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8歲還能拉筋嗎
60歲都沒有問題的,拉韌帶什麼年齡段都可以開始,但要注意循序漸進,不要太著急
❷ 拉筋的好處和方法介紹
拉筋,是時下比較流行的一種養生鍛煉方法,由於其方法簡單,不受場地限制,深受辦公室一族的喜愛。那麼拉筋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其實早在我國經典名著《黃帝內經》中就已明確記載:骨正筋柔、氣血自流,筋長一寸、壽延十年。《道家養生論》寫到十二筋經的走向與十二筋絡相同,故筋縮處筋絡也不同,不通則痛。拉筋能使僵硬的筋脈變柔,令脊椎上的錯位得以復位,腰膝、四肢及全身各處的痛、麻、漲等病症可以緩解、消除。
拉筋既是治療,也是診斷。拉筋的原理說白了就是疏通經絡,通過筋,把堵塞的經絡疏通了,讓氣血通暢了,吸收消化都正常了,身體也就健康了。中醫學來說,筋絡和氣血循環是相輔相成,筋絡健康氣血就會順暢,五臟六腑也會跟著活動,拉筋是一種自主健康的管理方法。通過正確的拉筋,可疏通經絡,加強氣血循環,從而改善各種急性、慢性病症,如高血壓、糖尿病、婦科病、心臟病、前列腺疾病及骨頭錯位和筋縮導致的疼痛,延年益壽。
筋縮是健康警示信號
拉筋,是因為人們會出現筋縮。在醫學古籍中,古人將筋症分為筋斷、筋走、筋弛、筋強、筋攣、筋萎、筋脹、筋翻及筋縮等,筋縮就是筋的縮短,因而令活動受限。
從出生時候,可以隨隨便便啃啃自己的腳趾,到最後彎腰拉住腳都顯得困難,就是一種老化,這其中筋的老化是很大的原因。人老了,眼花、耳聾、腰駝、背弓、腿僵、渾身沒勁,還會出現筋縮。
俗話說:「老筋太短,壽命難長!」從前筋縮多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但近十幾年間電腦普及,中青年人甚至學生這些長期伏案工作和學習的人群都出現筋縮現象。你有沒有筋縮?自查一下以下症狀:1。頸緊痛;2腰強直痛;3不能彎腰:4。背緊痛;5。腿痛及麻痹;6。不能蹲下;7。長短腿:8。腳跟的筋有放射性的.牽引痛;9。步法開展不大,密步行走;10。髖關節的韌帶有拉緊的感覺;11。大腿既不能抬舉亦不能橫展;12。身體不靈活;13。肌肉收縮、萎縮:14。手不能伸屈(手筋縮短);l5。手、腳、肘、膝活動不順。
無論是中國傳統的健身氣功易筋經、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還是現代的體操、健身操,甚至如今流行的瑜伽,都有很多拉筋健身的步驟。國學大師南懷瑾在有關太極拳與道功的論述中,提到筋長與壽命的關系。因為,「筋乃人身之經絡,骨節之外,肌肉之內,四肢百骸,無處非筋,無處非絡,聯絡周身,通行血脈而為精神之外輔。」每天花上幾分鍾「拉筋」鍛煉,有助於讓血脈暢通。
許多伏案工作者容易出現頸痛、腰背痛的症狀。在醫生指導下患者工作之餘進行「小燕飛」鍛煉即適當的腰背肌拉筋。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患者的腰背痛症狀能夠得到很好的緩解甚至可以消失。
拉筋看似簡單實有講究
步伐輕盈,總會給人年輕的感覺,哪怕你已經六七十歲;關節僵硬,總會給人未老先衰的感覺,哪怕你才二三十歲。現在很多人是30歲的年紀,60歲的身體。一動不動的工作姿勢又讓自己的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韌帶也隨著老化。
很多人第一次做的時候自信滿滿,覺得這兩個姿勢很簡單,找個家裡對著電視的門框,一邊做一邊看電視,應該很愜意。沒想到,幾分鍾後就會感覺後面這條腿酸疼。有人急於求成,可能會造成腿窩受傷。不適當的拉筋有時會出現肌腱拉傷。尤其缺乏運動者和老年人肌腱彈性差,更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損傷,跟腱和腓腸肌是較容易受傷的部位,嚴重時會出現肌腱部分撕裂,造成肢體腫脹、皮膚淤斑。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是拉韌帶的好時間,進行柔韌性拉伸之前先要熱身(慢跑)使體溫升高,有助於提高拉伸幅度。
