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內最「長壽」的村莊在哪裡
隨著經濟的發展,現在大家的生活質量是越來越好了,吃喝拉撒住的條件都比以前要好很多,在這個時候大家更關心的是怎麼才能延長自己的壽命,這不僅是我國人,算是全球人都想要完成的心願了,據調查,我國人均壽命在70歲以上,比30年前要提高了10年呢,但顯然大家還不是很知足,畢竟我國有句古話是「長命百歲」。
作為旅遊景點,每年都會有很多的人來這里旅遊,想要知道他們長壽的秘密。不過除了這個之外,這里的環境也是非常的好,感覺就像是世外桃源一樣,山清水秀,讓人來了就有種不想走的感覺。如果你對這里感興趣,不妨來這里走一圈。
Ⅱ 唯仁者壽,廣西巴馬長壽村是一個「養生傳奇」嗎
廣西不僅是一個 旅遊 大省,有豐富的 旅遊 資源,而且還是一個長壽之鄉。截至到2019年,經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認定的全國長壽之鄉有76個,其中廣西就有25個,長壽之鄉名副其實,其中最出名的還屬巴馬。
巴馬縣隸屬於廣西河池市,在秦時屬象郡及桂林郡,漢時屬鬱林郡廣郁縣,1956年成立自治縣。
這些年巴馬的名氣如日中天,現在是世界聞名的長壽之鄉了,其實巴馬人長壽的 歷史 源遠流長。
清朝時,嘉慶皇帝聞知巴馬境內 (後經考證是宜州市) 有一個 142歲的高壽 老人名叫藍祥, 特 題詩曰「煙霞養性同彭祖,道德傳心問才聃」。 清光緒戊戌年,光緒皇帝欽命廣西提督馮子才為這里的長壽老人鄧誠才題贈"惟仁者壽"的匾牌,現該匾為鄧家的第四代孫保存至今。
1960年的時候,國內有關專家就根據廣西區提供的線索,首次到巴馬作了長壽考察,巴馬的長壽現象開始引起國家關注,1982年人民日報曾就巴馬長壽鄉做了專題報道,新華社用各種語言向世界播發,引起世界的廣泛關注與重視,先後有路透社、美聯社等30多個國家媒體記者和醫學專家慕名到巴馬訪問、研究、觀光。
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巴馬百歲以上老人有50人,占當時總人口的2.06/萬。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百歲以上老人有69名,占當時總人口的3.08/萬。
現在巴馬名氣最大的還屬甲篆鎮的 巴盤屯,一個過去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現在已經是是巴馬唯一的一個用長壽村來冠名的村子了,巴馬有很多長壽村,為何唯獨這個村會火?因為該村有人口515人,百歲以上老人最多的時候 達7人,是國際上「世界長壽之鄉」標準的近200倍,在五個被國際自然醫學會認定的世界長壽之鄉中,這個記錄也是長壽鄉之首。
1991年9月, 國際自然醫學會 會長森下敬一率領考察團一行6人開始了對巴馬巴盤屯等村子的長壽情況進行考察。並在國際權威刊物《自然醫學》雜志上連續刊載了考察巴馬的調查報告、學術論文和大量照片。2003年11月, 國際自然醫學會 將世界第五個長壽之鄉稱號授予巴馬。
