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長壽酸湯面

長壽酸湯面

發布時間:2023-02-28 14:42:14

❶ 我國最好吃的10碗面是什麼

中國人愛吃面,無論南方還是北方,據史料記載,我國的面條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經過不斷地演變,如今各地都有特色的面條製品,其口味也各具特色,下面就來看看我國最好吃的10碗面,花樣繁多,品種多樣,你認為哪裡的面最好吃?

1、山西燜面餛飩面俗稱雲吞面,廣州人說的雲吞,即北方人所說的餛飩,據說這種吃法是始於宋代,雲吞面的做法也極為講究,首先是面,必須是竹升打的銀絲面,然後是餛飩,要三七開肥瘦的豬肉,還要用雞蛋黃漿住肉味,最後是湯,要大地魚和豬骨熬成的濃湯,可見廣東人對於吃面的講究,也正因為製作工序的復雜,才成就其美味。

10、四川擔擔面

擔擔面是四川極具特色的美食小吃,如果你來了四川要是沒吃過一碗正宗的擔擔面,那就像到了北京沒去過故宮、長城一樣的遺憾,四川廚師高明,高在用味來刺激你的味蕾,用味來吸引你的食慾,一碗普通的面條都能讓你吃到不一樣的味道,其特點是面色澤紅亮、麻醬濃香、麻辣酸味突出,鮮而不膩,辣而不燥。

❷ 甘肅特色美食

合汁
合汁 是酒泉製作獨特的混合型粉湯,它的湯是以羊肉湯為主,再加入豬肉湯和雞肉湯,混合配製,要求湯色清白亮凈,不充有調料渣滓或肉屑等雜物。湯汁配好後,加入蠶豆粉絲和豬肉、羊肉簿片,肉片肥瘦皆宜。其味鮮美,色澤明亮,加入海鮮,其味更佳,當然價格就貴出一籌。
素麵筋
素麵筋 麵粉和成面團,醒好後,入清水中反復沖洗,使澱粉和麵筋分離。然後,將麵筋上籠蒸熟切片,澱粉一部分配湯,成清糊狀,另一部分製成麵粉塊,切成小方塊,投入湯內,並在粉湯內投入粉皮、香油、姜粉、胡椒等佐料,湯鍋下加火,始終保持滾湯。舀飯時加入炸好的麻花,麻花泡在湯內,以泡軟能彎曲為宜。這完全是素食,不允有葷腥,味以香辣為主(姜味要出頭),這是人們喜好的早點。
葷麵筋
葷麵筋 配料基本與素麵筋相同,只是用雞湯配製,再加肉片,食用亦與素麵筋相同。
泡餃子
泡餃子 在糊鍋中加入煮熟的餃子,以增其風味,餃子餡以肉沫與白菜為主料。
羊肉脂裹
羊肉脂裹有板油脂裹和腸脂裹兩種。板油脂裹的做法是,宰羊開膛時,把蒙在肚子表層油(叫蒙肚油的油皮)款款扯下留作外皮,再選肥瘦相間的精肉剁碎,加蔥、蒜、姜等佐料,攪拌做成餡,用油皮裹好後,用麻皮或棉線將兩頭扎緊,中間還要斜繞幾道捆好後,入鍋煮熟。稍涼切片即食。食之不膩,較一般煮羊肉更是香味濃烈,晾冷後,切片再入炕鍋,煎熱食之,其味更佳。腸脂裹的做法是,把羊腸翻洗干凈後,將羊的下水和血塊等剁碎,加佐料和適量的炒麵,攪拌成糊狀,裝入腸內,兩頭扎緊,水開後入鍋煎煮,煮時要適時地用針在腸壁上扎眼兒放氣,以免崩裂,稍涼後切斜片即食。
羊雜碎湯
(也叫羊頭湯)將羊下水煮好,切碎;在原湯中,配以姜為主的佐料粉,湯呈白色,不可混濁,再把退肉的羊頭骨入鍋,切好後的羊雜碎肉裝碗澆湯淤熱即食。湯要滾燙,肉要爛嫩,若把煮熟的小麥粒或大麥粒投入湯中,舀碗與肉同燴,其香味更濃。羊頭湯是當地人喜愛的早點和夜宵。
炕羊腸
是一種具有西部特色的小食品。將新鮮的羊血摻少許麵粉,加料後灌入羊腸內,投入沸水內緊燙片刻撈出涼冷,切成一厘米薄厚的斜片,放入油鏊中炕炙,現炕現吃,熱吃為佳。炕羊腸有止痢、止瀉的功能。
蘭州拉麵
蘭州拉麵,在中華烹飪學會小吃分會注冊的正式名稱是「清湯牛肉麵」。從這個名稱可以看出:蘭州拉麵的特點一是清湯,二是牛肉。
蘭州拉麵的面條本身抻制而成,但並不是它的獨有特色。我國許多地方的面都有抻面,只是熟制方法有別。拉麵越細越佳,在一些技術比賽中,拉麵的師傅通常競比相同的一塊面誰能抻出更多根數的面條。抻出來的面要很細,就成了絕活。而無論多麼細,蘭州拉麵的面條要求韌,俗稱「有勁」,要求煮好後,在碗里能「站住」,也就是用筷子一撈又放下,面條能在碗里保持直立的形狀片刻,否則就是「沒有勁」,拉出來的面就不合格。
抻面是未經發酵的「死面」,體積小含面多,一碗面里通常有半斤麵粉。一些頭回吃的大肚漢外行象吃普通面條一樣,一口氣吃上兩碗,結果撐到晚上還不餓。
慶陽臊子面
慶陽民間傳統膳食臊子面,因其太辣,吃在嘴裡不斷發出噓噓哨聲,又稱"哨子面"。慶陽臊子面製作獨特,吃法有趣,堪稱一絕。正如一首民歌唱道:"十八省里(那個)轉一遍,好不過咱們慶陽的臊子面"。據傳,慶陽臊子面源於明洪武年以後的結婚禮俗,可謂源遠流長。
慶陽臊子面做工精細,製作分揉面、排面、做湯、煮麵幾個工序。請看"揉的面銀團團,偷的面紙一般,剁的面千條線,下到鍋里蓮花轉,撈到筷子上打鞦韆,盛到碗里賽牡丹"。做成的臊子面條長如線,細如絲,長而柔韌,細而不斷,易於消化,老幼皆宜。因湯料不同可分為臊子面和酸湯面。臊子面噴香美味,酸湯面清爽適口,別具風味。
慶陽黃酒
黃酒,是一種低度飲品。慶陽人釀制和飲用黃酒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以本地特產酒谷為主要原料釀制而成的慶陽黃酒不僅口感好、營養豐富,而且具有壯陽,健胃、舒筋、活血、延年益壽之功效,實為居家旅遊之佳品。慶陽黃酒尤以慶城縣馬嶺鎮和環縣曲子鎮的黃酒最為有名。
天水涼粉
天水涼粉品種繁多,風味各異,製作考究,佐料獨特。用蕎麥製成的涼粉柔軟滑爽,用豌豆製作的涼粉晶瑩透亮,還有用扁豆、粉面等製作的涼粉。其中用養麥製作的涼粉工藝復雜,風味俱佳。蕎麥涼粉是先把蕎麥碾成蕎珍子,去衣後,把蕎珍子用手工碾成粉末,放在清水中浸泡,然後用馬尾編織的細羅過濾,濾出的精華部分入鍋用文火熬煮,熬成稀粥狀後舀入盆中,冷卻後逐漸變得軟硬適宜時,即可食用。食用時,可削成長條形薄片,也可用專用的「撈撈」撈成長粉條狀,盛入碗中,調入油潑辣子、芝麻醬、醋、醬油、芥末、蒜泥、精鹽、花椒面等佐料,吃起來咸、酸、香、辣、鮮諸味俱全。特別在盛夏時節,一碗涼粉下肚,全身涼爽,暑氣全消。在吃主食時,配以涼粉,往往使人食慾大增,胃口大開。
油炒粉
油炒粉為用鹵豬油炒制的涼粉。涼粉為夏令應時佳品,可以充飢解渴,去燥消暑。在冬春之際,油炒粉熱氣騰騰,則更合時宜。涼粉為四時皆宜的美味食品。昔日蘭州上溝朱家廟、城限廟的油炒粉風味最美。先在乎底鐵鍋內燒開鹵豬油,再把切成麻將牌大的方塊粉分次放入鍋內,加糖色、蔥花、精鹽,不斷翻炒,直至金黃燙熱,即可盛碗備食。依各人口味,調以辣椒油、麻醬、陳醋、蒜汁、精鹽,即可食用。
豬臟面
豬臟面是用豬大腸烹制的風味麵食,清代蘭州人創制,民國時以宣家巷的風味最佳。因製作精巧、軟爛醉香、風味獨特而頗受歡迎。做豬臟面時,選用新鮮的肥豬腸,用食鹽、鹼和醋水反復搓洗,並用清水沖凈,直至除去異味。食用時,再用煮過面的灰湯將腸煮熟,切成小段。將拉麵條撈至碗里,澆湯,加肥腸段,並調以蘿卜片,佐以蒜泥、辣椒油、食鹽、大蔥、陳醋等,吃起來光滑流暢,風味獨具
灰豆子
灰豆子是用麻色豌豆製成的獨特食品。其方法是先將圓豆子洗凈,在鐵鍋中熬至半熟,再加水入鍋中,置食用鹼、紅棗等調料,小火煮成稀糊,吃時加入白糖,別具風味,備受老少歡迎。
百歲雞
前身是"品元雞",又名"狀元雞"。傳人王西野1985年來蘭,繼承祖業,將其更名為"百歲雞",一圖此業興盛百年,長久不衰;二喻此雞可使人延年益壽,長命百歲。百歲雞以火烤雞為主,外表金黃,皮脆骨酥,肉質潔白鮮嫩,香氣四溢。