拉筋,也講究原則
1。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比如說,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提高拉筋的成效,減少受傷的機會。
2。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造成傷害。
3。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一般別到「痛」的程度。拉筋到「痛」,瀕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
拉筋急於求成易拉傷
拉筋主要是放鬆筋經,輔助身體達到舒經活血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健身效果,但不可能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治百病。
運動有益健康,但應該遵循人體的自然規律,而非挑戰自然規律。有高血壓、心臟病、骨質疏鬆等症以及長期體弱者、大病初癒者等,一定要遵醫囑,不可擅做此類鍛煉,以免適得其反,中老年朋友尤其要當心。
近來,一些中老年朋友熱衷於拉筋。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不會像以前那樣強壯,「病找人」的狀況時有發生。除了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慢性病,中老年人中70%還有頸肩痛、腰痛、手不能伸屈等筋縮症狀。一些中老年朋友急於讓身體恢復到最佳狀態,甚至希望去除病根。因此,有的人天天忍著疼痛在家練「一字馬」,有的則跑到公園和樹較勁練拉筋,一些動作甚至超出了關節的生理承受范圍。人老筋就彈性差,身體素質大不如前,狂拉筋易受傷,康復時間也比年輕人長。
立位拉筋法
1。找一個門框,雙手上舉扶住兩邊門框,盡量伸展雙臂;
2。-腳在前,站弓步,另一腳在後,腿盡量伸直;
3。身體正好與門框平行,頭直立,雙目向前平視;
4。以此姿勢站立3分鍾,再換一條腿站弓步,也是3分鍾。
此法可拉肩胛、肩周圍、背部及其相關的筋腱、韌帶。大家可以用此法自己在家治療肩頸痛、肩周炎、背痛等症。拉筋過程中,感覺到筋被拉緊疼痛時便要停止,以免拉傷筋肌。注意事項:凡有高血壓、心臟病、骨質疏鬆症、長期體弱者,一定要遵醫囑。建議大家平時也不妨做做簡單的。拉筋動作,比如把腿蹺到高處,抻抻腿筋;在單杠上藉助雙臂的力量懸吊一會兒等都是很好的鍛煉方式,不過要注意循序漸進,切莫操之過急。
卧位拉筋法
1。放好拉筋凳,將立桿插上。沒有拉筋凳可以用一張茶幾或矮桌,一面靠在門框上;
2。坐在拉筋凳上,臀部盡量移至立桿(門框);
3。身體以仰卧的姿態躺下,右腿伸直,靠在立桿(門框)上,臀部貼緊立桿(門框),左腳落地,盡可能觸及地面,雙手舉起,貼近雙耳,平放在拉筋凳上,堅持10分鍾;其間左腳也可用踏單車的姿勢擺動,以便放鬆髖部關節;
4。將立桿插在另一邊(茶幾或矮桌換個方向靠著門框),再依上述方法,換一條腿,也是做10分鍾。
這種拉筋方法除了可以拉松腰至大腿膝後的筋腱外,也有助於拉松髖部的關節,所以卧位拉筋法又稱卧位松髖法。當然,此法也可以拉松大腿內側韌帶及大腿背側韌帶,是一種最高效的拉筋法。
❸ 60歲再煉一字馬的筋還能抻開嗎
這個當然是沒有問題的,確實是能夠撐得開的,但是只是理論上的能撐得開,畢竟歲數已經很大了,如果沒有基礎的話,想直接撐開的話,基本上非常的難,理論上是可以達到的,但是實際操作上的話是要吃很多的苦的,但是可以循序漸進的,慢慢的,我個人感覺起碼要一年左右才可以真正的練出一字馬,而且要有很大的毅力,只要是練過的都知道的,這個是很痛苦的,小孩子練的時候還好一些,老年人練的話,痛苦是會加倍的