消息一公布,巴馬立馬開始熱鬧起來,巴盤屯,這個昔日異常安靜的小山村,開始失去往日的寧靜,這里的空氣、水、陽光、磁場都成了寶。空氣中含有大量的負離子,可以止咳化痰,還可以改善神經衰弱,降血脂,飲用這里的水,可以增強體質,延緩衰老,這里的磁場,提高人體免疫力,甚至可以治療癌症,全國各地的老人們開始慕名而來,各路地產商、商家也嗅到了商機,也開始蜂擁而入進入。
巴盤屯,這是一個具有喀斯特地貌的小山村,靜謐,淳樸,群山環抱,清澈的盤陽河在村邊歡暢地流過,山上的甘泉世世代代滋養著這里的村民。
今天的巴馬已經被完全商業開發了,從開始兩三千一平的房子,到現在一萬多一平,還有商人無孔不入的各種概念,巴馬的水、食材等等都被誇大神化,能治百病,能延綿益壽, 路兩邊都是店鋪,賣巴馬礦泉水、巴馬湯足浴粉、巴馬 健康 食品的,還有 養生 館之類的地方。
巴盤屯周邊的小村莊都搞起了地產開發,蓋起了樓房租給來巴馬 養生 的外地人。這是離巴盤屯不遠的坡月村,一個看著不像村子的村子,很多酒店,飯館,商店,市場,銀行,慕名而來到長壽村而來的很多人都住在這里,一居室的房間在600-1000多元。
巴馬過去很原始,環境很優美,現在很現代,很商業化。
每天早上, 巴盤屯 的榕樹下就聚滿了人,這些來此地打水的人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候鳥」,也有來自四面八方的來養病的人,他們堅信這種在地下經過五進五齣後富含礦物質的所謂「小分子水」,生喝能治病。
巴盤屯 另一個所謂的「長壽秘訣」是地磁,在百魔洞里,這種高低不一的岩石,就是所謂的「磁療區」。
這些人帶著凳子、墊子在這里接受地磁療,巴馬百魔洞充滿了各種神奇的傳說,這里的空氣清新的沁人心脾,百魔洞的泉水更是清冽甘甜,這些對人的 健康 是有益的,但說磁場治病卻缺乏科學依據,目前經過科學家證實的是磁場對人體 健康 分別有著正面和負面的效應。
巴馬的走紅,也改變了這些長壽老人的生活方式,這些百歲長壽老人成了道具和「景點」,每天等著到訪者合影,送紅包。
知道了長壽村的變化,讓親自將巴馬送上「世界長壽之鄉」席位的森下敬一也嘆息地說:「再也不想去了。」
每個人都想活得再更長,要長度,也要有厚度。活得久和得到的多,似乎不可兼得。
巴馬的長壽源於當地的自然生態、巴馬人的生活習慣和巴馬人的精神狀態,而不是靠什麼「神水」、磁場作用的所謂傳奇。巴馬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享受安寧,「耕作不輟,平淡寡慾,無為而樂」。
巴馬的長壽老人以素食為主,常以玉米粉輔以青菜、豆類和薯類,煮成糊,以茶籽油和火麻仁粉煮菜。,食粥長壽是巴馬與其他四個世界長壽鄉最大的區別。
巴馬的老人為何會長壽?空氣、水質潔凈無污染, 健康 而簡單的生活方式,五穀雜糧的膳食平衡,民風淳厚,與世無爭,心態平和,早睡早起,堅持勞動,沒有垃圾食品,沒有地溝油,沒有大氣污染和高濃度的霧霾 ,優質的遺傳基因,這些才是長壽的源泉。
長壽老人習慣飲食簡單,以玉米粥和蔬菜為主,常吃火麻油、茶油、南瓜、白薯等富有營養的有機食品,這些食物粗糙、能量不高,不會造成營養過剩。
長壽村的真正意義在於提供了一種有價值有遠見的生活方式,讓人們重新認識自然,與自己內心對話,需要調整的是自己的心理,少些貪心雜念,口腹之慾,慵懶之欲。深處鬧市,精簡於心,也就是俗話常說的,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