唐汪手抓羊肉

唐汪川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境內,其傳統飲食"平伙手抓羊肉"是中亞、西亞的"撒爾塔"色目人東逐時傳入我國並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飲食。"唐汪手抓"傳人汪玉元1978年來蘭經營,並在七里河區小西湖一帶形成了以手抓羊肉為主要特色的飲食市場。

釀皮子

釀皮子是一種用麵粉做的涼食佳品,在甘肅各地均有,而以蘭州所產最佳。 先把優質麵粉加少許食鹼調水和成面團,在清水中揉搓,分離出蛋白質和澱粉。在澱粉中倒入清水,放一點食鹼,調成面漿,舀入平底鑌鐵盤中蒸熟。晾涼後,切成細條,即成釀皮。清爽可口,營養豐富,風味殊佳。

臊子面

臊子面是蘭州又一著名的傳統麵食。據說是由唐朝的"長壽面"演化而來,成為老人壽辰、小孩生日及其它節日的待客佳品,含"福壽延年"之意。臊子面做工考究:先用豬肉、黃花、木耳、雞蛋、豆腐、蒜苗及各種調料做成臊子。

漿水面

漿水面是以漿水做湯汁的一種面條。廣泛流行於蘭州、天水、定西、臨夏等地,而以蘭州的最為考究。 漿水面先要製作漿水。把芹菜、箭桿白菜、蓮花菜煮熟投入面湯,加上漿水酵子,盛入缸內,放在溫暖處發酵三天,即可製成清酸可口的漿水。

油炒粉

油炒粉為用鹵豬油炒制的晾粉。涼粉為夏令應時佳品,可以充飢解渴,去燥消暑。在冬春之際,油炒粉熱氣騰騰,則更合時宜。涼粉為四時皆宜的美味食品。 昔日蘭州上溝朱家廟、城隍廟的油炒粉風味最美。

高三醬肉
高三醬肉為蘭州的傳統名食,始由高彬吾在集各地傳統醬肉製作技藝精華的基礎上,精心研究,鹵制而成。因高氏行三而得名,至今已有近70年的歷史,高三醬肉以肉質新鮮、色澤光亮、略顯透明,不肥不膩,芳香四溢而聞名遐邇。
蘭州干蒸百合
製作方法:
1 、百合削去干尖,根洗凈,用刀切成大四瓣,小兩瓣。刀切面朝下整齊碼放碗中拼成形,碎料墊底上籠蒸爛後取出,翻扣在盤中。 2 、鍋中放入蜂蜜,加白糖,小火將汁收縮,黃桂加水化開倒入汁中,攪勻澆在百合上即成。
風味特點:
色澤明亮,軟糯適口,甜而清香。
蘭州八寶百合
製作方法:
1 、將豬板油去皮切成 5 厘米長、 4 毫米粗的條;紅棗洗凈去核切成丁;果脯、桃仁切成丁;黃桂用水化開。 2 、百合去尖,順根長切成塊,用水洗凈;取 1 碗,用熟豬油擦內碗,豬板油條在碗中碼成八卦圖案,在每 1 條中間分別放入八寶原料,然後將百合塊壓在上面,上籠煮爛取出,翻扣在盤中。 3 、勺上火加水 600 克,放入白糖,燒開用濕澱粉勾芡,倒入黃桂水攪勻,澆在百合上即成。
風味特點:
色澤雅麗,香甜適口。
酸辣狗肉
配料:
鮮狗肉…… 1500 克,香菜 ……200 克,泡菜 ……100 克,干紅椒 ……5 只,冬筍 ……50 克,紹酒 ……50 克,小紅辣椒 ……15 克,精鹽 ……5 克,青蒜 ……50 克,醬油 ……25 克,味精 ……1.5 克,醋 ……15 克,胡椒粉…… 1 克,濕澱粉 ……25 克,桂皮 ……10 克,芝麻油 ……15 克,蔥 ……15 克,熟豬油 ……100 克,姜 ……15 克