❹ 腿拉筋正確的方法是什麼60歲還能拉筋嗎
拉伸是不分年齡的,如果想開始一件事情,今天永遠是最早的,不管你現在處在什麼年齡段。對60歲的人來說也是一樣的。
這些都是一些非常簡單實用的腿部拉伸方法,每天睡前抽出10分鍾左右就可以了。只要堅持就一定會看到效果
拉伸需要循序漸進的練習,對年紀偏大的人更需要注意這一點,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攀比,不激進。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練習。
❺ 請問60歲的人早晨練跑步好還是行走1萬步或壓腿拉筋好
我覺得這個還是要根據她身體的需要。每天的鍛煉是要根據自己的愛好來鍛煉,而不是強加鍛煉什麼就鍛煉什麼。我覺得還是跑步和行走一起完成適當的拉拉腿。只是也蠻好的。
❻ 筋長一寸,壽長十年
人們常說: “筋長一寸,壽長十年”長期以來,中國人一直將肌腱與人們的健康和長壽聯系在一起。在現代,許多人,顯然是30歲,身體卻是60歲。每天坐著工作,看書,玩手機,長時間不活動,筋骨僵硬,氣血不通,全身各種亞健康問題。如果人們長時間不運動,肌肉很容易收縮,這就是人們生病的根源。
拉伸被認為是一項懶人做的運動。這項運動的目標是軟組織,如肌肉、肌腱和韌帶。拉伸使肌腱變軟,並復位脊柱的脫位。因此,腰、膝、四肢和全身的疼痛、麻木和腫脹消除並減緩;其次,拉筋可以緩解腰痛,疏通筋骨,這對健康意義重大。第三,拉伸筋骨可以使大腿內側肝、脾、腎三經改善。經常拉筋可以減輕腿部的水腫,以此起到抗衰老的作用,經常拉筋可以拉出美麗的雙腿,對於女性也可以緩解月經痛。
❼ 如今很多的中老年人熱衷於抬腿,壓腿,拉筋,這樣做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就像疏通河道去淤,常常是去彎取直,這樣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之後手扶物體正踢側踢各二十次,活動結束來回溜達幾圈,邊走邊揉搓雙手、臉部、耳朵、太陽穴,抖動雙臂雙腿,使全身各關節氣血活動順暢。持之以恆大有稗益,煥發精氣神。
❽ 腿拉筋正確的方法是什麼60歲還能拉筋嗎
60歲的人當然可以拉筋,任何年紀的人都是可以拉筋的,而且拉筋對身體是很好的,保持身體的柔韌性就不容易受傷。年紀大的人經常會出現扭傷的時候,但是經常拉筋的人由於柔韌性很好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腿部拉筋的正確方法如下:
其實拉筋的方法都是比較簡單的,而且是需要長時間的堅持才可以的,剛開始拉筋的時候都比較痛苦,疼痛感比較強烈,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柔韌性是會變好的,因為人的筋拉得越開,柔韌性就越好。所以說堅持拉筋可以保持年輕的狀態,對人的身體是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當然拉筋的過程也不能著急,要遵循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自己一開始無法百分百的完成一個動作,只要能夠做到自己的極限就可以了,每天都可以進步一點點,自己的筋自然就可以拉開了,如果太激進的話,反而會拉筋受傷。
❾ 上了六十歲還能壓腿拉筋嗎
完全可以。「筋有多長,命有多長」這是在說筋骨的作用和抻筋的好處。六十了,可以循序漸進地進行。不要一下子就想腰活腿軟,一天壓一寸,十天就要歇一歇,以鞏固「取得的成績」。壓腿時還要「下腰」,慢慢地用兩手夠地,這也是配合壓腿。練功(壓腿)就是時間加汗水。對自己要有信心,只要堅持一定有效果。我支持你!