對於生病者而言,巴馬不是醫院,來這里或許只是一種心理暗示和一種儀式感,其實信念和開心更重要,多看看這里的美景,讓心境浸潤在這片青山綠水之中,遊山玩水,怡然自得,對身心確實是大有益處。
百鳥岩位於甲篆鎮漠齋山下,別名龍虎洞,因洞內燕子棲集,蝙蝠掠飛,又名百鳥洞,
盤陽河是巴馬的母親河,從烈屯漠齋山的百鳥洞奔流而出,兩岸奇峰峻巒,村屯錯落。
巴馬不僅有美景,這里也是特產豐富,有珍珠黃玉米、油茶、火麻、復活草、油魚、黑山羊、麻雞、銀魚、香豬等特色產品。其中,巴馬油魚體肥肉嫩身骨細軟,煎時香油四溢同時。巴馬香豬奇特的功效沒有,但好吃到心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肥胖、三高的人群食用也不用擔心。
小貼士
一、交通
1、巴馬不通火車,需要自駕,或者從南寧和百色或是乘坐大巴前往。百色到巴馬3個小時,南寧到巴馬4個小時
2、長壽村,也就是 甲篆鎮巴盤屯, 距離巴馬縣城26多公里, 巴馬縣城 汽車 站 有公交車,也有很多私人的小麵包車。此村 知名度最大,住宿也最貴。
二、住宿
除了上面說的長壽村外,在附近還有3個村落可住宿。
1、坡納村,距離長壽村12公里,這里有度假村,也在盤陽河邊,配套齊全,價格適中。
2、坡月村,村子比較大,房源也多,高中低價格都有,距離長壽村4公里,距離百魔洞約3公里。
3、百魔屯,距離百魔洞很近,方便吸氧,但這里住宿較少,配套一般。
歡迎關注慕士塔格的季風,讓我們一起去看世界 。
Ⅲ 為什麼有的地方老人可以長壽,長壽秘訣有什麼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有的地方老人能長壽離不開環境的作用。如果想要健康長壽除了要有好的環境外,還要吃得好、心情好和多運動。
三、綜上所述
長壽村的老人壽命普遍高,他們長壽的秘密離不開環境、心態和運動等方面。所以想要健康長壽不要光吃補品,適當的運動和保持好心情一樣很重要。
Ⅳ 廣西巴馬是世界第幾長壽地區長壽主要原因是因為高地磁環境嗎
巴馬長壽村,地處桂西北山區的巴馬瑤族自治縣,自古以來就有生命超過百歲的老人存在,它是一個令人神往、神奇而美麗的地方,人稱長壽之鄉。甲篆鄉平安村巴盤屯是巴馬的長壽村。
廣西巴馬長壽與地理、氣候、環境有密切的關系,更與和諧的社會環境,長壽老人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膳食結構有關。石市長壽老人的膳食結構基本上是「四低一高」:低鹽、低糖、低脂肪、低動物蛋白、高纖維。他們吃的是自己種的無污染蔬菜和粗糧,主食是玉米、大米,並配以野菜、紅薯等,只吃少量肉。
Ⅳ 長壽村健康長壽的秘密是什麼
長壽村的秘密 世界公認有五大長壽村,這就是:厄瓜多卡班巴,俄羅斯和喬治亞的高加索;巴基斯坦的罕薩;日本梨的罔原以及中國廣西自治區的巴馬縣。 這些著名長壽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長壽村人的平均壽命都在百歲以上。經調查研究,長壽的秘訣是長壽村人長期飲用的是自然好水—長壽水。 那麼,什麼是長壽水呢?概括起來就是:沒污染的(干凈的)、弱鹼性的(符合人體營養生理需要的)、小分子團水(具有生命活力的水)。