製作方法:
1 、 將狗肉去骨,用溫水浸泡並刮洗干凈,下入冷水鍋內煮過撈出,用清水洗 2 遍,放入砂鍋內,加入拍破的蔥、姜、桂皮、干紅椒、紹酒 25 克和清水,煮至五成爛時,切成 5 厘米長、 2 厘米寬的條。將泡菜、冬筍、小紅辣椒切末,青蒜切花,香菜洗凈。
2 、 炒鍋置旺火上,放入熟油 50 克,燒至八成熱時入狗肉爆出香味,烹紹酒,加入醬油、精鹽和原湯,燒開後倒在砂鍋內,用小火煨至酥爛,收干汁,盛入盤內。
3 、 炒鍋內放入熟豬油,燒至八成熱,下入冬筍、泡菜和紅辣椒煸幾下,倒入狗肉原湯燒開,放入味精、青蒜,用溫澱粉調衡勾芡,淋入芝麻油和醋,澆蓋在狗肉上,周圍拼上香菜即成。
注意:
1 、 選用膘肥體壯、健康無病的狗為上。
2 、 狗肉有干腥味,剛宰殺時用溫水洗去腥味。
3 、 煨制時用小火,中途不可加湯,時間 2 小時左右。
4 、 酸泡菜制洗:將水壇洗凈抹乾,放入溫開水 2500 克,再加精鹽 150 克、花椒 25 克、八角 5 克、白酒 100 克、白糖 50 克、黃醋 50 克,然後將需要浸泡的蔬菜洗凈晾乾,盛入壇內密封浸泡一二天,即成泡菜。
風味特點:
1 、 狗又稱黃耳、地羊。它在所有的家養動物中歷史最早,出現在數千年前。其祖先是狼,它的馴化,是人類歷史上的創舉。我國民間有 " 天上的飛禽,香不過鵪鶉,地上的走獸,香不過狗肉。 " 又有 " 香肉 " 之美稱。民間還有 " 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 " 的諺語。湖南人民喜食狗內,烹制方法多種多樣,並上宴席待客,成為湖南風味名菜,如酸辣狗肉、紅煨狗肉、紅燒全狗等。
2 、 狗肉營養豐富,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份,《本草綱目》曰: " 狗肉,能安五臟,輕身,益氣,益腎,補胃,暖腰膝,壯氣力,補五勞七傷,補血脈 " 。
3 、 此菜香味濃郁,肉質鮮嫩軟爛,芡汁稠濃,辣中帶酸。

❸ 好吃的湯面做法

第一道:紫菜雞蛋面

這碗面吃起來面條爽滑,湯鮮味美。邊吃面邊喝湯,非常適合秋冬季節。

具體製作方法

第一步:准備食材。細掛面150克、紫菜一小塊、雞蛋2個、香蔥適量、香菜適量。

第二步:取一個大碗,依次放入撕碎的紫菜、香蔥末、香菜末、少許鹽,如圖。

第三步:鍋中倒入適量的水燒開。

第四步:往大碗里舀2勺開水,如圖。(這時,紫菜的香味就出來了。)

第五步:接一下開始做荷包蛋。關火,往鍋里打一個雞蛋(關火前,鍋里的水一要保持沸騰的狀態),待雞蛋周圍稍稍凝固,顏色變白後開火,然後中小火煮2-3分鍾,這時一個形狀完整的荷包蛋就煮好了,盛出備用。

第六步:把掛面放入鍋中煮至成熟。

第七步:把掛面撈出放入大碗中,然後放上荷包蛋,再淋少許香油即可開動了。

多說幾句:

1、 煮荷包蛋時,先關火把雞蛋打入鍋中,這樣可以讓雞蛋周圍凝固,保次再次開火煮的時候,不會把雞蛋煮散。

2、 荷包蛋煮的時間越久,雞蛋的成熟度就越高。所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整煮制時間就可以。

第二道:西紅柿雞蛋湯面

酸爽的湯汁加上爽滑的面條,再加上雞蛋和蔬菜,製作簡單方便,百吃不厭。

具體製作方法

第一步:准備食材。西紅柿1個、雞蛋1個、油菜適量、面條適量。

第二步:西紅柿切塊、油菜清洗干凈備用。

第三步:鍋中倒入少許油,小火燒熱。然後放入蔥末煸炒出香味,接下來放入西紅柿塊翻炒均勻。(注意,一定要用小火,且油溫不要太高。)

第四步:往鍋中倒入適量的水,然後放入1勺生抽、1勺鹽調味,如圖。

第五步:待水開後,放入一個雞蛋。

第六步:把面條放入鍋中。

第七步:待面條快要成熟的時候,將油菜放入鍋中。關火前,再放入少許雞精和香油。

第八步:上桌開動吧

第三道:酸湯早餐面

不用做任何鹵,把面條煮熟,這碗面就做好了,這應該是最省事、簡單的早餐面做法,比泡麵還簡單。吃起來面條滑溜,湯清味美,暖心暖胃。

具體製作方法

第一步:准備食材。掛面適量、香蔥適量。

第二步:香蔥清洗干凈切碎。

第三步:取一個大碗,放入香蔥、少許鹽、1勺生抽、2勺醋、少許香油,如圖。(鹽不用放太多,生抽里也有鹽味。)

第四步:鍋中倒入適量的水燒開,然後往碗中舀2勺熱水,如圖。(熱水倒入碗中,湯料的香味立馬就出來了,非常誘人。)

第五步:把掛面放入鍋中煮熟。

第六步:把掛面撈入碗中即可上桌。

多說幾句:

1、 可以把香蔥換成香菜,味道一樣好哦。

2、 醋用米醋、陳醋、香醋都可以。

3、 香油就是芝麻香油,可以讓這碗面增香不少,不建議省掉。

第四道:香辣牛肉麵

這碗牛肉麵,牛肉嫩而不柴、紅湯味重色濃、面條爽滑勁道、青菜色綠翠嫩。一碗下肚,寒意全消。

具體製作方法

第一步:准備食材。牛肉一塊、油菜適量、香蔥適量、姜一塊。

第二步:將牛肉切成大塊後焯水去掉浮沫。一定要冷水下鍋,並在鍋中加入少許料酒。

第三步:將焯好的牛肉撈出放到高壓鍋內。加入適量的老抽、八角、香葉、薑片、鹽、糖,然後倒入適量的熱水,合好蓋選擇牛肉鍵。

第四步:高壓鍋工作結束後,撈出牛肉晾涼後切大塊備用。將原湯倒入湯鍋中,並將湯中的調味料過濾掉。

第五步:炒鍋中加入適量的底油,油熱後放入豆瓣醬和豆豉,小火煸炒出紅油。

第六步:將牛肉塊與紅油一同倒入湯鍋內。大火煮開轉小火燉十分鍾後,關火蓋好鍋蓋燜半個小時左右。

第七步:煮麵。面條快出鍋時,放入油菜燙一下。

第八步:裝碗上桌,放少許香蔥點綴即可。

小提示

1、 因為還要再燉一次,高壓鍋壓制牛肉的時候,時間不易太長。

2、 牛肉一定要在涼了以後再切。這樣不易碎。

3、 煮麵條的時候,鍋中少加一點鹽。面條更加勁道。

第五道:鮮蝦早餐面

鮮蝦早餐面,10分鍾就可以上桌,簡單省事。吃起來湯鮮面滑,非常美味。

具體製作方法

第一步:准備食材。蝦幾個、油菜3棵、面條適量、蔥姜適量。

第二步:蝦去掉蝦線,清洗干凈。油菜清洗干凈,蔥姜切末。

第三步:鍋中倒入少許油,油熱後把蝦放入鍋中煸炒至變色。

第四步:把蔥薑末放入鍋中煸炒出香味。

第五步:往鍋中倒入一碗清水,然後煮開。

第六步:把面條放入鍋中,然後放入1勺鹽調味。

第七步:煮至面條快成熟時將油菜放入鍋中煮30秒。

第八步:關火,盛出開動吧。

第六道:西紅柿雞蛋剪刀面

剪刀面,是山西的特色麵食。因是用剪刀剪出來的面條,所以得名。在家做非常簡單容易,只需要將面團揉好後,用剪刀剪成條就可以了,比手擀麵要簡單太多。吃來筋道滑溜,口感和刀削麵一樣好。搭配上酸爽開胃的西紅柿熱湯,吃一口面喝一口湯,特別美味。

具體製作方法

第一步:准備食材。麵粉300克、西紅柿適量、雞蛋2個、泡發好的木耳少許、蔥適量。

第二步:往麵粉中放入1克鹽,然後倒入適量的清水,攪拌成絮狀。

第三步:揉成面團,面團要稍硬一點。然後蓋上保鮮膜,放到溫暖的地方靜置松馳20分鍾。

第四步:松馳結束後,把面團揉光滑。然後,再次蓋上保鮮膜,靜置松馳20分鍾。最後揉勻。(通過兩次靜置松馳,面團會非常光滑,做出來的面條口感也非常好。)

❹ 面條有哪些有趣的傳說

面條的美麗傳說:
「 民以食為天」,隨著食品逐漸回歸自然,傳統美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面條自古就是陝西城鄉最常見的傳統食品,自古以來,就以品種多樣和雅俗共賞等特色而著稱於世。其實,這些充滿陝西地方傳統特色的「名面」都有著它美妙的傳說。

《周武王與「龍肉」臊子面》。相傳周武王伐商時在歧山遇到像「龍」的怪獸。殺了怪獸,為了鼓舞士氣,決定每人分吃怪獸肉。但是人太多,不夠分就煮湯每人分喝一碗,感到很好喝。這也是歧山臊子面的雛形。

《苦中作樂的發財面》。苦中作樂是平民的一種解脫方式,這種解脫有時也富有創造性。古時候,有一對夫婦為過年沒有麥面招待親朋發愁,無奈只好用麥面裹著高梁面做成面條。出乎意料的是,親朋好友吃完後都說味道很好,並一再追問是什麼面,「金銀面」,瞧他們多有想像力!結果金銀面的做法被很多人沿用,而所推出的新品種發財面以後,也真正發了財。

《西伯侯與掛面》。炎夏一場大雨後,西伯侯夢見一隻背長雙翅的斑斕猛虎向自己撲來,驚醒後立即占卜。為了表示對上天的敬重,他吩咐夫人洗手和面,搓成50根面條代替,用來演卦。西伯侯發現懸掛的面條漸漸拉長變細,而且表示陽爻的中間皆實,對推演結果非常滿意。不久,他按照演掛的指引,尋訪到了姜子牙。從此,陝西麵食中又產生了一朵奇葩 —掛面。

《唐高宗與長壽面》。唐高宗避暑九城宮,途中見一人家過壽,便自稱商人前去賀壽,順便了解民情。進屋見一老者衣著整齊,精神矍鑠 ,80多歲,以為是壽星,老者解釋道:「壽星是她的婆婆,已經101歲了。」高宗問老壽星有何長壽秘訣,她朗聲答道:「粗茶淡飯,白水細面。」高宗嘆道:「細面乃長壽面也。」侍駕李淳風暗記高宗的話,隨即安排在長安開了一家長壽面館,因此長壽面很快流行起來。

《情侶面》。在陝西很多農村的婚宴中,人們給新郎和新娘上面的時侯,故意搭配不同種類的面條,如寬面和細面,寓新郎心胸寬廣,新娘細致節儉;高梁與綠面搭配,寓意紅男綠女,恩愛長久;白面與綠面搭配,寓意一清二白,堂堂正正做人等等,故名—情侶面。

❺ 生日長壽面的做法

母親節給媽媽做碗長壽面,30種面條做法大全,值得收藏

願天下所有愛媽媽的孩子, 以你們的真心, 讓操勞的母親, 在她們老去之前,在她們還能有記憶之前, 有機會享受一次, 你為她送上的美味佳餚。

今天, 我們用簡單而朴實的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敬意:為她做一碗長壽面。
為大家精選了60種面條做法大全,不會做飯的小白也容易上手哦,值得收藏!

1.刀削麵

材料:麵粉,番茄,土豆,雞蛋,蔥花,青菜,肉末,鹽,醋,醬油。
做法:
1、取適量麵粉加水糅合。
2、面和的差不多了蓋上濕布放在一旁醒十至二十分鍾。
3、面醒得差不多時開始准備湯料。番茄切塊,土豆切片,在冷水的時候下鍋一起煮。
4、醒好的面拿出來繼續和,之後放入微波爐裡面加熱10-20s。記得兩面都要熱到。
5、湯燒開後往裡削麵。面團揉成有脊的形狀,下手要快才能成片。
6、往湯里加鹽、醋和醬油調味。還可加雞蛋、青菜、肉末和蔥花。
菜菜提醒:刀削麵對揉面、削麵技術要求比較高,水應多次少量添加並且盡量將面打成散塊以方便估量水是否加夠。切忌將所有散粉加水糅合完,這樣會導致面團太黏無法削。大概面團和乾粉1:1左右的時候就可以停止加水開始揉面了

2.老北京炸醬面

面條預制:

1.取高筋麵粉3斤加入清水400克、雞蛋3個充分和勻,再加入食鹽少許,揉勻後蓋濕紗布餳30分鍾以上。

2.將餳好的面團擀成厚薄均勻的麵皮,表面撒一層玉米粉,折疊後切成韭葉寬的面條。

炸醬預制:

1.五花肉350克改成骰子大小的丁,蔥200克、姜100克分別洗凈切小丁。

2.六必居干黃醬250克盛入碗中,加清水75克稀釋,再加入蔥伴侶牌甜面醬100克充分調勻備用。

3.鍋入底油250克燒至七成熱,下入蔥丁100克、姜丁100克爆香,下五花肉丁以及八角兩顆煸至肉丁發白,此時倒入混合醬,轉大火用勺子攪勻,炒5-10分鍾至醬料濃稠再轉中火,繼續炒10分鍾,至醬中的油充分溢出,轉小火再炒10分鍾,至油、料充分融合,撒蔥丁100克,調入香油、味精少許,攪勻後關火,盛入罐中,常溫保存,隨用隨取。