我今年六十九歲了,也堅持下腰、壓腿、站樁、打拳,精神和身體都不錯。
❿ 現在很多中老年人熱衷於抬腿,壓腿,拉筋,這樣做對身體益處大嗎
任何鍛煉方法都不是盲目進行的,有些運動對這個人是健身但對另一個人可能就是傷身,所以我們要科學鍛煉。
如何能做到科學鍛煉,以題主的提問為例,中老年朋友做抬腿,壓腿,拉筋來說,首先我們要確定真的是筋短了嗎?確實需要這樣做嗎?這樣做能解決要解決的問題嗎?會不會有害處?
分析一下這個動作,抬腿、壓腿、拉筋,主要牽拉的是大腿、小腿後側的肌群,這個動作會對腿後側的肌肉、韌帶、關節囊牽拉力增大,對膝關節前側髕骨壓力和半月板擠壓力量增大。如果大腿前側肌肉過緊,再進行壓腿,等於雪上加霜,會使髕骨壓在股骨下端上,時間長了會引起髕骨軟化症。如果膝過伸的朋友,再做壓腿,會加重半月板前方的壓力。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韌帶損傷,更應該謹慎選擇該動作。但對於確實是大腿後側肌群緊張的人而言,這個動作是個很好的、簡單有效的動作。
如何判斷適不適合這個動作?
用個簡單的方法測試一下即可。
坐在高的床上,腳垂在床下,但不接觸地面,上肢放鬆放在體側,別人將小腿抬起,大腿不動,如果小腿能伸直而上身不動,說明大腿後側不緊張,如果在抬起小腿時,上身突然向後仰,或用手在身後支撐,說明大腿後側肌群緊張。緊張則可以選擇壓腿,拉筋的方法,不緊張就沒有拉的必要了。
所以,訓練動作、訓練方法的選擇,要因人而異,尤其是中老年朋友,不當的訓練不但無益,還會導致損傷。
益處很大,但是有前提。
先要明確, 傳統中所說的「筋」,不是指韌帶,韌帶是沒有彈性,無法被拉伸的。
這個「筋」實際是指肌肉和肌腱,只有這兩貨,才能提供拉伸和彈性。
人的拉伸能力和彈性勢能,肌肉提供90%,肌腱提供10%
隨意年齡增長,人體老化,「筋」的彈性會下降,慢慢限制了關節的活動能力和范圍,適度的抬腿,壓腿,拉伸,是留住肌肉彈性勢能的好辦法。
拉筋的「好」,有一個存在前提,就是正確與適量。
一 正確的拉伸和拉伸在正確組織
上面已經說過,人的拉伸能力和彈性勢能,肌肉提供90%,肌腱提供10%。
也就是說,是肌肉,而不是肌腱,決定了一個人的彈性和活動能力
所以, 拉筋練習,更需要側重在肌肉的拉伸。但很多人,往往不自知的拉伸在肌腱 。
肌肉包裹骨頭 肌腱連接肌肉和骨頭 關節是骨與骨的對接肌肉全身都是,但最厚最集中的肌肉分布,往往遠離關節。
關節周圍,更多的是肌腱,而不是肌肉。
明確了這些後,來看一個實例,你可以照著做圖中的折疊動作,找找最強烈的拉伸感出現在哪個部位?
多數人說,是膝蓋窩感到最強烈的拉伸,大腿後側沒太大感覺。
這時候拉伸到的,多半是肌腱。因為膝蓋窩處沒有什麼肌肉分布。
而做這個動作的目標,應該是拉伸大腿後側肌肉。那麼你就需要調整進入動作的方式。
折疊身體前,先屈髖屈膝,努力讓臀部後推,再折疊上半身,可以讓拉伸力度更多集中在大腿後側的肌肉。
你先去試試!