這就是自然界的好水。 由此可見,人活到百歲不是夢。只要能長期飲用「長壽水」,也就是李復興教授所倡導的「健康水」,讓占人體體重70%的水,統統置換成健康水。占人體體重70%的水健康了,也就是人體細胞生存的內環境健康了,細胞就生存得好,就健康,細胞健康了,人體的器官、組織就健康,人體的五腑六臟就健康,人體的各大系統就健康。人體的免疫功能就強,人體就有一種自愈康復能力,人就不易生病,即使生病了,人體也有自愈康復能力。 因此,長飲健康水,人怎能不活到百歲以上呢!! 所以,我們常說:水質決定體質,體質決定健康、長壽。 健康水的靈魂是弱鹼性、礦物質及小分子團水。自然界的好水本本就是小分子團水,比如:雪水、冰川水、山泉水、瀑布水、流動的溪水、河水……等等,但是,由於污染的原因,自然界的好水,在結構上遭到了破壞,由小分子團水變成了大分子團水,這都是污染惹的禍。那麼,用現代凈化技術,把水中的污染統統去凈,那怕是凈了又凈,純了又純,大分子團水仍不能變成小分子團水,仍然是退化了的水,所以,水營養學專家稱純凈水為「至清的死水」。 怎樣把大分水以能量:電能、磁能、光能(遠紅外線能)、聲能(超聲波能)、機械能、熱能、宇宙能……等等,都可以。如果給水的能量,足以把大分子團水的水分子之間的締合鍵氫鍵打斷,就可以把大分子團水改造成小分子團水。成了小分子團水,就恢復了水的自然活性,增強了活力,成為具有了生命活力的水。因此就解決了水的退化問題。 所以,從小分子團水角度來看,健康水本身就是能量水
Ⅵ 廣西長壽村在哪裡 為什麼說廣西巴馬是長壽村呢
1、巴馬長壽村,地處桂西北山區的巴馬瑤族自治縣,自古以來就有生命超過百歲的老人存在,它是一個令人神往、神奇而美麗的地方,人稱長壽之鄉。甲篆鄉平安村巴盤屯是巴馬的長壽村。
2、巴馬長壽村,全屯515人,百歲老人多達7人,是國際上「世界長壽之鄉」標準的近200倍。
3、在巴馬,空氣的負氧離子很高,著名的水晶宮、百魔洞和百鳥岩等旅遊景點,每立方厘米的負氧離子竟高達2000~5000個。盤陽河兩岸達3000個以上,縣城城區的負氧離子也高達2000個以上。
4、巴馬泉水是地下水和富含礦物質的山泉水,又稱小分子水。可以說,水是巴馬的最突出亮點。當地人告訴記者,巴馬泉水,你從山洞裡打出來,放上一年,水也不會變質。
Ⅶ 快讀 | 長壽村的秘密,是每天晚上要穿壽衣
我叫江左,今年28歲,職業是一名法醫。
這一個多月來,我感到壓力很大,有工作上的原因,也有個人生活上的。或者說,這兩方面的原因其實是一樣的。
事情的起因是一個多月前,我突然接到老家的電話,我的爺爺病危了。
我的老家是一個名為江上的小村子。村子不大,只有百十戶人家,甚至連縣級地圖上都找不到江上村的位置。
說實話,我是不太願意回老家的,因為在我老家江上村,有一個怪異的習俗。這個習俗,便是穿壽衣。
農村鄉下獨特的習俗千奇百怪,依地域的分布大同小異。但江上村這個大活人穿壽衣的習俗卻是其他任何地方都看不見的。
小時候我不覺得這習俗有多奇怪。無論寒暑,晚上爺爺都會穿上黑色的棉襖棉褲以及黑色的棉鞋。且一到了晚上,村裡其他人,無論老幼都會同一打扮。
他們每人都會拎著一盞白色的紙燈籠在村裡游弋,那架勢,似乎是在巡邏。
長大後離家求學,我才知道爺爺和村裡人穿的那種衣服叫做壽衣,而壽衣,是給死人穿的!