出面流程:

1.煮熟的青豆、黃豆共45克、紅心蘿卜絲、飛水的掐菜、黃瓜絲、芹菜粒、香椿苗各40克、臘八蒜35克(帶醋汁)、炸醬50克分別盛入小碟。

2.鍋入清水煮沸,取切好的手擀麵200克展開,抖一抖面條上的乾粉,然後浸入沸水並用筷子撥散,煮至沸騰,加少許涼水,待水再次沸騰,再加一次涼水,第三次沸騰時面條便完全熟透。撈出面條入涼水過一下,盛入面碗中,帶菜碼一同上桌即可。

小貼士:

1、炸醬前首先要將黃醬澥開,每半斤黃醬加入75克清水,攪至稀稠適中,用勺子舀起時呈不間斷的線狀流下即可。

2、炸醬時要掌握好火候:先開大火,使醬料均勻融入油中並免於粘鍋,至熱油冒蝦眼泡時,改中火,至肉丁出油時,改小火。

3.蘭州牛肉拉麵

材料:牛肉500g,牛骨500g,麵粉500g,雞精,鹽,胡椒粉,蔥,姜,八角,桂皮,肉蔻,草果,丁香,小茴香,香葉,花椒,辣椒,紅油,香菜。
做法:
1、准備好牛肉和牛骨。
2、然後在水裡浸泡四小時。【中途換水】
3、將八角、桂皮、香葉、花椒、辣椒、草果、肉蔻、小茴香、丁香和蔥姜用紗布包好成調料包。
4、將牛肉及骨頭下入溫水鍋,等即將要開時撇去浮沫。
5、下入調料包大火燒開,轉小火煮至5小時。
6、將牛肉撈出晾涼後切成小薄片備用。
7、香菜洗凈切成段。
8、將麵粉用清水攪拌至無乾麵。
9、再揉和均勻。
10、揉成光潤不粘手的面團。餳至20分鍾。
11、取一塊,餳至好的面團搓成條。
12、充分拉長。
13、兩頭對折,反復幾次。
14、擀成片,切成條。
15、一根一根拉成面條。
16、入開水鍋中煮熟。
17、撈在大碗中。
18、澆上牛肉湯。
19、加入牛肉片、香菜 。
20、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紅油即可。

4陝西油潑面

材料:麵粉,青菜,鹽,生抽,醋,辣椒面
做法:
1、和面。加點鹽增加勁道。
2、像做餃子一樣分出面劑子,然後把面劑揉成面棍棍,刷上薄薄的一層油。
3、讓面醒上至少幾個小時。
4、用一根筷子在面棍中間壓出一條印,把面棍擀成長面片。扯住面片的兩端,然後像面館的大師傅一樣摔面片,幾下便可摔成型。
5、從筷子印處把面片扯開,兩邊不要扯斷。
6、燒開水,下面煮熟。
7、撈出面,加入煮熟的青菜,略拌,上撒辣椒面。
8、熱油,澆到辣椒面上。
9、拌入調味料:鹽,生抽,醋。

5四川撈面

材料:姜1塊,大蔥葉1段,廣東蝦子面2團,豉油皇2湯匙(30ml),蚝油1湯匙(15ml),油1湯匙(15ml),花椒1茶匙(5g),朝天椒2個。
做法:
1、姜去外皮,切成細絲。大蔥葉洗凈,切成細絲。朝天椒洗凈切圈。
2、將花椒放入鍋中,小火烘焙上色,再輾成末。鍋內燒開半鍋水,下少許鹽,再下蝦子面煮。
3、待面條在鍋中翻動浮起時即撈起在涼開水中過一下,抖掉多餘的水分,面條中撒少許油拌勻防止粘結。
4、煮好的面條盛在碟中,鋪上姜絲和蔥絲,再撒上花椒末、朝天椒圈、豉油皇和蚝油拌勻即可。

6 .羊肉燴面

面被稱為「河南料理」,足見其在中原美食排行榜上不可撼動的地位,但傳統燴面需加羊油,吃起來略顯油膩;為去除羊肉的膻味,又加入大量香料,熬出的面湯有股很濃的大料味兒。如何才能做出麥香濃郁的面?用什麼方法才能使湯汁鮮美濃白,沒有傳統燴面湯的香料味兒?

制面流程:

1.兌水:盆內加鹽150克,再打入雞蛋3個,用打蛋器攪打至散,邊打邊加純凈水2千克,鹽和雞蛋可以增加面團的筋性,抻面時不容易斷條。

2.和面:將石磨有機麵粉5千克、打勻的雞蛋鹽水分別倒入和面機,開中速檔正向攪5分鍾,再反向攪5分鍾,各攪兩遍使麵粉和水充分和勻,取出面團。

3.壓面:將面團在案板上按成面餅,再用壓面機反復壓25-30次,製成厚約1厘米的長方形面片。

4.下劑:將面片平鋪在案板上,從長邊邊緣捲起,捲成直徑6厘米的粗條,揉至均勻後,用左手握住距粗條面坯右端2-3厘米處,右手手心完全握住面頭,用力猛揪,下成100克大小的劑子。

5.搓條:將劑子搓成粗細均勻、長約12厘米的細條,擺在托盤中待用。

6.擀麵:用手掌將搓好的條壓扁,稍微抻一下,用擀麵杖反復擀壓成厚薄均勻的面坯,再修一下邊,使其形狀規整,上面刷一層色拉油,擺在抹油的托盤里,餳發10分鍾。

7.壓紋:餳發好的面坯再稍微擀開一些,用擀麵杖在上面均勻壓兩下,這樣拉麵、撕條時力量順著紋路走,不容易斷條、變形。

8.拉麵:雙手分別用大拇指和四指夾住面坯的兩端,慢慢抻拉至長60厘米,抻拉時要一抻一送,防止斷條。

9.甩面:用相同的手法夾住兩端,左右手一上一下,快速將面甩起來,面條在空中上下翻飛,形成「幾」字形,甩約30秒。

10.撕條:將左手夾的面交到右手對折起來,再橫擔在左手四指上,右手沿著壓好的紋路撕成細條。

出面流程:

1.兌碗:碗內調入燴面香料粉10克、當歸3片、用八角炸香的料油8克、香油3克。

2.煮制:凈鍋內加濾凈骨渣的羊肉湯,大火燒沸後撇去浮沫,下入200克面片煮至七成熟,再下海帶絲、木耳各6克、豆腐皮、粉條各8克、菜心15克,煮熟後撈起,盛入碗內,澆上湯汁,上面放羊肉片15克、枸杞3粒,即可上桌。

燴面香料粉的製作:

鹽100克、味精、胡椒粉各20克、十三香10克攪勻即成。

熬制羊肉湯:

1.把羊棒骨、脊骨25千克放在水龍頭下沖水2個小時,去凈血水,入鍋內大火焯水,撇凈血沫,撈起後用自來水沖洗干凈。

2.羊肉10千克冷水下鍋,大火焯水,撇去浮沫後撈起沖涼。

3.治凈的鯽魚7.5千克放入有底油的鍋內略煎一下,至兩面微黃,裝入紗袋中。

4.湯鍋內加純凈水100千克,下入羊肉、羊骨、鯽魚,大火煮至滾沸,再改中火加熱4個小時,之後改大火沖湯10分鍾,此時湯汁濃白似乳、鮮香無比,取出羊肉,晾涼後改刀成片。鍋內湯汁用小火加熱保持溫度,隨用隨取。

7上海陽春面

材料:粗陽春面150克,小白菜35公克,蔥花適量,油蔥酥適量,高湯350ml,鹽1/4小匙,雞粉少許。
做法:
1.小白菜洗凈、切段,備用。
2.陽春面放入滾水中攪散後等水滾再煮約1分鍾,放入小白菜段汆燙一下馬上撈出,瀝干水分放入碗中。
3.把高湯煮滾,加入所有調味料拌勻,即可把高湯加入面碗中,放入蔥花、油蔥酥即可。

8四川擔擔面

材料:拉麵300克,花生碎100克,醬油少許,芝麻油(香油)少許,白糖1-2茶匙,香醋適量,香蔥末適量,紅油少許,蒜泥少許,芝麻醬適量。
做法:
1、將水燒開,放入拉麵煮熟,撈入碗內,用涼開水過涼,這樣拉麵就不會粘連在一起了。
2、將所有的調味料在碗里調勻,將煮熟的面條撈入盛入調味料的碗中,攪拌均勻,灑上香蔥末即可。

9揚州炒麵

材料:捲心菜,蔥,面條,植物油,肉末,辣椒醬,醬油,鹽,雞粉,料酒。
做法:
1、捲心菜切絲,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蔥切末。
2、准備好材料後就可以煮麵條了,把手擀麵放入開水鍋中煮熟,然後取出馬上過涼,控干水分後拌入少許植物油,這樣做是為了讓面條不粘連。
3、炒鍋倒入適量油,燒熱後放入蔥花炒香。
4、然後放入肉末,炒至變色後加入辣椒醬、醬油、鹽、雞粉、料酒略炒。
5、然後下入捲心菜炒勻,再下入面條,把菜和面翻炒均勻。
6、加少許水,蓋上鍋蓋,略煨一會,把面和菜拌勻即可出鍋裝盤。

10. 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是陝西地區的一款傳統麵食,它有三大特點:首先,臊子要「汪」,味道講究「酸、辣、香」;其次,面條要「燙」,出品要達到「薄、筋、光」;第三,湯汁要「稀」,即面碗中的湯要寬,但此湯並非煮麵的原湯,而是用香料加醋另外熬制而成的酸湯。酸湯與臊子「珠聯璧合」,搭配手擀而成的薄面條,一碗「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的岐山臊子面便完成了。

製作岐山臊子:

1、凈鍋滑透留少許底油,下入五花肉片2500克煸炒約5分鍾,炒出油分後下蔥段20克、薑片15克、紅干椒節15克煸香,再下入小茴香15克、八角10克、香葉5克、肉蔻8粒、草果5粒、丁香2粒小火煸炒10分鍾,此時肥肉已經吐出80%的油分,且香料味濃郁,下細辣椒面150克快速翻炒至油色變紅,且香料、肉片周身都包裹著一層紅色的辣椒粉。

2、向鍋內烹入岐山香醋400克,文火炒至醋香味從刺激變為柔和,沖入清水2000克,小火熬制40分鍾即可出鍋。

熬制酸湯:岐山香醋500克、黃豆醬油250克、清水4000克調勻後入鍋,加八角5顆、桂皮1塊、鹽40克、味精25克、白鬍椒粉10克大火燒開,打去香料渣,淋200克臊子上層的油調勻即可。

制面:

1、麵粉500克加食用鹼10克、鹽10克、清水175克和勻,揉約10分鍾,此時面團產生光澤、富有彈性,用手摁下後會立刻彈起。

2、用一塊濕布蓋住面團,餳15分鍾,待面團變軟,再揉約8分鍾,至面團重新富有彈性後擀成比報紙略厚的薄餅,用刀切成4毫米寬的長條。

出面:面條入沸水煮熟,撈入碗中,澆一勺臊子,撒蛋皮絲、韭菜段、木耳丁等小料,最後淋入半勺酸湯即可上桌。

小貼士:

1、岐山臊子講究一個「汪」字,即油要多。此油並不是菜籽油、色拉油,而是用肥肉現煸出的豬油。因此,選料時肥肉要多一些,通常選肥六瘦四的五花肉。

2、五花肉不要切得太小,否則容易炒爛、變硬,也不要切得過大,否則吐油不徹底,臊子很膩,肉片以2-3厘米見方為宜。

3、和面時,有個順口溜:夏天硬,面不癱;冬天軟,容易擀;春秋不軟又不硬,摁個指窩朝上彈。意思是,冬天氣溫低,面餅不易擀薄,所以和面時要軟一點;而夏天氣溫高,和好的面容易「泄勁」變軟,所以要將面和得硬一點,而文中所講的「用手指摁下後立刻彈起」就是秋冬季節和面的要求。

4、熬制酸湯時,最後要淋一勺臊子油,這樣湯汁更香、更潤。

11肉末涼拌面

材料:豬肉200克、青椒1個、紅椒1個、西芹少許、面條150克、生抽1茶匙、食鹽少許、雞粉1/4茶匙、料酒1茶匙。
做法:
1、豬肉攪成肉糜,青椒、紅椒、西芹切小丁。
2、鍋里燒開水,放入面條煮熟後過涼水待用。
3、鍋里燒熱油,放入肉沫快速炒散,調入生抽和料酒。
4、放入青紅椒、西芹丁炒勻,最後放入煮好的面,調入少許鹽和雞粉即可。

12榨菜開洋蔥油拌面

材料:龍須面(雞蛋)200克、橄欖油50毫升、開洋20克、鮮醬油30毫升、榨菜15克、料酒10毫升、小蔥20克。
做法:
1、准備面條。
2、開洋用溫水洗凈後瀝干水分,准備榨菜,小蔥去根後洗凈切段。
3、熱鍋倒入油,溫油把蔥段下鍋。
4、用中火熬至蔥段焦黃後撈起,倒出蔥油待用。
5、利用油鍋下開洋爆出香味後烹入料酒煸炒均勻後出鍋待用。
6、用一比一的蔥油和鮮醬油調和。
7、鍋內水開後下入面條煮熟後撈起。
8、先把調料和面條拌勻再把榨菜加入拌勻。
9、裝入碗中把開洋和蔥段加入拌勻即可享用。