這就是正確的拉伸方式,和正確的拉伸部位。
二 拉伸的程度非常重要
任何肌肉和肌腱,有最大拉伸度,這個「最大」你別輕易去觸及到,因為一不小心就容易產生拉伸傷害。
我們 推薦的拉伸度,限制在最大拉伸度的90%以內, 逐漸深入一個拉伸動作的過程,人的感覺變化依次是:
正常—不正常—不舒適—輕微疼痛—強烈疼痛—撕裂性刺疼
我們建議你在「輕微疼痛」這個階段就停下來,不再深入!
這樣的拉伸度,讓你獲取益處,又不產生身體驚嚇和傷害。
對於人體,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很簡單的一個動作,都有諸多的講究在裡面,拉伸也不例外。
對於中老年人,拉伸肯定是好的,只要掌握文中所說的注意點,就放心去拉,拉一拉,身體好,拉一拉,十年少!
現在很多中老年人漸漸愛上了「拉筋運動」,無論是在公園還是小區的健身廣場,總有人在拉伸腰部和四肢,有的甚至還會用拉伸器進行被動拉筋。有道是「筋長一寸,壽延10年」,而且拉筋要比跑步、快走等運動舒緩得多。
但拉筋運動並非適用於所有人,比如年紀太大的人由於肌肉萎縮和骨骼密度降低的緣故,拉筋很容易導致意外傷害。中老年人的關節穩定性較差,容易出現頸椎、腰椎的滑脫,強行拉伸會使症狀加重。所以 中老年人拉筋一定要點到為止,有輕微酸痛感即可,切勿用力過猛 。關於拉筋的具體效果和方法,詳細介紹如下:
筋好更長壽在中老年人中,約70%的人有頸間和腰部疼痛、手不能屈伸等筋縮症狀,筋縮既是人體自然衰老的結果,也是肝腎氣血不足、經筋無力的表象。 中醫最初所說的「筋」是指廣泛分布於身體的經絡,後來逐漸演變為韌帶和肌腱的俗稱。
人的經筋與人體衰老及精神氣虛衰、氣血失常有關,肝主筋,肝血充盈才能使經筋得到充分濡養,肝部病變會損傷筋脈。反之亦然,筋縮也會傷肝。 筋附著於骨上,而腎主骨,所以筋縮也會導致腎虛,引發慢性腰痛。 因此,筋是否縮短、老化,直接影響全身臟器 健康 ,所以民間有「筋短壽難長」的說法。
「筋縮」的原因及緩解方法不同部位出現筋縮的原因各不相同,而且對人的影響也有很大差別。膝筋縮短主要是肝部精血不足導致的,主要表現為久坐後站起時關節僵硬、邁不動步,下蹲後站起困難。 改善膝筋縮短的練習方法是在地上放一塊墊子或軟布,跪在上面緩緩前行,每天練習20 30分鍾,可促進膝部血液循環,滋養肝血。
腿筋縮短主要是中氣不足所致,主要表現為大腿酸痛、橫跨困難、步幅變小等,在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的陽陵泉是筋之會穴,為筋氣匯聚之處。每次按揉5分鍾,每天3次可改善腿筋萎縮,增強肝腎功能。
腰背筋縮
腰背筋縮主要是腎虛和血瘀造成的,表現為彎腰困難、轉身不靈活,另外還會造成機體組織血液灌注不足,從而導致組織缺氧、加速身體衰老。 脊椎督脈上有「筋縮」穴(位於背部正中線上,第九胸椎棘下凹陷處),用手掌揉搓此穴可伸筋,每天3次,每次約3分鍾 。
也可將炒熱的粗鹽或粗砂(約500g)包在布袋裡,趁熱敷在筋縮部位,每次20分鍾,早晚各一次,能起到溫腎活絡、養筋止痛的作用。
足部和頸部筋縮
足部筋縮主要是氣血不足造成的,表現為足跟腫脹、疼痛,有時還會足部抽筋。改善方法是每天晚上坐在凳子上,將雙腳踩在圓木棒上前後滾動。 往返一次算一組,每次訓練重復100 150組。
頸筋縮短主要是氣滯血瘀影響到頸部肌肉韌帶供血造成的,肌肉和韌帶得不到良好的營養供應,還容易導致骨質疏鬆 。 主要表現為頸部疼痛腫脹、耳鳴、手臂內側及腋下隱隱作痛。
改善方法是雙腳分開站立與肩同寬,兩手叉腰深呼吸,保持上身不動,抬頭仰望天花板,使頸部後仰同時吸氣,頭部還原。然後低頭看地,使頭部盡量接近胸部,呼氣還原。每天重復此動作10 15次。