「阿左回來啦。」剛到村口,村長江百林已等在那裡了。自打我記事起,江百林的樣貌就沒怎麼發生變化。不光是他,其他所有村民的容貌在這二三十年裡都如我小時候一樣。這其中,也包括我的發小,江鐵蛋。
在我小的時候,我和江鐵蛋是江上村裡僅有的兩個小孩。現在,我已長大成人,江鐵蛋卻成了村裡唯一的孩子。
江上村人得了一種長不大,好像也老不死的病。在外人看來,似乎這就是數千年來老祖宗們追求的長生不老。但我知道,這是一種病。
懷著給村裡人治病的志向,我學了醫。但陰差陽錯下,我卻從事了法醫這個職業。
現在,我發現之前對村裡人病狀的推測是錯誤的。這病不是長生,也不會老不死,因為,我爺爺病危了。
一路無話,在江百林的陪同下,我回到了祖宅。在我定居省城後,祖宅里就只剩下了我爺爺。
「左兒……是左兒嗎?」爺爺的聲音從屋裡傳來,讓我一聽便三步並作兩步沖進了屋裡。從他的聲音中,我聽出了無比的虛弱。
「爺!咋了!?」一進屋,看到爺爺躺在炕上動彈不得,而他的氣色也讓我的心裡不由得浮現出一個詞:彌留。
「左兒……爺爺病了……」見到我焦急的樣子,爺爺勉強擠出一絲微笑。他掙扎著坐起來,指向屋裡的祠龕向我說道,「把筆拿來……」
爺爺所指的這支筆,從小我便印象深刻。尋常毛筆只有小指粗細,但這支毛筆卻壯如兒臂,而且那筆毛也不似狼毫,根根透明卻又透著紅光。
這是一支永遠被爺爺供起來的毛筆,似乎打我記事起,便沒見他用過。
今天,爺爺竟然要用這個根毛筆,這不得不讓我產生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脫……脫下衣服……」顫巍巍的拿著筆,爺爺氣若游絲的說道。
「脫衣服?」我不明白爺爺要干什麼,但還是照做了。
「站好……忍著點!」說完,爺爺一改之前的虛弱,彷彿又找回了以前硬朗的身子骨。看著爺爺的執筆之手在我胸前穩穩的描上了第一筆,我的心裡明白,這是迴光返照。
第一筆,我便感到彷彿有一柄小刀在割開我的肌膚!驚訝中我低下頭,卻發現除了筆尖所描出的一道紅線外,又哪裡有什麼傷口?
「爺,您這是……?」
面對我的疑問,爺爺擺擺手讓我住嘴。只聽他說道:「左兒,時間不多了。你爹沒挑起來的擔子,今兒得交給你了。」
爺爺一邊說,一邊在我胸前描著。由於沒有鏡子,我不知道爺爺在我胸前描了什麼,而他說的擔子,又是什麼?
爺爺認真的在我胸前描著,而我的思緒也回到了過去。
江上村很奇怪,這是我接觸了外面的世界後才發現的。方才曾提過,每天夜裡,江上村的老老少少便會換上壽衣,提著白燈籠在村裡巡視。但這其中有一個例外,便是我。
我是不用穿壽衣的,而我爺爺一般也不會在晚上出門。但如果晚上必須要帶我出去,爺爺會用一根一丈長的紅繩拴住我的腰,他告訴我,這是怕我走丟。
上了初中以後,我離開村子開始住校。回家的日子並不多,但只要在夜裡,爺爺都會提著一盞白色的燈籠在村口等著我。而只有系好紅繩,點著燈籠後,爺爺才會帶我回家。
白燈籠,黑壽衣,紅腰繩,這便是在我幼年和青年的記憶中印象最深的三樣東西。
「左兒,記得爺爺平時晚上穿的衣服嗎?」一邊畫,爺爺一邊問道。
「記得,咋的了?」爺爺的話把我從思緒中拉了回來。我當然記得那套黑棉衣。
「今晚,你必須穿上那件衣服,從村子西南走到東北。」爺爺的話音剛落,我便驚呆了。
躲了二十八年,還是躲不過,今天,終於輪到我穿壽衣了。
註:圖片來源於網路
Ⅷ 巴馬,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來到這里我驚呆了
長生不老是人類一個遙遠的夢想。在古代,上到帝王、下到普通百姓都在追求長生不老。直到今天,健康長壽還是現代人最美好的心願。俗話說:山中難尋千年樹,世上難得百歲人。人活一生別說長生不老了,就連長命百歲都很難得。
在中國的大西南、廣西的西北部,有一個令人神往、神秘而美麗的地方,這里峰嶺蔥蘢,風光旖旎,遠遠望去像一幅迷人的水墨山水畫。這里有一條清澈蜿蜒的河流,名為「盤陽河」,河水川流不息,它宛如一條巨龍,五入地下,又五齣青山。在盤陽河流域居住著眾多的百歲老壽星,最長壽者居然活到145歲!這里就是廣西瑤族自治縣,世界長壽之鄉——巴馬。