13雞汁涼拌面

材料:面條(生)1把、色拉油適量、涼拌汁適量、辣椒油1勺、生抽2勺、老抽1勺、白糖半勺、香油1勺、高湯適量、白芝麻適量、細香蔥適量。
做法:
1、鍋中把水燒開,加入面條。
2、煮開後中間點兩次冷水,每次半碗。
3、面條過水沖涼後放入事先准備好的冰水裡再次過涼。
4、濾乾麵條水分後加入適量色拉油攪拌,防止其粘連,放入冰箱冷藏。
6、香蔥切碎後放入碗里,倒入一些涼拌汁,加入一勺辣椒油、兩勺生抽,一勺老抽、一勺香油,小半勺白糖。
7、加入幾勺雞湯,攪拌後加入到冷藏好的面條里。
12、撒上白芝麻就可以吃了。

14雞絲涼面

材料:面條(生)1把、雞腿2個、黃瓜1根、花生(炒)1把、蒜適量、香油適量、黃醬 適量、拌飯醬適量、白糖適量。
做法:
1、材料:乾麵,雞腿,黃瓜,花生。
2、雞腿洗凈,入冷水鍋加薑片,蔥段,花椒煮開後轉小火燉20分鍾至全熟。
3、花生去殼,入料理機打成碎末。
4、蒜末,香油,生抽,海天黃豆醬,拌飯醬,少許糖調成拌面的醬汁。
5、雞腿放涼後,去皮去骨撕成絲。
6、水煮開後下入面條,中小火煮至面條全熟。
7、面條用冷水沖涼後,用冰過的涼開水浸泡一會。
8、面條瀝干水份,用少許香油拌勻。
9、面條加雞絲,黃瓜絲,花生碎,醬汁拌勻即可。

15酸辣涼面

材料:面條250克、西紅柿1個、黃豆芽20克、蝦仁10顆、黃瓜1/2根、生抽2大匙、陳醋2大匙、辣椒油1大匙、香菜1棵、朝天椒2個、檸檬汁20克、水適量、芝麻油1大匙、蒜1小匙、白糖2大匙、番茄醬1大匙。
做法:
1、鮮蝦仁用鹽腌制10分鍾,西紅柿切丁、黃瓜切絲、香菜切碎、辣椒切成圈,黃豆芽摘除根部備用。
2、鍋內燒開水,將生面條放入鍋內煮至水沸騰,再加入半碗涼水,如此反復兩次直至面條煮熟。
3、煮好的面條用涼水沖冷後,浸入冰開水中約5分鍾,撈起瀝干水份。
4、煮麵條的開水,可以放入蝦仁及黃豆芽氽燙至熟,同樣浸入冰開水中過涼,撈起瀝干水份。
5、生抽、陳醋、白糖、番茄醬、檸檬汁、涼開水(3大匙)、辣椒油、芝麻油、蒜蓉、辣椒圈、香菜碎放在碗內調勻即成涼面料汁。
6、面條放入碗內,表面碼上熟蝦仁、黃瓜絲、西紅柿丁、黃豆芽,再淋上涼面醬汁即可食用。

16芝麻醬涼拌面

材料:面條400克、黃瓜1根、雞蛋2個、豌豆苗100克、花生仁1小把、北杏仁1小把、芝麻醬2大勺、面醬1勺、生抽1勺、醋1勺、食鹽 1/2勺、蒜5克、辣椒油適量、橄欖油3勺、水適量。
做法:
1、黃瓜洗凈切絲。
2、兩大勺芝麻醬、一勺面醬、一勺生抽、一勺醋、小半勺鹽,攪拌均勻,如果還乾的話,再加一點涼白開繼續攪拌,一直攪到和沙拉醬一樣的濃稠程度。
3、鍋中加1勺橄欖油燒熱,雞蛋打散後倒入熱油鍋中,煎成雞蛋餅,切成蛋皮絲,豌豆苗放入開水燙幾秒中,撈出過涼水瀝干水分,大蒜切末,熟花生仁和杏仁切碎備用。
4、煮麵條:開水鍋里下面條,滾兩次水,撈出過冷水、瀝干,加入兩勺橄欖油拌勻,裝在袋子里冷藏一下。吃的時候在面上加上黃瓜絲、豌豆苗和堅果碎,澆上芝麻醬,喜歡吃辣的還可以加一些辣椒油。

17四川涼面

材料:面條(生)500克、黃瓜1根、綠豆芽1把、黃豆50克、花生(炒)50克、碎

米芽菜100克、菜籽油30毫升、蒜3瓣、蔥1棵、姜1塊、白糖1湯匙、醋30毫升、醬油30毫升、花椒油1湯匙、芝麻油1湯匙、食鹽少許、味精少許、辣椒油適量。

做法:

1、新鮮面條放入沸水中煮至斷生後快速撈出,浸入涼水中降溫,待其冷卻後從水中撈出。

2、放入鋪好紗布的篦子中,均勻地攤開晾涼,然後用毛刷刷上一層熟菜油,刷完一面,用筷子挑起再刷另一面,使面條大致被油包裹住,不要粘黏在一起。

3、豆芽沖洗後放入沸水中焯燙後撈出,瀝干水分;黃瓜洗凈後切絲,蔥切蔥花,姜和蒜分別切末。

4、黃豆和花生,分別用水泡發後撈出瀝干水分,炒鍋內倒入適量油燒至7成熱,分別倒入黃豆和花生炸熟撈出,待炸黃豆冷卻後用搗杵將其搗碎成豆渣。

5、把做好的涼面放入碗內,然後依次碼上黃瓜絲、豆芽、芽菜肉末和豆渣、花生,最後再根據口味調入調料拌勻即可。

18牛肉醬拌面

材料:面條150克、香蔥5根、蔥油2湯匙、生抽1湯匙、醬油1/2湯匙、米醋1/4湯匙、牛肉醬1湯匙、鹽1/2茶匙、白糖1茶匙。

做法:

1、准備材料:面條、小香蔥和調料。

2、鍋內水煮開後,下入面條,煮開添半碗冷水,再次煮開再添半碗冷水,煮開後面條出鍋過涼水。

3、充分冷卻的面條入事先准備好的冰涼開水中浸泡一下

4、面條充分瀝干後加蔥花,以及所有的調料拌勻即可

19蚝油茄汁拌面

材料:面條100克、胡蘿卜1根、西紅柿1個、番茄醬1湯匙、醬油1湯匙、蚝油1湯匙、醋1/2湯匙、白糖1/2茶匙、豌豆(鮮)20克、植物油1湯匙。
做法:
1、主料准備好,番茄切小塊,胡蘿卜切小丁,豌豆焯水後撈出。
2、1湯匙蚝油、1湯匙番茄醬、1湯匙醬油、1/2湯匙醋、1/2茶匙白糖調成醬汁備用;鍋里燒開水,將面條煮熟。
3、將煮好的面撈出過涼水。鍋里放油,燒至7、8成熟後放入胡蘿卜丁、豌豆翻炒。
4、炒至斷生後放面條拌炒,隨後淋入醬汁,翻炒出香味。
5、放番茄,拌炒均勻即可。

20酸辣涼拌面

材料:義大利面適量、黃瓜1根、陳醋適量、食鹽少許、油潑辣子適量。
做法:
1、黃瓜切成絲備用
2、義大利面煮熟撈出
3、將黃瓜絲放入煮好的義大利面中,加入山西老陳醋、少許鹽和辣子油即可。