肩筋萎縮
肩筋萎縮多為正氣不足造成的,肩筋收縮會壓迫血管,導致血液無法供應大腦,從而引起失眠、頭暈、頭痛等問題 。肩筋收縮表現為肩不能抬、手臂不能屈伸,食指、上臂外側、肩前、頸側以及面頰等部位肌肉疼痛。
肩筋萎縮可採用「上肢回環」的方法拉筋,練習方法是兩腳分開站立與肩同寬,一手叉腰,另一手握拳,上肢做順、逆時針方向畫圈,動作幅度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左右兩側交替進行,每次練習15 30次。對預防肩關節粘連、肩部軟組織痙縮的效果很好。
腿部拉伸腿部運行著肝、膽、脾、胃、腎、膀胱六條人體經絡,而拉伸腿部的作用就是將這些經絡中的垃圾清除,起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腿部拉伸可改善大腿內側的肝、脾、腎三條經絡,而這三條經絡的通暢可使人的生殖功能大大改善 。所以拉筋是女性改善婦科疾病,男性增強性功能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之一。
身體柔韌性較差,橫豎下腿都不行的人,可將一條腿放在與腰平齊的桌子或欄桿上,將身體慢慢向腿部靠近。但要注意不可低頭夠腿,要讓整個身體向腿部靠近,直至貼在腿上。
壓腿時不要「送胯」,當你架上左腿後如果發現左邊的臀部和右側不在一個平面上,就要將左側胯骨向後拽,使盆骨位於一個平面。 壓腿時要綳緊腳背,膝蓋不要打彎,無論是單側壓腿還是坐位體前屈或下叉,膝蓋都應綳直,這有助於練出更好的肌肉線條。
其它保健運動中醫將腳底稱為人的「第二心臟」,而且全身的穴位都可在腳底找到對應的反射區。走在凹凸不平的鵝卵石上,可通過自身重力的壓迫刺激腳掌,加快全身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所以 在鵝卵石上步行可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對老寒腿、冬天手腳發涼等症狀有一定改善作用。
盡管走鵝卵石路對身體有很大益處,但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比如足底有潰爛的人不可採用此方法,不宜赤腳走路以免傳染疾病。另外, 身體虛弱、平衡能力較差的老人也不建議採用此方法健身,因為鵝卵石路高低不平,容易造成足部和膝關節損傷甚至摔倒。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 拉筋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肌肉、肌腱的彈性和延伸能力刺激肌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從而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 。無論是律動還是固定式拉伸,只要能感受到酸痛感就有效果。
就像疏通河道去淤,常常是去彎取直,這樣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人的衰老是從身體的微循環開始的,也就是毛細血管的堵塞,失去功能開始的,所以我們看的到的衰落是從面部開始的,而又是沒有自我感覺的,對這些微細血管的保護很不實際,但是讓它們保持該有的流動性,靜態的拉伸一定有著非常好的作用,而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讓你的身體每個地方都得到盡量的拉伸,而沒有死角的拉伸到位,這個過程就是用血液去沖淤,疏通血管,因為抻拉會加大血液的壓力。一場拉伸下來一樣是一身汗水,由此帶來的身體柔軟性和輕靈,是不是就是血液暢通無阻的表現,那隻能由科學家去證明了。這只是簡單的類比,但是有利無害,切記的是度的把握了。