因工作關系,在一個略帶寒意的秋冬季節,我們有幸來到這個神奇的地方采風,探訪百歲老人長壽的秘密。剛到巴馬瑤族自治區,就聽說那裡有一個負有盛名的長壽村——巴盤屯,高齡老人數量眾多,於是慕名前往探訪。
巴盤屯位於巴馬盤陽河邊上。在當地鄉幹部的帶領下,我們首先拜訪的是一位名叫黃卜新的老壽星。我們剛走進老人的家裡,就看到牆壁上掛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黃卜新,男,壯族,生於1898年3月12日,清光緒23年,旁邊還附有老人的照片。也就是說,這位黃卜新老人今年已經是123歲了。
見到我們的來訪,老人顯得非常高興,十分熱情地和我們每個人握手。黃卜新老人耳朵有點聾,眼睛也看不太清楚,但看起來精神抖擻,行動自如,記憶力也非常好。我們和他聊天,談到興頭上,老人還十分認真地給我們唱起了當年的革命歌曲。
接著,我們來到村子另一位壽星老人家里,她叫黃媽干,被譽為長壽村的村花。黃媽干生於1905年,清光緒30年,我們看到這位老人滿頭白發,但精神矍鑠,自理能力強,甚至還能用普通話和我們進行交流。
116歲的黃媽乾和104歲的妹妹現在經營著一家小賣部。盡管已經是100多歲的老人,黃媽乾的頭腦依然非常清醒,顧客買東西時,算起賬來一點不比年輕人慢,誰都別想少給一分錢。
隨後,我們還來到另一位叫黃媽仁的老人家裡拜訪。據了解,這位老人現在也有100多歲了,她曾經生育了8個子女,目前和72歲的小兒子生活在一起。黃媽仁老人現在有5個孫子,她女兒的孫子也已經有了小孩,是名副其實的五代同堂。
世界長壽之鄉,是國際人口老齡化長壽化專家對城市養老生活體系的一個肯定所頒布的稱號和嘉獎。1991年11月,國際自然醫學會正式宣布,原蘇聯的高加索地區、巴基斯坦的罕薩、厄瓜多的比爾卡班巴、中國新疆的南疆和廣西的巴馬為全球五大長壽之鄉。
在國際上,評價一個地方能否成為長壽之鄉的標準是,每10萬人口中至少有7位健康的百歲老人,符合這個標準的就可以稱為 「世界長壽之鄉」。而在巴盤屯這個居民只有500多人的長壽村,百歲老人竟然就有8人!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巴馬長壽村也因其百歲老人所佔比例之高而享譽國內外。
下面我們來認識幾位生活在長壽村裡的超級老壽星。
除了這些老壽星,我們調查發現,在長壽村,八九十歲的老人遍地都是。一般來說,七八十歲在很多地方都是老年人,但在巴馬,七八十歲的老人還是勞動力的中堅力量。
另外我們注意到一個現象,巴馬的老人們普遍都顯得年輕,比如80多歲看上去像是60多歲,100歲看上去像是80多歲。據說在巴馬幾乎沒有癌症發生,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腦血栓等富貴病也非常少見。百歲高齡無病無災、耳聰目明、步伐輕盈,無疾而終。
長壽在巴馬源遠流長。據說在1810年,清朝嘉慶皇帝曾為一位142歲,卻身體健碩的陸地神仙題詞祝壽,她就是享年145歲的一位巴馬瑤族老人——藍祥。新中國成立以後,這里的長壽紀錄是131歲。
目前科學界通常認為,在氣候相對冷的地方,人的發育期比較晚,所以壽命會比熱帶的人長。世界上其他的幾個長壽之鄉,如俄羅斯的外高加索、南美的厄瓜多等,似乎也可以證明這一點。然而,廣西的巴馬卻是一個例外,它所處的位置是在亞熱帶和熱帶之間。
而且國內外長壽研究者的數據上顯示,巴馬地區的百歲老人群體數量是世界上最穩定的。巴馬百歲老人的數量從1956年統計的15人,到現在已經增加到了87人,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這個長壽現象在世界上也是唯一的。另外,據長壽研究者統計,目前在巴馬的87位百歲老人中,只有3位需要家人照顧,其他人生活都能自理。在這里,百歲老人上山砍柴、放牛,下地耕田非常普遍,很多醫學家看了都覺得不可思議。那麼,巴馬百歲老人保持長壽和活力的秘密,到底是什麼呢?
