
雖然有的勞動者長壽,但是他在年輕的時候,體力勞動強度小,再加上保養及時,所以長壽。
縱觀廣大勞苦大眾,有幾人像你說的那樣長壽呢?
從事非體力勞動的人,如果保養得當,一般都可以長壽。
C. 人社部為啥不調研倒班工人壽命短提前退休政策
是啊,咱們天天倒班生物鍾都亂了,人整天萎靡不振的,為什麼沒人幫咱說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