人生在世幾十年,身體 健康 是關鍵。40歲前必須經常性地鍛練身體,這是人生的長壽基礎。50歲左右適當鍛煉身體,以鞏固良好的體魄。60歲後,身體的各種機能不斷退化,但不適宜高強度的運動,以休 養生 息為主,早睡早起,選擇適合自已的活動方式為佳。人老腳先老,雙腳是人體的兩根"頂樑柱"。所以。不少老人熱衷於抬腿,壓腿,拉筋,好處多多。除了注重按摩和拍打頭部和胸部,重點放在雙腳上。近年來,由於人老腳不便,加強了雙腳的鍛練:足疔,掂腳,抬腿,還針炙和拉筋了一個月。最近,利用治療肩周炎的黃豆枕頭,倒在臉盒上踩腳底,交替了過去到公園踩石仔路,也有一定的效果。
對身體益處很大的。
大家都知道學舞蹈跆拳道就得讓孩子從小學起,為什麼,因為孩子身體軟啊,很多骨骼韌帶還沒有癒合或完全長成,所以從小不斷拉伸,讓其韌帶保持柔韌性
隨著年歲的增長,骨骼鈣質流失,韌帶硬化,活動越發不舒服。中老年人熱衷於這一類運動說明這樣一套做下來,他們感覺舒爽,全身通透啊,保持身體活力。正所謂舒筋活骨么,我國古代偉大醫者華佗所發明的五禽戲正是這個道理。
五禽戲的動作按照虎、鹿、熊、猿、鳥的順序,每戲兩動,共十個動作,分別校方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穩、猿之靈巧、鳥之輕捷。傳說華佗的弟子樊阿就是每日堅持練習五禽戲,在人均壽命不到六十的古代,活到了100多歲的高齡呢!!!
我為大家准備了視頻教程,想看看或者練習,私信找我就可以了,感謝大家支持
我認為適當鍛煉,過度鍛煉身體負能量了,反而傷身體,我70歲了,除了年輕的時候打蘭球,游泳,直到參加了工作從來不鍛煉,只在家裡弄一下啞鈴,我不過度鍛煉身體,稍微活動一下,散步半小時,每天堅持不懈,我肌肉到現在還是厲害的,我每天早上吃稀飯,大餅,或者包都是夫人做,我主要負責家裡重活,買米,家裡水電活壞我全部自己修理…這個無意之中分工,早上我基本上7點起床,晚上9點左右睡覺,必須的,中午從來不午!,新的生活自己撐握!老年人應該是增加鈣的吸收,防止骨折疏鬆症,容易骨頭脆弱的,多吃水果,和肉骨湯,心情開朗,多參加公益活動,提高優秀的市民素質,盡量少壓腿,彎腰之類運動,晚飯後適當散步!爭取生命長壽!
我老伴今年72,我68,天天帶我登山晨練,爬到山頂,第一項,在樹林邊吊嗓,他年輕時在市文工團工作,一直堅持這個習慣,說是為了增加肺活量。第二項,踢腿各50下,他47歲時得過腰托,這些年經常提腿,多年不犯病。第三項,甩臂各20下,他有肩周炎,甩臂很管用。一套動作一個小時。已堅持15年。我在健身基地踢腿各20,放音響,做健身操,老伴50年不感冒,我倆一顆牙不缺,腰腿不疼,退休有鋪,內容豐富,有技術刷存在。
俗話說:「筋長一寸,延壽十年」,拉伸對身體的好處不言而喻,維持肌肉正常功能、緩解肌肉緊綳、它可以增進一個人的生理或心理 健康 。但大部分老年人都喪失了一些肌肉的力量,感到關節僵硬,而且平衡能力也會變差。所以如果你要求所有人都進行一直性拉伸或許會很困難,先不說大多老年人因為身體情況而不能達到,就算是年輕人,如果因為需要拉伸的位置之前有受傷未能良好恢復都會影響到拉伸的結果。所以拉伸的選擇至關重要,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拉伸的知識吧!