21芹花麻醬意麵

材料:意麵,芹菜,花生醬,醬油,糖,橄欖油。
做法:
1、意麵清水浸泡30分鍾,沸水煮麵10分鍾,煮的時候加入幾片芹菜葉,讓面滲著芹香。
2、調好麻醬:一大勺花生醬,加入醬油、糖和橄欖油,用力攪拌成糊狀。
3、熱鍋少許橄欖油,下芹菜細末稍稍炒炒。
4、煮熟的意麵濾去水分,裝在盤里,撒上炒香的芹菜末。
5、加入一大勺調好的麻醬,用筷子將面與麻醬拌好即可

22紅燒牛肉麵

材料:牛肉500克,面條500克,小白菜250克,水10杯,蔥4根,姜2片,大蒜8粒,八角4粒,辣椒1根;醬油1杯、水6杯、酒1湯匙、辣豆瓣醬1大匙,麻油少許。
做法:
1、牛肉洗凈切塊,氽燙去血水。
2、起油鍋,炒香蔥、姜、蔥段、八角、辣椒、牛肉,加入醬油1杯、水6杯、酒1湯匙、辣豆瓣醬1大匙,用中火煮約1小時。
3、水燒開,煮熟面條撈出,再燙熟小白菜。
4、碗中放入麻油少許、蔥花、牛肉湯,加入面條、青菜、牛肉即可。

23沙茶拌面

材料:蒜末12公克,陽春面90公克,蔥花6公克,沙茶醬1大匙,豬油1大匙,鹽1/8茶匙。
做法:
1、將蒜末、沙茶醬、豬油及鹽加入碗中一起拌勻。
2、取鍋加水燒開後,放入陽春面用筷子攪動拌開,小火煮約1∼2分鍾。
3、面撈起後將水分濾干,倒入碗中,拌勻後灑上蔥花即可,亦可依個人喜好加入烏醋、辣油或辣椒渣拌食。

24麻醬面

材料:切面150克,麻醬一大匙,蔥花一中匙,精鹽半小匙,味精半小匙,熟色拉油一中匙,沸水500克。

做法:

1、取一湯碗,倒入沸水,將切面投入,高火5分鍾。

2、將面放入有調料的碗中拌和即可。

25蝦仁丸子湯面

材料:西紅柿一個、蝦仁4隻、肉餡1勺、姜1片、蕎麥面25克、鹽、澱粉。
做法:
1、將蝦仁清洗干凈,加少許料酒和鹽攪拌均勻後再用水沖洗。
2、將蝦仁剁碎,加適量的鹽、澱粉,順時針方向攪成泥狀,再用手抓成小球形。
3、在肉餡中也加入適量的鹽、澱粉,順時針方向攪拌成泥狀,抓成球型待用。
4、將蕎麥面煮熟在碗中備用。
5、將蝦球、肉餡球、西紅柿塊、薑片一起放入沸水中煮熟,再加少量鹽調味。
6、將湯和菜料放入面碗中即可。

26榨菜肉絲面

材料: 瘦肉150克、榨菜半個、蔥2根、拉麵酌量、料酒半大匙、醬油半大匙、濕澱粉半大匙。

做法:

1、瘦肉切絲,拌入調味料,腌10分鍾,榨菜切絲後先泡水20分鍾以去除鹹味。蔥切蔥花。

2、用3大匙油先將肉絲炒散,再放入榨菜肉絲同炒,炒勻後盛出。

3、另用半鍋水燒開,放入面條煮熟。

4、將調味料放面碗內,盛入面條,鋪少許炒好的榨菜肉絲並撒蔥花少許即成。

菜菜提醒:榨菜有老榨菜和嫩榨菜兩種,老榨菜較咸較香,所以要泡過水再炒,嫩榨菜比較不咸,洗凈直接放入同炒即可,但都不宜再調味,以免太咸。

27蔥油拌面

材料:鮮面條、黃瓜、香蔥。

做法:

1.面條煮熟,過涼開水備用。鍋里熱油,加蔥碎,小火炸至蔥變黃,發糊之前撈出不要。

2.蔥油倒入面條里,加黃瓜絲,生抽,醋,鹽,香油,芝麻拌勻即可。

28茄子氽兒面

材料:茄子、蔥、薑末,蒜片、黃酒、鹽、醬油。
做法:
1、茄子切成細絲,肉切成片。
2、鍋中油燒熱,倒入肉片和蔥、薑末不斷翻炒至肉色變白。
3、倒入醬油。
4、繼續炒片刻,加入茄子絲。
5、炒至茄子變軟,加入黃酒,如要味道重些再加點鹽。
6、加入蒜片,入鍋中較干加少許水,翻炒至水開,即可出鍋。
7、面條煮好過涼水再盛出,澆上做好的氽兒即可。

29武漢熱乾麵

材料:鹼水面100g、鹽適量、香油適量、醬油適量、醋適量、大蒜適量、黃瓜適量、芝麻醬適量、蘿卜干適量。
做法:
1、鍋內放水,燒開後把面放下去煮。
2、煮熟的面用撈箕撈出來放在籃子里,用筷子把面抖開,讓它不粘在一起。
3、另開一個鍋,再放水燒開,把抖開的面再放下去煮一下。
4、水再開之後就可以把面撈起來裝盤,加入上述所說材料拌勻即可。

30素食烏冬面

材料:烏冬面,青菜,胡蘿卜,熱狗,肉丸子。
做法:
1、先把烏冬面煮七八分熟的樣子再過冷水,然後撈起來備用。
2、在把丸子熱油炒香後放切好的青菜和胡蘿卜絲一起炒至七八分熟。
3、再下點花生油然後把烏冬面放下去一起翻炒即可。
菜菜提醒:整個過程要保持猛火,這樣炒出來的面才更好吃。

以上30種面條做法大全,你最喜歡的是哪一種呢?這個母親節給媽媽做一碗長壽面吧!

閱讀全文

與長壽酸湯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兒童去學體檢查什麼 瀏覽:610
長壽化工醫院招聘 瀏覽:921
17年養老金吉林 瀏覽:299
面對代溝如何與老人交流作文 瀏覽:709
老年大學講課圖片 瀏覽:55
老年大學走出去 瀏覽:482
老年人擦臉用什麼好 瀏覽:721
少兒體檢大概多久 瀏覽:953
社保退休金5年提檔 瀏覽:294
新泰老年人退休社保怎麼認證 瀏覽:271
養生是怎麼養出來的 瀏覽:527
汕頭敬老院怎麼樣 瀏覽:586
為什麼要稱贊父母 瀏覽:620
香港領取老人金要在香港住多久 瀏覽:306
擁有台灣身份證可以享受退休金嗎 瀏覽:664
長壽好美 瀏覽:967
每年酒店重陽節活動 瀏覽:220
東鳳老人院有多少人 瀏覽:816
重陽節辦活動用語 瀏覽:471
威海鄉村養老院 瀏覽: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