據了解,國際自然醫學會會長森下敬一博士曾多次到巴馬考察,得出這樣的結論:巴馬人的長壽與當地的水、空氣、地磁以及人們豁達的心態有著密切的關系。人類健康的4大要素空氣、水、陽光、磁場,巴馬都佔全了,而且是全世界最好的。
經過檢測發現,巴馬的日光中遠紅外線非常豐富,波長在30至1000微米之間,而科學研究表明,照射富含遠紅外線的陽光,可以改善人的微循環,減少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生。
巴馬森林覆蓋率高、河流沖刷及海拔高等原因,使得這里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非常高。據有關專家測定,巴馬大部分鄉村的負氧離子含量是每立方厘米四千至五千個,超出一般城市的幾十倍。而長壽村空氣中負氧離子高達每立方厘米三萬個,被稱為「天然氧吧」。
醫學證實,空氣當中的負氧離子是人類長壽的重要因素。負氧離子不僅能起到凈化空氣作用,而且使人精神振奮,增強肌體抵抗力,促進新陳代謝過程,消除呼吸道炎症,緩解支氣管哮喘,穩定血壓等作用。到過巴馬的人都有這樣一種感受,一口氣爬一兩百米,一點也不覺得累。
巴馬的磁場遠遠高於地球其他地區。高磁場既能改善血液循環,還能將水磁化,將普通大分子團水切割成易於人體吸收的稀有天然弱鹼性小分子團水。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人類百分之八十的疾病是從水裡得來的,反過來說巴馬人之所以健康長壽,離不開那獨特地質結構和綠色環境孕育出的盤陽河水系,這條河時而在地上流淌,時而流入地下溶洞,攜帶了大量礦物質。經過嚴格檢測巴馬的水PH值為七點二至八點五之間,呈弱鹼性,這樣的水非常有益人體健康,而且還是小分子團水,普遍富含錳、鍶、偏硅酸、鋅、硒等微量元素,是高品質的礦泉水。
此外,巴馬人健康長壽與飲食有關。由於地處偏遠山區,自然環境和空氣相當好,當地人吃的都是無污染、無公害的原生態食物,而在眾多有益於健康的食品中,火麻湯據說是當地人得以長壽最重要的食物之一。
火麻湯在當地被稱為「神仙湯」,巴馬種植和使用火麻的歷史非常長。當地人把火麻種子磨成粉,經過濾後與各類蔬菜混煮成湯。功效是潤腸胃和助消化。不少多年便秘的遊客,只在巴馬飲用了幾天火麻湯,病情就得到了緩解。
上帝幾乎把世界上最好的生命資源都放到了巴馬,大自然良好的環境恩賜予巴馬人長壽。因此可以說,長壽是巴馬的特產。
探訪活動結束後,我們漫步在盤陽河畔,青山倒映,水天一色,遠處的景象隱藏在淡淡的雲霧里,猶如仙境一般。翡翠的盤陽河,繞過綠色山丘,在田野上勾勒出一個雲篆的「命」字。千百年來,居住在此的各族先民一直在用不斷刷新的長壽紀錄,詮釋著對「命」的理解。
回程的路上,雲霧逐漸散去,和煦的陽光灑滿了整個大地,給巴馬——這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披上了一件金黃色的外衣,使她散發出了更迷人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