什麼是拉伸治療?我們為什麼需要拉伸治療?拉伸是有治療目的的,大部分的哺乳動物都會在身體疲倦的時候通過伸懶腰的方式深呼吸的同時拉伸我們脊柱的肌肉進行放鬆。如果一個人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但不進行任何的拉伸動作,會因肌肉緊張度的增加而感到肌肉疼痛,進而影響肌肉的正常活動功能。
我們為什麼需要進行拉伸:
拉伸的運用拉伸在醫院會被治療師當作是一種針對肌肉痙攣和增加關節活動度而作為一種治療手段。很多人可能在半夜的時候小腿會發生痙攣和疼痛,我們會起床進行拉伸,這是拉伸作為治療最典型的例子了。
而在醫院進行的拉伸可能有些不一樣,對於損傷後的肢體固定尤為重要,長時間的固定會讓關節的活動度喪失,所以需要適當的拉伸來幫助恢復,當然對於損傷的康復治療拉伸能促進膠原蛋白纖維的重新排列,減少術後瘢痕組織的粘連。
當然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拉伸能對我們心理因素的影響,部分進行拉伸後覺得身體的 健康 感得到提高,這也許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瑜伽課課程為什麼會受歡迎的原因。很多人把運動前的拉伸當做一種減少運動受傷的運動前准備,但這或多或少也有一些心理因素在裡面,拉伸一方面激活對應的肌肉准備進行運動,一方面讓自己意識到即將要進入到運動的狀態中。
老年人適合進行拉伸嗎?盡管我一直在強調拉伸治療的種種優點,但老年人雖然在拉伸上會表現得比較吃力,但是我們並不能剝奪他們拉伸的訓練,我們應該進行適當的調整。
對於骨折疏鬆症的老年人我們應該避免在拉伸時給骨骼實施過大的壓力。對於骨性關節炎的患者不要對承重關節進行拉伸,以免引起疼痛。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人在急性期時不可以進行拉伸的。因為老年人的關節軟組織的活動范圍會有所下降,所以進行拉伸的時候以自我的感覺為主,不要過度追求動作的完成度。因為感知和平衡能力下降,所以在拉伸的時候我們應該盡量把重心放低,以求穩定,一些適合躺下進行的拉伸盡量躺下進行。
避免進行哪些需要足夠的肌肉力量保持肢體牽拉狀態的拉伸,如果是站立位的拉伸應該有凳子在旁邊以防站不穩。
而且有的老年人因為基礎疾病影響,需要長期服用葯物,我們還應該考慮到葯物的影響。
總結但拉伸對於一般的老年人的還是比較有好處的,適當的拉伸對於身體是有很好的放鬆作用的,能夠緩解一些肌肉疲勞或者肌力不平衡導致的不適。但是拉伸作為治療手段的時候需要更多的肌力學知識來進行指導。拉伸本意是促進 健康 ,自我的拉伸除了進行的時候有一些輕微的酸和拉伸感以外,不應該有疼痛的感覺,如果有疼痛的感覺說明你的所進行的拉伸已經對你造成傷害了.
文章參考《拉伸治療操作指南》
去年在撫順新屯公園遛彎,看見公園里鐵架子周圍有很多人,看他她們有抬腿的,壓腿的,拉筋的,我問你們這樣做有沒有效果啊?他她們說,有,做完後身體輕松,有的人說筋長一寸多活十年,也就是說筋岑長一寸,壽命就能延長十年。是有現實的人生經歷還是傳說就不知道了,鍛煉總比不鍛煉的好對身體有益無害,但是看你的身體適不適應這項運動,比如受過傷的腿,就不適合這項運動。有什麼益處呢,舒筋活血通絡。
這個「筋」實際是指肌肉和肌腱只有這兩貨,才能提供拉伸和彈性。
人的拉伸能力和彈性勢能,肌肉提供90%,肌腱提供10%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老化,「筋」的彈性會下降,慢慢限制了關節的活動能力和范圍,適度的抬腿,壓腿,拉伸,是留住肌肉彈性勢能的好辦法。
拉筋的「好」,有一個存在前提,就是正確與適量。
就如上面所說,是肌肉,而不是肌腱,決定了一個人的彈性和活動能力。
我的想法,適量的拉筋還是有好處的,有利於 健康 。